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镜头的分类和具体表达意义

电影镜头的分类和具体表达意义
电影镜头的分类和具体表达意义

知识贴:电影镜头的分类和具体表达意义

“镜头”也指“电视广告镜头”,是个技术术语,可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

1.根据画框内表现出的视域范围可分为:远景镜头、全景镜头、中景镜头、近景镜头、特写镜头。

2.根据摄影机和被摄体的角度可分为:仰角镜头、俯角镜头、平视镜头、顶角镜头等。

3.根据摄影机的运动情况分为:固定镜头、摇镜头、移镜头、推拉镜头以及变焦距镜头。

4.根据镜头的长短分为:长镜头、短镜头、闪镜头等。

1 鸟瞰镜头

顾名思义,鸟瞰镜头是一种以在天空中飞翔的鸟类视角为镜头视角的摄像位置.鸟瞰镜头往往用来表现壮观的巨大城市市貌、绵延万里的山川河野、万马奔腾的战场、一望无际的辽阔海面等。鸟瞰镜头使观众对视野中的事物产生极具宏观意义的情感。这种如神一般高高在上的视角充满了主宰性,而产生一种若有似无的悲壮宿命感。鸟瞰镜头视觉范围内的物质对象数量众多,而其个体的面目模糊不清,难以辨认。所以鸟瞰镜头表现的是数量上的壮观,而不是表现个体的视觉质量。鸟瞰镜头属于一种性质极端的俯视镜头,和一般俯视镜头的含义具有比较大的区别,所以不能被包含在一般俯视镜头的类别内。

2:俯视镜头

这里说的俯视镜头,指的是人眼处于平常生活状态下的俯视镜头,不包含类似鸟瞰镜头这样的极端俯视镜头.俯视镜头没有鸟瞰镜头的统治感和主宰感。由于具有强烈的心理优势特征,俯视镜头和鸟瞰镜头同样是不太客观的。鸟瞰镜头的丰富、壮观视觉性质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鸟瞰镜头的不客观性。由于俯视镜头不具有鸟瞰镜头的壮观特征,所以俯视镜头虽然不像鸟瞰镜头那样高高在上,但却充满了被扭曲、扩张的主观性。俯视镜头常被用来表现站立的大人看着脚下正在玩耍的孩子或宠物、强大的战士看着弱小的对手,高阶级的上司看着下属等等。俯视镜头使视觉范围内的物质对象显得卑弱、微小,减低了视觉对象的威胁性,相对增强了主观视角这一方的威胁性。俯视镜头中的角色对象被推到与镜头背景同等地位的心理位置上,变得次要,感觉上似乎被背景所包容、吞没。由于心理上的作用,俯视镜头的角度越大,其中的角色对象动作变得越缓慢、无力、呆滞,充满不自信或幼稚感。这是因为角色的力量感被周围的场景所吸收。

3 平视镜头

平视镜头减少了由于主观意识所产生的主观视角心理优越感。和俯视镜头相比,平视镜头显得比较客观,削弱了观众这一方的力量感,增强了视野中角色对象的力量感。视野中的角色对象摆脱了背景的控制,处在和观众同等的心理位置上。平视镜头增强了视野中角色对象的力量感,使得主观心理无法轻易轻视或同情视野中的角色对象,主观心理默认视野中的角色对象有足够的自主能力。平视镜头是一种非常中性化的镜头,镜头中角色对象的力量、善恶等属性随着镜头中其他元素的变化而产生起伏,平视镜头本身无法对视野中的角色对象加以评价.

平视镜头常常被用来表现平等谈判的双方、正在交谈的情侣、友好的朋友关系和团队合作者之间的讨论等。

4:仰视镜头

以低处已方心理位置,往上拍摄的镜头就是仰视镜头,从底处往上看,视野中角色对象的力量感被大大增强。环境和背景变得无关紧要,甚至变成增强视野中角色对象力量的元素.仰视镜头中的角色对象无形中增加了速度感。仰角越极端,视野中的角色对象越具有强大威胁性。减弱了观众的安全感,并使观众产生被控制、被约束的感觉。仰视镜头充满了紧张感、压迫感。视野中的角色对象产生令人惧怕、庄严或者令人尊敬的心理感觉,使视野中矮小的角色变得高大。

仰视镜头常被用来表现宗教建筑中的神像、人民领导者、拥有特殊能力的超人或者巨大的怪物。

5:倾斜镜头

倾斜镜头中的元素都是歪斜的,充满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倾斜镜头具有相当强的主观意向,这种主观意想显示为无所适从、迷乱和茫然.倾斜镜头是充满心理动感的镜头,这种镜头的心理运动方向是下滑的。也就是说,倾斜镜头预示着更坏的局面、即将来到的危机等等。倾斜镜头使观众感觉焦虑、紧张并希望能够采取某种心理动作稳定下来,但观众又明白采取任何心理动作都是徒劳的,因为无法弄清所要面对局势的复杂程度。倾斜镜头激发起观众暂时的绝望感,但又让观众同时拥有一种侥幸心理。倾斜镜头为观众显示出多种何去何从的可能性,让观众得以喘息,但同时又显示出所有方向都隐藏着莫名的威胁。

