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直流电源设计

数控直流电源设计
数控直流电源设计

数控直流电源设计

系统采用单片机技术与开关电源技术相结合,由升压电路、电压与电流采样电路和信号放大电路构成数字化直流电源。实现对输出电压与电流的设置,同时通过AD采样控制校正电压,从而有效的提高该电源电压及电流的输出精度。

标签:数控显示;恒压;恒流

Abstract:The digital DC power supply is composed of boost circuit,voltage and current sampling circuit and signal amplifying circuit,to achieve the output voltage and current settings and correct voltage through AD sampling control,so a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ower supply voltage and current output accuracy.

Keywords:numerical control display;constant voltage;constant current

1 概述

直流电源是提供稳定直流电压电流的电源装置。当外界电网电源产生波動或电网阻抗特性发生变化时,该电源仍能使输出电压/电流保持恒定的值[1]。采用数字控制方式可以引入一些智能控制算法,使电源的性能更好,自动化程度更高[2]。通过数字控制方式可以在线修改控制算法,而不必改硬件线路,使系统升级方便;也易于组成高可靠性的多模块开关电源并联运行系统,实现自动分流和按比例分流[3]。

2 系统结构

系统通过单片机产生PWM信号,由于单片机产生的PWM信号无法直接驱动MOS管,故需要通过UCC3803芯片(UCC3803芯片是低功率BiCMOS电流模式PWM芯片)驱动MOS管,完成直流升压斩波的原理设计,在直流升压的同时,通过电压电流采样技术取得直流电源的电流值与电压值,使用单片机STM8进行数据采集与显示。整个系统硬件分为5个部分,分别为:直流电源滤波部分、PWM信号产生部分、斩波升压部分、电流电压采集部分和STM8显控部分;软件主要为STM8单片机的控制部分[4-5]。如图1所示。

首先通过LC滤波电路对直流电源进行滤波处理,其次,电源信号通过斩波升压得到所需要的升压后电压值;其中PWM信号由单片机STM8S产生,芯片UCC3803对PWM信号的占空比进行反馈比较,驱动MOS管;电压与电流的显示是通过电压采集与电流采集电路获取,电压与电流值本身为较为微弱的模拟信号,通过使用TLC2272型号芯片的运算放大器对其进行放大后再通过单片机的ADC模拟接口去采集;显示部分使用单片机的IO口去驱动74HC595D芯片,从而完成显控部分的设计。

3 软件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数控直流稳压电源

基于单片机的数控直流稳压电源 一、引言 (1)题目要求: 利用LM317三端稳压器,设计制作一个数控稳压电源,要求: 1、输出电压:2-15V,步进0.1V,纹波≤10mV; 2、输出电流0.5A; 3、输出电压值由数码管显示,由“+”、“-”键分别控制输出电压的步进 (2)概况:直流稳压电源是电子技术常用的设备之一,广泛的应用于教学、科研等领域。传统的多功能直流稳压电源功能简单、难控制、可靠性低、干扰大、精度低且体积大、复杂度高。普通直流稳压电源品种很多.但均存在以下问题:输出电压是通过粗调(波段开关)及细调(电位器)来调节。这样,当输出电压需要精确输出,或需要在一个小范围内改变时(如 1.02~1.03V),困难就较大。另外,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波段开关及电位器难免接触不良,对输出会有影响。常常通过硬件对过载进行限流或截流型保护,电路构成复杂,稳压精度也不高。本文设计了一种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化高精度简易直流电源,克服了传统直流电压源的缺点,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二、系统设计 (1)方案论证: 方案:采用单片机控制此方案采用 AT89C51单片机作为整机的控制单元,通过改变输入数字量来改变输出电压值。这里主要利用单片机程控输出数字信号,经过 D /A 转换器( DA0832)输出模拟量,然后使用运算放大器把电

流转换成电压,在通过三段稳压器LM317使得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达到稳压的目的。 方案论证: 1、输出模块:使用运算放大器做前级的运算放大器,由于运算放大 器具有很大的电源电压抑制比,可以减少输出端的纹波电压。使用LM317做电流稳压器,把电流稳定到0.5A。 2、数控模块:采用AT89C51单片机完成整个数控部分的功能,同 时,AT89C51作为一个智能化的可编程器件,便于系统功能的扩展。 3、显示模块:本来准备使用液晶显示,可是想想我们的层次不够, 液晶现实的额程序不会写,只能退而其次,选择使用单片机通过锁存器控制8段LED数码管直接显示,这样可以精确的显示输出电压。 (2)系统结构: 系统结构设计图如上图所示。该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最小控制系统、显示电路、独立按键、D/A转换电路、放大电路和稳压电路组成。单片机设定预输出值,并可以通过独立键盘改变单片机的预设值。然后通过DAC0832转化为模拟量,再经过运算放大和稳压稳流电路最后输出预设电压值,通过LED显示能够直观的看到预设值。因为器材原因,我们设计的稳压电源采用的是外部稳压器提供的电源。这样虽然算不上是一个完整的数控直流稳压电源,但是,除了这点,我们设计的电源基本已经复合要求。

