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法

猪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法

猪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法

发表时间:2017-10-31T14:47:25.6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作者:肖振库

[导读] 猪的发病多在春季,且多为混合感染,发病后不易治愈。最普遍的有猪瘟、猪流感、猪肺疫、仔猪副伤寒、大肠杆菌病等。猪瘟死亡率较高’猪流感死亡率较低,但可导致猪生长迟缓,使养殖效益下降。

黑龙江省甘南县中兴乡人民政府畜牧兽医站 161800

猪的发病多在春季,且多为混合感染,发病后不易治愈。最普遍的有猪瘟、猪流感、猪肺疫、仔猪副伤寒、大肠杆菌病等。猪瘟死亡率较高’猪流感死亡率较低,但可导致猪生长迟缓,使养殖效益下降。

1 猪瘟的防治

猪瘟是一种由病毒所引起的猪病,该疾病发展速度十分迅速,传播速度也极快,可发生于不同年龄阶段及不同品种类型的猪群。其中,日龄小于1个月的仔猪其感染率普遍较低,而>1个月的猪群普遍发病率较高。当猪群受到传染时,猪瘟将会以爆发的形式出现,最先感染的猪群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死亡,死亡风险极高。猪瘟的疾病特征主要表现为高热、四肢不受控制抽搐、痉挛等,猪瘟的高发时期为春季前期及春季末尾期,此时的防控重点在于对猪瘟高发地区和常发地区提前做好防控措施,在母猪配种前及配种后均进行免疫。对日龄<20天的仔猪可进行首次免疫,在日龄50天时再次对仔猪进行免疫接种。对于非疫区猪群可对母猪配种前后进行免疫,对公猪只需在秋季和春季两个季节进行免疫,对已经断奶的仔猪只需免疫一次,此外,为预防仔猪感染猪瘟,也可对仔猪采取超前免疫措施。因春季早晚温度差距较大,养殖人员需对猪舍做好保温工作,并对猪舍进行定期的清洁与消毒,改善猪舍环境,对猪舍的饲养方式进行严格管理,饲料需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加强胡萝卜等饲料的喂养,提升猪群对病毒的免疫力,以此降低猪瘟的爆发几率。在猪舍消毒上,饲养员可采用石灰水等方式进行消毒,定期清洁粪便,并保持室内良好通风。若猪群出现了明显的呼吸道感染,饲养员可选择咳瑞康进行肌肉注射,并每隔2天对注射进行全面消毒及粪便清理,使猪群的饲养环境得到改善,减少病毒的滋生。

2 猪霉形体肺炎

当易感猪群首次被病原菌传入时,极有可能会暴发急性型。任何年龄的猪都容易感染,可达100%的发病率。并有发热或不发热的急性呼吸困难的特征性。3个月的持续时间,而后转为慢性型;很常见,小猪多在3到10周龄时第一批病状出现,10到16天的接触后的潜伏期。本型特征是明显反复的干咳与频咳,在晨起喂饲与运动剧烈后咳嗽尤为严重。通常病猪仅咳嗽1到3周,或是没有限期地咳嗽。除较重病例外,呼吸动作仍然正常。病猪通常食欲正常,生长发育却不是很好。在表面康复之后,当猪达到16周龄时复发或“第二次暴发”也是极有可能。有些患慢性型疾病的猪,日后会由于巴氏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继发侵入,急性肺炎也有可能发生;病猪没有较明显症状并有时轻咳,全身状况良好及生长发育几乎正常,但经X射线检查或剖检时可见到气喘病病灶;猪气喘病冻干兔化弱毒菌苗;猪气喘病168株弱毒菌苗,两种菌苗仅适在疫区使用,都要注入肺内才能产生免疫效果且免疫力产生的时间缓慢,约在60天以后才能产生免疫力。已在国内使用的美国辉瑞与荷兰英特威公司生产的灭活疫苗,肌肉注射,效果较好且使用方便。

