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功能评定.doc

运动功能评定.doc
运动功能评定.doc

运动功能评定

一、肌力评定

肌力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肌力评定是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和肌群产生的最大收缩力量。肌力评定是对神经、肌肉功能状态的一种检查方法,也是评定神经、肌肉损害程度和范围的一种重要手段。

及评定分徒手肌力检查和器械肌力测定。

(一)徒手肌力的检查

1、概念根据受检肌肉和肌群的功能,当受试者处于不同的检查体

位,然后嘱其分别在去除重力、抗重力和抗阻力的条件下做一定的动

作,按照动作的活动范围及抗重力和抗阻力的情况将肌力进行分级。2、标准国际上普遍应用的图,手机的检查方法是Lovett6 级分级

法。 1983 年,美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在此分级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即

MRC肌力分级法,表3-1肌力评定标准

分级评级标准

5肌肉抗最大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

5肌肉抗较大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

+

4肌肉抗比中等度稍大的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

4肌肉抗中等度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

4-肌肉抗比中度稍小的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

+

肌肉抗重力时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肌肉抗较小阻力时活动关节达到部分范围3

3肌肉抗重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

3-肌肉抗重力,活动关节达到最大范围的50%以上

+ 肌肉减重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肌肉抗重力活动关节达到最大范围的50%以

2

2 肌肉减重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

肌肉减重活动关节达到最大范围的50%以上

2

1+ 肌肉减重活动关节达到最大范围的50%以下

1可触及肌肉收缩,但无关节运动

0没有可以测到的肌肉收缩

肢体肌群的手法肌力检查方法表3-2。

表 3-2上肢和下肢主要肌肉的手法肌力检查

肌检查方法

1 级

2 级

3 级

4 级

5 级

肩仰卧,试向对侧侧前图屈肩时卧,上侧屈可触及三上肢放在滑肌角肌前部板上,肩可群收缩主动屈曲坐位,肩内坐位,肩内旋,坐位,肩内旋,掌心向掌心向下,阻旋,掌心向下,可克服重力加于上臂下,阻力加于力屈肩远端,能抗中上臂远端,能

等阻力屈肩抗较大阻力

屈肩

肩仰卧,试同左,上肢坐位,屈肘肩坐位,屈肘,坐位,屈肘,外图肩外展放在滑板外展 90°,可肩外展 90°,肩外展 90°,展时可触及上,肩主动克服重力外阻力加于上臂阻力加于上肌三角肌收外展展远端,能抗中臂远端,能抗群缩等阻力较大阻力

屈坐位,肩同左,肘可坐位,上肢下坐位,上肢下坐位,上肢下肘外展,上主动屈曲垂;前臂旋后垂;前臂旋(检垂;前臂旋后肌肢放在滑(检查肱二查肱二头肌)(检查肱二群板上;试头肌)或旋(或旋前(检查头肌)或旋前图肘屈曲检查肱肌)或肱肌)或中立(检查肱

时可触及中立位(检查相应肌肱桡肌),可肉收缩克服重力屈

肘位(检查肱桡肌)或中立位肌),肘屈曲,(检查肱

阻力加于前臂肌),肘屈曲,远端能抗中等阻力加于前

阻力臂远端,能抗

较大阻力

屈仰卧 ,试向同侧侧髋图屈髋时卧,托住对肌于腹股沟侧下肢 ,可群上缘可触主动屈髋

及肌活动仰卧 ,小腿悬

于床缘外 ,屈

髋 ,可充分

完成该动作

仰卧 ,小腿悬

于床缘外 ,屈

髋 ,阻力加于

股骨远端前

面,能抗中等

阻力

仰卧 ,小腿悬

于床缘外 ,屈

髋,阻力加股

骨远端前面,

能抗较大阻

伸仰卧 ,试向同侧侧俯卧 ,屈膝髋图伸髋时卧,托住对(测臀大肌 ) 肌于臀部及侧下肢 ,可或伸膝 (测臀群坐骨结节主动伸髋大肌和股后可触及肌肌群 ),可克

活动服重力伸髋

10°~15°俯卧 ,屈膝 (测俯卧,屈膝(测臀大肌 )或伸臀大肌)或伸膝(测臀大肌膝(测臀大肌和股后肌群 ), 和股后肌群 ),

伸髋 10°~伸髋10°~15°,阻力加于15°,阻力加

股骨远端后于股骨远端面,能抗中等后面,能抗较阻力大阻力

伸仰卧,试向同侧侧膝图伸膝卧,托住对肌时可触及侧下肢,可群髌韧带主动伸膝

活动仰卧,小腿在仰卧,小腿在仰卧,小腿在床缘外下垂,床缘外下垂,床缘外下垂,

可克服重力伸膝,阻力加伸膝,阻力

伸膝于小腿远端前加于小腿远

侧,能抗中等端前侧,能抗

阻力较大阻力

踝仰卧,试同左,踝可仰卧,膝伸跖图踝跖主动跖屈(测腓肠肌)屈屈时可触或膝屈(测比肌及跟腱活目鱼肌),能群动克服重力踝

跖屈仰卧,膝伸(测仰卧,膝

腓肠肌)或膝(测腓肠肌)屈(测比目鱼或膝屈(测比肌),踝跖屈,目鱼肌),踝阻力加于足跖屈,阻力加跟,能抗中等于足跟,能

阻力抗较大阻力

伸髋仰卧 ,试向同侧侧俯卧 ,屈膝肌群图伸髋卧,托住对(测臀大肌 ) 时于臀侧下肢 ,可或伸膝 (测臀

部及坐主动伸髋大肌和股后

骨结节肌群 ),可克

可触及服重力伸髋

肌活动10°~15°俯卧 ,屈膝 (测俯卧,屈膝(测臀大肌 )或伸臀大肌)或伸膝(测臀大肌膝(测臀大肌和股后肌群 ), 和股后肌群 ),

伸髋 10°~伸髋10°~15°,阻力加于15°,阻力加

股骨远端后于股骨远端面,能抗中等后面,能抗较

阻力大阻力

伸膝仰卧,试向同侧侧仰卧,小腿在仰卧,小腿在仰卧,小腿在肌群图伸膝卧,托床缘外床缘外下垂床缘外下垂,时可触住对侧下下垂,可克服,伸膝,阻力伸膝,阻力

及髌韧肢,可主动重力伸膝加于小腿远加于小腿远

带活动伸膝端前侧,能抗端前侧,能抗

中等阻力较大阻力

踝跖仰卧,试同左,踝可仰卧,膝伸仰卧,膝伸(测仰卧,膝伸屈肌图踝跖主动跖屈(测腓肠腓肠肌)(测腓肠肌)群屈时可肌)或膝屈或膝屈(测比或膝屈(测比触及跟(测比目目鱼肌),踝跖目鱼肌),踝腱活动鱼肌),能克屈,阻力加于跖屈,阻力加

服重力踝跖足跟,能抗中于足跟,能

屈等阻力抗较大阻力3、徒手肌力的检查的特点:1)简便,不需要特殊的检查器具;2)

以自身各肢体的重量作为肌力评定标准,能够反映出与个人体格相对

应的力量,比器械肌力测得所得数值更具有实用价值;3)定量分级标

准较粗略; 4)只能表明肌力的大小,不能表明肌肉收缩耐力。

4、徒手肌力检查的注意事项1)先向受试者说明检查的目的、步骤

和方,消除其紧张,心里取得充分理解和合作。2)采取正确的测试

姿势,近端肢体固定于适当体位,防止出现替代动作。3)每次测试都要做左右对比,检查时应先测健侧同名肌。一般认为两侧差异大于10%才有临床意义。 4)肌力在 3 级以上时检查所加阻力必须连续施加,并保持运动方向相反,同时阻力应施加于被测关节肢体的远端,

必须保持同一强度。给予阻力的大小要根据受试者的个体情况来决

定。 5)肌力检查不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致经挛性瘫痪的病人。(二)器械肌力测定

