《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

摘要: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

人为之倾倒,用挚热的感情唱出一曲曲爱的赞歌。尽管我们都

衷心祝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文学史上还是留下了许多凄恻哀婉

的爱情故事。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著名的爱情悲剧之一。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一对恋人相亲相爱,他们忠于自已的爱情,忠

于自己的誓言。他们为了获得幸福,不顾任何冷酷的现实,最

后他们双双殉情自杀。莎士比亚正是通过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

情悲剧,把爱情题材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批

判了封建道德观念,表现了人文主义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

的理念。所以,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宗教改革和人文主义思想

是悲剧产生的一个重点,而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也是悲剧产生的

一个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罗密欧与朱丽叶》;人物性格;悲剧原因;宗教;人文主义

绪论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之倾倒,用挚热的感情唱出一曲曲爱的赞歌。尽管我们都衷心祝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文学史上还是留下了许多凄恻哀婉的爱情故事。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演绎深刻展示了命运的无常,阴差阳错中,造物弄人,在命运面前,爱情是那么无奈,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上的小船,灯塔不断在远处闪烁,却似乎永远无法抵达。戏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已永远解不开爱情这个谜底,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首先在于它的鲜明的反封建倾向。作者把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对人文主义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写成悲剧,而且明确地把悲剧的根源归咎于陈旧的封建意识,从而把爱情题材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杜会矛盾联系起来,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中世纪衰朽而野蛮的伦理观念,指向现实的封建势力。

倾心相爱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未成眷属,但他们誓死捍卫爱情,追求幸福、自由生活的信念却并没有被命运摧毁。当然,时代不同了,社会背景不同了,在今天,这种殉情的方式已不可取,但男女主人公坚韧、执著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人们去追求幸福、自由,创造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

《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了一个爱情悲剧,主题却远远超越了爱情本身。许多文学作品都是这样,爱情只是载体,在它之上附载着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所以大家在阅读同类作品时,要透过爱情的表面,挖掘出作品深刻的内涵。

一、历史背景

(一)社会背景

1、由于红玫瑰之战,英国迎来了文艺复兴

向现代英国过渡(1455年-1485年) 的红玫瑰战争是指,从1455年到1485年,以红玫瑰为象征的兰开斯特大家族和以白玫瑰为象征的约克家族之间的战争。玫瑰战争是英国历史上两大王室间的封建混战。

15世纪,英国的封建领地经济日趋衰落,大贵族便利用在百年战争期间建立的私人武装,谋取权力与财富。1455年5月,约克公爵理查起兵反对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大世,战争爆发。1460年理查战死。1461年3月,理查之子爱德华占领伦敦,废黜亨利六世,取得王位,称爱德华四世,建立约克王朝。1483年4月,爱德华四世卒,其子爱德华五世即位,由其弟理查摄政。6月,理查篡位,称理查三世。约克家族中拥护爱德华四世后裔的贵族和兰开斯特家族的余党联合,与理查抗衡。1485年8月22日,兰开斯特家族的后代亨利都铎击败理查,取得了博斯沃恩战役的胜利,自称为王,为亨利七世,建立都铎王朝。着标志着玫瑰战争结束。

这些战争使英国的封建主义受到致命打击,贵族阶层受到了削弱。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固统一,经济繁荣。

2、伊利莎白一世的统治时期是一个政治和宗教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

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出生于格林尼治,即今日伦敦的

格林尼治,1603年3月24日逝世。Elizabeth I(伊利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大约在十六世纪,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英国人开始到处殖民,体现出西方民族强悍的特性与扩张的欲望,国力的强大,让英国与西班牙打了一仗,在上帝的照顾之下,西班牙称雄一时的“无敌舰队”在大海的风暴前与英国的打击下几乎全军覆没,从此一蹶不振,英国成为了海上霸主。

她即位时英格兰处于內部因宗教分裂的混乱状态,但她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而且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后,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英格兰文化也在此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人物,包括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克利斯托弗?马洛和班祖明? 詹森;法兰西斯?德瑞克爵士在其任內成为第一个环航地球的英国人;弗兰西斯? 培根爵士发表了他关于哲学与政治的观点等等。她的统治期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伊莉莎白时期”,也称为“黄金时代”

(二)莎士比亚及其背景

1、莎士比亚的出生

1564年4月26日,莎士比亚出生在英国中部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镇,父亲是个商人。4岁时,他的父亲被选为“市政厅首脑”,成了这个拥有两千多居民,20家旅馆和酒店的小镇镇长。

这个小镇经常有剧团来巡回演出。莎士比亚在观看演出时惊奇地发现,小小的舞台,少数几个演员,就能把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故事表现出来。他觉得神奇极了,深深地喜欢上了戏剧。他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学着剧中的人物和情节演起戏来,并想长大后从事与剧本相关的工作。莎士比亚头脑灵活,口齿伶俐,工作之余,还悄悄地看舞台上的演出,并坚持自学文学、历史、哲学等课程,还自修了希腊文和拉丁文。当剧团需要临时演员时,他“近水楼台先得月”,再加上他的才华,终于能演一些配角了。演配角时,莎士比亚也非常地认真,他出色的理解力和精湛的演技,使他不久就被剧团吸收为正式演员。

据说莎士比亚在剧院做过杂工,为贵族看过马,后来到剧团当过杂役,题词人,演员,他越来越了解舞台艺术,并开始写剧本,那时正是英国民族戏剧的形成时期,伦敦的戏剧事业相当兴盛,莎士比亚从事戏剧创作后,勤奋学习,博采众长,写下了很多的喜剧,悲剧和历史剧,很快就取得了成功。

2.莎士比亚的作品

莎士比亚是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 ( 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 ),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从1590年起至1612年止的二十多年中,莎士比亚一共完成叙事长诗两部、十四行诗一共一百五十四首、戏剧三十七部。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汉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以及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马克思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3.学者们对莎士比亚的评价

在莎翁的同时代人中,我们先提一提本?琼森(Ben Jonson,1572—1637)。尽管他写的莎评不多,但他的意见是那个时代留下的最重要的莎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琼森在他逝世说出的那句赞词:“他不属于一个时期,而归于千秋万代。”

除此之外,也有着眼于他个人人品风度,如“举止文雅大方”(切特尔,1592), “口角生风,舌吐芝兰”(米尔斯,1598), “品性政治,性格开朗,为人随和”(琼森,1641)等。1765年,英国著名文学家约翰逊为他所编纂的莎士比亚戏剧集纂写了一篇有分量的序言,他赞美莎士比亚超越了一切作家,因为他为读者“举起一面忠实与世态和生活的镜子”。弗?施莱格尔的浪漫主义莎评在世界莎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在浪漫主义文学主张中将莎士比亚戏剧视为浪漫主义的杰作。对莎剧艺术成就的认识是世界莎学宝库中的不朽遗产,对我们认识莎剧的艺术价值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莎士比亚是英国人民的骄傲,人们把他看成千古第一人(英国BBC广播公司在2003年宣布,群众评选他们的莎翁为一千年来作出最大贡献的第一号人物),他的影响却早已跨越国界,象《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杰作,已成为了各国各民族所共有的精神财富了,莎氏的作品几乎被翻译成世界各种文字,据统计,他的作品被翻译成88种语言。在他生日的那天,每年都有许多国家在上演他的剧本纪念他。马克思称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恩格斯盛赞其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

(三)关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

在意大利的一座城市中,有两个世世代代都是仇敌的贵族,一个叫蒙太古,一个叫凯普雷特。有一次,凯普雷特家举办了一次盛大的化装舞会。蒙太古家的独生子罗密欧冒着风险,戴着假面具去参加了。他结识了凯普雷特家的独生女儿朱丽叶。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互相倾心,陷入爱情中。在一个神父的帮助下,两个相爱的年轻人悄悄地举行了婚礼。

不幸的是,不久两家又发生了仇杀事件。朱丽叶的表兄在决斗中被罗密欧刺死,罗密欧因此被赶出城市,然而朱丽叶的父亲准备却把她嫁给另一个贵族青年。

朱丽叶忠于罗密欧的爱情,她宁愿死也不愿意再嫁。在神父的帮助下,她喝下了一种长眠的药,假装死去,神父同时叫人通知罗密欧赶紧回来。但不幸的是送信人没把信及时送到,罗密欧听说朱丽叶已经死去,悲痛欲绝。他赶回来,在假死的朱丽叶面前服毒自杀。朱丽叶醒来后,见罗密欧已死,她拔出罗密欧的剑也自杀了。这一悲剧,深深地感动了两家人,他们最终消除了他们世代的仇恨,友好起来了。

二、浅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

(1)关于《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剧写于莎士比亚的第一个创作时期,也就是英国文艺复兴运动正盛之际。但血腥复仇传统仍在蒙、凯两个家族沿袭下来,阻碍了罗朱的结合。罗、朱不愿因上一辈的恩怨而放弃美好的感情,朱丽叶巧妙地应付了母亲的逼婚,与罗密欧结婚,实现了灵与肉的结合,他们的死消除了两家的仇恨。因而“构成悲剧冲突的不是两个家族,而是两种社会道德力量:一种是残酷、凶恶和复仇的封建精神,另一种是爱情、友谊、和谐的文艺复兴风尚”[1]。

