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拼音。(7分)

1、看拼音写词语。(5分)

Kǒng bù jiān ruì chōu tì yú lè xīng wàng

( ) ( ) ( ) ( ) ( )

2、给句子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2分)

(1)妹妹换上了新夹(jiájiā)衣,母亲带她到儿童娱乐场去散(sàn sǎn)步了。

(2)他那披散(sǎn sàn)的长头发中间露(lù lòu)出一张苍白的脸,显然是受过酷刑了。

二、汉字、词语。(20分)

1、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3分)

“舅”字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这个字的第三笔是;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

2、照例子,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两个新字,然后组词。(2分)

例:昔腊(腊月)欠()()

3、搭配要恰当,用直线连起来。(3分)

伟大的态度含糊地问

慈祥的力量奇怪地说

严峻的面庞坚决地回答

4、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填在句中的括号里。(3分)

精兵()政千()一发一()不苟死得()所

(1)后来才知道,在这()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

(2)周总理审阅文稿时一边看一边思索,总是()地工作着。

5、选词填空。(4分)

维持坚持保持支持

(1)面对凶残的敌人,父亲仍然()着他那惯有的态度。

(2)交警叔叔站在十字路口()交通秩序。

(3)我们学校在这次校外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办学单位的()。

(4)老师带病()给我们上课,我们都深受感动。

6、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下面的词语。(2分)

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3分)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行。

三、句子及其它。(20分)

1、按要求写句子。(5分)

(1)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该为“被”字句:。

该为“把”字句:。

(2)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3)总理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你也回去睡吧。”(改为转述句)

。(4)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改为陈述句)

2、修改病句。(在原句修改)(3分)

(1)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来了。(2)我的课余爱好是打乒乓球和足球。

(3)周总理仔细地浏览文件。

3、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4分)

(1)“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中,按音序排列,排在第一的是“服”。()

(2)《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写的是作者陪同周总理审阅一篇稿子,亲眼见到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况极其感受。()

(3)《十六年前的回忆》在写法上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4)《为人民服务》是1949年9月8日,毛泽东在追悼张思德会议上作的演讲。()4、填空。(5分)

(1)《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写的,按照的顺序写了被捕前、、、四件事。(2分)

(2)人死的意义有不同,不同表现是:“,”。(2分)

(3)我深深地知道,人的(1分)

5、口语交际。(3分)

你一定读过不少革命题材的书吧!请你把最喜欢的一本推荐给同学,并告诉同学你喜欢的原因。

。四、阅读积累和运用。(23分)

(一)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片段,回答问题。(8、5分)

过了好半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

1、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2、5分)

2、“我又哭了”和“又勉强看了一遍”,说明“我”(2分)

3、“咬紧牙”表现了“我”对敌人的,此时,“我”一定在想:

(2分)

4、画横线的句子既是“我”对母亲的话的,也是对课文开头的(2分)(二)阅读课外文段,回答问题。(14、5)

公孙仪在鲁国做宰相,他非常喜欢吃鱼。在他任职期间,许多人买了鱼给他送礼,可是公孙仪从来不收。

老师您不是很喜欢吃鱼吗公孙仪的学生向公孙仪笑着问现在有这么多人给您送鱼您都不接受这是为什么呢

公孙仪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所以才不收人家的鱼。如果我收了人家的礼,就要按人家的意愿办事,就难免要犯法,一个正直的人不应该这样做。试想,()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到鱼吗?现在爱吃鱼自己去买,不是一直可以吃到鱼吗?”

从此以后,公孙仪的学生也照着老师的话严格要求自己。

1、给短文加个题目,最恰当的是()。(填序号)(1分)

A、公孙仪送鱼

B、公孙仪吃鱼

C、公孙仪谈吃鱼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讨厌——拒绝——

3、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3、5分)

4、在第三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关联词语。(2分)

5、“现在爱吃鱼自己去买,不是一直可以吃到鱼吗?”这句话的意思是:()(2分)

A、要吃鱼,花钱买。

B、只吃自己买的鱼,不吃别人送的。

C、不收别人送的礼,秉公办事,就能生活平安幸福。

6、把第三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2分)

7、短文反映了公孙仪怎样的好品质?(2分)

五、作文。(30分)

