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语文

2019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语文
2019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语文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

前言:现在距离高考越来越近,时间也越来越紧张,没有多少时间了!这个时候很多学生由于心理紧张,每天坐立不安,特别烦躁,不能静下心来学习。(关于高考心理辅导,另文刊登)这时候可不能放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现在的孩子比从前笨。随着受教育时间的延长,现代儿童的智商值明显激增,他们知道得更多、更全。以前的孩子会烧饭,现在的孩子知道烹饪过程的化学反应。不过,懂物理和化学,对做鸡蛋饼可没多大帮助。所以,要鼓励青少年多参加实践,使控制系统与动机系统的发育趋于同步。(取材于艾莉森

·高普尼克《现在的年轻人到底怎么了》,有删改)14.下列对文章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现在的孩子在青春期出现大量怪异行为,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发育得越来越早。B.青少年比成人更能体会到奖励的奖赏作用,所以会低估风险,做出莽撞的举动。C.专业技能伴随经验而来,经验通过制订、实施计划并看到成果的实践过程获取。D.现在的孩子知道烹饪过程的化学反应,懂物理和化学,但他们却不会做鸡蛋饼。

15.与农耕社会相比,现在的年轻人进入成人角色的时间为什么越来越迟?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5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故乡的沉沦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故乡新建

成的楼房前呆坐,他的肤色是久在风雨暴晒下才有的酱色。我心中涌动起莫名的风雨飘絮的黍离之情,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或者说在一点点坍塌。乡土的中国,故乡的中国,真的转换这么快?一夜之间,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是种出了成片的高楼。“农民上楼”,就如镰刀割下了谷子,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个精神的事件。有人说这世界消失的方式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声呜咽。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有一个成语叫背井离乡,“背”是背离,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但我宁愿理解“背”为背负,一个背负着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故乡井水的滋润,有故乡做依靠。记得,在一次文人雅集的酒桌上,友人问我,你的眼睛为何这样亮?我说那是故乡的水井!又问,你的头上隐隐像有什么东西,那是什么呢?也许,是我醉酒的缘故,我回答:那是故乡的屋檐。友人愣住了,不知如何应答,他有点黯然,然后醉了。他说,我没有故乡的屋檐。然后就伏在桌子上呜呜大哭起来。故乡是一个人的血地。台湾把故乡叫做原乡,作家钟离和说“原乡人的血,只有回到原乡,他的血才能停止沸腾”,真是透到了骨髓,彻骨彻肤。故乡是一种容器,故乡是收藏我们童年哭声的地方,一石一础,一草一叶,井栏树冠,那都是我们的见证,那里勾留了我们的年轮,涂抹了黄昏时我们读书的影子,还有那塞满草的窗子。

当我们夜晚背诵课文的时候,常仰着脖颈望着星空,像是背诵着夜。现在那里的夜还是那样纯净么?没有一丝阴翳,没有污染,没有毁容?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曾记得一个台湾老兵的故事。他把装着故乡泥土的玻璃瓶子弄丢了,他的魂魄也随之丢失了。老兵住院,什么样的医术也疗救不了他这种思乡之痛。他的事传播开来,人们同情他,一个研究生翻找资料,在实验室里为老兵配制了他家乡的土。土里特别多放了一点盐分,用以配出老兵家人在这土地上流过的汗水。但细心的老兵呢?看出了黄土是用色素染成的!他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那些童年的声音留在土里的,那些炊烟留在土里的,那些牛羊的哞叫留在土里的,这些怎能够配制出来?老兵最后说,这一瓶配出的黄土里面缺一样最要紧的东西:当初,母亲把土摊在白纸上,戴好老花镜看过、拣过,弄得干干净净,两滴眼泪落在土里,这一大瓶配置的土里却没有!老兵带着那瓶故乡的泥土走过七个省,最后越过台湾海峡。我不知道这个老兵最后的归宿,但我揪心的是即便他的灵魂得以还乡,在那被毁容整容后的故乡,他能找得到魂牵梦绕的归路么?他能找得到在路口大树下苦苦遥

望的母亲么?我的老家的村口也曾有几株明代的柿子树,经历了400年的沧桑啊!几年前被连根移走了。我回老家为母亲上坟,看到移走古树后留下的大大的树坑,如枯干的泪眼,无助无望。我童年留恋的柿子树,那曾荫庇过多少代家乡子

孙的老树啊!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基,没有身世。“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千年前的陶潜在时空外呼唤如今疲惫的心灵么?其实对沉沦的故乡来讲,连荒芜也不配,只是一片钢筋水泥的狰狞。我看不见灵魂的归路,我只隐约听见灵魂的呜咽!(取材于耿立的同名散文,有删改)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中国的许多乡村建起了成片的高楼,破坏了原有的田园风光,作者对此深感忧虑。B.作者有意曲解成语“背井离乡”的含义,是强调故乡在游子心中无可替代的作用。C.作者回忆童年在故乡背诵课文时常常仰望星空,旨在说明他从小就有高远的志向。

D.研究生通过造假的方式欺骗台湾老兵,虽然是好意,但极大地伤害了老兵的感情。

E.本文的语言饱含深情,深切的回忆交织着对农村现实的深刻思考,富有批判精神。17.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4分)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18.阅读本文,回答下面的问题。(7分)①文中台湾老兵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简要分析。(3分)②本文以“故乡的沉沦”为题,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回答。(4分)19.文中说:“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结合本文,并联系实际或其他文学作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和感悟。(不少于200字)(10分)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苹果公司的徽标是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这个图案引发了人们各种各样的联想。有人说,要想知道苹果的滋味,就要咬一口尝尝。有人说,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有人说,残缺也是一种美。有人说,原本平凡无奇的苹果图案,有了“咬掉一口”的创意,就格外引人注意了。有人说,咬第一口只是个开始。……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语文参考答案及评

分标准2019.3

第一部分(27分)一、(共15分,每小题3分)1.D(A关怀备至、豢huàn,B浏览器、咀jǔ,C风驰电掣、箴zhēn)2.C(A长篇累牍:指著作篇幅很长,内容很多,含贬义。B哀鸿遍野:比喻到处都是在痛苦中呻吟的无家可归的灾民。C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D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3.B(A“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教育背景、充满阳光的心态”与“是……结果”不搭配;