《罗密欧与朱丽叶》写于1595年,早于《哈姆莱特》。这是一部爱情悲剧,不过它完成于莎士比亚的喜剧期,这时的莎士比亚对人生还满怀希望,他主要写作浪漫喜剧,描画出一幅幅快乐的人生图景。《罗密欧与朱丽叶》也带上了浪漫精神,它不像《哈姆莱特》那样悲愤沉郁。剧中一对青年恋人的死亡给了两个家族血的教训,他们幡然悔悟,消弭宿怨,言归于好。爱情的力量终究战胜了封建的偏见,这同莎士比亚“爱战胜一切”的喜剧精神总体上是一致的,反映了这一时期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的理想。

剧中特别使人感动的是两位主人公对爱情的坚贞:他们一旦相爱,就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对方,面对着封建的篱藩、家族的世仇、世俗的偏见,他们却毫无顾忌地冲破了这些似乎是不可逾越的障碍,走到了一起,他们的爱是那么大胆、那么热烈、那么真诚,他们不但以身相许,而且心心相印,罗密欧误认因药力而昏睡的朱丽叶已经死去,就拔剑自杀,醒后的朱丽叶也只能相随而去。这里有轻率和冒失,但这是一种纯粹的爱情,他们的爱情中没有任何世俗的考虑和自私的图谋,他们谱写了一曲流传千古的爱情颂歌。

同爱情的蕴意联系在一起,《罗密欧与朱丽叶》始终以“光”为主导的意象。第二幕第二场罗密欧在花园中,朱丽叶在楼上凭窗而立,他们的对话是文学史上的著名篇章,罗密欧这样赞美朱丽叶:“那边窗子里亮起来的是什么光?那就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起来吧,美丽的太阳!”“她脸上的光辉会掩盖了星星的明亮,正像灯光在朝阳下黯然失色一样;在天上的她的眼睛,会在太空中大放光明,使鸟儿们误认为黑夜已经过去而唱出它们的歌声。”这对恋人相互把对方比作“光”,比作星星、月亮、太阳,他们称自己的恋爱是“火星的闪烁”、“充满光明的欢宴的华堂”,把他们的婚姻比作瞬息即逝的“电光”。劳伦斯神父也把他们的恋情比作“枪膛里的火药”,“火和火药的亲吻”。除了这些明确的意象外,我们在剧中还可以看到日落、日出、流星、蜡烛、火炬等相关的意象,还有黑暗、云、雾、雨、夜等对立的意象,作为衬托“光”的背景。光是美丽的,它构成了一幅贯穿全剧的绚丽夺目的意象群,激发着读者的想像:但光又是那么迅速地消逝,这正如这对恋人美好而又短促的爱情。这毕竟只是一场从头至尾只有5天的爱情,它不可能牢固、坚实,它美丽、动人,如诗、如梦,轻盈而又短暂。

《罗密欧与朱丽叶》没有莎士比亚后期的戏剧那么深刻的思想,但是它集中表现了青年莎士比亚对生活的敏感、对人类感情精细入微的洞悉和驾驭语言的辉煌才华,全剧就是一首诗,一对青春男女缠绵恋情是那么富有诗意,而且在其他剧中人物,甚至在老人的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诗的意蕴。十九世纪英国著名浪漫诗人柯勒律治对此有一段精彩的也如同诗一般的分析:“读一读《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切是青春与春天;青春有着它种种的愚卉它种种的美德、它种种的急躁、轻率;春天有着它种种的芬芳、它种种的花卉、和它的无常;从戏的开始,在戏的进行中,以至到结尾都是这同一种感情。那些老年人,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也不是普通的老年人,他们具有一种渴望、一种热心、一种热情,是春天的效果;至于罗密欧,他的爱情的改变,他的突然的结婚,和他的冒失的死亡,这一切都是年轻的结果;而在朱丽叶,她的爱情全部充满夜莺的温柔与忧郁,全部充满玫瑰的艳丽、充满春的新鲜中甜蜜的一切,但是却以一声深长的叹息告终,像意大利傍晚的最后的微风。”

但是这种恐怖和流血场面使人触目惊心,让人感到战栗。在殉情方式上,朱举剑自刎而死,很血腥、悲壮,西方文化的性质决定其悲剧“强调行动、轰轰烈烈的行动,英勇的抗争;它的结局是毁灭,往往是双方的毁灭,以尸体加尸体落幕”[2]。结尾作者通过亲王之口,用人性感化了两个世仇家族,让他们彻底握手言和,这使得罗朱的爱情悲剧有一种朝喜剧方向发展的“暗示”。表现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使人们清楚地看到爱情终于感化了仇恨,爱能战胜一切,这也彰显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2)分析悲剧的矛盾冲突,理解作品的主题

一对生死相恋的情人,一朵绽苞初放的爱情之花,就这样凋零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场悲剧呢?归纳而言是封建世仇和封建家长制。可结合剧情分析,如:两个家族的械斗,朱丽叶的父亲逼迫女儿嫁给帕里斯等。两家的家长,包括提伯尔特在内,都在自觉不自觉地顽固维护着本家族的荣誉和势力,他们实际代表的是一种狭隘保守的旧道德、旧观念。其主人公的不幸结局都是由自身的某些弱点造成的,所谓的悲剧实际是性格悲剧。如: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奥赛罗的盲目轻信。估计一些人在此基础上会想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固然与封建世仇和家长制分不开,但与罗密欧的急躁也不无关系。我们从剧本中可以得到一些社会教训。

而面对这些阻挠,罗密欧和朱丽叶持什么态度?我们联系电影中的情节,结合作品作出分析。首先,厌恶这种野蛮的厮杀。如:罗密欧劝帕里斯“想想这些死了的人,你也该胆寒了”“请你不要激动我的怒气,使我再犯一次罪”,都表明罗密欧真心希望这样的流血事件不再发生。其次,罗密欧与朱丽叶不懈地努力,希望能用他们真诚的爱来消融两家的仇恨,能化干戈为玉帛。当他在墓中看到提伯尔特的尸体时,他沉痛地说“原谅我吧,兄弟!”称冤家对头为“兄弟”,表明他希望两家的恩恩怨怨能从此一笔勾销。最后,还有一种反抗精神。这段爱情本身就具有一种叛逆性,是对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的挑战。

无论是对封建世仇的厌恶、调解,还是对封建家长的反抗,都表现了青年一代追求幸福、自由生活的理想,也就是作者所宣传的人文主义理想——反封建,反神权,肯定现世,颂扬爱情。大家知道,戏剧文学最基本的特征是具有尖锐的矛盾冲突。通过以上的分析,我觉得这部剧作反映的矛盾是青年一代与封建势力的一次交锋,是新旧两种思想、两种道德观念的矛盾冲突。剧作的结尾,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殉情,换来了两个积怨多年的家族的和解,作者为什么安排这样的结局呢?如果以殉情的悲惨一幕作结,不更富于感染力吗?

两个青年的死换来了两个世仇之家的和解,昭示着青年一代终将战胜腐朽没落的封建势力。这个结尾象征着年轻一代追求爱情,追求幸福自由生活的理想的胜利,即人文主义理想的胜利。这部剧作虽然描写了一个爱情悲剧,主题却远远超越了爱情本身。许多文学作品都是这样,爱情只是载体,在它之上附载着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

(3)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悲剧

有人认为,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悲剧,朱丽叶的执着、哈姆雷特的犹豫、奥

瑟罗的嫉妒、李尔王的昏聩、麦克白的野心、泰门的慷慨和安东尼的迷乱,都是导致他们悲剧的重要因素。但是仅仅停留在这样的解释上,我们便难于真正理解莎士比亚悲剧的深刻性。我们总感到莎士比亚笔下的这些具有活生生性格的人又有一种超越于这种性格之上的东西,使我们在看他们的悲剧性结局以后会产生一种“痛苦的神秘”感(布拉德雷语)。历来的莎士比亚研究者都公认罗密欧是个谜,而对哈姆雷特、奥瑟罗、麦克白、李尔王也有各种不同的解释。那么,让我们来评价一下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人物。

大家都知道,戏剧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要求有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而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体现得最土的是第五幕第三场,其尖锐的戏剧冲突可表现为三个主要人物的“急”。

①帕里斯之急。帕里斯是这场悲剧的受害者之一。他深爱朱丽叶,并向朱丽叶的父亲凯普莱特求婚,急性子的凯普莱特强迫自己的女儿三天后就与帕里斯结婚,朱丽叶被逼无奈,只好服下了劳伦斯长老给的假死药,于是婚礼变成了葬礼。帕里斯只好在夜里到墓地凭吊朱丽叶。他遇到了从流放地曼多亚匆匆赶回来的罗密欧,他不听罗密欧的任何解释与劝告,一急之下,拔剑与罗密欧决斗,最终倒在了罗密欧的剑下。

