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的有效指导

浅谈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的有效指导
浅谈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的有效指导

浅谈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的有效指导

不可否认,习作教学成了语文教学中“最烫手的山芋”,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已成了普遍的现象。我们再也无法回避这样的事实,于是我们冒着被“烫伤手的危险”,捧起了这个“山芋”,一起来探讨习作教学中存在的种种“是”与“不是”,目的只有一个——提高学生们的习作水平!下面,我就提高高年级习作教学的实效性,提一些粗浅之见。

一、吃准目标,降低习作门槛

习作就是学习作文,有的教师和家长则要求学生刚起步就写出好文章,是一个“小文学家”。这种过高的期待,使得学生的习作由于长期得不到教师和家长的认可而丧失习作的兴趣和自信。我们好多教师既是教师又是父母,试想,当您的孩子牙牙学语时,我们何曾要求过“吐词清晰、语言生动甚至出口成章”等?哪怕孩子发出一个模糊不清的发音,我们都是那样激动欣喜!如果当时我们用高要求来强调孩子的说话,恐怕孩子一辈子也开不了口了。我觉得这个道理是相通的。当前我们的习作教学就存在着这一“超习作”的现象。

一提习作,学生就感慨:“习作难,难于上青天。”为什么习作这么难?因为学生只要一提笔就会受到老师的限制。什么开头要怎样,过程要怎样,结尾要注意什么;什么习作要有中心、有条理,结构要完整,语言要优美、生动;什么写人的文章要通过具体的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一个人的特点、品质,同时要注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再加上老师用“创作”的标准指导、要求学生等等。为什么如

此?因为老师担心学生自由习作,写不好,得不了高分。岂不知这种“拔高”的要求、过多的框框无疑给学生的习作增加了难度,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对习作的恐惧感,把习作看作是最苦最难的差事。为了得高分,学生只能写假话、空话、套话。写妈妈时,经常会写“我生病了,妈妈把我背到医院,……妈妈在医院守了我一夜。”写身边的一件事,就写给老奶奶让座……长此以往,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想象,没有个性的张扬。他们只能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久而久之,学生必定厌倦习作,害怕习作。

习作的目的是什么呢?不是为了应试,不是为了成为文学家,而是表达个人思想的需要,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需要。如果我们不能顾及孩子习作是内心的需要而一味地苛求,孩子怎敢提起那杆沉重的笔来抒写自己稚嫩的心?《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即习作,不是成人的写作,更不是文学创作。习作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写作,练习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明:“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同时也要求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因此,我们教师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应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吃准目标,切实把习作的目标降到应有的程度,不设条条,不定框框,在一定的范围内,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让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如此训练,

学生是会在不经意间产生表达欲望,其习作兴趣、习作能力亦会在不断的练笔中得到提高。只有降低了习作教学的门槛,学生的思想才能得到解放,学生的想象才能真正放飞,学生的语言才会充满灵性,学生的个性和才情才会得以彰显。

二、夯实基础,积累习作素材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是苏轼的名句,意思是广博地学习知识而有所辨别;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把这句话放到我们习作教学中来说,就是要想写好习作,必须先积累语言,积累生活,方能写出好文章。

(一)夯实“语言”基础

“语言文字”是构筑文章的“秦砖汉瓦”。其实关于语言积累,古人早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内涵丰富的论断,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等等,说的都是因为有了足够的语言量,而下笔千言,出口成章。用哲学上的话说,叫量变引起质变,没有厚积,哪来薄发。为了解决语言的贫瘠,近些年来我们也采用了一定的措施。比如我们通常所采用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多读、多看、多背。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语言积累本,提议他们给自己的积累本起个好听的名字,写上富有个性的序言,配上自己喜欢的图画,于是以“采撷本”“芽儿尖尖”“启航”“棒小子”等命名的一本本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积累本诞生了。然后让学生每天读几篇佳作,有时上图书馆、上网收集与习作相关的资料,学生犹如蜜蜂采蜜,或积累好词佳句、名人名言,或摘抄

优秀片段……日积月累,他们语言材料的仓库日趋丰满。

语言的积累,决不仅仅是字词句篇的积累,同时也是思想的积累,认识的积累,文化的积累,生活的积累。积累也是语言材料内化为个人语言储备的过程。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

(二)积累习作“素材”

叶老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朱熹也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习作是一棵树的话,它肯定要向“生活”这片沃土吸取营养。如何在鲜活的生活中积累习作的素材?我认为写日记是最奏效的方法之一。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一生就写了51年的日记,其中许多素材,酝酿成了他的不少名篇。

日记的形式学生容易接受。日记的内容可多可少,有话则多,无话则少。大到对社会生活,人生真谛的探索,小到一言一行,只言片语。所见、所闻、所感无所不可。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各种表达方式不拘一格。日记不像习作课上命题作文那样严格,它容易触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和兴趣,是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的良好契机。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日记呢?我认为必须遵守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认真,认真选好每天的日记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发现生活中的“美”。对触动了自己心灵的事情要仔细写,努力寻找确切的表达,决不马虎,决不敷衍自己。二是坚持,刚开始时许多同学每天都写,来不及就第

二天补写,决不偷懒,决不姑息自己,但一段时间下来,觉得搜肠刮肚,无从下笔,很多同学的日记就“流产”了。老舍先生曾经说过:“写日记是学习写作的‘基本功’。最好的窍门就是‘每天必写’,‘天天拿笔’,哪怕是写几十个字也好。”的确,习作没有更好的捷径可走,习作水平的提高又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要诀唯有“勤练笔”。

写日记既可以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又是学生积累知识和素材的好方法;写日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提高习作能力,还可以加强学生自身的思想修养。写日记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只要多观察、多积累、多练笔,思路自然开阔,想象自然丰富,文笔自然通畅,日记会为习作训练撑起一片五彩缤纷的天空。

