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少儿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的知识点及复习提纲

河北少儿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的知识点及复习提纲
河北少儿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的知识点及复习提纲

(一)探索生命的奥秘

1、认识周围的生物

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生命现象包括:

(1)具有一定的结构,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生物体都能生长

(3)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

(4)生物体都能产生后代,亲子代间具有遗传和便宜的现象。

(5)生物体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称为应激性,可以躲避有害、趋向有利。

(6)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生态因素: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的生态因素包括有:阳光、水分、温度、空气、土壤等。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温度影响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水常常决定生物的分布。

生物因素:其他的生物影响该种生物的生活,比如草的繁盛,影响到牛羊的数目,人类对自然界森林的破坏,导致森林中原有生物的数量剧减。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适应相应环境,比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土壤中的蚯蚓。同时生物的生存也能影响环境,比如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肥沃。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4、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

5、认识显微镜

基本结构:

目镜:用来进行观察的窗口,长度越长倍数越低。

转换器:通过转动更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物镜:起放大作用,与目镜一起放大被观察物。物镜越长,倍数越大。

粗准焦螺旋:迅速升降镜筒,使成像比较清晰。

细准焦螺旋:精确升降镜筒,使成像最清晰。

载物台:放置被观察的玻片,上有玻片夹用来固定,中间有通光孔。

反光镜:将光线反射通过通光孔,照在玻片上。其上有遮光器用来调节强弱。

6、使用显微镜

(1)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前方偏左处。

(2)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

(3)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用压片夹压住装片。

(4)双眼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至距玻片3~5mm处。

(5)左眼注视目镜内,转动粗准焦螺旋上升镜筒,当看到物象时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象。

(6)将观察对象移动到视野正中心,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视野清晰。

简要步骤:

对光→放置装片→使镜筒下降→使镜筒上升、对焦→低倍镜观察→将要用高倍镜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至高倍镜→观察

7、其他常用的探究器具

主要包括:观察器具(放大镜)、解剖器具(解剖盘、刀片等)、计量器具(天平、量筒等)、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脚架等)、通用器具(试管、培养皿等)。

使用的时候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尤其要注意安全。

8、临时玻片的制作

过程:取玻片→滴加清水→放材料→加盖玻片→吸去多余清水

9、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

(二)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步骤:取玻片→滴加清水→放材料→染色→加盖玻片→吸去多余清水→观察

植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有立方形、扁平形、柱形等,大小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其基本结构都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中还分布有各种各样细胞器,各结构的功能总结如下:

细胞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细胞膜: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细胞质: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其中包含有各种细胞器,如:

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叶绿体:与光合作用有关,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液泡:成熟植物细胞具有,其中含有细胞液,与细胞的失水、吸水有关。

其他:了解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等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的生命活动,就是依靠各种细胞结构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也因此,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步骤:取玻片→滴加生理盐水→取材料并涂抹→染色→加盖玻片→吸去多余的水→观察

动物细胞的形态和大小的差异更加多样化,例如红细胞的圆盘形,肌肉细胞的梭形等。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基本相似,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但是没有细胞壁,同时细胞质中也没有叶绿体和中央大液泡,总结各结构功能

细胞膜: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细胞质: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其中包含有各种细胞器,如:

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其他:了解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等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

3、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因为该物质可以被碱性染料染色,所以我们称之为染色质,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特定的时候,染色质可以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每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是一定的。因为DNA是遗传物质,储存并传递遗传信息,是控制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的根本所在。染色质形成染色体。

4、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有何不同

总结: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中央大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

(三)生物体的组成

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有的生物是单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还有的生物是由很多细胞组成的,称为多细胞生物。那么,一个受精卵是怎么形成一个多细胞生物的呢?一个多细胞生物,不单有很多的细胞,细胞的种类也很多,受精卵要形成多细胞的生物,需要经过分裂、分化的过程。

1、细胞分裂

生物都有生长现象,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生物体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有关。细胞数目的增多是细胞分裂的结果,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本节所介绍的植物细胞分裂,因为分裂过程中会产生纺锤丝,又叫有丝分裂,其过程如下:

间期:染色体以丝状的染色质形式存在,通过复制,每个染色体具有两个携带相同遗传信息的染色单体,以着丝粒连接在一起。

前期:染色质丝高度螺旋化,凝缩成染色体。细胞的两极出现纺锤丝,通过着丝粒连接在染色体上,细胞核的核膜开始消失。

中期: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集中到细胞的中央截面。

后期:每条染色体从着丝粒一分为二,原来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变成两条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端移动。

末期:细胞两端的两组染色体分别解旋松散成染色质,核膜、核仁出现,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在细胞中部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质平均分成两等份,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典型的变化是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因为染色体的平均分配,所包含的染色体携带有相同的遗传信息,保证了生物体的每个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各种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即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新生的植物细胞中的液泡小而分散,在细胞生长的过程中,小液泡逐渐融合成中央大大液泡。

