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颏用药需要注意的事项

靛颏用药需要注意的事项
靛颏用药需要注意的事项

靛颏用药需要注意的事项

对于养靛来说,药的概念也就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阿莫西林”、“土霉素”、“莲心水”那么单一。它涵盖着我们为收到治疗效果

所采取的“调整食料的硬度” (食疗法),“喂地蜘蛛”(食疗法)、

改变环境温度,光照,湿度(物理疗法)、改变水浴频率,接地踏湿(水疗法)我们喂靛颏吃的食料是药,我们所采取的手法同样也是药。

要想弄清楚药的概念,首先要弄清楚病的概念。自从18世纪初,西方医学专家发现了细菌后,人们普遍以为人体有病皆因这些小东

西作怪,误以病菌、病毒是致病的主要原因。病菌虽可以使人致病,但不是病的主因,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为何?中医几千年前

就明确了“内因”、“外因”的概念,“邪不胜正,然本元不调,

气不和,营卫有碍,邪得以入。”意思是:细菌、病毒很难压过生

物体内的数万年进化得来的免疫系统,但是如果体内环境阴阳不平

衡了,免疫系统就会出现薄弱环节,致病菌就有机会兴风作浪。再

换句通俗的话就是“苍蝇不叮无缝蛋!”西方医学早期所谓的“生物

体内环境的变化”,也就是中国医学所谓的“内因”,正是西方医

学的鼻祖希帕克拉斯强调的“体液、血液必须调和才能无病,当体液、血液调和时,纵然有了外来的因素(指细菌或其他原因)时,生

物也不会生病。”

这里顺便提一下,“细菌和细胞乃是共存”,亦属阴阳调和之道。当细胞的功能衰退时,细菌则喧宾夺主,反噬细胞。

中医强调:“阴阳失调谓之病。”阴阳失调即同于西医的体液

环境阴阳离子失衡。体液酸碱平衡到底有多重要呢?请大家记住,这

个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以水为基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现象。因此,

水的任何性质的改变都将根本性的改变生命的现象,那么水的什么

特性影响生命最深刻呢?当然是水的基本特性:酸碱性(正负极性),

没有水就不存在酸碱,而且不论水中物质如何不同,其中氢离子(阳

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阴离子)的数量相乘的倒数的对数是一个常数14,这也是我们酸碱度衡量标准的由来,可以想象,生命环境最重

要物质的最基本特性被影响了,又怎么能不影响其中的生命状况呢?

鸟类体内阴阳离子平衡是保证其生长、发育、生存的重要因素。我们日常给鸟调配的食料中电解质平衡是影响酸碱平衡最重要因素

之一,影响着鸟的食欲,生长发育,免疫力,发情等方面,体内酸

碱平衡失调,将影响酶的催化活性,膜通透性和器官功能,从而影

响直接食欲、状态以及免疫力,所以在调配食料时应高度重视电解

质平衡,以保证鸟更好地生长发育。

酸是指能释放H+(阳离子)的物质,是H+的供体,来自食料或是细胞代谢。碱是指接受H+的物质,是H+的受体(阴离子),来自食料

中的有机酸的钾盐或钠盐。健康鸟类的体液酸碱度一般维持在7.35

一7 .45范围内。这主要是依靠细胞内外的缓冲作用以及肺和肾的

代偿机能而实现的。但是,机体对酸碱度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一但体液酸碱度超出正常范围,就会发生酸(阳离子)碱(阴离子)平衡紊乱,表现为酸中毒或碱中毒,西医称为电解质紊乱,中医称

之为“阴阳失衡”。不在7.35一7 .45范围内的体液环境中禽类的

免疫力极低,是导致疾病的源头。

说了这么多,只是为了给大家解释为什么说体内“阴阳不调”

是致病的根源。但只有说清楚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进一步探讨

“如何用药”。

一切鸟类都如此,靛颏鸟当然也不例外,食料选配很重要:

中药药谱广泛,大多数东西皆可入药,其中包括日常食品。中

药的寒、热、温、凉四者,或称为“气”,或称为“性”,古今兼

而有之,同时并存,都是指药物固有的属性。即中药所具有的自然

特性,包括中药的四气、五味以及归经,中药能纠正人体被破坏的

内在平衡,也全靠这个自然特性。

中药能治疗各种疾病,主要依靠其所具有的偏性,这个偏性是

恢复人体内在平衡、治愈疾病的关键所在。中药的偏性主要体现在

两个方面,一是药物的“气”,二是药物的“味”。什么是中药的“气”呢?这个“气”指的就是中药所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不

同的特性。不同的药物都具有不同的气,其中寒和凉属于同一性质:阴。温和热属于同一性质:阳,只是在程度上有差异,凉之甚者为寒,所以有时也把凉称为“微”,而温之极者为热,所以有时也把

热称为“大温”。中药所具有的寒、热、温、凉这四种不同的特性

称为“四气”,也称为“四性”。在这四气之外有些中药性质平和,既不过热,也不过寒,这类药中医也称之为“平性”药。

靛颏代谢后产生阳离子的食料基本上也就是《本草纲目》中提

到的性温、性热的品种,这种食料有:牛肉、羊肉、鱼肉、部分性温、性热的昆虫、蛋黄等。这些属于阳性食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硬料成分”,具有高脂、高醇、高卡路里(热量)的特性。

靛颏代谢后产生阴离子的食料基本上就是《本草纲目》中提到

的性凉、性寒的品种,这种食料有:黄瓜、青菜、绿豆、部分性凉、性寒的昆虫(如:地蜘蛛、蚯蚓)、白菜等。这些属于阴性食料,也

就是我们常说的“软料、青料成分”,具有高微量元素、高维生素、低卡路里(热量)的特性。

颏代谢后产物基本中和,不具酸碱性的食料基本上也就是《本

草纲目》中提到的平性品种,这种食料有:玉米、性平的昆虫(如:

大皮虫、小皮虫等)。

一个鸟把势,他把势行不行,关键看他“食把得怎么样”,可

见靛颏的食料管理非常重要,鸟的状态如何与食料的配比有很大的

关系。根据一年四季阴阳生旺不同。靛颏也有不同的习性,如:立

春后上性、落性换毛等。不同关键时期,就要根据乾坤的阴阳消长,来改变食料的软硬、从而改变鸟体液环境的酸碱性(上性之时,体液

环境阳性、酸性稍调大些,便于给鸟提供表演时的能量。落性换羽时,体液环境阴性、碱性稍调大些,便于鸟顺利换羽,但必须掌握

好度。“因时而动,因时而变”。

这里举个例子:上火。

动物体内是有火的,如果没有火那么生命也就停止了,也就是

所谓的生命之火。当然火也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比如靛颏体

温应该在42度左右,如果火过亢了就会不舒服,会出现很多红、肿、热、痛、烦等具体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火则生、无火则死,正常意义上说来火在一

定的范围内是必须的,超过正常范围就是邪火。不正常的火又分为

虚火和实火,正常时体内阴阳是平衡的,对于实火来说其阴是正常

的但是其阳过亢,这样就显为实火。另一种情况其阳是正常的其阴

偏少,显得阳过亢,这样就显示为虚火。

就靛颏来说,实火实际属于外火,就是由于供给食料过硬或者

外部环境温度过高、过干燥、阳光过强。食料硬,可造成鸟体内代

谢后阳离子过多,热量过多,出现从脚、嘴、肠道等处走火的症状。靛颏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环境气温高、阳光强,导致鸟体内激素