②罗密欧之急。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见钟情,又匆匆与朱丽叶秘密结婚,又因出于无奈而刺死了朱丽叶的表兄提伯尔特,被流放到曼多亚。闻知朱丽叶自杀的“噩耗”,罗密欧悲痛欲绝,从一个贫苦的卖药人手里买来毒药,火速赶回维洛那,不想又撞到了帕里斯,好心的罗密欧劝说帕里斯离开墓地,可此时的帕里斯怎么能听得进去,于是,只好决斗……可怜的罗密欧怎么知道自己的爱人只是假死,抱着与爱人相会的视死如归之信念,罗密欧毫不犹豫,急匆匆地喝下了毒药。命运阴差阳错,使得两个年轻人在不到半个钟点之间先后追随死神而去。

③朱丽叶之急。三个年轻人中,最有个性的当数朱丽叶。朱丽叶出身名门世族,其父凯普莱特时时盘算着怎样把她许配一个好好的人家,而帕里斯伯爵无疑是最好的人选,于是凯普莱特强迫朱丽叶与帕里斯结婚,遭到朱丽叶的拒绝,绝情的父亲威胁说:如果不听我的话,你去上吊也好,做叫花子也好,挨饿也好,死在街道上也好,我都不管。朱丽叶绝望了,急急求助于劳伦斯长老,长老决定用非常的手段帮助她。最难能可贵的是,为了能与罗密欧长相厮守,她毅然喝下长老给的假死药,并且躺到自己家的墓穴,与死者为伍,当最后得知罗密欧已死,她果断将匕首刺向自己的心脏,这是何等的勇气!黑格尔在分析朱丽叶形象时指出:只存在“最艰难的考验”的时刻,她才“好像一朵玫瑰突然放蕊,每一条皱纹都显出来,又好像潜伏在心灵深处的一股清泉突然源源不绝地进射出来”,让我们看到“这个心灵的全部坚强力量。”人,只有在灾难不幸袭击的瞬间,那性格美和心灵美,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展现。可爱的朱丽叶,勇敢的罗密欧,最终未能挣脱封建家族仇恨的枷锁,他们惨烈的死,把戏剧冲突推向高潮和结局。剧中几个年轻人和凯普莱特匆忙的决定,火急的行动,加速了悲剧的进程,结局令人扼腕叹息。

三、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悲剧的形成

(一)家族间的仇恨

罗、朱的悲剧源于两大家族之间的世俗仇恨: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大家族——门地相当的巨族,他们从祖上以来就有怨仇,常常一见面就打斗不休。开场就是蒙太古的仆人和凯普莱特的仆人在维洛那广场的争执。不久两家又发生了仇杀事件,朱丽叶的表兄在决斗中被罗密欧刺死。这注定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得不到两大家族的支持。本以为可以借助毒药的力量,这对恋人可以在生死的边缘结合而得以幸福。然而,天公不作美,劳伦斯神父派师弟约翰去给罗密欧带信,可是在带信的途中耽误了时间,因此,罗、朱的悲剧产生了,他们的结局使双方的家长看到了世仇的惨重代价,在亲王的主持下言归于好。从这个故事梗概中可以看出,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位封建家长,代表了陈腐没落的封建思想和传统,他们心胸狭窄、武断专横,无视青年人的自由和爱情,酿成了家族之间的仇恨和冲突,给所在的城市带来了动乱,又自食其果失掉了自己的儿女。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改革和人文主义思想的给悲剧带来的影响

1、宗教改革的影响

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导致一个民族的恋爱方式和婚姻习俗的不同。而“爱情和婚姻实质是一个民族文化深层结构的体现”[3] 西方文化的性质决定其悲剧“强调行动、轰轰烈烈的行动,英勇的抗争;它的结局是毁灭,往往是双方的毁灭,以尸体加尸体落幕”。

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一次波及面广泛的思想文化运动。这个时期是欧洲封建社会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母体内孕育的时期,也是欧洲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资产阶级要自由的发展资本主义就必然与阻碍他们发展的封建制度发生尖锐冲突。他们反对封建贵族和教会的统治,反对封建主和僧侣的特权,反对封建割据,关心民族的统一和商道的通畅。这样,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就展开了反封建的斗争。文艺复兴就是这场斗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

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在宗教领域进行的一次反封建斗争。天主教会是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一切封建势力的总代表。因此,要在每个国家内从各个方面成功的进攻世俗的封建制度,就必然首先把矛头指向教会。无论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起义,或者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都表现为对教会的斗争。宗教改革是从教会营垒内部进行的针锋相对的斗争,特别是德国16世纪的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沉重的打击了封建制度。在宗教观念方面,莎剧时代的英国人信奉基督教,剧中对话常出现“祷告神明”、“亲一下《圣经》”、“阿门”、“英魂已经升上天庭了”等宗教术语。

2、人文主义的影响

人文主义精神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本中的“灵魂”,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这两个概念。文艺复兴时,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重新得到发掘和重视,因而得名。最初开始于意大利,后来扩大到德国、英国、荷兰等国家。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其主流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市民阶级反封建、

反中世纪神学和禁欲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莎士比亚是如火如荼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一位巨匠,他高昂的人文主义思想贯穿在他的整个戏剧创作中,《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一个重要的代表,劳伦斯神父竭力促成罗、朱的爱情、婚姻结合,显示了欧洲中世纪末期英国的人文主义思想,这是文艺复兴时期反对禁欲主义思潮的一种具体反映。强烈地体现了他的人文主义人生观和理想观。这个剧本之所以有那么长久的艺术魅力,就是因为其中灌注着饱满的人文主义精神。而罗密欧与朱丽叶,则代表了一种新的人文主义思想,他们同封建思想和传统作着勇敢、机智的斗争,尽管斗争的结局是一场悲剧,但换来的却是人文主义精神的胜利和弘扬,我们在悲剧中感受到的是莎士比亚那澎湃的激情、高昂的斗志和崇高的理想。

当然,在这部剧作中,人文精神体现得最集中、最强烈的还是两位年轻的主人公——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两个人物,是作家寄托人文主义理想的艺术形象。

在莎士比亚的其他几部悲剧中,主人公的性格是导致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或重要原因,而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悲剧的根源更是因为腐朽的封建道德观念。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一对恋人相亲相爱,他们忠于自已的爱情,忠于自己的誓言。他们为了获得幸福,不顾任何冷酷的现实,最后他们双双殉情自杀。莎士比亚正是通过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批判了封建道德观念,表现了人文主义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的理念。

(三)造成悲剧的其他原因

由于帕里斯的介入,加剧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的形成。而约翰延误了送信的时间,最终促成了他们的爱情悲剧。

另外,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两个在感情上依赖对方的非自主性人物。罗密欧完全围着朱丽叶转,朱丽叶也完全围着罗密欧转。朱丽叶发出“如果他已结婚,那么坟墓便是我的婚床”的铮铮替官。纵观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尤其是朱丽叶,把自己的整个命运完全交托给别人,让别人充当自己的主人。这是典型的奴隶意识,这种观念,在今天看来,无论如何值得批判,同时也是女性自我哀怜造成悲剧的主要原因。

从社会批判的角度看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死;越悲壮,起惨烈。就越能体现人的尊严与价值,就越能强人的信念与勇气,就越能揭露社会习惯势力的罪恶,也就越能证明自由的必要。历代爱情与性是有着强烈的共鸣的,无论什么悲剧,都是一种未曾结合的遗憾,而这种遗憾悲剧给人的震憾力都是刻骨铭心的。

四、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看悲剧艺术之美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罗密欧与朱丽叶》充分体现了悲剧的艺术美。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死仿佛有一种荡人心魄的力量,让人们一代代咀嚼着这幕悲剧的深邃内涵和艺术魅力。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美首先体现在情节的曲折性。从课文书选部分来看,当人们正在为帕里斯和罗密欧两个热血青年相继死去而痛惜时,莎翁偏偏让朱丽叶醒来,让人们惋惜罗密欧为什么那么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如果他再迟来一会儿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劳伦斯长老的叙述又让人在伤痛的心灵上加了一把盐。不管主人公会有多少活的可能,他们都没有逃脱一死的命运。面对强大的封建观念和世俗观念,他们只有以死来捍卫爱情,别无选择。痛定思痛,人们不能不为那个扼杀人性的时代而愤怒。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美还体现在主人公面对死亡昂扬无畏的态度上。朱丽叶是那般美貌,虽然已失去了呼吸,躺在墓中,她的手臂、她的眼睛、她的嘴唇还是那么迷人。她是一点“娇红”,她的墓是一座“芳坟”。帕里斯和罗密欧为朱丽叶天使般的美艳而折服,他们为朱丽叶去死像是一种挑战和享受。尤其是罗密欧的大段独白充分表达了他对朱丽叶忠贞不渝的爱恋。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美还在于悲剧的最终胜利。罗密欧与朱丽叶死了,相关的人物也一个个死去,最终换来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两个家族的和解,惯于拼杀的两只手终于握在了一起。几千年的封建观念对拥有封建观念的人做出了惩罚,他们的和解让我们看到了人文主义胜利的一丝曙光。