细胞的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加,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这样生物体就由小长大了。但是,细胞分裂不会无限制地进行下去。一般地细胞分裂50-60次,若出现无限分裂则可能已发生癌变,成了癌细胞。细胞是有一定寿命的。

2、细胞分化与组织形成

如果细胞如此分裂下去,细胞就都是相同的,但我们可以看到一棵植物有根、茎、叶等,我们人呢,有手有脚,有鼻有眼等,显然不是由同种细胞组成的,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分裂产生的细胞向不同方向发展,逐渐变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这个过程被称为细胞的分化。那些由形态相似、结构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群体就形成了组织。

植物组织:

动物组织:

上皮组织:保护、吸收等功能

肌肉组织:运动等功能

结缔组织:营养、连接、支持和保护等功能

神经组织: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等功能。

3、多细胞植物体的组成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4、人体的组成

系统:人体的不同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结构。

人体是由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组成的。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人体各系统密切配合、协调统一,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5、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紧紧通过一个细胞,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如草履虫的食物泡具有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纤毛具有运动的功能,伸缩泡具有排泄废物的功能,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生殖。

和多细胞生物一样,单细胞生物也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例如草履虫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的适当反应,就是一种应激性。

(四)绿色植物的一生

1、植物种子的萌发

(1)种子的结构

(2)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内部条件: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

外部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种子的萌发过程:

种子萌发之前要吸收充足的水分,同时胚吸收储存于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然后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胚芽则突破土壤逐渐发育成茎和叶——地上部分,子叶因为营养物质被吸收,则枯萎消失。

2、植物根的生长

(1)根尖的结构

植物的根具有固着、支持、吸收、输导、贮藏等功能。

根冠:细胞体积较大,性状不规则,排列不整齐,有保护根的作用。

分生区:细胞体积较小,近似正方形,排列紧密,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伸长区:细胞体积较大,呈长方形,细胞正处于快速生长阶段。

成熟区:细胞体积较大,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水分、无机盐吸收的主要部位。

(2)根的生长

生长过程:分生区不断分裂使细胞增多,是根生长的关键部位,伸长区迅速伸长使根尖长度增加。

生长特性:向地生长、向肥生长、向水生长等,有利于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

3、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1)植物的生长需要水

吸水方式:渗透作用

主要部位:根毛区

吸收特点:土壤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否则细胞失水。

渗透作用:水分子穿过半透膜,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转移。

合理灌溉:适时适量

(2)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含氮无机盐:缺乏植株细弱矮小,颜色发黄。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含磷无机盐:能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花的开放、果实和种子的成熟。

含钾无机盐:促进糖类的形成和运输,使茎杆健壮。

其他无机盐:此外,还需要含钙、锌、硼的无机盐。

合理施肥:适时适量,过量施肥,会导致植物失水。

4、植物茎的输导功能

(1)枝芽发育成茎

茎是多数植物地上部分的枝干,连接着根和叶,着生叶和芽的茎通常也称为枝或枝条。

芽是未展开的枝或花,将来发育成花的称为花芽,发育成枝的称为枝芽。

(2)茎的基本结构

补充:木本植物茎具有形成层,所以可以逐年加粗,草本植物的茎不具有形成层,所以不能加粗。

(3)茎的输导功能

导管: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筛管:具有运输有机养料的作用。

茎的其他功能:支持、贮藏和生殖等。

5、植物的开花和结果

(1)开花

绿色开花植物生长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开花,开花是指花瓣等展开的现象。

(2)花的结构

(3)果实的结构

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和受精,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逐步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果实主要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光合作用的发现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范·海尔蒙特第一次企图用实验来回答植物营养物质来源的问题。他在100kg 干燥的细粒土壤中,种了一棵2.5kg重的柳树,然后往盆里浇水,但不供给其他营养物质。五年后,他发现柳树的重量为82.5kg。土壤晒干后的重量仅比原来少100g。因此,范·海尔蒙特说,植物是从水中而不是从土壤中得到营养物质。

过渡:范海尔蒙特当时还不知道光合作用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为后人留下一个问号。到了18世纪,有一位科学家对气体非常感兴趣,他就是普利斯特莱。

普里斯特莱实验看课本上的图

看图了解科学家是如何做的,从图文中得到:放了一盆薄荷植株后蜡烛继续燃烧,植物长得也很好。

植物生长不仅需要“坏”空气而且能使“坏”空气变好。

当时普利斯特莱仅知道这些,但现在我们知道,人和动物生存必需O2,同时呼出CO2,所以“坏”空气即为富含“CO2”的空气,“好”空气为富含“O2”的空气。这样的话,就可以得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CO2作原料,同时放出O2。

