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县城中小学教师考试试题

选调县城中小学教师考试试题
选调县城中小学教师考试试题

大埔县2016年选调县城中小学教师考试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体育对促进健康的作用包括身体健康和心里健康两方面的内容。

2、由体育本身的固有特点所决定,增强体质是体育最本质的功能。

3、休闲体育的分类方法很多,按活动环境不同,可分为室内和室外。

4、准备活动能使身体各器官系统迅速的进入工作状态,以适应激烈运动的要求。

5、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一节体育课可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个部分。?

6、学生前后重叠成一行叫路。左右并列成一线叫列。

7、奥林匹克格言是更高、更快、更强。

8、足球比赛规则规定,胜一场记(3)分,平一场记(1)分。

9、乒乓球的握拍方法主要有(直拍握法)、(横拍握法)。

10、体育教学,教师常采用的示范形式有正面示范,侧面示范,背面示范三种。

11、《体育新课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六级水平,水平一相当 1--2 年级达到的学习结果,水平三相当于 5--6 年级达到的学习结果。

12、篮球技术项目的基本技术分为移动(运球)、(传接球)和投篮。

13、传统体育教学提倡“三基教学”,它们是: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

14、田径运动可分为田赛和径赛。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1、体育课的负荷包括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两个方面。(√)

2、体育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3、体育教学中,保护和帮助者的位置,以不妨碍学生做动作,而且有利于学生完成动作为原则(√)。

4、国际篮球比赛由4节组成,每节比赛时间为15分钟(×)

【解析】每节比赛时间为10分钟。

5、跳高技术分为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部分。(√)

6、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度反应的是一节课时间是否合理利用,而体育课的密度反映身体练习对机体刺激的程度。(× )

【解析】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度是身体练习对机体刺激程度的反映;体育课密度是一节课中合理利用时间的一个重要标志。

7、《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六级水平,其中3—4年级为水平三。(X )

【解析】1-2年级为水平一,3-4年级为水平二,5-6年级为水平三。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有8个篮球队参加单淘汰比赛,共有(A)。?

A.?7场 ?

B.?12场?

C.?8场?

D.?16场?

2、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是( C?)?

A.全面锻炼身体,促进学生正常的生长发育?

B.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陶冶美的情操?

C.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奠定基础?

D.掌握“三基”?

3、下列不属于课外体育活动的是(D)。?

A.早操、课间操?

B.运动队训练?

C.运动会?

D.体育课篮球比赛

4、体育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

A.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材

B.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学方法

C.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方法、学生

D.体育教学物质条件、体育教学手段、学生

5、运动训练的最终目的是(B)

A.提高竞技能力

B.创造优异运动成绩

C.提高健康水平

D.学习运动技术

6、.影响柔韧素质的主要因素是(C)

A.力量

B.年龄

C.关节的活动范围

D.性别

7、体育教学计划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文件,是教师进行教学不可缺少的依据。包括(A)

A.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

B.教学工作计划、教案

C.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计划、课时计划

D.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课时计划

8、《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学习阶段的方法是(D)

A:定性阶段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B:形成性阶段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C: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 D:以上都正确

9、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具备较好的组织能力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及(B)

A、组合训练能力

B、教学训练能力

C、业余训练能力

D、传统训练能力

10、教育部规定:学生每天平均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是(D)

11、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是指(A)

A.体育教学

B.课外活动

C.课外训练

D.课外竞赛

12、《体育与保健》课开始上课整队时,老师或(体育委员)一般按( A )顺序发出队列口令。

A、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稍息

B、稍息—立正—报数—向右看齐—向前看

C、立正—报数—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

D、立正—向前看—报数—稍息—立正

13、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A)

A.迁移。 B.同化。

C.顺应。 D.模仿。

14、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B)

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养成学生品德。

15、短跑教学中,步频始终是难于提高的重要环节,为了达到理想的步频,常运用练习方法(D)

A.后蹬腿跑 B.跑上坡 C.起跑后的加速跑 D.跑下坡

16、体育教学中的“主导”指的是什么( B )