当肌力能抗阻运动时,可采用器械进行肌力测定。常用的检查方法

有握力测试、捏力测试,背肌力测试、四肢肌群肌力测定和等速肌力

测定。

1、握力测试用握力计测定,用握力指数评定。测试者采取坐位,上臂置于体侧,屈肘90°,前臂和腕部取中立位,手握住握力计的

手柄,最大力握 3 次,取握力最大值。握力指数 =握力(kg)/ 体重(kg)x100,大于 50 为正常。握力主要反映手内肌和屈指肌群的肌力。

2、捏力测试用捏力计测定。测试者用拇指分别与其他手指相对,用最大力捏压捏力计 3 次,取捏力最大值。捏力主要反映拇对掌肌和

其他四指屈肌的肌力,正常值约为握力的30%左右。

3、背肌力测试用拉力计测定,用拉力指数评定。测试者双脚站在

拉力计上,手柄高度平膝,双膝伸直,双手握住手柄两端,然后伸腰

用力向上拉手柄。拉力指数=拉力( kg)/ 体重( kg)x100,正常值男性为 150-300,女性为 100-150。不适用于有腰部病变的病人和老年人。

4、四肢肌群肌力测试借助牵引绳和滑轮装置,通过与肌力方向相

反的重量来评定肌力。

5、等速肌力测试用等速肌力测试仪测定,目前应用的等速肌力

测试装置有 Cybex、Kincom 等型号。等速运动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运动速度(角速度)保持不变的一种肌肉收缩的运动方式,即做关节全范围运动,仪器的杠杆绕其轴心做旋转动运动时,肌肉进行的等速收缩活动。等速仪器内部有特制的结构使运动的角速度保持恒定,角速度确定后,受试者用力越大,机器提供的阻力也越大;受试者用力越小,机器提供的阻力也越小,使运动时的角速度保持不变。其功能是记录不同运动速度下的最大肌力矩、爆发力、耐力、功率和达到峰力矩的时间、角度等多种数据,并可分别测定向心收缩、离心收缩和等长收缩的数据。等速肌力测定是目前肌肉功能测定和肌力学特性研究的最佳方法。

器械肌力测定可获得精确数据但测定肌力时要注意安全,特别是等速肌力测试,旋转角度要预先设定,运动以恒速进行,故对关节活动范围受限、严重的关节积液、骨关节急性扭伤等病人禁止应用;对于疼痛软、慢性软组织损伤、骨质疏松、骨折术后的病人应慎重使用。

二、肌张力测定

肌张力是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持续的、微小的收缩,即在做被动运动时,所显示的肌肉紧张度。正常的肌张力能够维持主动肌和拮抗肌的平衡运动,使关节有序固定,肢体保持一定的姿势,有利于肢体协调运动。

肌张力测定主要是手法检查,首先观察并触摸受检肌肉在放松、静止状态下的紧张度,然后通过被动运动来判断。

(一)肌张力分类

1、正常张力被动活动肢体时,没有阻力突然增高或降低的感觉。

2、肌张力增高肌腹紧张度增高。病人在肢体放松的状态下,检查者以不同的速度对病人的关节做被动运动时,感觉有明显阻力,甚至

很难进行被动运动。

3、肌张力降低检查者被动活动病人关节时几乎感觉不到阻力;病人自己不能抬起肢体,检查者松手时,肢体即向重力方向下落;肌张

力显著降低时,肌肉不能保持正常的外形和弹性,表现为松弛无力。4、张力障碍肌张力紊乱,或高或低,无规律的交替出现。

(二)肌张力分级

肌张力临床分级是一种定量测定方法,检查组根据被动活动肢体时

所感觉到的肢体反应和阻力,将其分为 0-4 级。表 3-3

表 3-3肌张力临床分级

(三)肌痉挛的分级

目前多采用改良版的 Ashworth 痉挛量表进行评定。评定时,病人宜采用仰卧位,检查者分别对其上、下肢关节被动运动,按所感觉的

主力来分级评定。评定标准见表 3-4.

表 3-4 改良版 Ashworth 量表

级别评定标准

0 级无肌张力增加,被动活动时患侧肢体在整个ROM 内均无阻

力。

1 级肌张力稍微增加,被动活动时患侧肢体到ROM 之末出现轻微

阻力。

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活动时患侧肢体在ROM 后 50%范围内

突然出现

卡住,并在此后的被动活动中均有较小的阻力。

2 级肌张力较明显增加,被动活动时患侧肢体在通过ROM的大部

分时,

阻力均明显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活动。

3 级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时患侧肢体在整个ROM内均有阻

力,活

动比较困难。

4 级僵直,患侧肢体僵硬,被动活动十分困难。

注: ROM,指关节活动范围。

三、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关节活动范围(ROM)是指关节的运动弧度或关节的远端向近端运动,远端骨所达到的最终位置与开始位置之间的夹角,即远端骨髓移动的度数。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就是测量远端骨所移动的度数。可分为主动关节活动范围和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关节活动范围对于判断病

因,评估关节活动障碍的程度,制定康复治疗计划,评定治疗效果有

重要作用,是康复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测量工具

包括量角器、电子角度计、皮尺、两脚规等,根据测量部位和测量需要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两脚规可用于测量拇指外展的活动度,但更多的是使用量角器,测量关节远端骨所移动的度数。

1、通用量角器有一个圆形的刻度盘和固定臂、移动臂构成。固定臂与刻度盘相连不能移动;移动臂的一端与刻度盘的中心相连,可以移动。通用量角器主要用于四肢关节活动范围的测量。

2、电子角度计固定臂和移动臂为两个电子压力传感器,刻度盘为液晶显示器。电子量角器测量准确程度优于通用量角器,而且重复性

好,使用方便。

3、指关节量角器为小型半圆形量角器,半圆形的刻度盘和固定臂相连为一体,不能移动;移动臂与半圆形刻度盘相连,可以移动。指

关节量角器适用于手指关节活动范围的测量。

4、脊柱活动量角器用于测量脊柱屈、伸的活动度,也可用于脊柱

侧弯的测量。

(二)测量方法

采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和不同的测量部位及测量方,法也不同。

1、通用量角器量角器的轴心与关节中心一致,固定臂与关节近端的长轴一致,移动臂与关节远端的长轴一致。关节活动时,固定臂不动,移动臂随着关节远端肢体的移动而移动,移动臂移动终末所显示出的弧度即为该关节的活动范围。

