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技术规范

空调技术规范
空调技术规范

一、水泵变频控制柜技术规范

1.水泵变频控制柜技术要求

1.1水泵变频控制柜(包括所选用的主要器件)符合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的安全认证要求,电气设备上带有安全认证保证;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

规定,并可提供合格证书等。

1.2本次投标产品所选用的元器件保证是全新正品。可每天工作时间为24h,且能全年连续工作。

1.3水泵变频控制柜上带有铭牌。

1.4 水泵变频控制柜的内部接线应排列整齐、清晰和美观,绑扎成束或敷于专用塑料槽内卡在安装架上;配线配有足够的余量。所选用的导线、塑料线

槽等均为阻燃型。

1.5 水泵变频控制柜柜门内侧贴有该柜的电气系统图。

1.6水泵变频控制柜内电器元件的上方会标志该元件的文字符号,各电路的导线端头都标志有相应的文字符号。所有的文字符号与提供的线路图、系统图

上的文字符号一致。所使用的图形和符号都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1.7 水泵变频控制柜内采用规定的指示灯。指示灯及按钮符合GB2682《电工成套装置中指志灯和按钮的颜色》,所选用的指示灯与柜内元件同品牌。1.8 水泵变频控制柜应设置“集中控制/非集中控制”切换开关,采用自动模式时,由PLC总控柜依据冷却水工况,自动控制冷却塔的启/停运行和调节

冷却塔风机转速;采用手动模式时,通过水泵变频控制柜面板进行逐台启/停水泵和风机,且可手动调节风机频率。

1.9 水泵变频控制柜应设置有“变频/工频”运行模式切换环节,当变频回路需要维修或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操作面板“变频/工频“开关,将变频器

切出,风机/电机可以以市电电网工频直接驱动(直接全压启动方式),不会因为变频器故障,而影响电机正常运行。

1.20水泵变频控制柜面板要求具有电流、电压、频率指示仪表、运转指示灯、停机指示灯、故障指示灯、变频/工频指示灯、集中控制/非集中控制指示灯

等,以及相关的操作按钮或旋钮,且布局合理、符合操作和观察习惯。

1.21水泵变频控制柜至少应配置下述保护功能:配电柜内部或电机及馈出线短路、接地保护;变频器过/欠压保护;变频器过载保护功能;缺相保护、过

热保护、外部故障保护等;风机与水泵连锁控制功能;冷却塔水位与水泵安全连锁功能;冷却塔运行异常震动报警功能。

1.22水泵变频控制柜应预留自控接口及安装位置。以便对以下状态进行监控:“集中控制/非集中控制”、“变频/工频“状态监视;风机、水泵回路运行、

故障状态监视;风机运行转速监视;系统运行异常报警监视等。

2.变频器技术要求

2.1电源额定电压:AC380V(允许偏差±10%)

2.2额定频率:50HZ

★2.3额定容量:(按本次水泵功率45kW配置)

2.4调频范围:0HZ~50HZ

2.5调速范围:0~100%

2.6功率因数:≥0.95(正常工作点)

2.7环境温度:-10℃~55℃(运行时)

2.8 变频器本体上应均配置显示模块。

2.9 因该柜在水泵房安装,机柜防护等级应为IP X5(请设计院确定),同时线缆采用下进下出方式。

3.水泵变频控制柜功能配置要求及控制系统配置要求

水泵变频控制柜功能配置应当具备独立完整的基本功能,可在控制柜实行就地控制,可通过本地调节改变循环泵运行频率,并开发开放接口以便可

以将冷却塔、水泵纳入通信机房群控系统的控制。

★4.应详细提供水泵变频控制柜的外形图、安装基础图、电气接线图、工作原理图,对连接线缆的线型及规格要求等的说明。本次现场柜体安装基础槽钢已有,要求柜体按现有基础进行放置,故要求水泵变频控制柜尺寸为(宽x深x高)800mmx600mmx2200mm,须严格按照提供的尺寸设计,并按现场已有基础提供安装基础图。