C“治愈好”赘余;D不合逻辑,“社会问题”与“收入分配、居民住房、社会治安”不能并列)4.D(“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应为“美国作家海明威”)5.A二、(共12分,每小题

3分)6.B(序:有序)7.A(A用来……的。B副词,没有谁;副词,不要。C代词,他的;代词,我。D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副词,互相)8.C(应为“民”)9.C(“没有异常情况不得迁徙”应为“不会看到别的事物而想改变

自己的本业”)

第二部分(123分)三、(共30分)10.(5分)予退处林下/绝过从/思平日与客言者/时记一事于笔/则若有所晤/萧然移日/所与谈者∥惟笔砚而已/故谓之梦溪笔谈/所录惟山间木荫/不系人之利害【评分参考】⑴“∥”处为可断可不断处,此处断句不得分,亦不减分。⑵答对2处得1分。⑶答错2处扣1分。11.(8分)①终刚强兮不可凌

子魂魄兮为鬼雄②再而衰

三而竭③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④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⑤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⑥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评分参考】⑴每句1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⑵回答超出4小题者,只判前4小题。12.(7分)①(3分)C(“同甘共苦,知足常乐”与诗意不符)②(4分)“上有烈日,下有焦土”两句描写了农夫在田间,头顶烈日,脚踩焦土,艰辛劳动的场景(1分,要点:“农夫艰辛劳动”或“农夫

劳作环境艰苦”)。承接上文“一何苦”,为下文抒写诗人的心愿做铺垫(或:“暗含与公子王孙筵宴享乐的对比”)(1分,要点:“承上启下”或“对比”),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悲悯情怀(1分,要点:悲悯),以及对王孙贵族只知享乐漠视百姓疾苦的不满(1分,要点:不满)。【评分参考】⑴“承上启下”或“对比”不结合具体内容,不给分。

⑵意思对即可。13.(10分)

【评分参考】⑴写法2分。以小见大。(意思对即可)⑵结合本诗具体分析2分。恰当、合理,即可得满分。⑶联系其他文学作品分析4分。①观点1分。1分:观点明确合理。0分:观点不合理或不明确。②阐发3分。3分:举例恰当、内容具体贴切、分析恰当。2分:存在一处不足。1分:存在两处不足。0分:存在三处不足。⑶语言表达2分。2分:语言流畅,有一定文采;表达清晰,有条理。1分:语言基本通顺,表达较清晰。0分:①语言不通顺,有较多语病,表达混乱。②不足50字。⑷字数不足,酌情扣分。每缺25字(一行)扣1分,扣满1分为止。四、(共8分)14.(3分)C(A根本原因是“控制系统发展过于缓慢,跟不上动机系统的节奏”;B“所以会低估风险”与文意不符;D“但他们却不会做鸡蛋饼”于文无据)15.(5分)动机系统和控制系统(1分,要点:动机系统和控制系统)这两个神经心理系统相互作用(1分,要点:相互作用),让儿童变为成人。

农耕社会青少年这两个系统的发育大体是同步的(1分,要点:同步)。现在的青少年控制系统发育迟缓(1分,要点:控制系统发育迟缓),跟不上动机系统的节奏(1分,要点:不同步)。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五、(共25分)16.(4分)C、D (C“旨在说明他从小就有高远的志向”曲解文意;D“极大地伤害了老兵的感情”与文意不符)

【评分参考】⑴答对1项得2分。⑵答案超过2项本题不得分。17.(4分)这里运用了拟人、排比的手法(1分,要点:手法),揭示了农村庄稼被毁,树木被砍伐,田园风光被破坏的现象(1分,要点:内容),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沉沦的悲愤之情(1分,要点:主旨)。形象生动,层层推进,感情强烈,有很强的感染力(1分,要点:表达效果)。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18.(7分)①(3分)故乡的土承载着老兵对故乡深刻的记忆、深切的怀念(1分,要点:思乡)和与亲人的真挚情感(1分,要点:亲情),所以是无可替代的。这句话表达了老兵与故土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或:故乡的土是他心灵的归宿)(1分,要点:血脉相连)。

②(4分)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脉络清晰(1分,要点:线索)。突出了对中国广大农村(1分,要点:中国农村)的田园风貌(或:乡土特色)正在被毁坏(1分,要点:田园风貌被毁坏)的悲愤之情(1分,要点:悲愤),引人深

思。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19.(10分)

【评分参考】⑴文意解说4分。“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在本文中指的是一个人不能没有精神支柱(或“心灵的归宿”等)。句意理解2分,结合文本解说2分。⑵联系实际谈认识和感悟4分。①观点1分。1分:观点明确合理。0分:观点不合理或不明确。②阐发3分。3分:举例恰当、内容具体贴切、分析感悟恰当。2分:存在一处不足。1分:存在两处不足。0分:存在三处不足。⑶语言表达2分。2分:语言流畅,有一定文采;表达清晰,有条理。1分:语言基本通顺,表达较清晰。0分:①语言不通顺,有较多语病,表达混乱。

②不足50字。⑷字数不足,酌情扣分。每缺25字(一行)扣1分,扣满1分为止。六、(共60分)20.(60分)作文评分参考类别评分要求评分说明一类卷(60~50分)紧扣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语言流畅、表达得体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以50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文章可得55分以上。二类卷(49~40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结构完整、条理清楚以40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个方面比较突出的文章可得45分以上。三类卷(39~30分)基本