2、电子角度计将固定臂和移动臂的电子压力传感器与肢体的长轴

重叠,用双面胶将其固定在肢体表面,其实液晶显示器显示出来的数字即为该关节的活动范围。

3、指关节活动范围测量可应用指关节量角器、直尺或两脚规测量。

4、脊柱活动度测量可通过脊柱活动量角器测量背部活动度或用皮

尺测量指尖与地面距离。

(三)主要关节ROM 测量方法表 3-5

表 3-5 主要关节 ROM测量方法

关运量角器放置方法

节动体位正常参考值轴心固定臂移动臂

坐或立

肩屈、位,臂置

肩峰

与腋中与肱骨纵轴平屈 0~180°

伸 0~50°关

伸于体侧,线平行行

肘伸直

外展坐和站肩峰与身体同上0~ 180°

内、

外旋肘

屈、关

伸节

屈、

尺、关

桡侧节

偏移

或外

展位,臂置中线平

于体侧,行

肘伸直

仰卧,肩

外展 90°,鹰嘴

与腋中与前臂纵轴平

各 0~90°

线平行行

肘屈 90°

仰卧或坐

肱骨与肱骨

或立位,与桡骨纵轴平

0~ 150°

外上纵轴平

臂取解剖行

髁行

坐或站与前臂

屈 0~90°尺骨与第二掌骨纵

位,前臂纵轴平

伸 0~70°茎突轴平行

完全旋前行

坐位,屈

腕背

桡偏 0~25°肘,前臂前臂背

侧中第三掌骨纵轴

尺偏 0~55°旋前,腕侧中线

中立位

与身

仰卧或侧卧,

股骨大 体纵 与股骨纵轴平

0~125°

对侧下肢伸直

转子

轴平 行

侧卧,被测

0~15°

同上

同上 同上

下肢在上

左右

髂前

节 内收、

髂前上

上棘 髂前上棘至髌

各 0~45°

外展

仰卧

连线 骨中心的连线

的垂

直线

与地

内旋、 仰卧,两小腿 髌骨下

与胫骨纵轴平

各 0~45°

外旋

于床缘外下垂

面垂

与股

屈: 0~

俯卧、侧卧或 股骨外 骨纵 与胫骨纵轴平

关 屈、伸

坐在椅子边缘

轴平 行

150°

伸: 0°

腓骨纵与腓背屈: 0~背屈、仰卧,踝处于轴线与骨纵与第五跖骨纵20°

跖屈中立位足外缘轴平轴平行跖屈: 0~踝

交叉处行45°

内翻 0~节踝后方小腿

35°

轴心与足跟中内翻俯卧,足位于

两踝中后纵

外翻 0~

点连线

外翻床缘外

点轴

25°(四)注意事项

测量时,应采取正确的测量体位,严格按操作规范进行测试,以保证测

量结果准确、可靠。根据所测关节位置和大小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量角

器。关节存在活动障碍时,主动关节活动范围( AROM)和被动关节范

围 (PROM) 均应测量,并分别记录,以分析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在测

量受累关节的活动范围前,应先测量队测相应关节的活动范围。

四、平衡与协调能力评定

(一)平衡评定

平衡是指身体所处在的一种姿势状态,或是指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

用时,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稳定性的一种能力。

平衡的控制是一种复杂的运动技巧,人体平衡的维持取决于以下几个

方面: 1)适当的感觉输入:包括视觉、本体感觉及前庭感觉; 2)中枢

整合作用: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加工,并形成运动方案;在交互

神经支配或抑制的作用下,使人体能保持身体某些部位的稳定,同时有选择的运动,身体的其他部位;3)适当做运动输出:能产生适宜的运动,完成大脑所制定的运动方案。以上各方面综合作用,使身体

的重心落在支撑面内,人体就保持平衡,否则,人体就失去平衡,产

生平衡功能障碍。

1、分类人体平衡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平衡两大类。

(1)静态平衡:指的是人体或人体某一部位在无外力作用下处于

某种特定的姿势。

(2)动态平衡:包括两个方面: 1)自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在进行各种自主运动和各种姿势转变的过程中能重新获得稳定状态的能力。2)他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在外力作用下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

2、评定方法平衡评定有很多种方法,主要分为观察法、功能性评

定及平衡测试仪评定三类。

(1)观察法:临床上普遍使用的观察法主要是 Romberg检查法和强化Romberg检查法,此外,还可以,评定在活动状态下能否保持平

衡,如站立时移动身体、在不同条件下行走,包括脚跟碰脚趾行走、

足尖行走、侧方走、走圆圈及绕过障碍物行走等方法。传统的观察法

过于粗略和主观,且缺乏量化,因而对平衡功能的反应性差,但由于

其应用简便,可以对具有平衡功能障碍的病人进行粗略的筛选,因此,目前在临床上人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功能性评定:即量表评定法,量表评定法虽然属于主观评定,但

不需要专门的设备,应用方便,且可以进行定量的评分,因而临床

应用日益普遍。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平衡量表主要有Berg 平衡量表

(B BS)、Tinetti 量表、“站起 --走” 计时测试等,这三个量表评定

平衡功能具有较高的信度和较好的效度。此外, Fugl—Meyer 量表和Lindmark 运动功能评估表中也有评定平衡功能的部分,在临床上也有一定的应用。

Berg 平衡量表包括站起、坐下、独立站立、闭眼站立、上臂前伸、转身一周、双足交替踏台阶、单腿站立等 14 个项目,每个项目最低得分为 0 分,最高得分为 4 分,总分 56 分,测试一般可在 20 分钟内完成。得分分为 0-20 分、 21-40 分、 41 分-56 分三组,其代表的平衡能力则分别相应于坐轮椅、辅助步行和独立行走三种活动状态。总分少于 40 分,预示有跌倒的危险性。

(3)平衡测试仪评定: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较快的定量评定平衡的历

的一种测试方法,包括静态平衡测试和动态平衡测试。采用高精度的压力传感器和电子计算机技术,整个系统由受力平台即压力传感

器、显示器、电子计算机及专用软件构成。受力平台可以记录到身体的摇摆情况并将记录到的信息转换成数据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在应用软件的支持下,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知识描述压力中心在平板上的投影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其结果以数据及图形的形式显示,故也称为定量姿势图。

(二)协调能力评定

1、概念协调是指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的能力。做

完成运动的质量应包括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节奏,采用适当的力量和速

度,达到准确的目标等几方面。协调与平衡密切相关。协调功能障碍

又称为共济失调。

与平衡控制相似,保持人体协调也需要三个环节的参与:感觉输入,中枢整合,运动控制。但与平衡有所不同,协调的感觉输入主要包括

视觉和本体感觉,而前庭觉所起的作用不大;中枢整合作用依靠大脑反射调节和小脑共济协调系统,其中小脑的协调系统起了更为重要的

作用,小脑的损伤除了出现平衡功能障碍外,还可出现共济失调;运

动控制主要依靠肌群的力量。

2、分类中枢神经系统中参与协调控制的部位主要有小脑、基底节,脊髓后索,因此,根据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部位不同可将共济失调分为以下三个类型:小脑性共济失调、大脑性共济失调和感觉性共济失调。

(1)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其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的平衡调节肌张力和随意运动,因此,小脑的损伤除了出现平衡功能障碍外,还可出现共济失调。共济失调是小脑病变的主要症状,小脑半球损害导致同侧肢体的共济失调。病人由于对运动的速度、力量和距离的控制障碍而产生辨距不良和意向性震颤,上肢较重,动作愈接近目标震颤聿愈明显,并有快速及轮替动作异常。;在下肢则表现为行走时的酩酊步态。

(2)大脑性共济失调:额桥束河颞枕桥束是大脑、额、颞、枕叶

与小脑半球的联系纤维,其病变引起共济失调,但较病变的症状轻。

(3)感觉性共济失调:脊髓后索的病变会造成深感觉障碍,从而引

起感觉兴共济失调。此类病人的协调障碍主要表现为站立不稳,行走时迈步不知远近,落脚不知深浅,踩棉花感,并需要视觉补偿,常目视地面行走,在黑暗处则难以行走。检查时会发现震动觉,关节位置觉缺失,闭目难立征阳性。

3、评定方法主要是观察受试者在完成指定的动作中是否直接、

精确、时间是否正常,在动作的完成过程中有无辨距不良、震颤和僵硬,增加速度和闭眼时有无异常。评定时还需要注意共济失调是一侧性或是双侧性,什么部位最明显,睁眼、闭眼有无差别。

(1)上肢协调功能评定: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1)指鼻试验:受试者用自己的示指,先接触自己的鼻尖,再去接触检查者的示指。检查者通过改变自己示指的位置,来评定受试者在不同平面内完成该试验的能力。 2)指对指试验:检查者与受试者相对而坐,将示指放在受试者面前,让其用示指去接触检查者的示指。检查者通过改变示指的位置,来评定受试者对方向、距离改变的应变能力。 3)轮替试验:受试者双手张开,一手向上,一手向下,交替转动;也可以一侧手在对侧手背上交替转动。