水平提高,新陈代谢加快,也相应提高了体液中的酸性,从而容易

致病。同时这也是大环境对小环境产生影响的一个案例。

虚火,主要指内火、也叫心火。由于紧张、烦躁、不适应等原

因造成,虽然体液环境中的阳离子没有因为外部原因(食料、温度等)

而增加,但在极度紧张的心理作用下,鸟体内开启应急机制,肾上腺大量分泌,能量大量转换,以便鸟儿随时逃离。此时,未必是鸟体内热量过剩,就是在尚未圆膘状态下也可出现这种虚火。

火从哪里起,还须向那里灭。食上的火,调整食的硬度;多给青料;适当放飞,让鸟释放多余的能量。环境造成的外火,可以调整鸟笼位置,放置到阴凉处以降温降光,增加空气湿度,增加水浴频率等等。心火源于鸟性,有的鸟性子烈,返性厉害,可在笼内加保护措施,防止鸟撞伤,把鸟放在相对安静的角落,避免过度刺激,几天时间过去了,心火慢慢就降下来了。

上面说的都是对症治疗各类型上火的“好药”,是治本的,可以叫做上策。那中策呢?喂些莲心水等等。下策呢?喂抗生素!这叫治表。如果本质上始终没有调整,过一段时间这火还要发出来,就像“刚治好左脚,右脚又肿了!”的情况。但是有一点,如果鸟的状态糟糕,那就赶紧用下策吧,喂抗生素!以此来赢取实施上策的时间。顺便说一句:不到不得已,下策之药最好别用,有上策之药用在事前,足以预防。

这篇文章是我在羽人网看到的,分享给大家。希望这篇文章对饲养靛颏鸟的朋友有所帮助。

呼吸机使用注意事项

伟康呼吸机使用注意事项(重要) 注:冬季天气比较寒冷,客户收到机器后请把机器取出,放置在温暖的房间内,过几个小时后,等机器的温度恢复到室温后再插上电源调试,使用。因为刚从室外拿到的机器,温度比较低,刚打开包装会有冷凝现象出现,此时通电可能会使主板短路,发生故障,请客户一定注意! 1.呼吸机的湿化器必须使用纯净水或蒸馏水,因为普通自来水中细菌或霉菌繁殖可能会引起用户呼吸道感染。 2.呼吸机连接湿化器(有水)时,禁止移动、翻转呼吸机,避免水倒入主机内,损坏机器(由于用户不慎将水倒入机器内引起故障,厂家不负责免费维修)。3.治疗结束,按”开关键”关闭呼吸机之后,请彻底关闭电源(关闭电源插座或从插座上拔掉电源线,建议您配一个带有按钮的插线板,避免经常插拔电源线,引起接触不良和短路),然后立即将湿化器水仓取出,将水仓中残留的水倒尽(否则湿化器水仓中残留的水份蒸发后,水蒸气在机器内部凝结, 然后将呼吸机妥善放置在一个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4.呼吸机应放置在床头柜等坚硬、平坦、安全的地方,使用时防止衣物等阻塞呼吸机的进气口。(由于用户不慎将机器摔落引起的故障,厂家不负责免费维修) 5.空气过滤棉一周从机器中取出。若黑色过滤棉比较清洁,用手指轻轻将灰尘弹干净,放入机器中即可(注意过滤棉的方向,向外的一面依旧朝外);若过滤棉较脏,用水轻轻清洗(详细参见使用手册),自然晾干后才可以继续使用(若当天没有晾干,可使用备用过滤棉) 6.面罩硅胶部分一周清洗一次(用稀释的中性洗涤液轻轻地清洗后,用清水冲

洗干净,自然晾干后才可继续使用) 7.呼吸管路三月清洗一次(清水冲洗、自然晾干即可;面罩、管路、空气过滤棉禁止阳光直射、禁止放置在暖气上), 管路不脏一般不用清洗。 8.电压不稳定的地区,建议用户使用稳压器,防止呼吸机被损坏。 9.呼吸机在不使用的时候,请彻底断开电源。(关闭电源插座或从插座上拔掉电源线) 10.呼吸机若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本设备,并与经销商及时联系。11. 其他注意事项请仔细阅读呼吸机主机和湿化器的使用手册。

小儿用药特点

小儿用药特点及护理 药物治疗是小儿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正确地用药在治疗中常常起到关键作用。但由于小儿具有许多和成人不相同的解剖生理特点,且小儿病情多变,因此,对小儿用药必须慎重、准确、针对性强,做到合理用药。 一.小儿用药特点 (一)肝肾功能及某些酶系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级解毒功能较差 小儿肝脏酶系统发育欠佳,延长了药物的半衰期,加大药物的血药浓度及毒性作用;肾功能不全,排泄缓慢产生毒副作用。例如氯霉素中毒产生“灰婴综合征”。 (二)小儿血脑屏障不完善,药物易通过血脑屏障到达神经中枢 药物进入小儿体内与血浆蛋白结合较少,游离药物浓度较高,通过血脑屏障容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例如可待因(镇咳药物)小儿易产生呼吸中枢抑制。 (三)年龄不同,对药物反应不同,药物的毒副作用有所差别 小儿不同年龄阶段,对药物反应不一样。3个月以内的婴儿慎用退烧药,可使小婴儿虚脱,,8岁以内的小儿,使用四环素易引起黄斑牙(四环素牙)。 (四)胎儿.乳儿可受母亲用药影响 药物通过胎盘屏障进入小儿体内循环对胎儿的影响与胎龄及成熟度有关。用药剂量越大.时间越长.越易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到达胎儿的血药浓度也越高,越持久,影响越大。某些药物在乳汁中浓度很高,可引起乳儿发生毒性反应,如苯巴比妥、阿托品应慎用;抗癌药物.抗甲状腺素药物哺乳期禁用。 (五)小儿易发生电解质紊乱 小儿体液占体重比例较大,对水.电解质的调节功能较差,对影响水.盐代谢和酸碱代谢的药物特别敏感,比成人易中毒。因此小儿应用利尿剂后极易发生低钠或低钾血症。 二.小儿药物选用及护理

(一)抗生素:严格掌握适应证,有针对性的使用。通常应用以一种抗生素为宜,滥用可引起二重感染或耐药菌的发生。同时要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如链霉素对听神经的损害等等,此类药物剂量不要过大,疗程不宜太长。还有抗生素抗菌谱的宽窄,广谱抗生素易发生鹅口疮.肠道菌群失调和消化功能紊乱等。 (二)镇静药:(苯巴比妥、地西泮、水合氯醛)高热.兴奋.烦躁不安.频繁呕吐等镇静药使患儿得到休息,利于病情恢复。特别注意观察呼吸,以免发生呼吸抑制。 (三)镇咳.化痰.平喘药:呼吸道感染一般不用镇咳药,因为小儿呼吸道较窄,发生炎症时粘膜肿胀,分泌物较多,咳嗽反射较弱,易出现呼吸困难。使用祛痰药或雾化稀释分泌物。使用平喘药应注意观察有无精神兴奋,惊厥等。 (四)泻药和止泻药:小儿腹泻和便秘时都先调节饮食,必要时用缓泻剂,止泻药一般不用,因为可以加重肠道毒素吸收。 (五)退热药:退热药用后观察体温和出汗情况,及时补充液体。复方解热止痛片副作用多,对胃有刺激,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等,大量服用会出汗过多,体温骤降而致虚脱,婴幼儿禁用。 (六)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指征明确,避免滥用。不可随意减量或停药以防反弹。长期使用影响蛋白质、脂肪、糖代谢,抑制骨骼生长降低机体免疫力。水痘禁用,加重病情。 三.小儿药物剂量计算 (一)按体重计算:最基本的方法。 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Kg)×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 (二)按体表面积计算:由于许多生理过程(心搏出量、基础代谢)与体表面积关系密切故而更准确,但比较复杂。 每日(次)剂量=患儿体表面积(m2)×每日(次)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所需药量 <30Kg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0.1 >30kg 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30】×0.02+1.05 (三)按年龄计算 (四)按成人剂量折算

