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报告】2019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网络安全白皮书

【精品报告】2019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网络安全白皮书
【精品报告】2019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网络安全白皮书

2018年网络安全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8年网络安全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报告摘要 网络安全重要性不断凸显,包含云安全的行业规模有望达数千亿 ?数量不断增长的数据中蕴含丰富信息,一旦泄露将造成严重后果。而目前我国网络安全形势较为严峻,亟需优秀的网络安全产品保障信息安全。 ?随着云计算从概念推广的萌芽期转变为行业发展期,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网络安全的范围逐渐扩大,云计算安全已成为广义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云计算安全是指基于云计算,保护云基础设施、架构于云端之上的数据与应用的安全措施。 ?未来三我年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2016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亿元,2018年预计将超过170亿元,2015至2018年的复合增长率为 25.8%。 传统安全厂商纷纷转型云计算安全;云计算安全厂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有很多传统安全厂商开始逐渐向包括云计算安全在内的广义网络安全服务转型,开始将相关产品与服务纳入自己原有的业务体系。此外,以云计算安全作为业务主要切入点的厂商也开始在整个网络安全厂商中占据越来越多的席位。这其中既包含了云计算提供商旗下的云安全产品,又包含了其他云安全初创厂商。 ?在网络安全领域,每出现一种新的病毒或是攻击手段,必然会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安全防护技术或措施。因此,最先掌握这些新技术的厂商有机会引领安全领域的新潮流,这就为一些拥有优秀人才的中小型或是初创型安全厂商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人才是网络安全厂商的核心竞争力,技术是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推动力; 安全厂商的可信任度是企业客户选择安全厂商时的重点考虑因素。

目录C ontents 一.网络安全行业发展现状 ?网络安全概述 ?网络安全行业发展背景 ?行业资本热度&市场规模 二. 网络安全厂商分析 ?网络安全厂商概述 ?传统网络安全厂商的转型 ?云计算安全厂商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安全厂商价值判断 三. 网络安全技术概述 ?网络安全技术概述 ?已被商业化的技术举例 ?未被商业化的新技术举例 四. 网络安全行业总结 ?行业概述&未来发展趋势 ?网络安全厂商概述&价值判断

互联网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推荐

互联网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推荐 许多人对网络安全问题并没有很好的应急预案,容易受到网络攻击, ___在这里给大家带来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的参考。 (1)攻击类事件:指互联网网络系统因计算机病毒感染、非法入侵等导致业务中断、系统宕机、网络瘫痪等情况。 (2)故障类事件:指互联网网络系统因计算机软硬件故障、人为误操作等导致业务中断、系统宕机、网络瘫痪等情况。 (3)灾害类事件:指因爆炸、火灾、雷击、地震、台风等外力因素导致互联网网络系统损毁,造成业务中断、系统宕机、网络瘫痪等情况。 学校成立应急预案工作小组,由信息组负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对于较大和一般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先期处置等工作,并及时报学校领导处理和政府办信息科备案。 发生一般互联网网络安全事件,事发半小时内向学校主管领导口头报告,在1小时内向政府信息科书面报告;较大以上互联网网络安全事件或特殊情况,立即报告。

出现灾情后值班人员要及时通过电话、传真、邮件、短信等方式通知学校领导及相关技术负责人。值班人员根据灾情信息,初步判定灾情程度。能够自身解决,要及时加以解决;如果不能自行解决故障,由学校领导现场指挥,协调各部门力量,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入抢险程序。 3.1病毒爆发处理流程 对外服务信息系统一旦发现感染病毒,应执行以下应急处理流程: (1)立即切断感染病毒计算机与网络的联接; (2)对该计算机的重要数据进行数据备份; (3)启用防病毒软件对该计算机进行杀毒处理,同时通过防病毒软件对其他计算机进行病毒扫描和清除工作; (4)如果满足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立即向本单位信息安全负责人通报情况,并向政府办信息科报告: 1) 现行防病毒软件无法清除该病毒的;

2017年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17年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以及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体制 信息安全行业主要受信息产业及安全主管部门的监管,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信息安全行业,受到信息安全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管理。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行业主要发展政策

行业主要发展政策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二)信息安全行业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1、信息安全的定义

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系统中的数据及依托其开展的业务进行保护,使得它们不会由于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未经授权的访问、泄露、破坏、修改、审阅、检查、记录或销毁,保证信息系统连续可靠地正常运行。信息安全具有真实性、机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可用性、可核查性和可控性七个主要属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信息安全行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1)信息安全技术 为了实现信息安全的七个核心属性,需要从信息系统的物理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信息内容对抗等五个方面进行安全建设与安全防范。因而,目前信息安全的主流技术包括信息系统自身的安全技术(物理安全和运行安全技术)、信息自身的安全技术(数据安全与内容安全技术)、信息利用的安全技术(信息对抗技术),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信息安全产品 信息安全产品按照功能分类主要包括:防火墙产品、入侵检测与入侵防御产品、统一威胁管理产品、身份管理类产品、加密类产品、电子签名类产品、安全审计类产品以及终端安全管理产品等。主要产品的情况如下:

网络安全现状的研究报告

网络安全现状的研究报告 现如今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对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已经达到空前的地步,对网络也有着越来越多的要求,因此,整个社会现在已经广泛关注网络的安全性。网络安全技术可以促使网络系统的安全,让用户可以更好地使用网络,有较好的网络体验。本篇*主要介绍网络安全的现状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希望能够促使网络安全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网络安全;现状;技术发展 由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互联网中包含了大量的用户信息,会导致出现网络安全问题,这也对人们使用互联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只有认真分析当前网络安全的现状,找到问题的关键,并根据出现的问题找到本质,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网络安全问题,让广大用户更加安心的使用互联网。 一、网络安全的发展现状分析 1.安全工具的应用缺少相应规定。互联网由于使用范围广的原因会涉及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这就会产生很多种类的安

全工具,但是没有统一专业的管理,这就让网络安全系统中会存在用户滥用的情况。由于种类繁多,系统的安全软件缺乏必要的安全技术作为支撑,会让黑客对这种情况加以利用,破坏网络的安全管理工作[1]。网络安全工具一旦被黑客利用,就会对网络进行攻击,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 2.固有的安全漏洞变得日益明显。互联网的安全系统往往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这些漏洞中难免会存在设计人员故意操作,为的是以后一旦发生意外,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系统。但是就因为这个漏洞,一些非法的人员,就会充分利用这个黑洞,对系统进行破坏和攻击。更有甚者,破坏者会根据这些漏洞,发现一些链接,不但能够增加网络系统的负荷,在用户再次使用的时候出现“请求超时”的字样,还会通过一些渠道传播这些链接,严重损坏网络的正常使用。 3.网络设备本身存在的安全问题。网络设备自身也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问题一旦被有某些意图的人发现并加以利用,就会严重影响到网络的安全。例如,众所周知,互联网分为有线和无线网络,有线网络相对比无线网络更加容易出现问题,这是因为,黑客可以利用监听线路,以此对信息进行收集,这样就可以得到大量的信息[2]。与此同时,通过有线的连接,一旦其中的某一个计算机受到的病毒的袭击,那么会导致整个网络

我国网络安全行业研究报告

我国网络安全行业研究报告 (一)行业发展概况 1、行业简介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网络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 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指网络上的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产品主要包括安全硬件、安全软件及安全服务。 网络安全产业链上游为基础硬件供应商,中游主要为软硬件安全产品及安 全服务提供商,下游则是政府、金融、电信、能源、互联网等各行业的企业级 用户。本公司主要提供安全软件及安全服务,处于网络安全行业的中游。

2、全球网络安全行业概况 (1)全球网络安全行业市场规模较大,预期将保持稳步增长 2013年“棱镜门”曝光,以此为界,大国之间的网络安全竞争逐步浮出水 面,全球网络安全行业迎来转折。2015年2月,美国成立“网络威胁情报整合 中心”,对网络攻击严重程度进行整合归类,并采取相应措施。2016年7月,欧盟出台《欧盟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指令》,以助于欧盟成员国共同应对网络威胁。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对权威机构的数据汇总,2017年全球网络安全市场规模超过800亿美元。随着网络安全行业的快速发展,全球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将 进一步增长,根据Persistence Market Research(PMR)的预测数据,2025年全球网络安全市场规模达将达到2,058亿美元,网络安全市场将以平均12%的速度稳步增长。 数据来源:IDC、Gartner、PMR

(2)北美地区市场规模领先,亚太新兴地区和拉丁美洲增速领先其他地区2019年4月,CB Insights发布《2019网络卫士》(2019 Cyber Defenders)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全球网络安全领域交易数量稳步上升,2018年再创新高,达到601次。按国别分,截至2019年3月21日,全球网络安全交易中美国以64.3%的份额独占鳌头,以色列( 6.7%)与英国(6.5%)分别位列其后,中国以 5.6%的占比排名第四。 数据来源:CB Insights 根据Gartner数据,从市场规模看,以美国为主的北美地区占据全球市场最 大份额,其次是西欧及亚太地区。2017年北美地区网络安全市场规模达到343

