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新高考选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广东专用练习: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 限时检测 Word版含解析

第一单元限时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编者选题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文化,从本质上来看是华夏先人观天文,察地理,比人事,远取诸物,近探诸身的智慧。材料表明( )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②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④哲学是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C 易经文化,从本质上来看是华夏先人观天文,察地理,比人事,远取诸物,近探诸身的智慧,表明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②③符合题意;①④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

2.1835年,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可见(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②哲学总是与人的主观情绪联系在一起③人生道路的选择与对人生意义的认知密切相关

④哲学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真实反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A 材料表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人生道路的选择与对人生意义的认知密切相关,①③符合题意;每个人的世界观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但哲学并不总是与人的主观情绪联系在一起,②错误;哲学是对生活的反映,但不一定是对生活的真实反映,④错误。

3.随着我国量子物理学、前沿社会学、供给侧改革等理论的深入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种认识的理论依据是( )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③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④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总结和精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A 随着我国量子物理学、前沿社会学、供给侧改革等理论的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说明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①②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强调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不符合题意;真正的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总结和精华,

④说法错误。

4.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于2018年8月13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球的哲学家们努力建构哲学反思的公共论域,讨论人类一直关切的生态、正义与和平等重大课题。这说明( )

①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②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必须回答的问题③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④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D 哲学家讨论生态等课题,说明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③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具体科学,①与材料不符;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必须回答的问题,②错误。

5.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只要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这说明( ) ①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②哲学就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体④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C 材料中“它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和生活”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①④符合题意;哲学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②错误;哲学有正误之分,

③错误。

6.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首先形成的是对于现实世界各种具体事物的看法和观点,久而久之,人们逐渐形成了关于世界的本质、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等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世界观。下列对世界观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源于实践的世界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整个世界是哲学和世界观共同的研究对象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又体现世界观④世界观总是自觉地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C 整个世界是哲学和世界观共同的研究对象,世界观决定方法

论,方法论又体现世界观,②③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世界观亦称宇宙观,是人们关于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④说法错误,世界观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7.随着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多哲学问题,比如克隆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问题,挑战了伦理道德,值得哲学家思考。哲学家通过思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 )

①科技时代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②对科技发展过程中的新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③具体科学研究要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④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需要怎样的方法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A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研究的是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①正确;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故哲学家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正确的方法论的指导,④正确;哲学并非是对科技知识的简单概括和总结,②不选;③并非哲学的研究范畴,排除。

8.伏尔泰和卢梭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哲学思想对法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赶下台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材料表明( )

A.哲学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B.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C.哲学思想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D.反映时代要求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解析:D 材料表明反映时代要求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D正确;A 错误,真正的哲学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B错误,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C错误,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存在着的社会情况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这是因为真正的哲学( )

A.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B.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构成部分,是社会和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

C.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强大的物质力量

D.是“科学之科学”,可以为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解析:A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真正的哲学,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A正确;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构成部分,是社会和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B 不选;真正的哲学是一种精神力量,为社会变革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而非物质力量,C错误;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D错误。

10.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中

国革命带来全新面貌的根本原因是其( )

A.指明了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

B.反映了自己所处时代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C.动员和掌握群众,为社会变革提供巨大的物质力量

D.唤醒了人们的革命意识,为社会变革提供精神动力

解析:B 马克思主义能够动员和掌握群众,为社会变革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而非物质力量,C说法错误;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带来全新面貌的根本原因,在于它反映了自己所处时代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了时代的脉搏,B符合题意;A、D分别是社会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原因,不是根本原因。

11.毛泽东同志在阅读西方哲学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哲学作为认识工具和理论武器,总是为现实服务的,并反映和支持着各国的现实需要。由此反映哲学的作用是( )

①真正的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②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③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④哲学能够为各国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B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②说法错误;哲学作为认识工具和理论武器,总是为现实服务的,并反映和支持着各国的现实需要。这表明哲学能够为各国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真正的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①④正确;③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

12.《本草纲目》一书虽成于1578年,但已经谈到接种疫苗及今天仍在应用的一些医药用品。有学者评价道:“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着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然性,现代新科学的发展需要这种哲学思想。”这告诉我们( )