三、适当仿写,学得习作之法

写字,要模仿;绘画,要临摹。同样,习作也可以模仿,只要模仿得法,可以让学生从范文中学习规范的语言和正确的习作方法,可以使读和写紧密地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这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吕叔湘先生认为:“一个人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张志公先生也认为:“模仿是学习写作的必经之路。”著名学者朱作仁教授认为:“范文可以形象地告诉学生某一篇文章该写什么和怎样写,对他们来说,这样做比任何解释都来得清楚。”范文领路,降低了习作的难度,胜于教师的空洞说教。对于笔头稚嫩的小学生而言,仿写就是一根拐杖,可以助其走过学习习作时最初的那段蹒跚路程。

但是“不恰当的模仿”,不但没有引领学生抓住范文的精髓,反而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给学生学习习作的过程带来“硬伤”。如有些

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为了应付习作考试,要求学生每天必须要看优秀作文选,每种类型的作文必须要背一两篇的。天天看作文,背作文,脑子里装着一篇篇优秀作文,写起作文来,考起试来,当然不用愁了,遇到同类或同题的作文,随便从脑中的作文仓库中挑一篇或全盘照抄,或改头换面一番便可大功告成。他不用动脑子,不需观察自然社会,不要积累生活和语言,不要选材,不要构思,一篇篇作文便脱口而出。长期这样,一个说假话的人形成,一个思想懒惰的人形成,一个没有主见的人形成,一个没有创造意识的人形成,这样的人是时代需要的人吗?优秀作文可看、可背,但只可模仿、借鉴,不可照搬照抄。开头、结尾、文章结构可模仿,但内容、思想是自己的,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小语教材精选的各类课文,语言优美、规范,是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典范。我们可依据这些范文,引导学生模仿典型句段、布局谋篇、体裁和表达方式等,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如《荷花》第二自然段用“有的……有的……有的……”一组排比句描绘了荷花的各种优美的姿态,我们可引导学生模仿这种句式,写一写菊花或其他的自己喜欢的花。像学习《桂林山水》、《美丽的小兴安岭》等课文时,就可模仿其结构特点与写作顺序,描写《我们的校园》、《美丽的家乡》等。读了《白杨》、《落花生》等课文,学生能体会到作者“托物言志”的写作特点,再让学生学写“野草、牵牛花”之类的习作,就得心应手了……可能学生的笔下还留有原文的痕迹,但是学生通过仿造,拉近了与作家作品的心灵距离,甚至有一种“我也能

写得这样棒”的心理,就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从“不会写”到“我会写”的状态过渡。

当然,课外读物、学生的佳作、教师“下水文”等也是学生模仿的对象。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必定有限,要想学到更多的知识,并把知识形成能力,就必须加大阅读量,并在阅读的过程中,捕捉文章的写作特点,习得写作之法。正如鲁迅所说:“如蜜蜂采蜜,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必须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依葫芦画瓢是为了不看葫芦画瓢,模仿是为了不模仿,最后过渡到创作。

四、张扬个性,珍视独特感受

我们的习作教学还存在着许多缺点:主题轻浅单调,千人一面;内容千篇一律,空洞无物;语言众口一词,老套陈旧;学生的习作大同小异,毫无个性可言。要想突破这种思维定势,关键是打破传统观念,在习作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能极为自由地发展,鼓励学生写有自己个性的文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高年级段习作应“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因此,我们要提倡“童言无忌”,鼓励学生把原汁原味的儿童话语写到作文中去,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真实生活,不要让生动的“童言”变成常见的成人话语的粗糙复制品。只有这样,儿童作文才能多姿多彩,才有活力,才有灵性。著名作家王旭锋说:“儿童写的东西,可以说是天使在说话。”

对于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言中所犯的错误,我们要持宽容的态度;一

些在习作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追求”,即使暂时并不完美,并不成功,我们也要及时关注并继续寄予厚望,允许学生在习作个性化的发展进程中出现问题乃至偏差,而不要因噎废食。平时我们批改作文,总把孩子的习作改得面目全非。我们以为这种“满堂红”的评改学生一定喜欢,肯定领情,会认真看,仔细读。岂不知,正是这种“满堂红”使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一点点丧失。我认为,要以儿童的眼光赏识儿童的作文,对学生习作要积极评价,多就少改,多表扬学生的优点,少提学生的不足,哪怕是一个贴切的词语,或是一个形象生动的句子,都应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大加赞赏,增强他们不懈努力的信心。还可以用高分激励,只要学生能把事情叙述清楚,文从句顺,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就给高分。能给80分的,给他90分;可以得90分的,就给他100分。有创意的,甚至可以突破100分大关,给他来个120分,150分。你想,当学生看到这么高的作文分数,他心中是多么的高兴啊!如果次次作文都可以得到高分,每次作文他都可以高兴一次,那么,他还会害怕作文吗?恐怕盼作文还来不及呢!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中获得心理、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亲近作文,喜欢习作。

以上一些粗浅的想法和大家谈到这里。总之,习作教学不会一口吃个胖子,它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断改进、持之以恒的过程,这个过程更是我们今后钻研实践的过程。搞好习作教学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研究,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高年级阅读教学方法

高年级阅读教学方法 乔川初中李娜 (一)解读文本,明确目标 语文教材的主体是课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于课文之中。语文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来确定“教什么”,也就是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 解读文本的基本方法是:首先,教师要作为一般读者去赏读,投入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其次,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三,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依据什么来确定每课教什么呢?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确定每课的教学内容。诸如,需要理解的词句,需要积累的语言,需要习得的学法,需要揣摩的写法。即找准语言训练的重点。比如,《草原》一课,该教些什么、学些什么呢?根据第三学段“阅读”目标:理解词句,体会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内容印象最深的场景……说出自己的感受。结合课文内容和特点,这一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可以这样确定: 1、识字学词,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阅读全文,大体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抓住印象最深的场景描写,