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以30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文章可得35分以上。四类卷(29~0分)偏离题意、立意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语言不通顺、语病多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以29分为基准分,向下浮动。说明:每3个错别字减1分,重复的不计。字数不足,每少50个字减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从前先王的制度,从天子、公侯到奴仆,他们的官爵、俸禄、死生(礼仪)的制度各有不同的等级,小的不得越过大的,低贱的不得越过高贵的,所以上下有序,民心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先王)辨明土地、山川水泽、丘陵等不同情形,教导百姓(因地制宜)种植树木、饲养牲畜;(从)五谷六畜到鱼鳖、鸟兽、材料、工具等资财,用来养生送终的东西,没有不全都植养繁育的。按时植养,使用时有节度。这样之后(士、农、工、商)四类百姓各自根据他们(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充分发挥各自的智力和体力,早起晚睡,来治理自己的产业,并没有(政府)征发(赋税徭役),限期交纳,但远近地区都很富足。所以《易》说“依靠财物辅助自然规律的运行,来引导制约百姓”“备取万物用于各个方面,制成器物把(它)作为天下人的利益,(在这方面)没有谁比圣贤的君主更伟大了”,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管子》说,古代(士、农、工、商)四类百姓不允许混合居住。士人在学习读书的地方相互谈讲仁义,工匠在官府里相互议论技巧,商人在街市相互谈论财利,农民在田野相互谋划生产,从早到晚从事(自己的职业),不会看到别的事物而想改变自己的本业。所以他们父兄的教导(即使)不严格也能成功,子弟的学习(即使)不费力也能学会,(他们)各自安于自己居住的地方,乐于从事自己的职业,认为自己的食物很美味,认为自己的服饰很好看,即使看见奇异华丽的事物,(因为)不符合他们的习俗,(就)不会接受。由此(百姓)的欲望少,事情简单,财物充足,没有争夺。在这种情况下,位居百姓之上的君王,用道德来引导他们,用礼制来统一他们,所以百姓有廉耻之心而懂得尊敬,重视仁义而轻视财利。这(就是夏、商、周)三代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不需采用严酷的政治而能使国家安定的大概原因吧。到周王室衰微时,礼法被破坏。齐桓公、晋文公之后,礼义彻底破坏,各国的政治不同,各家族的风气差别很大。于是商人贩卖奇珍异货,工匠制作没有实用价值的器具,士人进行违反道义的行为,来追逐时人的喜好而获取世间的资财。诡诈的人违背事实来诈骗名誉,奸邪的人侵犯损害他人来求取功利,篡权杀君得到国家的人成为王公,强取豪夺建立家业的人成了英雄,粉饰欺诈为非作歹的人一辈子富足,固守正道遵循义理的人不能免去饥寒的忧虑。礼

义不足以约束君子,刑戮不足以威慑小人,损丧风化,败坏风俗,(这)是导致天下大乱的原因。

【附:文言文断句参考译文】我退居在山林之下,断绝人际往来。想起平日与门客的谈话,不时用笔记下一件事,就如同与人会面交谈。寂寞地度过了一天天,交谈的对象只有笔砚罢了,所以称这本书为《梦溪笔谈》。(这本书中)记录的只有山间的树木小草,不关系到人间的利害。

高考宝典之所以被高三学生誉为最好的高考复习资料,是因为高考宝典非常讲究针对性,抓住学生弱点和高考重点,成绩提高就这么简单。更多高考复习资料

2019海淀高三期末语文试卷

2019北京海淀区高三(上)期末 语文 2019.1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 一篇文章的优劣,取决于能否映射现实、有无社会观照。倘若文风浮夸自大,标题一’晾 -乍,事实似是而非,这不仅唐突了读者,也丧失了传播价值,污染了舆论生态。 最近在网上,“美国害怕了”“日本吓傻了”“欧洲后悔了”之类的文章,总能赚取不少莫名点击。然而,纵观这些所谓“爆款”文章,其实却了无新意,一味夸大,文风堪忧。比如,有的任意拔高、以偏概全,高喊《在这些领域,中国创下多个“世界第一”!无人表示不服》;有的自我安慰、贻人口实,鼓吹《别怕,我国科技实力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有的内容一厢情愿、断章取义,将国外的只言片语,放大成“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中心位置…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一经济体”等声音。 这些“雄文”的共性,一无事实骨架,二无内容血肉,三无思想含量,徒有浮躁外壳,经不起一点风吹日晒。要知道,文章不会因为浮夸而增色,国家也不会因为自大而变强。挑动极端情绪、肆意传播偏见,容易造成公众走进夜郎自大、自吹自擂的狂妄误区,导致社会陷入信息碎片化、思维程序化的认知闭环。 新闻学有一种观点认为,“最好的编辑一定是个营销专家”。而某些媒体,其浮夸自大的文风,无异于“吸晴涨粉”的气球,一触即破。这类文章的始作俑者,把标题当作一枚带着诱饵的鱼钩,诸如“全球首款”“世界第一”的标题党,给标题大加“刺激”的猛料,以博人眼球,吊人胃口。然而,新闻不是爽文。如果只讲营销不讲营养,只要眼球不讲责任,即使一时流量爆棚,也是在误导大众。 有网友感慨,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新闻越来越多,离真相却越来越远。的确,浮夸自大的文风套路,看似抄了“10万+”的近路,实则误入新闻生产的歧路。据统计,去年新媒体运营行业人数超过300万,各类机构对内容创业者的投资金额超过50亿元,可谓既有前途,又有“钱途”。然而,面对如此大好的形势,自媒体要想创作自如,就更需恪守自律。倘若毫无底线蹭热点,肆无恩障造噱头,结果只能是漫出道德水位,偏离法治轨道,消解媒体公信力。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有人疑惑,是文章不会写了吗?并不是。还记得,南海仲裁闹剧群情激愤,“中国一点都不能少”的新闻作品却产生共鸣。针锋相对却有礼有节,气贯长虹而又言之有物,这样的文风文气,怎能不引发舆论场同声同气?全媒体时代,真实客观理性的新闻准绳没有变,新鲜有趣优质的价值取向没有变,平实求实务实的文风导向也没有变。只有创作者自律自觉,将文风与世风勾连,给流量和情绪松绑,方能写出真正从容自信的作品。

四川省武胜中学201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武胜中学2013届补习班第二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i:28 F:19 S:32 K:39 Cu:64 第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厨房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B .减少燃煤的使用,改用风能、太阳能等能源,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C .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D .“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2.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数为N A 的CO 、C 2H 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 L ,质量为28 g B .已知2CO(g)+O 2(g) 2CO 2(g);△H=-akJ ﹒mol -1 将2N A 个CO 与N A 个O 2混合充分反应放出akJ 的热量。 C .用石灰乳完全吸收l mol Cl 2时,转移电子的数目是N A D .常温下,0.1mol/LNa 2CO 3溶液中,含有阴离子的总数大于0.1N A 3.下列叙述或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将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SO 2+H 2O+ClO -=SO 42-+Cl -+2H + B. 向含有F e 2O 3悬浊液中通入HI 气体: F e 2O 3 + 6H + = 2Fe 3+ + 3H 2O C .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 2溶液:2Cl - + 2H 2O Cl 2↑+ H 2↑+ 2OH - D .等物质的量的Ba(OH)2与(NH 4)2Fe(SO 4)2在溶液中反应: Ba 2++2OH -+2NH 4++SO 42-= BaSO 4↓+2NH 3·H 2O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 A.HClO 的电子式: B.具有16个质子、 16个中子和18个电子的微粒是3216 S C.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 D.乙烯的比例模型: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把a L 0.1 mol/L 的CH 3COOH 溶液与b L 0.1 mol/L 的 KOH 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一定 存在:c (K +)+ c (H +) = c (CH 3COO -) + c (OH - ) B .氯水中:c(Cl -)>c(H +)>c(OH -)>c(ClO -) C .把0.1 mol/L 的NaHCO 3溶液与0.3 mol/L 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一定存在:c (OH -) >c (Ba 2+)>c (Na +)> c (H +) D .常温下,在pH=3的CH 3COOH 溶液和pH=11的NaOH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6.向一定量的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 3溶液,生成沉淀Al(OH)3的量随AlCl 3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a 点对应的溶液中:Na +、Fe 3+、SO 42-、HCO 3- B .b 点对应的溶液中:Na +、S 2-、SO 42-、Cl -