题目:《的家》

习作提示:每个人都有一个家,,或温馨,或幸福,或有缺憾……请你拿起生花的妙笔,把你

家的故事告诉大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围绕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字数在600字左右。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习册_参考答案

六年级下册配套练习册部分参考答案 1 文言文两则 我会选1 C B A C C C D 我知道1 C 2 B 精彩回读(一)1.专心致志鸿鹄 2. 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 3.专心致志三心二意 4.《学弈》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二)1.到热水 2.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凉的,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3. 车盖盘盂4.B 跟进阅读1.子贡说;“我不想别人强求我干某些事,我也不愿意强迫别人干什么事。”2.孔子说:“本身品行端正,就是不发出命令,大家也会照着你去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是发出了命令,大家也不会听你的。”3.一只蚌刚张开壳晒太阳,一只鹬伸出嘴想吃蚌肉,蚌合上壳夹住了鹬。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蚌说;“你的嘴今天不出来,明天不出来,就会有死鹬。”渔翁看见了,把它们全捉走了。成语: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2 匆匆 我会写挪用蒸发茫然赤裸裸 我会选 1.B 2.A 3.C 精彩回读 2.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是他们自己逃走了 3.对时间的流逝感到迷茫、无奈、怅然若失。 跟进阅读 2.即逝奔流且过流传辉煌时间光阴爱护 3.孔子 4.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 5.时间能给人带来智慧与力量;时间是有限的,稍纵即逝;时间用金钱买不到,用地位留不住。 3桃花心木 我会写秧苗枯萎勃勃生机锻炼 我会填特别高大高尚百年幼小巨大 我会查田 7 fan 2 蕃茄牙 8 ya 3 雅致 精彩回读 1.苦口婆心干枯依靠磨练 2.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 3.因为种树人尽量让树木适应环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让树木经得起风吹雨打的锻炼,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以便深深的扎跟,茁壮成长。 4.树人只有经得起生活的磨练和考验的人,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 跟进阅读 2.轻视,看不起。牢牢记住。 4.(1)可以看出野百合要开花的信念是多么坚定。(2)说明野百合从想开花到真正开花经历了许多磨难,经过了很长的时间。 4顶碗少年 我会填县现羡线优/幽悠忧优恭攻功躬 我知道 1.座无虚席 2.惊心动魄 跟进阅读 2.客户精神版面坚定十足积极 3.因为克拉坚信自己能够说服那些客户,他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再加上他的坚持不懈,所以,他成功了。 4.有困难不要害怕,把它当成考验去克服。 5.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 5 手指 我会找机灵姿势坚硬伟大简单强大 精彩回读 1.处于尊贵的地位,过着富裕的生活。2.因为……所以…… 跟进阅读 1.注目危坐凛凛盘拢 3.它特殊而引人注目 4.使紧张的演剧变成了和乐的闲谈,使主客关系亲密起来,交情深入了一步。 5.(1)一堆牛粪装(2)正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12-2013年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diāo shì yòu rén tán huā bǐng zhú yè yóu ( ) ( ) ( ) ( ) sāng yè tuì pí cán yǒng piān piān qǐwǔ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4分) 洼( ) 衔( ) 秧( ) 蛹( ) 哇( ) 街( ) 殃( ) 涌( )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3分) ( )之不( ) 三( )五( ) ( )花一( ) ( )酸腿( ) 大地( )( ) ( )( )起舞 四、给下边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疾”在字典中的解释是:A疾病B痛苦C急速、猛烈D痛恨 1.积劳成疾( ) 2.疾风( ) 3.疾苦( ) 4.疾恶如仇( )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这个世界有( )的奇妙的事物,( )我们( )地观察、寻找,我们就能从极( )的事物中找到( )。 2.( ),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 )? 有( )有( ),有( )有( ),( )有( ),( )有( ),既须( ),又长( ),这就是( )。 3.蝉的一生,要经过( )、( )、( )和( )四个阶段。( ),这句诗正是蝉一生真实的写照。 4.与善人居,如人( ),( );与恶人居,如人( ),( )。 5.沾衣欲湿杏花雨,( )。 六、找出名句里相反的词并写在横线上。(3分) 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缩句。(6分) 1.