读、思、议,体会蒙汉之情,同时领悟这种感情作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在熟读的基础上,积累这些看似平淡却饱含浓情的语言。这三项,就是有别于其他课的重点内容。 课文题材、体裁不同,所处年段不同,特别是课文自身特点不同,因此,教学内容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两个因素必须考虑:一个是课标的要求,特别是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不可越位,也不可不到位。另一个因素是学生的水平,学生已有的知识、认识和学习能力。 (二)简化环节,优化过程 教学环节要简单实用,没有必要设过多的教学环节。环节少了,教学情境就能相对稳定,而不是像走马灯那样频繁转换,给人以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感觉。要把每个环节的事情做好,做扎实。要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 无论教哪个年段的阅读课,无论教哪篇课文,都离不开学生自学,教师引导,师生交流。 自读自悟,静下心来读书、思考,是必不可少的。学生自学,至少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对课文主要内容有个初步的整体的把握;另一个是能提出内容或语言方面自己不懂的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诸如,这儿为什么用这个词?这个句子为什么这样写?一般来说,刚刚学习一篇新课文,要安排自学的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解决重点问题之时,也要给学生充足的自读自悟和“交头接耳”的时

在阅读教学中提升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教学提纲

在阅读教学中提升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

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 策略研究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在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强。美国医药学会的前会长大卫?奥门博士曾经说过,我们应该尽力培养出一种能力,让别人能够进入我们的脑海和心灵,能够在别人面前、在人群当中、在大众之前清晰地把自己的思想和意念传递给别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我们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长期以来,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各阶段教学都很重视,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相对薄弱很多。尤其是现代教育背景下,大部分仍然一考定终身的背景下,学校、教师、家长往往重视写多于语言表达。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接受和模仿能力也特别强,表达欲望强烈,乐意与同伴、老师交流。但是由于年龄小,社会阅历的不足,语言积累的匮乏等原因,他们在表达时往往会遇到诸多困难,如由于自身性格原因形成的不善于表达,由于观察能力较弱导致的表达无序,识记时往往重表象而忽视本质,表达能力较弱。这些现象的存在都迫切要求我们深入探讨如

何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活动与实践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我们提高素质、开发潜力的主要途径,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是必备的素质之一。低年级的孩子处在人生发展的起步阶段,从小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较好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想法,顺利地和他人进行交流,形成良好的交际能力,是低段语文教学中特别重要的一项任务。二、课题的界定 (一)研究的课题:“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 (二)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 (三)语言:所谓语言,指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语言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 (四)“语言表达能力”指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感情的能力。它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说”和“写”的能力。 三、研究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 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紧密结合,是本课题的重要研究方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小学五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技巧

浅谈小学五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技巧 作文作为小学生学习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为一名小学生来讲,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表现出学生课内知识、课外积累的底蕴。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面,获得更大的收获;如何帮助学生从课本内容里提取出习作时的素材,从而能够从容的面对习作。这是每一名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所最为关心的事。在这里,我想要跟大叫分享的是我个人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简单小技巧。 一、明确小学生作文作的性质 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习作。作文并不神秘。“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作文是生活的需要,他不是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的组成部分。作文“如同衣食一样,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它能够使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充实。明确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就不会要求过高、急于求成或急功近利,就不会让学生的习作向“优秀作文”看齐,揠苗助长。从而也就不会使得小学生的习作难度太大,导致学生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二、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点评重在激励 作文的指导应该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只有在这一前提之下,学生才能很好的入门,找到写作的基础。一上来就在讲写法或者用范文、例文开路,很容易就局限了学生的思路,阻碍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开始时应“放”,使学生感受到可以写得内容很多,教师再从旁指导学生选择最恰当的内容来写。至于如何来写的问题,在学生的思路已经打开,选择好了要写的内容后,具体的过程中进行渗透。在学生的习作中、在交流草稿的过程中进行指导。指导的内容可以包括写作的内容是否具体,写作的顺序是否恰当,写作的目的是否明确,语句是否通顺,选词用词是否合适,所表达的情感是否真实等等各个方面。 在习作的讲评过程中应该重在激励。学生的兴趣往往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鼓励与支持中慢慢培养出来的,所以在讲评作文的时候,要充分的肯定习作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充分肯定大部分学生的努力与进步。让学生在每一次讲评的

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_1

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学生要么无话可说,无话可写;要么不能围绕中心选习作素材;要么语句不通顺,词语搭配不恰当;要么错别字甚多,标点符号乱用等等。而对于部分后进生来说,他们为了完成习作任务,有的把以前写过的作文誊一遍;有的找一本作文书抄一篇;有的甚至不写习作。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对习作产生厌倦情绪,更不要说提高写作能力了。下面,结合我上习作教学的体会谈一下习作教学心得。 1. 培养兴趣,变“苦”为“乐”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动力,当孩子们对写作产生了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主动、高兴地去写作,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好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玩中积极主动地获取写作素材,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如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写一篇描写场景的习作。我在习作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讨论,说说自己参加过哪些有趣的活动,然后要求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该活动哪些情境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比一比谁说得好,这样一来,教室里霎时热闹起来,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最后,一位名叫陈瑞雪的孩子把拔河比赛的活动说得很好,于是全班同学高兴地说:“老师我们今天进行一场拔河比赛吧!”我说:“好,大家要注意安全。”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后,我再组织学生写作文,居然班上没有一个学生叫无话可写。 (2)表扬奖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每位学生都希望得到表扬,也都会因获得荣誉和利益而无比兴奋、快乐。抓住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专门设置了习作专项奖励,把对学生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作为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强化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习作要求,只要达到要求的就给予表扬奖励。物质奖励有笔、日记本,精神鼓励是奖状。而作为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和欣赏的目光来看待自己的学生,不要对学生要求过高,要承认学生是学生,不是作家,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尤其对后进生要做到及时表扬、奖励,千万不要用一把尺子量全体学生。否则,后进生永远是后进生,也永远得不到表扬,也永远得不到任何荣誉和利益,他们对习作将越来越没有兴趣,习作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2. 以学导写,授之以渔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例,都是经过专家认真筛选的优秀课例。每一单元都有精读课文和阅读课文,教师通过课堂

