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分析

百花园》。这四篇课文分别是精读课文:《麻雀》、《让它们自由生息》、《蒲公英的梦》和略读课文《台湾蝴蝶甲天下》。

《麻雀》生动地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奋不顾身从猎狗眼前拯救从巢里掉下来的幼儿的故事。其情感人,其景动人,其意省人;《让它们自由生息》介绍了日内瓦这座世界著名现代化城市中野草自由生息,野鸟与人共处的景象;《蒲公英的梦》用童话的形式抒发了蒲公英在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中对清洁美丽的环境的渴望;《台湾蝴蝶甲天下》则介绍了台湾成千上万、种类繁多的蝴蝶和蝴蝶谷奇异的景色,使人感到自然的美好。“语文百花园”中的短文也介绍的是令人神往的云南大理的风景和传说。

二、单元课文的训练重点是“了解文章叙述的顺序,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单元目的要求:

识字:

1、认读33个字,理解字形,读准字音。会写32个字,准确掌握字形,能按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2、理解课文,感悟文中的景,感受自然的美、了解动物的爱、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3、在阅读中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默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感悟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写作方式,体会如何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练习用“虽然……但”、“几乎”“迫不及待”、“震耳欲聋”、“愁眉不展”等词语造句。继续使用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的方法实行阅读,深入理解课文。

5、通过“环境变好了”还是“环境变坏了的辩论。促动学生接触、了解社会,提升口语表达水平。

6、促动学生实行语言积累,收集并记忆“风”字打头的成语。引导学生采集关于台湾的资料。

7、继续引导学生学习观察、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认真观察每一个会写字,指导学生写好生字。

四、学习者分析:

进入本单元学习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具有一定的收集、处理信息的水平。同时对自然环境也有了基本的了解与理解。单元课文中出现的景物和情节,学生容易感悟和理解,特别是对当今社会的环境问题,学生都会有一定的理解,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容易联系生活实际去思考,从而对单元主题产生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对于本单元的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方法也基本不会感到太多的困难。但是对《麻雀》中老麻雀的一些语言描述可能会有些困难,因为年龄关系,特别是在独生子女的优越生活环境中,学生很难有太深的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重点语句、重点词语,引导学生想像、演示、反复品读。如:“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

绝望地尖叫着。”、“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不过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哇!不过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这些语句中表达的意思和情感都要老师使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去感悟、理解。另外,单元课文中还有很多优美的词句,教师要适当、适时地引导学生积累并学会使用。

对于单元中的一些词语,如“震耳欲聋”、“色彩斑斓”、“镶嵌”等,教师应该注意结合生活实际和实物展示来让学生理解。

在本单元的生字学习中。因为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强的识字、写字水平,所以绝大部分字词学生能够自学掌握。但有一些字要引起师生的注意。首先是字形上,如:“餐”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拯”右边的笔画是横撇、弯钩、横撇、撇、捺、横。中间不能写成“水”。“搏”的右上边不是“甫”。其次本单元还有几个容易跟形近字或同音字相混淆的字,要注意区分:“恼”和“脑”;“贱”和“溅”;另外还有些字的字音不容易读准,如:“僻”、“屑”、“啄”;“吮吸”、“碾”、“扎煞”等,也需要教师反复纠正、巩固。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8单元生字

第一单元读读写写 宽阔薄雾笼罩沸腾奔腾依旧恢复灿烂竹竿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颤动霎时反差花卉涨潮榕树镇静梨黄观潮称为蒙蒙横贯茫茫船桨一支一株 白茫茫紫檀色百合色葡萄灰茄子紫 金灿灿笑盈盈盐官镇 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 横贯江面齐头并进漫天卷地人声鼎沸 山崩地裂不容置疑神秘莫测神来之笔 千姿百态人迹罕至应接不暇涓涓细流 帘帘飞瀑滔滔江水郁郁苍苍恍恍惚惚 昂首挺胸 第二单元读读写写 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