小儿常用药的『味道』和『注意事项』

小儿常用药的『味道』和『注意事项』 一、抗感染药阿莫西林颗粒淡黄色的颗粒和粉末;气芳香、味甜,好喝。饭后服用,可减轻胃肠道反应。β-内酰胺环易裂解,水解率随温度升高而加速,水温宜低于40℃。头孢氨苄泡腾片为淡黄色片,片面有散在的小黄点,易溶于水,味香甜。不能直接口服,需要放入温开水中,待其溶解后才可饮用。头孢羟氨苄颗粒为黄色可溶性颗粒,味甜,气芳香。口服吸收不受进食影响,可与果汁、牛奶、食物同服。头孢拉定干混悬剂为加矫味剂的粉末;气芳香,味甜。本品混悬液室温贮放,7天内服用完;冰箱内贮放,14天内服用完。头孢克洛干混悬剂为细小颗粒或粉末;气芳香,味甜。宜空腹口服,因食物可延迟其吸收。但牛奶不影响其吸收。头孢泊肟酯干混悬剂、颗粒剂气芳香,味甜。饭后服用可增加吸收,宜饭后服用。头孢他美脂颗粒类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气芳香,味甜。吸收不受进食影响。饭前或饭后1小时内口服。头孢克肟干混悬剂、颗粒气芳香,味甜。既可以空腹服用,也可以与食物或牛奶同服。红霉素颗粒、琥乙红霉素颗粒含矫味剂的颗粒,甜中带苦。空腹服用(餐前1小时或餐后3~4小时)。红霉素类药物对肝脏有损坏,大剂量还可能引起听力减退!阿奇霉素颗粒、干混悬剂气芳香,味甜。但等药喝下去后留在嘴里的就很苦。食物可降低本品的吸收。本品加

入适量凉开水,溶解摇匀后口服,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用。硫酸庆大霉素颗粒味甜微酸,无臭。口服用于敏感菌引起的痢疾、肠炎等肠道感染性疾病。虽然口服极少吸收,但由于潜在的耳毒性和肾毒性,小儿宜慎用本品。二、感冒药利巴韦林片、颗粒、口服液利巴韦林无臭,无味。颗粒、口服液味甜。普通感冒没必要服用抗病毒药;利巴韦林最主要的毒性是溶血性贫血,在口服治疗后最初1-2周内出现血红蛋白下降,其中约10%病人可能伴随心肺方面副作用。治疗前后及治疗中应频繁监测血红蛋白。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滴剂红色的澄清液体,具有水果香味,味甜。可用于3个月以上的儿童;每次最大用量15mg/kg,每日不超过4次;有肝毒性,不得超量服用。一般体温超过38℃时才服用,若持续高热,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布洛芬混悬液、滴剂(美林)有调味剂的芳香,味甜。可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每次最大用量10mg/kg,每日不超过4次;有肾毒性,不得超量服用;一般体温超过38℃时才服用,若持续高热,可间隔6~8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小儿伪麻美芬滴剂(艾畅)桔黄色澄清液体。味甜,带点特殊的辛辣感。含伪麻黄碱、右美沙芬;国外不主张给6岁以下儿童使用含扑尔敏、伪麻黄碱、右美沙芬的复方感冒药。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白色、类白色、淡黄色至黄色或淡橙黄色颗粒。微甜含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金刚

特殊人群的合理用药

1、下列关于小儿用药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87.5 A 婴幼儿不主张口服给药 B 皮下注射给药不适于新生儿 C 早产儿皮肤薄不宜肌内注射 D 婴幼儿在必要时可采用静脉给药 E 新生儿局部用药透皮吸收快而多,容易中毒 2、下列何种药物与卡那霉素合用可加重老年人的耳毒性反应() A 呋塞米 B 胰岛素 C 青霉素 D 微量元素 E 含阿司匹林的制剂 3、下列关于妊娠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对疑有感染的孕妇必须大剂量应用抗菌药控制感染 B 用药剂量宜小不宜大 C 用药时间宜短不宜长 D 要谨慎使用可引起子宫收缩的药物 E 疗效不肯定的药物不能用于孕妇 4、下列关于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 B 以单剂疗法代替多剂疗法 C 避免使用长效药物

D 可选用短效药物大剂量应用 E 避免在乳母血药浓度高峰期间哺乳 5、哺乳期妇女禁用的药品是() A 红霉素 B 复方铝酸铋 C 青霉素 D 多潘立酮 E 碳酸钙 6、有关驾驶员用药描述错误的是() A 抗感冒药多含解热药、鼻黏膜血管收缩药或抗过敏药可引起嗜睡 B 抗菌药物可引起呕吐、眩晕 C 阿托品导致驾驶员视近物不清 D 抗消化性溃疡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及法莫替丁可引起幻觉与定向力障碍 E 服用抗癫痫药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可引起视力模糊或辨色困难 7、对于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原则,错误的描述是() A 尽量多合用药物 B 尽量选用经肾脏消除的药物 C 避免或减少使用对肝脏毒性大的药 D 给药方案个体化 E 定期检查肝功能

8、有关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原则与用药方案的调整,下列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 A 使用肾毒性小的药物 B 延长用药间隔时间 C 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D 多选用中草药制剂代替西药 E 个体化给药 2、可影响儿童软骨发育,导致承重关节损伤的药物是() A 阿米卡星 B 环丙沙星 C 头孢唑林 D 米诺环素 E 阿莫西林 18、下列关于老年人患病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E) A. 老年人对各种致病因素的抵抗力减弱而容易发病 B. 老年患者随病情发展容易发生并发症 C. 患病时机体适应能力低下,一旦发病,病情常迅速恶化 D. 一人多病的现象极为常见,增加了诊断和治疗的困难 E. 患病时一般不容易出现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

综合-第六章特殊人群用药指导[1]

第六章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 (一)小儿和老年人用药 1.小儿用药 (1)小儿不同发育阶段的用药特点 A 新生儿期用药特点(出生后28天内) 药物的吸收: 局部用药体表面积相对成人较大、皮肤角化层薄、局部用药透皮吸收快局部易中毒易中毒:硼酸、水杨酸等 口服用药胃粘膜未发育完全、胃酸分泌少、胃排空时间长 注射给药皮下或肌肉血液循环不足影响分布不采用大部分采用静脉注射给药 药物分布:体液高于成人,水溶性药物在细胞外液稀释后浓度低,排出较慢关键血浆蛋白药物结合程度结合力低,药物游离比重大,易发生药物中毒脂肪含量低,脂肪性药物不易充分结合,易中毒 药物代谢:酶系统发育不足代谢慢,血浆半衰期延长 药物排泄:肾小球过滤率比成人低30%~40% 一般新生儿用药量宜少,用药间隔时间尽量延长。 B 婴儿期用药特点(出生后1月~3岁) 相对新生儿期显著成熟,但从解剖学,发育尚未完全,用药需给予注意 口服药以糖浆剂为宜;口服混悬剂在使用前充分摇匀;维生素AD滴剂绝不能给熟睡、哭吵的婴儿喂服, 以免油脂吸入性肺炎 注射给药常用静注或静滴 神经发育未成熟常出现高热惊厥可适当用镇静剂婴儿期使用吗啡等会引起呼吸抑制,不宜使用,氨茶碱慎用。 C 儿童期用药特点 生长发育期,新陈代谢旺盛,对一般药物排泄比较快。注意预防电解质平衡紊乱,不宜长期或大量应用算碱类药物。 激素类药物慎用骨和牙齿发育受药物影响四环素18岁以下儿童慎用 (2)小儿用药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剂量,注意间隔时间 2.根据小儿特点,选好给药途径 3.小儿禁用药物。 (3)小儿禁用的药物 四环素---8岁以下氯霉素磺胺药去甲万古霉素对乙酰氨基酚呋喃妥因--- 新生儿 2.老年人用药 (1)老年人患病的特点 a起病隐袭,症状多变b 病情难控,恶化迅速c 多种疾病,集于一身d 意识障碍,诊断困难e 此起彼伏,并发症多。 (2)老年人药动学特点与药效学特点 吸收:胃肠肌肉萎缩张力降低胃排空延缓胃酸分泌减少Ph值升高酸性药物分解增多,