浅谈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的几点策略

浅谈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的几点策略 新课标明确规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加大学生阅读量,加强学生语言积累。阅读教学在小学 语文教学中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它是一个人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 体验的重要途径,既开阔学生的视野,又丰富学生知识。那么如何在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 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见解。 一、“授之以渔”,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阅读教学一定要改变教学过程凝固、教学方法僵化,要因生、 因文、因地制宜,创造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讲求实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小学生的阅读主要包括课内和课外。课内阅读即语文阅读教学,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在课 堂中积淀有效阅读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要篇篇课文精讲、细品,不要面面 俱到。面对中年级学生识字量少、理解能力不强的现实,立足文本,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给学生充分的预习时间,对现有课本上的文章按单元根据内容进行整合,找出训练点。根据 整合内容提出预习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课文预习,针对预习要求进行字、词、课文、读写的 过关测试,对重点课文进行精读、品读重点句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总结学习方法。例 如《东方之珠》这篇课文是“总——分——总”结构,教学这一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香港美丽迷人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训练学生围绕中心句 写一段话,教学时引导学生划出每段的中心句,细读、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中心句的作用。 使学生在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利用节省的时间,走出文本,进行拓展,拓展的文章也是 中心段的训练。可以一篇课内文章带一篇或两篇、多篇课外文章的学习。充分利用主题丛书,利用群读阅读课,带领学生阅读丛书。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光凭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结合教材,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方法,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以课内促课外”、“以课外补课内”,引导学生海量阅读,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分层次阅读,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阅读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教育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针对有些学生读书走马观花,不动脑子的现象,课堂上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边读、边画、边想,画出好词、佳句、精彩的片段。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把读书收获用批注的形式写 出来,不懂之处画上符号,思考不懂的问题,最后,欣赏品味精彩片段,体会、领悟写法。 重视读写结合,提高读书效益。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外阅 读的效益,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阅读笔记本,坚持要求学生摘录所阅读文章的好词、佳句、好段,写读书笔记,或写阅读感受。通过广泛的阅读,学生的词汇量增加了,阅读能力提高了,写作素材丰富了,作文水平也提高了。 三、把好材料关 对于小学中年级学生来说,什么内容的书适合读、收获大,自己把握不好,所以如何正确地 选择学生读物是教师的重要任务,只有符合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情感和审美水平,能够激 起学生兴趣的读物,才能进入学生的精神境界。 为此,我做了如下工作: 1.我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主题丛书》,每学完一课就引导学生利用课堂学到的方法去读与 课文相关的文章,并在课堂上有重点地交流,进一步巩固阅读方法,对学生在阅读时存在的 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每名学生在阅读中学到知识,收获快乐。

浅谈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策略 禄丰县恐龙山镇小学文永明 [摘要]作文教学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一直是我们教学中的难题。现阶段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不喜欢作文,怕写作文,讨厌作文。大部分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无材料可写”。即使写出了,也是篇幅短小、内容干瘪、词不达意、思维混乱的“文章”。他们视作文为负担、包袱,甚至怕上作文课。老师们更是无法教。经过这几年作文教学的实践,我个人认为作文教学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积累;分层;模仿;评价修改 一、激发兴趣 没有兴趣地去学习,不但浪费时间、精力,且也达不到好的效果。如果满怀兴致地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生的拓展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习作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二、积累词汇 1、通过写日记积累 学生作文的源泉是生活,要在生活中体验、观察、感受。学生有了习作素材,写作文才会有话说,才会有内容。这就要学生多积累。积累素材的好方法莫过于写日记。每日一记至关重要,把平时的点点滴滴记入日记。需要用时,就不愁没有素材了。日记内容不一定非要写自己想到、听到、看到、做过的事,可以摘抄一些好词佳句、精彩段落等。只要孩子愿意去记,写作文时就会有很多可写的。 2、从课文内容中积累 “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在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有“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佳句”这样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并从摘抄中积累材料。学生通过平时的积累为写作打下铺垫,写作时就不至于“无话可说,无从下笔”。 三、分层定段落 学生的资智不同,写出的作文也参差不齐。有的整篇只有一段话;有的一个段落一两句话,一篇文章有七八段,甚至于有的十几段。结构不清晰。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给他们定文章段落,每篇文章可分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来写。每次习作严格要求学生必须按规定的段落去进行习作。可分为三种情况要求:学困生,要求他们最少写三段话,开头、中间、结尾各写一段话;开头、结尾各一两句话,中间多写;句子要写通顺,内容要表达清楚。中等生,三至四段话;开头、结尾各写一段话,中间一至二段话;能围绕一个主线按一定顺序展开描写;优等生,段落不给他固定,开头一段点明中心;结尾一段可以总结与开头