住宅隐蔽隐藏选择住址洞穴柔弱搜索倾斜平坦扒土宽敞蛟龙慎重宁静静谧豪放无聊偶然崭新漂移轻易资料证据鼓舞考证起源召开假说震动莫笑腊酒浑浊怀疑均匀茎上放弃挖掘抛出 引人注意毫不可惜随遇而安坐卧不宁 消磨时光不可思议精神大振枉费心机 浩如烟海 第三单元读读写写 洋溢允许围墙隆冬孤独训斥覆盖凝视冷酷愉快拆除剩下伐木脸颊彼此铁锹树杈诧异麦子义务木匠木偶表情愣住

拽住温柔撒谎魔杖增添融化 告示牌火辣辣煤油灯笑嘻嘻兴冲冲 毛茸茸 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草翠花开枯枝败叶勤勤恳恳 蹦蹦跳跳可怜巴巴 第四单元读读写写 高傲郑重京剧滋味倘若侍候脾气责备邻近性格任凭贪玩尽职稿纸梅花跌倒开辟局促不安狂吠攀谈泥泞腔调掂量涟漪属于主宰淘气反抗欺侮成绩凄惨慈爱辛苦颈部厉害餐具饮料蹲下供养

邻居抓痒踩印毒蛇撞疼 引吭大叫毫不相让一日三餐从容不迫 扬长而去屏息凝视变化多端枝折花落 空空如也供养不周不胜其烦架子十足 慢条斯理自由自在生气勃勃如怨如诉 趁其不备 第五单元读读写写 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长廊柱子建筑宫殿葱郁掩映朱红堤岸雕刻狮子鸟瞰统率端详匀称配合雕塑气概隔开扶着气魄栽树建筑阁楼朱红狮子态度堤岸雕刻 佛香阁嘉峪关颐和园 气魄雄伟金碧辉煌神清气爽隐隐约约

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新华明德小学王草尕 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五年级的要求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5、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8、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9、能写简单的纪实、想象作文,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10、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二、教材主要特色 这是一册从内容到编排面貌焕然一新的教科书。它为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其主要特色体现在: 1、人文内涵丰富 2、拓宽题材体裁 3、灵活设置专题 4、系统设计导练 三、教材概貌

1、按专题分成8组,每组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2篇,全册共有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选读课文8篇 2、口语交际、习作各7次(有分有合) 3、“大综合”1次(第六组)“小综合”1次(第三组) 4、生字:认200个,写150个。 5、“词语盘点“列出的词语:读读写写176个,读读记记154个 6、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 四、专题安排特点 1.采取“双专题”形式,即从内容和语文读写点两方面去考虑专题。 2.更加关注儿童与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生活,符合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3.单元组成的方式更加多样。 (1)、单元导语增加了新的内容。 (2)、将口语交际与习作单列,并提供多个话题供师生选择。 (3)、将“语文园地”改为“回顾·拓展”,并增加了新的栏目。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200个,以供复习总结之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选读课文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二、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现就本册几个主要方面作重点介绍。 (一)专题组元,整合教材 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然是专题组元型。专题内容新颖、丰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特点。比如,热爱生命专题,从对自然万物生命勃发的感悟,到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救助,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学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大自然的启示专题,则从生物、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给人类的启迪,提出对生存环境的思考,比前几册相关专题内容更深入,具有丰富的思考价值。 根据课标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突出重点,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在本册八个单元导语中,提示学习内容,点明专题,布置学习的任务。在内容上,力求启发阅读兴趣,引导单元学习;在语言叙述上,体现文学色彩,强调感染力。比如,第一单元,“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为编写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沉淀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突出特点 (一) 自然渗透立德树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精神的滋养。部编本语文教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人文教育内容自然地融合在教材之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自尊自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美好品德,增强社会责任感。 这套教材格外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材料的选择,集中识字课的编排,以及专门设置的《日积月累》栏目,处处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使教材充满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为儿童留下共同的文化记忆。 (二) 尊重儿童,保护儿童天性 起步阶段的语文教育,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保护儿童天性,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做好过渡衔接。儿童对语言学习活动有着天然的热爱,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听故事、讲故事、看图说话等学前阶段的重要语言活动形式,在一年级得以延续,借助学生的口语优势实现向书面语的过渡。教材保护儿童探索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采用游戏、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中学习,实现幼小衔接,平稳过渡。 教材以儿童为本,给儿童以充分尊重。例如,教材的开篇,从平等的学生视角出发,以“我上学了”为主题,采用参与式和体验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安排“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和“我爱学语文”三个活动板块,引导学生顺利进行角色转换和身份认同,同时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初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部分内容同时实现国家认同、身份认同、角色转换、情感激发、习惯培养等多重目标,以“我是中国人,我很骄傲”“我是小学生,我很自豪”“我爱学语文,我很快乐”的心情,奠定了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情感基调。