在29届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爱的弟弟吃着又香又甜的苹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对运动会的优胜者非常尊敬,给他们戴上用月桂树的叶子做的王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填上序号。(5分) ( )长了几天,花苞就透出了一点儿黄色。 ( )虽然花只有铜钱大小,但这更显出它的娇小、美丽。 ( )这时,它已有黄豆大小。我又耐心等了几天,花儿终于开了,颜色金黄金黄的。 ( )起初,底窄头宽的绿叶中夹着一个绿色的小球,非常小,只有绿豆大。 ( )今年“五一”,沉睡了一年的花儿忽然打苞了。我高兴极了,庆幸没有把它扔掉。 九、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2分) A.血雨腥风应有涯。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和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 二、新课标的要求: 教学改革中要求重视课堂教学环节,要求教师在备、教、改、导、考、析等教学环节下功夫,加大力度,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和学科竞赛辅导。在教学方法上,对不同课题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分层次,分类别训练,在预习、课堂活动、课后练习、检测中,围绕趣学、乐学、学会、会学创设学生全身心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奉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的理念。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简单的读书笔记、关于自己的事。在阅读中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在阅读中能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要求会写80个字,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 及间架结构,把字写得端正。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 住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表达效 果。 4、在阅读中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能抓住 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积极主动积累语言。 5、在习作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 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同时,培养学生的修改习作 的能力。 6、在综合性学习中,把握材料的学习要求,开展好活动,会写临别赔言, 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 策划联欢活动。 教学重点: 1、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加快默读速度和边读边思考训练。 2、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和 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和习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语言习惯和习作的 能力 教学难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2、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乐于习作。 教学时数:103课时 课时安排:1、第一组………………………………………….13课时 2、第二组………………………………………….10课时 3、第三组………………………………………….11课时 4、第四组………………………………………….11课时 5、第五且………………………………………….11课时 6、第六组…………………………………………..7课时 7、总复习………………………………………….40课时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提升练习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 一、基础知识。(4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当我正pái huái()不定时,爸爸突然开口说话了:“我yuán liànɡ()你了,虽然你dān wù()了我的正事。”听了他的话,我那颗huánɡkǒnɡ()不安的心终于安定了下来。 (二)用“ ”选择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正确音节。(6分) 1.一阵旋.(xuán xuàn)风吹来,地上的枯枝烂叶不停地旋.(xuán xuàn)转。 2.薄.(bòbóbáo)雾之中,突然传来一股淡淡的薄.(bò bóbáo)荷的香味。 3.“你挨.(áiāi)我这么近干嘛?是不是想挨.(áiāi)揍啊?”车厢里突然传来一阵凶狠的叫嚷声。 (三)给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找反义词,写在括号里。(4 分) 1.聪明 ..( )的时候,知道找..( )的人,在空虚 事情做。 2.在渐渐暗下去的虚无缥缈 ..( )的光线里,我似乎 明白 ..( )了什么。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7分)