正如罗密欧所说,他们的坟墓将是一座灯塔,为后人指明方向。

结论

男女主人公为了纯洁的爱,他们甘愿放弃自己的姓氏,抛弃那种狭隘的家族荣誉观念,但等待他们的又是怎样的命运呢?维洛那街头一场血腥的厮杀使一切幸福和希望都化成泡影。罗密欧被放逐,一对相爱至深的恋人就这样被迫分离了。当罗密欧带着满腔痛苦,无限爱恋和一丝渺茫的希望踏上去曼陀亚的路时,他怎会想到与朱丽叶的这一别竟成了永诀!当他再次回到维洛那时,他心爱的朱丽叶已长眠在冰冷的墓穴中。

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首先在于它的鲜明的反封建倾向。作家把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对人文主义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写成悲剧,而且明确地把悲剧的根源归咎于陈旧的封建意识,从而把爱情题材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杜会矛盾联系起来,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中世纪衰朽而野蛮的伦理观念,指向现实的封建势力。

爱情至上,必然降低个人的尊严与人格,培根说过:“过度的爱情追求,必然会降低人本身的价值”。浪漫式爱情,主张恋爱自由。婚姻自由,反对社会干涉。这是为了将人的人格从社会习俗和道德束缚下解放出来。尽管爱情悲剧的男女也不愿做社会的奴隶,却心甘情愿而且在事实中也做了自己爱清的奴隶,始终逃不出性

“重新阅读莎士比亚的最大困难就是我们不能感受到任何困难”,因为没有莎士比亚根本无法理解现代文学,“在上帝之后,莎士比亚决定了一切”[4]。这部剧作虽然描写了一个爱情悲剧,主题却远远超越了爱情本身。许多文学作品都是这样,爱情只是载体,在它之上附载着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

注解

[1] 阿尼克斯特(苏)著、徐克勤译:《莎士比亚的创作》,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238页。

[2] 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1页。

[3] 茅于美:《中西诗歌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75页。

[4] 参见[美] 哈罗德 ? 布鲁姆:《摧毁神圣的真理:从<圣经>到当代的诗与信仰》,“莎士比亚”一节,英文版,1987。

[1] 方平. 欧洲文学研究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 黄必康. 莎士比亚名篇赏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3] 谈瀛. 莎评简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4] 王守仁. 英国文学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 邬昆如. 人生哲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绪论 (2)

一、历史的背景 (2)

(一)社会背景 (2)

1、红玫瑰之战 (2)

2、伊莉莎白一世的统治 (2)

(二)莎士比亚及其背景 (3)

(三)关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 (4)

二、浅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 (5)

(一)浅谈《罗密欧与朱丽叶》 (5)

(二)分析悲剧的矛盾冲突,理解作品的主题 (6)

(三)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悲剧 (7)

三、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悲剧的形成 (8)

(一)家族间仇恨 (8)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改革和人文主义思想给悲剧带来的影响 (8)

1、宗教改革的影响 (8)

2、人文主义的影响 (8)

(三)造成悲剧的其他原因 (9)

四、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看悲剧艺术之美 (10)

结论 (10)

注解 (11)

参考文献 (12)

《哈姆雷特》 摘要

【摘要】《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首,将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人物性格通过其语言动作刻画的淋漓尽致,作者莎士比亚通过哈姆雷特的悲剧哀悼了文艺复兴晚期人文主义的衰落。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性格来探讨其悲剧形成的根本原因http://www.【关键词】《哈姆雷特》历史背景莎士比亚性格缺陷 一、历史背景 十六、十七世纪之交,英国正处在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这个时期是英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转折。 《哈姆雷特》是借丹麦八世纪的历史反映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现实。当时的英国,如前所述,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而《哈姆雷特》正是“这个时代的缩影”。剧中哈姆雷特与克劳迪斯的斗争,象征着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与反动的封建王权代表的斗争。通过这一斗争,作品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同英国黑暗的封建现实之间的矛盾,揭露了英国封建贵族地主阶级与新兴资产阶级之间为了争夺权力而进行的殊死较量,批判了王权与封建邪恶势力的罪恶行径。 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进入了“人”的觉醒的时代,人们对上帝的信仰开始动摇。在“个性解放”的旗帜下“为所欲为”,这是当时的一种时代风尚。这一方面是思想的大解放,从而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大发展;另一方面,尤其是到了文艺复兴的晚期,随之产生的是私欲的泛滥和社会的混乱。面对这样一个热情而又混乱的时代,人到中年的莎士比亚,已不像早期那样沉湎于人文主义的理想给人带来的乐观与浪漫,而表现出对理想与进步背后的隐患的深入思考,《哈姆雷特》正是他对充满隐患而又混乱的社会的一种审美写照。 二、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1564―1614)出生在伊丽莎白时期艾文河畔的斯特拉夫小镇上。他的父亲是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商人,后来生意中途没落,最终没有步入大资产阶级之列。年轻时的莎士比亚做过屠夫、商人。他所受教育程度不高,但内心始终有一种改变生活状态,进入高级阶层社会的需求与向往,并以此获得超越自我,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莎士比亚离开家乡,来到充满文学、戏剧氛围的伦敦,在此他的文学创作天分得到了充分的施展,最终使他踏上了通向文学的巅峰之路。 处于社会底层的莎士比亚处于一种心理焦虑状态,他渴望同他人在一起,建立友好的关系,尤其渴望被社会接纳,从事一种被欣赏、有尊严的工作。戏剧和诗歌是他最好的选择。他积极接受伊丽莎白时期人们对美的观念,用唯美的方式表达对美的理解和对文学艺术的膜拜。在《第十八首十四行诗》中,他使用伊丽莎白式十四行诗描述了爱人那不可言喻的美,并歌颂了文学能战胜自然,使美永存人世的特殊功能。 三、哈姆雷特的性格分析 (一)忧郁 1.忧郁之根源 一系列残酷的事件突然发生,打破了他关于人生、世界、爱情、友谊、前途等一系列人文主义的幻想。然而父亲的死,母亲的改嫁,朋友的背叛等等让哈姆雷特觉得:人类,并不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形象分析

内容摘要:《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西方经典爱情故事,朱丽叶的形象体现了西方女性意识的觉醒,是西方女性对爱情热情、开放的象征。 关键词:男权社会悲剧女性意识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流传久远的莎士比亚经典爱情作品。剧中的男女主人公为了追求爱情的幸福而双双殉情的结局让人悲痛,朱丽叶的形象体现了西方女性意识的觉醒。尤其是她的一系列举动使得形象更加光彩照人 以往的文章分析人物形象时,属于男女“捆绑”的形式,对女性形象是附着于男性之后,从作品中男主人公的姓名排在女主人公之前的标题可以看出,这完全体现了男权社会的特点。而本篇想从女性形象的角度去评价这部爱情悲剧,根据女性在作品中的表现,我认为它、尽管是爱情悲剧,但却是让爱永驻的女性赞歌。 虽然爱情是男女双方的事情,但是这部作品中“罗米欧之急”[1]的性格缺陷导致了爱情悲剧的加速发展,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正是这种性格缺陷才使女性形象如此完美,如此有魅力,如此有张力,才使这种爱情悲剧流传久远。 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笔下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女性代表人物。她和罗密欧的爱情属于“暴风骤雨式”,正如劳伦斯神甫所言:“这种狂暴的快乐将会产生狂暴的结局,正象火和火药的亲吻,就在最得意的一刹那烟消云散。”这种爱情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是这种短暂的爱情换来了后世人的羡慕和尊重,尤其是朱丽叶身上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朝气,是西方女性对爱情热情、开放的象征,也是这部戏剧中最有个性的人物。 她勇敢、坚强、聪慧,她冲破大家族的重重束缚,大胆地爱上了罗密欧,并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了情人,比如:在凯普莱特家的花园里,向罗米欧的一番表白,大胆而又热烈:“我的慷慨像海一样浩淼,我的爱情也像海一样深沉。”“我就会把我的整个命运交给你,把你当作我的主人,跟随你到天涯海角。”可以看到,为了爱情,为了罗密欧,出身名门世族的朱丽叶宁愿抛弃自己所有的一切。在得知罗密欧杀了表哥之后,朱丽叶说:“我的眼泪是要留着为罗密欧的放逐而哀哭的。”此时她的心里只有她的爱人,爱情占据了她的整个心灵。尽管两家的世仇很深,但她为了爱情,我行我素,她不仅和罗密欧秘密结婚,甚至在父母的眼皮底下偷偷地度过了新婚之夜。在最困难的时候她给爱人捎去了戒指,使几乎绝望的罗密欧心中点起了欢乐的明灯。在父亲逼她嫁给“出身高贵的绅士,又有家私,又年轻,又受过高尚的教养”的帕里斯时,她断然拒绝,为了保住自己的幸福,绝望的朱丽叶为了能和罗密欧长相厮守,果断喝下劳伦斯给的假死药,并且躺到自己家的墓穴,与死者为伍,这是何等的勇气!谁又能有如此的胆量!当焦躁的罗密欧看到朱丽叶已死,自己拿起准备好的毒药追随朱丽叶而去,醒来的朱丽叶得知罗密欧真的已经死去,她毅然将匕首刺向自己的心脏。朱丽叶举剑自刎而死,场面很血腥、悲壮,因为西方文化的性质决定其悲剧“强调行动、轰轰烈烈的行动,英勇的抗争;它的结局是毁灭,往往是双方的毁灭,以尸体加尸体落幕”。[2]因此“黑格尔在分析朱丽叶形象时指出:只存在‘最艰难的考验’的时刻,她才‘好象一朵玫瑰突然放蕊,每一条皱纹都显出来,又好象潜伏在心灵深处的一股清泉突然源源不断地迸射出来’,让我们看到‘这个心灵的全部坚强力量’。人,只有在灾难、不幸袭击的瞬间,那性格美和心灵美,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展现。”[3] 虽是在西方国家,朱丽叶的恋爱行为在当时属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所以说她的行为必定是作茧自缚,那谁又知破茧而出的震撼!她不愿意让生命在无爱的境地和违背人性的环境中苟延残喘,所以义无反顾选择死亡。这位女性形象,使人看到大胆追求自由理想爱情的人性之美与青春之美。这部作品更是彰显了女性的人格魅力。 注释