倾斜镜头常被用于表现被殴打后的角色、饱饮而归的醉汉、正被强暴的妇女、刚刚遭到重大事业打击的工作者等等。

对电影中视听语言艺术表现性的分析

【摘要】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中,视听语言的艺术表现是艺术家实现自身情感、意识、心灵的媒介,是审美的物象化。如何准确把握视觉、听觉语言的艺术表现,调动各种视听元素,准确而贴切地将最生动、最形象的情思与理想通过画面、声音传达给观众,是对视听语言进行研究和使用的意义所在。本文对电影中的视、听觉语言艺术分别进行论述,以探索电影美学的系统和本性,完善和丰富视听语言艺术的使用。【关键词】视听语言;艺术表现性;分析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138-01一、视觉语言的艺术表现力电影屏幕通过镜头的推远与拉近来呈现画面的空间与构图,为了达到强烈的透视感和立体空间感,光学镜头使镜头中的前景和景深部的背景均处于清晰的焦点位置,这样就可以拉深镜头画面的距离,将画面由平面创造为立体,人和物的位置也更加清楚。景深构图之所以能为观众带来与众不同的艺术表现力,一方面是因为景深使观众与画面的距离拉近了,让观众有亲身体验的感觉;另一方面是因为景深会引导观众更积极地思考,甚至使他们参与到故事的演出中来。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纵深构图给观众带来了选择关注点的自由,而且电影的观看屏幕非常利于景深镜头的呈现,使得全、远镜头的纵深感更为逼真,更有视觉冲击力。一部电影大多时候都是在表现人、物、事件的运动情况,所以对画面的处理,实则是对运动的处理。镜头的移动不单是为了画面构图的审美需要,也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出电影在不同阶段要呈现的情感、思想。例如快速向前推进的镜头可以用来表现大胆和狂放的激情;缓慢、不停向前移动的镜头可传达出丰富的信息,带领观众步步深入,满足观众探求表现对象的愿望;静止不动的镜头却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画面效果,呈现出不易察觉、充满思索与内省的含义,将观众的情绪积压起来,并为后期情绪的释放做好铺垫。光与色彩使世界以五彩缤纷的姿态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事件与人物。光效对于电影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光既是用来照明拍摄对象的,也是用来表达情绪和气氛的,因此一部电影中对光效的使用能够体现出艺术家不同的创作风格,巧妙使用光效能为电影带来新鲜的视觉,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色彩是人和物的自然特征,彩色电影的出现为影片更真实、客观地反映物质现实提供了可能。色彩的视觉表现要结合观众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加以运用,根据影片的题材、主题的思想,有意识地运用色彩去表情达意,帮助剧情发展、刻画人物等,以达到一种新的美学追求。在现代电影中,色彩经常被导演拿来作为自己表达主观情感的工具,由于色彩所具有的情感含义和表意功能,使它成为某种抽象思想和理念的升华,甚至上升到精神和哲理思考层面,这是色彩表现力的极高境界。二、声音语言的艺术表现力相较于视觉元素,声音元素进入电影世界的时间要晚了近30年,也就是说,当无声电影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备甚至有了自己的电影理论时,声音才突然闯入电影,这让当时的电影界有了不小的纷争与议论。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声音语言的加入让电影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不仅表现为内容更为丰富,情感表达也更为深切,就连电影的气氛、人物的关系都更加清晰和真实。声音的出现还创造了电影新的时空结构:画面上视觉元素表现的是叙事时空发生的事,而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声音则构成了一个超叙事时空,即声音改变了镜头之间的关系,成为时空转换、镜头衔接的动因。例如由远及近的脚步声,是由声音在纵身空间的运动造成的,声音的由远及近向我们揭示了纵深空间的存在。声音进入电影,起初是以伴奏画面的配乐形式出现的,而且基本是用古典音乐来作配乐。现代影片中的声音作为一种独立的元素,与画面形成新的视听关系,结合画面、情节以及影片主题、风格而创造出新的含义。如激烈的战斗场面同叙事空间中瓦格纳的歌剧所形成的强烈视听冲击波,带给人思想的震撼;而结婚场景中常用的唱诗班混响的歌声,能够体现教堂空旷、高深的空间环境。电影中声音的概念还包括有言语和音乐。言语是人物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工具,有了言语,才有可能表现更为复杂的情节和人物情感,

电影镜头的分类和具体表达意义

知识贴:电影镜头的分类和具体表达意义 “镜头”也指“电视广告镜头”,是个技术术语,可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 1.根据画框内表现出的视域范围可分为:远景镜头、全景镜头、中景镜头、近景镜头、特写镜头。2.根据摄影机和被摄体的角度可分为:仰角镜头、俯角镜头、平视镜头、顶角镜头等。 3.根据摄影机的运动情况分为:固定镜头、摇镜头、移镜头、推拉镜头以及变焦距镜头。 4.根据镜头的长短分为:长镜头、短镜头、闪镜头等。 1 鸟瞰镜头 顾名思义,鸟瞰镜头是一种以在天空中飞翔的鸟类视角为镜头视角的摄像位置.鸟瞰镜头往往用来表现壮观的巨大城市市貌、绵延万里的山川河野、万马奔腾的战场、一望无际的辽阔海面等。鸟瞰镜头使观众对视野中的事物产生极具宏观意义的情感。这种如神一般高高在上的视角充满了主宰性,而产生一种若有似无的悲壮宿命感。鸟瞰镜头视觉范围内的物质对象数量众多,而其个体的面目模糊不清,难以辨认。所以鸟瞰镜头表现的是数量上的壮观,而不是表现个体的视觉质量。鸟瞰镜头属于一种性质极端的俯视镜头,和一般俯视镜头的含义具有比较大的区别,所以不能被包含在一般俯视镜头的类别内。 2:俯视镜头这里说的俯视镜头,指的是人眼处于平常生活状态下的俯视镜头,不包含类似鸟瞰镜头这样的极端俯视镜头.俯视镜头没有鸟瞰镜头的统治感和主宰感。由于具有强烈的心理优势特征,俯视镜头和鸟瞰镜头同样是不太客观的。鸟瞰镜头的丰富、壮观视觉性质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鸟瞰镜头的不客观性。由于俯视镜头不具有鸟瞰镜头的壮观特征,所以俯视镜头虽然不像鸟瞰镜头那样高高在上,但却充满了被扭曲、扩张的主观性。俯视镜头常被用来表现站立的大人看着脚下正在玩耍的孩子或宠物、强大的战士看着弱小的对手,高阶级的上司看着下属等等。俯视镜头使视觉范围内的物质对象显得卑弱、微小,减低了视觉对象的威胁性,相对增强了主观视角这一方的威胁性。俯视镜头中的角色对象被推到与镜头背景同等地位的心理位置上,变得次要,感觉上似乎被背景所包容、吞没。由于心理上的作用,俯视镜头的角度越大,其中的角色对象动作变得越缓慢、无力、呆滞,充满不自信或幼稚感。这是因为角色的力量感被周围的场景所吸收。 3 平视镜头平视镜头减少了由于主观意识所产生的主观视角心理优越感。和俯视镜头相比,平视镜头显得比较客观,削弱了观众这一方的力量感,增强了视野中角色对象的力量感。视野中的角色对象摆脱了背景的控制,处在和观众同等的心理位置上。平视镜头增强了视野中角色对象的力量感,使得主观心理无法轻易轻视或同情视野中的角色对象,主观心理默认视野中的角色对象有足够的自主能力。平视镜头是一种非常中性化的镜头,镜头中角色对象的力量、善恶等属性随着镜头中其他元素的变化而产生起伏,平视镜头本身无法对视野中的角色对象加以评价. 平视镜头常常被用来表现平等谈判的双方、 正在交谈的情侣、友好的朋友关系和团队合作者 之间的讨论等。 4:仰视镜头