许多科学家的继续研究

到18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因其在研究光合作用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奖,光合作用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光化学反应。

不论是微小的单细胞藻类,还是高大的绿色植物,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在体内积累有机物。绿色植物像一个巨大的能量转换站,把太阳能贮存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

2、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1)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表皮位于叶片的最外层,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细胞的外壁常有一层角质层,可以保护叶片不受病菌侵害,防止叶内的水过度散失。表皮上有一种成对存在的肾形细胞,叫做保卫细胞。保卫细胞之间的空隙,叫做气孔。气孔是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叶肉位于上表皮与下表皮之间,一般分为栅栏层和海绵层。栅栏层的细胞排列比较整齐,细胞里含有较多的叶绿体。海绵层的细胞排列比较疏松,细胞里含有较少的叶绿体。

叶脉分布在叶肉之间。叶脉具有输导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功能,还具有支持叶片的功能。

(2)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片的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又含有绿色的叶绿素,叶绿素能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光合作用旺盛的细胞中,叶绿体的含量较多。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是叶片呈绿色的主要原因,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没有光照叶绿素就无法合成,叶片因此呈黄色,韭黄的生产就利用了这个原理。

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1)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探究实验:

a.选择一株长势旺盛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b.把经过暗处理的天竺葵上的叶片从上下两面用小于叶片的黑纸片遮盖起来,放在阳光下照射30min。

c.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观察叶片的颜色有没有变化?把叶片放入盛有适量酒精的小烧杯里,水浴加热,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d.用自来水冲洗叶片,再向叶片上滴加碘液。

e.稍停片刻,用自来水冲洗碘液,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实验原理: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是为了将叶片中的淀粉消耗完,确保实验的严谨。用黑纸片遮盖一部分叶片,是为了与照光的部分叶片形成对照。摘下叶片之后,将叶片放入酒精中,是为了将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因为我们的实验结果是观察颜色,避免干扰。最后滴加碘液,碘遇淀粉显蓝色。

结论:光合作用会产生淀粉

(2)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探究实验:

a.取金鱼藻或黑藻放在盛满自来水的烧杯中,再反扣一只短颈漏斗,漏斗颈上再反扣一支盛满自来水的试管。

b.将这一装置移到阳光下。不久,金鱼藻就不断释放出小气泡。

c.待试管内液面下降到比烧杯液面低时,慢慢移出试管,用拇指按压住试管口,反转试管,使试管口向上。

d.松开拇指,把带火星的细木条迅速地插入试管内,发现木条复燃。

结论: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

(3)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探究实验:

a.取金鱼藻或黑藻放在盛满碳酸氢钠溶液的烧杯中,再反扣一只短颈漏斗,漏斗颈上再反扣一支盛满自来水的试管。

b.将这一装置移到阳光下。不久,金鱼藻就不断释放出小气泡。

c.试管内液面下降高度,比用自来水下降的更多,因为碳酸氢钠溶液可以提供更多的二氧化碳。慢慢移出试管,用拇指按压住试管口,反转试管,使试管口向上。

d.松开拇指,把带火星的细木条迅速地插入试管内,发现木条复燃。

结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过程: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4、植物的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的实质

将新鲜的蔬菜放入密闭的锥形瓶,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当把燃烧的木条伸入,火苗立即熄灭,表示锥形瓶中的氧气被消耗殆尽。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得混浊,说明还产生了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实质: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呼吸作用随时都在进行,产生的能量将用于各种生命活动所需,比如细胞分裂、植物根吸收无机盐等。除了淀粉以外,植物还能以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作为呼吸作用的原料。

5、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1)光合作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我们使用的粮食、蔬菜、油料、瓜果等虽然取自不同的植物,不同的部位,但是利用的都是植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而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又是通过光合作用来合成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加快光合作用的速度,使农作物的产量提高。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适当增加二氧化碳可以加快光合作用的速度,比如施有机肥、直接施放二氧化碳、加强农作物通风。其他增强光合作用的措施还有: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

(2)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除了一部分储存在植物体内,还有一部分则用于呼吸作用产生能量,用于其他各种生命活动。为了收获到更多的有机物,我们不但要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同时减弱呼吸作用也有很好的效果。

呼吸作用很容易受到温度和氧气浓度的影响,所以适当降低环境的温度,有利于减慢呼吸作用,同时适当降低氧气浓度也有相同效果,还有减少植物细胞的含水量也能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我们收获的水果、蔬菜等食物,其中的植物细胞仍然在继续进行生命活动,使有机物不断被消耗,我们同样可以采取上述手段,减慢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使之可以储存更长时间。

(六)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

(1)人类的食物来源于绿色植物

人和其他动物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因此各种动物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而这些有机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绿色植物。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储存在植物体中。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一部分用于植物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还有一部分储存在植物体内,尤其是一些储存营养的器官,比如有些植物的块茎、块根,还有多数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2)动物的食物来源于绿色植物