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1—6单选,7—10多选,共40分) 1. 如图所示,A、B两质点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质点沿正方向做匀加速运动 B. B质点沿正方向先减速后加速 C. 经过4s,A质点的位移小于B质点的位移 D. 0~4s内,两质点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2. 测速仪上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为固定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670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和B相距710m.已知声速为340m/s,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0m/s2 B. 10m/s2 C. 5m/s2 D. 无法计算 3. 在t=0时,A、B两物体在同一地点以相同的初速度沿同一方向运动,A物体 的v-t图象如图,B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运动的时间可能等于A B. 在途中B始终在A的前方 C. 在途中任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不可能相同 D. 在途中任一时刻两物体的加速度不可能相同 4. “竹蜻蜓”是一种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的传统儿童玩具,是中国古代一个很 精妙的小发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外形如图所示,呈T字形,横的一片是由木片经切削制成的螺旋桨,当中有一个小孔,其中插一根笔直的竹棍,用两手搓转这根竹棍,竹蜻蜓的桨叶便会旋转获得升力飞上天,随着升力减弱而最终又落回地面.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人根据“竹蜻蜓”的形状和原理发明了直升机的螺旋桨.下列关于“竹蜻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竹蜻蜓”从手中飞出直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始终在加速上升 B. “竹蜻蜓”从手中飞出直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始终在减速上升 C. 为使“竹蜻蜓”能以图示方向旋转上升,其桨叶前缘应比后缘略高 D. 为使“竹蜻蜓”能以图示方向旋转上升,其桨叶前缘应比后缘略低 5. 如图所示,斜面小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 体m,且M、m相对静止,则此时小车受力个数为() A. 3 B. 4 C. 5 D. 6 6.如图所示,一个“V”型槽的左侧挡板A竖直,右侧挡板B为斜面,槽内嵌有一个质量 为m的光滑球C,“V”型槽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直线运动的一小段时间内,设 挡板A、B对球的弹力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5届高三旅游类专业第一次月考

2015届高三旅游类专业第一次月考 综合知识试题 本试题卷共7大题,70道小题,共10页。时量150分钟,满分390分。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本大题共30小题, 每小题3分,共90分) 1.被公认为西餐代表的菜式是 A.法式菜 B.英式菜 C.俄式菜 D.美式菜 2.下列关于酒的说法表述错误的是 A.酒水是酒精饮料与非酒精饮料的总称 B.葡萄酒、白兰地、啤酒、水果酒、黄酒是属于酒店常用的发酵酒 C.发酵只能使酒精含量达到15%(v/v)左右 D.药酒是一种配制酒,有较高滋补、营养和药用价值 3.西餐烹制中下列哪个英文缩写用于表示七成熟 A. M.R. B. R. C. W. D. D. M.W. 4.下列有关西餐宴会服务程序的说法错误的是 A.休息室鸡尾酒服务时间一般为半小时左右 B.西餐撤盘一般要用托盘操作,每次不应拿的太多,以免失手摔破 C.休息室服务员应向客人推荐餐后酒和雪茄,主要是各种利口酒和白兰地 D.值台服务员托着菜盘从左侧为客人分派主菜和蔬菜 5.西餐客人为表示就餐尚未结束,应将刀叉在餐盘中摆放的形状为 A.“一”字形 B.“八”字形 C.“V”字形 D. “二”字形 6.关于西餐酒水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进行红葡萄酒服务时,应该先将酒从冰桶取出 B.进行白葡萄酒服务时,应按照主人优先的原则进行服务 C.建议客人开胃酒选择白兰地 D.建议客人鱼类配白葡萄酒,肉类配红葡萄酒 7.下列关于酒水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软饮料是指酒精含量较少的饮料 B.加饭酒是黄酒的一种 C.啤酒的酒精度和麦芽汁浓度成反比 D.白兰地存储时间越长,酒的品质越差 8.餐厅服务员询问客人有无预定的正确用语是 A.Are you ready to order now? B.Would you like to sit here,sir/madam? C.May I have your name,please? D.Do you have a reservation,sir/madam? 9.下列关于餐后甜酒的描述错误的是 A.餐后甜酒又称利口酒,主要用作餐后酒或调制鸡尾酒 B.本尼狄克丁又称圣酒,产于法国诺曼底地区 C.金万利又称大马尼埃,产于法国科涅克地区,广泛用于调制鸡尾酒 D.薄荷酒主要产于法国和荷兰有绿色和白色两种

2019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语文

2019年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前言:现在距离高考越来越近,时间也越来越紧张,没有多少时间了!这个时候很多学生由于心理紧张,每天坐立不安,特别烦躁,不能静下心来学习。(关于高考心理辅导,另文刊登)这时候可不能放松 C小石潭的凄清、岳阳楼的阴晴、荷塘月色的宁静是文学家与客观景物沟通、交流、融合的产物。 D自然中的美景是由各种因素随机排列而成的组合,自然美景不可多得,不可再造,也不能失而复得。15.人为什么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5分)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看麦熟 肥沃的关中平原,从头年冬到次年春,走到田野上,十有八九都铺着日渐加厚的小麦的绿毡。而到了清明节呢,农谚说:“清明麦子埋老鸹。”于是,田野处处,是厚可盈尺的绿绒被了。“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块又一块的绿绒被儿,绿光闪烁,好不喜人。从此小麦就可着劲儿长了,那绿绒被便膨起来,膨起来,一天一个样子,一天一个样子,直至像隆起的海浪碧波,涛声震响。忽然有那么一天,麦稍儿迎风摇摆,一浪推着一浪,有了金子一样的颜色。麦梢儿的这一变化是一种信号,它触动了每一个庄稼人的心,而跳得最快最欢最