A、教材

B、教师

C、教学手段

D、学生17、田径运动会的4×100m 接力比赛中,每个接力区的有效距离是多少(C)。A.10米 B.15米 C.20米 D.25米

18、足球基本技能中,脚背正面踢定位球时应采用(C)

A、直线助跑

B、斜线助跑

C、弧线助跑

D、正面直线助跑

19、篮球双手胸前传球时,两手指自然分开,用指根以上部位持球的侧后方,并置于(C)

A、腹前

B、肩上

C、胸前

D、胸、腹之间

20、根据近年来的相关报道,我国中小学学生耐力素质已二十年来一致呈下降趋势,为了改变现状,必须采用下列哪项措施提高学生耐力素质?(A)

A.坚持每天锻炼1小时 B.体育课加大运动量

C.举行长跑比赛 D.练跳绳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身体素质:是指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活动中的综合反映,它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

2、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加下,按照教育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的过程。

3、准备活动:指进行较剧烈运动前所进行的一系列身体练习。目的是在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各系统、器官机能的能力,克服生理惰性,预防运动创伤。

4、分组教学:指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将全班同学,按一定条件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领导下,分别进行练习和一种组织形式。

5、课堂常规:指体育教师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对师生双方提出和一系列基本要求,属教学管理的一项具体规定。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锻炼身体身体要遵循的科学原则有哪些?

【答案要点】

(1)全面锻炼的原则

(2)坚持经常的原则

(3)循序渐进的原则

(4)因人而宜的原则

2、请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简要描述小学体育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答案要点】

(1)促进身体各大肌肉群发展的身体练习;

(2)低年级以模仿表现性运动教育为主;

(3)进行小组学习,使学生分工协作地进行运动和学习;

(4)安全性教育;

(5)高年级需要初步的青春期教育。

3、简单描述设计一堂体育课的程序。

【答案要点】

(1)制定体育教学目标;

(2)选择体育教学内容;

(3)进行体育教学任务分析;

(4)选择教学策略;

(5)体育教学场地设计。

4、体育锻炼前后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答案要点】

每次参加体育锻炼前,要根据体育项目的特点,相应活动一下身体各部位,这叫准备活动。人体各器官的机能有一定的生理惰性,准备活动是使人体从相对安静状态到活动状态,就是使人体的“后勤部”(血液循环、呼吸等器官)动员起来,发挥最大的工作能力。在体育运动之后,要做好整理活动,特别是做放松动作和调整呼吸的动作(如深呼吸),能帮助补偿身体所欠的氧债,使呼吸和血液循环畅通,氧和养料供应充分,这样代谢产物消除也快,并有利于消除疲劳,使机体逐渐过渡到相对的安静状态。

六、论述题。(共15分)

1、在某小学四年级的一节体育课上,在分组练习时,一名男生没有按照教师的要求,擅自跑到单杠上去玩,不小心从单杠上摔下,造成了上肢摔伤。

请结合以上案例回答一下问题

教师遇到学生受伤怎么办?

1、安排其他学生进教室并请其他老师照管

2、及时送受伤学生去医院检查治疗

3、请班主任老师及时联系家长

4、向学校领导汇报

谈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如何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运动员损伤的主要原因有:教师思想不够重视;准备活动不够充分;场地器材有问题;保护和帮助不够及时,方法不当;练习时技术要领要领掌握不好,违反动作规律;教师组织练习不严密,违反教学规则;学生组织纪律涣散,违反课堂常规;运动负荷不合理等

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过程,在身体形态结构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上,以及心理状态上都有自身的特点。掌握和了解这些特点,并在教学、训练中采取相应措施,对促进他(她)们的生长发育,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和运动成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体育教师和教练员们一方面要善于总结运动损伤的原因、易伤部位及伤病的类别等,一方面要加强安全知识教育,课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并做好医务监督,定期检查设备等,最大可能的避免运动损伤,为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田径运动会的秩序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要点】

(1)有特色的封面;

(2)有关人士的题词;

(3)目录;

(4)竞赛规程;

(5)大会组织机构名称;

(6)仲裁组合秘书组的技术对表名单;

(7)裁判员名单;

(8)开幕式、闭幕式程序;

(9)大会工作时间表;

(10)各单位参加人数统计表;

(11)各项参加人员统计表;