四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全册)

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题 第一单元 ng bēn téng yī jiù kuān kuò bó wùlǒng zhào fèi té ( ) ()()( ) ( ) ( ) huī fù càn làn zhú gān guī lǜ fèng xìzhào yào ( ) ()()()()()míng chēng shù shāo jìn g jìchuán jiǎng pāo kāiyíguàn ()()()()()()cháo shuǐméng bìyìlìyī zhī yī zhū  ()()()()()、 水()相()()()江面若()若() ()()东望风()浪()()头()进 ()天()地一()不()山()地() 人()()沸()()为邻不容()() 神()莫()神来()()人迹()() 应()不()千()百()()()飞瀑 ()()江水恍恍()()()()细流 天连水尾水连天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

jūn yúnchóng diékòng xìyè bǐng chù jiǎohuái yí ()()( ) ( ) ()() hén jìzhújiàn xiū xiǎng zhùzhái yǐn bìyǐn cáng ( ) ( ) ( ) ( ) ( ) ( ) xuǎn zézhù zhǐdòng xué róu ruòsōu suǒqīng xié ( ) ( ) ( ) ( ) ( ) ( ) píng tǎnbā tǔkuān chǎng shèn zhònɡwā jué pāo qì  ( ) ( ) ( ) ( ) ( ) ( ) 引人注()毫不可()随()而安坐()不安 消()时光不可思()精神大()()费心机 浩如()()飞()重洋()有趣味()有成() 补充诗句、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莫笑农家腊酒浑,。 山重水复疑无路,。、 正月香又香,二月兰花,三月桃花,四月,五月,六月荷花,七月,八月,九月菊花,十月,十一月水仙,十二月腊梅。