美的,却是婆娘们的心。 婆娘,关中农村特有的称谓,把自己的一颗心分作两半——一半在婆家,一半在娘家。婆娘负重最多、爱最多,最具人性美,最有人情味。 这不,看见麦梢儿黄了,她们立即想到了娘,想到了娘家的麦田,都准备着看望辛苦了大半年的爹娘和兄嫂弟妹,同时分享娘家麦子即将成熟的欢乐。于是,她们都忙碌起来了:蒸馍馍,烙锅盔,采拔菜蔬……丈夫、公婆都理解她们,由着她们的心性。咱关中俗话:“麦梢黄,女看娘”呀!这种风俗辈辈沿袭。她们小曲悄唱,加紧了手中的活儿。手疾脚快地找篮篮,装礼物,梳洗打扮——家家屋中大体都是这样。她们恨不得转眼间就能扑到亲娘的怀里。 于是,麦黄天,人们都惊叹关中路广漠的田野上,到处闪耀着看麦熟的婆娘的身影。她们的肌肤有的粉红,有的微黑,有的如春萝卜般的细嫩,有的如秋白菜般的健康,真是摇曳多姿、风情万种。于是,这麦黄天,田野是大片大片的黄的色块,她们是红的绿的花的荡漾的曲线。色块有了曲线喜悦的旋律,曲线有了色块的成熟的神韵。而这一切是被馨香浸透。 天那么蓝,那么纯,布满麦田的大地显得更黄了。大地焕发出我们民族的原色,它那么丰盈,那么辉煌。婆娘们就走在那原色之中。丰收在望,庄稼人被它所燃烧,田野上便此起

浙江省慈溪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考试英语试题

浙江省慈溪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考试 英语试卷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满分1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标号涂黑。 1.Tuesday being _________ windy, cold day in Beijing, the President tours _______ Forbidden City in Beijing, wearing ________ blue shirt with no tie and a casual leather jacket. A. a; the; the B. a; /; a C. /; /; a D. a; the; a 2. Nick is looking for another job because he feels that nothing he does ______ his boss. A. serves B. satisfies C. promises D. supports 3. He is afraid to face the difficulty he thinks he?ll have _________ the driving test tomorrow; he finds it difficult _________ rid of the worries. A. passed; got B. passing; to get C. to pass; getting D. in passing; in getting 4. For some time, Chinese peopl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CPC, ________ the contents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in the course of practicing socialism in China. A. had been improving B. have been improving C. were improving D. improved 5. All the people present agreed that the matter required ___________. A. to look into B. being looked into C. to be looked D. looking into 6. Victor apologized for _________ to inform me of the change in the plane. A. his being not able B. him not to be able C. his not being able D. him to be not able 7. Five years later, he returned home, his character greatly _________. A. changed B. changing C. having changed D. was changed 8. He is often listened __________ English songs, but this time we had him _________ a Russian song. A. to to sing; sing B. to sing; to sing C. sing; to sing D. sing; sing 9. It?s said that in the sea the fisherman caught a big fish ________. A. alive B. lively C. live D. living 10. This restaurant wasn?t _________ that other restaurant we went to. A. half as good as B. as half good as C. as good as half D. good as half as 11. When you are done with the book, just give it to Lucy or Helen or ________. A. wherever B. whoever C. whatever D. however 12. All the settlers nearby demanded that the nightclub _______ away as soon as possible because of the loud noise at night.

2019届浙江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浙江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 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 政治与血缘的结合 , 看似牢不可破 , 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 建国’, 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 立家’, 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 , 就有‘ 国’ 与‘ 家’ 的对立 , 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 ‘ 家’, 只知效忠于‘ 家’, 而不知效忠于‘ 国’ 。” 材料表明 A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2. 春秋初诸侯遍行采邑(封地),中后期始行县—郡制度,“ 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战国时边地繁荣,始于郡下设县,形成郡—县两级制。以上历史现象产 生的根源是 A .诸侯争霸的推动 B.铁犁牛耕的使用 C.分封制走向崩溃 D.法家思想的推广 3.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不断改革中央机构。下列能正确反映汉、唐、明、清四朝中枢演变过程的是 A .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 B.都察院——提点刑狱司——御史台——刺史制度 C.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改土归流 D.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度——- 军机处

4. 宋人吴处厚《青箱杂记》载:“ 岭南谓村市为虚,柳子厚《童区寄传》云:‘ 之虚所卖之。’ ……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 之为虚,不亦宜乎?” 从中可以获悉当时 A .农村集市开始出现 B.农村集市贸易发展 C.草市经营有时空限制 D.商业市镇逐渐兴起 5. 明中叶起,松江“ 布被天下” 的局面真正呈现出来,远销全国各地和海外。但是,江南的棉纺织行业却并未出现手工工场这种集中生产方式。究其原因,可能是 A .棉纺织业出现较晚技术不够成熟 B.小农家庭副业是棉纺织业的主体 C.棉纺织品易损耗不能够集中生产 D.棉花种植分散使集中生产成本高 6. 据道光《苏州府制》记载,晚明苏州府“ 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 。该史料用来研究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可以得出的最完整 的结论是 ①商品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②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增多 ③市民阶层已经有相当数量④雇佣劳动的出现具备可能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7. 以下观点中,与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不相符合的有① “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② “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 (山泽资源)不出则财匮少” ③ “ 待农而食之,虞(山泽资源)而出之,工 而成之,商而通之。” ④ “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A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 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 这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高三 2011-10-23 20:40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应用(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与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漩涡(xuán)症结(zhēng)果脯(fǔ)犯而不校(jiào) B.骠骑(piào)辟谣(bì)碑贴(tiě)间不容发(jiān) C.着陆(zháo)机杼(zhù )契机(qì)以讹传讹(é) D.蹩脚(biě)掮客(qián)劲头(jìn)赧颜苟活(nǎn) 答案:A 解析:B.辟pì,“碑帖”应为“碑帖”;C.着zhuó;D.蹩bié。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的袁绍,由于为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关键时刻往往引而不发,故不能成就大业。 B.辛亥革命前后所兴起的街头政治,把民众当成革命者与国家权力进行斗争的工具,城市街头风云际会,城市在炮火中经历了灾难,民众生存环境恶化。 C.上中学时,老师在一次谈话中鼓励丁学良有机会要到哈佛读几年书,没想到一语成谶,后来丁学良就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个去哈佛读社会学的博士。 D.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答案:D 解析: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的器皿;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别人请教。A.引而不发: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此处误用为“做事不果断”,属望文生义。B.风云际会:比喻贤臣与明君相遇,有了施展才能的好机会。也指有才能的人遇到机会。C.一语成谶:就是“不幸而言中”,一般指一些“凶”事,不吉利的预言。感情色彩有误。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训练中身体失去的水分应及时补充,因长时间训练会使身体大量排汗,血浆量下降16%,所以应及时补水以增加血浆量,提高心脏的工作效率和运动持续时间。 B.当看见“徐州”舰官兵拉出的横幅时,从利比亚经海上撤离的华人跳跃着、欢呼着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C.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D.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答案:B 解析:A项搭配不当,应在“运动持续时间”前加“延长”;C项结构混乱,改为“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宾至如归的感觉”或者“让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D项表意不明,“部分”可为福利院,也可为孤儿。 4.从下了各句中选出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一句() A.王平对邻居张大爷说:“张大爷,我们班同学明天春游,尽快帮我借台照相机,以免误事。”