1.根据要求,用几句话写一写当看到下面这种情景时的心情。(8分) 小鸟在树枝上鸣叫。 (1)心情好: (2)心情不好: 2.对下面句子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4分)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A.用疑问的语气,说明人生道路坎坷不平,白走一遭会摔跤的。 B.用反问的语气,反省自己过去的日子白白浪费而感到愤慨和不满。 3.把下面错乱的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5分) ( )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 )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 )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 (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 ( )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要求背诵的有全文更好) 第一课:《文言文两则》 1、《学奕》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两小儿辨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盘盂(yú),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 第二课:《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 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 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 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 子的 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1、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电子课文 学弈(yì)[1] 弈秋[2],通国[3]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4]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i)弈秋之为听[5];一人虽听之[6],一心以为有鸿鹄(hú)[7]将至,思援[8]弓缴(zhu ?)[9]而射之。虽与之[10]俱[11]学,弗(fú)[12]若之矣(yǐ)[13]。为[14]是其[15]智弗若与(yú)?曰:非然也。 两小儿辩日[16]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17],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18]日始出时去[19]人近,而日中[20]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21]日中则如盘盂(yú)[2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23],及其日中如探汤[24],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25]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26]多知[27]乎?” 1、本文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弈:下棋。 2、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3、通国:全国。 4、诲:教导。 5、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6、之:指弈秋的教导。 7、鸿鹄:天鹅。 8、援:引,拉。 9、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10、之:他,指前一个人。 11、俱:一起。 12、弗:不。 13、矣:了。 14、为:因为。 15、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16、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17、辩斗:辩论,争论。 18、以:认为。 19、去:离。 20、日中:正午。 21、及:到。 22、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第三单元测试题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你一定能规范地写出来!(3分) bù xíng h?ng wàng tì cán 恐( ) 绞( ) ( )毛兴( ) 抽( ) ( )暴二、给句子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2分) 1.妹妹换上了新夹(jiá jiā)衣,母亲带她到儿童娱乐场去散(sàn sǎn)步了。 2.他那披散(sǎn sàn)的长头发中间露(lù l?u)出一张苍白的脸,显然是受过苦刑了。 三、用“”划出错别字,在括号里改正过来。(4分) 1.“精兵减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题出来的。( )( ) 2.父亲仍旧穿着那件灰布旧绵袍,可是没带眼镜。( )( ) 四、选词填空。(4分) 严肃严重严厉 1.违法乱纪的人要受到政府( )的处置。 2.今天,大会的气氛非常( )。 激烈猛烈剧烈 3.没想到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 )的阻击,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连失去了联系。 4.大地( )地震动起来,看来火山爆发又要开始了。 五、根据意思写词语。(4分) 1.比喻事物轻微,不足道。 ( ) 2.形容死的有意义、有价值。 ( ) 3.泛指四面八方,全国各地。 ( ) 4.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 ) 六、修改下列病句。(3分) 1.局势越来越沉重,父亲的工作越来越紧张。 2.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3.一进学校,我就看见一排教学楼和一阵阵读书声。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3分) 1.赵虎说:“我要向灾区人民捐100元。”(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15分) 1.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打扰掀起强制魁梧 A.jiǎo xiān qiáng wǔ B.rǎo xuān qiǎng wú C.rǎo xiān qiáng wú D.jiǎo xuān qiǎng wǔ 2.下面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犹虑报怨介意谋面 B.焦黄割舍劝祖瘦肖 C.搁板残疾声望揭力 D.舒适悠悠密语抱歉 3.下面句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可是更多的时候,身无分文的我只能装作选书的样子,偷看几则小故事,然后溜之大吉。 B.一天早晨,我惊心动魄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 C.我发现在这奇妙的电话机里,住着一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 D.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在胸前画着十字 4.给下面的句子选择正确的朗读语气,准确的一项是( )。(3分)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A.冷漠 B.关切 C.反感 D.平淡 5.下面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外国,设有电话“问讯处”,相当于我国的“114“12580” B.《穷人》的作者是德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C.“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这句话二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意思的转折。 D.“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二、填空题。(25分) 6.补充词语,再按要求分类。(8分) 云( )缥缈 ( )头丧气惴惴不( ) 大公无( ) 舍( )为人秋高气( ) 聚( )会神心( )肉跳 (1)描写人物神态: (2)描写人物品质: (3)描写人物心情: (4)描写自然景色: 7.把下列格言补充完整,并填空。(11分) ①必寡信 ②民不立。 ③,不能动人。 ④,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⑤有所期诺, ;有所期约, 。 (1)①②句分别出自和。 (2)这些格言都讲述了的道理。 (3)我知道“”这句格言也 说明了这个道理。 8.句子大比拼。(6分) (1)写一个带有“掀”撕”两个连续动作的句子。 (2)照样子,描写校园里的环境。 例: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 校园里 (3)照样子,用一个比喻句描写人物的外貌或神态。 例: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三、课内阅读。(14分)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要求会写80个字,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 及间架结构,把字写得端正。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表达效 果。 4、在阅读中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能抓住 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积极主动积累语言。 5、在习作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同时,培养学生的修改习作的能力。 6、在综合性学习中,把握材料的学习要求,开展好活动,会写临别赔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

