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作业

管理会计作业
管理会计作业

、商业企业作业成本计算练习:

家庭超市FS 公司决定增加第一店铺的营业面积。店铺经理想知道以下各个产品线的盈利信息: 软饮料、新鲜农产品和包装食品。2014年度,FS 公司每个产品线的数据如下表所示(金额单位: 美元):

2014年度,还有其他一些信息数据如下表所示(金额单位:美元):

【解答】

1、 传统法计算(单位:美元):

传统分配率=360000/ (240000+600000+360000 =0.3 软饮料总成本=240000*0.3+240000=312000

新鲜农产品总成本=600000*0.3+600000=780000 包装食品总成本=360000*0.3+360000=468000

1

、 要求:

FS 在每个生产线中产品销售成本的基础上把商店维持成本(除产品销售成本以外的所有成

本) 分配到产品线。计算营业利润和每个产品线的利润率(该系列利润占系列收入的百分比) 如果FS 使用ABC 方法把商店维持成本分配到产品线计算营业利润和每个产品线的利润2、

营业利润=(317400+840240+483960)-(312000+780000+468000)=81600

软饮料利润率=(317400-312000)/317400=1.7%

新鲜农产品利润率=(840240-780000)/840240=7.2%

包装食品利润率=(483960-468000)/483960=3.3%

、作业成本法(方法)计算:

单位:(美元)

软饮料总成本=240000+43200=283200

新鲜农产品总成本=600000+235200=835200

包装食品总成本=360000+81600=441600

营业利润=(317400+840240+483960 -( 283200+835200+441600 =81600 软饮料利润率=(317400-283200)/317400=10.78%

新鲜农产品利润率=(840240-835200)/840240=0.6%

包装食品利润率=(483960-441600)/483960=8.75%

3、评价:

总:如图所示,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由于计算方法不同,导致相同的营业利润下,不同产品

的利润率差异较大。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计算方法不同的原因是,分配基础(成本动因)发生了质变,它不

再仅限于传统成本法所采用的单一数量分配基准,而是采用多元分配基准并且集财务变量与非财务变量于一体,特别强调非财务变量(如产品的零部件数量、调整准备次数、运输距离、质量检测时间等)。这种量变和质变、财务变量与非财务变量相结合的分配基础,提高了其与产品实际消耗费

用的相关性,能为作业成本法提供“相对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

具体区别如下:

1.成本动因的选择不同。传统成本法侧重考虑产品成本结果本身,成本计算的对象是企业生产

的产品或劳务,其影响了成本分配,单纯把企业的成本分配确定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只局限于

产品的单一层次,不能反映产品的全部生产过程。作业成本法的基本计算思路是根据成本发生的因果关系,将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的原理进行融会贯通,费用根据其原因汇集到生产作业中去,计算出作业成本,再按照生产过程中实际耗用的作业量,将作业成本计入产品成本,再按照上述计算,可将成本划分为以下几种:①直接变动成本。②间接变动成本。。③固定成本。

2.成本概念的运用不同。传统成本的计算一般只考虑企业生产短期的变动情况,缺乏战略管理

的长期性,未考虑产品实现价值的过程要比结果更重要。作业成本法恰好考虑传统成本计算法的弱点,根据市场的变化,将成本的概念延伸到生产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步骤,强调成本的战略管理,剔除不合理的

因素,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3.成本动因分析不同。传统的成本计算分析一般只考虑产量等客观因素对成本分配的影响,对

其他主观因素造成的影响未全面考虑,有一定的片面性。作业成本分析中要考虑综合因素的影响,

如技术能力、生产水平、员工的素质水平、客户的需求等,在作业成本观念下,要按作业责任中心详细分析,减少各种动因的影响,使分配更合理,因此,作业成本分析更具全面性。

4.成本层次分析不同。传统成本的计算对象主要局限于产品层次,比较单一。作业成本法要求对不同层次的成本对象提供相应的成本信息。成本计算过程中,要考虑资源配置、作业情况、产品情况、采购物资、销售情况等不同层次的成本对象,使其分析更完善、更合理。

各自的优缺点:

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简单,分配基础清晰明了。但是间接费分配时,费用与产品的关联度的削弱;人工小时与机器小时的不足,分配标准单一。同时,成本信息的不准确。产品产量大,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成本偏高,而产量小,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成本偏低。

作业成本计算法可以弥补传统计算方法的劣势。它满足了成本真实信息反映的需要;同时满足了作业成本管理的需要。但是,作业成本法确定成本动因量和计算方法较为复杂。

二、如果你是CFO如何判断企业适宜推行作业成本法,如何组织作业成本法

的推行与实施?

如何判断:

对于企业是否适合采用作业成本法以及实施的程度,因企业情况不同而异。企业实施ABC系统前应从a是否需要采用作业成本法,b作业成本法解决企业关键问题的能力如何,c以及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等三个方面进行决策分析,以判断实施的可行性,适宜性。

一.判断企业是否需要采用作业成本法

一个企业是否适合采用ABC在实践中通常采用经验分析的方法来帮助决策,一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判断:

一是成本变化的潜力企业。现有成本系统扭曲度越大,则成本变化潜力越大,越适宜采用ABC 二是成本信息与决策的有用性。决定是否采用ABC勺另一个因素是企业在竞争、降低成本、定价等生产经营决策中所使用的成本信息对决策是否有用。成本信息对决策越有用,越适宜采用ABC

三是现有信息系统条件的充分性。企业现有信息系统状况也影响到ABC勺采纳。现有信息系统条件越充分,越有利于采纳ABC

四是企业资源状况。企业资源差异主要体现在拥有的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企业资源越充

足越适宜采用ABC

二.作业成本法解决企业关键问题的能力如何

三.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都涉及到具体企业的具体数据和模型分析,不具备普通大众型,具体还需具体分析,主要观察模型参数的显着性,实证结果还有图形的特点。

作业成本法具体实施:

步骤如下:1形成作业字典。2作业中心成本库确定。3作业动因分析。4将作业成

本分配到单项服务中。5归集各项服务成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