(12)兼项人数统计表;

(13)各代表团(队)名单;

(14)竞赛日程表;

(15)竞赛分组表;

(16)男女最高纪录表;

(17)注意事项和要求;

(18)场地平面图。

(中小学美术)2020年农村教师选调进城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一)(附参考答案)

2020年农村教师选调进城全真模拟试卷(一)中小学美术(附参考答案) 考生注意:试卷满分150分,其中专业知识占80%,教育理论占20%,考试时长为150分钟。 第一部分学科专业知识(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现代产品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产品的两大主要功能,他们是() A.设计功能、手残功能 B.设计功能、鉴赏功能 C.收藏功能、鉴赏功能 D.实用功能、审美功能 2.美术新课程的出发点是() A.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B.以教师的教学为本 C.以促进教学为本 D.以学科发展为本 3.美术语言是指美术的造型元素和()A.形式原理 B.透视原理 C.点、线、面 D.块、面 4.美术课程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也要重视() A.实践能力的培养 B.绘画潜能的培养 C.合作能力的培养 D.理论知识的培养 5.《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学生所选择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特性是() A.专业的、有利于学科发展的 B.前沿的、有利于社会文化认知的 C.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 D.传统的、有利于经典知识传递的 6.写在中国书籍、字画、碑帖前面的文字叫题,而后面的文字叫()

A.款 B.策 C.跋 D.序 7.代表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水平最高的是() A.半坡类型 B.马厂类型 C.石岭下类型 D.马 8.中国旅游的图案原型是() A.马踏匈奴 B.马踏飞燕 C.秦兵马俑 D.骑马俑 9.汉代工艺品既体现造型与工艺有机结合又有环保作用的是() A.长信宫灯 B.十五连盏灯 C.四羊方尊 D.嵌金银龙方 10.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实行了书同文的政策,统一后的通行文字是指() A.楷书 B.隶书 C.小篆 D.大篆 11.小学美术教学特点不包括() A.游戏性 B.理论性 C.绘画性 D.兴趣性 12.结构素描是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能力的基础。 A.语言表达 B.设计思维

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习题文化类完整版

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习题文化类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中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习题 壹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 一、填空题 1.佛教传入中国后建立的第一座寺庙是位于洛阳的。 2.唐代着名书法家柳公权最擅长的字体是。 3.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影响最大的作品是。 4.明末清初来华欧洲传教士最早把孔子介绍到西方,今天“孔子”的英译是,即是保留了当时的译法。 5.在西汉武帝时期,儒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儒家学说在后世的正统地位奠定了基础。 6.举行赏菊、登高、佩茱萸等礼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 7.唐僧玄奘所着记录他周游百余国经历的书名为。 8.中国少数民族创造了优秀的文化,与汉族早期长篇史诗不发达的情况不同,少数民族中往往流传着反映其早期历史的长诗,《嘎达梅林》就是族的着名史诗。 9.是明代修撰的最大的类书。 10.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等主张的明代着名思想家是。 11.中国古代着名水利工程南北大运河是在时期开始修建的。 12.京剧的人物角色一般分为生、旦、、丑等四类。 13.被誉为“诗圣“的唐代着名诗人是。 14.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创办的官方外语学校叫做。 15.唐代时期,日本派遣了大批留学生和学问僧来华学习,这些人在中文和日文中都被称为。16.二十四节气歌谣里,“夏满芒夏暑相连”中的“满”指的是。 17.人们用“吴带当风”来形容唐代着名画家在人物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18.王勃《滕王阁序》中“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前一句是。 19.中国的最高司法机关是。 20.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了正式的处理外交事务的机构,叫做。 21.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等。 22.刘禹锡《陋室铭》中有一句话“无丝竹之乱耳”,这里的“丝”相当于西方音乐中的。23.文化敏感是指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激发自己理解、欣赏并且接受________的主观意愿。24.非语言交际是指不通过语言手段的交际,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________、时间语和空间语等。 25、我国古代第一部字典是《》,第一部词典是《》。 26、古代所称“不惑之年”是指()岁,“古稀之年”是指()岁。