儿童用药注意事项和计算方法

儿童用药注意事项和计算方法 药是治病的,但也能导致疾病,特别是处于发育过程中的婴儿,错误的用药可能招致严重的后果。儿童用药的计算方法有哪些呢?本文是本人整理的儿童用药的计算方法资料,仅供 参考。现在,一起来看看吧! 儿童用药注意事项 一、给药途径的选择 我们提倡“能口服给药治疗的不肌注,能肌注治疗的不静点给药”。虽然注射法给药剂量准确、起效快、不受消化液影响,但也有其不足,除注射部位消毒外,药物的质量、药物的刺激性、药物本身的毒性、输液中的微粒和热原等都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死亡。病情不严重时,请选择口服或肌注给药,病情严重时才选择静脉给药。 二、给药剂量要准确 儿童给药物量一定要根据日龄或体重计算给药量。因给药量大或静点速度过快,超过儿童的承受能力或耐受性,就有可能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三、药物的选择要合适 儿童一些重要器官,如肝、肾均未发育成熟,肝酶的分泌不足或缺乏,肾清除功能较差,应避免使用毒性大的、不良反应较严重的药物。 1、抗菌药物的选择:一般的感冒发烧不要随便使用 抗生素,非用不可时,也应选毒副反应小的药物,如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禁止或避免使用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可引肾及耳毒性。氯霉素可引起灰婴综合征。如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此

调整个体化给药方案,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不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者,不可选用上述药物。四环素类可引起齿及骨骼发育不良,牙齿黄染。喹诺酮类可引起软骨损害,避免用于18岁 以下未成年人禁用。磺胺类药和呋喃类药可导致脑性核黄疸及溶血性贫血,儿童应避免使用。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缺乏安全性资料,建议2岁以下的儿童避免使用或谨慎使用。儿童由于肾功能尚不完善,主要经肾排出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β内酰胺类药物需减量应用,以防止药物在体内蓄积导致严 重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的发生。 2、泻药与止泻药的应用:儿童便秘应先调整饮食, 可吃些蜂蜜、水果、蔬菜等,在十分必要的时候才使用缓泻剂。儿童腹泻时也应该先调整饮食,控制感染补充液体,一般不主张使用止泻药,因使用止泻药后腹泻虽可得到缓解,但可加重肠道毒素吸收甚至发生全身中毒现象。 3、解热止痛药的应用:儿童发热的原因很复杂,也 许是普通感冒、扁桃体发炎,也可能是麻疹、肺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在没有查出病因前,滥用解热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耽误治疗。特别是幼儿高热时,如果使用解热止痛药不当,还会引起出汗增多、体温突然下降而发生虚脱。有消化道出血或溃疡的患者,应禁用或慎用阿斯匹林、保太松等药物。 4、镇静催眠药的应用:镇静催眠药对中枢神经系统 有广泛的抑制作用,产生镇静、催眠和抗惊厥等效应。儿童有高热、过渡兴奋、烦躁不安、频繁呕吐等情况,使用镇静药可以使患儿得到休息,以利病情恢复。常用的药物有苯巴比妥、安定、异丙嗪、氯丙嗪等,但是使用镇静剂不当也可造成患儿呼吸抑制。不应长期使用镇静催眠药。

无创呼吸机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无创通气技术 【适应证】 1.急性呼吸衰竭的早期应用,作为气管插管前的补救措施。 2.作为重症患者脱机的过渡手段。 3.上气道病变为主,如合并喉软骨软化或上气道狭窄的小婴儿,拔管后早期常并发严重的声门下水肿,通气障碍。 4.急性重度哮喘或哮喘持续状态。 5.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6.急性呼吸衰竭或急性呼吸功能不全。 7.慢性呼吸衰竭。 8.重症肌无力和神经性呼吸障碍。 9.急性肺水肿。 10.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 11.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急性左心衰。 12.慢性限制性肺病。 13.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性脑病。 14.外科手术后合并呼吸功能不全。 15.肺减容术后。 16.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17.肥胖低通气综合征。 【禁忌证】 1.患者无自主呼吸。 2.患者完全不配合。 3.患者伴有气胸或纵膈气胸时,需严密观察病人。有肺大泡的病人科作为相对禁忌症。 4.病人咳嗽无力,无法自行清除起到分泌物。 5.鼻衄 6.严重呼吸衰竭,必须立即插管者, 7.正压通气导致低血压。 8.急性鼻窦炎及中耳炎。 9.以肺部渗出为主并伴有大量血痰的顽固性低氧血症。 10.呼吸心脏骤停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 11.非CO2潴留引起的神志改变及明显的精神症状,呼吸道分泌物多,顽固性气道痉挛等。 12.严重腹胀患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尽早发现病人潜在的辅助通气需求,早期使用无创通气。 2.使用BiPAP前应进行全面体检,获取必要的临床、生理参数。 (1)采集病史及体格检查(至少应包括以下几项): a.血压、脉搏、呼吸频率、体温; b. 皮肤颜色,末梢灌注情况 c. 有无胸腹反常运 动 d. 胸部听诊 (2)实验室数据(至少包括以下几项) a. 动脉血气 b. 胸部X线检查 c. 血氧饱和度检查(SpO2)

呼吸机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操纵步调 1、 令狐采学 2、连接电源、气源(压缩气和氧气),湿化罐中加入灭菌注射用水并装置,正确紧密连接管道。 3、开机法度:依次掀开压缩机开关→主机开关→湿化器开关。 4、根据病情遵医嘱选择呼吸模式和正确设置参数及报警规模。 5、接模拟肺,观察呼吸机运行是否正常。 6、脱模拟肺,将呼吸机和病人人工气道正确连接。 7、观察胸廓起伏,听诊两肺呼吸音,评估病人通气后状况。 8、严密观察神志、血氧饱和度、呼吸、循环、等各项指标,及时排除呼吸机故障,并作好记录。 9、通气半小时后抽动脉血气阐发,根据血气结果调节参数。 10、掌握撤机指征,病人自主呼吸恢复,血气阐发正常可试脱机。 11、备好氧气装置和呼吸囊。 12、脱开呼吸机,吸氧。 13、关机法度:脱机→关主机开关→压缩机开关→湿化器开关→拔电源、气源。 14、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舒适体位。 15、清洁消毒呼吸机管道,清洁呼吸机概略。 16、洗手,正确记录护理单。 注意事项 1、清醒的病人给以解释,躁动的病人给以适当镇静或约束。

