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重点整理(同名7185)

医学免疫学重点整理(同名7185)
医学免疫学重点整理(同名7185)

医学免疫学重点整理(同名7185)

第一章

现代免疫:机体识别“自己”和“非己”,对其产生免疫应答(清除抗原性异物,或维持免疫耐受),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的生理性防御机制。

三大免疫功能的表现:

功能生理表现病理表现

免疫防御抗感染免疫,防御病原微生物超敏反应或免疫缺陷

免疫稳定对自身组织成分的耐受自身免疫病

免疫监视防止细胞癌变或持续性感染癌症或持续性感染

免疫的类型及特征:1、非特异性免疫(自然免疫):【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皮肤及粘膜分泌物;第二道防线: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粒细胞】

特征:反应迅速,并非针对特定Ag

2、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和体液免疫(B淋巴细胞)两个分支【第三道防线:淋巴细胞、抗体】

特征:特异性、多样性、记忆性、耐受性、自限性

免疫学分类:1、基础免疫学、临床免疫学2、免疫学检验3、免疫药理学4、分子免疫学

琴纳(Jenner)——牛痘疫苗Behring与Kitasato北里——抗毒素(被动免疫)

巴斯德(Pasteur)——疫苗(主动免疫)Metchnikoff——细胞学说

Ehrlich(欧立希)——体液学说Burnet——克隆选择学说

第二章

抗原: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抗原的特性:1、免疫原性2、免疫反应性

全抗原:具有两种特性的物质半抗原:能与抗体结合产生免疫反应性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耐受原(变应原):可能引起病理性免疫应答即超敏反应的抗原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构成抗原的条件):1、异物性2、理化条件(分子大小、化学组成和结构、立体构象、物理性状等)3、其它条件(宿主因素、免疫方法)

【异物性:与自身成分相异或免疫系统发育成熟前未接触过的物质。】

抗原决定簇(表位):是Ag分子表面有一定空间构象的特殊的化学基团,(其性质、数目、空间构型)决定抗原特异性。

T细胞决定簇与B细胞决定簇主要特点:

T细胞决定簇B细胞决定簇

受体TCR BCR

MHC递呈必需不需

决定簇构型顺序决定簇构象决定簇、顺序决定簇

决定簇位置抗原分子任意部位多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

决定簇性质多为加工变形后的短肽天然多肽、多糖、脂多糖

共同抗原:含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的不同抗原

交叉反应:某些抗原不仅可与其特异性应答产物发生反应,还可与其他抗原诱生的应答产物发生反应

抗原的分类:根据诱生抗体对T细胞的依赖关系:TD-Ag(胸腺依赖性抗原),TI-Ag(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异嗜性抗原: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同种异型抗原:在同一种属的不同个体之间,由于遗传基因的不同而表现的不同抗原。

超抗原(SAg):一类可直接结合抗原受体,激活大量T细胞或B细胞克隆,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的物质。

血型抗原:红细胞上含有A抗原即A型血,含有B抗原即B型血。

细菌外毒素:细菌的代谢产物,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具有强的免疫原性。

抗毒素:外毒素刺激机体产生的相应的抗体。

类毒素:经过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而保留免疫原性的外毒素。

佐剂: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先于或与抗原同时注入机体后,能非特异性地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1、病原微生物抗原2、细菌毒素抗原3、异种动物免疫血清4、同种异型抗原(红细胞血型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5、其它抗原:异嗜性抗原等

第三章

抗体(antibody,Ab):机体免疫系统受到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被激活,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抗血清(免疫血清):含有抗体的血清。

免疫球蛋白Ig: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Ig ≠Ab,Ig >Ab

Ig的分子结构:

连接链(Joining chain,J链):由浆细胞合成的多肽链。

分泌片(secretory piece,SP):由粘膜上皮细胞合成的多肽。

Ig功能区与活性:

?VH和VL是抗原结合部位,结合抗原

?CL和CH1带有同种异型的遗传标志

?IgG的CH2和IgM的CH3是补体结合部位,参与补体激活

?IgG借助CH2通过胎盘,SIgA进行主动运输和分泌

?CH3是免疫细胞的Fc受体结合部位,介导调理吞噬作用和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IgE通过Ig的Fc段(CH4)与肥大细胞结合,参与Ⅰ型超敏反应

?铰链区富含脯氨酸(Pro)和-S-S-, 易弯曲伸展,利于抗原的结合,并利于补体结合位点的暴露(IgM 和IgE 无铰链区)