教师晋升职称考试教育理论试题(完整资料).doc

教师晋升职称考试教育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广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工作队受教育者身心施加一定的影响,促使他们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学制:也称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他规定各级各类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和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4、普通教育: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 6、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一体化,青少年教育和成人教育一体化,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把终身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是片面的。 7、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的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中青年脱盲。 8、教育的民主化:首先指教育机会均等,其次指师生关系民主化,再次职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9、教育世俗化:与公立教育发展相适应,教育逐渐从宗教中分离出来,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宗教政党不得干预教育,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等向世俗化方向发展。 10、教育多元化:包括教育思想多元化、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多元化,他是社会生活多样化和人的个性化在教育上的反映。 11、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选择题 (1)我国也是世间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d) A.中庸 B.礼记 C.论语 D.学记 (2)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c) A.中庸 B.礼记 C.论语 D.学记 (3)《大教学论》的作者是(a) a家庭教育学b学校教育学c高等教育学d普通教育学 (4)《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c) a夸美纽斯b芦梭c赫尔巴特d洛克 (5)西方最早的教育论著是(a) a论演说家的教育b理想国c中庸d大学 (6)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b) a教育漫画b大教学论c爱弥儿d教育论 (7)我国最先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 a.新教育大纲 b.教育漫画 c.教育过程 d.论语 (8)赫尔巴特的教育主张被称为(b) a.现代教育派b。传统教育派c.形势教育派 d.实质教育派 (9)以杜威为代表所倡导的教育理论主张被称为(a) a.现代教育派 b.传统教育派 c.形势教育派 d.实质教育 三.填空题。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2)教育学的产生从形式上看经历了(混合----度----发展)的阶段。 (3)狭义的教育只要是指(学校)教育。 (4)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是六艺教育,六艺是指(诗),(书),(礼) (乐).(易)(春秋)等六门课程 (5)学习与研究教育学的基本方法:(教育观察法)(教育实验法)(教育调查法)和研究总

2019年小学英语教师进城选调考试真题试题及答案

2019年小学英语教师进城选调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小学生具有无意注意占主导,有意注意有一定发展、注意不够稳定,常常带有情结色彩、注意的品质较差等特点和优越条件。 2、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是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深厚兴趣,在教学活动中要有和谐的语言教学氛围,要重视学生基本技能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3、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5、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 6、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就英语教学而言,教学的实质就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英语教学过程就是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共同参与、合作、交流的活动过程。 7、学生认识的客体是英语,教师认识的客体是教学规律。教学双方都为对方提供信息,英语就是为了促进交流。 8、教学的最终任务是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9、交际性原则提出的主要依据有三点:第一,语言是表达意义的体系;第二,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际功能;第三,语言的主要单位不仅是语法、结构特征,还包括功能范畴。 10、情景教学的原则提出的主要依据有三点:第一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第二,语言的习得规律;第三,小学生的学习规律。 11、语言教学的内容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两个方面 12、体态语是指说话时的表情、手势、动作等。 13、在教学中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书写,二是写作。 14、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搞好课堂教学,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15、备课的主要任务是熟悉教材、写出具体教案、确定课时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2020年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一)

2020 年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一) 一、选择题(每空1 分,共21 分,其中第16 题为连线题) 1、下列情形导致学生伤害,学校行为并无不当,不承担事故责任的是() A 、学校教师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B、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 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的; C、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D 、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等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的有关标准、要求的。 2、《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作者是() A、克鲁普斯卡娅 B、苏霍姆林斯基 C、马卡连柯D 、凯洛夫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 、环境 B 、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4、热爱学生是教师应该具有的() A 、政治素养B、职业道德素养C、知识素养 D 、能力素养 5、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反映教师劳动的() A 、主体性B、创造性C、间接性D、示范性 6、人在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 A 、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7、“一目十行”是注意的哪种品质?() A 、注意广度B、注意稳定性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 8、“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被注意是利用刺激物的 ()A 、强度B、对比C、变化D 活动 9、观赏迎客松后,头脑中重现迎客松形象是() A 、后象 B 表象C、想像D 、联想 10、“一题多解,演绎推理”是() A 、再现思维B、求同思维C、辐合思维D 发散思维 11、“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A 、激情B、应激C、心境D 热情 12、“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什么作了最好的诠释() A 、稳定性B、独特性C、整合性D、功能性 13、“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 是 什么气质类型的特点() A 、胆汁质B、黏液质C、多血质D、抑郁质