五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五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总体概况: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单元。依次是:我爱阅读,思念家乡,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有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每单元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讲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将前后课文从内容上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本册文章共28篇,其中讲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还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1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只记不写。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150个,以供复习、检测之用。 一、识字、写字、句子部分 《课标》对高年段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我们再来看本册教材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1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只记不写。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150个,以供复习、检测之用。读完以上两段话之后,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字词教学依然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具体目标如下: 1、识字重在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基本字义、词义。 2、培养运用汉字、自主识字的能力,积累词语。 3、基本句式的教学也不能忽视。 从课后练习和拓展训练中,我们很少看到关于句子训练的要求,但作为高年段的语文教学,句子训练与字词训练一样,不能偏废,包括:缩句扩句根据要求改写句子(陈述————————反问)关联词语填空(用关联词语连接句子)修改病句、段判断选择句子的正误,恰当使用标点符号。认识常用的修辞方法,我们可以在日常教学中与阅读教学结合随堂进行训练,也可以进行专项训练。 二、阅读部分 《课标》对本年段在阅读方面的要求共有11条,具体到本册教材,这11条均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教材的主要特点,与一、二、三年级教材是一脉相承的。使用过前几册教材的老师,对这套教材的主要特点已经有所了解。下面从四个方面作简要提示。 1、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2、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分组编写,确定专题的思路比前几册有所拓宽,除了思想内容方面的专题外,“中外童话”是从文体角度定的专题,“作家笔下的动物”则是侧重体会文章的表达形式。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思想,在按专题编写教材时,注意了加强整合,每组的课文都围绕专题编选,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各项内容也都围绕专题来安排。而且,围绕专题安排的各项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前后有联系,有照应,做到环环相扣。这样,就使整组教材以至整册教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本册教材,在编写时既考虑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考虑有利于学生的学,努力使教科书既成为教师的“教本”,又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本”。这一特点在教材里有多种呈现方式:一是在课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后,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自读自悟;二是在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中,安排了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题目;三是在每组课文后面安排了学生对本组所学字词进行自查自测的“词语盘点”;四是“语文园地”中设置了“我的发现”“展示台”“宽带网”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栏目。 4、加强开放性,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语文学习决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课堂,应该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本着这样的思想,教材的编写加强了开放性,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主要表现在:一是注意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二是从生活的实际需要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练习写作;三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了《格林童话》和《爱的教育》,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四是通过综合性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听说读写各项语文学习活动的综合,课内外语文学习的紧密联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 学期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识字201个,能辨别常见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掌握部首查字几种情况,能在字典中选择恰当的意思,学会独立识字。 2、读写260多个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能口头或书面运用。 3、初步学会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初步学会用毛笔临贴,继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报告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由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等六大部分组成,并附有两个生字表和一个基本笔画名称表。 第一部分是入学教育。 第二部分是汉语拼音。(13课、四个复习) 第三部分是识字。(识字8课,分为两组) 第四部分是课文。(课文20篇,分为四组) 第五部分是语文园地。每组识字和课文之后安排一个语文园地, 第六部分是口语交际。每个语文园地后面安排一次口语交际。 最后一部分是两个生字表和一个汉字笔画名称表。生字表(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00个;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100个;汉字笔画名称表列举了20种基本笔画。 二、教材的特点 1.综合性 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兴趣、能力、习惯等方面做好奠基。容的安排、学习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如学拼音阶段就出现了短语、句子和儿歌,把学拼音、识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又如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容和形式,体现了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和学科的沟通与融合。2.科学性 容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以认字和写字为例,要求认的字都是常见的,出现频率是最高的,也是与孩子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像“爸、妈、我”等。;要求写的字,都是最常用的,最简单的。我们应该实行认字分开,多认少写。 3.时代性 这册教材大幅度更新容,富有时代的气息。如《我多想去看看》表现了爱国的主题;《自已去吧》体现了自主锻炼的愿望;《借生日》、《平平搭积木》赞扬了关爱他人的品格;《爷爷和小树》、《小熊住山洞》蕴含着保护环境的教育因素。 4.趣味性 教材的各个部分都体现了主动学、玩中学的编排意图。如在儿童喜闻乐见的环境中学习拼音、认识汉字。在连、涂、画、拼、摆等游戏中巩固知识,启迪心智,培养动手能力。