浅析哈姆雷特的悲剧

论哈姆雷特的悲剧 【摘要】《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复仇的故事,在整个过程中,主人公的悲剧让读者值得思考,本文将对悲剧根源,悲剧意义进行分析。 【关键词】哈姆雷特;悲剧性格;悲剧根源;悲剧意义 一、引言 《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哈姆雷特丹麦王国一位年轻有为的王子,他有魄力、好思索、接近人民、对人类抱有美好的希望。他正在德国的威登堡大学学习,国内传来噩耗,父王突然惨死,叔叔克劳斯迪篡夺王位,母亲改嫁克劳斯迪。哈姆雷特回国奔丧,在一天深夜,他在城堡里见到了父亲的鬼魂,父亲的鬼魂告诉了他自己被害的经过。哈姆雷特知道真相后,精神恍惚,他整天穿着黑色的丧服,一心想着复仇。这样的开始演变成一个悲剧的结局。 哈姆雷特是一个处于现实和理想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曾经对天地万物、人与社会都充满了美好的希望。但是现实的严酷与丑恶打破了他的美好理想,他的人文主义的信念破灭了。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在复仇道路上的犹豫,显示了他所代表的人文主义与封建势力的悬殊。渐渐地他的性格也显得悲剧,已然不再是那个快乐的王子。 同时,借此表现了作者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反思与对人的命运与未来社会的忧虑。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者的典型。虽然他在剧中一出场就是一个身著黑衣、一脸肃穆的忧郁王子,但“剧前期”的哈姆雷特可是一个在人文主义思想策源地的威登堡大学学习的快乐王子,他对人类充满了理性的信念:“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能力!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可是他对世界倏然改观:哈姆雷特心目中理想化的君主——老哈姆雷特突然亡故,猥琐而卑鄙的叔父克劳狄斯却登上王位;他的母亲的爱情理想又为改嫁的母亲所玷污;盛大的结婚笙乐使哈姆雷特看到了民族的致命缺陷,而老臣新贵们纷纷向新王献媚邀宠更使哈姆雷特感受到了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仅仅这些生活的不幸、人世的苦难就已经使哈姆雷特深深地陷入悲凉、忧郁中,谁知还有更加残酷的谋杀阴谋,使哈姆雷特的信念受到致命一击,巨大的震惊和愤怒,使忧郁的王子从个人的痛苦中转到了更加深广的范围,使他意识到了“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这一列原因性格,社会环境等等都是这成了悲剧的根源。 悲剧的性格,恶劣的社会环境,悲剧的根源同时也阐释了悲剧的意义。让我们从中认识到了《哈姆雷特》的悲剧意义,同时也阐释了人文主义带来的意义。 二、悲剧根源 (一)悲剧性格 1.多疑 哈姆雷特自幼生活在一帆风顺的环境中:身份尊贵,家庭和睦美满,国家强盛。他所经历过的处境无一不是平顺的。但是在一夜之间,他所拥有的一切都遭到了全盘颠覆:父王猝死,母后改嫁,王权旁落,国外大军压境。对于一个从来不曾遭遇过什么重大挫折与坎坷境遇的年轻王子来说,没有什么比这突如其来的巨变更打击的事了。也正因为如此,哈姆雷特的忧郁本性愈发得明显了,而他性格中多疑的一面也被激发了出来,并愈演愈烈。 2.嫉恶如仇 嫉恶如仇的性格也是推动哈姆雷特人生轨迹的重要动力。在第一幕中,他气愤于母亲的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的论文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的论文 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文学巨匠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和不幸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本文以女性主义的角度为出发点,从两个方面分析导致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即:教育和苔丝自身因素。 关键词:哈代;苔丝;悲剧命运;女性主义 一、引言 19世纪末出现妇女解放运动第一次高潮。而“哈代的作品中反映了与时代相吻合的女性解放的思想,而且在作品中,女性对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的反抗是非常激烈的”。托马斯?哈代大胆地将创作的目光投向农村,深入的关注普通农家的悲剧命运。他十分擅长刻画女性人物悲剧命运,旨在揭露男权社会给女性造成的伤害,批判男性中心主义。 二、托马斯?哈代及苔丝简介 托马斯?哈代是横跨19世纪和20世纪的著名小说家和诗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被沃尔夫誉为“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大师”。其作品即承接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精髓又体现二十世纪的文学创新,气势磅礴。以辽阔深远的背景与渺小的人物形象之间的巨大反差和动人的对比描写,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和心灵的震撼。 《德伯家的苔丝》刻画了一个善良、坚强、自尊、宽容而美丽的女性形象——苔丝。由于天真无知而受到富家浪子的侮辱,身心饱受摧残。但“她并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勇敢地面对挫折;为减轻家里的负担,应付虚荣的父母,她勇于承受重担,奔走于不同农场,养家糊口;对待爱情,她自尊又执着”。她被“认为是唯一的一位逃脱了决定主义的人”,颠覆了传统的伦理道德。哈代极力要摧毁的正是这种道德观念,让女性摆脱僵化的传统习俗的控制。他对“堕落女性”的处境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对苔丝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宽容,带给读者对妇女生存状态的反思。 三、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苔丝从一位天使般的少女到绞刑架上的杀人犯,是何种邪恶力量在逼迫、摧残、毁灭着这“有自我意志,完整个性的女性?”,把这一优雅迷人的高尚女性一步步推向死亡深渊?苔丝悲剧的根源何在?以下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审视《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被压迫的血泪史,剥下男权中心主义这张丑陋的外皮。 (一)教育。 英国女权主义思想家朱丽叶?米切尔在《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中指出“歧视存在的基础是教育,而不是经济。在英国要求同工,首先要求接受同等教育,因为这一原因致使妇女从事社会地位较低的工作”。从这一理论出发,剖析苔丝走向悲剧的一个主要因素:教育的贫乏。 “她最早的职业梦想是成为一名教师,但天不遂人愿”。由于家庭贫穷,苔丝很早就步入社会,她做过很多体力活,而且是同工不同酬。因所受教育贫乏,她无法获取较高社会地位与收入的工作,个人与娘家均陷入极度贫困,最终不得不接受亚雷克庇护。“接受庇护”是当克莱尔归来,苔丝杀死亚雷克,走向毁灭的直接导火线。另一方面教育对于女性的重要影响,表现在提高女性心智与觉悟上。苔丝受骗失身带着委屈,饱含心酸地控诉“名门小姐们都了解该防备什么,怎样去防备,因为她们都读小说,小说中会谈到这些男人们的诡计,可我从没机会读小说,哪能知道呢”。中国有句古话“女子无才便是德”,同样说明男权控制下的整个社会对女性受教育的排斥。压迫女性的邪恶力量让女性心智处于不开化状态,使女性沦为其奴隶。在这传统观念笼罩下,苔丝的梦想只能是幻想。教育问题不解决,苔丝式的妇女悲剧将不可逆转,女性终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正如西蒙?波伏娃所说:“女人在父兄所支配的家庭中,处于奴隶或仆人的地位,她始终是由男性做主而嫁给另外的男性。” (二)苔丝自身的因素。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100字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100字 《罗密欧与朱丽叶》讲述的是一段悲剧爱情故事,以下由为大家提供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100字一 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同样流传久远的爱情悲剧,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梁祝化蝶的故事也曾让我们潸然泪下,爱情总不能完美,也许也正因这些不完美,才让这样的故事为人感动。 古往今来,爱情一直是大多数作品的主题,在世人眼里,爱情永远是珍贵而圣洁的,只是也许现在的世界太过现实,总有那么多无奈的感情存在,掺杂了太多因素的爱情,不再如以前那般简单。而像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样 纯洁、高尚、悲壮的生死恋情,更使无数世俗的爱情显得黯然失色。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100字二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作品中比较出名的一部反封建的爱情悲剧,才子佳人,本是最为般配的一对,无奈命运捉弄,在家族之间宿仇之下,两人终成了封建观念的牺牲品。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应该可以说是广为人知的,初时听到,便是无尽的惋惜,明明是相爱的两个人,中间却隔了遥远的距离,家族之间的恩怨在他们之间构成了难以跨越的鸿沟,最后朱丽叶假死,不知真相的罗