中国电信业发展史介绍

中国电信业发展史介绍 总的来讲,中国目前有三大电信基础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其中中国电信是在1998年由中国邮电集团正式拆分成中国邮政和中国电信是拆分出来的。中国联通通信有限公司是在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挂牌成立的。中国联通成立之初主要在大力的发展CDMA技术,包括技术转让、建设网络、推广业务等。而中国移动最早是在1994年时中国邮电集团成立了一个移动通信局,大约在1999年的时候,信息产业部决定对中国电信进行首次拆分重组,原中国电信拆分成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卫星通信公司3个公司,寻呼业务并入联通公司。2001年11月,再一次对我国电信业进行重新布局,将中国电信南北分拆,形成了以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通和中国卫通为主体的“5+1”格局。新组建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是由原中国电信南方21省区市的电信公司组成;主要负责南方21省市的固网业务;新组建的中国网通集团公司是由原中国电信北方10省区市电信公司和原中国网通公司(俗称小网通)、中国吉通公司组成主要负责北方10省市的固网业务,中国移动主要做GSM移动业务,中国联通则同时运营GSM和CDMA移动业务,中国铁通主要做铁路上的通讯业务,中国卫通主要做卫星通信这一块。(业务基本不重叠,也没什么大的竞争,几家运营商各干各的,当然这中间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为了抢占点移动业务搞了些小灵通和大灵通业务等,也赚了不少)。其中小网通就是在1999年有中国科学院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影视信息网络中心、中铁通信中心等投资成立的。中国吉通则是电子部系统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参股搞的,例如彩虹集团等,公司主要经营IP业务。其实在这中间还有一家2002年成立的北京正通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数字集群通信业务,主要是做北京的市政工程等政府性项目,比如北京奥运会的场馆的覆盖呀这些。由于这期间电信市场异常混乱,工信部在2007年将6大运营商重新拆分重组成三大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又叫新联通),中国移动;具体的操作办法是将中国联通的CDMA 全面卖给中国电信,将中国卫通并入中国电信,并向中国电信颁发CDMA2000的3G运营牌照,将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合并,同时颁发了WCDMA的3G运营牌照;将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并支持帮助中国移动自主研发了TD-SCDMA3G 技术。使中国的三大电信运营商成为了全业务电信业务运营商(包括固网业务,移动业务的2G,3G业务等)。也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

互联网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二〇一四年度保德分公司互联网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保德电信分公司 二〇一四年六月

为确保中国电信保德分公司重要时期的网络畅通与信息安全,特制定有关预案如下: 1.忻州分公司数据网络结构 1.1 IP网逻辑结构 保德节点出口路由器上对自己地市IP地址完成汇聚。 1.2 城域网核心层应急预案 1.2.1中继阻断预案:在中继链路出现问题时,互为主备的链路将由路由协议控制自动倒换,将业务切换到正常运行的链路上,如果主用链路全阻,路由协议将自动把流量切换到平时不用的备用链路上,维持连通性。同时网管中心观察切换情况,如有发现有不能正常切换的情况,及时和省网管中心联系。 1.2.2设备应急预案:忻州IP城域网核心层设备为cisco CRS-1路由系统,设备上还有剩余端口。如果物理连接出现问题,市公司维护部门将按照省网络操作维护中心发出的指令,将链路倒接至指定端口。 1.4城域网业务控制层应急预案 1.4.1中继阻断预案 在中继链路出现问题时,互为主备的链路将由路由协议控制自动倒换, 将业务切换到正常运行的链路上,如果主用链路全阻,路由协议将自动把流量切换到平时不用的备用链路上,维持连通性。同时网管中心观察切换情况,如有发现有不能正常切换的情况,及时手工处理,保证业务畅通。 1.4.2设备应急预案 如果某台BAS/SR整机故障不能工作,且暂时无法修复,将其下挂的重点用户割接至其他BAS/SR,保证重点用户正常使用。

1.4.3板卡故障 板卡故障是指某块板卡出现故障,但是设备本身仍能正常运转。 常见的板卡故障为主控板、板卡端口故障、板卡故障和电源模块故障。 (1)主控板、交换网板和电源模块故障 设备的主控板、交换网板和电源模块均为1+1或N+1备份。单块板卡或电源模块损坏,不影响设备的整体运行。 出现此类问题后,立即向省网管监控中心报障。如果网管监控中心有备件,则可用备件替换掉坏件。如果省网管监控中心部没有备件,则由省网管监控中心联系厂商,更换损坏部件。 出现部件损坏后,由省网管监控中心联系厂商到现场更换损坏的部件。 (2)业务板卡故障 整块业务母板或子卡损坏,因忻州公司无此类备件,只能尽快联系省公司及厂商调拨备板。 (3)端口或光模块故障 每块单板都预留有一个端口做备用,发生端口故障时直接倒接至同板位备用端口,发生模块故障后,及时更换光模块。之后,由省网管监控中心联系厂商,更换有损坏端口的板卡。 2.城域接入网应急预案 2.1汇聚交换机应急预案 启动条件:在设备下接的宽带用户不能正常上网。 首先要进行故障信息的收集,根据客服热线的报障或公客维护人员的报障或客户经理的报障,详细询问并记录好其故障现象及发生时间;及时判断其故障原因并加以排除。 故障现象1:设备不能登陆 处理办法: 登陆故障设备上联设备,查看设备所接端口,如端口显示为DOWN,根据光路号报传输,查看光路是否存在故障。如传输反馈光路故障,跟踪修