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建湖县冈西小学陈真广 小学生们习作普遍遇到两大难题:一是没话写,二是有话写不出来。如何化“难”为“易”,使习作成为孩子们的乐园,并能通过习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呢?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生活,就有习作的源泉,习作教学,应该立足语言的学习,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学会作文。 一、体验生活积累习作素材 叶圣陶在《文章例话》的“序”中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小学生学习作文也不例外,教师要调动学生积极性,立足于自己的生活,去观察、体验,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尽可能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接触自然,深入社会,丰富学生的感性体验,见多而识广,也就有话可说。 1.记录丰富的家庭生活 “家”,是每个人最熟悉的地方,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是学生习作不竭的源泉。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家,将家庭生活分为几个板块,便于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并记录:①人的个性(即家庭成员不同的性格、特点);②人的故事(成员之间因交往引发的趣事、烦恼事、开心事等);③人的活动(包括家务劳动、种植花草、饲养小动物等)。有一位学生在人的故事这一板块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放学后,我走进家门,就觉得不对劲儿。原来,是爸爸、妈妈吵架了。唉,怎么办呢?我拉着他们作游戏,在游戏中他们和好了。”这是平常的家庭生活记录。虽然细节部分不够具体,但事情的结构条理清楚,能为习作提供原汁原味的素材。 2.观察奇妙的自然景象 自然是奇妙的,又与我们紧密联系,只要注意观察,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田野河流景色优美,它极大地丰富着学生的感受,陶冶着他们的情操。围绕自然生活情境去选择美的场景,感受美的的生活,为习作积累生活素材。比如,去年冬天,下了一场雪。下课后,同学们全都拥到走廊上,欣赏空中飘飞的雪花。……几个男同学按捺不住,去雪地里奔跑。上课了,我像拉家常似的说:“下雪好玩吗?能说说你的感受吗?”由于有真实的感受,学生的发言很积极,有学生说:“看着这雪景,就像走进童话故事里,多么神奇呀!”有的说:“雪花像许多白蝴蝶在空中舞蹈…”“愿意用你手中的笔留下这美好的雪景吗?”我趁机说。同学们纷纷拿笔写起来,把观察、感受到的美景,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 3.关注校园生活的多彩 学生最熟悉的是老师和同学以及学校生活,对校园环境也了如指掌。但是,因为习以为常,很少将这些带入习作,我要求学生课间去校园走一走、看一看、闻一闻。为了让学生更细致、有序地体验学校生活,我引导学生将学校见闻分类积累:(1)学校美景(校园里的一草一木);(《校园的一角》)的作文时,我首先让学生准备好笔和本子,再把学生带到校园里选定场地去真实记录,展开联想,许多作文都能言之有物。(2)人物描写(老师和同学的特点、个性)如在教《我的同学》的作文时,先让学生先选定对象,仔细观察同学的外貌特征,回忆同学故事,总结同学特点,作文充满真情实感;(3)校园故事记录与同学、老师交往过程。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学生的素材库增添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4.感受不同的社会生活 学生与社会也紧密相连,大街、商店、菜场、游乐场内,每天都发生着许多事,值得学生去思索、去记录。许多学生记录下自己去商场购物的经历见闻,表达着自己的想法。每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去体验生活。这样,学生们的素材、视野开阔了,思维也

中高年级“自主探究”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解读

凸现自主探究提高阅读效率 ――中高年级“自主探究”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解读 一、建构背景: 1、新课程理念 (1)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2、阅读教学的困境 (1)高耗低效(2)讲风盛行(3)呆板教学(4)重复学习 3、教改成果 杜朗口中学教学改革启示; 临沂市小学语文“三段五步”阅读教学模式的反思; 临沂市小学语文阅读的成果积累。 二、教学策略流程: 预习探究――合作交流――品读体验――巩固延伸 1.预习探究 学习目标:认识生字,理解字词,了解课文相关知识,感知文章大意。 操作要领: 出示预习提纲,引导学生充分读书,查阅资料,完成预习要求。此环节在中年级可在教师指导下课内完成,高年级逐步放在课前完成。 (1)预习 预习是搜集信息、知识构建与储备及体验情感的学习过程。预习中,教师要作必要的引导,明确目标、任务,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及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 预习中,学生既有自主学习、自悟自得,又有合作交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预习是生成是本课的重、难点,要以学定教。 (2)探究 是指学生对文本进行探究的阅读活动。 史密斯:阅读乃是向课文提出问题,而阅读理解则是使你的疑问得到回答,使疑问得到解答的阅读理解过程就是探究性阅读。

(3)做什么?怎么做? 出示“预习提纲”。 教师不仅要备课标、教材及相关知识延伸、拓展、迁移的内容,而且要备背景、情感、过程与方法、学生差异。 例:练习设计: 《开国大典》中“典”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标准、法则;②典范性书籍;③典故; ④典礼;⑤主持;⑥抵押、典押。正确的是( ) 补充词语:()天( )地人( )人() 这样的句子你从文中还能找到哪些? ①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②广场上不断欢呼,不断鼓掌。 误区:课前做练习,重结果,轻过程。 2.合作交流 学习目标:巩固字词,资料共享,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操作要领:小组内交流预习收获、质疑问难。推荐代表在集体交流时发言,其他学生补充;教师点拨、纠误、引申,落实易混易错及疑点问题,适当归纳小结。 小组内交流预习收获,质疑问难。 合作:“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策略 交流:态度、表述、倾听、分享、生疑。 教师的作用:“点拨、纠误、引申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敏锐发现稍纵即逝的智慧火花,哪怕是一丁点的新见解,都予以鼓励,对于错误认识及时引导,让每个学生都站到开往下一站的平台上,在共性的基础上发展个性。但并不是要求学生随声附和,人云亦云,要在交流中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 误区:简单形式上的统一答案。 3.品读体验 学习目标:体会重点句段的含义,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表达方法. 操作要领:品读重点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赏读重点句段,丰富内心体验;评读重点句段,揣摩表达方法。此环节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重视课堂生成,适时点拨,反对一问(讲)到底,提倡精讲多读。 (1)理清三个层次:品悟――欣赏――评价

小学中年级有效阅读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的研究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中年级有效阅读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的研究 单位东阿县大桥联校第三联办小学作者于现喜