1、 2、 3、教学难点: 1、 2、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乐于习作。 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加快默读速度和边读边思考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和习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语言习惯和习作的能力 教学时数:103课时 课时安排:1、第一组………………………………………….13课时 2、第二组………………………………………….10课时 3、第三组………………………………………….11课时 4、第四组………………………………………….11课时 5、第五且………………………………………….11课时 6、第六组…………………………………………..7课时 7、总复习………………………………………….40课时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基础积累 一、请认真读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字义全对的一项是() A.徘徊.(huí)蒸.融明察秋毫.(细毛) B.赤裸.裸(nuǒ)收藏.一声不吭.(出声、说话) C.依偎.(wēi)明媚.饶.有趣味(特别) D.亲吻.(wěn)柔.搓一视同仁.(仁爱) 2.可以与“左冲右撞、行色匆匆、溜之大吉”归为一类的词语是() A.清风朗月 B.大步流星 C.一生一世 D.骄阳似火 3.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A.匆匆地来悄悄地去 B.轻轻地说甜甜地笑 C.快活地喊叫拼命地奔跑 D.认真地阅读好奇的心情 4.下列句子中,与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A.太阳也可以如卷尺或纸或布一样,能够折叠自如吗? B.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 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 时候。

D.真的,谁家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谁家又离得开老阳儿呢? 5.对下列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 吧……(语言描写,写出了“我”内心的焦急) B.我一想起自己顶多还有一个月学习中文的时间,心里就难过,真希望把 整本语文书一下子全学会。(心理描写,“希望”相当于提示语“想”) C.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动 作描写,“蹲、拨弄、爬、找、更多”都是动词) D.他那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都和过去一模一 样。(外貌描写,描写对象是尼尔斯) 6.“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对这个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这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时光稍纵即逝的形态。 C.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D.这一描写流露出朱自清对人生深深的绝望。 7.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下面这些感受与 列举的事件不对应的一项是() A.心情:欣喜若狂事件:参加书法比赛,获得金奖。 B.心情:归心似箭事件:在车站等待在外打工一年未归的妈妈。 C.心情:忐忑不安事件:偷偷拿压岁钱买了悠悠球。 D.心情:追悔莫及事件:体育课上偷拿了同桌的跳绳,导致他被罚。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要求背诵的有全文更好) 第一课:《文言文两则》 1、《学奕》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就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两小儿辨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盘盂(yú),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 第二课:《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就是,聪明的, 您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就是有人偷了她们 罢: 那就是谁?又藏在何处呢?就是她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 呢? 我不知道她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就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 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 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她有脚啊, 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就是——洗手的时候, 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 觉察她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她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她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 睁开眼与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就是新来的 日子的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看拼音,写汉字。(10分) shūjíchōu tìkǒng bùféi pàng xīng wàng chōng jǐng zǔjīfěi túmóguǐāi sī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16分) 《十六年前的回忆》的作者是_______,课文采用_______的叙述方式,按照_______顺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事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发生的事,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中还多次运用了对比描写,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人民服务》是1944年9月8日在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文章开头就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文中引用了古代文学家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这里'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一夜的工作》主要从( )和( )两个方面来表现周总理崇高品质。 