密欧也随之而去,醒来的朱丽叶伤心难耐,自己也殉情了。本应是完美的爱情故事,却以这样的结局告终,任谁听了都会叹息吧。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100字三 虽说年龄不是问题,可年龄却主宰了他的思考方向。气血方刚,大脑来不及运转,手脚早已做出了行动,如口无遮拦般,不经大脑,早已脱口而出。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可见一个人的思想成熟时期远远迟于生 理成熟时期。而真正能冷寂思考的年龄,早已失去了年轻时的冲动,热情及精力。试想,一个40多岁的男人在追求一个30多岁的女人,虽说还可以接受,但又有多少人会嗤之以鼻,嗤笑他们年轻时的错过。 年轻是资本,但脑子才是关键。血涌心头,不代表激情澎湃,面红耳赤,不代表春心萌动。 热情永远等不到冷静。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100字四 在学生们之间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十八岁前一定要谈一场恋爱。仿佛十八岁就是青春的界限,而恋爱就是这场年轻的战场上的最好的证明。这样,对么?莽撞地轻信,冲动的举措,短暂的甜蜜,一切都是浮云罢了。几 日前还热恋着罗瑟琳的罗密欧,在见到美丽的朱丽叶之后,一见钟情,不能自拔了。不禁让人置疑这是否就是所谓的爱情。才见面

悲剧英雄——哈姆雷特

悲剧英雄——哈姆雷特 一、悲剧产生 身为王子的哈姆雷特被莎翁塑造为生命之美的典型,他热爱生命,认为:“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他年轻英俊,坚毅勇敢,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父王和母后,有着心爱的恋人奥菲利亚,可以说,他的生命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时刻。 然而,这美好的生命时光瞬息之间又消失了。宫廷一片混乱,父王奇怪地驾崩,母后改嫁新王,国外敌军压境,国内群情激愤、一触即发,而宫中却在通宵达旦地酗酒取乐,一切的一切,都在哈姆雷特年轻美好的生命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从而使他郁郁寡欢,认为人间不过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这些,已经为王子年轻的生命注入了悲剧的因素。随着老王鬼魂的出现,宫廷内幕的揭开,谋杀罪行的暴露,王子心中烈火的燃起,悲剧的帷幕拉开了……面对阴险奸诈的新国王,哈姆雷特开始了孤身复仇的行动:为了复仇,他杀死了恋人的父亲;为了复仇,他失去了深爱的情人;为了复仇,他对软弱的母亲冷言相向;为了复仇,他忍受着失去友情的痛苦。最后,在一场血淋淋的宫廷决斗中,他虽然杀死了阴险狡诈的新王,但自己的生命也结束在这“牢狱”般的宫廷中。 二、悲剧根源 (一)悲剧性格 哈姆雷特的性格充满着复杂性,多面性和矛盾性。他拥有世俗的一切光辉的品质,如爱人奥菲利亚的赞誉“一个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的娇子;时尚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还没有说服力的话,国王和波各涅斯对他的忌惮则可显示民众对这位英武的王子的拥戴;直到变故发生前,他还有一位拥有“太阳神的毛发、天神的前额、阿波罗的身躯”“完善卓越的仪表”的堪称“世间男子汉的典范”的父亲;他还拥有一位美丽贞洁的母亲,父亲的英勇让国人骄傲,让自己自豪;父亲和母亲的爱情在他看来是那么的完美无暇;作为丹麦的王子,他继承的不仅是丹麦的国土和臣民,还有父母的美德和国人的赞颂。这是一个完美的人。然而父亲被害,凶手竟是叔父;母亲变节,元凶还是叔父。只要是一个正常人,就不能夸口自己还能在这样的变故中保留自己一贯的优秀品质,即使他是一个像哈姆雷特这样完美的王子———三十岁的拥有智慧的青年。 1.多疑 哈姆雷特自幼生活在一帆风顺的环境中:身份尊贵,家庭和睦美满,国家强盛。他所经历过的处境无一不是平顺的。但是在一夜之间,他所拥有的一切都遭到了全盘颠覆:父王猝死,母后改嫁,王权旁落,国外大军压境。对于一个从来不曾遭遇过什么重大挫折与坎坷境遇的年轻王子来说,没有什么比这突如其来的巨变更打击的事了。也正因为如此,哈姆雷特的忧郁本性愈发得明显了,而他性格中多疑的一面也被激发了出来,并愈演愈烈。 2.嫉恶如仇 嫉恶如仇的性格也是推动哈姆雷特人生轨迹的重要动力。在第一幕中,他气愤于母亲的朝三暮四,痛斥:“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在母亲的寝室中,他愤怒地辱骂他的叔叔是“一个杀人犯,一个恶徒,一个庸奴,一个冒充国王的丑角,一个盗国窃位的扒手。”对叔父的奢侈以及国家的陋习,他都表现得痛心疾首。他向往光明,痛恨邪恶,将所有的国仇家恨都绑在自己一个人身上,忍受所有苦难,不断挣扎前进。 3.优柔寡断 哈姆雷特虽然善于思索,但却优柔寡断,这也是他的复仇成为悲剧的原因。面对着父亲被毒杀,母亲被占有,王权被窃取,国家被觊觎的家恨国仇,哈姆雷特有强烈的复仇愿望。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发表时间:2011-09-29T14:14:13.940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6月下供稿作者:仪淑云 [导读]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文学巨匠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 ◎仪淑云 (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087-01 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文学巨匠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和不幸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本文以女性主义的角度为出发点,从两个方面分析导致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即:教育和苔丝自身因素。 关键词:哈代;苔丝;悲剧命运;女性主义 一、引言 19世纪末出现妇女解放运动第一次高潮。而“哈代的作品中反映了与时代相吻合的女性解放的思想,而且在作品中,女性对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的反抗是非常激烈的”。托马斯?哈代大胆地将创作的目光投向农村,深入的关注普通农家的悲剧命运。他十分擅长刻画女性人物悲剧命运,旨在揭露男权社会给女性造成的伤害,批判男性中心主义。 二、托马斯?哈代及苔丝简介 托马斯?哈代是横跨19世纪和20世纪的著名小说家和诗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被沃尔夫誉为“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大师”。其作品即承接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精髓又体现二十世纪的文学创新,气势磅礴。以辽阔深远的背景与渺小的人物形象之间的巨大反差和动人的对比描写,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和心灵的震撼。 《德伯家的苔丝》刻画了一个善良、坚强、自尊、宽容而美丽的女性形象——苔丝。由于天真无知而受到富家浪子的侮辱,身心饱受摧残。但“她并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勇敢地面对挫折;为减轻家里的负担,应付虚荣的父母,她勇于承受重担,奔走于不同农场,养家糊口;对待爱情,她自尊又执着”。她被“认为是唯一的一位逃脱了决定主义的人”,颠覆了传统的伦理道德。哈代极力要摧毁的正是这种道德观念,让女性摆脱僵化的传统习俗的控制。他对“堕落女性”的处境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对苔丝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宽容,带给读者对妇女生存状态的反思。 三、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苔丝从一位天使般的少女到绞刑架上的杀人犯,是何种邪恶力量在逼迫、摧残、毁灭着这“有自我意志,完整个性的女性?”,把这一优雅迷人的高尚女性一步步推向死亡深渊?苔丝悲剧的根源何在?以下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审视《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被压迫的血泪史,剥下男权中心主义这张丑陋的外皮。 (一)教育。 英国女权主义思想家朱丽叶?米切尔在《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中指出“歧视存在的基础是教育,而不是经济。在英国要求同工,首先要求接受同等教育,因为这一原因致使妇女从事社会地位较低的工作”。从这一理论出发,剖析苔丝走向悲剧的一个主要因素:教育的贫乏。 “她最早的职业梦想是成为一名教师,但天不遂人愿”。由于家庭贫穷,苔丝很早就步入社会,她做过很多体力活,而且是同工不同酬。因所受教育贫乏,她无法获取较高社会地位与收入的工作,个人与娘家均陷入极度贫困,最终不得不接受亚雷克庇护。“接受庇护”是当克莱尔归来,苔丝杀死亚雷克,走向毁灭的直接导火线。另一方面教育对于女性的重要影响,表现在提高女性心智与觉悟上。苔丝受骗失身带着委屈,饱含心酸地控诉“名门小姐们都了解该防备什么,怎样去防备,因为她们都读小说,小说中会谈到这些男人们的诡计,可我从没机会读小说,哪能知道呢”。中国有句古话“女子无才便是德”,同样说明男权控制下的整个社会对女性受教育的排斥。压迫女性的邪恶力量让女性心智处于不开化状态,使女性沦为其奴隶。在这传统观念笼罩下,苔丝的梦想只能是幻想。教育问题不解决,苔丝式的妇女悲剧将不可逆转,女性终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品。正如西蒙?波伏娃所说:“女人在父兄所支配的家庭中,处于奴隶或仆人的地位,她始终是由男性做主而嫁给另外的男性。” (二)苔丝自身的因素。 1.性格的妥协性。 苔丝敢于大胆地反抗传统道德,追求幸福,是一个毫不妥协的反抗者。然而苔丝不能彻底摆脱传统道德对自身的羁绊,在她的性格中也包含着保守落后的伦理观念。苔丝是暴力的受害者,是无辜的。她明白这一点,但在受到乡里人非议时,她也认为自己是“有罪”的,必然造成她内心的自我折磨和谴责。 苔丝性格的妥协性还表现在她和克莱尔的关系上。恋人之间本是平等的,而苔丝却一味贬低自己,抬高克莱尔。这是多么浓烈﹑炽热却又卑躬屈膝的爱。她悲惨的过去,得不到克莱尔的宽容。面对克莱尔无情的抛弃,苔丝没有做丝毫反抗。克莱尔离去了,苔丝对他的爱却从未削减。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却唤不回克莱尔冰冷的心。在爱情面前,苔丝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尊严。正是这种盲目的﹑不平等的爱,使苔丝放弃了一个妻子争取幸福的权利,深化了苔丝的悲剧。 2.自卑心理。 苔丝失身后的痛苦是巨大的,压力是多方面的,但必须指出,苔丝的自卑心理加剧了她的痛苦。 对于苔丝来说,她的许多痛苦都是心理上的。她往往从传统习俗﹑社会舆论上对自己的所谓“过去”作出道德上的判断,从而扭曲了自己的正常心理状态,并对自己的行为予以错误评价。苔丝无法卸掉身上背负的沉重十字架,她在忍受世俗舆论的同时,又受制于它的道德准则,毫不留情地审视自己、谴责自己,她在大胆反抗传统的同时,又囿于它的观念,而成为其维护者。“苔丝这种心理上的自卑,是世俗谬见在她身上发挥作用的体现,说明了苔丝自身在当时社会道德理境中培养起来的非正常心态。”苔丝正是这样给自己结成一张无形的道德罗网,把自己束缚起来。她的自我束缚的意识有其深刻的历史基础,是整个社会意识的具体表现。因此,苔丝的结局只能是悲惨的。 3.自我意识缺乏。 自我意识缺乏突出表现在苔丝对爱情的态度上。 苔丝第一次遇见克莱尔,就被他与众不同的神情所吸引。在哈代笔下,苔丝被描绘为一个完美的个体,代表了作者理想中的完整女性。但苔丝的性格中也包含了一些弱点,她总是处于爱情的纠葛之中,徘徊于两个男人之间。她经常考虑到别人的需要,却忽略自己的需