体育教师理论考试试题

体育教师理论考试试题 一、填空1、一个标准田径场,应由两个平行的直道和两个半径相等的弯道组成,跑道全长应为(400)米,半径为(36)米;分道最小为(1.22)米最大为(1.25)米。2、某学校8年级8个班举行篮球比赛,采用单循环制,一共要进行(28 )场比赛,共有( 7 )轮。3、武术运动的步型有(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4、人们通常把身体素质分为(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五大素质。5、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比赛将有(团体)和(单打)两个比赛项目。6、《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从(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三个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7、在初中体育课教学中(技巧)、(单杠)、(双杠)和(支撑跳跃)都属于体操教学。8、跳高的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紧密联系的阶段组成。9、接力跑的传接棒方式有(上挑式)、(下压式)和(立棒式)10、体育锻炼前后要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11、标准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3分线半径(6.25)米。标准排球场长(18)米、宽(9)米。12、根据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身体各器官系统的生长发育是(不均衡)的。其中(神经)系统发育最快;(生殖)系统发育最晚。13、课程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三方面的评价。14、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包括(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新兴运动项目的)引用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15、人体能量的直接来源于(糖)、(脂肪)和(蛋白质)。二、判断1、现阶段初中阶段每周每班应安排3节体育课。(∨)2、追逐跑是发展学生灵敏素质的有效方法。(Ⅹ)3、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将在秦皇岛举行。(Ⅹ)4、跨越式跳高助跑倒数三步的比例是大、中、小。(Ⅹ)5、人体速度素质发展最快的敏感期10-13岁。(Ⅹ)6、国家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身高、体重、肺活量等都属于身体形态项目。(Ⅹ)7、排球比赛发球时可以在球场端线后任意一点进行。(∨)8、分腿腾越练习时,保护人应站在跳箱前方。(Ⅹ )9、在广播体操的教学中,教师多采用背面示范授课。(Ⅹ)10、田径项目比赛中,竞赛项目的距离应从某起

教师招聘 选调考试美术试卷

教师招聘、选调考试美术试卷 一、填空题:(15分) 1.五代花鸟画家黄筌和徐熙分别创作了不同的绘画风格,人称“黄家__________,徐家__________”。 2.明清时代,全国形成了三个最大的年画中心,它们是天津的_________,苏州的 __________和山东的杨家埠。 3.欧洲中世纪教堂的建筑的主要形式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德拉克罗瓦是__________主义的画家,列宾是____________主义的画家,桑普是 ____________主义的画家,毕加索是___________主义的画家,达利是____________主义的画家,梵高是___________主义的画家。 5._________、________、唐寅、_________全称为“明四家”。 6.从甲骨文以后,中国的书体大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为后人学习书法留下了宝贵财富。

7.欧美设计思想是一个主要特征是强调____________,即器物的是用性。 8.传统广告的四大媒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现代仍然发挥着主要的作用。 9.我国古代在建筑和城市的营造中运用了“四神”作为东、南、西、北的方位标志,是指:青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透视学中,作画者眼睛的位置称为____________。 二、单选题:(10分) 1.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口号的是() A.鲁迅 B.陈独秀 C.李叔同 D.蔡元培 2.“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 A.龙山文化 B.仰韶文化 C.马家窑文化 D.红山文化 3.漫画作品《三毛流浪记》的作者是() A.叶浅予 B.丁聪 C.张乐平 D.华君武 4.画家鲁本斯是欧洲美术史上()美术风格的代表人物 A.洛可可 B.巴洛克 C.新古典主义 D.浪漫主义 5.“唐三彩”常用的颜色主要是()