电影镜头术语

电影镜头术语

什么是蒙太奇?电影专业术语逐个看! 来源:沪江论坛| 时间:1年前| 阅读:12400次| [划词已启用]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看别人写的长篇大论的影评,好多的电影专业术语,什么蒙太奇啊、长镜头啊,然后就仰慕地不得了。其实理论的东西你看看也能明白,作为影迷也应该了解一些常用的电影知识哦! [1] 蒙太奇是什么? [2] 各种景别镜头 [3] 各种运动镜头 [4] 其它镜头 [5] 其他电影专业术语 蒙太奇(MONTAGE)——来自法语,原义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有组接、构成之意。在电影创作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度,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处理和拍摄。然后再根据原定的创作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将这些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地、富于节奏地重新组合,使之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构成一个联绵不断的有机的艺术整体——一部完整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条理贯通、生动感人的影片。这种构成一部完整影片的独特的表现方法称为蒙太奇。

在蒙太奇的产生和发展中,英国导演斯密士、美国导演鲍特、格理菲斯,苏联导演库里肖夫、维尔托夫,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等人起过特殊的作用。尤以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贡献卓著,他们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创作经验,不断研究,探索实践,不仅丰富和发展了蒙太奇技巧,还创立了蒙太奇理论,提出了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独特的形象思维方法,并且将它与辩证思维直接联系起来,使它上升到美学和哲学的高度。 一、景别镜头 景别——为了让人们在银幕上看到想要看的表现对象不同的距离、不同角度的形态,就产生了镜头的不同景别。景别主要是指摄影机同被摄对象间的距离的远近,而造成画面上形象的大小。景别的大小也同摄影镜头的焦距有关。焦距变动,视距相应发生远近的变化,取景范围也就发生大小的变化。景别的运用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手段。为了塑好鲜明的影视形象,要求创作者根据人物的主次、剧情的需要、观众的心理,处理好景别的大小远近。景别的划分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为了使景别的划分有个较统一的尺度,通常以画面中人物的大小作为划分景别的参照物。如画面中无人物,就按景物与人的比例来参照划分。 1.远景——摄影机远距离拍摄事物的镜头。镜头离拍摄对象比较远,画面就开阔,景深悠远。此种景别,能充分

电影镜头语言分析

主题:电影镜头分析 分析样片:《唐人街探案》《老炮儿》《夏洛特烦恼》《功夫》 分析镜头:唐人街探案/3个 老炮儿/3个 夏洛特烦恼/3个 功夫/1个 顺序:影片梗概- 镜头截图- 镜头分析

电影-《唐人街探案》 电影梗概:天赋异禀的结巴少年“秦风”警校落榜,被姥姥遣送泰国找远房表舅——号称“唐人街第一神探”,实则“猥琐”大叔的“唐仁“散心。不想一夜花天酒地后,唐仁沦为离奇凶案嫌疑人,不得不和秦风亡命天涯,穷追不舍的警探——-“疯狗”黄兰登;无敌幸运的警察——“草包”坤泰;穷凶极恶、阴差阳错的“匪帮三人组”;高深莫测的“唐人街教父”;“美艳风骚老板娘”等悉数登场。七天,唐仁、秦风这对“欢喜冤家”、“天作之合”必须取长补短、同仇敌忾,他们要在躲避警察追捕、匪帮追杀、黑帮围剿的同时,在短短“七天”内,完成找到“失落的黄金”、查明“真凶”、为他们“洗清罪名”这些“逆天”的任务。 镜头一 镜头分析:该镜头中所讲述的内容是在电影中期,唐仁与秦风一直在追寻杀人凶手,却没有任何的线索,只好来到了案发现场进行推理并展开了犯罪现场的大脑联想还原,本镜头有趣

的地方在于首先第一点,影片导演可能利用了替身模特或者是后期剪辑技术,使画面中同时出现真正的唐仁与秦风和他们脑海里所联想出来进行推理过程的“自己”,让其推理的过程与具体的想法能够通过画面进行清楚的表达,这个手法的运用使整个情景看起来既不可思议又非常富有趣味性,又为电影带来一丝漫画式的画面感觉;其次第二点,该镜头只是截取的其中一个推理环节,在整个推理过程中,画面中的灯光都聚焦于推理中的二人身上,同时,如果他们推理出了某个关键环节,镜头灯光也会聚焦在他们用来进行推理过程的“自己”身上,来表现其当时的动作和想法,除此之外,其它地方则全部虚化和隐藏,这样做一是让观众可以更好的把视线和心理聚焦与投入到他们推理的环节中去,二是减少了许多其它因素的干扰,使推理的过程与环节更加的清晰和细致,三是此灯光的运用同样是一种漫画式幽默的表现手法,超脱现实,与想象接轨,更加容易烘托出这种联想与推理的气氛和情境。同时通过这种聚焦式的灯光不仅将人物烘托的有棱有角,更将整个推理过程塑造的立体形象,给观众更为直观清晰的感受。 镜头二