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直接或者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来获取有机物满足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比如植食动物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肉食动物则一植食动物为食,也间接的是以绿色植物为食。

2、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生活环境的总称。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是指物质在整个生物圈中被循环利用。

(1)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氧循环

绝大多数生物生命活动的进行,都要通过有氧呼吸来提供能量,而有氧呼吸需要消耗氧气。进入现代社会后,很多能源燃料的燃烧,也需要消耗氧气。但是长久以来,大气中的氧气浓度一直保持在21%左右,这说明氧气还有产生的途径,后来发现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和燃料燃烧都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但是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这样就使得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浓度保持稳定。

(2)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绿色植物根部吸收的水,约有99%以水蒸汽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失到空气中,这就是蒸腾作用。剩下的不到1%的水分,则参与了光合作用和其他生命活动。

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蒸腾作用能够产生一定的“拉力”,可以促进根部对水分的吸收,以及水分、无机盐的向上运输。同时蒸腾作用中,水变成水蒸汽,会吸收周围的热量从而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因为阳光直射而灼伤叶片。

植物的蒸腾作用对生物圈的水循环也有一定的作用。生物圈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是光能,阳光的照射使温度升高,使水分通过蒸发而进入大气,在大气中随着空气的流动而移动,遇冷则凝结成雨雪等而降落。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供给植物及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一部分直接在地表重新蒸发,还有一部分则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或汇成河流,最后流入海洋。

植物不但通过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还能覆盖在地面截留雨水,避免了雨水直接冲刷地面;地面的植物能减缓雨水的流速,植物的根也能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将更多的水转入地下。

3、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

(1)关注森林

森林对人类的作用相当重要,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木材、煤炭等;还提供大量的食物,并通过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参与氧循环和水循环;同时,还能吸收有毒气体,降低噪音、强光对人体的伤害,促进身心健康。同时,森林也是很多动物栖息的家园。

我国的国土面积大,但是人口众多,森林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很少,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21.3%,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3%。为了改善我国的森林资源,我国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号召大家植树造林,同时为了保护现有森林资源,我国在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校园绿化设计

基本要求:要尽量减少地面裸露,避免起风时尘土飞扬,尽量种植不同花期的花卉,使校园处处绿树成荫,四季花开。绿化时尽量选择环保树种,比如法国梧桐,对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抵抗能力较强。海桐还可以吸收这些有害气体,这样的树种还有女贞、槐树等。

评论 | 1 1

举报| 2012-01-05 09:37 狂暴大枪19 | 三级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 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 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 课本27页1题33页生物圈2号

▲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显微镜的使用 P37-38 的图要掌握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P43-44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注意课本52页图叫什么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 多莉羊的例子p55,

▲ 57页1题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P65题3

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 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 课本57页最后一段

第三节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草履虫见课本70页图,71页2题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 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 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种子植物

▲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课本84页表和85页图,课本88页2题

▲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

▲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植株的生长

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幼根的生长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

▲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花的结构(课本102)

▲传粉和受精(课本103-104)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受精卵——胚

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

▲课本105页1题

▲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P109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根的结构

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

▲运输途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教案序号 1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新授课 第一节生物的特性2006.9.11 教学目标 ①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难点和重点 重点: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设计

巩固练习 1. 我们留意了这么多生命现象,相信你们一定会利用这些生物的特征去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了吧。我们来练习一下。教师打出图片,让学生指出图中钟乳石、珊瑚和珊瑚虫,哪个是生物,为什么? 2.今天我们接触到这么多的小生命,看到它们的生命现象,你还认为路旁的一棵树,道边的一朵花,都是那么微不足道吗?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那些具有生命的物体呢? 教学反思: 教案序号 2 第一章认识生物新授课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2006.9.13 教学目标 ①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②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③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④通过本课的学习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

源的意识。 难点和重点 重点:①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②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难点:①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 ②能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方法:调查法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1)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第二单元 9、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转动反光镜可以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物像的放大的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①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②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①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②细胞质—细胞质内含有许多与各种生命活动有关的微细结构。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③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与生物的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物质——遗传物质。 1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制作步骤:(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注意不要在盖玻片下留下气泡。(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1)用滴管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3)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4)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留下气泡。(5)经碘液染色后。(6)把制好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5、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