★5.变频器品牌:ABB、西门子或丹佛斯。

注:上述变频配电柜技术参数及要求为石桥机房1~4号楼要求,5号楼变频配电柜由水泵厂家配套提供。

二、冷却水控制系统技术规范书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石桥机房基础动力配套三期和七期建设项目,三期项目在北机房5#楼新增5台600t/h的闭式冷却塔及相应主环路,主要需实现5#楼新增冷却塔及相应恒温恒湿冷却水空调系统的集中监控;七期项目是在1#楼、2#、3#、4#楼各新增1台600t/h的闭式冷却塔,主要需实现1#楼、2#、3#、4#楼新增冷却塔及相应恒温恒湿冷却水空调系统的集中监控。

本冷却水空调系统监控系统监控总柜需预留RS485接口接入至空调水泵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现场通讯模块并能在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远程客户端实时显示本系统的工作状态,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对冷却水空调系统监控系统只监不控。

2.必须满足的技术标准/规范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2)《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50606-2010)

(3)《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2)

(5)《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l1801-95)

(6)《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7)《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20573-2012)

3.系统功能实现

3.1系统监控内容

七期项目工程

3.2系统监控点表

3.3系统功能及控制要求

1)系统的开启与停机:闭式冷却塔、冷却水泵的开启次序由电脑集中控制;开机程序为:先开启冷却塔进水管电动阀门,开启冷却水泵,开启冷却塔喷淋泵,再根据冷却塔出水温度变频开启冷却塔风机;关机程序为:先停止冷却塔喷淋泵和风机,然后停止冷却水泵,最后关闭冷却塔进水管的电动阀门。

2)系统应能够对冷却塔和冷却水泵的开启与停机进行轮巡控制,均衡各设备的运行时间,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建议采用每工作到固定计时周期进行轮巡的方式,到达固定计时周期可自动轮巡或手动轮巡,采用手动时,计时周期到系统产生告警:系统上需设置“周期计时调节”键(单位小时)和“周期计时清零”键。在点击“周期计时清零”后,“周期计时显示”置0(此显示和“累计运行时间”无关,该冷却塔/循环泵的累计运行时间不受影响),从0开始对冷却塔/循环泵的运行时间计数。当“周期计时显示”达到“周期计时调节”键设定的“XXX维保周期”时,系统给出“XXXX需要维保”的告警。当手动轮巡后,进行清零操作,对应报警消失。

3)闭式冷却塔台数的控制:根据通信机房的负荷、室外气象参数等条件,人工或智能选择任何一套系统投入运行,通过水温传感器及流量传感器所测数值,计算负荷侧实际负荷,并根据闭式冷却塔的负荷状态自动选择设备运行台数。闭式冷却塔的启停应设时间延迟,防止频繁启动。

4)冷却水泵运行数量及频率控制:任何工况下,利用最不利冷却水供回水管上的压差传感器输出的压差信号控制水泵运行数量及运行频率,满足负荷侧的流量变化要求,压差设定值可调,调节范围为0.5-2Bar。

5)闭式冷却塔喷淋泵控制:喷淋泵同闭式冷却塔进水电动阀同步开启和关闭。

6)闭式冷却塔风机控制:根据冷却塔出水温度,在确认所有水塔喷淋泵已启用的基础上自动调节冷却塔风机转速或启停。

7)以上第5、6条的控制逻辑为当冷却塔出水温度高于设定值时优先启用喷淋泵,然后启用风机;反之则优先停用风机,然后停用喷淋泵。

8)系统应提供RS485接口,开放MODBUS协议(TCP/IP协议)给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对本系统只监不控。

9) 总控部分及相应二次信号线应由UPS供电。接入方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设计,无明显的误动作可能性。

3.4系统报警信号主要含以下几点:

1)冷却塔风机、冷却塔喷淋泵、冷却水泵、定压补水装置故障报警;

2)冷却塔集水池低液位、高液位报警,防止冷却塔喷淋泵空转及溢水;