基于PLC的数控车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_(2)[1]

基于PLC的数控车床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_(2)[1]

摘要 数控机床是一种机电一体化的数字控制自动化机床。早期的数控机床是依靠继电器逻辑来实现相应的功能。由于继电器逻辑是一种硬接线系统,布线复杂,体积庞大,更改困难,一旦出现问题,很难维修。这样的系统,其可靠性往往也不高,影响正常的生产。 本文正是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工作的。本文介绍了用三菱FX2N微型可编程控制器对CK9930机床的电气控制部分的改造设计,重点阐述了数控机床PLC的功能、机床的电气控制原理及相应的PLC程序编制与调试三方面的问题。并且详尽地展示了PLC控制程序的开发过程。 根据数控车床所承担加工任务的特点,可知其操作过程比较复杂。要用PLC 控制车床动作,必须将PLC及其控制模块和相应的执行元件加以组合。所以在该控制程序的开发过程中,采用了模块化的结构设计方法。 本文主要完成了主轴控制、坐标轴控制、自动换刀控制、定时润滑控制以及报警处理等功能的PLC控制程序的开发。并且利用FXGP_WIN-C软件编写了该机床的PLC控制程序,并借助其运行、监控功能,通过相关设备,观察了程序的运行情况。 关键词:PLC控制,数控车床,梯形图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 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1) 1.1.1 数控系统的组成 (1) 1.1.2 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2) 1.2 PLC的硬件与工作原理 (3) 1.2.1 PLC的简介 (3) 1.2.2 PLC的基本结构 (3) 1.2.3 PLC的工作原理 (4) 第二章数控车床的PLC (5) 2.1 数控车床PLC的信息传递 (5) 2.2 数控车床中PLC的功能 (6) 2.2.1 PLC对辅助功能的处理 (6) 2.2.2 PLC的控制对象 (6) 2.3 用PLC实现车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功能 (7) 2.4 利用PLC代替继电器—接触器控制方式的优越性 (8) 第三章 CK9930数控车床电气控制分析 (9) 3.1 车床主要结构和运动方式 (9) 3.2 车床对电气控制的要求 (9) 3.3 车床的电气控制电路分析 (10) 3.3.1 主电路分析 (11) 3.3.2 控制电路分析 (11)

数控直流电源设计

数控直流电源设计报告 模拟电路部分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 1.1 设计题目及要求 1)当输入交流电压为220v±10%时,输出电压在3-13v可调; 2)额定电流为0.5A,且纹波不大于10mV; 3)使用按键设定电压,同时具有常用电平快速切换功能(3v、5v、6v、 9v、12v),设定后按键可锁定,防止误触; 4)显示设定电压和测量电压,显示精度为0.01v。 1.2 总体设计方案 1.2.1设计思路 题目要求制作一个简易的可编程直流稳压电源,而我负责的是基础部分,即是电源。而要使得家用交流220v电压变成v、5v、6v、9v、12v的直流电压必然要先经过变压器将电压变小,再经过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才能得到稳定的之路电压。于是基本功能部分全部电路由四部分组成: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稳压值选择电路、芯片供电电源。 1.2.2设计方案及论证比较 一、整流电路 方案: 1. 半波整流电路,用一支二极管就能构成,简单易行。所用元件数量极少,但是它只利用了交流电压的半个周期,所以输出电压低,交流分量大,效率低。因此这种电路只适合用于整流电流较小,对纹波电压(脉动)要求不高的场合。