小学中年级有效阅读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的研究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大桥联校第三联办小学教师于现喜 在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积累,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综合运用。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阅读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中规定: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语文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搞好阅读教学,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教师可通过做游戏、编儿歌、多媒体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想搞阅读教学,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征。小学中年级是义务教育进入第二个学段的起始年级,学生已从幼童时代进入了孩童期,他们的独立意识开始萌发。接受新信息的能力也在增强。对一些问题升始有了自己独立的理解,对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在文化知识方面,他们有了第一学段学习的积累。语文教学如何抓住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特点进行课堂教学,使他们成为有一定阅读能力的、能与人大方交流的、会正确表达思想感情的、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就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开辟一条新的教学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阅读方法的探究 阅读方法多种多样,阅读方法因人而异。采用何种阅读方法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来定,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有效的阅读方法。 1、精读法 对于有必要把握基本内容、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的文章,可采用精读法。比如,教科书中的所有内容,报纸上的重要社论或评论,决策人的重要讲话,与自己工作、生活相关的科技论文,各级政府的法律条文等,都应采用精读法。精读不一定是每一句话都读到,关键是要掌握所读对象的框架和精髓。学生要获取知识,最好采用精读法。 2、略读法 略读是指为获得大意或者总体印象而进行阅读。略读作为一种快速阅读技巧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这就象我们看报纸时,由于一份报纸有数十大张,实在不可能一字不漏地读,只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出主题,略掉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或与主题不甚相干的部分,只知道大概内容即可。这种方法要求我们不要把眼睛盯在具体的每个单词上而是要看篇章中的主题句或者是从篇章的结构着手,利用自己的推理能力,对文章的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归纳总结出主题。略读的关键是"略"。我们的注意力应该集中在大意,而不是细节上。略读不同于仔细阅读,善于略读的人会有选择地阅读,完全跳过一些句子、段落甚至是整页的内容。学生在阅读其他书籍或者报刊时,可以采用略读法。 3、浏览法 浏览法能扩大视野,丰富知识。有些代章,不需深钻细研,有些书只需要知道个大概内容即可;有些书只需从中选择一些有用的资料而已。这时候阅读的主要方式是浏览。浏览也是初读,是精读的准备,以便在通读的基础上选择精读的内容。通过浏览,读者可以丢开一些书中不值得读的部分,这样就省下了时间细读真正需要的学习材料。浏览阅读的四个方面 1、推敲篇名 2、浏览序,目录,提要,题解,要点,索引。 3、浏览全文 4、浏览完毕,要合上书回忆所得,形成总的印象。如果发掘有值得深究的问题,应及时捕捉,或做卡片记下,或进一步阅读。 可见,浏览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在一定时间内要使用很多书,而又不能把它们细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作文教学设计:发现 教学目标: 1.能从身边去发现丰富而精彩的素材。 2.懂得作文是写自己最想写的,写别人最想知道的。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材料选择空间的拓展。 2.写法的指导。 教学过程: 一.指导“写什么” 1.从动物身上发现。 1)出现图片:小猫上树(画面取名:小猫的勇气) A你发现了什么? (估计学生有:小猫很有勇气,小猫敢爬树等) B等爬完树,你会发现小猫的肉垫、爪子、毛等等都有了变化,这时,你又发现了什么? 2)出现不起名组图:小猫斗大猫小猫洗爪子猫睡觉大猫妈妈的母爱A现在你又从猫的身上发现了什么? 由学生任意挑选说自己的发现,并简单地进行叙述。 1)导入身边动物。 A猫的身上的发现是这样的多,其实狗的身上的发现更多,我们同学家里养过狗吗?你亲戚家里有人养过狗吗?你曾经发现过狗的什么? (估计学生有:狗会摇尾巴;狗会看门等) B还有别的动物吗? 2.从身边发现。 1)出现图片:一个躲在门里的小女孩 A这个人是谁啊?会不会是你?你发现了什么? (估计学生有:向来以为自己胆子大,却发现自己胆小如鼠;看见老鼠害怕了等) 2)出现图片:妈妈和爸爸在地里割稻(起名:我发现变了) 你发现什么变了? (估计学生有:妈妈的手变粗糙了;爸爸的脸更黑了;我变得更爱妈妈了等) 3)导入生活。 啊,像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出现游泳三阶段:不会、会、熟练的图片),你瞧,就算是一个事情我们就有三个发现,你们看,发现什么? (估计学生有:我发现游泳真难啊;我发现我也会游泳;我发现游泳很简单) 4)小结:发现无处不在,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充满浓郁乡村气息的地方,啊,抬头就有发现,低头也有发现,回到家里,妈妈的眼神,爸爸的问候都是发现,发现太多了,把你所能发现的填在纸上: 我发现我发现 我发现我发现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3+4”阅读教学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一、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应该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的属性特征: 1.学习应该是积极的。学生在自觉的构建整合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与行为都会表现得比较积极,教师的任务就是在承认学生学习积极主动的同时,如何更有效地强化他们的这一学习基础,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讲究调动学生学习驱动力与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艺术。 2.学习应该是建构性的。学习是通过同化、顺应与平衡使学生逐步改变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的,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变化规律,研究在什么时候需要同化学生的思想观念,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需要使学生的观念产生顺应效用;酒要研究通过哪些途径、方法、手段去了解学生的原认知基础,以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有用的课程资源。 3.学习应该是累积性的。学生的学习不能一蹴而就,教师的教学应该循序渐进,在追求教学效率的同时,要注意学生学习的承受能力,要注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靠大量的课外作业,靠挤占其他学科的课外学习时间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不是真正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艺术就是要研究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较多的知识与技能。 4.学习应该是目标性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应该是目标、目的、行为的始发者。根据这一点仅仅由教师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就不符合学生为学习主体的理念,学习目标应该是教师与学生、课标与教材、资源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当然,教学目标的制定不必要每天都与学生进行商议而后才确定,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基于学生学习基础的,思想方法是有根据的。但是当教学过程中发现教学目标同学生的学习目标不相一致的时候,教师应该尊重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 5.学习应该是诊断性的。学习的诊断就是学习者对于学习效果的自我监控机制,就是检查判断学习过程中自己的积极追求是否与自己的学习目标相适应,教师在这方面应该扮演的角色就应该是经常用学习目标来提醒并引导学生的学习,以求不至于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过分地脱离学习目标,使得课堂气氛看起来比较热烈,但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6.学习应该是反思性的。反思是关于思维的思维过程,是自己对自己学习行为的理性范畴进行再思索的过程,可以使学习者自觉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与学习策略,教师教学艺术研究的着眼点就应该考虑,如何引导并为学生创设、提供学习反思的机会,如何养成学生反思性学习的习惯。 7.学习应该是探究性的。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应该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创建独特而适宜的探究情景,探究的问题可以由教师向学生提供,但是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利用相关资源,查阅相关资料,分析现有的问题,思考拓展的问题,解决连带的问题,亲自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而不是直接从教师那里得到现成的结论性的知识。 8.学习应该是情景性的。学校学习的弊端往往就是缺乏真正适宜学生学习的真实情景,这就为教师更提出了一个教学艺术的难题,教师如何在基本脱离社会实践的环境中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在学习前人积累的间接性知识的过程中,尽量参与较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所学知识能够回归生活,逐渐远离学习知识是为了参加考试的恶劣情景,改变学生实践能力低下的社会普遍问题。 9.学习应该是疑问性的。学习始于疑问,始于问题,学习的过程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只有在问题不断得到解决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才会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否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逐渐被磨灭。基于这一观点,教师的教学就应该时常思考如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相互沟通、平等对话的过程。如何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创设情境、有效提问、巧用评价及读、练结合等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65-01 新课改实施以来,小学的语文教育教学思想空前活跃,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是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如何使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抓住学习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找春天》、《秋天的雨》此类涉及山川日月、花鸟鱼虫等