2、呼吸机管路连接正确。 3、湿化罐护理:坚持湿化罐灭菌注射用水在所需刻度,坚持吸入气温度在32℃~36℃。 4、坚持集水杯处于低位,底处于朝下标的目的,及时倾倒集水。 5、调节呼吸机机臂时,先取下管道再装置,以免在调节过程中将导管拉出。 6、及时处理报警。 7、按期更换呼吸机管道,建议:48小时更换呼吸机管道。 8、合理消毒呼吸机各种管道。 呼吸机操纵相关理论 1、相对禁忌证:(没有绝对禁忌证) 肺年夜泡、肺囊肿、气胸未行引流者、纵隔气肿、气管食管瘘、年夜咯血 2、根据病人病情及体重选择模式 控制通气 CMV IPPV 帮助通气 SIMV 自主通气 CPAP PSV 3、呼吸机通气模式 IPPV(间歇正压通气); CMV (机械控制通气) ; SIMV (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 ; PSV (压力支持通气); PEEP(呼气末正压通气);

补钾原则(汇编)

低钾血症治疗方法 (1)一般采用口服钾,成人预防剂量为10%氯化钾30~40ml/d 3-4克(每g氯化钾含钾13.4mmol)。氯化钾口服易有胃肠道反应,可用枸橼酸钾为佳(1g枸橼酸钾含钾4.5mmol) (2)静脉输注氯化钾,在不能口服或缺钾严重的病人使用。每g氯化钾必须均匀滴注30~40min以上,不可静脉推注 (3)补钾注重点:a.尿量必须在30ml/h以上时,方考虑补钾,否则可引起血钾过高。b.伴有酸中毒、血氯过高或肝功能损害者,可考虑应用谷氨酸钾,每支6.3g 含钾34mmol,可加入0.5L葡萄糖液内静滴。C.静脉滴注的氯化钾浓度太高可刺激静脉引起疼痛,甚至静脉痉挛和血栓形成。d.切忌滴注过快,血清钾浓度忽然增高可导致心搏骤停。e.K 进入细胞内的速度很慢,约15h才达到细胞内、外平衡,而在细胞功能不全如缺氧、酸中毒等情况下,钾的平衡时间更长,约需1周或更长,所以纠正缺钾需历时数日,勿操之过急或中途停止补给。f.缺钾同时有低血钙时,应注重补钙,因为低血钙症状往往被低血钾所掩盖,低血钾纠正后,可出现低血钙性搐搦。g.短期内大量补钾或长期补钾时,需定期观察,测定血清钾及心电图以免发生高血钾

发病原因 引起缺钾或低钾血症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a.钾摄入不足,如长期进食不足,给病人补液时,长期未给补钾盐液体,或在营养支持过程中,营养液中钾盐的补充不足;b.钾损失过多,如呕吐、腹泻、胃肠减压及消化道瘘,大量丢失消化液,长期应用速尿、利尿酸等利尿剂及皮质激素等使钾从肾脏排出过多;c.钾在体内分布异常,如大量输注葡萄糖与胰岛素合用,或碱中毒时,都能使大量钾转入细胞内,出现低钾血症 症状表现 临床表现和细胞内、外钾缺乏的严重程度相关,更主要的是取决于低血钾发生的速度。血清K <2.5mmol/L时,症状较严重。短时期内发生缺钾,症状出现迅速,甚至引起猝死 (1)、神经肌肉系统表现为神经、肌肉应激性减退。当血清K <3.0mmol/L时,可出现四肢肌肉软弱无力,低于2.5mmol/L时,可出现软瘫,以四肢肌肉最为突出,腱反射迟钝或消失。当呼吸肌受累时则可引起呼吸困难。中枢神经系统表现症状为精神抑郁、倦怠、神志淡漠、嗜睡、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等。

特殊人群用药原则

特殊人群用药原则 选择用药时首先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及一些特殊情况来考虑用药的选择和剂量。这里介绍对于老年人、小儿、孕妇及肝、肾功能不良者的用药原则: 1 、老年人用药的原则:老年人由于机体各系统发生退行性变,因此,老年人用药与成年人比不仅存在量的差异,也有质的变化。只有在了解老年人的生理生化特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掌握老年人的药物治疗。 ( 1 )药物的正确选用:在明确诊断之后,首先考虑使用药物的利弊,权衡得失。有一些疾病对老年人是不必用药的,如轻度高血压、轻度糖尿病,一般可以采用饮食等生活方式的干预治疗。年轻人适合的药物,老年人不一定适合,如苯海索、巴比妥类等。对于感染性疾病,在选择抗菌药物时要注意药物对老年人肝肾功能的影响。 ( 2 )剂量的选择:中国药典规定,60 岁以上的剂量为成人剂量的3 / 4 。实际上有些药物(如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应当是成人剂量的1 / 2 或1 / 3 为起始剂量。老年人用药剂量原则上应由小到大,以求找到最合适的剂量实行剂量个体化,如抗高血压药、抗心绞痛药等。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时,要特别注意治疗的疗程,防止用药时间过长而发生二重感染。

( 3 )重视老年人的依从性:老年人按医嘱服药,提高依从性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因为老年人常常忘记服药或服错药。一方面医护人员应耐心向老年患者解释用药的目的、剂量和疗程,尽量简化治疗方案;另一方面应选择适合老年人乐于接受的剂型,还应取得患者家属的协助监督和配合,这对长期用药的老年人尤为重要。 2 、新生儿、小儿用药的原则: ( 1 )根据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用药量:常用的计算儿童用药量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按体重计算:小儿剂量一成人剂量X {小儿体重(kg ) - 50 [成人平均体重(kg ) 附:由年龄估计小儿体重方法: 1 一 6 个月体重(kg )一月龄(足月)X0 . 6 + 3 7 一1 2 个月体重(kg )一月龄(足月)XO . 5 + 3 1 周岁以上体重(kg )一年龄又2 一+8 ②按体表面积计算: 体重<30 吨时,体表面积(时)一体重(吨)XO . 035 (耐/掩)十0 . 1 ( mZ ) ;体重>3okg 时,体表面积(mZ ) = 1 . 15 ( mZ ) + 0 . 1 ( mZ ) / skgX (体重一30 ) kg 由体表面积推算小儿剂量之公式为: 小儿剂量一成人剂量X (小儿体表面积令1 . 7 ) ( 2 )避免使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敏感的药物:新生儿和婴幼