2.全波整流,采用单线桥式整流电路。由四只二极管构成,具有输出电压高、纹波电压小、变压器利用率高等优点。 综上所述,虽然单线桥式整流电路所用到的元件较多,但由于元件成本并不高,加之性能大大优于半波整流电路,故选择后者。 二、滤波电路 方案: 1. 电容滤波。在电路中,当有电压加到电容器两端的时候,便对电容器充电,把电能储存在电容器中;当外加电压失去(或降低)之后,电容器将把储存的电能再放出来。充电的时候,电容器两端的电压逐渐升高,直到接近充电电压;放电的时候,电容器两端的电压逐渐降低,直到完全消失。电容器的容量越大,负载电阻值越大,充电和放电所需要的时间越长。这种电容带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正好可以用来承担滤波的任务。 2.电感滤波。利用电感对交流阻抗大而对直流用抗小的特点,可以用带铁芯的线圈做成滤波器。电磁滤波输出电压较低,相输出电压波动小,随负载变化也很小,适用于负载电流较大的场合。 3复式滤波。把电容按在负载并联支路,把电感或电阻接在串联支路,可以组成复式滤波器,又叫π型滤波器。由电磁与电容组成的LC滤波器,其滤波效能很高,几乎没有直流电压损失,适用于负载电流较大、要求纹波很小的场合。但是,这种滤波器由于电感体积和重量大(高频时可减小),比较笨重,成本也较高,一般情况下使用得不多。由电阻与电容组成的RC滤波器结构简单,能兼起降压、限流作用,滤波效能也较高,是最后用的一种滤波器。 综合考虑,由于实验室没有提供电感元件,而且电容滤波完全可以得到较好的

车工技师论文--浅谈数控车床加工程序的编制

车工技师论文— 浅谈数控车床加工程序的编制 在数控车削中,程序贯穿整个零件的加工过程。由于每个人的加工方法不同,编制加工程序也各不相同,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数控车床的生产效率,因此对于选择最合理的加工路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确定走刀路线、选择合适的G命令等细节出发,分析在数控车削中程序的编制方法。 一、分析零件图样 分析零件图样是工艺准备中的首要工作,直接影响零件的编制及加工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分析加工轮廓的几何条件:主要目的是针对图样上不清楚尺寸及封闭的尺寸链进行处理。 分析零件图样上的尺寸公差要求,以确定控制其尺寸精度的加工工艺,如刀具的选择及切削用量的确定等。 分析形状和位置公差要求:对于数控切削加工中,零件的形状和位置误差主要受机床机械运动副精度的影响。在车削中,如沿Z坐标轴运动的方向与其主轴轴线不平形时,则无法保证圆柱度这一形状公差要求;又如沿X坐标轴运动的方向与其主轴轴线不垂直时,则无法保证垂直度这一位置公差要求。因此,进行编程前要考虑进行技术处理的有关方案。 分析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材料与热处理要求,毛坯的要求,件数的要求也是对工序安排及走刀路线的确定等都是不可忽视的参数。 二、合理确定走刀路线,并使其最短 确定走刀路线的工作是加工程序编制的重点,由于精加工切削程序走刀路线基本上都是沿其零件轮廓顺序进行的,因此主要内容是确定粗加工及空行程的走刀路线。走刀路线泛指刀具从对刀点开始运动起,直到返回该点并结束加工程序所经过的路径。包括切削加工的路径及刀具引入、切出等非切削空行程。使走刀路线最短可以节省整个加工过程的执行时间,还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刀具消耗及机床进给机构滑动部件的磨损。下图1所示为三种车锥方法,用矩形循环命令进行加工,来分析一下走刀路线合理确定。

CA6140普通车床的数控化改造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普通机床的经济型数控改造主要是在合理选择数控系统的前提下,然后再对普通车床进行适当的机械改造,改造的内容主要包括: (1) 床身的改造,为使改造后的机床有较好的精度保持性,除尽可能地减少电器和机械故障的同时,应充分考虑机床零部件的耐磨性,尤其是机床导轨。 (2) 拖板的改造,拖板是数控系统直接控制的对象,所以对其改造尤显重要。这中间最突出一点就是选用滚珠丝杠代替滚动丝杠,提高了传动的灵敏性和降低功率步进电机力矩损失。 (3) 变速箱体的改造,由于采用数控系统控制,所以要对输入和输出轴以及减速齿轮进行设计,从而再对箱体进行改造。 (4) 刀架的改造,采用数控刀架,这样可以用数控系统直接控制,而且刀架体积小,重复定位精度高,安全可靠。 通过对机床的改造并根据要求选用步进电机作为驱动元件,这样改造后的机床就能基本满足现代化的加工要求。 关键字:普通车床数控改造步进电机经济型数控系统数控刀架