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 2019.5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6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 路遥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把目光投向变革中的现实生活,关注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情感与命运。他用生命所建构的文学世界,呈现了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也照亮了无数人前行的路。 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主要反映1975年到1985年城乡广阔的社会生活。他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这样说:“这十年是中国社会的大转型时期,其间充满了密集的重大的历史事件。我的基本想法是,要用历史和艺术的眼光观察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人的生存与生活状态。作品中将要表露的对某些特定历史背景下政治事件的态度,看似是作者的态度,其实基本应该是那个历史条件下人物的态度,作者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上,真正体现巴尔扎克所说的书记官’的职能。” 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方式,要求路遥一丝不苟、全方位地占有资料,熟悉所书写时代的特征与气质。路遥用6年左右的时间,潜心 ..阅读了一百多部长篇小说,阅读了大量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化以及农业、工 业、科技、商业等方面的书籍,还翻阅过这十年间的各类报刊杂手指头翻烂了,就缠上胶布翻。他屡次 ..重返陕北故乡,深入到工矿企业、学校、集镇等地,进行生活的“重新到位”,加深对农村、城镇变革的感性体验。应该说,路遥在动笔创作这部“宏大叙事”的作品前就做足了功课。但路遥所坚持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当时被文学评论界认为“过于陈旧”。 在新的文学潮流面前,路遥并没有选择迎合,而是坚定地固守传统。路遥所以执拗 ..地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按他的说法:“生活和题材决定了我应采用的表现手法,文学的‘先进’不是因为描写了‘先进’的生活,而是对特定历史进程中的人类活动作了准确而深刻的描绘。在中国这种一贯的文学环境中,独立的文学品格自然要经受重大考验。在这种情况下,你之所以还能够坚持,是因为你的写作干脆不面对文学界,不面对批评界,而直接面对读者。只要读者不遗弃你,就证明你能够存在。” 就这样,路遥以极大的艺术自信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行,抱病 ..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创作。198年12月30日,路遥给时任《文学评论》常务副主编蔡葵的信中,再次明确地宣誓了自己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当别人用西式餐具吃中国这盘菜的时候,我并不为自己仍然拿筷子吃饭而害臊……” 事实上,路遥用最在乎读者的创作方法为读者做出的“这盘菜”,果真赢得了大众的好评。《平凡的世界》于1991年3月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其时的路遥仍保持着高度清醒的头脑,他强调“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之中,在无数胼手胝足创造伟大历史、伟大现实、伟大未来的劳动人民身上领悟人生大境界、艺术大境界,应该是我们毕生的追求”。 路遥是地道的陕北农民的儿子,陕北文化大气、包容、担当、进取、利他的特点给予其特殊的熏陶与滋养。他懂得自己的艺术创作在本质上与父亲的劳动并无二致,并由此生发出许多至理名言:如“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有耕种才有收获;即使没有收获,也不为此而终生遗憾”……这些具有农民哲思的人生箴言,是路遥这位有着深刻农民情结与土地情结的作家人生体悟的真实流露,这也是他长期思考人生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由此,他才有“作家的劳动,绝不仅是为了取悦于当代,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代”的响亮声音。 《平凡的世界》真实地记录了那个大转型时期,承担了“历史书记官”的功能;小说所传达出的精神价值,是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统的继承,提供了鼓舞读者向上与向善的正能量。小说中的人物成为改革开放大潮下芸芸众生的缩影,人生充满挫折但自强不息,出身卑微但敢于追求爱情。《平凡的世界》重构了中国社会的精神食粮,温暖了无数人心。它尊重了大众并引导了大众、提升了大众,让无数读者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安徽省六安一中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

六安一中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舜文化 ①《尚书》云:?德自舜明。?《史记》载:?天下明德皆自虞帝(虞舜)始。?舜帝是?德?的化身,简言之,舜文化就是舜帝身体力行所创造的道德文化,它是一种原生性的道德本体文化。因此,舜帝是中国道德文化的鼻祖。 ②舜所处的时代,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转折时期。在这个时期,东夷集团与华夏集团的融合已经完成,亦即炎、黄民族的融合已经完成,在部落联盟的体制沿袭了数千年后,国家已经初步形成;作为个体的人,也已经进入了由部落联盟——诸侯国组合起来的?古国?大社会。因此,在社会生产之中,需要有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关系和双方都能接受和遵守的准则,才能维护诸侯国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与和谐。作为诸侯国联盟首领的舜,正是适应了这一社会发展的需要,身体力行地创造、想方设法地推行了这些准则,并使整个社会都遵守这个?道德?规范,成为人类由文明产生阶段进入文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我们说孔子是儒文化的创始人,然而,孔子的功绩在于集文化之大成;儒家文化实际上只是孔子对舜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纵使是儒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仁?,也只是孔子在总结商周文化基础之上的画龙点睛。儒学三重道德——人伦道德、社会道德、宇宙道德的源头来自于舜帝的道德文化。楚简中的《唐虞之道》写道:?爱亲忘贤,仁而未义也;尊贤遗亲,义而未仁也……爱亲尊贤,虞舜其人也。?由此可以证实,儒家三重道德的基本构架就是发轫于舜帝所创建的道德文化。 ④各民族的文化都以本民族的特有形式发展起来,形成本民族的传统。舜文化产生在炎、黄民族融合之后,所以,它代表的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利益,这也是舜文化得以继承和不断弘扬的原因。舜帝虽然居?三皇五帝?之末,但是,舜帝开创了?德治?文明的崭新时代,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和历史意义。 ⑤以农耕文化为内涵的炎帝文化,以政体文化为内涵的黄帝文化,以道德文化为内涵的舜帝文化,这是中华文化的三块里程碑。农耕文化、政体文化、道德文化是中华远古文化的源头。又特别以舜文化为博大精深,它涵盖了社会、自然两大学科,其内容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艺、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舜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源头。唐代著名思想家韩愈在他的《原道》一文中梳理儒家的传授关系时说,是?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以是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孔孟传之于后人。 ⑥中华传统文化之根脉是舜文化。舜文化是儒家道德价值之根脉。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