电影镜头术语

什么是蒙太奇?电影专业术语逐个看! 来源:沪江论坛| 时间:1年前| 阅读:12400次| [划词已启用]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看别人写的长篇大论的影评,好多的电影专业术语,什么蒙太奇啊、长镜头啊,然后就仰慕地不得了。其实理论的东西你看看也能明白,作为影迷也应该了解一些常用的电影知识哦! [1] 蒙太奇是什么? [2] 各种景别镜头 [3] 各种运动镜头 [4] 其它镜头 [5] 其他电影专业术语 蒙太奇(MONTAGE)——来自法语,原义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有组接、构成之意。在电影创作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度,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处理和拍摄。然后再根据原定的创作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将这些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地、富于节奏地重新组合,使之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构成一个联绵不断的有机的艺术整体——一部完整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条理贯通、生动感人的影片。这种构成一部完整影片的独特的表现方法称为蒙太奇。

在蒙太奇的产生和发展中,英国导演斯密士、美国导演鲍特、格理菲斯,苏联导演库里肖夫、维尔托夫,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等人起过特殊的作用。尤以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贡献卓著,他们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创作经验,不断研究,探索实践,不仅丰富和发展了蒙太奇技巧,还创立了蒙太奇理论,提出了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独特的形象思维方法,并且将它与辩证思维直接联系起来,使它上升到美学和哲学的高度。 一、景别镜头 景别——为了让人们在银幕上看到想要看的表现对象不同的距离、不同角度的形态,就产生了镜头的不同景别。景别主要是指摄影机同被摄对象间的距离的远近,而造成画面上形象的大小。景别的大小也同摄影镜头的焦距有关。焦距变动,视距相应发生远近的变化,取景范围也就发生大小的变化。景别的运用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手段。为了塑好鲜明的影视形象,要求创作者根据人物的主次、剧情的需要、观众的心理,处理好景别的大小远近。景别的划分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为了使景别的划分有个较统一的尺度,通常以画面中人物的大小作为划分景别的参照物。如画面中无人物,就按景物与人的比例来参照划分。 1.远景——摄影机远距离拍摄事物的镜头。镜头离拍摄对象比较远,画面就开阔,景深悠远。此种景别,能充分

电影镜头的情感表达_张杰

大 众 文 艺 165 摘要:电影镜头作为电影拍摄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以摄影机自从开机至停机间进行拍摄的连续画面及其片断形成,而其对于电影画面构图及内容串接具有重要的基本元素意义和作用。本文从电影镜头含义的分析出发,阐述了电影镜头的画面、景别、拍摄角度、镜头运动、长度及其声音画面等要素构成,并基于对电影镜头构成基本要素的拍摄运用中的情感传递分析,着重剖析了电影镜头运用的情感传达。 关键词:电影镜头;情感传递 一、电影镜头含义 所谓电影镜头指的是电影摄影机自从开机至停机间进行拍摄的连续画面及其片断,它电影的基本构成单位,也简称镜头。电影镜头一般主要由下列几大因素构成: (一)画面,主要是指电影拍摄过程中形成的摄影机留取画面,一般由一个或数个组成。 (二)景别,这主要指的是摄影机摄取场景的规模,主要由全景、中景、近景和远景,以及相应的特写等组成。 (三)拍摄角度,这主要涉及电影拍摄工作者在进行拍摄过程中的身体姿势与位置的变换,以体现不同的电影基调与情感表达的各种角度,主要包括仰、俯、正、反、平、侧几种。 (四)镜头运动,即摄影机的运动,包括摇、推、拉、移、跟、升、降和变焦,有时几种方式可结合使用。 (五)镜头声音,包括画面内的和画面外的。镜头的组接是电影构成的方式,又称蒙太奇。组接基本上分为切分和组合两种。它根据影片内容的要求、情节的发展以及观众心理合乎逻辑。 二、电影镜头的构成(一)镜头的画幅 电影镜头的构成过程中,每个镜头一般包含数个各异的画面,而画面又由不同画格组成,也就是所谓的画幅,传统镜头画幅由一定的长宽比组成,普通银幕主要以1:1.375,而宽式银幕一般为1:2.35,而70mm影片镜头则是 1:2.2,而为了进行特殊的情感表达,部分镜头画幅甚至选择残缺,而遮挡行为也主要是构成特殊电影情感的一种手段,从而获得特殊几何形状的镜头画幅展示区域,而电影影像内容与情感则是透过这一几何形状进行传达。 (二)镜头的景别 根据上述分类,电影镜头在情感表达中也经常会涉及摄影机的景别,其中主要涉及近景、远景、中景、全景等。其中,近景一般用以表现人物胸部以上部分影像细节和人物细部情感;中景则主要以人物膝盖以上细节,和人物事件中的心理情感烘托;远景则主要指的是人物及其环境的信息表达,主要运用于整体气氛烘托;全景则以人物及周围环境为整体对象进行情感描述。 (三)镜头的角度 镜头角度主要由平、仰、俯以及正、侧、反几种构成,不仅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进行相关组合而其中角度是构成电影镜头的重要动态因素,不仅是影片构图的重要画面要素,也是影片丰富艺术表现的基础,例如仰视镜头则主要体现拍摄人员的雄伟的艺术描述情感投递,而俯摄则往往衬托出对象渺小的情感基础表达,正面显得庄重,而侧面组要展现细节,并以生动的画面勾勒出细腻的情感。 (四)镜头的运动 与电影发展初期的固定镜头有所不同,现今电影拍摄均主张以移动或动态镜头进行拍摄,以体现一定的情感快速传递。主要 运动方式主要体现在推和拉,主要是以摄影移动车或摄影师移动进行镜头推经的获取,体现了电影脚本的情节推进或转折,而情感则生成或变动;伸缩,主要是以镜头变焦进行驻点摄影,从而改变摄影对象的画面相对位置,主要是展现情节的顺势跌宕,情感的起伏;跟,则主要是以多个运动叠加画面来展现电影事件的反复强调和情感的强化;移,则主要是以不固定方式展现电影事件的迅速变动和情感的切换;升降,借助升降机进行电影摄影,这主要是部分电影情节所需的一种特殊拍摄手法。 当今电影拍摄过程中往往运用各种摇镜头、跟镜头、升降镜头等结合,构成电影场景,从而在丰富生动及强视觉冲击的画面基础上展现相对段时间空间的拍摄意念情感传递。 三、结合电影镜头表达各种情感 本文就电影镜头的运动和组合方式方法进行情感角度的剖析,从而获得利用电影镜头进行情感传递表达的方法和规律。 就电影镜头而言,一般根据不同的情感表达需求进行合理的组合,而其中以电影镜头拍摄起点至一胶片运用终点为界,形成一个电影镜头,而第二个电影镜头则始于下一个胶片运用的开始,一般表达电影传递情感的电影镜头运用有如下方式: (一)推镜头:这种镜头运用主要是指电影拍摄者固定其自身位置,利用摄影机移动构图近景或镜头特写的方法,从情感表达上,主要是以镜头的推进速度不一来构成丰富的镜头转换,而其中从容、细节部分展示则更易形成紧张、慌忙或错乱的情感投递效果,从而引起观众的深刻感受。 (二)拉镜头:与推镜头相反的是,该镜头运用主要是以观众的画面注视为目的而进行的,并有点带面,有人及物及环境,并从局部涉及整体的过程,进而产生广阔舒适或畅达豁然的心境情感效应。著名电影《苦菜花》开场第一个镜头,便首先以苦菜花镜头特写展开,进而是人物小手,但却不见其人,最后镜头逐步拉开,形成曼子欣喜地挖苦菜花的画幅镜头,而观众则被这一镜头运用带入了电影特设的情感中去,收效良好。 (三)俯仰镜头:主要由俯视和仰视镜头构成,俯视镜头不仅包括鸟瞰全景也可以展示压抑或抑郁的情感表达,主要产生负面情感,而仰视镜头则主要从瞻仰角度进行描述和情感表达,主要负责正面情感的宣扬。 (四)眼镜头:这种要是通过以主体视角的眼睛观测角度进行跟随拍摄对象移动的拍摄方式,并以动态连续的跟踪特色展现电影情节及情感表达,它主要是以情感的波动为主要表达方式。 (五)摇镜头:这种方式主要是固定机位,并进行摄像镜头环绕四周,进行的全景式拍摄方式,也可以跟踪拍摄对象进行移动摇摄,主要表现情感的波动和环境及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 (六)空镜头:主要是指以视觉形象除去电影语言及声音要素,特别是以青山绿水等空旷景象进行相应拍摄,一般用于表现宽广深邃意境,情感上主要表达一种空灵、寂静或相应的特殊观念表达。 (七)主观镜头:这主要是指将电影镜头模拟成故事人物的视角,来定义视角表达一定的电影摄制对象,诸如物品、地区、对象人物或记忆景象等。例如著名影片《小花》的开头,有一段小花寻找哥哥的回忆镜头,它先用奔跑的镜头,引出当年的小花,又用喊哥哥的声音回到了现实,处理得自然流畅,产生较强的艺术效果。该种拍摄手法,主要在情感上获取通感、气氛渲染等情感传递目的。 (八)升降镜头:升降镜头主要用于大型制作场面的拍摄,它不仅有助于故事情境的全情展现,更烘托了电影进展的戏剧效应升华。以故事片《天山的红花》为例,摄影师高空俯视航拍了 电影镜头的情感表达 张 杰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徐州 221116) 影视与传媒