补钾原则

“补钾”的原则和策略 【对于低血钾的处理,明明在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里常规都可以用15‰(甚至更高)的浓度通过中心静脉补钾,而且这已经是国内外各医疗机构的医疗常规,但在每一版的外科学教材上却置之不顾,非要明文写上“静脉补钾浓度最高上限是3‰”,可又不注明这只是外周静脉输液的标准,也不说明这个浓度限制的意义是什么,弄的刚毕业的医学生都不知道如何正确补钾,真是医学教育的一大怪景。当年为了应对一位患者家属(某医学院附院的护士)拿着第四版《外科学》指着我的鼻子说我没学好外科学“补钾把病人补死了”而提请的医疗鉴定,逼得我四处查找资料文献写“答辩状”,以下是从一些中文经典书籍中摘抄出来的东西,这种经验真是终生难忘。】 一、关于钾的代谢1、消化道内的正常代谢: 成人每日摄取钾盐2-4g即能够满足代谢之需。K在食道中不吸收;胃内有少量K穿过胃黏膜细胞;小肠(主要是回肠)吸收摄入K量的90%;其余10%左右随粪便排出体外。K被吸收的可能机制:①肠壁细胞由受体调节的“钠泵”主动转运②直接通过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间隙进入③K在空回肠腔侧细胞膜对K几乎不渗透,入血机制是通过细胞旁短路吸收。 在各种消化液中,小肠液和血浆K浓度近似,唾液、胃液、胆汁、胰液中K均高于血浆。成年人每日消化液总量为6-7L,正常情况下消化液中的电解质几乎全部重吸收,再加上摄入的电解质,消化道每日约交换K 150-200mmol左右(空肠以上部位以排K为主,回肠段以吸收K为主)。 消化道内K的正常代谢和K量的稳定是血浆K的起始因素,也是总体钾量、细胞内外K量恒定在一定范围的重要保证。 2、钾在消化道内的吸收 钾摄入之后不停的被吸收,吸收量与摄入量固然成正相关,但吸收入血的速度应该认为是比较缓和的。] 有资料证明进食K后数小时当中,血K浓度变化并不大,并未见血K显著增高的现象,这虽然与肾脏进行排K调节有关,其中也可能存在着一种肠道吸收K的缓调节机制,进食后大量消化液分泌也是这种缓调节机制的组成部分。消化液的K浓度经常高于血浆K的浓度就提示着这种调节机制的存在。有时口服补K的剂量虽然比较大,但对病员总是比较安全的,其道理应该也在于此。另一方面从临床观察又发现,胃肠道对K的吸收并非随血K浓度高低调节其吸收量和吸收速度。在低血钾时,消化道总体吸收功能常受影响,因此此时多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可以直接影响K的吸收;高血钾时,肠道也并未因血钾浓度的增高而对K不予吸收。 正常人从食物中摄入的钾在40-120mmol,变化较大。由于机体对钾的平衡调控较好,血清钾浓度不会改变:当每日摄入钾在15-20mmol时,经过4-7天后尿排出钾才开始减少,此时体内缺钾已达250mmol左右;当每日摄入钾1-10mmol时,尿钾和粪便排钾虽然有比较明显的减少,但仍较摄入的钾多,这种情况甚至能够持续21天之久。二、关于补钾: 1、在应用排钾利尿剂、肾上腺皮质醇类药物、胃肠减压、禁食、腹泻、呕吐等,都可引起钾丢失,应口服钾盐预防低钾。 2、大部分低钾血症的病人,血K浓度在3.0-3.5mmol/L之间,这样的血清K浓度一般说来不会发生严重的问题。口服钾盐即可。(氯化钾:13.3mmol/g 枸橼酸钾:8.3mmol/g 醋酸钾:6mmol/g)。(引自A、B ) 3、若不能口服或缺钾量很大时,需静脉滴注补钾。(引自B ) ①无尿一般不补钾,除非血钾明显降低(1日无尿血钾上升0.3mmol/L)。(引自B ) ②常规静脉补钾方法是氯化钾1.5g加入生理盐水500ml静滴,若氯化钾浓度过高,因输液时静脉疼痛病人常不能接受;若需增加补钾量又不能大量补液时,可同时加31.5%谷氨酸钾

小儿常用药及注意事项

小儿常用药及注意事项 治疗感冒的药:应及时服,以免病情加重。 抗生素:一般在饭前服。 对胃有刺激的药:在饭后服。 助消化药:应在饭前或饭中服。 驱虫药:应在空腹时或半空腹时服。 治疗哮喘的药:应在喘前2小时服。 止泻药:空腹服用效果较好,作用充分有利于吸收,但不能与乳酶生等活性菌药物同用,以免产生拮抗作用。 止咳药:多数止咳药为黏膜吸收,故口服后不应立即饮水,半小时后再饮水。 解热药物:服药后应多喝水,防止孩子应发热而脱水,并使身体大量出汗,排泄毒素,达到降温的目的。 父母对宝宝应多观察,在发病初期就要注意异常 入夏以来,各大医院的儿科门诊室里排起了长队,看着被疾病折磨得筋疲力尽的宝宝,年轻的爸爸妈妈们真是又心疼又着急。夏季有一些易发于儿童的疾病,而这些病中有些因为易被忽视,所以在发病初期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并导致病情的加重,让宝宝吃尽了苦头。在这,医生提醒家长要多观察,防患于未然。 1、呼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是儿科常见病,在夏季,这种儿科疾病与其他季节表现有所不同,多为疱疹性咽喉炎,简单说就是儿童喉咙里起疱疹,多为病毒感染。主要症状:通常宝宝高烧达39~40℃,一些宝宝甚至出现突然高热、抽筋。宝宝得病后体温很难马上下降,一般高烧要持续3~4天。治疗方法:通常医生会给精神好的宝宝进行清热解毒的治疗,对精神不好的儿童则考虑挂盐水。该病痊愈需要一个星期。因此,提醒家长,针对这一情况,要及时给宝宝进医院治疗。 2、肠炎:夏季宝宝所患肠炎多为细菌性肠炎。由于夏季天气热,很多宝宝爱喝饮料,同时高温可能会使一些食物变质,因此发病率较高。主要症状:病症较轻的宝宝大便次数增多,严重的则有脓血,并伴有发烧症状。一些宝宝因为上厕所次数多,有脱水表现,精神也明显不好。治疗方法:针对不同情况的宝宝,可以采取输液和一定的抗生素治疗。肠道的细菌性痢疾:这个疾病也跟宝宝吃的东西有关,如果宝宝吃的东西中有痢疾杆菌,就容易得该病。主要症状:宝宝通常会发生高烧、呕吐现象,大便有黏液或血便,严重的会出现抽筋、休克。治疗方法:除了马上到医院进行就诊外,父母还应注意保持宝宝冷暖适宜,吃东西时

小儿用药特点及用药中常见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小儿用药特点及用药中常见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邵保国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2009年22卷3期《医学信息》Medical Information 起止页码:405-406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许多脏器、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对许多药物极为敏感,故儿科用药时应按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和儿童期3个阶段正确选择药物,合理使用,以保证用药安全。 1 新生儿用药特点 新生儿期生理和代谢过程正处于迅速发展和变化阶段,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过程也随之迅速改变,故其药物剂量不能单纯用成人剂量机械地折算,否则药物会过量而引起毒 性反应,也可能因药量不足而影响疗效。 1.1 给药途径的影响 1.1.1 局部用药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成人大,皮肤角化层薄,局部用药透皮吸收快而多,外敷于婴儿皮肤上可引起中毒的药物有硼酸、六氯酚、萘、聚烯吡酮和水杨酸,故要防止透皮吸收中毒。 1.1.2 口服给药胃肠道吸收可因个体差异或药物性质不同而有很大差别,如氯霉素吸收慢而无规律,磺胺药可全部吸收。 1.1.3 注射给药皮下或肌肉注射可因周围血循环不足而影响吸收分布,一般新生儿不采用。 1.1.4 静脉给药静脉给药吸收最快,药效也可靠,但必须考虑到液体容量、药物制剂和静脉输注液体的理化性质及输注的速度。大多数静脉用药可安全地由护士给药,但戊巴比妥钠、地西泮等作用剧烈的药物在使用时有引起急性中毒的可能,应有医师配合。另外普萘洛尔、维拉帕米等少数药物较一般药物更易引起危险,故给药应更慎重。 1.2 体液分布的影响 新生儿总体液量占体质量的80%(成人为60%),相对较成人高,因此水溶性药物在细胞外液稀释后浓度降低,排出也较慢。早产儿的卡那霉素分布容积较成熟儿小,,因而血药峰浓度较成熟儿高,可见早产儿和新生儿一样较成熟儿更易造成卡那霉素中毒,对听神经和肾功能造成影响。 1.3 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影响 新生儿的血浆蛋白结合力低不仅是因为新生儿的低蛋白血症,主要是药物不易与血浆蛋白结合,因为新生儿体内血浆蛋白的性质有变化。另外由于胆红素、游离脂肪酸在血液中存在,就更减弱酸性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力。不易与新生儿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有氨苄青霉素、地高辛、吲哚美辛、苯巴比妥、保泰松、苯妥英钠、水杨酸盐等,磺胺药与血浆蛋白结合可与胆红素相竞争,且因磺胺药物对白蛋白亲和力比胆红素强,应用后黄疸患儿血中游离胆红素成分增多,代谢和排泄胆红素能力低下,加之新生儿血脑屏障功能差,