(2)下肢协调功能评定:常用的是跟—膝—胫试验,受试者仰卧,抬起一侧下肢,先将足跟放在对侧下肢的膝盖上,再沿着胫骨前缘向下推移。

五、步态分析

步态是指人行走时的姿势,它是人体结构与运动调节系统,行为及心理活动在行走时的外在表现,是诸多独立性功能的基本要素之一。

步态分析是利用力学的概念和已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对人体行

走功能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1)步态周期

步态周期是指从一侧足跟处的到同侧足跟再次触的所经历的时间,分为

站立相(支撑相)和摆动相。站立相是指同侧足跟着地到足尖离地,即

足与支撑面接触的时间。约占步态周期的 60%。摆动相是指从足尖

离地到足跟着地,即足离开支撑面的时间,约占步态周期的 40%。

(二)步态分析常用参数

1、步长行走时一侧脚跟着地到紧接着对侧脚跟着地平均的距离。

正常人平地行走时,一般步长约为50-90cm。

2、跨步长行走时,由一侧脚跟着地到该侧脚跟再次着地的距离。

通常为单步长的两倍。

3、步频单位时间内行走的步数,步频=步数÷ 60(步 / 分),正常人

在 95-125 步/ 分。

4、步速即步行的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行走的距离,正常人大约

为 65-100m/min 。在临床上,一般是让测试对象以平常的速度步行10m 的距离,测量所需的时间,按照公式(步速=距离 / 所需时间)计算出

步行速度。

(三)步态分析方法

分为临床分析和实验室分析两个方面。临床分析都用观察法和测量法,实验室分析需要借助于步态分析仪。

1、观察法是一种定性分析的方法。让病人按习惯的方式来回行走,观察者从不同方向(正面、背面、侧面)观察,注意全身姿势和下肢

各关节的活动,通过检查表或简要描述的方式记录步态周期中存在的

问题;此外,还可以让病人做变速行走,慢速,快速,随意放松步行,分别观察有无异常。步行中,可以让病人停下,转身行走,上下楼梯

或斜坡、绕过障碍物,坐下和站起,原地踏步或原地站立、闭眼站立等,用助行器行走的病人只要有可能,分别使用或不使用助行器行走。

2、测量法是一种简单定量的方法。可以测定时间参数,让病人在

规定距离的道路上行走,用秒表计时,实测行走距离不少于10m 两端应至少再加用滑石粉和墨水使病人行走时能在规定走道上或地面

铺的白纸上留下足印。测试距离至少6m,每侧足不少于三个连续足印,以便分析左右两侧各步态参数。

3、步行能力评定是一种相对精细的和半的量评定,常用Hoffer 步行能力分级(表3-6)、Holden 步行功能分类(表3-7)

表 3-6 Hoffer 步行能力分级

分级评定标准

六年级体育期末质量分析报告

六年级体育期末质量分析报告 长期以来,学生中一直存在着爱好体育活动但不爱上体育课的现象,这大概与沉闷、单调的体育课教学有关。新体育课程标准指出,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人人享受体育健康的乐趣,新课程标准的变化给了我新的启迪: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如何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能痛快地玩,而且玩中有学,这将是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本学期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使学生体质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明显增强。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我下了很大的工夫,使绝大部分学生都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学生的基本状况 本学期我校我任教的六年级共3个班174名学生,其中男生96人,女生78人。测试的数据显示所有被测试者中,总体上看学生大多处在良好和及格档上,从样本数的综合评定等级人数比例来看,我校174名被测学生中,优秀率为21%,良好率为64%,及格率为15%,不及格率为0。并根据六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从体育保健课、课外活动和体育课程的延伸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通过这几方面的努力,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教学的成绩方面 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十分的重要。因此,我在课中加强了队列、身体姿态的训练,在体育课上我还采用对行为习惯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多表扬,对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采用多提醒加表扬的方法,使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过半个多月的强化,学生很快适应了体育课,上课的常规、站队、精神面貌显著提高,学生们也非常喜欢上体育课。 游戏教学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游戏中能学生激发了练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加锻炼,因此我增大游戏性质,比赛性质的练习在教学中,通过游戏教学使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主动地仔细观察、分析原因、解决问题,较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学生两人(多人)一组进行游戏,互相竞争,对比动作,增强了他们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模版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项目计分标准 仰卧至侧卧0—完全依赖 1—通过健测上肢和下肢的帮助翻至侧卧,但没有屈膝。 2—主动将腿跨到对侧,带动下半侧至侧卧,上肢滞留在后。 3—两上肢抬高转向一侧,一侧下肢主动跨向对侧,身体随之呈侧卧。4—主动将一侧上肢转向对侧,身身体其余部分随之呈侧卧。 5—移动上肢和下肢,翻至侧卧,但失去平衡,并有上肢前屈和肩部前伸。6—3秒钟内翻至侧卧,不用手帮助。 仰卧至床边坐0—完全依赖。 1—帮助病人至侧卧,可向侧方抬起头,但不能做起。 2—病人自己控制头的位置,治疗师帮助病人从侧卧之床边坐。 3—治疗是站在病人的旁边,帮助下肢置床边,病人从侧卧至床边坐。4—没有治疗师监护,病人从测至床边坐。 5—没有治疗师监护,病人从仰卧至床边坐。 6—没有治疗师监护,在10秒钟内,病人从仰卧至床边坐。 坐位平衡0—不能坐 1—只有在治疗师的帮助下,才能保持坐位平衡。 2—双膝和足并在一起足支撑在地面,在无帮助下可坐10秒钟。3—重心前移置髋部,并均匀分布于两侧,头和胸椎伸展,在无支持下保持坐位平衡。 4—无支持下座位,可转头向后看,两足并在一起,放在地上,两手放在大腿上(下肢不得外展或不能移动足,不许手支持在体侧)。5—无支持下座位,并能将重心前移至手触地,再返回到原坐位,手触地至少在足前10cm(两足放在地上,不允许两足放在地上,不允许病人抓住某支撑物,必要时可用患侧上肢支撑,下肢和足不得移动)。6—坐在无支持的方凳上,能侧移重心至手触地,再返回到原位(两足放在地上,不允许两足放在地上,不允许病人抓住某支撑物,必要时可 用患侧上肢支撑,下肢和足不得移动,重心不能前移)。 坐位至站立体0—不能站 1—在治疗师的帮助下站起。 2—治疗师站在病人旁边,用手给予支持下,患者站起,但体重分布不均。 3—病人自己站起,体重均匀分布于两侧。 4—病人自己站起,并在伸髋伸膝位能站5秒钟,体重平匀分布于两侧。5—无治疗师监护下,能从坐位站起,再回到坐位,并体重分布对称和充分伸髋。 6—无治疗师监护下,能从坐位站起,再回到坐位,10秒钟内可重复3次,并有体重分布对称。 行走0—不能行走。 1—在治疗师的监护下,患腿支撑并呈伸髋位,健腿可向前迈。2—能在1人监护下行走。 3—无监护人下,用任何支具或独立行走3m(或10步)4—在15秒钟内,不用支具能走5m(或16步)

体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体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经过多渠道的调查,发现学生中存在着爱好体育活动但不爱上体育课的现象,这大概与沉闷、单调的体育课教学形式有关。新体育课程标准指出,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人人享受体育健康的乐趣,新课程标准的变化给了我新的启迪: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如何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能痛快地玩,而且玩中有学,这将是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本学期我主要担任小学三、四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科学锻炼的体育意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运动技能都能得到有效锻炼,使两个年级的学生体质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增强。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我下了很大的工夫,使绝大部分学生都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学生的基本状况 本学期在我校我任教的年级是四、五年级共6个班200多名学生。行为习惯方面四年级的学生整体比较好,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认知能力得到提升。五年级一共有三个班,每个班级的学情,行为习惯和运动能力都有区别。在身体素质方面四年级学生在所教年级中比五年级成绩好。四年级比较了解是学生非常喜欢上体育课,且自主学习积极性较高,其最大特点就是班级整体的精神面貌比较好,团体的运动项目上表现比较突出。五年级学生有部分学生体育成绩差,身体素质差,需要教师慢慢培养训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的成绩方面 在小学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十分的重要。因此,我在课中加强了队列、身体姿态的训练,在体育课上我还采用对行为习惯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多表扬,对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采用多提醒加表扬的方法,使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过半个多月的强化,学生很快适应了体育课,上课的常规、站队、精神面貌显著提高,学生们也非常喜欢上体育课。游戏教学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游戏中使学生激发了练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加锻炼,因此我增大游戏性质,比赛性质的练习在教学中,通过游戏教学使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主动地仔细观察、分析原因、解决问题,较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学生两人(多人)一组进行游戏,互相竞争,对比动作,增强了他们之间相互学习交往合作的意识。学生在游戏中深刻体验到要想取胜,必须增强体质,从而增强了主动参加锻炼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培养"三小",即:小干部、小老师、小裁判,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在随意状态下,学生进行活动的项目增多,教师顾不到,"三小"就能发挥作用。在学校田径队的训练过程中,认真组织好学生的训练,场地受限制就动手画场地,因地制宜的搞好训练,安排好合理的运动量,保证学生水平循序渐进的提高。 三、教学不足: 1、有个别班级学生行为习惯整体一般,需要加强训练,增强他们的体质和意志力,以及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 2、个别学生提高不明显,需在今后的教学中制订特殊的教学计划,尽快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身体素质特别出色的学生进步不是很明显,需进行专项方面的训练,并在身体素质上加强训练。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给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索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运用多种激励方法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三)注重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四)多一些思考、少一些方法;多一些激励,少一些批评。 总之,半学期的教学已经过去,在教学中有许多收获,有许多经验需要总结,也有一些不足需要改进,旨在通过教学的分析和反思,能在下半学期的体育与健身的教学教育工作中不断提高和改进,更好的让体育课堂为学生综合的身体素质发展服务。