Ig的水解片段:铰链区对蛋白酶敏感,木瓜蛋白酶作用IgG分子重链间二硫键的N端侧,将其裂解为Fab段和Fc段。胃蛋白酶切在该二硫键之C端侧,产生F(ab’)2和若干pFc段。

水解效果Ig Ig

↓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应用于精制抗毒素)

2Fab+Fc F(ab′)2+pFc′

(一)IgG:是血清Ig的主要成分,抗感染的主要抗体,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

(二)IgM:分子量最大的Ig,mIgM是B细胞最主要的BCR成分,最早合成和分泌的Ab,免疫应答过程中最早出现,人体天然血型抗体;临床诊断意义:胎儿或初生儿血液内出现IgM——子宫内感染,血清中出现IgM——近期感染。(三)IgA:血清型IgA是单体,分泌型IgA为二聚体形式,sIgA是人体分泌液和黏膜免疫中的主要抗体,sIgA在局部抗感染、新生儿抗感染(初乳),Ⅲ型超敏反应。

(四)IgE:血清中含量最少,参与Ⅰ型变态反应,与抗寄生虫感染密切相关。(五)IgD:含量很低,为单体,是B细胞成熟的主要标志,防止免疫耐受的发生。

生物学活性:

?特异性结合抗原,起中和作用

?激活补体,发挥溶菌溶细胞、联合调理作用。

?通过与细胞的FcR结合发挥生物效应

1、抗体的调理作用(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的作用,增强其吞噬能力)

2、ADCC

3、介导I型超敏反应

4、选择性传递IgG

?具有免疫原性

将Ig作为抗原在异种、同种异体或自身体内进行免疫,均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产生相应的抗体,这些抗体可用血清学方法进行检测,因此称为Ig的血清型

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是指表达IgGFcR的NK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通过与已结合在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等靶细胞表面的IgG抗体的Fc段结合,而杀伤这些靶细胞的作用。

人类B淋巴细胞内存在Ig的基因库。

Ig产生规律:1、Ag进入机体后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分泌Ig进入体液;

2、初次免疫应答,先产生IgM,随后才出现IgG,Ab总量在血清中的滴度低,与Ag亲和力低,维持时间短;

3、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特异性Ab主要是IgG,潜伏期短且滴度高,持续时间长,与Ag亲和力较高;(直接刺激Bm)(有表格的)

4、实际应用:免疫接种时可采用多次接种加强免疫。

单克隆抗体(McAb ):刺激一个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针对一种抗原决定簇的均一抗体。

多克隆抗体(PcAb) :刺激多个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针对多种抗原决定簇的混合抗体。

基因工程抗体(GeAb ) :由基因重组技术制备的抗体。

第四章

补体(C):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与免疫相关,不耐热并具有酶活性,能协助抗体发挥溶细胞效应的球蛋白。也称为补体系统

补体系统的组成:

?固有成分:C1~C9,B因子、P因子、D因子、丝氨酸蛋白酶

?调节蛋白:备解素、C1抑制物、促衰变因子、I因子、H因子C1抑制物、I因子、H因子、促衰变因子(DAF)等。

?补体受体(CR):CR1~5,C3aR,C2aR,C4aR等。

补体的特点:(1)血清中补体含量相对稳定,不因免疫(抗原刺激)而改变(其中C3含量最高、D因子含量最低)(2)绝大多数固有成分以酶原或非活化形式存在(3)补体成分为球蛋白(4)补体性质极不稳定(5)具有非特异性:可与任何Ag-Ab作用

补体的经典激活途径:参与成分:C1~C9 激活物质:IC(免疫复合物Ag-Ab)

(一)识别阶段:Ag-Ab复合物产生→补体结合部位暴露→C1q结合Ig(>2)→C1r活化→ C1s活化→ C1qr2s2 (C1)

(二)活化阶段:活化的C1依次酶解C4、C2,形成具有酶活性的C3转化酶(C4b2b), 酶解C3并形成C5转化酶(C4b2b3b)。

(三)攻膜阶段:C5b~8复合物,与12~15个C9分子联结成C5b~9(MAC), 插入靶细胞的脂质双层膜,造成免疫溶血、免疫溶菌等。

启动成分C1启动C3启动C3转化酶C4b2b C3bBb C5转化酶C4b2b3b C3bBb3b

生物学作用

在特异性体液免疫的效应

阶段起作用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感染早

期起作用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1、溶菌、溶细胞作用2、调理作用3、介导炎症反应4、清除免疫复合物5、免疫调节作用6、中和及溶解病毒作用