3)定压罐进水总管远传式水表每小时流量超限发出报警,流量告警阀值可调,调节范围为1-10m3;

4)加湿总管远传式水表每小时流量超限发出报警,流量告警阀值可调,调节范围为1-10m3;5)冷却塔补水总管远传式水表每小时流量超限发出报警,流量告警阀值可调,调节范围为5-20m3;

6)供回水温差为5~8℃可调,超出报警,并增加延时,防止频繁报警;

7)冷却水额定供水温度:32℃,超过设定供水温度±2℃告警,且设定供水温度和偏差值均可修改

8)冷却水额定回水温度:37℃,超过设定回水温度±2℃告警,且设定回水温度和偏差值均可修改;

9)供、回水干管压力差:0.8~0.15MPa,超出报警。可通过实际手动调节方式进行报警测试。

3.5加减机控制策略

1)当冷却塔回水温度升高时,逐台开启冷却塔喷淋泵,当水温继续升高时,再逐台开启冷却塔风机并进行变频控制;当冷却塔回水温度降低时,逐台关闭冷却塔风机,当水温继续降低时,再逐台关闭冷却塔喷淋泵。

2)当主管道供水压差大于设定压差时,降低冷却水泵运行频率,当全部运行冷却水泵的频率降低时主管道供水压差仍然大于设定压差,关闭一台冷却水泵,但要保证系统至少有1台冷却水泵运行;当主管道供水压差小于设定压差时,提高冷却水泵运行频率,当全部运行冷却水泵的频率至工频时主管道供水压差仍然小于设定压差,开启一台冷却水泵。

3)控制系统根据冷却塔出水温度来自动控制冷却塔风扇的开启台数,尽量在允许的范围内降低冷却塔出水温度。根据设计原理:系统采集冷却塔供回水总管的温度,根据冷却塔的供水温度来控制冷却塔开启台数,保证冷却水温度控制的准确性,冷却塔的风扇也采用变频控制、轮流开启、自动排序、自动投入方式。例如,当一台冷却塔变频运行时,当监测到风机频率上升到40Hz(可调)仍有上升趋势时,则控制器控制冷却塔风机降频同时启动第二台风机加载,随着增加风机的频率的升高,冷却水温度也逐渐靠近设定值,已运行风机的频

率值减小,当原运行的风机与新增风机的频率达到相同值时,所有运行风机的频率就同时变化,系统根据回水温度对运行风机的频率进行统一的PID控制。例如当三台风机的运行频率都持续降低到35Hz(可调)并持续10分钟(可调)时,控制系统会执行减机命令。控制逻辑同水泵减机逻辑,程序选择一台运行时间最长的冷却塔,控制其频率缓慢降低直至停机。其余运行的风机仍根据回水温度PID同步调节其频率。

4.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

4.1系统总体要求

1)开放性:系统允许不同厂家的产品组成一个完整的设备监控系统,以便今后的维护、扩展、更新。系统留有必要的接口,以便实现一体化集成;

2)先进性:系统采用的技术需要代表了业界的发展趋势,从而保护用户在本系统上的投资以及运行在其上的应用,保证了系统向未来更高、更新技术的平滑过渡;

3)实用性:系统应着重解决设备监控上的主要实际问题,力求实用,做到使用者操作简单直观,使用方便;

4)可靠性:系统和产品、技术和工艺需经过实践证明为成熟可靠,具有多项工程成功应用的经验,以保证将来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5)扩展性:系统具备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满足潜在的功能需求的能力,方便地进行必要或必需的扩容及升级;

6)安全性:系统的构成保证系统和信息的高度安全性,使整个系统受到非法入侵时或发生意外故障时对系统的破坏最小。

7)系统运作反应要求:

a)须于2秒内完成由任何工作站至控制器的控制指令。

b)须于5秒内完全显示由数据库存储的记录。

c)须于5秒内更新所有动态数据。

d)须于通讯网络系统及电力故障后约60秒内更新所有层面的数据。

8)应提供一套完整的具有良好人机界面的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以保证机房空调控制系统运行的直观、友好、方便、可靠、流畅。监控界面应采用全中文图形化界面;