二、仿写句子。(3分) 1. 春节到了,人们忙着买糖瓜、鸡肉、菜、爆竹等来庆祝春节。 清明节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大雨马上要来了,请你赶快回家收衣服!大雪马上要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奶奶因胰腺癌而病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病故。 三、按要求查字典。(8分) 1.“刑”的音序是____,部首是_____。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罚:①刑罚。②刑法。③刑律。⑤执刑。⑥受罚,受刑。 (1)他服刑已经有10年了。“刑”的意思是( )。 (2)陈某被判了死刑,并立即执行刑事。第二个“刑”的意思是( )。 2.“故”的音序是____,部首是_____。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故:①意外的事情②原因③老,旧,过去的,原来的④朋友,友情⑤死亡(指人)⑥所以,因此⑦有心,存心⑧古同“顾”,反而。 (1)他很懂法律,但是明知故犯。中的“故”意思是( )。 (2)我舅舅因肺癌而病故。中的“故”意思是( )。 三、在“我与中华古典名著”的主题班会上,有的同学说:“平时学习已经够紧张了,还有必要看名著吗?”有的同学说:“名著的语言跟现在的不同,对学习没什么帮助,看都看不明白,没必要看了。”针对他们的话,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四、课内阅读。(10分)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20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 一、基础知识。(33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6分) ( ),居然是用树ɡēdɑ( )在同学们的手工作品展示会上,形象逼真的ɡēndiāo ( )而成的;古灵精怪做成的;飘飘欲仙的chánɡ’é( ),居然是用废旧画报cái jiǎn ( ),居然是用从旧家电上拆卸下来的cítiě( )构成的…… 的sūnwùkōnɡ (二)下面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别出心裁技高一畴大步流星 B.暴露无遗望乎所以心满意足 C.迥然不同井然有序怒气冲冲 (三)照样子写词语。(8分) 1.怒气冲冲(ABCC): 2.呆头呆脑(ABAC): 3.昼夜(反义词构成): 4.枯萎(近义词构成):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分) 1. 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2分) 写比喻句: 2. 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1)改陈述句: (2)改感叹句: (3)改反问句: 3.读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 ..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 4.仿写一个人“入迷”的句子。(2分)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五)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句中的“相视一笑”是“我们”对老师的嘲笑。( ) 2.“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这种猜测毫无科学依据,因为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 ) 3.《故宫博物院》材料一是按照“总—分—总”的行文思路来写的。( ) 4.我们无论读什么文章,都要逐字逐句仔细阅读,切不可浏览一下就可以了。( ) 二、积累运用。(10分) 1.默写宋代诗人朱熹的《春 日》:, 。,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含达标卷2套,附本单元知识小结) 第三组达标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达标。(35分)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打“√”。(4分) 僻.静(pìbì)追悼.(diào dào) 利益.(yìyí)匪.徒(fěi fēi) 剥.削(bōbāo) 围歼.(qiān jiān) 残.暴(cán chán) 脊.梁(jǐjī) 2.我是小小书法家,我能根据拼音写词语。(8分) shūjíkǒnɡbùhónɡmáo chuīyān móɡuǐchōu ti kǔxínɡxīnɡwànɡ 3.选择合适的词语,用“√”标出来。(2分) (1)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正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2)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偏僻)的小屋里。 (3)出版社的编辑正在一丝不苟地(审理审阅)稿件。 (4)没想到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猛烈激烈剧烈)的阻击。 4.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两个分别造句。(5分) 精兵()政坚贞不()千()一发 死得其() 重()泰山()精会神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词填空。(每组关联词语只填一次,5分) 无论……都……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只要……就……如 果……就…… (1)()周总理是国家的领导人,()他的生活非常简朴。 (2)()你说得对,我们()改正。 (3)()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4)()工作量有多大,总理()一丝不苟。 6.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6分) (1)下列词语搭配恰当的一项是() A.吼声粗陋B.生活简洁C.寄托哀思D.局势严厉(2)下列词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组是() A.乱蓬蓬B.热腾腾C.亮晶晶D.哗哗响 (3)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固】A.结实,牢固B.坚定地,坚决地C.本来,原来 ①人固.有一死。() ②战士们固.守阵地,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5分)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的工作这么重要,我怎能轻易离开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修改病句)