体育课评课评语

体育课评课评语 篇一:体育课听课记录与评价表 体育课听课记录与评价 篇二:体育课评价标准 体育课评课指标和分值分配 1、教师教学能力(35分) (1)教学准备(6分) 目标明确具体,切合实际;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恰当;场地器材分布合理。 (2)教学方法(8分) 讲解简明扼要、术语准确,口令响亮清楚;示范动作正确、站位适合;培养学生举趣和能力措施有效。 (3)教学组织(6分)课的结构严密紧凑;教学组织形式合理;队伍的安排与调动得当;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4)教态仪表(5分) 着装整齐、端庄;教态和蔼可亲、严慈相济;对学生具有良好的影响。 (5)辅导帮助(5分) 保护帮助得法,纠正错误得当有效,辅导方法合理有效,对学生耐心细致。 (6)思想教育(5分)结合课的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思想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能抓住偶发事件正确教育引导。 2、学生掌握三基的程度(20分) (1)新授教材(10分) 完成动作35%-45%。 (2)复习教材(10分) 完成动作55%-65%。 3、学生表现(25分)

(1)学习态度(15分) 注意集中,主动积极,自觉锻炼,遵守纪律,听从指挥。 (2)意志情绪(5分) 具有进取精神,勇于克服困难,努力完成任务,情绪饱满。 (3)师生关系学生间关系(5分) 师生关系融洽,同学间关系互相协作。 4、各项生理心理负荷(20分) (1)生理负荷(7分) 生理负荷的量度与生理负荷过程合理。 (2)心理负荷(6分) 心理负荷变化曲线合理。 (3)课的密度(7分) 课的一般密度合理,练习密度25%-40%。 (三)评课的方法 课堂观察法:教师在听课过程中,观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分析报告

2015年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报告 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要求,本次我校测试学生共有210人,其中男生110人,女生100人。依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中的方法进行测试一二年级:身高、体重、视力、50米、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三四年级:身高、体重、视力、50米、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五六年级:身高、体重、视力、50米、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肺活量。本次测试总体上看学生大多处在良好和及格档上,从样本数的综合评定等级人数比例来看,我校被测学生中,优秀人数3人,优秀率为1.43%,良好人数68人,良好率为32.38%,及格人数136人,及格率为64.76%,不及格人数3人,不及格率为1.43%。详细的数据评定(祥见后表),并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从体育保健课、课外活动和体育课程的延伸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通过这几方面的努力,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今年我校学生的体质状况呈现下降的趋势。学生的许多身体素质指标明显下降,主要表现在耐力素质小学(50米*8往反跑),这一情况值得人们深思和研究。为此,针对我校学生的体质状况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改进我们的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探索 所谓体质就是人们的有机体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它包括体格、体能和适应能力三方面,而当前我校学生的体质测试的结果看,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通过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营养过剩,胖墩增加

-体育课评价标准

体育课评课指标和分值分配 1、教师教学能力(35分) (1)教学准备(6分) 目标明确具体,切合实际;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恰当;场地器材分布合理。 (2)教学方法(8分) 讲解简明扼要、术语准确,口令响亮清楚;示范动作正确、站位适合;培养学生举趣和能力措施有效。 (3)教学组织(6分)课的结构严密紧凑;教学组织形式合理;队伍的安排与调动得当;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4)教态仪表(5分) 着装整齐、端庄;教态和蔼可亲、严慈相济;对学生具有良好的影响。 (5)辅导帮助(5分) 保护帮助得法,纠正错误得当有效,辅导方法合理有效,对学生耐心细致。 (6)思想教育(5分)结合课的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思想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能抓住偶发事件正确教育引导。 2、学生掌握三基的程度(20分) (1)新授教材(10分) 完成动作35%-45%。 (2)复习教材(10分) 完成动作55%-65%。 3、学生表现(25分) (1)学习态度(15分) 注意集中,主动积极,自觉锻炼,遵守纪律,听从指挥。 (2)意志情绪(5分) 具有进取精神,勇于克服困难,努力完成任务,情绪饱满。 (3)师生关系学生间关系(5分) 师生关系融洽,同学间关系互相协作。 4、各项生理心理负荷(20分) (1)生理负荷(7分) 生理负荷的量度与生理负荷过程合理。 (2)心理负荷(6分) 心理负荷变化曲线合理。 (3)课的密度(7分) 课的一般密度合理,练习密度25%-40%。 (三)评课的方法 课堂观察法:教师在听课过程中,观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同时记录教师对教学的组织,把评课的重点落成学生身上。 反思讨论法:课后由施教者围绕教研活动的主题方向,对自己的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性自我评价,然后听课者讨论评价。一方面帮助施教者总结提高,另一方面为听课者提供讨论内容,引发思考。 小组评议法:把听课教师分成小组进行听课,课结束后按组讨论。分组评议面广,议题多,既可对照课堂记录进行适当的量化,也可根据观察记录评点,全面解剖或微格分析。在评议中启发内省,在内省中强化提升,最终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各小组的评议意见要列表汇总,上交市或县教研室,由主持者对其归纳整理,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并反馈到施教者和听课者,这样的评课才能真正做到有利于教师的发展。 总之,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应用听课、评课,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效益,使其在实施素质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达到交流经验、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体育课观课报告

体育课观课议课感受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不仅是跑步、做操这些运动就能概括的,在强身健体的同是更是修身养性,对学生的意志品质,悟性都是一个锻炼,在客服困难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同时得到更多的是快乐。下面我就观课谈几点自己感受和看法: 一、首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给他们讲一些关于篮球的历史,让他们了解篮球,逐渐产生兴趣。学生的兴趣很重要,这样会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 二、利用好示范、讲解以及适时的指导与纠正,练好基本功。 开始给他们教一些篮球最基本的运球和传球,虽然是最基本的,但是要精是要经过不断的练习才可以。自己做示范加上细致的讲解,讲了很多关于篮球的规则,并给学生讲了一些很感兴趣的球星的事迹,他们便开始三五成群的开始练习了。 三、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做好引导工作。 学生中有些运球方式不对,老师能及时地给以指点纠正,并告诉他们尽量用手指去运球,来回折返运球,增强球感。传球方面告诉他们胸前传球,手掌朝上,然后反手用手指用力传出并要使球旋转。学生们都很认真的练习,有些学生悟性挺好,练好双手传球开始练习单手,而且练的很好。传球学习结束下来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投篮,老师教给他们投篮时候的一些要点,身体要直,两脚一前一后站立,持球的手法,球所放的位置,眼睛所要看的目标,出手是球的弧度一定要高,尽量使球旋转,所有的这些都要结合起来,讲完学生开始练习。学生们投篮由近及远,努力的将球送入篮筐。其中有些学生已经懂得在篮下擦板进球了。接下来学习了三步上篮,不断纠正他们的步伐,出手的时间点和出手点。学生们都为自己学有所获感到开心。 四、对学生的评价 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主体,评价要因人而异。对那些积极思考、有创新意识、有自己特点的学习要多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有成就感和快乐感,使他们坚持下去更有动力。当然,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要看到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看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肯定他们积极的一面。 五、学生的组织与调动,场地器材的使用情况 队形的组织与调动,要通过多形式的队形变化,让学生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队形的调整与变化合理、有序,过度自然,丰富多样;场地和器材的使用科学高效,也为更好地完成课的内容和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体育课听课记录评价完整版