2019届高三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建人高复2019届高三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称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en does the man say the lecture will begin? A.At 7:30 B.At 8:00 C.At 7:40 2.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At the post office B.At the airport C.At the hospital 3.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 big travel company B. A job opportunity C.An inexperienced salesman 4.What does the man mean? A.Bill isn’t ready to help others B.Bill doesn’t want to listen to him C.Bill is actually in need of help himself 5.What does John think of his holiday? A.Wonderful B.Awful C.Boring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y didn’t the woman show up for class? A.She met a traffic accident B.She talked with the man C.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with her car 7.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A.Have her car repaired B.Rent a car C.Buy a new car

2019海淀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 一篇文章的优劣,取决于能否映射现实、有无社会观照。倘若文风浮夸自大,标题一’晾 -乍,事实似是而非,这不仅唐突了读者,也丧失了传播价值,污染了舆论生态。 最近在网上,“美国害怕了”“日本吓傻了”“欧洲后悔了”之类的文章,总能赚取不少莫名点击。然而,纵观这些所谓“爆款”文章,其实却了无新意,一味夸大,文风堪忧。比如,有的任意拔高、以偏概全,高喊《在这些领域,中国创下多个“世界第一”!无人表示不服》;有的自我安慰、贻人口实,鼓吹《别怕,我国科技实力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有的内容一厢情愿、断章取义,将国外的只言片语,放大成“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中心位置…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一经济体”等声音。 这些“雄文”的共性,一无事实骨架,二无内容血肉,三无思想含量,徒有浮躁外壳,经不起一点风吹日晒。要知道,文章不会因为浮夸而增色,国家也不会因为自大而变强。挑动极端情绪、肆意传播偏见,容易造成公众走进夜郎自大、自吹自擂的狂妄误区,导致社会陷入信息碎片化、思维程序化的认知闭环。 新闻学有一种观点认为,“最好的编辑一定是个营销专家”。而某些媒体,其浮夸自大的文风,无异于“吸晴涨粉”的气球,一触即破。这类文章的始作俑者,把标题当作一枚带着诱饵的鱼钩,诸如“全球首款”“世界第一”的标题党,给标题大加“刺激”的猛料,以博人眼球,吊人胃口。然而,新闻不是爽文。如果只讲营销不讲营养,只要眼球不讲责任,即使一时流量爆棚,也是在误导大众。 有网友感慨,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新闻越来越多,离真相却越来越远。的确,浮夸自大的文风套路,看似抄了“10万+”的近路,实则误入新闻生产的歧路。据统计,去年新媒体运营行业人数超过300万,各类机构对内容创业者的投资金额超过50亿元,可谓既有前途,又有“钱途”。然而,面对如此大好的形势,自媒体要想创作自如,就更需恪守自律。倘若毫无底线蹭热点,肆无恩障造噱头,结果只能是漫出道德水位,偏离法治轨道,消解媒体公

天津市蓟县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理试题(WORD解析版)

天津市蓟县一中2013高三(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32分) 1.(4分)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 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将复数+(1+2i)2转化为a+bi(a,b∈R),即可. 解答: 解:∵==, (1+2i)2=1﹣4+4i=﹣3+4i, ∴+(1+2i)2=(﹣3)+(+4)i=﹣+i, ∴复数+(1+2i)2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属于基础题. 2.(4分)(2012?青岛二模)已知函数,则 的值是() A.5B.3C.﹣1 D. 考点:函数的值. 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本题是分段函数求值,首先弄清f(x)在不同区间有不同对应法则,找准对应区间代入计算即可. 解答:解:∵f(1)=log21=0,∴f(f(1))=f(0)=3﹣0+1=2, 又∵,∴=+1=+1=2+1=3, ∴=2+3=5.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分段函数求值问题,关键由自变量找对应区间,由内到外逐一确定适用区间,即可利用相应对应法则求值.

3.(4分)(2012?九江一模)已知函数,则该函数是() A.非奇非偶函数,且单调递增B.偶函数,且单调递减 C.奇函数,且单调递增D.奇函数,且单调递减 考点:奇偶性与单调性的综合. 专题:证明题. 分析:由题意,根据题设条件及选项可判断出,可先由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再由函数的单调性的判断方法判断出函数是一个增函数,由此可以判断出正确选项 解答:解:此函数的定义域是R 当x≥0时,有f(x)+f(﹣x)=1﹣2﹣x+2﹣x﹣1=0 当x<0时,有f(x)+f(﹣x)=1﹣2x+2x﹣1=0 由上证知,此函数是一个奇函数, 又x≥0时,函数1﹣2﹣x是一个增函数,最小值是0;x≤0时,函数2x﹣1是一个增函数,最大值为0, 所以函数函数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 综上,函数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且是奇函数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奇偶性与单调性的判断,熟练掌握函数奇偶性判断方法与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4.(4分)(2012?湘潭三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命题“若am2<bm2,则a<b”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B.命题“?x∈R,x2﹣x>0”的否定是“?x∈R,x2﹣x≤0” C.命题“p∨q”为真命题,则命题“p”和命题“q”均为真命题 D.已知x∈R,则“x>1”是“x>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分析:A先写出逆命题再利用不等式性质判断;B中“?x∈R,x2﹣x>0”为特称命题,否定时为全称命题; C命题“p∨q”为真命题指命题“p”或命题“q”为真命题,只要有一个为真即可; D应为必要不充分条件. 解答:A“若am2<bm2,则a<b”的逆命题是“若a<b,则am2<bm2”,m=0时不正确; B中“?x∈R,x2﹣x>0”为特称命题,否定时为全称命题,结论正确; C命题“p∨q”为真命题指命题“p”或命题“q”为真命题,只要有一个为真即可,错误; D应为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问题涉及不等式性质、复合命题真假判断、全称命题及特称命题、