关于七上生物复习重点河北少儿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X 目镜放 大倍数 五、 物镜与实相相反(完全倒像):上下倒、左右 倒,例如:b 在显微镜里是q 六、 如何确定污点位置? 先转动目镜,看污点有 没有随之转动;随后推动玻片标本,看污点有没有 随之动;最后如果两项都没有,污点就在物镜上。 * 三、显微镜使用(每个过程应注意的方法): 1、取镜和安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 微镜放在距 离实验台边缘10CM 处; 2、 对光:转动转化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光线较弱 _ 时用凹面镜。 3、 安放装片:把制作的花粉粒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压住,让标 _ 本正对通光孔; 4、 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物镜接近花粉粒为止,注意物镜 不要碰到玻片标本(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左眼向目境内观察,同时逆向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 物象更清晰。 一、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提出问题f 作出假设f 设计实验f 完成实验f 得出结论f 表达、交流。 *二、科学探究实例: 1、 提出问题: 以问号结尾) 2、 作出假设: 3、 设计实验: 实验组) 实验步骤: 1、将种子平均分为两组,放在两个培养皿中,放入同样的棉花,都放入 10粒菜 豆种子。 2、保持1号培养皿内干燥;经常向2号洒水,使棉花保持潮湿,但不 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3、将两个培养皿放在相同的室温中,并保持光照相同。 4、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 5、 完成实验: 6、 得出结论:种子萌发需要水。(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7、 表达、交流。(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第一节细胞 二、常用的玻片标本: (1)用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叫做切片。(2)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 抹制成的,叫做涂片。(3)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的,叫做装 片。分类:永久的和临时的两类玻片标本。 种子萌发需要水吗? (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研究性科学问题, 种子萌发需要水。(猜想有科学依据,完整的陈述语句,句号结尾。) (1.要确定实验单一变量;2.合理设计对照实验一一分对照组和 材料:菜豆20粒,培养皿两个。 11 12 13 訓咄II 2 3 10

七年级生物上册所有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如:植物通过吸收水分、无机盐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获得营养;动物通过捕食获得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是在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排出废物;植物的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如:猎豹追捕羚羊;含羞草受到碰撞会合拢;植物的向光性。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种子萌发;鳄产卵;虎、狼产子 (6)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遗传,同一株碧桃上不同颜色的花体现了变异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 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高山上不同植物的垂直分布说明的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沙漠上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才出现绿洲说明了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3、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通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来影响的:生物与生物之间有:捕食、合作、竞争、寄生等关系。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水稻和杂草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是竞争关系。 4、生物适应环境:如骆驼尿液很少是为了适应缺水的沙漠;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适应寒冷的环境等。 5、生物还能影响环境:“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蚯蚓松土”体现生物影响环境 6、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7、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生物部分消费者—动物: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分解者——细菌和真菌: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8、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捕食)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如:草→兔→狼(注意:写食物链时只能以生产者植物开始,以没有天敌的消费者动物结束;箭头指向捕食者。) 9、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能量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生物数量越少,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越靠近前端的生物数量越多,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少。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如:一般来讲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强。 1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的范围是: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2、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其中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和“地球之肺”之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知识点归纳【全套】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知识归纳整理 一、观察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1.方法: ⑴直接观察: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 ⑵间接观察:借助于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 2.要求: 前:要有明确的目的; 中: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后:与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二、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 ⑴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 ⑵动物、微生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但能以 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例如海豚 捕食大马哈鱼。 2.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生体内产生的废物 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例如,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的落叶也可以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例如:猎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含羞草的叶受到碰触会合拢,植物有向光性、向水性、向肥性、向地性等。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例如:种子的萌发,破壳而出的幼鳄,蘑菇的生长。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生物体亲代和子代之间,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相同的特征,这是遗传现象;但总有一部分特征并不相同,这是变异现象。 7.其他特征: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知识归纳整理 一、调查 1.什么是调查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整理归纳资料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归纳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 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新人教版初一生物上册教案(全)

《致同学们》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为以后的生物教学打下基础。 2、学生初步了解生物课的教学流程,以适应以后的教学。 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 用具:动物彩图,病例资料,书本彩图,课件 教学过程: 好,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什么课啊?(生物课)这是同学们上初中后新开的课程之一,相信你们都对这新的科目很好奇。你们喜欢生物吗?生物无处不在,首先,告诉我,在你们的理解中,生物包括哪些方面呢?(动物,植物,菌类)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出示生物发展史)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的历史已经有46亿年了,但我们人类的历史只有一小段,那么在我们人类出现之前的那段时期地球上有些什么生物呢?而这些动物现在还存在吗?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简单介绍)这些动物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吗?为什么呢?大家想一下。那生物除了动物之外还有其他吗?像我们漂亮的校园里面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为什么有的树能长成几十米高,有的却长在地上当地毯来观赏呢?除了动物,植物,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生物在我们身边。大家说一下?刚才我们所说的动物,植物,微生物那都是一些生命的现象,我们书本上《致同学们》那一页中说到,生物学除了研究这些不同生命的现象之外,还要研究生命活动规律。我们生命活动的规律有哪些呢?像我们常说多喝牛奶会长高,这就是因为牛奶中含有钙,钙是我们骨骼中重要的组成成分。我们生物学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等学科的基础,书本上也举了好多生物学用在其他方面的例子,我们看看图3中的幼儿预防接种,同学们都有接过种吧?我们为什么要接种呢?接进去我们体内的其实也是一种病毒,只是它的毒性很小,对我们人体无害,但是注入这种病毒之后我们人体就会产生相应的抵抗能力,以后遇到毒性大的病毒也不怕了。(还有书本上的其他例子逐步介绍。)(学生提出问题再讨论解决) 我们生物课是一门新课程,很多同学对生物课的课堂要求不是很明白,现在我提出几点要求,希望同学们认真遵守: 课前十分钟预习,课堂积极发言(占总分10%) 课外作业按时单独完成(占总分10%) 课堂上的实验课,讨论课可互相讨论问题,但要保持课堂纪律 实验课,探究课布置的准备工作要做好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1.生物的录像。 2.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38698