企业工业控制网络安全技术探讨及实现

企业工业控制网络安全技术探讨及实现1 韩晓波 (中国石化齐鲁分公司信息技术部,山东淄博,255400) 摘要:由于工业控制系统由于运行环境和平台的相对独立,其安全性被人们所忽视。随着企业信息化发展,管理和控制网络更加深入的融合,平台也愈加开放。新一代的病毒入侵生产控制系统已经成为企业平稳生产运营的重大安全隐患,为保障基于企业网络业务的持续性、稳定性,需要在管理和控制网络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建立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体系。 关键词: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 Tofino技术区域管道 中图分类号TH89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0-3932(2012)04-0498-06 2010年10月,来自伊朗的一个关于工业网络病毒Stuxnet(计算机蠕虫病毒)的报告引起了全球的注意,该病毒通过Windows操作系统中此前不为人知的漏洞感染计算机,并通过网络、移动介质以及西门子项目文件等方式进行传播。Stuxnet病毒是专门设计来攻击伊朗重要工业设施的,包括备受国际关注的布什尔核电站,它在入侵系统之后会寻找广泛用于工控系统的软件,并通过对软件重新编程实施攻击,病毒能控制关键过程并开启一连串执行程序,最终导致的后果难以预估。Stuxnet是目前首个针对工控系统展开攻击的计算机病毒,已经对伊朗国内工业控制系统产生极大影响,Stuxnet可以说是计算机病毒界革命性创新,给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带来新警示-“工业病毒”时代已经来临。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诸如内部控制系统(DCS及PLC等),国内、外化工领域逐步推广应用的各种安全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ESD、停车联锁/仪表系统SIS、仪表保护系统IPS及故障安全控制系统FSC等)[1]以及基础应用类系统(一些定制系统)与外界不再隔离。越来越多的案例表明,工厂信息网络、移动存储介质、因特网以及其它因素导致的网络安全问题正逐渐在控制系统和基础应用类系统中扩散,直接影响了生产控制的稳定与安全。这将是我们石油炼化连续性生产企业面临的重大安全课题。随着石油化工及电力等行业进入规模化生产,生产装置积聚的能量越来月大,可能造成的重大工业事故使人们前所未有地重视工业生产中的安全问题 [2,3]。 1 企业控制网络安全现状

中国电信发展历程.

1980年——1993年:放松价格管制时期 1980年之前,我国电信业的基本体制是政府部门(原邮电部)直接垄断经营公用电信业。但由于国家对电话资费实施严格管制,电信业基本不赢利甚至亏损,电信基础设施及服务短缺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之一。政府开始实施电信管理体制改革并放松价格管制,采取对邮电业实行中央和地方双重领导、允许邮电部门征收电话初装费等措施。 优惠政策带来电信业的迅速发展。1979年至1995年,全国邮电通信固定资产投资达2700亿元,其中约1/3来自电话初装费。1993年全国电话主线数迅速达到1733万线。 在此过程中,电信业政企合一体制下的行政性垄断矛盾日益突出,公众对电信服务高价低质很不满意。 1994年——1998年:管制初期 1994年,中国联通公司成立。邮电部独家垄断国内电信市场的局面开始改变。双垄断寡头的竞争使基本电信服务市场效率得到改进,在联通公司进入的移动通信市场,邮电部门大幅降低了入网费和资费。 但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并没有形成。联通公司的资产只有中国电信的1/260,1998年其营业额业仅为中国电信的1/112。 1999年至今:机构改革和产业重组 1998年3月,政府机构改革,在原电子部和邮电部的基础上组建信息产业部,随后电信业实现了政企分开。 1999年2月,信息产业部决定对中国电信拆分重组,将中国电信的寻呼、卫星和移动业务剥离出去。原中国电信拆分成新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卫星通信公司等3个公司,寻呼业务并入联通公司。 此外,为强化竞争,政府又给网通公司、吉通公司和铁通公司颁发了电信运营许可证。现在国内电信市场共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网通、吉通、铁通和中国卫星通信等7家电信运营商,初步形成电信市场分层竞争格局。但由于分层市场上垄断力量依然较强,新运营商进入时间较短,电信业的有效竞争局面仍未形成。 电信领域改革开放大事记 1978年12月~2002年5月 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对通信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此后又多次就邮电通信发展问题作出指示。他在1984年2月指出,先要把交通、通信搞起来,这是经济发展的起点。 1979年6月,国务院制定电话初装费政策。 1982年2月,“三个倒一九”政策陆续出台。国务院决定,邮电部门所得税上交10%,非贸易外汇收入上交10%,此后又在1986年同意预算内拨改贷偿还10%本息。1995年,这一政策完全取消。 1984年10月、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书记处分别对邮电发展作出“六条指示”。进一步明确了邮电通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优先发展通信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对调动邮电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建设国家通信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984年11月,国务院领导提出邮电通信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进步,三靠各方面的支持。 1986年4月,国家对通信技术设备进口实行减免关税政策。这些政策于1996年停止执行。1987年11月,我国第一个TACS制式模拟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建成并投入使用。 1988年6月,国务院领导提出通信发展要坚持“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因特网的迅速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这主要是得益于因特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特征。然而,正是这些特征也决定了因特网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信息安全隐患。本章介绍网络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即网络通信中的数据保密技术和签名与认证技术,以及有关网络安全威胁的理论和解决方案。 6.1.,网络安全威胁的类型 网络威胁是对网络安全缺陷的潜在利用,这些缺陷可能导致非授权访问、信息泄露、资源耗尽、资源被盗或者被破坏等。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可以来自很多方面,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网络安全威胁的种类有如下几类。 (1)窃听。在广播式网络系统中,每个节点都可以读取网上传输的数据,如搭线窃听、安装通信监视器和读取网上的信息等。网络体系结构允许监视器接收网上传输的所有数据帧而不考虑帧的传输目标地址,这种特性使得偷听网上的数据或非授权访问很容易而且不易发现。 (2)假冒。当一个实体假扮成另一个实体进行网络活动时就发生了假冒。