3 仔猪副伤寒防治

从近几年畜禽养殖较常面临的各个问题来看,仔猪副伤寒是春季时期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该疾病高发于刚出生3-4月的仔猪当中,对于小于2个月的猪群普遍较少出现。该猪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早期便秘,在后期时逐渐出现下痢,远端皮肤处如耳朵、腹部、嘴周、尾端等部位皮肤相较于其它部位更红,并随着时间延长而呈现青紫色,此时仔猪体温会比正常水平高出许多。部分仔猪为慢性便秘,因此会出现下痢和便秘症状的交叉呈现,排泄物颜色多为淡黄,皮肤表层会出现湿疹。对此,?对仔猪副伤寒的预防,需在仔猪断奶后,立即对各个仔猪进行副伤寒弱毒冻干苗接种,提前做好预防措施,这是降低病猪发生率的重要举措。而对已经出现仔猪副伤寒的养殖区,需对日龄在10-30天的仔猪进行首次副伤寒接种免疫,对其间隔8天后再进行免疫。免疫药物可选择庆大霉素、氯霉素等药物,但需谨记,青霉素、红霉素等药物无法治疗该疾病,因此在选择免疫药物时需对猪群的患病类型做到明确了解,对不同药物的治疗功效也做到熟知。

4 猪流感

猪流感是由正黏病毒科猪流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疾病。临床发病表现急促、咳嗽、呼吸困难、发热、衰竭、迅速康复为特征。病猪和带毒猪是此病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发病猪不分品种、性别和年龄,冬春两季发病较多,多在早春呈地方性流行。往往突然发病,迅速传染整个猪群,发病率高达100%,潜伏期2-7d,病程1周左右。如果在发病期管理不当。会发生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等,增加猪的病死率。此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用猪流感佐剂灭活苗连续接种2次,免疫期可达8个月。预防要加强猪舍的消毒工作,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加强饲养管理,定期用5%的火碱对猪舍进行消毒,在天气突变或湿冷时要注意防寒保暖,保持环境稳定。特别是春季注意猪舍通风胆要防贼风、防潮。此外,在发病季节不可从外地引进新猪,凡购进新猪必须隔离饲养,等1周确认无病后再并人原猪群。定期用阿毒(主要成分为利巴韦林)拌料预防。假如发生猪流感,首先要供给富含营养的青绿多汁饲料,及时查明病猪与可疑病猪,隔离治疗。猪舍用2%烧碱液消毒,粪便堆积发酵。病初给以缓泻,之后解热镇痛,抑菌消炎。可肌注30%安乃近注射液3-5mL/头,或复方氨基比林、复方奎宁注射液5-10mL/头。此外添加适量抗菌素或碘胺类药物,以减轻并发症。另服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以防细菌感染。对病情较重的猪可用青霉素、链霉素、病毒灵同时肌注,每天2次,连用5d。也可用精通一号(主要成分为柴胡)+热毒5号(主要成分为氨基比林)肌肉注射0.2mL/kg体重,另用病寄灵(主要成分为葸诺沙星)+病毒5号(主要成分为罗瓦尔精)肌肉注射0.1mL/kg体重,每天1次,连用3d。

5 猪传染性胃肠炎

通常2周龄以内的仔猪感染后12-24小时会出现呕吐与严重下痢。此病快速传播,几天可感染全群。仔猪发病突然,先表现呕吐,而后腹泻如水,粪便呈现黄色、绿色或白色且常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块。越小日龄,病程越短,死亡率也越高,2周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很高,有些母猪与患病仔猪有密切的接触并导致反复感染,其症状较重,体温升高,泌乳停止且呕吐、食欲不振与腹泻,也有些哺乳母猪没有明显的临诊症状;此病发生时,马上把病猪隔离饲养,与健康母猪和没有感染的仔猪进行隔离,以防仔猪感染,对圈舍环境要清扫干净,用草木灰水或碱水进行消毒,可用氯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10~30毫克,每天2次;磺胺脒0.5~4克、次硝酸铋1~5克、苏打1~4克,混合口服。对重病猪失水过多,适当静脉注射葡萄糖氯化钠溶液,上述药物可控制继发感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