①哲学的价值需要在应用中才能实现②哲学是以事物的整体性为研究对象③哲学能为新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指导④现代新科学印证了中国哲学的智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A 《本草纲目》谈到的接种疫苗及今天仍在应用的一些医药用品告诉我们,哲学能为新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指导,哲学的价值需要在应用中才能实现,①③符合题意;哲学以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②说法错误;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3.随着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传统的秦岭-淮河南北供暖线早已过时,南方供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了。对此,有人指出,南方集中供暖应因地制宜实施,不能照抄北方。南方省份之间气温差别很大,应该先试点,再逐步在一些有取暖需求的城市推广。这种说法( )

①坚持了存在决定思维,是唯物主义观点②坚持了思维反映存在,是唯心主义观点③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上坚持了正确方向④坚持把正确的思维作为想问题的出发点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D 唯心主义的观点是思维决定存在,②说法错误;存在是我们想问题的出发点,不是思维,④说法错误;材料中认为南方集中供暖应

因地制宜实施,体现了从存在出发考虑问题,坚持了存在决定思维,存在是世界的本原,是唯物主义观点,①③说法正确。

14.北宋哲学家程颐认为“耳目能视听而不能远者,气有限耳,心则无远近也”,因此认识事物的关键乃在“心”。心“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非在外也”,故致知重“内感”而不重外面事物。下列观点与此一致的是( )

①万物皆备于我②气者,理之依也③世界是理念的影子④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C 材料中的观点强调了“心”的作用,是主观唯心主义。“万物皆备于我”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与材料观点一致,①正确;“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强调世界是自我创造的,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与材料观点一致,④正确;②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题意不符;③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与题意不符。

15.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有秩序的宇宙对万物都是相同的,它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一定尺度燃烧,一定尺度熄灭。”下列中国传统思想中与这一哲学命题相一致的是( )

①万物皆是一理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③气者,理之依也

④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C 材料中赫拉克利特的观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形存

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和“气者,理之依也”都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②③符合题意;①是客观唯心主义,不符合题意;④是主观唯心主义,不符合题意。

16.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下列观点能体现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是( )

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②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

③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④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C 哲学基本问题具体内容包含两个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与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第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第二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①属于不可知论,当选;③属于唯心主义,当选;②④与哲学基本问题无关,不当选。17.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各种社会思潮竞相登场,更有借此歪曲、诋毁党的历史和领袖人物的现象出现,为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不动摇;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充分说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决定,要抓住主流③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

一④价值观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A 材料中要求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等,重视了思维与存在、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①③符合题意;②混淆了主要矛盾与矛盾主要方面,排除;价值观有对错之分,④错误。

18.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可见( )

①唯心主义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②声称者的“行”体现了唯物主义的方法论③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有危害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C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①错误;“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③当选;而这些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表明这些人的行为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②当选;④中“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表述错误。

19.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不但我们的理性不能帮助我们发现原因和结果的最终联系,而且即使在经验给我们指出它们的恒常结合以后,我们也不能凭自己的理性使自己相信,我们为什么把那种经验扩大到我们所曾观察过的那些特殊事例之外。我们只是假设,却永不能证明,

我们所经验过的那些对象必然类似于我们所未曾发现的那些对象。”下列观点与上述材料观点相一致的是( )

①世界是可以为人所认识的②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④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B 休谟的观点否认世界的可知性,属于不可知论,①③是可知论,不选,②④属于不可知论,入选。

20.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下列与之相一致的观点是( )

A.观念的产生,并无必要假设外物的存在

B.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C.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D.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

解析:B 杨泉的观点认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符合题意;A、C属于唯心主义,D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均不当选。

21.张衡认为:“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下列观点中与张衡观点属同一哲学派别的是( )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②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④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A 张衡观点中的“元”指的是“元气”,把水、火、土、气等具体的物质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的观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①中“阴阳”二气是世界的本原、②中“火”是世界的本原,二者与张衡观点属同一哲学派别,当选;③④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均不当选。

2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电视节目《马克思是对的》通过开展精彩问答,讲述伟人故事,和观众一起重温马克思的奋斗历程,感知真理的力量,感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仍然是时代的最强音。科学社会主义能够被创立,主要是因为( )

①当时的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②创始人对时代有着超越常人的认知能力③社会历史条件和创始人努力的相互作用

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符合人类认识发展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