体育课听课记录评价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评课记录教学内容:携绳跑 一、教学理念及课中渗透 本课通过游戏的方式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长,健康第一的思想在课中有了很好的体现。 二、目标实施情况 以合作学习为目标,课中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各种练习,学习热情高涨。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综合素质和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学到知识,发展体能,学生身心健康得到锻练。 三、教材处理 通过两人合作,内容学习,体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会课堂中合作,延伸合作精神到课外,来完成教学目标,教材通过大量的游戏和民间传统项目来处理合作教学内容,比较合理、科学。 四、教法选择情况 根据新理念,运用新教法,其中一些很好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1、设疑置问引导学生探究学习,问题意识突出,如课的开始,围绕合作学习,设疑置问让学生回答,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个人价值。课中学生带着问题练习,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给学生很大自主学习空间,准备活动内容自由选择也可创造练习形式,多人练习形式自主选择,自主练习。 3、本课的主题就是合作学习,通过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 4、鼓励引导学生明显,课中教师激励学生,营造浓厚学习气氛,对摔倒学生的鼓励能重树信心,对败不馁的品质得到很好的发扬。 5、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使同学们在情感交流中得到人际关系的提高 6、组织学生互评,课中多次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和学的效果。 五、师生互动 教师以一个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一起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教师积极参加到学生游戏练习当中,师生之间零距离接触产生了很好的教与学互动。 六、不足与建议 本课合作为主题,对学生培养合作精神有一定的提高,但合作的深度不够。希望进一步挖掘。 场地器材:充分利用变化新颖一材多用改革创新 中小学体育课学习评价体系构建 在解读、实践体育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实验教师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引领下, 对体育课程评价尤其是课堂学习评价的改革与发展进行探究,摸索出一套较为实用、便

运动功能评定.doc

运动功能评定 一、肌力评定 肌力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肌力评定是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和肌群产生的最大收缩力量。肌力评定是对神经、肌肉功能状态的一种检查方法,也是评定神经、肌肉损害程度和范围的一种重要手段。 及评定分徒手肌力检查和器械肌力测定。 (一)徒手肌力的检查 1、概念根据受检肌肉和肌群的功能,当受试者处于不同的检查体 位,然后嘱其分别在去除重力、抗重力和抗阻力的条件下做一定的动 作,按照动作的活动范围及抗重力和抗阻力的情况将肌力进行分级。2、标准国际上普遍应用的图,手机的检查方法是Lovett6 级分级 法。 1983 年,美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在此分级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即 MRC肌力分级法,表3-1肌力评定标准 分级评级标准 5肌肉抗最大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 - 5肌肉抗较大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 + 4肌肉抗比中等度稍大的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 4肌肉抗中等度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 4-肌肉抗比中度稍小的阻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 + 肌肉抗重力时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肌肉抗较小阻力时活动关节达到部分范围3 3肌肉抗重力,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 3-肌肉抗重力,活动关节达到最大范围的50%以上 + 肌肉减重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肌肉抗重力活动关节达到最大范围的50%以 下 2 2 肌肉减重活动关节达到全范围 - 肌肉减重活动关节达到最大范围的50%以上 2 1+ 肌肉减重活动关节达到最大范围的50%以下 1可触及肌肉收缩,但无关节运动 0没有可以测到的肌肉收缩

肢体肌群的手法肌力检查方法表3-2。 表 3-2上肢和下肢主要肌肉的手法肌力检查 肌检查方法 群 1 级 2 级 3 级 4 级 5 级 肩仰卧,试向对侧侧前图屈肩时卧,上侧屈可触及三上肢放在滑肌角肌前部板上,肩可群收缩主动屈曲坐位,肩内坐位,肩内旋,坐位,肩内旋,掌心向掌心向下,阻旋,掌心向下,可克服重力加于上臂下,阻力加于力屈肩远端,能抗中上臂远端,能 等阻力屈肩抗较大阻力 屈肩 肩仰卧,试同左,上肢坐位,屈肘肩坐位,屈肘,坐位,屈肘,外图肩外展放在滑板外展 90°,可肩外展 90°,肩外展 90°,展时可触及上,肩主动克服重力外阻力加于上臂阻力加于上肌三角肌收外展展远端,能抗中臂远端,能抗群缩等阻力较大阻力 屈坐位,肩同左,肘可坐位,上肢下坐位,上肢下坐位,上肢下肘外展,上主动屈曲垂;前臂旋后垂;前臂旋(检垂;前臂旋后肌肢放在滑(检查肱二查肱二头肌)(检查肱二群板上;试头肌)或旋(或旋前(检查头肌)或旋前图肘屈曲检查肱肌)或肱肌)或中立(检查肱

体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体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体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长期以来,学生中一直存在着爱好体育活动但不爱上体育课的现象,这大概与沉闷、单调的体育课教学有关。新体育课程标准指出,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人人享受体育健康的乐趣,新课程标准的变化给了我新的启迪: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如何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能痛快地玩,而且玩中有学,这将是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本学期我主要担任初中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使两个年级的学生体质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明显增强。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我下了很大的工夫,使绝大部分学生都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学生的基本状况 本学期我校我任教的年级共6个班210多名学生,行为习惯方面大部分都比较好。6个班的学生中每个班级有1至2个学生已经正式申请体育免修的疾患学生。 二、教学的成绩方面 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十分的重要。因此,我在课中加强了队列、身体姿态的训练,在体育课上我还采用对行为习惯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多表扬,对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采用多提醒加表扬的方法,使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过半个多月的强化,学生

很快适应了体育课,上课的常规、站队、精神面貌显着提高,学生们也非常喜欢上体育课。 游戏教学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游戏中能学生激发了练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加锻炼,因此我增大游戏性质,比赛性质的练习在教学中,通过游戏教学使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主动地仔细观察、分析原因、解决问题,较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学生两人(多人)一组进行游戏,互相竞争,对比动作,增强了他们之间相互交往合作的意识。学生在游戏中深刻体验到要想取胜,必须增强体质,从而增强了主动参加锻炼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培养"三小",即:小干部、小老师、小裁判,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在随意状态下,学生进行活动的项目增多,教师顾不到,"三小"就能发挥作用。 本学期,我还在课中进行武术教学,意外的发现学生对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练习热情十分高涨,我趁此良机,在武术教学中加大练习次数,练习的难度,使练习强度增加,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素质,我还利用武术教学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使学生感悟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激发爱国热情,增强了集体观念与团结协作精神。期望通过努力取得好的成绩。 在学校训练过程中,认真组织好学生的训练,科学合理开展考试集训。 三、教学不足:

体育课评析报告

体育课评析报告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花样跳绳以及游戏“共赴前程”。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过程比较流畅。收心热身部分的队列练习用得好。我认为体育课堂应该坚持进行队列练习,这不仅仅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队列动作、队列变换,而且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观念,烘托课堂严肃的氛围,重要的是还可以塑造学生的形体美。游戏钓鱼的采用,不仅让学生感到新奇,而且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充分活动了身体。花样跳绳教学环节,教师能够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力,参与创新,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让学生多一点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真正成为运动的主人。合作跑<共赴前程>也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跑得快?身高搭配、口令指挥、互助合作等等。游戏活动中,既强调了同伴间的交往与合作,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意识与价值。又能为学生提供个体发挥,促进个体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整理放松阶段运用理念放松法比较新颖,效果较好。 这节课学生学习:本节课课堂气氛相当浓厚,学生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提高,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去,大多数同学都能够认真思考,大胆创新,在教师引导下以多种方式参与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这节课目标明确,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教与学的设计思路清晰,内容安排合理,练习方式比较丰富,课堂组织严密,要求明确而适度,结构完整,内容详实,可操作性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解,变化方式激发着学生,练习方式安排较为适当,也非常自然。充分展示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展示了老师的教态,尤其是教师的丰富语言、教师的表情、课堂的把握上做的非常的好,时时给学生一个动力,把学生推向一个高潮,使学生沉浸在乐中学、学中乐的氛围中。 本课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和锻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因材施教,合理运用分层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本节课中,老师合理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合作学习,在课中我们看到,教师热爱学生,以自作则,发扬教学民主,倾听学生意见,学生尊重教师,在课堂上讨论中畅所欲言。这节课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组织教学,结合教材特点组织教法,使学生得到愉快,得到情感和心理上的满足。 几点建议: 一是要注重课堂教学安全。我们上课首先要考虑的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部分教材要运用保护与帮助,练习前就要告知学生如何练习才是最安全的,那些动作时绝对不能做的。总之,要考虑周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是要注重区别对待学生。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体育活动时,学生表现出来的活动能力参差不齐,比如合作跑,有些同学根本就是跟不上大部队的节奏,所以也就出现了课堂上练习时摔跤的现象。所以,可以考虑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给予不同的奔跑距离,让他们先适应然后挑战,这样就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浅见,不到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实施新课程中体育课堂教学的评析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539 更新时间:4/10/2006 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是关键。因此,长期以来,体育课堂教学倍 受人们的重视。但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评价观念的影响,传统的评课存在“三重三轻”现象。其一是重教师轻学生。即过于重视评教师的行为,如教师的教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一)量表基本知识 GMFM是Russell等人于1989年设计的测量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改变的测量工具,属于标准对照发展性量表,能有效反映脑瘫儿童运动功能改变,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脑瘫粗大运动功能测试工具。GMFM量表主要用于评估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具有正常运动功能的儿童在5岁以内能完成所有项目,虽然是针对脑瘫儿童设计的,但也可使用于Down syndrome儿童,近年来也有不少研究者用来测定其它类型的运动障碍儿童的粗大运动功能。GMFM来那个表的不同版本: GMFM最初通过文献回顾和临床医师判断筛选85个项目,在经过信效度研究后,增加了3个项目,形成了GMFM-88项版本,2000年Russell等人使用Rasch分析法对GMFM量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最后确立了GMFM-66项。国内任永平等将GMFM修订成80项,增加了原始反射和平衡反应等项目,同时删除了部分评估项目,但是由于没有进行严格的心理测量学特性检验,反射和反应项目的增加与原版量表以功能测试为主的目的相违,在国内未得到广泛使用。 GMFM-88结构: GMFM-88包括88个项目,分5个能区:A区(卧位与翻身);B区(坐位):C区(爬行与跪);D区(站立位);E区(行走于跑跳)。每项均采用4级评分法,其中A区总分为51分(17项);B区为60分(20项);C区总分为42分(14项);D总分为39分(13项);E区总分为72分(24项)。 GMFM-88评分标准与结果: GMFM的每一个都为4级评分,具体标准:0分:动作还没有出现的迹象;1分:动作开始出现—只完成整个动作的10%以下;2分:部分完成动作—可以完成整个动作的10%-90%;3分:整个动作可以全部完成。当无法确定分数时,按照较低的等级给分。 GMFM-88提供五种评分结果: 原始分:五个能区的原始分 各能区百分比:能区原始分与各自总分相除,乘以100% 总百分比:五个能区原始分与各自总分相除,乘以100%之和再除以5 目标区分值:选定目标能区原始分与各自总分相除,乘以100%之和再除以选定能区数GMFM-66的特点: GMFM-66的项目由GMFM-88经过Rasch分析后,筛选出具有线性特征(项目特性线)的项目所组成,GMFM-66项目需要使用电脑程序(Gross Motor Ability Estimator,GMFM软件)输入每个项目的得分,并经分析转化后得到GMFM-66分值。与GMFM-88相比GMFM-66具有如下特点:①属于等距量表,它提高了总分和变化分数的可理解性,能够合理、客观地反映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发育变化;②重新确立了项目难度顺序;③删除22项不适合项目后,增加了评估的单维性;④重新确定GMFM测定在脑瘫人群中信效度(比GMFM-88建立时使用的样本更大,共537例)。但是GMFM-66不能提供各个功能分区的分值,因此GMFM-88目前依然得到广泛使用。

完整word版,体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体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长期以来,学生中一直存在着爱好体育活动但不爱上体育课的现象,这大概与沉闷、单调的体育课教学有关。新体育课程标准指出,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人人享受体育健康的乐趣,新课程标准的变化给了我新的启迪: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如何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能痛快地玩,而且玩中有学,这将是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本学期我主要担任初中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使两个年级的学生体质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明显增强。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我下了很大的工夫,使绝大部分学生都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学生的基本状况 本学期我校我任教的年级共6个班210多名学生,行为习惯方面大部分都比较好。6个班的学生中每个班级有1至2个学生已经正式申请体育免修的疾患学生。 二、教学的成绩方面 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十分的重要。因此,我在课中加强了队列、身体姿态的训练,在体育课上我还采用对行为习惯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多表扬,对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采用多提醒加表扬的方法,使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过半个多月的强化,学生很快适应了体

育课,上课的常规、站队、精神面貌显著提高,学生们也非常喜欢上体育课。 游戏教学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游戏中能学生激发了练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加锻炼,因此我增大游戏性质,比赛性质的练习在教学中,通过游戏教学使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主动地仔细观察、分析原因、解决问题,较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学生两人(多人)一组进行游戏,互相竞争,对比动作,增强了他们之间相互交往合作的意识。学生在游戏中深刻体验到要想取胜,必须增强体质,从而增强了主动参加锻炼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培养"三小",即:小干部、小老师、小裁判,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在随意状态下,学生进行活动的项目增多,教师顾不到,"三小"就能发挥作用。 本学期,我还在课中进行武术教学,意外的发现学生对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练习热情十分高涨,我趁此良机,在武术教学中加大练习次数,练习的难度,使练习强度增加,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素质,我还利用武术教学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使学生感悟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激发爱国热情,增强了集体观念与团结协作精神。期望通过努力取得好的成绩。 在学校训练过程中,认真组织好学生的训练,科学合理开展考试集训。 三、教学不足: 1、有个别班级学生行为习惯整体一般,需要加强训练,增强他们的体质,以及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

体育课自我分析报告

体育课自我分析报告 这次的实习过程,是对我们的一次磨练和检验,在这次的实习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我把我在体育课教学中情况作一次全面细致的总结和分析,希望领导能够提供更多的意见和指导。 一、教师常规 (1)课前要求 1.根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我在上课之前已写好了该课的课时计划。 2.在正式上课之前,我按课时计划布置好上课场地,准备好教了上课中所用到的器材。 3.做好自身的准备活动。在课前我围绕操场跑了两圈,做了准备活动。 4.我穿着运动服装和运动鞋,带好口哨,保持仪表端正,提前15分钟到达上课地点,指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2)课堂要求 1.认真检查学生的出勤,着装情况,明确宣布本节课的内容,任务和要求,安排见习生,带领学生做好准备活动。 2.通过教学给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风范和耐劳毅力的锻炼。 3.讲解语言清晰简洁,示范动作力求准确规范,合理组织课堂练习。

4.各种类型课都有适宜的运动量和密度,加强安全教育,采取有利的安全防护措施。 5课结束前带学生做好整理活动,认真进行讲评。 (3)课后要求 1.组织学生收拾器材,整理场地,并教育学生爱护器材。 2.注意观察学生运动后的身体反映,征求学生对课的意见,写成课后小节。 3.了解学生缺课原因并做好纪录。 二、学生常规 (1)课前要求 1.课前必须穿好运动服装或轻便的服装,穿好运动鞋或胶底鞋,不得穿大衣,裙子或连衣裙,不得带手套,帽子,围巾,不得穿高跟鞋,皮鞋,凉鞋,拖鞋及各种有跟鞋,不准带小刀,钥匙等硬物上课。 2.有伤病或女生的例假等情况,课前须向任课老师请假后参加见习。 3.课前3分钟应按教师制定地点站好队,并保持安静准备上课。 (2)课堂要求 1.专心听课,认真思考,认真观察示范。 2.遵守纪律,注意安全,按教师布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练习,不得自行变换联系内容,不开玩笑,练习中应有