浅析特写镜头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之欧阳歌谷创作

浅析特写镜头在影视作品中的 作用 欧阳歌谷(2021.02.01) 摘要:作为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特写镜头在影视作品中所发挥出的五个作用其意义是重大的,本文力图从不同风格影视作品中的镜头的展示来探讨这一点。 关键词:特写镜头影视作品作用从弗莱德.奥特在爱迪生实验性影片中打喷嚏的特写镜头开始,到格里菲斯继续推动对特写镜头的运用,再到特写镜头一度成为“电影的光荣和骄傲”,特写镜头一路走来,其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通过理论学习及实践创作我们不难发现,景别的运用、拍摄方法(固定或运动)和拍摄角度(俯、仰、平及横向角度)等元素是导演在画面创作技法上的部分,而本文主要探讨的则是景别运用中的特写镜头的使用,其意义正如周传基教授所言“特写镜头应当作为视觉重音来运用”。 一、通过特写镜头展现人物的行为过程通过一组特写镜头来展现人物的一系列行为过程,在电影创作中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在于这一用法可以使原本拖沓的动作变得很“干净”,甚至产生一种节奏感。如电影《饮食男女》的开头一段就是通过一组以特写及大特写景别为主的镜头来表现老朱做菜的整个过程。 1、固,特,俯拍,鱼缸里游着几只大黑鱼,紧接着老朱的手

入画,猛地从缸中取出一条大鱼。 2、固,大特,老朱一只手拿鱼,另一只手猛将一双筷子插进鱼肚,然后剐鳞。 3、固,近,仰拍正在剐鳞的老朱,剐完磷后,将鱼放至案板上。 4、固,大特,老朱一只手按住鱼,另一只手开始剖鱼肚,之后开始清理鱼内脏。 5、固,近,仰拍在清理鱼内脏的老朱。 6、固,大特,老朱在案板上剁鱼肉。 7、固,大特,老朱将剁好的鱼肉放在面粉中,抖了抖后又取出来。 8、固,大特,老朱一手拎鱼,另一手拿大勺往鱼上淋油,随即将鱼放入锅中。 9、固,大特,老朱将鱿鱼放至案板上,开始切鱿鱼。 10、固,特,仰拍,正在切鱿鱼的老朱。 11、固,大特,仰拍,老朱开始切胗。 12、固,大特,仰拍,老朱开始切辣椒。 13、固,大特,老朱开始切腊肉。 14、固,大特,仰拍,老朱开始切萝卜。 15、固-摇,大特,俯拍老朱将过过水的腊肉放进油锅中炸。 16、固,大特,俯拍老朱洗菜叶。 17、固-摇,大特,俯拍,老朱拿着两把大漏勺将腊肉从锅中

