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册《说和做》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下学期)

语文七年级下册《说和做》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下学期)
语文七年级下册《说和做》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下学期)

2021年春季小学语文下册复习题 练习试卷 测试题教案等集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课文《说和做》(臧克家)选段,完成15~19题。(15分)

①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

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②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

要讲个痛快!”

③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

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

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④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

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⑤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⑥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

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

来!你们站出来!”

⑦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⑧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⑩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5.选段有关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事例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分) 答:

2021年春季小学语文下册复习题 练习试卷 测试题教案等集合16.第①段中的“小声说”是指声音低吗?你怎样理解?(3分)

答:

17.找出文中与第③段划线句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答: 18.第⑨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体现了闻一多先生什么精神?(3分) 答: 19.说说第?段的作用,并以“贝多芬”为对象仿写一个句子。(4分) 答: 答案: (一)(15分) 15.①起稿政治传单;②群众大会演讲;③参加游行示威。(每件1分,共3分。) 16.不是。(1分)是指在昆明小范围内宣传动员。(2分) 17.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2分) 18.动作描写、外貌(神态)描写(1分) 体现了闻一多先生大无畏的斗争精神。(2分) 19.作用:总结全文,高度称赞闻一多先生敢说敢做的伟大精神。(意近即可,2分。) 仿写:他,是生活的弃儿。他,是命运的改写者。或:他,是眼睛的盲者。

他,是音乐的引路人。(2分)

2021年春季小学语文下册复习题 练习试卷 测试题教案等集合(一)阅读《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段,回答6—9题。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

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

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

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

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

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6.能概括选文内容的一句话是什么?。(4分)

7.选文中闻一多先生都“做”什么了?(6分) 8.请自选角度,对选段中划线句子A 、B 两句进行赏析。(8分) 9.你选段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个怎样的人?(5分)

2021年春季小学语文下册复习题 练习试卷 测试题教案等集合

答案:

6.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7. 写了《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8. A:“钻探”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

典籍的专注刻苦,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热情的赞扬。 B: 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的治学态度。(使闻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具体再现,使他的精神、品

格、作风可以具体感知。)(自选角度如:修辞、关键词:密密麻麻等)

9.(结合句子+形象5分,没有句子3分)爱国、刻苦研究、一丝不苟的治学态

度、注重实践、成就卓越、不畏艰辛、坚持不懈……

(一)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4分)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

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

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

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

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

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2021年春季小学语文下册复习题 练习试卷 测试题教案等集合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

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

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

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

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20、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2

分)

21、“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句话在文

中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段中作者具体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

“行”完全一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24、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令人肃然起敬。而在现实生活

中,有一些人常常只说不做,或者说一套做一套,你是如何看的?在言和行的关

2021年春季小学语文下册复习题 练习系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案:

(一)课内阅读(14分) 20、“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 “说了就做,言行一致”(2分) 21、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还”“另一个方面”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将“学者的方面 ”和“革命家的方面”两个部分衔接,使两个部分的过渡十分自然。(作用1分,具体分析2分,共3分) 22、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答出一点得1分,共3分) 23、形象描写,写出闻一多先生争取民主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精神,充满着对先生的颂扬和景仰之情。(2分) 24、我觉得只说不做和说一套做一套都是很不好的。我们应该说到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观点正确2分,分析言之有物2分,共4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