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我会连”等形式激发兴趣、培养自信。 5.适用性 本册教材容兼顾地方,难度适中,分量适当,为教师和学生留有拓展和创造的空间。 三、学习目标 1、汉语拼音: ⑴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⑵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识字与写字: ⑴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⑵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四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相关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教材相关知识点 第一单元 作家作品相关知识 1《观潮》 本文选自赵宗成、朱明元的《喜看今日钱塘潮》 2﹡《雅鲁藏布大峡谷》 作家杨逸畴水资源专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地理地貌学家,科学探险家,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长期从事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登山科学考察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科考探险活动,前后20次上青藏高原,8次深入雅鲁藏布图库江大拐弯峡谷,5次深入塔克拉玛干探险。他在我国特殊、边疆、空白的自然科学领域研究中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特别在发现论证推出雅鲁藏布(图库)江下游大拐弯峡谷为世界之最,为发现雅鲁臧布江大峡谷为世界之最的第一人;发现和解释福建平潭石人碑、船帆石、花岗岩海蚀造型地貌为世界之最等方面,作出了杰出的地理发现和贡献。从1959年开始,前后20次进入青藏高原,1973年我国科学家第一次进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他是八人中的一个;1998年,杨逸畴先生徒步穿越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最后的90公里无人区;而作为论证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第一人,杨逸畴这个平凡的名字将被载入史册,也被永久篆刻在中国世纪坛的白色大理石壁面上。 3 《鸟的天堂》 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代表作《家》、《春》、《秋》(即〈激流三部曲〉)。 “鸟的天堂”是广东省的一个闻名中外的旅游风景区。在距广州市100公里外的新会县天马村天门河的河心沙洲上,有一株500多年历史的奇特的大榕树。相传,此树植于明代景泰年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一株榕树便天堂”,一句诗概括了小鸟天堂的特点。三百八十多年前,这里原是一个水中泥墩,一棵榕树经长期繁衍,成为覆盖面积达一公顷的“独木林”,泥墩也成为绿岛。 4﹡《火烧云》 作者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县人。1932年到达上海,与鲁迅相识,来往密切。1933年写了《跋涉》、《旋风》等短篇。1935年她的代表作中篇小说《生死场》出版,这是最早反映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生活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关于本册教材内容,我从五个方面进行研说:(课件)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实践。(一)识字与写字本册要求会写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认识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汉字的识字任务。(二)阅读本册阅读教学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课件)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这八个主题共有28篇课文,精读和略读各14篇。每篇精读课例包括课文、课后问题。略读课例包括导读、课文。(三)口语交际本册口语交际包括八个话题:(链接)⑴策划一次与远方小朋友“手拉手”的活动;⑵说童年趣事;⑶劝说;⑷讲述一件自己感动的事;⑸演课本剧;⑹就怎样正确利用电视、网络等问题展开讨论或辩论;⑺讲人物故事;⑻聊热门话题。(四)习作习作是建立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之上的,本册教材的习作安排了八次:⑴记实作文三次:第二组写“童年趣事”、第四组写“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第七组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⑵应用文三次:第一组写信、第三组写发言稿、第六组写简单的研究报告;⑶材料作文二次:第五组缩写、第二组看图作文;(4)自由作文一次。(五)综合实践分“大综合”与“小综合”,“大综合”在第六组“走进信息时代”,分“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部分;“小综合”在第三组10课后,包括搜集汉语中的熟语(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等),公共场所看到的提示语、广告词,相声、影视剧的精彩对白等。 二、教材编排: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件)。(一)导语在每组课文的前面,包括本组主题简介和单元教学目标。(二)课例分精读课例和略读课例。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分别在2、6、18、19、20课后面),两次“阅读链接”(在3、26课后面)。(三)回顾与拓展包含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三部分。“课外书屋”栏目有时是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和展示台。(四)交际与习作 教材的最后还编排了9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 三、教材特点: 1、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2、教材内容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作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3、专题设置更加灵活,编排形式在继承中又有发展。 4、导学和练习系统地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5、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口语交际?习作”的类型发生一定的变化。 6、在“综合性学习”中,指导学生设计和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引导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1.本册识字200个,写字150个。课标要求,高年段学生已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选文、课文编排和练习设计等都充分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本册教材选编的课文十分鲜明地突出了这个主题。如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天安门广场》;有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泉城》、《九寨沟》、《雾凇》等;有传扬民族文化,进行民族自豪感教育的《春联》、《元日》等。 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本册教材选编的课文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这一主题。如有颂扬英勇捐躯,献身人民的《开天辟地》;有表现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大无畏精神的《虎门销烟》;有赞扬诚实笃信、厚德载物等高尚品德的《诚实与信任》、《九色鹿》、《珍珠鸟》等;有歌颂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徐悲鸿励志学画》;还有进行孝亲敬友、情感教育的《但愿人长久》。 体现创新精神,如《田园诗情》让学生领略了异国的风情;《普罗米修斯盗火》等则让学生吸收了外国的优秀文化。还有《老师,您好!》、《一路花香》《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等课文。教材借助文本中丰富情感的熏陶和语言文字的感染,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民族精神的激励和教育,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编排是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要求来考虑的,即除了朗读、背诵、复述课文等常规学习目标外,主要安排了