一绪论 我国数控机床的研制是从1958年开始的,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直至80年代后引进了日本、美国、西班牙等国数控伺服及伺服系统技术后,我国的数控技术才有质的飞跃,应用面逐渐铺开,数控技术产业才逐步形成规模。 由于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市场需求变的越来越多样化,多品种、中小批量甚至单件生产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普通机床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加工工艺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如果设备全部更新替换,不仅资金投入太大,成本太高,而且原有设备的闲置又将造成极大的浪费。如今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快,应用到数控系统上,它既能提高机床的自动化程度,又能提高加工精度,所以最经济的办法就是进行普通机床的数控改造。 机床数控化改造的优点:(1)改造闲置设备,能发挥机床原有的功能和改造后的新增功能,提高了机床的使用价值,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2)适应多品种、小批量零件生产;(3)自动化程度提高、专业性强、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4)降低对工人的操作水平的要求;(5)数控改造费用低、经济性好;(6)数控改造的周期短,可满足生产急需。因此,我们必须走数控改造之路。 普通车床(如C616,C618,CA6140)等是金属切削加工最常用的一类机床。普通机床刀架的纵向和横向进给运动是由主轴回转运动经挂轮传递而来,通过进给箱变速后,由光杠或丝杠带动溜板箱、纵溜箱、横溜板移动。进给参数要靠手工预先调整好,改变参数时要停车进行操作。刀架的纵向进给运动和横向进给运动不能联动,切削次序也由人工控制。 对普通车床进行数控化改造,主要是将纵向和横向进给系统改为用微机控制的、能独立运动的进给伺服系统;刀架改造成为能自动换刀的回转刀架。这样,利用数控装置,车床就可以按预先输入的加工指令进行切削加工。由于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参数,切削次序和刀具都会按程序自动调节和更换,再加上纵向和横向进给联动的功能,数控改装后的车床就可以加工出各种形状复杂的回转零件,并能实现多工序自动车削,

电子设计大赛—简易数控直流稳压电源

一、项目参加人员、负责内容以及技术特长: 二、项目背景 数控直流稳压电源是电子技术常用的设备之一,广泛的应用于教学、科研等领域。传统的多功能直流稳压电源功能简单、难控制、可靠性低、干扰大、精度低且体积大、复杂度高。普通直流稳压电源品种很多, 在家用电器和其他各类电子设备中,通常都需要电压稳定的直流电源供电。但在实际生活中,都是由220V 的交流电网供电。这就需要通过变压、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将交流电转换成稳定的直流电。滤波器用于滤去整流输出电压中的纹波,一般传统电路由滤波扼流圈和电容器组成,若由晶体管滤波器来替代,则可缩小直流电源的体积,减轻其重量,且晶体管滤波直流电源不需直流稳压器就能用作家用电器的电源,这既降低了家用电器的成本,又缩小了其体积,使家用电器小型化。 电源技术尤其是数控电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程技术,服务于各行各业。电力电子技术是电能的最佳应用技术之一。当今电源技术融合了电气、电子、系统集成、控制理论、材料等诸多学科领域。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发展而来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给电力电子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给电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数控电源在电子装置中的普遍使用,普通电源在工作时产生的误差,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精确度。电源在使用时会造成很多不良后果,世界各国纷纷对电源产品提出了不同要求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产品精度标准。只有满足产品标准,才能够进入市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满足国际标准的产品才能获得进出的通行证。数控电源是从80年代才真正的发展起来的,期间系统的电力电子理论开始建立。这些理论为其后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数控电源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其产品存在数控程度达不到要求、分辨率不高、功率密度比较低、可靠性较差的缺点。因此数控电源主要的发展方向,是针对上述缺点不断加以改善。单片机技术及电压转换模块的出现为精确数控电源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新的变换技术和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专用集成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器件的研制应用,到90年代,己出现了数控精度达到0.05V的数控电源,功率密度达到每立方英寸50W的数控电源。目前在电力电子器件方面,几乎都为旋纽开关调节电压,调节精度不高,而且经常跳变,使用麻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字化控制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所给人带来的方便也是不可否定的,其中数控制直流稳压电源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例子。但人们对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为现代人工作、科研、生活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设施,就需要从数字电子技术入手,一切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数控机床毕业论文

数控车床应用与发展前景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制造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在现代制造系统中,数控技术集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数控加工作为一种高效率高精度的生产方式,尤其就是形状复杂精度要求很高的模具制造行业,以及成批大量生产的零件。因此数控加工在航空业、电子行业还有其她各行业都广泛应用。然而在数控加工从零件图纸到做出合格的零件需要有一个比较严谨的工艺过程,必须合理安排加工工艺才能快速准确的加工出合格的零件来。