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与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她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就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就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与水,适宜的温度与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与交流 ?▲对照实验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就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瞧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就是生产者。 ?▲植物就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就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与真菌就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就是不被其她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与能量沿着食物链与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与所占比例就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生物圈就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就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课本27页1题33页生物圈2号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第二单元生物与细胞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河北少儿版生物七上寒假作业

初中生物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制作整理 丰城矿务局第三中学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初一生物寒假作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为探究温度与蟋蟀鸣叫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某同学将蟋蟀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蟋蟀的鸣叫次数,该研究过程主要采用了 A.观察法B.实验法C.测量法D.调查法 2.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物像是“b p d q”,则载玻片上的实物为“b p d q”B.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C.在安放显微镜时,应把显微镜放在离实验桌左边缘7厘米左右的地方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对被观察物体长或宽的放大倍数 3.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了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作了如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①洋葱表皮细胞中央有较大的液泡②口腔上皮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③洋葱表皮细胞中有叶绿体④视野中有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⑤视野中光线过强时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⑥要想看到更多的细胞应换用放大倍数更大的目镜或物镜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③⑤⑥D.②③④⑤ 4.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最明显的结构是细胞核

B.癌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数目不会改变 C.癌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基因发生了改变 D.利用干细胞可成功修复患者受损神经细胞的依据是细胞分化原理 5.下列结构属于组织的是 A.皮肤 B.神经纤维 C.肌腱 D.唾液腺 6.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带是藻类植物,因细胞中没有叶绿素,故呈褐色 B.藻类植物有输导组织,因此适应陆生能力不强 C.银杏是裸子植物,其果实是“银杏”,又叫“白果” D.被子植物种类最多,分布极广,如潍县萝卜、诸城板栗等 7.安丘公冶长书院中的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其原因是 A.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B.种子外果皮较薄 C.植物体内有输导组织 D.受精过程脱离了水的限制 8.去菜市场买鱼,在很多已死的鱼中,你根据哪一特征可判断鱼是否新鲜 A.鳞片是否完整B.鳃丝的颜色C.身体有无伤痕D.体表是否湿润 9.和其他动物相比,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是 A.体腔 B.肺 C.牙齿 D.膈 10.能正确表示生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连线的是 ①蚯蚓——体壁②蝗虫——气门③鱼——鳃④家鸽——肺和气囊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11.下列有关寿光大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型硕大、就巢性强,产蛋量多 B.发育类型属于晚成雏 C.进行双重呼吸,有的骨愈合 D.胸腔和腹腔之间有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 1、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为以后的生物教学打下基础。 2、学生初步了解生物课的教学流程,以适应以后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用具: 动物彩图,病例资料,书本彩图,课件教学过程:好,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什么课啊?(生物课)这是同学们上初中后新开的课程之一,相信你们都对这新的科目很好奇。你们喜欢生物吗?生物无处不在,首先,告诉我,在你们的理解中,生物包括哪些方面呢?(动物,植物,菌类)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出示生物发展史)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的历史已经有46亿年了,但我们人类的历史只有一小段,那么在我们人类出现之前的那段时期地球上有些什么生物呢?而这些动物现在还存在吗?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简单介绍)这些动物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吗?为什么呢?大家想一下。那生物除了动物之外还有其他吗?像我们漂亮的校园里面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为什么有的树能长成几米高,有的却长在地上当地毯来观赏呢?除了动物,植物,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生物在我们身边。大家说一下?刚才我们所说的动物,植物,微生物那都是一些生命的现象,我们书本上《致同学们》那一页中说到,生物学除了研究这些不同生命的现象之外,还要研究生命活动规律。我们生命活动的规律有哪些呢?像