(3)重放。重复一份报文或报文的一部分,以便产生一个被授权效果。 (4)流量分析。通过对网上信息流的观察和分析推断出网上传输的有用信息,例如有无传输、传输的数量、方向和频率等。由于报头信息不能加密,所以即使对数据进行了加密处理,也可以进行有效的流量分析。 (5)数据完整性破坏。有意或无意地修改或破坏信息系统,或者在非授权和不能监测的方式下对数据进行修改。 (6)拒绝服务。当一个授权实体不能获得应有的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或紧急操作被延迟时,就发生了拒绝服务。 (7)资源的非授权使用。即与所定义的安全策略不一致的使用。 (8)陷门和特洛伊木马。通过替换系统合法程序,或者在合法程序里插入恶意代码,以实现非授权进程,从而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 (9)病毒。随着人们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依赖程度的增加,计算机病毒已经构成了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严重威胁。

网络安全研究报告

未雨时绸缪,防患于未然 ——网络安全行业研究报告

网络安全行业研究报告 2016.9 报告摘要 网络安全重要性不断凸显,包含云安全的行业规模有望达数千亿 ?数量不断增长的数据中蕴含丰富信息,一旦泄露将造成严重后果。而目前我国网络安全形势较为严峻,亟需优秀的网络安全产品保障信息安全。 ?随着云计算从概念推广的萌芽期转变为行业发展期,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网络安全的范围逐渐扩大,云计算安全已成为广义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云计算安全是指基于云计算,保护云基础设施、架构于云端之上的数据与应用的安全措施。 ?未来三我年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2016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亿元,2018年预计将超过170亿元,2015至2018年的复合增长率为 25.8%。 传统安全厂商纷纷转型云计算安全;云计算安全厂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有很多传统安全厂商开始逐渐向包括云计算安全在内的广义网络安全服务转型,开始将相关产品与服务纳入自己原有的业务体系。此外,以云计算安全作为业务主要切入点的厂商也开始在整个网络安全厂商中占据越来越多的席位。这其中既包含了云计算提供商旗下的云安全产品,又包含了其他云安全初创厂商。 ?在网络安全领域,每出现一种新的病毒或是攻击手段,必然会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安全防护技术或措施。因此,最先掌握这些新技术的厂商有机会引领安全领域的新潮流,这就为一些拥有优秀人才的中小型或是初创型安全厂商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人才是网络安全厂商的核心竞争力,技术是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推动力; 安全厂商的可信任度是企业客户选择安全厂商时的重点考虑因素。

目录C ontents 一.网络安全行业发展现状 ?网络安全概述 ?网络安全行业发展背景 ?行业资本热度&市场规模 二. 网络安全厂商分析 ?网络安全厂商概述 ?传统网络安全厂商的转型 ?云计算安全厂商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安全厂商价值判断 三. 网络安全技术概述 ?网络安全技术概述 ?已被商业化的技术举例 ?未被商业化的新技术举例 四. 网络安全行业总结 ?行业概述&未来发展趋势 ?网络安全厂商概述&价值判断

中国电信运营行业发展报告

中国电信运营行业最新报告2005年4季度 2005年全年累计完成通信业务总量12198.9亿元,同比增长24.6%,其中,电信11575.3亿元,增长25.4%;邮政623.6亿元,增长10.1%。完成通信业务收入6373.7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电信5799.0亿元,增长11.7%;邮政574.7亿元,增长7.7%。通信行业增加值完成4159.6亿元,同比增长12.0%。 2005年电信运营业发展概况 一、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 (一)业务收入 2005年,全国通信业务总量保持较快增长,2005年全年累计完成通信业务总量12198.9亿元,同比增长24.6%,其中,电信11575.3亿元,增长25.4%;邮政623.6亿元,增长10.1%。完成通信业务收入6373.7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电信5799.0亿元,增长11.7%;邮政574.7亿元,增长7.7%。通信行业增加值完成4159.6亿元,同比增长12.0%。(见图表1) 2005年10月份电信业务收入为496.8 亿元,继续保持在比较高水平线上;11月份电信业务收入略有降低为485.9亿元;12月份上升到505.3亿元,也是全年电信收入的最高值。(见图表2) 2005年,在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平稳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的宏观背景下,电信服务需求仍保持高速增势,电信容量不断扩大,电信收入稳步增长。从全年的电信收入水平来看,年初先抑,进入3月份开始稳步增长,电信业务量的增长带来的业务收入的增加开始逐步显现,经历了持续稳步的增长后,以及十一假期的触动,电信收入在11月份略有下降,随着年末的到来,电信收入在12月份达到了最高点。(见图表3) (二)用户发展 截止到2005年第四季度,我国固定电话用户累计新增3867.7万户,总数达到35043.3万户。移动通信电话用户累计新增5860.4万户,总数达到39342.8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27部/百人,城市固定电话普及率为35.9部/百人,住宅电话普及20.9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30.9部/百人,已通固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91.2%。(见图表4) 2005年固定和移动电话用户均呈现增长放缓局面。全年新增固定和移动电话用户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101.9万户和626.7万户。新增无线市话用户在新增固定电话用户中所占比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3个百分点,对固定电话用户增长的带动作用有所下降。 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的异质竞争的优势更加明显。2005年各月新增移动用户平均是新增固定电话用户的1.5倍,如果将具有移动通信特征的无线市话用户按移动电话用户计算,则这一比例将扩大到4.3倍。 1.固定电话 截止到2005年12月份,我国固定电话用户达到了35043.3万户,1~12月累计比去年同期新增用户3867.7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为23976.8万户,1~12月累计新增2951.7万户;农村电话用户为11066.5 万户,1~12月累计新增916万户。无线市话用户8532.7万户,1~12月累计新增2045.3万户,公用电话用户2660.4万部,1~12月累计新增445.4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27部/百人,城市固定电话普及率为35.9部/百人,住宅电话普及