电影《毕业生》赏析之镜头分析

电影《毕业生》赏析之镜头分析 『前言』:达斯廷·霍夫曼的成名作《毕业生》是一部举足轻重的代表作。这部大胆揭露六十年代年轻人迷失方向,戳破美式中产阶级虚伪面具的电影,成为"新好莱坞电影"的先锋之作。 『剧情简介』:本片描述达斯汀·霍夫曼饰演一个刚步出大学校门的社会新鲜人本恩,面对众人口中所谓的美好前程和他的父母筹备庆祝他毕业的家庭晚会,本恩却对未来生活感到茫然。风流的夫人不断挑逗本恩,但被拒绝。可是日子如此无聊,不久后他开始了同鲁宾逊太太幽会,同时他也爱上了她的女儿伊莱恩。鲁宾逊太太知道真相后坚决反对,并想尽办法拆散两人的交往。本恩终于找到机会向伊莱恩表白了爱意,并坦承了自己的坠落,只是没说出那个夫人的名字。伊莱恩原谅了他,但鲁宾逊太太的震怒使伊莱恩猜到了一切。她伤心地与一个叫卡尔的人伧促结婚。本恩得知这一消息,不顾一切向教堂冲去,他要尽最后力量挽回爱人的心。 『镜头赏析』 从影片的开始的镜头:本的脸上就是一脸麻木的表情,正是所有毕业生所共有的.这个镜头就在开头揭开了一个优秀的毕业生迷茫的征途。镜头由近到远,先交代人物面部表情所表达出来的情感,然后再交代环境特征。『我只是有点担心。担心什么?我的未来。那又是什么?我不知道...我只想...与众不同。』 影片中有一些镜头是隔物取景的。近处放大的局部,远处是某个全景。在本杰明和罗宾逊太太在一起的时候,这种镜头时最经常出现的,或者是本杰明的模糊的肩膀与远处的罗宾逊太太,或者是近处罗宾逊太太的小腿与远处的本杰明。这样的镜头带给人的首先是距离感(大与小的差别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距离),这样也能恰恰表现影片所想表达的感。但是这样的构图也让人觉得压抑,对于后面的也就是镜头中稍远的那个主体能产生一种强烈的压抑感。 灯光也显示了这一点。本杰明与罗宾逊太太在一起的时候,很多时间都是黑暗的,镜头中也找不到什么细节,开始时候的黑暗可能是因为主人公本杰明心虚或者是不适应,后来当两人关系确定或者说稳定以后的黑暗镜头,可以理解为是对这段枯燥关系的厌倦和回避了(后面有一段戏,当罗宾逊太太说要聊天的时候,屏幕亮了起来)。同样的黑暗,却反映了主人公不同的心理过程。即使黑暗的镜头没有过多表现两人关系的细节,但是却给了人更多的压抑感。影片从各个角度对比了这两段关系。举一例:罗宾逊太太穿深色衣服,而伊莲穿浅色衣服。 尾声有这样一个镜头:BEN衣衫褴褛、赶到教堂,Elian已经和她的新郎交换戒指接吻了。Ben隔着玻璃门疯狂地喊着,Elian,Elian,Elian...女孩惊讶又感动地回头,看见自己真正爱的那个人,眼神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于是年轻的恋人拉起手,冲开众人的阻拦,奔出教堂,在最近的车站跳上一辆刚刚到站的公车,留下一教堂歇斯底里的狂暴的长辈们。

电影镜头运用可表达不同的情感解析

电影镜头运用可表达不同的情感 这里所讲的电影镜头,主要是指镜头运动的方式,拍摄的不同角度和不同内容而 言。 电影镜头是多种多样的,根据电影内容和表现人物性格的需要而使用不同的镜头。电影摄影机从开拍起到停止拍摄,这—段电影胶片叫做一个镜头。从第二次开拍到再停止就算第二个镜头。一般地来说,电影镜头有下列几种: (一拉镜头:它的作用是为了让观众在看清楚某一重点的基础上,由点到面,认识人物和环境,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拉镜头使人产生宽广舒展的感觉。例如,故事片《苦菜花》中的第一个镜头,首先出现的是一朵盛开的苦菜花的特写镜头,然后又出现一只小手伸入画面采摘,但观众却看不到人物,也不知道是准的手,这是镜头拉开了,观众才看到是曼子在欣喜地挖出苦菜花。这种拍摄方法,就叫做拉镜头。 (二眼镜头:顾名思义,就是镜头始终是跟随一个在行动中的表现对象进行拍摄,以便连续而详细地表现他的活动情形,或在进行中的动作和衷情。 (三摇镜头:这是指摄影机放在固定位置,向左右环顾,摇摄全景,或者跟着拍摄对象的移动进行摇摄。它常用于介绍环境或突出人物行动的意义和目的。 (四推镜头:是指被摄人位置不动,只移动摄影机推成近景或特写镜头。同一个镜头内容,缓慢地推近,给人以从容,舒展和细微的感受。快推则产生紧张,急促、慌乱的效果。推拍,可以引导观众更深刻地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加强气氛的烘托。