趣味心理学结课论文之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趣味心理学结课论文之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不知不觉,为时一学期的选修课程《趣味心理学》即将结课,我尝试梳理记忆,想把课堂上的内容做一个回顾,将自己觉得新奇而有用的知识总结一下、深入一下。可以是知识,也可以是感想,以此自强。 《趣味心理学》,一共九章,其大纲如下: 1.什么是心理学? 2.关于社会心理学! 3.关于人格心理学! 4.关于恋爱心理学! 5.关于认知心理学! 6.关于色彩心理学! 7.神奇的催眠术! 8.怪诞心理学! 9.心理学与生活! 所谓趣味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绝不枯燥;了解自我,了解他人,了解社会的一门学问。心理学历史很长,长到约三千年前。涉及到的人物很多,也都是名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等。而趣味心理学则是其中一个很小的分支。 课堂上涉及到了很多个趣味心理学现象: 1、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2、从众现象 3、晕轮效应 4、鲇鱼效应 5、马太效应 6、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 7、安慰剂效应 8、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9、霍桑效应 其中我想就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讲讲我的理解。 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又叫禁果效应,出自于莎士比亚的经典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心理学的一种人际交往效应。指有好感的异性间,受到的外界干涉越多,他们的感情就会越深。 莎翁的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几乎人尽皆知: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碍。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心理学把这种爱情中的人儿“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现象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即,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这是有关爱情的一种“怪”现象。 认知失调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这个颇具罗曼蒂克色彩的效应。当人们被迫做出某种选择时,人们对这种选择会产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而这种心态会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并实际上增加对自己所选择对象的喜欢。因此,人们在选择恋爱

哈姆雷特悲剧原因分析

The Causes of Hamlet's Tragedy As we know, Hamlet i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and influential tragedies wrote by William Shakespeare. He gives deep impression to almost everyone who have read the story. Every reader has their own idea about Hamlet’s tragedy. This story describes a prince’s of Denmark revenge for his father’s death. The King of Denmark died, young prince Hamlet who was studying abroad came back to his country only to find out that his mother married his uncle Claudius just a short time after his father’s death. A ghost who looked like the old King appeared at night, and told Hamlet that it was Claudius who killed him, so Hamlet promised to revenge for his father. He began to pretend to be mad, and left Ophelia who was loved by him very much. To spy on the reflection of Claudius, Hamlet arranged a play. Claudius realized it, he sent Hamlet to England, and asked the man who kept an eye on Hamlet and sent a letter to the king of England to have Hamlet died. But Claudius failed. Hamlet came back to Denmark again. Meanwhile Ophelia was drawn because of her father’s death and Hamlet’s departure. Her brother Laertes asked to fight with Hamlet and Claudius gave a sword to them. In this fight, Hamlet was killed by the poison sword, Laertes was wounded to die. The Queen, Hamlet’s mother, died from the poison wine which was prepared for Hamlet by Claudius. Before death, Laertes told the truth. Finally Hamlet killed Claudius with the cost of his life. In my opinion, there are four mainly causes of Hamlet’s tragedy. Firstly, Hamlet was the prince of Denmark, he was noble and simple. So when Hamlet found his father’s death and his mother’s marriage with his uncle, who had become the new king, he was barely to get over of these matters. Filled by sorrows, Hamlet cannot thought about his revenge clearly, which is one of the reason of his filled. Secondly,Hamlet had complex characteristics which made him though a lot about his plan of revenge. H e was struggling with the choice of the cause of his father’s death, suicide as people said or murdered by his uncle. Therefore, he was entangled with the question “To be or not to be”. Besides, his faith in religious hindered his idea of killing his uncle. His struggle of this question made him hesitate to kill his uncle for the revenge of his father. Thirdly, before all of these horrible things, Hamlet lived a happy and bright life as the prince of Denmark. During his study aboard, Hamlet has wonderful dreams and brilliant image of his future. In his mind, the world is peace and prosperous. However, these over-optimistic thoughts gave him a frail will which led him to tragedy. Fourthly, as a prince, hamlet refused to tell his friends about his experiences and ideas. He was unwilling to cooperate with others, because he believed that he was the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 摘要: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 人为之倾倒,用挚热的感情唱出一曲曲爱的赞歌。尽管我们都 衷心祝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文学史上还是留下了许多凄恻哀婉 的爱情故事。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著名的爱情悲剧之一。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一对恋人相亲相爱,他们忠于自已的爱情,忠 于自己的誓言。他们为了获得幸福,不顾任何冷酷的现实,最 后他们双双殉情自杀。莎士比亚正是通过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 情悲剧,把爱情题材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批 判了封建道德观念,表现了人文主义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 的理念。所以,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宗教改革和人文主义思想 是悲剧产生的一个重点,而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也是悲剧产生的 一个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罗密欧与朱丽叶》;人物性格;悲剧原因;宗教;人文主义