十张图带你读懂中国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市场趋势

十张图带你读懂中国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市场趋势从广义上讲,网络安全可以称之为网络空间安全,主要是指包括涉及到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物联网、计算机系统、通信系统、工业控制系统等在内的所有系统相关的设备安全、数据安全、行为安全及内容安全。现阶段我国网络安全政策逐步落地细化,网络安全事件频发,数据泄露事件仍为发生最为频繁的安全事件,但是在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新兴技术的催化下,我国网络安全市场迎来快速发展期,从而吸引了资本市场的长期关注。市场竞争格局方面,行业各子领域中的分别位列前三的企业市占率合计均占据近半市场份额,但是整体来看市场格局较为分散,每家公司各有所擅长的领域。 三因素共振驱动,2018年行业规模增速达17.3% 网络安全事件频发和IPv6安全问题亟待解决,国内网络安全市场方兴未艾。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13-2018年我国信息安全漏洞平台收录漏洞数量逐年增加,2018年漏洞数量达到14216个,其中高温漏洞数量达4899个,占全部安全漏洞数量的占比高达34.5%。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的安全事件引起了政府与人们的关注。

2018年以来全球网络安全事件创历史新高,经济损失增长迅速。如俄罗斯VPNFilter木马爆发,全球超50万台路由器被控;印度国家身份证系统Aadhaar 遭网络攻击,11亿公民信息泄露;美国运动品牌安德玛旗下健身应用MyFitnessPal因存在数控漏洞遭到黑客攻击,造成数据泄露等。与全球相比,国内网络安全事件突发频率较高,与企业及个人安全意识、安全投入等因素有关。 近年我国网络安全事件频发,国家与个人的层面的信息安全威胁不断提升,国家网络安全政策也随之密集出台。尤其是2019年5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三大标准,标志着我国等保2.0时代的开启。等保2.0将从两方面影响网络安全市场容量:一是增加安全保护范围,更加全面地监管。等保1.0的监管对象只针对信息系统,而等保2.0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控制系统等新领域也纳入等级保护和监管的范围,增加了信息安全的使用场景,扩大了网络安全的市场范围;二是提高了测评及格线,定级管理更加严格。等保2.0在等保1.0自主定级的基础上加入了专家和主管部门评审环节,整体定级更加严格。此外,等保2.0还将测评及格分数从60分提高到75分,增加了测评难度。

中国电信战略分析.doc

中国电信战略分析 1.外部分析 1.1宏观环境分析 电信行业由于出身国有,自然受国家经济政策、宏观发展环境、管制政策的影响,并且由于电信经济的垄断特性,虽然早已经公司化运营,但和政府、行业监管部门又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宏观环境的分析与把握对运营影响甚大。 1.1.1政治法律环境 基础网络的运营权是国家控制的关键,虽然开放、引入竞争的话题一谈再谈,但基础通道的控制力依然在国企运营商手中。国家希望管道控制内容的想法没有变。 中国加入时做出承诺:“中国要进一步开放电信市场,改革的步子要加快,所以中国电信受政策影响较大;但政策会越来越开放。干预力度越来越小;通信业立法速度缓慢;电信业执法体系不健全。 1.1.2经济环境 中国经济目前已经和全球接轨,抛开世界经济谈中国经济已经没有意义,而电信经济与其他行业的融合也越来越紧密,互联网推平了。国家之间的屏障,使世界成为一个共同体,世纪当电信产业真正和其他产业开始融合时,一切都将会和08年底的经济危机一样,变得势不可挡。 1.1.3社会和文化环境 电信产业原本就是信息传输的承载,各类信号、信息内容的传输之后,就是文化信息的传播,因此电信产业与传媒产业未来一定会殊途同归。内容文化的传播与监管在中国是个敏感问题,文化部、广电部已经,甚至上升至国家信息安全办公室,都负责着内容的监管,谁接入,谁负责,从互联网,到手机短信,其对民生舆论的影响也不容小觑。电信产业日益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如打电话拜年、发短信祝福等等;用户消费意识成熟,越来越理性,用户结构变化大,由高收入人群转向大众化,电信产业还同创意文化产业关联在了一起,动漫产业、网游产业还有一些衍生的增值服务行业被人们报以了更高的希望。 1.2行业环境分析

