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技能等级评定制度

员工技能等级评定制度
员工技能等级评定制度

员工技能等级评定制度

1. 目的

为加快公司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员工专业技能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公司生产效率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管理岗位外的特种作业、特种设备操作人员。

3. 等级划分技能等级共分为三类十五级,分别为高级类(高级技师)、中级类(技师)、初级类(技工)。

4. 职责

4.1 总经理负责技能等级评定方案的批准,员工技能等级调整的审批工作。

4.2 生产部负责等级评定考试题库的建立、实际操作技能的考评工作;

4.3 生产部、技术部、安环部、行政部负责等级评定的受理及鉴定工作;

4.4 行政部负责技能评定薪酬的调整;

4.5 财务部负责薪酬的审核、发放工作。

5、技术等级设定

5.1 基础条件

5.1.1 基础资格条件:入职 1 个月以上,具有 1 年以上的同等岗位工作经历,与公司签定3 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含续签)。

5.1.2 能严格服从领导工作安排和调遣,及时圆满的完成工作任务。

5.1.3 热爱本职岗位工作,勤劳刻苦,人品正派,团结同事,顾全大局,积极进取。

5.1.4 在工作期间没有发生严重违法公司规章制度行为,没有受到公司任何警告以上处理的。

5.2 技术等级

5.2.1 从低到高依次设定为初级类(技工)、中级类(技师)、高级类(高级技师)三个类别,每个类别分为五个职级, 5级最高, 1 级最低,共分三类十五级。

5.2.2 技术等级是员工技能水平的体现,不代表管理职务,行政管理上要谦虚接受主管领导的管理。

5.2.3 各部门、基层主管要关心技术人员的成长进步,为技术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培养、晋升渠道,将技术人员的成长进步作为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不得以任何借口打压、拖延技术人员的技能等级评定。

5.2.4 类别划分、技能概述及经验要求

6. 技能评定项目及方法

6.1主要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和工作绩效情况,理论考试主要为相关理论知识、操作规程、安全常识等。由生产部和技术部拟定考试题库,行政部协调组织闭

6.2操作技能考核的内容,由生产部根据评定对象所从事的工作确定相应的考核项目,在指定场地通过现场实操的形式进行考核。

6.3工作绩效根据评定对象最近一年的工作绩效情况,进行汇总统计。

6.4理论知识考试、实际操作考核和工作绩效满分均为100分,三项成绩平均分达到70 分以上(含70分),且其中有一项未满60分者为不合格。

6.5对于文化水平较低者,可采用口头提问的方式进行理论考试,评审人员审核后代替

理论考试的分数。

6.6 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工作绩效所占权重如下表:

7. 技能等级评定流程

7.1 新进员工等级评定

7.1.1对于工作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新进员工,试用时能独立从事本岗位工作,技能等级评定时可按照适用等级直接定级。

7.1.2特定岗位、特定技能人员的等级评定可按照一人一策的灵活薪酬政策执行。

7.1.3技术人员晋级、定级,必须以整月为单位提出,每月十日前(含十日)入职的员工,可按首月试用期计算。超过十日后入职的,以下月为首月试用期。但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试用员工,仍可提前晋级。

7.1.4生产部根据所需评定的技能、人数,统筹安排理论考试及实际操作考核的时间、地点,并通知相关部门及人员组织考试、考核。

7.1.5生产部汇总评定意见,确立评定等级,提交相关部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

7.2 正式员工等级评定

7.2.1已评定技术等级,并授予正式工号的员工为正式员工。

7.2.2正式员工进行等级评定,应对照技能评定条件,填写定级申请表,列出申请理由,并由部门负责人填写审核意见后报行政部。

7.2.3正式员工晋级等级评定,应符合技能晋级的工作经验要求。

8. 相关要求

8.1各级管理人员应为员工成长、技能提升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任何部门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兑、压制新老员工成长,一经查实,将视情节轻重对有关人员给予罚款、降职、撤职、调岗、开除等处分。

8.2在技能等级评定的过程中,评定小组成员必须保持公平、公正,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评定,严禁弄虚作假,否则一经查实,将视情节轻重对有关人员给予罚款、降职、撤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