(完整版)低钾血症的原因及补钾原则

低钾血症形成的原因: 一、钾的摄入量过少 一般饮食含钾都比较丰富,所以只要能正常进食,机体就不致缺钾。但是手术后的患者或因为体质原因较长时间禁食或少食,使得每日钾的摄入量少于3g,并持续2周以上,就会导致缺钾和低钾血症。 二、钾的排出量过多 (1)经胃肠道失钾:这是儿童失钾最重要的原因,常见于严重腹泻呕吐等伴有大量消化液丧失的患者。消化液含丰富的钾(唾液含189 mmol/L,胃液含14 mmol/L,肠液6.2~7.2 mmol/L,胆汁6.6 mmol/L,胰液4~5 mmol/L)。另外,由于腹泻所致的血容量减少,使醛固酮分泌增多,也使得结肠分泌钾的作用加强。因此,长期大量的呕吐、腹泻、胃肠引流、造瘘、透析等,均导致失钾。 (2)经肾失钾:这是成人失钾最重要的原因,引起肾排钾增多的因素有: ①某些肾脏疾病:如远侧肾小管性酸中毒,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小管液中尿素增多,新生肾小管上皮对水、电解质重吸收的功能不足,可发生排钾增多。 ②某些排钾利尿药的长期使用或用量使用,如呋塞米、氢氯噻嗪。 ③某些内分泌疾病,如醛固酮增多症,Cushing综合症等。 ④碱中毒,肾小管上皮细胞排H+减少,故H+-Na+交换加强,故随尿排钾增多。

⑤镁缺失常常引起低钾血症。 (3)经皮肤失钾:汗液含有钾,在一般情况下,出汗不致引起低钾血症,但在高温环境中进行重体力劳动时,大量出汗亦可导致钾的丧失。 三、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 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时,可发生低钾血症,但在机体的含钾总量并不因而减少。 (1)低钾性周期性瘫痪:发作时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是一种家族性疾病。 (2)碱中毒:细胞内H+移至细胞外以起代偿作用,同时细胞外K+进入细胞。 (3)胰岛素过量:用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会发生低钾血症。 (4)棉籽油,氯化钡中毒。 (5)低温疗法使钾进入细胞内。 四、稀释性低钾血症 细胞外液水潴留时,血钾浓度相对降低,机体总钾量和细胞内钾正常,见于水过多和水中毒,或过多、过快补液而未及时补钾。 总结:低钾血症的原因较复杂,因此,明确发病原因对治疗有重要的作用。

6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

6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 一、最佳选择题:题干在前,选项在后。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其余选项为干扰答案,考生须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关于儿童使用抗生素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 A.儿童可安全使用四环素 B.儿童感冒可普遍使用抗生素 C.因庆大霉素无需做皮试、方便,故儿童感染性疾病可首选 D.大部分儿童感染性腹泻使用抗生素既不能缩短病程也不能减轻症状 E.喹诺酮类抗生素应作为婴幼儿的主导抗生素 2.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按系统分居前4位的是 A.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呼吸系统疾病 B.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 C.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及脑血管疾病 D.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及脑血管疾病 E.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 3.关于血透患者临床用药的注意事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尽量减少使用药物种类 B.使用能够达到药效的最低剂量 C.保证药效的给药时间 D.一般两个透析日里补一个维持量 E.随时监测血浆药物浓度 4.不属于老年人患病特点的是 A.此伏彼起,并发症多 B.意识障碍,诊断困难 C.起病急骤,症状明显 D.病情进展,容易凶险 E.多种疾病,集于一身 5.肺炎在老年人的死亡原因中占 A.50% B.35% C.25% D.20% E.10% 6.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中“适时哺乳”的涵义是 A.避免在用药后哺乳 B.避免在用药期间哺乳 C.避免在血药浓度低谷期哺乳 D.避免在血药浓度出现期间哺乳 E.避免在血药浓度高峰期哺乳 7.儿童期用药最需要关注意的情况是 A.静脉给药 B.局部用药 C.皮下注射 D.一般药物的排泄 E.影响骨和牙齿发育的药物 8.下列哪种不是哺乳期妇女完全避免使用的药物 A.红霉素 B.锂盐 C.他巴唑 D.麦角胺 E.维生素C 9.现有资料表明,腹膜透析不能清除而血液透析能清除的药物是 A.阿莫西林 B.阿司匹林 C.异烟肼 D.链霉素 E.庆大霉素 10.下列关于小儿用药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绝不能给睡熟、哭吵或挣扎的婴儿喂药,以免引起吸入性肺炎 B.婴儿常用静脉注射或静脉点滴的方法给药 C.不可将肠溶片或控释片压碎给药 D.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因此可长期大量使用酸碱类药物 E.雄激素的长期应用常使骨骼闭合过早,影响生长和发育 11.肝损害较重、需要长期用药的病人,选用主要在肝脏代谢、安全范围较大的药物时,剂量也应下调 A.10% B.15% C.20% D.25% E.30%

呼吸机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操作步骤 1、连接电源、气源(压缩气和氧气),湿化罐中加入灭菌注射用水并安装,正确紧密连接管道。 2、开机程序:依次打开压缩机开关—主机开关—湿化器开关。 3、根据病情遵医嘱选择呼吸模式和正确设置参数及报警范围。 4、接模拟肺,观察呼吸机运行是否正常。 5、脱模拟肺,将呼吸机和病人人工气道正确连接。 6观察胸廓起伏,听诊两肺呼吸音,评估病人通气后状况。 7、严密观察神志、血氧饱和度、呼吸、循环、等各项指标,及时排除呼吸机故障,并作好记录。 8、通气半小时后抽动脉血气分析,根据血气结果调节参数。 9、掌握撤机指征,病人自主呼吸恢复,血气分析正常可试脱机。 10、备好氧气装置和呼吸囊。 11、脱开呼吸机,吸氧。 12、关机程序:脱机—关主机开关—压缩机开关—湿化器开关—拔电源、气源。 13、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舒适体位。 14、清洁消毒呼吸机管道,清洁呼吸机表面。 15、洗手,正确记录护理单。 注意事项 1、清醒的病人给以解释,躁动的病人给以适当镇静或约束。 2、呼吸机管路连接正确。 3、湿化罐护理:保持湿化罐灭菌注射用水在所需刻度,保持吸入气温度在32 E ~36°C。 4、保持集水杯处于低位,底处于朝下方向,及时倾倒集水。 5、调节呼吸机机臂时,先取下管道再安装,以免在调节过程中将导管拉出。 6及时处理报警。 7、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建议:48小时更换呼吸机管道。 &合理消毒呼吸机各种管道。 呼吸机操作相关理论 1、相对禁忌证:(没有绝对禁忌证) 肺大泡、肺囊肿、气胸未行引流者、纵隔气肿、气管食管痿、大咯血 2、根据病人病情及体重选择模式 控制通气CMV IPPV 辅助通气SIMV 自主通气CPAP PSV 3、呼吸机通气模式 IPPV (间歇正压通气); CMV 机械控制通气); SIMV (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 PSV (压力支持通气);