四个重点学习项目: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一是由把握重点段落的内容上升为把握篇章的内容。如《九寨沟》的“默读课文,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田园诗情》的“默读课文,说说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 二是由把握事件的简单发展过程上升为把握事件的复杂发展过程。如《珍珠鸟》的“默读课文,说说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 三是由把握童话体裁文章的中心上升为把握说明文章的中心。如《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的“默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 三、教学重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儿所讲的对话不是语言学的“对话”,而是教育理念。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师生、文本之间的多向交流,深层交流。其不仅具有人与人的言语交际特征,更突出的是人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在读文章时的理解、体味、批判、反思、运用及两个或更多人在读文章时的言语交际与碰撞。 阅读教学必须以读书训练为重点,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注重读书质量,扎扎实实地落实阅读教学

一年级语文教材分析剖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小学的**,我要分析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我们知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那么,我们只有理解了教材,才能更好地运用教材。下面我就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导。)我将从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的内容和结构还有教学建 议四个方面展开。 课程标准的要求: 本册书的课标要求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汉语拼音方面: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 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其次是识字与写字方面: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阅读方面的要求是: 1、喜欢阅读,感觉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最后是口语交际方面的要求: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以上是我对课标要求的理解,下面我将简单谈谈本册书的编写意图。) 教材的编写意图: 1、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1 《观潮》 【多音字组词】 号:háo(北风怒号、号叫)观:guān(观看、观赏)中:zhōng(中间、中央) hào(号码、号召) guàn(道观) zhòng(打中、中弹)【同音字组词】 潮(潮流、潮湿)笼(笼统、笼络)贯(贯穿、连贯) 朝(朝代、汉朝)拢(靠拢、拉拢)惯(习惯、惯例) 【形近字组词】 称(称号、称呼)罩(口罩、灯罩)薄(薄片、薄纸) 你(你们、你好)署(公署、行署)簿(练习簿、帐簿) 【近义词】 屹立──耸立笼罩──掩盖昂首──翘首人声鼎沸──沸反盈天 宽阔──宽广奔腾──奔驰顿时──立刻漫天卷地──铺天盖地 横卧──横跨霎时──顿时犹如──如同若隐若现──时隐时现 【反义词】 平静──动荡笼罩──消散宽阔──狭窄昂首──俯首 人声鼎沸──鸦雀无声风平浪静──波涛汹涌人山人海──寥寥无几【词语造句】 笼罩: ⑴大雾笼罩着大地,高速公路只得暂时关闭。 ⑵奶奶去世了,全家都被悲伤的气氛笼罩着。 屹立: ⑴举目远眺,雪山巍然屹立,在阳光照耀下,峰顶银光闪闪。 ⑵中国是屹立在东方的巨人。 人声鼎沸: ⑴新超市开业,人声鼎沸,门庭若市。 ⑵每年家乡的庙会都是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一片热闹喜庆的景象。 横贯: ⑴陇海铁路横贯我国中部。 ⑵这条铁路是横贯美国大陆东西重要城市的交通干线。 山崩地裂: ⑴随着接连不断响起的山崩地裂的爆炸声,山城好像进入了地狱之门。 ⑵我看见那入口早在方才山崩地裂的巨颤中被碎石填没。 恢复 ⑴看着她恢复了天真活泼的样子,我们都为她高兴。 ⑵大考过后,身心疲惫的考生都极需得到恢复。 【写作特点】