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章数控车床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1、1 任务准备 1、1、1 机床结构 1、2 工作原理 1、3 数控车床的分类 1、4 数控车床的性能指标 1、5 数控车床的特点 第二章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2、1 数控车床概述 2、1、1数控车床的组成 2、1、2数控车床的机械构成 2、1、3数控系统 2、1、4数控车床的特点 2、1、5数控车床的分类 2、1、6数控车床(CJK6153)的主要技术 2、1、7数控车床(CJK6153)的润滑 2、2 数控车床的编程方法 2、2、1设定数控车床的机床坐标系

2、2、2设定数控车床的工件坐标系 第三章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分析 3、1 零件图样分析 3、2 工艺分析 3、3 车孔的关键技术 3、4 解决排屑问题 3、5 加工方法 第四章当前数控机床技术发展趋势 4、1 就是精密加工技术有所突破 4、2 就是技术集成与技术复合趋势明显 结束语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前言 高速加工技术发展迅速,在高档数控机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应用新的机床运动学理论与先进的驱动技术,优化机床结构,采用高性能功能部件,移动部件轻量化,减少运动惯性。在刀具材料与结构的支持下,从单一的刀具切削高速加工,发展到机床加工全面高速化,如数控机床主轴的转速从每分钟几千转发展到几万转、几十万转;快速移动速度从每分钟十几米发展到几十米与超过百米;换刀时间从十几秒下降到10秒、3秒、1秒以下,换刀速

数控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本科论文

数控直流稳压电源 摘要: 本系统以实现直流稳压电源的模拟、数字双线控制为目的,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芯片,以ICL7107作为数显转换核心,实现对电源输出电压的数字控制及数字显示。 关键词:直流稳压,数字电位器,数控 一、作品介绍 本系统电路主要包括五大部分: ●整流滤波保护电路 ●+5V稳压电路 ●可调稳压电路 ●数控电位器 ●单片机系统 ●数字显示电路 本系统主要特点: ●采用负反馈截流式过流保护方案,电源使用更安全。 ●输出电压范围大,可输出1.25-22V ●采用分立元件搭建分压电阻网络,由单片机控制 ●基于ICL7107的独立数字显示电路,显示精度高达0.01V

二、系统方框图 三、各模块的设计 1、整流滤波保护电路 整流电路采用最常用的全桥整流方案。保护电路的设计原理如下:

场强效应管RFP25n06的特性是g极高电平时导通,低电平是截止。要使电路能在过流有效地截断,就必须使Q2导通,使电平下拉,此时25n06截止。要使Q2导通,则要使其Vbe大于或等于0.7V(但此电路实际导通电压只要0.2V,原因未查出)。由于Vbe=Vr8+Vr4-Vr6,故要调节R8、R6,使得R8的电压略小于R6的电压,此时使Q2能有效的截止,25n6导通,电路正常工作;当电路过流时,R4压降增大,使得Vbe达到导通要求,故能使得Q2能导通,25n06截止,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S4起到复位功能,在过流保护后,连通三极管的b、e两端,使其重新截止,使Q1重新导通,从而连通电路, 其余部分(C4、D1、R2、R3、R5、R7、DS1、R?、C3的作用):

数控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数控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铣床加工零件与编程 学生姓名曹骏 学生学号 专业方向数控技术 年级班级 10级数控1 班 指导教师向杰 指导单位四川托普学院 2012年 10月 31 日 摘要 数控技术和数控机床在当今机械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显示了其在国家基础工业现代化中的战略性作用,并已成为传统机械制造工业提升改造和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标志,数控加工技术的整个过程也是目前许多制造人员的要掌握较为重要的知识。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心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控制的技术。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更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数控机床是集高、精、尖技术于一体,集机、电、光、液于一身的高技术产物。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可靠、生产效率高、适应性强、灵活性好等众多优点,在各个行业受到广泛欢迎,在使用方面,也是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它是集强、弱电于一体,数字技术控制机械制造的一体化设备,一旦系统的某些部分出现故障,就势必使机床停