解析:A 认知能力受客观条件的限制,②错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④说法错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壮大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条件,故①正确;科学社会主义能够被创立离不开创始人的认知能力和时代条件的要求,故③正确。

23.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 )

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

区别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解析:A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它要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②④符合题意;以往旧哲学也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因此,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①错误;以往旧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具有社会功能,③错误。

24.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将其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创新发展的重大理论成果,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 )

①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巨大的原创性贡献②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强大生命力③为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焕发生命力奠定物质基础④第一次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分析人类历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A ③错在“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焕发生命力奠定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将唯物主义

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分析人类历史,④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巨大的原创性贡献,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强大生命力,①②正确。

2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②能为我国解决改革发展问题提供具体方法③是指导我们有效改造世界的终极真理④能增强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B 党之所以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能增强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①④正确。②说法错误,能为我国解决改革发展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不是提供具体方法。③中的“终极真理”说法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理论。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叫鲍里斯·乌克斯库尔的俄国骑兵上尉,要追随黑格尔学哲学。他跑到书店,把哲学家所有的书都买下来,却发现一句也读不懂。于是,他去找黑格尔诉苦。黑格尔劝他先自修代数、自然科学、地理和拉丁文。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当他第三次来请教黑格尔时,

黑格尔对这个学生的勤奋和学识非常满意,开始引导他真正研究哲学。后来,乌克斯库尔在俄罗斯当外交官时,无论走到哪里,总是随身携带着黑格尔的《逻辑学》。

(1)乌克斯库尔想学哲学,黑格尔为什么劝他先自修代数、自然科学、地理和拉丁文?(4分)

(2)乌克斯库尔在俄罗斯当外交官时随身携带着黑格尔的《逻辑学》有何意义? (4分)

解析:第(1)问考查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先阐述原理: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然后结合材料分析原因。第(2)问,考查哲学的功能和作用。先阐述原理: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然后结合材料分析意义。

答案:(1)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要学好哲学,必须先从学习具体科学开始,因此黑格尔要求乌克斯库尔先自修代数等具体科学,以便为学习哲学打好基础。 (4分)

(2)哲学是现世的智慧,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能够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所以,乌克斯库尔当外交官时随身携带黑格尔的《逻辑学》,以便为自己的工作、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4分)

2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时代”的知识,简要说明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要性。(6分)

(2)某班级举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动,请为班级设计两种活动形式。(4分)

解析:第(1)问作答时需注意“哲学与时代”的知识包括: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再结合材料分析作答即可。第(2)问具有开放性,符合题意即可,例如,开展“评选学习标兵”活动;召开主题班会或者辅导讲座。

答案:(1)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它的内容来源于时代,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地反映了当代的要求和历史趋势,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它来源于实践,经得起实践的检验。(3分)②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它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动员人民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

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能推进社会前进的步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分)

(2)①为学生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辅导讲座,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2分)②召开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班会。(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1)材料一中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6分)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10分)

解析:第(1)问,贝克莱认为观念是世界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都把意识看作是世界的本原。第(2)问,材料二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其局限性在于没有看到物质的本质,没有看到意识的作用。

答案:(1)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本原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黑格尔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其说法属于客观唯

心主义观点。二者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6分)

(2)材料二的观点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4分)这一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2分)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没有真正认识到什么才是世界的本原;(2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也没有看到意识可以认识并反作用于物质。(2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1周年。

《共产党宣言》立足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基本事实,揭示了人类社会是物质性存在的特点,坚持用全面的、联系的和发展的观点分析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实,正确地评价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准确地把握了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走势,揭示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一般规律。

《共产党宣言》自传入中国以来,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百余年来,《共产党宣言》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共产党宣言》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共产党宣言》加以继承和发展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1)结合材料说明《共产党宣言》是如何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

的。(9分)

(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7分)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第(1)问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属于体现类试题。我们先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然后分别从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以及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等角度组织答案。第(2)问属于原因类试题,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才具有生命力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等角度组织答案。

答案:(1)①《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是物质性存在的特点,坚持用全面的、联系的和发展的观点分析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3分)②《共产党宣言》准确地把握了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走势,将唯物辩证的观点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3分)③《共产党宣言》自传入中国以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3分)

(2)①任何理论都是对特定时代的特定事物的反映,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2分)②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2分)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要想同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同阶段的实际结合,就要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