的教学内容,如有条件,可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体验认识,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发情趣。又如我在教《浅水洼里的小鱼》一文时,充分地发挥了电教手段的优势,创设了小鱼在美丽的大海中游着,小鱼后面藏着一些词语,让学生认读,接着海上刮起了风暴,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的情境,巧妙的引出了下面要学习的内容,并用话语和音乐为辅助手段,做到意境交融,情真意切,使人如身临其境,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为学生的理解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二、有效提问,感悟文本 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只有充分利用这一手段,才能牢牢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方向,从而更好地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对话文本。 1.抓题眼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其他部分更能诱发学生的感情。导课的形式多种多样,而问题导入最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我们可利用语文课程的有效资源,抓住课文题眼巧设问题。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太空生活趣事多》等等,都可以在课前或由老师设问,或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发学生阅读期待,为学生进入文本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2.抓关键词句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

(完整版)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2016-01-28 17:41:15)转载▼ 一、课题研究缘由 最近几年,“绘本阅读”成为一种崭新的阅读方式深入到小学的校园中,走近了天真可爱的儿童,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也纷纷投入到绘本阅读的教学中去。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与实践后,笔者发现了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存在“绘本阅读教学图画观察不细致”、“绘本阅读教学多元理解不兼容”、“绘本阅读教学文本解读重深度”、“绘本阅读教学课堂提问欠技巧”、“绘本阅读教学拓展延伸不丰富”等误区,有违儿童阅读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在国外,绘本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发达国家儿童首选的读物。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绘本被公认为是儿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读物,它所具有的直观性、形象性、美观性,符合儿童审美需要和心理特点,尤其是好的、优秀的绘本给人的感动和愉悦是长久的,也容易为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年龄的人所接受,几乎没有文化差异的障碍。除此之外各国针对绘本设立的国际、国内奖项,如美国的凯迪克奖,英国格林威大奖,国际安徒生绘本大奖等,也展现了国外绘本发展的迅速和受重视的程度。在我国大陆,对绘本的了解与绘本阅读的实践才刚刚起步。近几年我国对于绘本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者们的重视,如儿童文学研究博士著的《孩子,让我陪你一起成长》(2004年9月第一版)是一份关于绘本阅读的亲子家庭完美阅读计划。特别是彭懿教授著的《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不仅推荐世界经典的64本图画书,而且对于如何从头到尾阅读一本绘本进行方法介绍,可以说是开创中国绘本的新纪元。绘本也渐渐走入课堂,但书中的很多奥妙之处并未完全被发掘。 绘本顺应了低年级儿童阅读的特点,它色彩鲜艳,构图精美,强烈地吸引着低年级儿童的眼球,能较好地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精妙的故事内容还能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儿童绘本装帧精美,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封底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引发了儿童对绘本最单纯的审美倾向。儿童还能在近乎轻松愉悦的阅读中,熏陶美好的心灵,树立正确的生活理念,更加自主、快乐、积极地走进绘本之中,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三、研究的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的绘本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培养孩子享受阅读、热爱语文的积极情感。 (2)通过研究,改变教师的绘本阅读教学理念,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绘本阅读教学策略。 (3)通过课题的研究,在低段能形成良好的学习阅读氛围,不断丰富和更新学校的绘本资源库,努力把学校打造成富有浓浓书香气息的童话乐园。 四、研究内容 (一)低年级绘本阅读图片、文字研究 绘本是以图画和文字为共同载体来叙述故事的,封面、扉页、环衬、正文、封底等都是构成绘本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些组成部分中都有作者精心设计的画面。引导学生阅读封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绘本的内容产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阅读环衬,就好像为正文打开了一扇窗户,从中可以先睹为快,捕捉到故事的浓墨重彩之处……因此,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看图,不要走马观花式的浏览,要让学生从书的每一个细节去阅读,读懂读透故事,深入解读故事的内涵。 对于识字不多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一些阅读材料仅仅是依靠文字叙述,就会对他们的理解造成障碍,而依靠几幅图画来表现,则可以使学生在轻松快乐中,阅读并理解了故事的内容,并产生具有儿童特点的多种想象。作为老师,在绘本阅读教学中要象呵护幼苗一样,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引领学生走入图文外的世界,为了提升阅读的效果创造条件。

浅谈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的有效指导

浅谈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的有效指导 不可否认,习作教学成了语文教学中“最烫手的山芋”,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已成了普遍的现象。我们再也无法回避这样的事实,于是我们冒着被“烫伤手的危险”,捧起了这个“山芋”,一起来探讨习作教学中存在的种种“是”与“不是”,目的只有一个——提高学生们的习作水平!下面,我就提高高年级习作教学的实效性,提一些粗浅之见。 一、吃准目标,降低习作门槛 习作就是学习作文,有的教师和家长则要求学生刚起步就写出好文章,是一个“小文学家”。这种过高的期待,使得学生的习作由于长期得不到教师和家长的认可而丧失习作的兴趣和自信。我们好多教师既是教师又是父母,试想,当您的孩子牙牙学语时,我们何曾要求过“吐词清晰、语言生动甚至出口成章”等?哪怕孩子发出一个模糊不清的发音,我们都是那样激动欣喜!如果当时我们用高要求来强调孩子的说话,恐怕孩子一辈子也开不了口了。我觉得这个道理是相通的。当前我们的习作教学就存在着这一“超习作”的现象。 一提习作,学生就感慨:“习作难,难于上青天。”为什么习作这么难?因为学生只要一提笔就会受到老师的限制。什么开头要怎样,过程要怎样,结尾要注意什么;什么习作要有中心、有条理,结构要完整,语言要优美、生动;什么写人的文章要通过具体的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一个人的特点、品质,同时要注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再加上老师用“创作”的标准指导、要求学生等等。为什么如