9)应提供满足系统运行功能、二次开发、维修维护以及符合开发系统标准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应用编程软件包等全套软件;

10)所选产品本身先进、成熟,具备应用于机房空调系统控制的专门性能,具有大量现成的控制功能模块,编程设置方便,工程效率高;

11)所选产品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控制器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应达10万小时以上。

4.2系统功能要求

1)系统应具备系统软件拷贝及数据恢复功能。

2)系统应能自动保存设置参数和实时运行数据。

3)系统应具备断电后,恢复至断电前的运行状态的功能。

4)系统应具备能手动紧急停机和重新启动的功能。

5)系统应具备冬季防冻功能。在气温低于-2℃时(可设),可启动防冻功能。

6)系统应具有自我诊断能力,实时监视通讯状态和控制器的工作状态,并能以声光显示故障信息,并可消音。

7)系统软件必须具备企业局域网通讯能力(ETHERNET/IP for INTRANET),提供严密的安全等级及操作权限,能够设置不同权限级别的操作密码;群控系统必须具备远程通讯能力;群控系统软件必须能根据能效和设备性能提供最优运行设备组合和优化负荷分配,必须具有自动存储档案数据及设置记录的功能,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自动编制管理报告。

8)系统采用的通信协议应是国际标准接口协议(应能兼容OPC、Lonwork、Modbus、BACnet、ODBC、API、TCP/IP等)接口类型为RS485。

9)系统需预留一定输入和输出点的余量,一般不少总点位的30%。

10)系统在接入远传式水表、超声波流量计等室外引入信号时应采用端口隔离的方式。

4.3系统界面的要求:

1)按键或状态颜色:清晰显示各种状态,例如:红色显示:在工作,黄色显示:检修、故障、手动。

2)管路颜色标注:界面中可清晰看出流动路由。例如:红色表示进水管路在流通。绿色表示出水管路在流通,灰色表示管路不流通。

3)需有运行示意图,能清晰呈现各设备运行状态。能清晰看出,哪些设备在运行,哪些设备有故障,哪些设备不能自动运行,哪些设备在检修。图与实物位置应一一对应。

4)各监视界面需显示机组当前的运行状态。包括:运行状态和设置状态。其中运行界面有:变频运行/工频运行/变频停止/工频停止/故障等;设置界面有:自动/手动/检修中。运行栏则建议:运行红底显示,故障黄底显示,停止为白底显示。设置栏建议:自动为白底

显示,手动或检修用黄底显示。循环泵、冷却塔风机、冷却塔喷淋泵中任一个设备为非自动时可显示为黄色、手动。

5)各监视界面需显示:分水器与集水器温度、集水器与分水器压力、系统流量、压差显示值、运行频率、环境温度与湿度、压差设置值、供水温度设置值等。

6)工作管路、循环水泵、风机、喷林泵等需以动态显示。

7)需显示当前日期、时间,精确到秒。

8)当设备发生故障告警时,应在主屏上跳出故障信息,确认后,前台不显示,背景显示为故障色直至告警消失。

9)参数设置与手动操作时需输入密码。10分钟不操作自动退出,并返回到监视界面。

三、砂过滤器技术规及要求

1. 应满足的规范和标准:

GB 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50-2007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GB 50243-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NB/T 47003.1-2009 钢制焊接常压容器

JB/T 2932-1999 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

JB 4726-2000 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

JB/T 74-94 管路法兰技术条件

GB/T 9119-2000 平面、突面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

GB 50236-201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

GB 50463-2008 隔振设计规范

2. 货物需求一览表:

★3. 主要性能要求:

过滤性能值应保证5微米及以上杂质颗粒的清除率达到90%以上。

4. 主要构造及各部件材质要求:

4.1过滤槽组成:

1)过滤槽:内外环氧碳钢;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工作压力1.0Mpa, 生产厂家需具有ASME认证资质。