第五章

MHC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编码人类该抗原的基因也称HLA(人类白细胞抗原)位于6号染色体上。(注意:提到MHC、复合体指的是基因,提到抗原或分子指的是“编码产物” )

人类HLA复合体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最为复杂的基因系统。

MHC的分子机构:Ⅰ类:由α链(α1、α2、α3)和β2微球蛋白组成

Ⅱ类:α链(α1、α2)和β链(β1、β2)组成

主要区别MHC I类分子MHC II类分子

抗原肽结合槽α1、α2结构域α1、β1结构域

与T细胞共受体结合α3区——CD8 β2区——CD4

分布所有有核细胞表面主要表达于淋巴样组织中的

各种细胞表面,如单核/巨噬

细胞(Mon/MΦ)、树突状细

胞(DC)和B细胞等APC MHC限制性:T细胞与抗原提呈细胞(APC)、靶细胞相互作用中,在识别抗原肽的同时,还需识别与抗原肽结合的HLA分子。

MHC生物学功能:(1)抗原加工和提呈(外源性抗原—MHC II类分子,内源性抗原—MHC I类分子)(2)MHC限制性约束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3)参与对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4)参与精细的免疫调节(5)诱导免疫细胞的分化成熟及免疫耐受

在医学上的意义: (1)诱导同种移植排斥反应(2)决定了不同物种、不同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和耐受性,与肿瘤、自身免疫病等疾病的发生相关联(3)应用于法医学鉴定

第六章

CD 分子:指的是与人类细胞发育、分化、活化有关的膜抗原,由于最初发现在白细胞上,故习惯称为白细胞分化抗原。

常用CD分子:(一)与T细胞识别、活化、粘附有关的CD分子:CD3, CD4, CD8, CD28, CD40L, CD2, CD58, CD28, CTLA-4

(二)与B细胞识别、活化、粘附有关的CD分子:CD19, CD21, CD81, CD80, CD86, CD40

粘附分子(AMs)全称细胞粘性分子(CAMs):是介导细胞间、细胞与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膜表面糖蛋白。

第七章

细胞因子(CKs):一类主要由免疫细胞和相关细胞活化后产生的高活性、多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质。

细胞因子特点:1、结构特点:低分子量(6~60kD)多肽或糖蛋白,多以单体形式存在。

2、产生特点:产生细胞广泛_,细胞活化后产生,短暂的自限性分泌,自分泌、旁分泌形式为主,多源性和网络性_ 。

3、作用特点:需要与相应受体结合发挥功能,高效性、多效性、网络性、无特异性和MHC限制性。

细胞因子种类: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集落刺激因子(CSF)、肿

瘤坏死因子(TNF)、生长因子(GF)、趋化性细胞因子(chemokine)

第八章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免疫器官包括:(一)中枢免疫器官(初级(一级)淋巴器官):包括胸腺、骨髓、法氏囊(禽类)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场所,对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起主导作用。

(二)外周免疫器官(次级(二级)淋巴器官):包括脾脏(最大的免疫器官),淋巴结(LN),阑尾,扁桃腺,黏膜、皮肤相关淋巴组织等,是免疫细胞定居、增殖、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淋巴细胞归巢:成熟淋巴细胞的不同亚群从中枢免疫器官进入外周淋巴组织后,可分布在各自特定的区域。

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和淋巴器官之间反复循环。

第九章

免疫细胞: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相关的细胞的统称。包括干细胞系、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等。

淋巴细胞:分为T细胞、B细胞、NK细胞三类

(一)T细胞:淋巴细胞中数量最多,功能最复杂的一类

主要功能:受抗原刺激后,分化增殖形成效应性T细胞,直接发挥细胞免疫作用,辅助和调节体液免疫。

T细胞膜表面分子:(1)T细胞抗原受体(TCR)及TCR复合体:参与细胞活化的信号传导TCR、CD3(T细胞特有)

(2)膜辅助分子:1、CD2又称绵羊红细胞受体(E受体),E花结试验:可检测外周血中T细胞数量2、协同受体—CD4、CD8 3、协同刺激受体:CD28和CTLA4