此?因为老师担心学生自由习作,写不好,得不了高分。岂不知这种“拔高”的要求、过多的框框无疑给学生的习作增加了难度,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对习作的恐惧感,把习作看作是最苦最难的差事。为了得高分,学生只能写假话、空话、套话。写妈妈时,经常会写“我生病了,妈妈把我背到医院,……妈妈在医院守了我一夜。”写身边的一件事,就写给老奶奶让座……长此以往,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想象,没有个性的张扬。他们只能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久而久之,学生必定厌倦习作,害怕习作。 习作的目的是什么呢?不是为了应试,不是为了成为文学家,而是表达个人思想的需要,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需要。如果我们不能顾及孩子习作是内心的需要而一味地苛求,孩子怎敢提起那杆沉重的笔来抒写自己稚嫩的心?《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即习作,不是成人的写作,更不是文学创作。习作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写作,练习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明:“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同时也要求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因此,我们教师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应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吃准目标,切实把习作的目标降到应有的程度,不设条条,不定框框,在一定的范围内,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让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如此训练,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阅读,教予学生阅读的方法,训练其阅读技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阅读教学不仅仅是理解其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 关键词:阅读技巧高年级教学策略 一、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小学高年级英语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注意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而阅读正是运用语言综合能力的体现。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方法单一,把阅读教学当成讲解新单词,翻译文段,分析段中语法知识,讲解课后练习的简单四步曲,没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消化能力,直接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阅读训练方法和传授阅读技巧。另一方面,小学生掌握的相关知识及能力有限,随着年段的升高,阅读篇幅的加长,特别到了五、六年级阶段,学生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部分学生越学越吃力,并且逐渐丧失了阅读的兴趣。 二、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有学生认为:反正书本上的知识老师会讲,练习会给出答案,何必自己花时间去思考、去想呢?长期下来,学生就会越来越懒于动脑,依赖老师。 2、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心理。学生见到新单词或理解不到的地方就停下来,总想把它弄懂了才往下看,生怕错过了什么,学生不能够根据上下文、图片等手段猜测单词的意思,遇到新词就产生放弃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如:PEP六年级下册unit 1 Let’s read中,Sperm Whale和Killer Whale两种鲸的阅读材料都存在许多新单词,如果老师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就感觉束手无策,无从入手。 3、学生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由于中西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不能根据掌握的知识透彻理解阅读材料,有时即使每一个单词都懂它的意思,却理解不了文中的意义所在。 4、学生的阅读的范围狭窄。学生在学习中文的时候,都会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作文选、童话、小说、电视媒体……通过大量的语言刺激而习得。但是学生对于英语的阅读总是围绕课本出现的阅读材料,课外阅读量少,不能及时扩充学生的阅读范围,造成阅读的狭隘性。 5、教师的教学形式单一。解决新单词——读课文——做练习,部分教师始终如一的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逐渐出现倦怠情绪,上课开小差。 三、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三大原则 1、“两主”原则

如何进行高年级作文教学方法指导

如何进行高年级作文教学方法指导 当前,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文时总是感觉没有材料可写。即使绞尽脑汁写出了一些,但所写内容既不具体又显苍白,更谈不上有真情实感了。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当从教学工作中去查找原因和解决问题。 作为教师应时常平心静气地问问自己:平时对于学生的训练是不是适应了他们现有的积累?平时命题作文是不是切近了他们的见闻、理解、情感和思想。因此,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不但要他们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文学积累、生活情感积累和技巧的积累,而且教师还得训练有方。 一、丰富积累——打好基础。 1.生活中的积累。 积累生活最直接的方法是向生活学习,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对事持一种观察思考的兴趣与欲望,如此日积月累,他们的经验就会无限的扩大开来。然而,观察要讲究方法,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做到:一要有一定的观察顺序。在确定好观察的诸多对象后,要依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这样观察材料才有一定的条理。二要突出重点。大自然的事物很多,教师要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意义的进行详细观察。 2.阅读中的积累。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事物光凭观察是远远不够的,客观事物呈现在眼前时,只是一个形象或一种现象。那么怎样才能把它转化成自己头脑中的东西,这就要靠分析思考来完成。有些事情不是简单地用

几个词句能够记叙或者描述下来的,还需要运用联想的方法,这样才能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 积累经验的间接途径是向书本学习,让学生多阅读,多读好文章,从中摘录好词佳句名言,学习布局结构,感悟表达手法,进行反复诵读,牢固记忆,作文时便可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巧妙运用,得心应手。 3.情感积累 积累小学生的情感除了充实生活这一途径外,还可以借助语文学科中寓意深刻的诗歌、优美隽逸的散文、感人肺腑的故事,来增强他们的道德感、理解感、审美感和理智感。 二、科学指导——全面提高学生写作技能 指导和训练小学生写好作文,教师要在命题上下功夫。小学作文命题应当努力做到小而切实,新而有趣。小而切实,是指命题的范围要小,角度要小,内容要实。要能通过一件小事,一个实例来反映某个主题,以小见大,以实见情。倘若命题面过大,就使学生难以把握主次,容易出现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的现象;命题不实,就使学生难以思路集中,不知从何下笔。如写运动会,不要以《记运动会》为题,因为这个题目太大,而应选择更小的角度命题,如《跳高冠军xx》、《坚持跑到终点》、《我为班级争荣誉》等。写到某地参观,不要以《记一次参观》为题,这样的命题太虚,而应当切实一点,如以《难忘的照片》、《观后感》等为题。所谓新而有趣,是指命题要有新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学生一看题目就兴趣盎然,有一吐为快的欣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