小学教师文化水平测试题汇总

第一部分教育学心理学 一、选择题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 B )。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中庸》 2、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C ) A.教书 B.育人 C.教书育人 D.带好班级 3、对小学生的舆论起主要导向作用的是(B)。 A.班干部 B.教师 C.学生自身 D.学生领袖 4、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D ) A、生理与安全需要 B、社交与尊重需要 C、求知与审美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5、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能力是( C )的总和。 A.知识与能力 B.智力与能力 C.体力与智力 D.体力与能力 6、王强考试不及格时总是说:“那些考得好的人都是靠死记硬背的,并不能证明他们有能力,我考得差也不说明我没有能力,其实分数是无所谓的。”这是(C)。 A.合理化 B.反向作用 C.补偿 D.压抑 7、在教学“燕”字时,要让学生注意到上面是“廿”,而不是“艹”,这是( A ) A.针对学生知觉不精细的特点。 B.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C.为防止熟字对生字的干扰。 D.加强学生对同音字字义的理解。 8、小学语文教师上好语文课的根本前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是他们的(B ) A.课堂应变能力 B.设计教学的能力 C.语言表达能力 D.分析教材的能力 9、以下属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的是( C )。 A.依法治校 B.务实创新 C.尊重家长 D.崇尚科学 10、新课程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指的是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 C )。 A.文本与课堂 B.教师与学生 C.过程与方法 D.课程与评价 11、.对促进学生思维的教学策略表述正确的是( B )。 A.养成良好习惯 B.创设教学情境 C.鼓励直觉思维 D.抑制逻辑思维 12、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基础性、普及性和( B )等方面。 A.全面性 B.强制性 C.义务性 D.合作性 二、判断题 1、语文教学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v )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v) 3、“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是第三学段的识字目标。(x ) 4、“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是第二学段的习作目标。(x) 5、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各年级的教学重点。(v ) 6、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v )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8、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v ) 9、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v) 10、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x ) 11、语文教育的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实践性,三是民族性。(x ) 1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v ) 13、课程总目标中第六条规定了小学生要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2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x) 三、填空题(此题答案可以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找到,有很多题是重复的,说明考的可能行

2020教师选调考试知识点复习 美术学科知识点梳理归纳汇总

第一部分中国美术史 知识点1:原始社会 彩陶 仰韶文化:仰韶文化的彩陶器形与纹饰,可区分为数种类型,其中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艺术成就最为杰出。半坡类型代表性纹饰为鱼纹,庙底沟类型代表性纹饰为花瓣纹。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晚期在甘肃、青海地区的一个分支。马家窑文化主要有石岭下、马家窑、半山和马厂四个类型。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马家窑类型的舞蹈纹彩陶盆是其代表作。 玉器

被考古界誉为红山文化象征的“中华第一龙”:红山文化玉龙在赤峰市红山文化遗址出土,赤峰市也因此被誉为“中华玉龙之乡”。 知识点2:先秦 (1)商代青铜器 在艺术风格上,形制凝重、多直线造型、中轴对称。以饕餮纹、夔龙纹为典型纹饰,风格沉稳雄浑。 饕餮纹综合了多种兽面特征,该符号在人的幻想中有巨大的原始力量,是神秘、恐怖、威吓的象征。对自己部落是保护神,对敌人则是吃人的凶怪。《司母戊鼎》河南安阳出土。这是我国考古发现最大的一件青铜器,反映了我国古代铸造水平的高超。 《四羊方尊》湖南宁乡出土。是一件体现了奴隶主贵族意志的礼器。 《虎食人卣》湖南安化出土。卣为盛酒具,多为圆形体,口有盖,肩附提梁。鲜明地体现了商代青铜器神秘、狞厉的艺术特征。 (2)西周青铜器 形制庄重,纹饰清新简约,流行窃曲纹。 《毛公鼎》陕西扶风出土。

《大盂鼎》陕西郿县出土。 (3)春秋青铜器 形制奇巧富丽,纹饰繁密剔透,流行蟠虺纹,长篇铭文习见。 《莲鹤方壶》河南新郑出土。 (4)帛画 在江陵和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帛画《帛书图像》《龙凤仕女图》《人物御龙图》,是迄今所见我国最古老的独幅画。这些绘于丝帛上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绘画水平,而且表明中国画的基本形态已经确立。 我国现存最早的绘画实物是湖南长沙楚墓先后出 土的两幅旌幡性质的帛画。旌幡用于葬礼仪式中为死者招魂、引路并随葬。 知识点3:秦汉 (1)画像砖 画像砖是秦汉时代的一种建筑装饰构件,与画像石类似。有空心砖和实心砖两种。一般认为画像砖始于战国,盛于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继续流行。东汉是画像砖艺术的鼎盛时期,产品数量、制作水平都特别突出。它盛行于中原、西南和江南的广大