(3)其他膜表面分子:细胞因子受体、CD40L、丝裂原受体(植物血凝素PHA、刀豆蛋白A(ConA)、脂多糖LPS)、MHC分子、激素和介质受体

T细胞亚群(根据TCR种类分)

δγT细胞:占T细胞比例较少,约5~10%,参与早期非特异性免疫。识别抗原无MHC限制性,可归属于天然免疫细胞。

βαT细胞:是主要的T细胞群,90~95%

?表达CD4:CD4+ T细胞,识别MHC II 类分子-抗原肽主要作用:介导细胞免疫,辅助体液免疫,参与免疫调节

?辅助性T细胞TH:分TH1(介导细胞免疫主要产生IL-2、

IFN-γ、TNF-β)、TH2(辅助体液免疫,主要产生IL-4、

5、10、13),TH3

?迟发型超敏反应T细胞(TD,TDTH)

?表达CD8:CD8+ T细胞,识别MHC I 类分子-抗原肽

?细胞毒性T细胞(Tc,CTL)

?抑制性T细胞Ts :

1、阳性选择:T细胞的TCR——基质细胞表面的MHC;不识别,凋亡;识别的,继续发育;获得可具有MHC限制性的单阳性T细胞。

2、阴性选择:T细胞的TCR——基质细胞表面的自身多肽-自身MHC分子复合体;识别,凋亡;不识别的,继续存活成熟;获得具有自身耐受性的T细胞克隆

MHC I类分子选择CD8受体,CD4表达关闭

MHC II类分子选择CD4受体,CD8表达关闭

最终进入外周的是可识别外来多肽-自身MHC复合体的成熟T细胞。

(二)B细胞:

BCR即膜免疫球蛋白(SmIg):多为SmIgD和SmIgM,可直接识别完整的、天然的蛋白质抗原、多糖或脂类抗原

Igα和Igβ分子(CD79a和CD79b):参与B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TCR

中的CD3分子。

CD19、CD21(CR2)和CD81——协同受体复合体,=T细胞中的CD4或CD8

CD40——协同刺激受体=T细胞中的CD28配体为CD40L

CD45——在B细胞的活化过程中参与和调节信号转导

B细胞亚群

B1细胞(CD5+):主要识别非蛋白质抗原TI-Ag,产生低亲和力IgM 抗体。主要参与抗细菌感染的黏膜免疫应答。无免疫记忆。能产生多种针对自身抗原的抗体,与自身免疫病相关。

B2细胞(CD5 -):即成熟的B细胞,主要识别蛋白质抗原TD-Ag,产生高亲和力抗体,行使体液免疫功能,有免疫记忆。

(三)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不依赖于抗原刺激,能自发的溶解多种肿瘤细胞和被病毒感染的细胞。通过ADCC作用发挥抗肿瘤、抗感染和免疫调节作用。主要功能:非特异直接杀伤靶细胞,作用广谱、杀伤的靶细胞主要是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较大的病原体(如真菌和寄生虫)、同种异体移植的器官等

第十章

抗原提呈细胞(APC):指具有摄取、消化、加工和递呈抗原能力的细胞。

包括:专职APC:本身就表达MHC II类分子,并以多肽片段-MHC分子复合体递呈抗原,又表达CD80协同刺激分子的APC。包括: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C)和B细胞。

非专职APC:在细胞因子刺激下,也可表达MHC II分子和协同刺激分子(CD80),而在普通情况下不具有抗原递呈能力。包括皮肤成纤维细胞、脑小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

第十一章

免疫应答的类型:(一)根据免疫应答的细胞类型和效应:1、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2、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二)根据免疫活性细胞对抗原刺激的反应状态:1、正免疫应答2、负免疫应答(P102)

★(一)细胞免疫:(1)感应阶段:对抗原的摄取、加工、递呈的一系列过程–MHC II类分子-外源性抗原肽递呈给CD4+ T细胞

–MHC I类分子-内源性抗原肽递呈给CD8+ T细胞

M 与T细胞相互作用(双信号学说):第一信号——抗原识别信号(TCR 识别抗原决定簇及自身MHC分子);第二信号——共刺激信号(B7与CD28)(2)增殖活化阶段及效应阶段:1、CD4+T细胞增殖分化:

●Th1——活化并诱生巨噬细胞;介导细胞免疫,抗胞内感染等;介导炎症反

应(具有效应T细胞TD 作用);介导免疫损伤等

●Th2——参与调节B细胞激活

2、CD8+T细胞增殖分化:

●细胞毒性T细胞(Tc,CTL)——释放穿孔素、颗粒酶等,特异性杀伤靶细

抑制性T细胞Ts

★(二)体液免疫:(1)感应阶段:1、Ag的摄取、加工和递呈(同T细胞介导) B细胞识别Ag的特点:1)识别蛋白质抗原、肽、核酸、多聚糖、脂类等2)识别完整蛋白质抗原的天然空间构像3)不需APC对Ag进行加工处理,无MHC 限制

2、T细胞活化:双信号学说(同前)

3、T、B细胞相互作用/B细胞活化(双信号学说)

BCR与Ag(B第一信号—抗原识别信号),B细胞加工递呈抗原→抗原肽-MHC Ⅱ复合体与TCR结合(T活化信号1)同时B表面B7与T表面CD28(T活化信号2)→T细胞活化→T表面CD40L与B表面CD40结合(活化第二信号—共刺激信号)另外Th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如IL-2(第三信号)→B细胞活化

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在T细胞活化之前,第二信号在T细胞活化之后。

(2)增殖活化及效应阶段: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和Bm,浆细胞分泌各种Ab

产生体液免疫。

粘膜免疫应答:是局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第一道免疫屏蔽。

第十二章

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种抗原后,针对该抗原的特异性无应答现象。

本质:负免疫应答:需Ag诱导,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区别:非特异性低应答或无应答状态不是免疫耐受,是免疫缺陷、免疫抑制,无Ag特异性

形成条件:(一)抗原:1、性质2、剂量:高剂量抗原引起—高带耐受(T、B 细胞均耐受),低剂量抗原引起的—低带耐受(T细胞耐受)。T:发生快,持续久B:发生慢持续短

3、入体途径

4、是否加入佐剂

5、抗原在体内的持续时间(Ag消失后耐受消退)(二)机体:1、免疫系统的成熟程度2、动物的种属和品系3、免疫抑制措施

的影响

第十四章

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又称过敏反应、变态反应。

I 型超敏反应:1、特点:再次接触变应原后,出现反应时间快则几秒到十几分钟(即刻相),慢则3-8hr(延缓相);通常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延缓相反应可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2、变应原:接触或吸入性变应原、食物变应原、药物引起的过敏症

★3、机制:P137 ppt 17

4、常见疾病:过敏性休克(青霉素)、呼吸道过敏反应、消化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1、特点:细胞毒型超敏反应;参与成分:细胞性抗原,抗体IgG、IgM,补体、吞噬细胞、NK细胞等;细胞组织损伤

2、变应原:靶细胞、表面抗原(血细胞表面的同种异型抗原、共同抗原、改变的自身抗原、药物抗原表位)

★3、机制:P142 ppt 28

4、常见疾病: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异嗜性抗原引起的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又称Graves病

Ⅲ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

1、特点:免疫复合物IC沉积:充血坏死、局部坏死为主要特征;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2、常见疾病:血清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IV型超敏反应:1、特点:致敏T细胞介导;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病理性损伤;迟发型超敏反应,迟发:48-72小时

2、常见疾病:传染性超敏反应、接触性皮炎、移植排斥反应、某些自身免疫疾病

第十九章

抗原抗体反应:Ag表位+Ab可变区,又称血清学反应(Ab主要存在于血清中)。特点:1、特异性2、可逆性3、比例性和可见性4、阶段性

主要影响因素:1、抗原和抗体浓度、比例(*决定性因素)2、电解质3、温度4、pH

种类:(一)凝集反应:直接凝集反应:颗粒状Ag(凝集原) + Ab(凝集素);间接凝集反应: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包被颗粒性载体,再反应

(二)沉淀反应:参与反应的抗原称沉淀原,抗体为沉淀素(三)补体结合实验(CFT)(四)中和反应

(五)免疫标记技术:免疫酶技术应用最广的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ELISA:常用酶:辣根过氧化物酶(HRP)

原理: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酶催化反应高效性

双抗体夹心法(测Ag) 间接法(测Ab)

免疫细胞的计数:1、E花结实验(E花环形成试验):测T细胞,T细胞表面CD2分子+SRBC →玫瑰花结2、EA花环形成实验:测B细胞

第二十章

人工自动免疫:用疫苗或类毒素等Ag接种机体,使之产生特异免疫,从而预防感染的措施

人工被动免疫:用Ab(抗毒素、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等制剂,使之获得特异免疫,达到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的措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