2020年网络安全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网络安全行业 分析报告 2020年8月

目录 一、数字经济时代亟待新一代网络安全框架 (4) 二、云安全、数据安全仍备受关注,5G安全、零信任安全等成为新焦点 (6) 1、云安全 (6) (1)我国云服务市场仍然保持较高增速增长,对于云安全需求仍然保持旺盛 (6) (2)传统安全问题在云计算环境下仍存在,且有新的表现形式 (6) 2、数据安全 (8) (1)《数据安全法》以及等保2.0标准使得数据安全更受关注 (8) (2)数字时代下数据外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数据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9) (3)面对更加复杂的安全挑战,数据安全体系建设也应升级完善 (9) 3、5G安全 (10) 4、零信任安全 (12) 5、信创安全 (15) 三、相关企业 (16) 四、主要风险 (17) 1、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 (17) 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17)

互联网安全大会(ISC)与北京网络安全大会(BCS)是国内网络安全领域的风向标,均于本月召开。此届ISC 2020大会主题为“数字孪生时代下的新安全”,BCS 2020大会主题为“内生安全,从安全框架开始”,本报告将对此届ISC和BCS会议的主要内容做简单总结。 数字时代下亟待以能力为核心进行新安全体系的规划和建设。以前网络安全仅为一项辅助性工程,但新基建的推行进一步加快国内数字化转型进程,网络空间与物理世界进一步融合,网络安全逐渐成为一项基础性工程。同时传统以合规为导向、以“局部整改”为主的网络安全建设缺乏体系化顶层设计,碎片化严重,采用的静态防护策略也无法应对当前动态化、组织化的网络攻击。因此,网络安全体系需要以能力为核心进行重构和加强,为数字化持续输出安全能力。新一代的网络安全框架应该具备体系化、全局化、实战化的安全能力,将安全真正融入网络、应用、数据和行为中去。 云安全、数据安全等新兴安全领域仍然备受关注。当前我国云服务市场仍然保持较高增速增长,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026.3亿元,预计2019-2023年CAGR达到37%,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云服务市场的快速增长势必带来对云安全需求的提升,CCID预计未来两年我国云安全市场规模增速在45%以上。此外,《数据安全法》即将出台也使得数据安全更受关注,数字时代下数据外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数据安全面临新的挑战。数据安全体系也应完善升级。 5G安全、零信任安全、信创安全成为新焦点。新基建加速,5G

中国电信国际业务发展研究

中国电信国际业务发展思考 在我国当前竞争激烈的通信业务市场上,国际通信业务是一块炙手可热的蛋糕。表面上似乎是咄咄逼人的全球化之火在通信领域的蔓延,但究其根源,在于各个国际运营商都认为依靠自身在产品管理、产品创新、营销策略、网络建设规划等方面的资源,可以在国际通信业务市场大展拳脚,所以均不遗余力地采用新技术、新业务,在话音、数据、互联网、视频、会议等多个市场上挖掘新的利润空间。 国际上几个主流运营商的国际业务占总收入的比重都超过了10%,如SINGTEL (新加坡电信)、DT(德国电信)和Telefonica(西班牙电信)等的占比都在35%以上,而作为国内固网主导运营商的中国电信仅为2.5%。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中国电信战略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电信提出了在未来5-6年的时间内,将国际业务打造为百亿元级业务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在介绍中国电信国际通信业务发展战略的基础上, 笔者根据北方电信的国际通信业务发展实践,谈谈对中国电信发展国际通信业务的思考。 中国电信国际通信业务发展战略 中国电信的国际通信业务发展战略由国际业务、投资运营和运营咨询3部分组成。国际业务包括国内发起与海外机构两项,其主要战略是立足“三个延伸”,服务“走出去”,巩固存量市场,大力开拓海外增量市场;投资运营主要通过联合战略合作伙伴,利用资本运作方式进行海外拓展;运营咨询主要是组织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输出经验、技术和管理,探索海外拓展新模式。在国际通信三大业务中,国际业