我们常说多喝牛奶会长高,这就是因为牛奶中含有钙,钙是我们骨骼中重要的组成成分。我们生物学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等学科的基础,书本上也举了好多生物学用在其他方面的例子,我们看看图3中的幼儿预防接种,同学们都有接过种吧?我们为什么要接种呢?接进去我们体内的其实也是一种病毒,只是它的毒性很小,对我们人体无害,但是注入这种病毒之后我们人体就会产生相应的抵抗能力,以后遇到毒性大的病毒也不怕了。(还有书本上的其他例子逐步介绍。)(学生提出问题再讨论解决)我们生物课是一门新课程,很多同学对生物课的课堂要求不是很明白,现在我提出几点要求,希望同学们认真遵守:课前分钟预习,课堂积极发言(占总分10%)课外作业按时单独完成(占总分10%)课堂上的实验课,讨论课可互相讨论问题,但要保持课堂纪律实验课,探究课布置的准备工作要做好教学后记:课堂上学生气氛还算活跃,对很多新的生物学知识都很好奇,要注意调节学生的积极性,因为生物课大多安排在下午,下午的时间学生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多举些有趣的事例来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学反思: 个别班学生气氛很沉闷,因为对书本上,老师介绍的热门话题不感兴趣,他们没有接触过,要注意调动不同班级的积极性,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第一章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教学目标: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濮阳市第一中学生物教研组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 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 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七年级期中生物试卷(河北少儿)

七年级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沸水便成了有菠菜味的“菜汤”,说明菠菜细胞被沸水杀死,细胞中的物质流到水中。如果把菠菜浸到冷水中,则不会出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细胞中的哪一种结构阻止了物质的外流()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细胞质 2、组织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之一。下列哪种组织是人和动物体不具有的是() A、上皮组织 B、输导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3、切西瓜和番茄时,流出的汁液是() A、细胞质 B、细胞液 C、水分 D、液泡 4、中风病人常出现半身不遂,这是因为他的什么组织出现了功能丧失() A、结缔组织 B、上皮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5、以下有关单细胞生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单细胞生物都能需要以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 B、单细胞生物同样具有生物的各种特征 C、单细胞生物必须生活在水里 D、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多是分解者 6、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则可以判定污点在() A、玻片上 B、目镜上 C、物镜上 D、反光镜上 7、把刻有“b”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视野中所看到的应是() A、q B、p C、b D、d 8、王娜同学在显微镜下看到一些细胞,她判断观察到的是植物细胞。你知道她看到了什么() A、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C、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D、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9、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0、植物体的生殖器官是 ( ) A、根、果实、种子 B、叶、花、果实 C、花、果实、种子 D、根、叶、茎 11、为了使显微镜视野右下方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把玻片向方向移动。() A、右下方 B、右上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12、下列四组显微镜的镜头组合中,能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 . . ( 七上生物知识点 1 生物的共同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废物(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 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2 生物的分类:(1)按形态结构特点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 (2)按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 水生生物 (3)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 3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范围:厚度为 20 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 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 4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 圈。有毒物质:不断积累,有机物和能量(数量):逐级递减。能量源头:太阳能。 5 生态系统由生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6 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7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草→兔→狐) 8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所以说生态系 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 9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对照书本说出它们各自的 特点):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肺”、 “绿色水库”之称)、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 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10 遮光器和反光镜:调节光线的强和弱。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玻片的距离 (能使镜筒上升和下降)目镜和物镜:放大物体倍数 11 使用显微镜的步骤: 1)取镜和安放(2)对光 (3)观察 (4)整理和存放 细胞中的物质:有机物(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和无机物(水、无机盐、氧等) 12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是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特有:细胞壁,液泡,叶 绿体。 13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线粒体(将化学能转变为生物生活所需要 的能量) 14 染色体由蛋白质和 DNA 组成,DNA 是遗传物质,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15 生物由小长大离不开细胞的生长(体积增大)和细胞的分裂(数目增多) 16 细胞的分裂:分裂时染色体加倍后一分为二,形成完全相同的两份。细胞核分成两个,细胞质分 成两份,每份细胞质中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形成细胞壁。 17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细胞分化—细胞形成组织的过程) 18 动物体的四种组织名称和功能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七年级生物上册重点知识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重点知识总结 临沂刘店子中学 史艳华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复习要点: 一、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的呼吸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如: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逃走;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注:常说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等) 二、调查 1、调查的一般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2、尝试根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对它们进行归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复习要点: 一、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 (注:生物圈指地球上的生物和它们生活所需要的环境。人类的活动借助一定的工具可以到达生物圈的各个圈层。细菌可以生活在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光、温度、水、空气、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是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 2、生物和生物之间的三种关系 { 植物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动物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水圈的大部 大气圈的底部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竞争(如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 捕食(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合作(如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完整word版)2016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2016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一 章 认识生物 、生物的特征( 8 个): 1)生物生活需要 营养 。植物通过 光合 作用得到,动物与人则通过取食来得到。 2)生物能进行 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 氧气 ,呼出 二氧化碳 。 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 废物 。如:人排汗、排尿等;植物的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 作出一定的反应 。如: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草履虫趋利避害。 5)生物能够 生长和繁殖 。 6)除了 病毒 以外,生物都是由 细胞 构成的; 7)具有 遗传 和 变异 的现象。如:长的像父母为 遗传 ;长的与父母不同为 变异 8)生物能 适应 一定的环境,也能 影响 环境。 、生物归类方法: 1、按形态结构分为: 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 2 、按生活环境分为 :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 3、按用途分为 :作物、家禽 (如:鸡、鸭、鹅) 、家畜 (马、牛、羊、猪等) 、宠物 等。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概念:地球上所有的 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的总称。 、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 、为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 1、大气圈的空气主要由: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等组成。其中主要是能飞的 昆虫和鸟 及细菌 等生物 2、水圈包括 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 。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中 150 米以内 的范围。 3、岩石圈的表面大多有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 立足点 ”。人类可利用器具到达任何圈层。 二、影响生物 非生物因素:如 光、温度、水、空气 等 生活的环境因素 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 其他生物 。生物间的关系有: 捕食、竞争、合作 等 1、科学探究的 6 步: 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制定计划 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 ⑥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中只有 1 个不同的变量,其他的变量如温度、时间、土壤的多少等都应 相同 。如在探究光线对鼠妇的 影响时,变量是 光线 。而在探究水对鼠妇的影响时,除 干燥和潮湿 环境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 相同 。 3、如图:为某兴趣小组在课下设计的探究环境中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的探究实验, 纸盒被分为 4 个相同大小的区域① ②③④。 先在左边①③区内放入干土, 再在右边②④区放入等量的湿土; 在①②区放一黑纸板遮光,在③④区放一 无色玻璃板。把 20 只鼠妇放在盒子的中心,观察各区鼠妇的数量。 ⑵ ①③或②④对照得出的结论为: 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 。 ①②或③④对照得出的结论为: 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 。 ⑶你认为 ② 区的鼠妇最多? 4 组对照实验说明: 鼠妇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⑷实验结束后应该怎样处理用过的动物? 放回大自然 为什么? 要关爱生物。 对照组 实验组 变量 ① ② 水 ① ③ 光 ④ ③ 水 ② ④ 光 ⑴图中共有 4 组对照实验,各区的环境特点为: ①阴暗干燥 ②阴暗潮湿 ③明亮干燥 ④明亮潮湿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章、认识生命 1、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获取营养物质); (2)生物能进行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植物落叶,动物和人出汗、呼吸和排尿);(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和病毒;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有一个家,这就是生物圈。它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这个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斗争关系、互助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4、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 6、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7、所有的生态系统一般都有四种基本的组成成分,即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和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不仅为生产者自身的生长、生殖、以及各种生命活动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也是人和动物的食物和能量来源);