机,影响生产,所以如何正确维护设备和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抢修就是保障生产正常进行的关键。本论文通过数控工艺分析、数控手动编程基础介绍、CAD/CAM软件自动编程、软件后处理文件制作、数控软件仿真、数控机床加工等一般步骤与方法。运用机械制造的相关知识进行严格的工艺分析与加工方式的制定,经过成本核算,该方案具有可行性。有效的利用CAD/CAM软件通过最合适的造型方式设计出零件模型,根据我们之前的工艺分析使用软件做出最佳的加工方式,采用铣削手工编程基础于FANUD oim 数控系统进行了程序后处理文件的编写,并在数控仿真软件和数控机床上进行了具体验证,最终加工出符合图纸要求的零件实体。经具体检验符合图纸标准。 关键词:工艺分析、CAD/CAM编程、后处理文件、软件仿真、机床加工 Abstract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and CNC machine tool in the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important position, shows its in the national basic industry in the modern strategic role, and has become a traditional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romotion transforma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of automation, flexibility, integration production of an important means and sign, nc machining technology of the whole process is at present a lot of manufacturing staff to grasp more important knowledge. At present, the advanced

简易数控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1 引言 随着对系统更高效率与更低功耗的需求,电信与通信设备的技术更新推动电源行业中直流/直流电源转换器向更高灵活性与智能化方向发展。整流系统由以前的分立元件与集成电路控制发展为微机控制,从而使直流电源智能化,具有遥测、遥信、遥控的三遥功能,基本实现了直流电源的无人值守设计的直流稳压电源主要由单片机系统、键盘、数码管显示器、指示灯及报警电路、检测电路、D/A 转换电路、直流稳压电路等几部分,直流稳压电源就是最常用的仪器设备。 2 简易数控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2、1 设计任务与要求 设计并制作有一定输出电压调节范围与功能的数控直流稳压电源。基本要求如下: 1.输出直流电压调节范围3~15V,纹波小于10mV 2.输出电流为止500m A、 3.稳压系数小于0、2。 4.直流电源内阻小于0、5Ω。 5.输出直流电压能步进调节,步进值为1V。 6.由“+”、“-”两键分别控制输出电压步进增的减。 2、2 设计方案 根据设计任务要求,数控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数字控制部分、D/A变换器及可调稳压电源。数字控制部分用+、-按键控制一可逆二进制计数器,二进制计数器的输出输入到D/A变换器,经D/A变换器转换成相应的电压,此电压经过放大到合适的电压值后,去控制稳压电源的输出,使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以1V的步进值增或减。 图1简易数控直流稳压电源框图

2、3 电路设计 2.3.1 整流、滤波电路设计 首先确定整流电路结构为桥式电路;滤波选用电容滤波。电路如图2所示。 图2 整流滤波电路 电路的输出电压U I 应满足下式:U ≥U omax +(U I -U O )min+△U I 式中,U omax 为稳压电源输出最大值;(U I -U O )min 为集成稳压器输入输出最小电压差;U RIP 为滤波器输出电压的纹波电压值(一般取U O 、(U I -U O )min 之与的确良10%);△U I 为电网波动引起的输入电压的变化(一般取U O 、(U I -U O )min 、U RIP 之与的10%)。 对于集成三端稳压器,当(U I -U O )min=2~10V 时,具有较好的稳压特性。故滤波器输出电压值:U I ≥15+3+1、8+1、98≥22(V),取UI=22V 、根据UI 可确定变压器次级电压 U 2。 U 2=U I / 1、1~1、2≈(20V) 在桥式整流电路中,变压器,变压器次级电流与滤波器输出 电流的关系为:I2=(1、5~2)I I ≈(1、5~2)I O =1、5×0、5=0、75(A)、取变压器的效率η=0、8,则变压器的容量为 P=U 2I 2/η=20×0、75/0、8=18、75(W) 选择容量为20W 的变压器。 因为流过桥式电路中每只整流三极管的电流为 I D =1∕2I max =1/2I Omax =1/2×0、5=0、25(A) 每只整流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 )(31%)101(202max 2V U U RM ≈+??== 选用三极管IN4001,其参数为:I D =1A,U RM =100V 。可见能满足要求。 一般滤波电容的设计原则就是,取其放电时间常数R L C 就是其充电周期的确2~5倍。对于桥式整流电路,滤波电容C 的充电周期等于交流周期的一半,即

数控机床毕业论文1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机械工程系 毕业论文 题目: 班级: 姓名: 学号:

目录 目录 (1) 摘要 (2) 一、绪论 (4) 二、数控机床概述 (4) (一)数控机的简介 (4) (二)数控机床的组成 (5) (三)数控技术的特点 (5) (四)数控机床的主要技术指标 (6) (五)数控机床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7) 三、数控机床各部故障分析及维修 (8) (一)数控机床主轴伺服系统故障检查及维修 (8) (二)机床PLC初始故障的诊断 (8) (三)数控设备检测元件故障及维修 (9) (四)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异常故障及维修 (9) 四、数控机床的保养及维护 (9) (一)数控机床的保养知识 (10) (二)数控机床系统的维护 (11) (三)机械部件的维护 (12) 五、结论 (12) 参考文献 (14)

论文题目:附图:

摘要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可以说,没有发达的制造业,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真正繁荣和富强。而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则是反映国民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制造自动化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数控技术。数控技术是综合应用计算机、自动化控制、自动检测及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的产物。它的出现及所带来得巨大效益,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科技与工业界的普遍重视。数控维修技术不仅是保障数控机床正常运行的前提,对数控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它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同时也表明,数控维修技术是制造业竞争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机械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标志。论文主要研究了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数控机床常见的故障及诊断方法,数控机床的保养知识和讲解了数控车床的维修方法与注意的事项。研究结果表明:数控加工在当前制造行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各行各业中都有他的出现,它的发展将带动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将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 因此,做好数控设备的维护工作,提高数控设备的维修效率,是现代制造业的—项重要工作本文的特色在于:通过分析数控机床的维修维护,提高了加工效率,最终为企业带来了效益。 关键词:数控技术;数控机床;常见故障;诊断方法;维修方法

数控直流稳压电源_毕业设计(论文)

山西大学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数控直流稳压电源 系别电子信息工程系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下达日期2012 年2 月20 日 设计时间自2012年2月20日至2012年6月1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1、题目名称数控直流稳压电源 2、题目来源自拟 二、目的和意义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直流稳压电源能较好地解决传统稳压电源的不足。具有操作方便、电压稳定度高的特点。它纹波电压低,电压调节精确,输出电压大小采用数字显示,直观易读。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直流稳压电源是电子技术常用的设备之一,广泛的应用于教学、科研等领域。传统的多功能直流稳压电源功能简单、难控制、可靠性低、干扰大、精度低且体积大、复杂度高。 三、原始资料 1.输出电压:范围0~+9.9V,步进0.1V,纹波不大于0.1mV 2.输出电流500mA 3.输出电压值由数码管显示。 4.由+、-两键分别控制输出电压步进增减。 四、设计说明书应包括的内容 1.设计任务书 2.摘要及其英文翻译 3.各单元电路工作原理及参数计算 4.相关英文翻译资料 5.相关程序 五、设计应完成的图纸 1.系统原理框图 2.系统完整电路原理图

六、主要参考资料 1.邹红.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3 2.李祥臣.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 3.童诗白,华成英.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4. 邱关源.电路(第四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 七、进度要求 1、实习阶段第16 周(6 月4 日)至第18 周(6月17 日)共2周 2、设计阶段第1周(2月20日)至第15周(6月1日)共15 周 3、答辩日期第15 周(2012 年5 月28 日) 八、其它要求 基本做出实物,能够实现基本的要求,尽量自我发挥,不断的完善电路,使其能够实现更多的功能,顺利的完成毕业设计。

数控机床毕业设计论文设计

题目数控机床的组成加工原理与工艺 系部: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 指导老师: 班级: 学生:

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数控车床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4) 1.1 任务准备 (4) 1.1.1 机床结构 (4) 1.2 工作原理 (6) 1.3 数控车床的分类 (6) 1.4 数控车床的性能指标 (7) 1.5 数控车床的特点 (8) 第二章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 (10) 2.1 数控车床概述 (10) 2.1.1数控车床的组 (10) 2.1.2数控车床的机械构成 (11) 2.1.3数控系统 (11) 2.1.4数控车床的特点 (12) 2.1.5数控车床的分类 (13) 2.1.6数控车床(CJK6153)的主要技术 (13) 2.1.7数控车床(CJK6153)的润滑 (13) 2.2 数控车床的编程方法 (13) 2.2.1设定数控车床的机床坐标系 (13) 2.2.2设定数控车床的工件坐标系 (14) 第三章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分析 (20) 3.1 零件图样分析......................................... (20) 3.2 工艺分析 (21) 3.3 车孔的关键技术 (21)

3.4 解决排屑问题 (21) 3.5 加工方法 (22) 第四章当前数控机床技术发展趋势 (24) 4.1 是精密加工技术有所突破 (24) 4.2 是技术集成和技术复合趋势明显 (24) 结束语 (25) 参考文献 (26)