宁夏育才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

绝密★启用前 宁夏育才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英语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白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亳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考生必须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写在草稿纸上、超出答题区域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保持卡而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I卷(选择题)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五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下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The man can't smoke at all. B.The man can smoke? C?Neither of them can smoke here? 2? Where does the woman want to go? B.The Art Museum.

宁夏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宁夏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三 2013-09-08 19:17 宁夏银川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夏商周三朝,被中国传统史学家称为“三代时期”。商人性格活泼,注重感官享受,殷墟妇好墓挖掘出的210件礼器中,仅酒器就有方彝、尊、献、壶,爵等15种175件,占全部礼器74%,酒器在墓葬中的批量摆置反映了商人重酒的风气。 《诗?商颂?烈祖》中强调祭祖时美酒的重要性“既载清酤,赉我思成”。张光直在《商代的巫与巫术》中提出:“酒是一方面供祖先神祇享用,一方面也可能是供巫师饮用以达到通神的精神状态。”可见早期的祭祀离不开酒,而祭祀时候的饮酒也有特别的规定,一般先由巫师或祭司饮酒,传达神灵的旨意。 上世纪80年代出土的平民墓葬中,有随葬品的均为爵、觚等酒器。商代酒器最简单的组合是一爵一觚。现代考古学家认为,这种酒器之所以命名为“爵”,是由于它的造型像一只雀鸟,前面有流,好像雀啄,后面有尾,腹下还有细长的足,而古代爵与雀同音通用。宾主酒酣耳热之时,乐舞表演将把宴会的气氛推向高潮。根据《商颂》中的描述,重要的祭礼都以舞队的“万舞”开始,伴随着鼓、管、钟、磬等乐器的伴奏,最后在盛大的宴飨中结束。被总称为“万舞”的舞蹈包括舞者手持马辔的武舞,以及脚踩双杆,类似高跷的林舞。 与商代不同,周代的酒成为了王室弘扬“礼制”与仪典的载体,饮酒聚宴往往只是繁琐而庄重的祭祀典礼结束后的附属程序。对于饮宴具体制度,《礼记》记载了很多严格要求,比如参与祭祀宴会者的身份不同,其使用的酒器也有所差异:“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祭祀之时,酒之种类不同,摆放位置也有严格繁琐的规定,比如明确要求祭典时,淡薄的酒放置于内室,甜酒在门边,浅红色的清酒在堂上,清酒在堂下。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周王室对诸侯国的控制能力一落千丈,随之的春秋战国时

2019海淀高三期中语文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9.11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1分。 1.(3分)B 2.(3分)C 3.(3分)C 4.(3分)D 5.(3分)C 6.(6分) 答案示例: 打卡地点①:航站楼核心区的一根C型柱前 推荐语:C型钢柱应是本次人文·科技之旅的重点参观项目。我建议同学们可以在航站楼核心区的任一根C型柱前打卡留念,驻足参观。远观,我们可以感受C型柱支撑屋顶,为航站楼带来的开阔感,在宏大与舒适中体会人文机场的内涵。近看,我们可以观察C型柱连接屋面部分特殊的采光设计,观察它与屋顶和地面间的支撑结构。C型柱设计、施工中的科技含量,能让同学们更好的感受到中国制造的独特魅力。 打卡地点②:京雄城际铁路大兴机场高铁站 推荐语:本次游学活动,我建议从北京西站乘坐京雄城际高铁前往大兴机场。游学首站打卡大兴机场高铁站。刷二维码乘车,同学们可以感受到高铁的智能服务。“凤栖梧桐”主题文化墙前拍摄集体照,大家可以留下见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纪念。由高铁站前往航站楼的过程中,大家还可以体验旅客的真实感受。大兴高铁站内清晰的路线导引,与机场航站楼无缝衔接的标识,和机场相同的装修风格,都会让你感到方便、快捷与舒适。 【评分标准】每条推荐语3分,其中主题突出2分(人文、科技体现其一即可),语言简洁、有说服力1分。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9分。 7.(3分)A 8.(3分)B 9.(3分)①B ②C ③A(每空1分) 10.(3分)D 11.(5分)①(3分)参考译文:向百姓横征暴敛【评分标准】“厚”“措敛”“乎”,翻译正确,各1分。 ②(2分)参考译文:音乐影响人深远,(它)教化人迅速 【评分标准】“入”“化”,翻译正确,各1分。“也”表停顿,若译为连词,扣1分。 12.(6分)参考答案: 墨子反对“兴乐”的理由:兴乐会加重百姓负担,是不仁的行为(1分);兴乐对于改善百姓生活、国家平定祸乱没有具体作用(2分)。 荀子认为应该“兴乐”的理由:音乐是人情的自然流露,君王通过音乐可以引导人心向善(1分);音乐能够使社会安定、人际关系和谐(1分);音乐能起到教化百姓,团结民众的作用,有利于君王的统治(1分)。 【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 13.(6分)答案要点: 乐要以仁为基础;乐与礼能够起到完善人格的作用;乐要兼具道德性和艺术性。 【评分标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4.(3分)D 15.(3分)B 16.(6分)答案要点: 被贬谪后,于羁旅途中的孤独感伤。对时光流逝的愁苦无奈。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面对世俗的清高孤愤。 【评分标准】每点2分(情感内容1分,诗句分析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言之成理即可。 17.(6分)参考答案: ①庶竭驽钝②攘除奸凶③三顾频烦天下计④两朝开济老臣心 ⑤身既死兮神以灵⑥魂魄毅兮为鬼雄(“子魂魄兮为鬼雄”亦可) 【评分标准】6分,每句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该句不得分。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 18.(2分)B 19.(3分)C 20.(5分)答案示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