教师资格证考试文化素养100题(整理打印版)

教师资格证考试文化素养100题(整理打印版) 1.我国现存最早的纪传体史书是() A.《史记》 B.《春秋》 C.《论语》 D.《汉书》 2.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诗经》 B.《汉书》 C.《诗歌总集》 D.《尔雅》 3.以下不是医学著作的是() A.《神农本草经》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黄帝内经》 4.杜牧是我国哪个朝代的诗人() A.唐 B.宋 C.元 D.明 5.海洋中最多的生物是() A.鱼 B.甲壳动物 C.水生植物 D.浮游生物 6.中国现在有几个直辖市() 7.关羽在麦城被谁打败() A.曹操 B.周瑜 C.吕蒙 D.陆逊 8.日不落帝国是() A.英国 B.美国 C.俄国 D.德国 9.无敌舰队是哪个国家的()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德意志 10.世界最老的运河之一是广西兴安县的灵渠,比现今的巴拿马运河要早两千多年,灵渠采用的是什么设计原理 A.河道弯曲 B.炸药开山 C.梯级船闸 D.河水流通 11.中国东汉张衡是第一架观测地震方位仪的发明家,请问他的地震仪是根据什么原理运作的() A.平衡 B.抽象 C.光学 D.杠杆 12.太平洋铁路在公元1863年建造,最后在公元1869年完工,完工时,中国有多少人参加这项工程() A.六千名 B.九千名 C.一万四千多名 D.两万名 13.“草船借箭”是诸葛亮想出的好计谋,请问发生在哪一个朝代() A.春秋 B.战国 C.东周 D.三国 14.中国的国球是() A.足球 B.蹴鞠 C.羽毛球 D.乒乓球 15.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完成于元代的是( )。 A.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B.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C.韩混《五牛图》 D.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16.京剧的花脸所属的行当是( )。 A.生 B.丑 C.净 D.末

小学数学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三部分问题分析及对策(30分) 1,当前有不少公开课气氛活跃,上得很是热闹然而在热闹的背后却少见了学生高质量的思维活动。作为教师你对这一现象怎么看?怎么办?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学活动主要在课堂展开。大多数人评价一节好课,往往把课堂气氛的好坏作为评定这节课好坏的一大依据。其实,更要紧的还在于看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主阵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学习潜能的发挥程度。可这往往被忽略,特别是中下学生的学习很难顾及。对这一现象,往往教师应有明确中的认识,要让学生的课学教学有效,依赖于教师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依赖于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驾驭,依赖于教师对学生的熟悉和理解,依赖于教师教学素养和智慧的提升。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到: 一、注意问题的设计。尽量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学习。 二、注意能作出有效“激励”,有激励性人格的教师,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也能决定教师教学和有效程度,让更多学生的信任,也能决定教师教学的有效程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 总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我们教师努力的目标方向。 2 ,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遇到学生插嘴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学生插老师的嘴,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或统一要求时,学生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学生插同学的嘴,当同学在提出一

个问题或解决一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作为教师你将如何对待学生插嘴? 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遇到"学生插嘴" 的现象。主要表现是:学生插老师的嘴,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或统一要求时,学生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学生插同学的嘴,当同学在回答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两种现象固然就影响了正常的教学,但带给教师们更多的是欣喜与思考。 传统教学的"问答式"教学,以教师为主体,课堂教学就是"满堂灌",学生只有先举手经过老师的同意才可以发言,课堂上一般不会出现 "学生插嘴"的现象。然而,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者、引导者、参与者,在这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 "学生插嘴"现象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对于学生的插嘴现象,我们的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一个自由想象的时空,让学生先做判断、分析,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数学课程标准》在"情感与态度"中强调:学生应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面对学生的"插嘴",我们不仅要认真倾听、耐心等待,而且要经常创造让学生各抒己见的机会,并抓准时机表扬鼓励,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使学生积极