绪论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之倾倒,用挚热的感情唱出一曲曲爱的赞歌。尽管我们都衷心祝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文学史上还是留下了许多凄恻哀婉的爱情故事。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演绎深刻展示了命运的无常,阴差阳错中,造物弄人,在命运面前,爱情是那么无奈,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上的小船,灯塔不断在远处闪烁,却似乎永远无法抵达。戏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已永远解不开爱情这个谜底,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首先在于它的鲜明的反封建倾向。作者把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对人文主义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写成悲剧,而且明确地把悲剧的根源归咎于陈旧的封建意识,从而把爱情题材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杜会矛盾联系起来,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中世纪衰朽而野蛮的伦理观念,指向现实的封建势力。 倾心相爱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未成眷属,但他们誓死捍卫爱情,追求幸福、自由生活的信念却并没有被命运摧毁。当然,时代不同了,社会背景不同了,在今天,这种殉情的方式已不可取,但男女主人公坚韧、执著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人们去追求幸福、自由,创造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 《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了一个爱情悲剧,主题却远远超越了爱情本身。许多文学作品都是这样,爱情只是载体,在它之上附载着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所以大家在阅读同类作品时,要透过爱情的表面,挖掘出作品深刻的内涵。 一、历史背景 (一)社会背景 1、由于红玫瑰之战,英国迎来了文艺复兴 向现代英国过渡(1455年-1485年) 的红玫瑰战争是指,从1455年到1485年,以红玫瑰为象征的兰开斯特大家族和以白玫瑰为象征的约克家族之间的战争。玫瑰战争是英国历史上两大王室间的封建混战。 15世纪,英国的封建领地经济日趋衰落,大贵族便利用在百年战争期间建立的私人武装,谋取权力与财富。1455年5月,约克公爵理查起兵反对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大世,战争爆发。1460年理查战死。1461年3月,理查之子爱德华占领伦敦,废黜亨利六世,取得王位,称爱德华四世,建立约克王朝。1483年4月,爱德华四世卒,其子爱德华五世即位,由其弟理查摄政。6月,理查篡位,称理查三世。约克家族中拥护爱德华四世后裔的贵族和兰开斯特家族的余党联合,与理查抗衡。1485年8月22日,兰开斯特家族的后代亨利都铎击败理查,取得了博斯沃恩战役的胜利,自称为王,为亨利七世,建立都铎王朝。着标志着玫瑰战争结束。 这些战争使英国的封建主义受到致命打击,贵族阶层受到了削弱。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固统一,经济繁荣。 2、伊利莎白一世的统治时期是一个政治和宗教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 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出生于格林尼治,即今日伦敦的

论哈姆雷特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成因

论《哈姆雷特》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成因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09级汉语言文学(师范)3班施静平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莎士比亚通过戏剧《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演绎了不同的两种悲剧。《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子为父报仇,最后与仇人叔父同归于尽的彻底的悲剧,而《罗密欧与朱丽叶》是男女主人公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却因封建家族世仇而不能成为美眷,双双殉情,最后家族言归于好的带有喜剧色彩的爱情悲剧。 本文将从两种悲剧的写作背景,剧中矛盾,以及人物性格来分析两部戏剧的悲剧成因。 一.写作背景 虽然《罗密欧与朱丽叶》先于《哈姆雷特》六年出世,但这两部戏剧都创作于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是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个时期,城市手工业与商业贸易蓬勃发展,导致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这给当时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革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而代表着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新兴资产阶级不满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产生了反封建的政治愿望和要求,便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提出了符合自身利益的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肯定个人的情感,它要求尊重人的本质,人的利益,人的需求以及人的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在压

抑人们欲求的封建时代,它无疑成了点燃人们反封建的熊熊火炬。 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当时新思想的代表,他们厌恶禁锢思想的封建制度,憧憬美好的爱情,所以,当他们彼此得知自己是门第相当的世仇家族时,他们毅然不顾世俗的藩篱,大胆相爱。罗密欧由衷的叛逆:“……敬爱的神明,我痛恨我自己的名字,因为它是你的仇敌;要是把它写在纸上,我一定把这几个字撕得粉碎。”,朱丽叶也有同样的声音:“……否认你的父亲,抛弃你的姓名吧;也许你不愿意这样做,那么只要你宣誓做我的爱人,我也不愿再姓凯普莱特了。”这种微弱的呼喊人性自由的声音与敦厚的封建思想的抗衡导致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成为了思想进步,社会发展的牺牲品。 在《哈姆雷特》中也是如此。 12世纪的丹麦王国封建势力强大,封建势力的代表者克劳迪斯掌握着国家的权利,拥有朝廷的力量,哈姆雷特作为受过新思想熏陶的人文主义代表势单力薄;再加上,哈姆雷特昔日的朋友与情人,如今也成了克劳迪斯的密探,而哈姆雷特不仅需要复仇,他还有重整乾坤的任务在身,孤身一人的他与强大的封建势力相对抗,其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悲剧便出现了。 二.剧中矛盾 莎士比亚的悲剧主要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理想的破灭展开,以人文主义理想和现实社会恶势力之间的矛盾构成戏剧冲突。剧中塑造了一批具有人文主义理想的人物,描写他们与恶势力进行的悲剧斗

论《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的根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98073459.html, 论《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的根源 作者:贾红王雨容 来源:《智富时代》2017年第02期 【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描写女性形象的典型代表作品。本文从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及自身性格三个方面解读苔丝的悲剧根源;其悲剧的产生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必然联系,也与她的自身性格息息相关。 【关键词】苔丝;悲剧;根源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克洛德·西蒙曾说:“《德伯家的苔丝》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一颗明 珠,奠定了哈代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学的地位。在美丽的苔丝身上人们至始至终看到的是她纯洁的本性对逼迫她的恶势力的苦苦挣扎。”[1]哈代塑造了众多的悲剧人物形象,苔丝形象的塑造格外鲜明,她的悲剧命运不仅引起了广大读者共鸣;也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与不幸命运抗争的人们。 苔丝的不幸,不仅有来自社会的因素,也有个人因素。聂珍钊先生曾明确指出:“直接决定这个女子悲惨命运的是她的贫穷、社会上虚伪的伦理道德和不公道的法理制度。” [2]苔丝生活的社会环境是其悲剧的前提条件,贫穷的家庭时其间接因素,双重的个人性格是其悲剧的直接因素。 一、前提因素:社会环境 19世纪后期的英国,资本主义得到空前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强盛;给贫苦农民带来 了深重灾难,给工业文明和社会市场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使得社会两极分化严重,也让自给自足的个体农民陷入失业、贫困的悲惨境遇。然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故苔丝命运悲剧,是社会进步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必然。[3] (一)社会制度:给予身体打击 资本主义制度和法律对其不公正待遇是重要因素。她的悲剧是由所处的社会制度造成的,当时正处男权主义社会,虽然富家子弟亚雷侮辱苔丝,将苔丝一步步推向苦难;但当时的社会并未保护弱势群体。世俗不仅没有给予苔丝应有同情,其反而却遭到人们的讥讽和嘲笑;亚雷不仅没有受到法律制裁,反而逍遥法外,继续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至此,我们不得不感慨,其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社会的必然。 (二)社会道德:给予精神摧毁 资产阶级道德的败坏、宗教信仰的腐朽是另一重要因素。“当时英国的社会,是以男权主义思想的社会;男人不仅是社会的中心,也是家庭的主宰。女人只是社会和男人的附属品,无

哈姆雷特的人物分析

哈姆雷特的人物分析

哈姆雷特的人物分析 关键词:哈姆雷特复仇悲剧疯癫颠倒混乱的时代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哈姆雷特遭受了一连串打击致使他对亲情、友情和爱情失望,从而改变了其原有的人生价值观以及在那个颠倒混乱的时代他的悲剧的必然性。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最著名的一出戏剧,同时也是莎士比亚创作生涯的高峰。《哈姆雷特》讲述了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故事。说复杂是因为其情节十分的曲折,人物关系也错综复杂。说简单是因为它的主线可以用一句话概况——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报仇最终与仇人同归于尽。在这出著名的悲剧中,哈姆雷特和奥菲利亚这两个悲剧人物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这两个人同为疯子,只不过一个是装疯而一个是真疯。 哈姆雷特是丹麦的王子,在老国王未死之前,他就读于威登堡大学接受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平等互爱,相信人类的前途是光明的,相信依靠人的理性和力量能够创造美好的人生和理想的社会。哈姆雷特对美好事物的热爱的同事也对一切丑恶的事物表现出了憎恶。这样一位生机勃勃,抱有远大理想的王子本应该继承

着又对友情失去了信心。哈姆雷特不再相信友情,他更加的孤独了。 命运却并没有因此而放过他,他仅剩的爱情也岌岌可危,奥菲利亚确实是个好女人,她美丽善良又单纯,但她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软弱并且没有主见,她过于听她父亲的话,就是这一缺陷葬送了他们的爱情。在哈姆雷特装疯期间,叔父克劳狄斯想要验证其真假,于是奥菲利亚的父亲便出主意让自己的女儿去验证一番,他们相信在恋人面前哈姆雷特会说真话或至少会露出马脚。于是奥菲利亚这个傻姑娘便真的去了。恋人的试探无疑是在哈姆雷特那血淋淋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将他往绝望的深渊又推进了一步,也让他对女人彻底失望,不再相信爱情。 一系列伤天害理的事变突然发生,打破了哈姆雷特关于人生,世界,爱情,友谊,前途等的幻想。人类,并不美好,下贱的克劳狄斯一旦爬上王位,很多变开始对他阿谀奉承,为了利益而去巴结他;而为了篡位,弟弟居然暗杀自己的哥哥,人类不过是泥土捏成的生命,有着丑陋的心。爱情,也不坚贞,父王死去不到两个月,母亲变改嫁叔父。友谊,也不可靠,为了一己私利,好友接连背叛自己。纵目四望,奸王邪恶,群臣昏聩,朝廷腐败,上层堕落,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朱维之,1982)本来美好的世界现在在他看来一切都是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