绪论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从而使机床动作数控折弯 机并加工零件。 数控机床的操作和监控全部在这个数控单元中完成,它是数控机床的大脑。与普通机床相比,数控机床有如下特点:●加工精度高,具有稳定的加工质量; ●可进行多坐标的联动,能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加工零件改变时,一 般只需要更改数控程序,可节省生产准备时间;数控折弯机 ●机床本身的精度高、刚性大,可选择有利的加工用量,生产率高(一般为普通机床的3~5倍);●机床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对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更高。数控机床一般由下列几个部分组成:●主机,他是数控机床的主题,包括机床身、立柱、主轴、进给机构等机械部件。他是用于完成各种切削加工的机械部件。数控机床●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包括硬件(印刷电路板、CRT显示器、键盒、纸带阅读机等)以及相应的软件,用于输入数字化的零件程序,并完成输入信息的存储、数据的变换、插补运算以及实现各种控制功能。●驱动装置,他是数控机床执行机构的驱动部件,包括主轴驱动单元、进给单元、主轴电机及进给电机等。他在数控装置的控制下通过电气或电液伺服系统实现主轴和进给驱动。当几个进给联动时,可以完成定位、直线、平面曲线和空间曲线的加工。 ●辅助装置,指数控机床的一些必要的配套部件,用以保证数控机床的运行,如冷却、排屑、润滑、照明、监测等。它包括液压和气动装置、排屑装置、交换工作台、数控转台和数控分度头,还包括刀具及监控检测装置等。●编程及其他附属设备,可用来在机外进行零件的程序编制、存储等。自从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以来,数控机床在制造工业,特别是在汽车、航空航天、以及军事工业中被广泛地应用,数控技术无论在硬件 和软件方面,都有飞速发展。

数控机床论文(调研报告)

职业技术师大学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调研报告 题目数控机床调研报告 专业自动化 班级自0904班 姓名茹 学号 指导老师田立国 二〇一二年六月

目录 1.1数控机床的产生------------------------------------------------------------------------------------ 2 2.1 数控系统的发展------------------------------------------------------------------------------------2 2.2 .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3 3.1.数控机床分类--------------------------------------------------------------------------------------- 3 3.1.1.金属切削类数控机床-------------------------------------------------------------------- 3 3.1.2.特种加工类数控机床-------------------------------------------------------------------- 3 3.1.3.板材加工类数控机床-------------------------------------------------------------------- 3 3.1.4.点位控制数控机床----------------------------------------------------------------------- 4 3.1.5.直线控制数控机床----------------------------------------------------------------------- 4 4.1.数控机床常见产品----------------------------------------------------------------------------------4 4.1.1.数控系统--------------------------------------------------------------------------------------3 4.1.2.常见产品分析--------------------------------------------------------------------------------5 4.1.3.不同产品及其特点--------------------------------------------------------------------------5 结语:------------------------------------------------------------------------------------------------------7 参考文献---------------------------------------------------------------------------------------------------8 1

清华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基于51单片机的数控直流稳压电源(含批注)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电子工程系 2014届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基于51单片机的数控直流稳压电源专业电子工程 学生姓名黄丽 学号 1058402106 指导教师张芳铭 论文字数 完成日期

数控直流稳压电源就是能用数字来控制电源输出电压的大小,而且能使输出的直流电压能保持稳定、精确的直流电压源。本文介绍了利用D/A转换电路、辅助电源电路、去抖电路等组成的数控稳压电源电路,详述了电源的基本电路结构和控制策略。它与传统的稳压电源相比,具有操作方便,电压稳定度高的特点,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输出电压在1-10V之间连续可调,其输出电压大小以0.5V步进,输出电压的大小调节是通过“ ”、“-”两个键操作的,而且可以根据实际要求组成具有不同的输出电压值的稳压源电路。该电源控制电路选用89C51单片机控制主电路采用串联调整稳压技术具有线路简单、响应迅速、稳定性好、效率高等特点。 关键词:稳压电源、单片微型机;数控直流、D/A转换;

第一章绪论 (4) 1.1数控直流稳压电源的产生背景 (4) 1.2系统开发的意义 (5) 1.3系统主要功能 (6) 1.4研究中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系统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系统整体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控制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显示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 键盘接口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 电源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5 其它电路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单片机主控电路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显示电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按键电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电源电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系统时钟及复位电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系统总电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系统软件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主程序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组装与调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硬件电路的布线与焊接................................................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电路组装和调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结束语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