务为主,运营咨询和投资运营为辅。要实现国际通信业务“百亿元级”的目标,中国电信需从经营思路、经营范围、营销手段等转型入手,由单一的业务经营转为业务发展、运营咨询、投资运营的全方位推进,由以话音业务为主逐步转向互联网、中文信息服务、各种转接服务等新型服务,由单一的境内营销转向开拓境内、境外两个市场,由重点满足B端用户转向推广境外电信整体解决方案,由网络资源导向型转为市场需求导向型的发展思路。为保证转型的顺利进行,中国电信将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国际化经营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总体看来,中国电信的国际通信业务发展趋势较好, 海外市场拓展已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业务量和客户数逐年上升, 网络的基本框架己经形成,业务品种日益完善,品牌效应逐渐显露,网络与业务的对外合作不断扩展,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但前景依然十分严峻,海外机构和海外咨询服务的收入微乎其微,海外投资运营还没有获得预期收益。 北方电信国际通信业务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中国电信集团北方电信有限公司在国际通信业务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我国“振兴东北”的重大战略、“环渤海经济圈”的建立以及2008北京奥运会,为北方电信拓展国际通信市场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中国电信战略转型的决策,又及时地为北方电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北方电信清醒地认识到自身起步较晚、市场占有率低、服务范围较小等不足。在激烈的国际通信市场竞争中,北方电信扬长避短,有效地整合资源,创新业务发展思路,以宽带带动语音、“一站式”服务及机动灵活的卡类业务等创新举措,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发挥品牌优势,积极抢占国际大客户市场

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年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日期:

2017年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以及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体制 信息安全行业主要受信息产业及安全主管部门的监管,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信息安全行业,受到信息安全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管理。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行业主要发展政策 行业主要发展政策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二)信息安全行业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1、信息安全的定义

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系统中的数据及依托其开展的业务进行保护,使得它们不会由于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未经授权的访问、泄露、破坏、修改、审阅、检查、记录或销毁,保证信息系统连续可靠地正常运行。信息安全具有真实性、机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可用性、可核查性和可控性七个主要属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信息安全行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1)信息安全技术 为了实现信息安全的七个核心属性,需要从信息系统的物理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信息内容对抗等五个方面进行安全建设与安全防范。因而,目前信息安全的主流技术包括信息系统自身的安全技术(物理安全和运行安全技术)、信息自身的安全技术(数据安全与内容安全技术)、信息利用的安全技术(信息对抗技术),具体如下:

网络系统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大型企业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第一章引言..................................................... 1..第二章网络系统概况 ................................................. 2. 2.1网络概况.................................................... 2. 2.2网络结构的特点 (3) 第三章网络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3) 3.1网络平台的安全风险分析 (4) 3.2系统的安全风险分析.......................................... 5. 3.3应用的安全风险分析......................................... 5.第四章安全需求与安全目标 .. (6) 4.1 安全需求分析............................................... 6. 4.2系统安全目标............................................ 7.第五章网络安全方案总体设计 ......................................... 7. 5.1安全方案设计原则........................................... 8. 5.2安全服务、机制与技术 (9) 第六章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9) 6.1网络结构................................................... 1.0 6.2网络系统安全 (10) 6.2.1网络安全检测 (10) 6.2.2网络防病毒........................................... 1.1 6.2.3网络备份系统......................................... 1.1 6.3系统安全................................................... 1.2 6.4应用安全................................................... 1.2

中国电信发展历史

中国电信 中国电信,最初被称为“中国邮电电信总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我国特大型国有通信企业,主要经营固定电话、移动通信、互联网接入及应用等综合信息服务。截至2008年底,拥有固定电话用户2.14亿户,移动电话用户3544万户,宽带用户4718万户,集团公司总资产6322亿元,全年业务收入超过2200亿元,人员67万人。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在全国 31个省(区、市)和美洲、欧洲、香港、澳门等地设有分支机构,拥有覆盖全国城乡、通达世界各地的、“我的e家”、“天翼”、“号码百事通”、“互联星空”等知名品牌,具备电信全业务、多产品融合的服务能力和渠道体系。公司下属“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通信服务两大控股上市公司,形成了主业和辅业双股份的运营架构,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在香港纽约上市、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于 2006年在香港上市。 2008年5月23日,中国联通分拆双网,其中CDMA网络并入中国电信,从2008年10月01日正式开始分拆,133和153号段正式并入中国电信,联通停止CDMA 业务,CDMA网络正式移交中国电信运营,2008年10月1日原中国联通CDMA的经营主体正式变更为中国电信。同年12月,在原中国电信133、153号段的基础上,189号段正式启用。随着国家2008年实施新一轮电信体制改革和2009年初发放第三代移动通信( 3G)牌照,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迎来了全业务经营和3G 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此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 3G时代,其中中国电信获CDMA2000牌照。 中国电信发展历史概要介绍 中国电信号码:133、153、189 994年7月19日。中国联通的成立在我国基础电信业务领域引入竞争,对我国电信业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联通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了300多个分公司和子公司。中国联通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电信运营企业。2000年6月,公司在香港、纽约成功上市,筹资56.5亿美元,进入全球首次股票公开发行史上的前十名。2002年10月,公司又在上海成功完成A股上市,成为国内资本市场流通股最大的上市公司。 2008年5月23日,中国联通分拆双网,其中CDMA网络并入中国电信,从2008年10月01日正式开始分拆,133和153号段正式并入中国电信,联通停止CDMA业务,CDMA网络正式移交中国电信运营,保留GSM网络。2008年10月1日原中国联通CDMA的经营主体正式变更为中国电信。2008年1994年7月19日。中国联通的成立在我国基础电信业务领域引入竞争,对我国电信业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联通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了300多个分公司和子公司。中国联通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电信运营企业。2000年6月,公司在香港、纽约成功上市,筹资56.5亿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