体育课学生评价量表

体育课学生评价量表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体育课学生评价量表篇一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和西宁市教育局、体育局、团市委《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锻炼的紧急通知》精神,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培养同学们公平竞争、热爱和平、追求发展的精神,养成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同学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组织机构:西宁市第九中学 政教处组织体育老师、班主任、任课老师实施。 三、主题“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四、启动仪式与活动内容: (一)本校于20xx年9月日进行启动仪式。 (二)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分为四个组成部分: 全校开展以学生体育励志活动为主体的阳光体育运动,在开足开齐各年级体育课程基础上,带领和鼓励全体学生,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不拘形式),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之中。 第一部分:每天早操15分钟,课间操25分钟。 第二部分: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一小时课外文体活动。 时间安排: 初一年级每星期1 初二高二年级每星期2 下午5:10-5:50 活动内容: 1、以年级为单位的集体活动: 时间15----20分钟 活动形式:

腰鼓丝带舞24步舞 (以上活动请专人教授,腰鼓男生适宜,丝带舞女生适宜,24步舞全体教师学生均适宜。) 参加人员:全年级 组织:政教处 2、班集体活动(自选) 3、社团活动 1)由学生社团牵头组织的活动。由本年级学生自行组织社团,制定章程,自行组织活动或比赛。 2)主要活动有棋类比赛,球类比赛或由学生申报后学校批准的活动。 3)活动时间为本年级阳光体育活动期间。 4)活动期间由学校相关老师担任指导,活动地点由学校提供。 5)活动器械:象棋十副,跳棋十副。 活动程序: 1、班集体活动需班主任提前一天填写活动申请表 三、学科类活动 负责:教务处 活动时间:在文体活动的同时进行。 形式一: 全年级统一活动,由本年级学科老师组成学科兴趣小组,由同学自愿申报。 形式二: 各班老师自行组织学科提高或研究性学习小组,由同学自愿申报。 组织者:本年级学科老师。 第四部分以“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使奥运知识深入到每个同学的生活中。以迎奥运为主题,开展各项主题活动,并运用校园网、宣传窗等渠道广泛学生运动及健康知识。 体育课学生评价量表篇二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

(完整)一年级体育期末质量分析报告

一年级体育期末质量分析报告 一、考情分析 根据学校安排,本学期担任一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我认为,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更有利于对学生体育的品行,兴趣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了解,对老师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将起到指导性作用。他们的年龄特征: (1)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基础差; (2)模仿能力强; (3)好奇性强; 本级学生活泼、对体育活动具有浓厚的兴趣。上体育课所有学生基本上都有很高的激情和表现欲,对立定跳远充满欲望,每个人都想跳争着跳;对于坐位体前屈更是想把自己最美的身躯表现出来。但是个别学生存在体质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所以,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 二、测试的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一年级学生 (二)方法: 测试方法依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中的方法进行测试。 1、项目包括: 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

2、分析评价: 用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率对同类项目进行比较分析。 同一水平段学生测试结果采用《标准》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三、分析 从体质健康标准综合评定结果可以看出,一年级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很好,但是男生“胖墩儿”和“豆芽儿”逐渐增加,女生的身体形态指标比男生好。这与现今社会中“独生子女”被视为“小皇上”,营养摄入过多,而参与体育活动时间不过充足有相当的关系。 从立定跳远成绩中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的身体素质无论是在下肢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方面,还是在下肢爆发力、反应速度方面都基本相同,但是女生的学年综合评定等级情况略好于男生。 今后是教学中多注重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间要充分充足。使每个学生的身体和身心都得到锻炼。 四、改进措施 1、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引导要求学生先从自身行为做起,再到怎样学习,最后到提高技术技能。教学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2、大力鼓励和奖励学生,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开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引导他们把学习和生活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3、帮助学生掌握和提高所学的各项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发展体育的运动能力,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能自觉地锻炼身体。

体育课听课记录评价#精选.

评课记录 教学内容:携绳跑 一、教学理念及课中渗透 本课通过游戏的方式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长,健康第一的思想在课中有了很好的体现。 二、目标实施情况 以合作学习为目标,课中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各种练习,学习热情高涨。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综合素质和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学到知识,发展体能,学生身心健康得到锻练。 三、教材处理 通过两人合作,内容学习,体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会课堂中合作,延伸合作精神到课外,来完成教学目标,教材通过大量的游戏和民间传统项目来处理合作教学内容,比较合理、科学。 四、教法选择情况 根据新理念,运用新教法,其中一些很好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1、设疑置问引导学生探究学习,问题意识突出,如课的开始,围绕合作学习,设疑置问让学生回答,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个人价值。课中学生带着问题练习,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给学生很大自主学习空间,准备活动内容自由选择也可创造练习形式,多人练习形式自主选择,自主练习。 3、本课的主题就是合作学习,通过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 4、鼓励引导学生明显,课中教师激励学生,营造浓厚学习气氛,对摔倒学生的鼓励能重树信心,对败不馁的品质得到很好的发扬。 5、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使同学们在情感交流中得到人际关系的提高 6、组织学生互评,课中多次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和学的效果。 五、师生互动 教师以一个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一起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教师积极参加到学生游戏练习当中,师生之间零距离接触产生了很好的教与学互动。 六、不足与建议 本课合作为主题,对学生培养合作精神有一定的提高,但合作的深度不够。希望进一步挖掘。 场地器材:充分利用变化新颖一材多用改革创新

体育质量分析报告

上学期体育测试质量分析 本学年中,在学校领导及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体育期末测试任务,我校九年级的学生取得了平均分43(满分50分)分的优异成绩,现我对此次体育中考作以下总结: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我校的体育测评,校领导亲自抓学校体育工作,对体育考试备考向体育教师提出要求,并尽可能为体育备考提供所需的练习器械,为我校的体育测评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 2.班主任高度重视自己班级的体育备考情况,充分保障了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训练时间和训练计划的实施。 3.学生能以饱满的精神和积极的心态面对体育考试,在备考训练中不怕苦、不怕累,发扬了顽强拼博、勇创佳绩的精神。 4.我们所教毕业班的体育考试备考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本学年我校体育考试的项目是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立定跳远、跳绳等。针对这些项目,我充分发挥每天学生1000米跑的效果,保质保量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尽可能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课堂力求做到了有内容、有学法、有效果。及时发现和总结课中出现的优势及不足,尤其是教师教法对学生学法产生的效果方面,及时总结,做到以学定教、高质高效的教学。安排好训练内容和次序,优化组合训练手段是抓好中考项目训练的关键,在制定考试项目训练的计划时,注意了训练内容手段的组合与搭配,如发展跑速的练习同跳跃、俯卧撑等速度力量性练习相结合。发展速度的练习同发展动作协调性练习相结合,力

量耐力同跑的耐力相结合,负重力量训练与跳跃训练相结合、负重练习与加速跑相结合等。本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我们所教班级学生组织了一次较正规的模拟测试,针对学生的体质和运动能力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摸底、分析。结合所发现问题,我在教学中提高“耐力跑、上下肢肌肉力量”的综合素质练习和“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的练习强度,充分利用我校场地条件,如跳台阶、上坡跑等。在教学中我重点指导了技能弱的学生,确保了学生整体成绩有效提升。下学期开始,我着重广泛运用考试项目的比赛练习和专项练习,改进技术动作能力,训练掌握各种练习技巧,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和技术训练。 对以后体育考试备考,我有以下见解: 1.发扬我校体育优良传统,用上届毕业生的优异成绩来引导以后学生体育考试的求胜斗志。 2.认真抓好我校的“两操一活动”,进一步发挥好每天学生1000米跑的锻炼效果。 3.在教学工作中认真制定对体育考试项目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并严格按照训练计划认真实施教学工作。 4.争取学校领导的最大支持,保障训练所需的器械和场地。 5.认真开展好音体美教研活动,群策群力,共同把以后学生的体育考试备考工作做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