(五主观镜头:是将电影的镜头当做剧中人物的眼睛来观察和表达客观事物的,它可以模拟感觉、渲染气氛。主观镜头比较普遍的是用来表现人物在特殊情况下的精神状态,也常用来反映人物的幻觉,想象,这在电影中是经常出现的。同时,对于刻划人物性格也有突出的作用。例如,故事片〈〈小花》的开头,有一段小花寻找哥哥的回忆镜头,它先用奔跑的镜头,引出当年的小花,又用喊哥哥的声音回到了现实,处理得自然流畅,产生较强的艺术效果。 (六空镜头:这种镜头,以具体的视觉形象(即画面表明一定的时间、地点、没有人物,没有语言,只丧现具有一定寓意的自然景物和气氛的场面。如山、水、海、青松、花草、白云、月亮、飞鸟等。它是使电影富有诗情画意的重要手段,从而造成宽广,深邃的意境。 (七俯仰镜头:俯仰镜头可分为俯镜头和仰镜头。俯镜头除鸟瞰全景之外,还可以表现阴郁、压抑的感情,一般起贬意的作用。仰镜头为瞻仰景,在感情上起着褒意的作用。 (八升降镜头:升降镜头一般用于大场面的拍摄,它能够改变镜头视角和画面空间,有助于戏剧气氛和效果的渲染。例如,故事片《天山的红花》中,当奥依古丽下了吉普车,走进群众欢迎她的场面,就是摄影师在直升飞机上高俯拍摄的。这种拍摄方法渲染了气氛,展示了广阔的空间。 (九综合性镜头:综合性镜头,指镜头的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为了使电影更充分、更突出地表现某一情节,往往在一个电影镜头里,将推、拉、升、降、摇、移等镜头结合在一起使用。它为画面造成正、侧、仰、俯、平等各种不同的镜头角度,既能表现环境的全貌,又能表现某个特定人物的近景,以及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使电影更加富有表现力。所以,电影镜头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结合、交织在一起使用。这种镜头也称为长镜头。 (十变焦距镜头:它是指摄影机的位置不变,通过安装在影机内的变焦距镜头的焦距变化,使拍摄对象在不改变与摄影机的距离的条例下,加速或匀速的拉远或推近。

电影镜头分析()

1.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镜头分析 影片开头,克里斯·加德纳带着儿子去托儿所。这里运用了眼镜头。眼镜头,顾名思 义,就是镜头始终是跟随一个在行动中的表现对象进行拍摄,以便连续而详细地表现他 的活动情形,或在进行中的动作和衷情。镜头一路跟随着加德纳的步伐,连续表现了父 子两人的互动。 当加德纳准备去证券公司应聘的时候,他走近大楼时,仰头仰望证券大楼。这时镜头运用了仰镜头。仰镜头为瞻仰景,在感情上起着褒意的作用。表现了加德纳对证券公司的向往精神。 加德纳去追嘻哈女孩的时候运用了摇镜头。摇镜头是指摄影机放在固定位置,向左右环顾,摇摄全景,或者跟着拍摄对象的移动进行摇摄。它常用于介绍环境或突出人物行动的意义和目的。当加德纳在地铁里看到嘻哈女孩时,镜头从加德纳背后转向了嘻哈女孩,N秒钟后又转向加德纳。然后跟随着加德纳追逐的脚步一直移动。突出了加德纳为了追嘻哈女孩的焦急。 躲在厕所的那一夜,运用俯镜头。俯镜头除鸟瞰全景之外,还可以表现阴郁、压抑的感 情,一般起贬意的作用。看着加德纳的眼泪,我们都读懂了。 全片也运用了很多综合性镜头:综合性镜头为画面造成正、侧、仰、俯、平等各种不 同的镜头角度,既能表现环境的全貌,又能表现某个特定人物的近景,以及人物与人物 之间的关系,使电影更加富有表现力。 2.电影《暖春》镜头分析

隔壁奶奶送小花一只兔子,小花一个人在栅栏外面抱着兔子说:“小兔子你喜不喜欢我?你要是想妈妈,我送你回去看妈妈……我也想要妈妈,妈妈已经死了,奶奶也死了……”小花伤心的哭了,这时,镜头重心透过栅栏缓缓摇至从后面屋子出来的婶娘,她想用坐自行车的方式来诱骗小花,把小花送给隔壁村的二蛋家,小花笑了笑,以为婶娘对她的态度有了转变,真是骑自行车带她去玩。镜头结束时,挂在栅栏上的爷爷为小花做的风车转了转,预示着小花又要面临一次被抛弃的厄运。 这是一段长镜头的运用,小花向小白兔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她想要妈妈,想要一个有人关心自己,爱护自己,不讨厌自己的家,但这些最基本的渴求并没有伴随着她来到这个家而降临于她,她甚至想与小白兔为伴,把自己对妈妈的想念和对家的渴望倾诉给了小白兔,说着说着小花哭了……镜头到这里并没有转移,导演就是想要观众盯着这个镜头瞬间回味小花和小白兔的对话以及小花为什么流下泪水,她想通过长镜头的运用告诉观众,小花虽然来到了这个家,得到了爷爷全部的爱,但坚强的小花正在和婶娘作着内心的斗争,她将再一次用善良、纯洁和宽容试图走进令她害怕的婶娘。这时,镜头内部蒙太奇的运用(长镜头)将重心透过栅栏给了身后的婶娘,婶娘利用小花的善良和懂事企图第二次把她送出去,以保证自己和自己将来孩子在这个家的地位。镜头结束时,风车在转动,不觉让人又担心起小花接下来的命运。 爷爷为了小花上学,上山砍柳条编制箩筐,小花考第一名那天爷爷在山上砍柳条被大雨淋着,老人家受了点风寒,病倒了,小花怕失去爷爷,趴在爷爷旁边告诉爷爷她又考了第一,她希望爷爷能笑一笑,并哭着为爷爷唱起了儿歌:“小燕子,真美丽……我们大家都爱你……”满屋子人无不被这一幕感动的流泪,包括平常嫌弃讨厌她的婶娘……爷爷醒来后,却还惦记着小花和乡亲。 这一段镜头的处理简单而细腻,背景呈暗色调,但人物色彩艳丽清晰而自然,空空的