河北少儿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的知识点及复习提纲

(一)探索生命的奥秘 1、认识周围的生物 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生命现象包括: (1)具有一定的结构,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生物体都能生长 (3)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 (4)生物体都能产生后代,亲子代间具有遗传和便宜的现象。 (5)生物体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称为应激性,可以躲避有害、趋向有利。 (6)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生态因素: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的生态因素包括有:阳光、水分、温度、空气、土壤等。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温度影响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水常常决定生物的分布。 生物因素:其他的生物影响该种生物的生活,比如草的繁盛,影响到牛羊的数目,人类对自然界森林的破坏,导致森林中原有生物的数量剧减。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适应相应环境,比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土壤中的蚯蚓。同时生物的生存也能影响环境,比如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肥沃。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4、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

5、认识显微镜 基本结构: 目镜:用来进行观察的窗口,长度越长倍数越低。 转换器:通过转动更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物镜:起放大作用,与目镜一起放大被观察物。物镜越长,倍数越大。 粗准焦螺旋:迅速升降镜筒,使成像比较清晰。 细准焦螺旋:精确升降镜筒,使成像最清晰。 载物台:放置被观察的玻片,上有玻片夹用来固定,中间有通光孔。 反光镜:将光线反射通过通光孔,照在玻片上。其上有遮光器用来调节强弱。 6、使用显微镜 (1)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前方偏左处。 (2)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 (3)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用压片夹压住装片。 (4)双眼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至距玻片3~5mm处。 (5)左眼注视目镜内,转动粗准焦螺旋上升镜筒,当看到物象时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象。 (6)将观察对象移动到视野正中心,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视野清晰。 简要步骤: 对光→放置装片→使镜筒下降→使镜筒上升、对焦→低倍镜观察→将要用高倍镜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至高倍镜→观察 7、其他常用的探究器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