最新一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最新一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突出特点 一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中华传统文化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底蕴深厚,源远流长.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一年级下册教科书从汉语言文化、节日民俗等方面,反映中华传统文化. 古代诗词的选用量也有所增加.与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相比,部编教材的文章数量虽然大幅减少,但古诗却从四首增加到了六首.并且,每一次日积月累中,也有层次地安排了成语、民谚、古代名言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 2.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这套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每个单元语文学习的目标都十分清晰,在教材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加以呈现,努力做到难度适宜,梯度合理,衔接自然. 教材注重梯度,每一学段、年级,甚至一个学期的前、中、后期,语文学习要素的安排,都是依照深浅程度形成一条螺旋上升的线索.这样的安排,不仅考虑到了难度系数和教学适用度,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 3.营养与趣味并重. 坚持选文的典范性和适切性.一年级下册的课文大多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生活,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新编选的课文,接近全

部课文的一半.课文文质兼美,语感鲜明,文化底蕴丰富,体裁多样,既便于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和智慧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熏陶感染. 4.注重开放性和弹性,增强适应性. 尊重客观存在的地区差异、学校差异、学生个体差异,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教材加大了选做题和开放性题目的比重,以增加教材的弹性和适应性.教材的开放性,还体现在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之中. 二、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一年级下册教材包括两个识字单元和六个阅读单元,识字部分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单元,穿插在阅读单元之间.在第一单元之后,安排了“快乐读书吧”.在全书最后,安排了几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常用偏旁名称表. (二)各部分内容的学习目标 1.识字写字. (1)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汉字200个.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3)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习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能按笔顺规则写字,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词语盘点、日积月累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词语盘点 第一单元读读写写 宽阔薄雾笼罩沸腾奔腾依旧恢复灿烂竹竿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白茫茫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横贯江面齐头并进漫天卷地 第一单元读读记记 颤动霎时反差花卉涨潮榕树镇静梨黄紫檀色百合色葡萄灰茄子紫金灿灿笑盈盈人声鼎沸山崩地裂不容置疑神秘莫测神来之笔千姿百态人迹罕至应接不暇涓涓细流帘帘飞瀑滔滔江水郁郁苍苍恍恍惚惚 第一单元日积月累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 第二单元读读写写 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住宅隐蔽隐藏选择住址洞穴柔弱搜索倾斜平坦扒土宽敞引人注意毫不可惜随遇而安 第二单元读读记记 蛟龙慎重宁静静谧豪放无聊偶然崭新漂移轻易资料证据鼓舞考证起源召开假说震动坐卧不安消磨时光不可思议精神大振枉费心机浩如烟海 第二单元日积月累 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里藏。 第三单元读读写写 洋溢允许围墙隆冬孤独训斥覆盖凝视冷酷愉快拆除剩下伐木告示牌火辣辣煤油灯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 第三单元读读记记 脸颊彼此铁锹树杈诧异麦子义务木匠木偶表情愣住拽住温柔撒谎魔杖笑嘻嘻兴冲冲毛茸茸枯枝败叶勤勤恳恳蹦蹦跳跳可怜巴巴 第三单元日积月累 雨中的树林 雨中的树林是个童话世界,走进去你就会变成一个小精灵。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晶莹的雨珠滚动在叶面上,蜘蛛吐丝给你串一串项链。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还有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鸟儿在雨中也愿一展歌喉,听歌的松鼠摇着毛茸茸的尾巴。细雨淋过的浆果酸甜可口,刺猬扎满一身运回了家。连那些小雨点儿都会变魔术,落在地上立刻就变成了蘑菇。第四单元读读写写 高傲郑重京剧滋味倘若侍候脾气责备邻近性格任凭贪玩尽职稿纸梅花跌倒开辟局促不安毫不相让一日三餐从容不迫扬长而去空空如也供养不周不胜其烦架子十足屏息凝视变化多端枝折花落 第四单元读读记记 狂吠攀谈泥泞腔调掂量涟漪属于主宰淘气反抗欺侮成绩凄惨慈爱辛苦引吭大叫慢条斯理自由自在生气勃勃如怨如诉趁其不备 第四单元日积月累 望子成龙来龙去脉群龙无首龙飞凤舞如虎添翼调虎离山骑虎难下照猫画虎天马行空汗马功劳马到成功老马识途牛刀小试笨鸟先飞呆若木鸡胆小如鼠 第五单元读读写写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全册教材分析、学情、单元教材分析