纪录片的镜头语言分析

纪录片的镜头分析 一、视角 (一)景别 景别表现为视野范围,即摄影画框框定的空间大小差别,也是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的大小差别。决定一个画面景别大小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摄像机和被摄体之间的实际距离,二是摄像机所使用镜头的焦距长短。 1.远景——自然与社会环境描绘功能 远景是再现空间范围最大的画面景别。远景中宽阔的空间环境,能提供广阔的视野,如群山落日,万里长城等辽阔空间的自然风貌;像都市鸟瞰,反映一个城市总体形象和外在规模,常用于交代事件发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比如在《望长城》中广阔无垠的大漠,蜿蜒于崇山峻岭间的长城,大量的远景画面带给了我们壮观,雄伟的视觉冲击和画面感受。 2. 全景——叙述性造型词汇 处理好主体与所处的环境的关系,是全景构图的特殊要求。既要明确主题中心,又要陪体起到衬托主体的作用,从而分清主次,防止喧宾夺主。无论是描述景物还是刻画人物,都要再现被摄体的完整形象,形体动作,让观众对主体有明确印象,还要看清主体的所处环境,背景。崇山峻岭间的长城,大量的远景画面 3.中景——解释描写的功能 中景一般用于再现景物的重点部分和成人膝盖以上部分。中景画面能直观清晰地显示人物手势动作和面部情绪,表现人物间的感情交流,展开故事和矛盾冲突。因而,常用中景画面,以容纳更多内容和较完整的故事过程。中景因为兼有叙述与描写的双种功能,所以称为纪录片叙事,描写,传情,展现人物性格时使用最多的景别。 4.近景——突出与强调的功能 近景用以表现景物的关键局部和人物胸部以上部位,有利于表现人物的神态,并通过神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中景比较,近景有利于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景物特性和人物的细微动作,目光传神,面部表情,声调语气等等试听形象,并给观众留下某种印象,从而使景物,人物与观众直接发生感情交流。与中景相比,近景画面视野更狭窄,画面内容集中而单一,叙述功能已不重要,代之以鲜明的突出和强调作用。 5.特写——艺术的揭示功能 特写画面可以不受空间,方位限制,不顾景物,人物的全貌,而是瞄准被摄体的最具本质特性的细部加以强化,放大,渲染,以揭示某种生活深层意蕴和情绪。 (二)角度 1.平摄角度 摄影机与被摄对象处于平视位置上,其效果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平视相同。摄影机不是置于三脚架上,便是由摄影者肩扛操作,因而摄影机多半与人等高。平摄角度的优点是,被摄体影像如实复原,没有透视变形,堪称客观真实的视角,显得平易,亲切,是各种纪实性节目经常选用的角度。 2.俯摄角度

电影镜头语言

镜头语言————我们通常可经由摄影机所拍摄出来的画面看出拍摄者的意图,因为可从它拍摄的主题及画面的变化,去感受拍摄者透过镜头所要表达的内容,这就是所谓‘我的镜头会说话’,也就是一般所讲的‘镜头语言’。而大部份的入门者还是在婴儿‘学讲话的阶段’,所以无法透过‘言语’很清楚的表达他想说的话,甚至于颠三倒四语焉不详,更甚至语无伦次令人摸不着头绪。所以你只要把‘镜头语言’搞懂,你就能‘言之有物,畅所欲言’,三言两语的把你要表达的事情说得凊凊楚楚,不再让人有不知所云的感觉。以上用‘语言’当做比喻,来说明摄影就像在讲话,用词美不美倒是其次,要让人听得懂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要透过镜头来表达一件事件,让别人很轻易的就可看出你的影片到底在表达什么,例如你拍摄一个中正纪念堂的大门,大家只要一看到这画面马上就可以了解,而有的人就是怕你没印象,左边拍一次右边再拍一次,这就好像得了老年痴呆症的老先生,一直在你耳边一直重覆着同样一件事,你说烦不烦?还有许多人在拍摄静物时,如花朵、器皿、图画等,画面虽美但不很生动的主题,镜头却停滞很久,这就好像明明三言两语可表达清楚的事情,却用了长篇大论来说明,当然你会没有耐心再听下去。同样的在影像的世界里,虽然和平常讲话的表达方式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所以你在拍摄时把它幻想成你在说故事,如此一来就不会脑袋空空,不知道要拍些什么画面及内容。 《乱》---镜头语言的颠覆 看完黑泽明的电影《乱》,我压抑得长久呼吸困难,虽然这部改变自莎士比亚《李尔王》的悲剧我早已熟知,但当结局到来,我仍心似刀绞。 情感如此强烈,镜头却如此冷静,冷静得让我无法承受! 《乱》的镜头,颠覆了我以前所学习的那些语言法则。 片子中的镜头几乎全部是远景和全镜,象老人的一双智慧的眼睛,远远的、平静的注视着故事的发生。人性中的欺骗、狭隘、自私等丑陋的一面,都赤裸裸暴露在这种宽容的注视之下。 在我们的经验当中,人物情感迸发的时候,要用特写来强调表现,既表达人物分明的情绪,也含蓄地表达导演的主观感情,让观众也达到一种情感的统一。 《乱》没有。 几乎找不到一个中景,更别说特写。 看不到演员的表情,让你感到,悲剧正在镜头前上演,阴郁的内心却隐藏在生活之下。 在我们的经验当中,故事发展到高潮的时候,一定要通过镜头的剪接率和景别的跳跃等手段来创造出紧张节奏,达到内在节奏与外在节奏的统一。 《乱》没有。 永远平视的长镜头,人物运动缓慢,镜头几乎没有外部运动,其景别也决定了没有景别的跳跃。 即使是表现残酷、壮烈的战争场面,仍然是长镜头、固定镜头、远景、全景。 如此缓慢而平静的述说。 这样的镜头语言,造成观众心理的强烈反差,让我难以通过镜头去发泄情绪而一再压抑,然后一再积累。最后,当胜利到来,三太子却被冷箭射中,死在老王怀里时,死里逃生的老王放声痛哭。 悲剧达到最高潮,镜头仍然冷静地远远注视。 看不到老王的表情,只听见悲痛的号啕。 此时,积累已久的情感在冷静的镜头下终于爆发,我无法哭泣,却几乎因为呼吸困难而昏过去。 把一切镜头的、剪接的技巧降至最低,屏弃外在的表现,一切都让位给故事,让位给情感,让位给观众内心深处的思考。 镜头组接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