2)顶部:标准A.R.I自动全塑排气装置。

3)检修口:装置应设检修人孔,包括法兰、钢盖、垫片、螺栓,以及位于头部内的轭架。

4)支撑:过滤槽由槽钢裙座支撑。

5)清扫口:在外壳侧面设手孔,配有螺栓固定盖。

6)观察镜:设压力视镜,用以观察砂层高度。

7)过滤槽衬里:环氧涂层。

4.2内部分配系统:过滤器内部设备包括上部分配系统和下部树枝状收集系统,下部分收集系统锲缝0.15mm,保持液压平衡以防止介质在过滤过程中的流动和位移。过滤器内部配水及收水装置采用304不锈钢材质。

4.3过滤介质:

1)过滤介质:提供均匀等级的UNIGRAN50 (5微米)滤料,不含石灰石或粘土,均匀系数最大为1.1,圆度小于0.8。

2)支持介质:提供均匀等级的UNIFILL硬质水磨硅料,砾石颗粒,不含石灰石或粘土。

4.4管道与阀门:

★1)制造商应提供预装配的工作面管道和阀门。管道系统材质为环氧碳钢。阀门为四件套联动对夹式蝶阀。执行机构带失效保护装置的电动薄膜,要求采用机械连杆联动控制阀组。蝶阀采用上海冠龙、丹佛斯或艾维科(A VK);电动执行机构采用西部(SEIBU)、森托克(CENTORK)或罗托克(ROTORK)。

2)工作面管道为法兰连接,在底座上设有进水和出水接口。提供水平操作正向密封的蝶阀,安装在封闭端;提供入口压力表,出口压力表,以及带截流阀的自动排气口。

3)管道与设备通过橡胶软接头或法兰进行连接。

4)过滤器进、出口正向密封阀。

★4.5循环水泵:采用格兰富、赛莱默或威乐。

4.6外部油漆:初始设备制造商装配完成后,非镀锌碳钢组件表面施以一道铬酸锌底漆,以及两道标准的出厂面漆。

4.7控制器及联动部分:

1)符合IP65 要求。

2)提供预先装配管道以及预接线的自动反洗系统。

压差反洗:当通过介质的压差增大,并超过最初清洗介质压降0.1Mpa 时,可自动反洗过滤器。

时间反洗:同时提供时间控制器当达到设定的时间时可自动反洗过滤器,反洗时间为1-3分钟(可调节时钟)。

3)提供时间控制器、压差开关、带有过载和短路保护的电动起动机,并且配有安装于门板上的手动反洗装置。

4)控制面板符合UL商标认证标准

★5)控制要求采用PLC控制系统,NEMA-4X外壳,带DDC远程监控设置;三套可控内容: 时间控制(内有时钟拨盘);反洗时间控制(自由设定反洗时间);手动强制反洗。PLC 采用西门子、ABB、霍尼维尔;电控内部元器件采用西门子、ABB、霍尼维尔。

★4.8电动机:采用全封闭扇冷式电机,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

5. 其他相关要求:

5.1设备应自带全自动控制箱,电控箱需通过国家CCC认证,应同时具备过载、短路、过压、

缺相、欠压、过热等保护功能。面板应有观察故障报警的显示,应有对各类故障进行自检、报警。对可恢复的故障应能自动或手动消警,恢复正常运行。

5.2设备应有停电后复电时自动启动功能。

5.3设备应具有精确控制系统压力、自动排气的功能,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运

转平稳安全、噪音低、振动小、控制系统灵敏可靠、占地面积小、设备利用率高、利于环保等特点。

5.4设备自带与之相符的减震器(垫)。

5.5设备无明显的划痕、凹陷,表面油漆均匀鲜亮,设备表面应无缺陷、缺损、损坏、锈蚀、

受潮的现象,防腐良好。

5.6随设备附带装箱清单、设备说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和产品性能检测报告,进口设备

还应有商检合格的证明文件。

★6. 品牌范围:PEP、Puroflux或Vortisand

四、智能型落地式综合水处理器技术规范书

1. 应满足的规范和标准:

GB/T 26962-2011 高频电磁场综合水处理器技术条件

JB/T 2932-1999 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

GB 50050-2007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HG/T 3133-2006 电子式水处理器技术条件

JB 4726-2000 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

GB/T 18300—2008 自动控制钠离子交换器技术条件

GB 1576-2001 低压锅炉水质

GB 5462-199 工业盐

GB/T 13659-1992 001*7 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

JB/T 74-94 管路法兰技术条件

GB/T 3274-1988 热轧厚钢板

GB/T 9531-1988 电子陶瓷零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 9119-2000 平面、突面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

2. 货物需求一览表:

3. 质量保证

3.1供应全综合水处理器的制造商必须获得设备的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

理体系认证、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提供体系认证单位名称及可查询网站。

3.2供应综合水处理器的制造商须具有五年以上制造同类产品的经验,而且需具有超过十套

已成功运行五年或以上的同类型的综合水处理器生产经验和纪录。

3.3每台设备须附有原厂标志牌,标明厂家的名称、设备的编号、型号及有关的技术数。

4. 主要性能要求:

应具有综合优化处理、防腐、防垢、杀菌、灭藻、超净过滤等功能,具体要求如下:★4.1过滤精度:100-1500μm。

★4.2超净过滤率:≥90%。

★4.3防腐功能:≤0.08mm/年。

★4.4杀菌灭藻有效率:≥99%

★4.5防垢有效率:≥98%,除垢有效率:≥95% 。

4.6压力损失:0.005~0.03MPa。

4.7电源要求:198~242V交流电、频率40~60Hz。

4.8工作环境:温度:-40~55℃,湿度:≤95%。

4.9产品使用寿命:能连续工作15年以上。

4.10处理水温要求: 0~95℃。

4.11安全绝缘电压:5000V。

5. 主要部件材质及规格要求一览表:

6. 其他相关要求:

6.1设备应自带全自动控制箱,电控箱需通过国家CCC认证,控制器及联动部分需符合IP65

要求,当电源不稳定,电压过高或过低时设备能自动切断电源,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6.2设备采用落地式安装,自动排污、可手动操作排污,并且可以在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进

行排污,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有效控制浓缩比,降低运行费用。

6.3设备需有防止高频辐射的措施(要提供相权威关部门的检验报告)。

6.4设备要求超净过滤功能必须以电吸附为主要过滤能量。

6.5设备要求过滤部分采用干式散热,元器件散热不采用强制散热。

6.6水处理器应由制造厂整体装配生产,必须进行各项功能测试和部件的检测。

6.7设备制造结构采用直通方式,增强排污性。

6.8设备外表采用静电喷塑方式,要求表面平整、光滑、耐高温、不脱落。

6.9随设备附带装箱清单、设备说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和产品性能检测报告,进口设备

还应有商检合格的证明文件。

6.10随设备附带专用操作维护工具。

6.11设备应提供明确的接地点。

★7. 品牌范围:北京禹辉、北京旭飞环宇或北京科净源

五、落地式自动补水排气定压装置技术规格书

1. 应满足的规范和标准:

GB 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243-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NB/T47003.1-2009 钢制焊接常压容器

GB 50236-201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

GB 50463-2008 隔振设计规范

2. 货物需求一览表:

3. 供货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范围:

包括常压型密闭隔膜罐、水泵、控制器、底架、称重(或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自动排气阀、电动阀(或电磁阀)、球阀、减压阀、过滤器、止回阀、安全阀、连接器件等。

4. 主要性能要求:

4.1罐体水位测量方式:称重(或液位)传感器测量

4.2系统压力测量方式:压力传感器测量

4.3罐体要求:常压型密闭隔膜罐

4.4水泵要求: 为双泵系统,能够互为备用,也可以两台同时启动。

4.5控制系统要求:配备RS485通讯端口,可以与用户终端控制系统连接,用于实时数据的

采集,对运行状态显示、故障报警信息显示,通讯协议采用MODBUS方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