2020年春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56人,除个别学生学习有较大困难外,其他同学成绩比较平均,合格率较高,上个学期语文期末检测合格率为100℅。虽然考试成绩还算可以,但从语文素养方面来看,部分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欠缺,课外知识较薄弱,古诗词背诵积累有待加强。从整体水平来看,学生受方言生活环境影响,语感不佳,口头和书面表达都有待提高。一些学生不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不会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能力差强人意。同时,有几个学生缺乏家长的关心、帮助,常常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上课注意力易分散,学习效率低下,需给予特别的关注。另外,某些学生虽然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家庭的支持度不高。本学期除做好家长工作外,还需继续在阅读书目上作进一步的指导,并且尝试利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水平。 二、教材分析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一共八个单元,单元由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板块组成。每单元有3-4篇课文。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等栏目。每个单元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方式编排。“单元导语”为我们点明语文要素,“课文教学”让我们去落实这些要素,贯穿方法指导,“交流平台”帮我们梳理总结,进一步提炼方法,“词句段运用”和“习作”教我们懂得如何去实践运用。各内容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单元,人文主题:童年往事;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单元,人文主题:古典名著之旅;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第三单元,人文主题: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语文要素: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四单元,人文主题:家国情怀;语文要素: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第五单元,人文主题:习作单元,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语文要素: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第六单元,人文主题:思维的火花;语文要素: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七单元:人文主题:异域风情;语文要素: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第八单元,人文主题:幽默和风趣;语文要素: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三、教学目标 1. 识字与写字教学

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通用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8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6人。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家长又疏于督促,还需老师加强辅导。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还需要老师好好引导教育。 二、本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21篇,略读课文6篇。这些课文按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 (3)单元之间各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照应。 3.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4.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5.改进“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全册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2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6.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8.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9.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10.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11.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精心备课,抓好课堂教学,及时进行单元检测,针对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采取教师个别指导、同学互助的活动。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困难生优先回答,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经常与家长交流,多方面的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一年级语文教材分析-各单元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8个单元,分为8组8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必将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每组包括3到4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教材包括两个识字单元和六个阅读单元,识字部分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单元,穿插在阅读单元之间。在第一单元之后,安排了“快乐读书吧”。在全书最后,安排了几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常用偏旁名称表。每个单元内部的具体安排如下:课文3-4篇,口语交际(间隔安排),语文园地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二、全班共有27人,其中女生11人,男生16人。他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对学校的一切充满好奇,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的兴趣较浓,但是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认识常用的汉字,能识记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和偏旁部首。但是,由于识字量的不断增加,音近字、形近字的大量出现,学生经常会出现混淆,识字的准确性不够,在作业中经常出现错别字。一学期来,大部分学生已经自觉地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比如,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自觉的阅读习惯、一定的积累习惯、大声的朗读习惯等。通过一学期的练习,学生的拼音和识字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还存在以下的问题: 1、有的同学做题不按要求做,马马虎虎,不听老师读题,出现很多提前做,做错的现象。 2、学生区分形近字、形声字比较困难,在作业中对字的书写不够规范。 3、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待提高。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特点,不论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还是人文性上看,培养能感悟、会理解、有思想、善交流的人是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 4、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如字迹工整、认真。在考试中,很多的错题者都是因为没有审清题的要求、没有认真听老师读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忽视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基本特点。 三、各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 1.会认51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