新课标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全册教案

1 文言文两则 学习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布臵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介绍孟子资料: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 ⑴谁学下棋?⑵怎么学下棋?⑶学得结果怎么样?⑷《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 2.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三单元测试题 (一)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 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 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 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给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4分) 2.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重于”“轻于”的意思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把画“ ”的句子改成因果关系的句子。(1分) 5.读了这段话,我懂得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毛泽东引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是出白 _________朝的_________、_________,他所著的《_________》是优 秀的史学和文学作品。他受到当时严厉的刑法之后,忍辱负重,写出 了这个史学巨著。(4分) (二)李大钊坚信共产主义 1927年4月6日清晨,李大钊不幸落入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魔掌。 他被捕后,遭受敌人的严刑拷打,坚贞不屈。教育界名流、学者和广 大学生得知后都纷纷想方设法营救他,北方铁路工人还组织了劫狱队,准备劫狱。 李大钊在狱中分析了当时各方面的情况,认为营救不可能成功。 于是秘密通过相关方面。劝阻革命同志说:“我个人为革命为党而牺

牲,是光荣而理应的,但已经是党的损失,已经是我的罪过,我不能 再要同志们冒险,而来耗费革命力量,现在你们理应保存我们的力量!”在狱中,他继续领导党的工作,大力宣传共产主义。 1927年4月28日上午10点,敌人把李大钊等20位革命志士带到一处秘密的“特别法庭”,突然宣判他们死刑。敌人因为害怕社会舆 论的压力,宣判是偷偷摸摸地在警察局的一间客厅里匆匆实行的。 下午两点钟左右,军阀张作霖的士兵全副武装,分乘几辆汽车, 把20名革命者押送到北京西郊民巷京师看守所后院的绞刑架下,实行 秘密杀害。 从囚车上被推了下来的李大钊和他的战友们,面对敌人的迫害, 个个昂首挺胸、面不改色。李大钊脸带鄙视敌人的怒容,第一个走上 了绞刑台。他那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使刽子手们惊恐万状、 目瞪口呆。就在这时,李大钊忽然转过身来,发表了他那举世闻名的 最后一次演说:“你们好像热锅里的游鱼一样,还想昏头晕脑地来演 丑戏。”“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 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 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 1.按要求摘抄文中的四字词语。(4分) (1)描写李大钊品质、神态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敌人神态、动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___”画出最使你感动的地方,并谈谈为什么使你感动。(2分) 3.通过上下文,解释句子的含义。(3分)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综合实践活动“难忘小学生活”分成“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可以激起对六年小学的回忆,激发对老师、同学和学校的感情。同时在写演讲稿、给母校老师写信,写临别赠言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 学情分析: 在五、六年级,学生已开展过三次这种任务、活动贯穿始终的综合性学习,也具备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基础。 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感情。 2.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3.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4.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选做) 5.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选做) 过程与方法: “综合性学习”要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主。“成长足迹”板块可以以制作“班级纪念册”为中心开展活动。为了制作好“班级纪念册”,可以做以下几件事:1.读“阅读材辑”中的文章。2.回忆和说说自己成长的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3.收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足迹”,写写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最后制作成班级纪念册。“依依惜别”板块可以有选择地开展下面的活动:1.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2.为母校做点事,留作纪念。3.举办一台毕业联欢会,在联欢会上回忆成长经历,表达惜别之情,互相赠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教法与学法: 本单元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小学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教学中围绕本单元综合性学习,读“阅读材料”,自主、合作、探究,开展活动。 课时安排: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读拼音,写词语,书写应美观。(8分) hán hu cū bào mó guǐ féi pàng bō xuēāi sī kǒng bù chuī shì yuán ( ) ( ) ( ) ( ) ()()()() 2、按要求填空。(6分) “鼎”字是______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部,再查____画,第六笔的名称是________。“鼎” 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古代用来煮东西的器物,有三足两耳。B、比喻王位、帝业。C、大。 请结合语境,给句子中的“鼎”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中国高铁技术先进,现在已开始问鼎欧洲大陆,开辟了新的市场。() ②在全国人民鼎力协助下,云南地震灾区人民正在重建家园。() 请再写出两个含有“鼎”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补充词语,并填空。(6分) ()()凛然视()如归百折不()前()后继奋不()() 临危不()鞠躬尽()死而后() 这些词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用“严”“励”各组成不同的词语,分别填在下面句子的括号里。(5分) 严: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必须()打击刑事犯罪分子。⑵我们要()认真地完成这项任务。 ⑶两个小战士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经受了()的考验,终于走出了草地。 励:_________ __________ ⑷我的学习进步了,老师()我说:“还要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⑸老师经常用“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我们。 5、选择关联词填空。(4分) 不是……而是……宁可……也不……与其……不如……不是……就是…… (1)那位妈妈()自己不吃饭,()让孩子饿着。 (2)黑板上的图画()李文画的,()丁平画的。 (3)周总理()浏览一遍就算了,()一边看一边思索。 (4)()浪费时间在无聊的电子游戏上,()抓紧时间多读点书。 6、句子练兵场。(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英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面传来沉重的皮鞋声和叫喊声。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写句子。理想是人生导航的灯塔。 他的理想是当一名人民老师,像园丁一样,培育出满园的花朵。 我的理想是_____________, 像_____ 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文回顾。(12分) 1、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4分) (1)“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里的“活棺材”指的是“我”死后要睡的棺材。() (2)《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写的,回忆了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害后的几件事情。() (3)《为人民服务》是一篇阐明道理的议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