特殊人群的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

特殊人群的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 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新生儿、婴幼儿、儿童、老年人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的药物动力学变化 掌握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药物在胎盘的转运与转运部位、胎盘转运药物的方式、药物通过胎盘的影响因素; 了解妊娠期合理用药的意义。 熟悉妊娠期合理用药、妊娠期常用药物;分娩期临床用药;哺乳期临床合理用药 受精1~2周“全”或“无”的影响,即自然流产或无影响。 受精后3~8周是大多数器官分化,发育,形成的阶段,最易受药物影响,发生严重畸形。受精8周(孕10周)以后仍有一些结构和器官未完全形成, 至14周(孕16周)会造成某些畸形(腭和生殖器)。 孕16周以后主要表现为功能异常或出生后生存适应不良。 ? 妊娠期药物的吸收 胃酸分泌减少,胃排空时间延长、肠蠕动减弱,口服药物的吸收延缓,峰值后推、偏低。 弱酸性药物口服吸收延缓、减少;弱碱性药物吸收增多 早孕时呕吐频繁,临产时胃排空时间延长,口服吸收受影响,此两期孕妇不宜口服给药 血容量增加,皮肤、粘膜给药吸收增加 妊娠期药物的分布 血容量增加,血药浓度降低。妊娠期孕妇血容量约增加35%~50% 妊娠期白蛋白减少,内分泌激素分泌增加,蛋白结合部位被占据,游离型药物比例增加,使孕妇药效增高。 妊娠期药物的代谢 妊娠期肝微粒体酶活性有较大的变化. 高雌激素水平使胆汁郁积,药物从肝清除速度减慢 妊娠期血药浓度降低的药物: 硫酸镁、地高辛、碳酸锂、抗菌药青霉素类、氨基苷类及呋喃妥因。 妊娠期蛋白结合率降低的药物: 地西泮、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哌替啶、地塞米松、普萘洛尔、水杨酸类及磺胺异噁唑。(体外试验)

药物经胎盘的转运与代谢 药物→母体血液—胎盘屏障—胎儿血液 胎盘屏障(placental barrier):绒毛的基底膜和绒毛周围的免疫防御物质构成了一道防御体系。早期胎盘膜由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和基膜、薄层绒毛结缔组织及毛细血管内皮和基膜组成。发育后期,由于细胞滋养层在许多部位消失以及合作滋养层在一些部位仅为一簿层胞质,故胎盘膜变薄,胎血与母血间仅隔以绒毛毛细血管内皮和薄层合体滋养层及两者的基膜,更有利于胎血与母血间的物质交换。 药物在胎盘的转运部位 药物在胎盘的转运部位是血管合体膜(vasculo-syncytical membrane,VSM)妊娠晚期VSM厚度仅为妊娠早期的10%左右, 药物通过VSM到达胎儿大大增加 1. 药物的转运方式 简单扩散:分子量<1000 易化扩散:葡萄糖和铁 主动转运: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微量元素。 特殊转运:经胎盘转化后再转运。核黄素。 胞饮:免疫球蛋白。 直接进入胎儿血循环:胎盘物理性破损。 2. 影响药物转运的因素 胎盘:有效面积、血流量、厚度。 母体的血药浓度: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肝肾功能 药物: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能力、药物的分子量、药物的脂溶性和解离度。 药物在母体内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力低易通过:甲氧西林40%;双氯西林96%。妊娠期血浆蛋白浓度及结合部位减少,导致药物游离浓度升高。地西泮等。 药物的脂溶性高易通过:安替比林 离子化程度低易通过:胎儿血PH值比母体低0.1,弱碱性药物易进入胎儿体内。 3.胎盘的药物代谢 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还原、水解 代谢内源性物质的酶:肾上腺素、组胺、雌激素等。 氢化可的松、皮质醇及泼尼松通过胎盘转化失活为11-酮衍生物,而地塞米松通过胎盘时不经代谢直接进入胎儿体内,因此治疗孕妇疾病,可用泼尼松;治疗胎儿疾病时则宜用地塞米松。 胎儿药动学特点 药物→母体血→胎盘转运→胎儿→胎盘转运→母体血 肾与胆囊的排泄功能差,羊水肠道循环 1/3~2/3经静脉导管直接进入心脏和脑 血脑屏障不全肝脏代谢能力有限

低钾患者补钾原则

低钾患者补钾原则 1、尽量口服补钾,对不能口服者可经静脉滴注; 2、禁止静脉推注钾,常用针剂为10%氯化钾溶液,应稀释后经静脉滴注,严禁直接经静脉 推注,以免血钾突然升高,导致心脏骤停; 3、见尿补钾:一般以尿量超过40ml/h或500ml/h方可补钾; 4、限制补钾总量,依血清钾水平,补钾量为60-80mmol/d(以每克氯化钾等于13.4mmol/L 计算,约需补钾3-6g/d); 5、控制补液中钾浓度不宜超过40mmol/L(氯化钾3g/L); 6、滴速勿快:补钾速度不宜超过20-40mmol/h。 低钾血症症状 人体血钾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3.5~5.5mmol/L,低于3.5mmol/L时为低钾血症,一旦血钾低于2.5mmol/L以下时会出现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软瘫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危及患者生命。 1、肌无力:为最早的临床表现,一般先出现四肢肌软弱无力,后可出现吞咽困难、呛咳、 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2、消化道功能障碍:胃肠道蠕动缓慢,有恶心、呕吐、腹胀、肠麻痹等; 3、心脏功能异常:传导阻滞和节律异常; 4、代谢性碱中毒:表现为头晕、躁动、昏迷、面部及四肢肌抽动、手足搐溺、口周及手足 麻木。

高浓度补钾的护理 1、心电监护 采用高浓度静脉补钾有一定的危险性。当血钾过低时,患者临床表现四肢肌无力、软瘫、呼吸困难、窒息、腹泻及恶心呕吐等,心电图提示U波改变、Q-T间期延长和室性心律失常等。当患者的血钾一旦降至2.0mmol/L,心电图上会出现T波,ST段下降,多源性室早或室性心动过速,严重者出现心室扑动或颤动而致心搏骤停。而当血钾过高时,可出现QRS波群时限延长、P-R间期延长、ST段下移,严重时会出现越来越缓慢、越来越宽的QRS波群。患者表现为肌肉无力,甚至瘫痪形成。通常以下肢出现较多,后沿躯干向上肢延伸,呼吸肌在极个别情况下才可累及。因此,对低钾的患者进行高浓度补钾治疗时,护理人员应在补钾期间进行持续心电监护,监测呼吸、心电图、血压等改变,并准备各种抢救用物。 2、尿量的动态监测 尿量偏多,钾的丢失也多,早期易发生低钾血症。为预防血钾过低,应根据尿量的情况适当补钾,尿量>30ml/h后可开始大量快速静脉补钾。此外,尿量监测不仅有助于监测肾功能的状态,而且可以用来指导补钾。尿少或肾功能不全者不宜采用高浓度补钾,以防导致高钾血症。尿量过多排出的钾多,单位时间内经尿排出的钾大于经静脉补充的钾,因此,对补钾不利。补钾期间尿量>40ml/h属安全范围,尿量<1ml/kg时,要遵医嘱给予利尿剂。 3、血气分析 因酸碱平衡失调对血钾浓度有一定的影响,pH值每上升0.1就有0.1~1.1mmol的钾离子转移至细胞内。因此,在深静脉补钾期间也应动态监测血清钾、电解质和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