选调小学英语教师试卷

08年甘肃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英语).doc 题库 12步搞定教师招聘英语专业面试.doc 1996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英语试题.doc 1999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英语试卷.doc 20XX年杭州市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核高中英语试卷.doc 20XX年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NECPS)五年级组口语试题(教师用卷).doc 20XX年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NECPS)六年级组口语试题(教师用卷).doc 20XX年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NECPS)四年级组口语试题(教师用卷).doc 20XX年小学英语三年级口语测试卷(A卷—教师用) .doc 20XX年泰兴市高中教师业务考试英语试题附参考答案.doc 20XX年湘潭市中青年骨干老师业务考试试题高中英语.doc 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三(1)班英语教学工作总结.doc 20XX年11月17日大学英语模拟考试监考教师工作流程.doc 20XX年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初赛试题(初中组)参考答案.doc 20XX年公开招聘教师考试英语试卷.doc 20XX年城区学校招聘教师考试初中英语试卷.doc 20XX年城区学校招聘教师考试小学英语学科试卷.doc 20XX年长沙市学校公开招聘教师考试英语试题.doc 20XX年长沙市学校招聘教师考试试题英语卷·附参考答案·.doc 20XX年公开招聘教师考试英语试卷及答案.doc 20XX年小学英语教师水平测试试卷评析.doc 20XX年歙县城区学校选调教师笔试试题专业知识部分(英语试题)答案.doc 20XX年歙县选调城区教师笔试试题(中学英语部分).doc 20XX年洪泽县教师招聘考试英语试题·附参考答案·.doc 20XX年湘潭市小学英语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英语试卷.doc 20XX年湘潭市高中教师业务考试英语试题答案.doc 20XX年英语教师业务水平测试英语试卷附参考答案.doc 20XX年英语教师考学试卷答案.doc 20XX年长沙市岳麓区教师公开招聘小学英语简答题及作文题.doc 2008云南省特岗教师初中英语教师招聘考试参考样题.doc 20XX年4月份教师特设岗位非英语考生考试试题(部分).doc 20XX年云南招聘初中英语教师考试参考样题.doc 20XX年云南特岗招聘小学英语教师考试参考样题.doc 20XX年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英语教师参考样题.doc 20XX年云南省特岗教师初中英语教师招聘考试参考样题.doc 20XX年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初赛试题.doc 20XX年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初赛试题(初中组)参考答案.doc 20XX年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初赛试题(小学组)参考答案.doc 20XX年初中教师专业知识考试英语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 20XX年哈尔滨市直属学校教师招考中学英语题型.doc 20XX年张店区中小学教师学科素质检测小学英语试题.doc 20XX年特岗招聘小学英语教师考试参考样题.doc

教师选调试题(一)

教师选调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课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7、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开发者。 10、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二、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在答案题号上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A . 充分地传授知识 B.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1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 以综合课程为主√ B. 以分科课程为主 C .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 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1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A. 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 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 . 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 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 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 .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 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1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 A. 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 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 . 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 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三、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或错误的说法后面的括号内打√或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6、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17、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8、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19、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的局面,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和考试的标准。(×) 20、《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1、《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山东省教师编制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师编制考试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练习复习 D.考试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www.Ehttps://www.360docs.net/doc/2d18093002.html,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

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A.一 B.二 C.三 D.四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教师理论考试试题

教师理论考试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 1、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一般来说,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3、 4、本任务的主动 5、 6、 7、 8、 9、 10 11 12度和价值观) 13、我国古代《论语》中提出的“温故而知新”教学要求,体现了(巩固性)教学原则。 14、遗忘的曲线是:先快后慢。 15.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手段叫(教学方法),它解

决的是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 16.“双基”指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7.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其中的核心要素是(反思)。 18.学生学习的两种基本方式:接受性学习、发现性学习。 19.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更是一节课的灵魂。 20行动。 21 二 1、 坚德智体美 2.促进者的教学的课堂是让“,反对、探究,要求把质性评价方法和量性评价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描述和记录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评价方式上,不以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而采用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开放性评价方法,如行为观察、情境测验、学习日记、成长记录袋、表现性评价等。

3.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放、引、扶。“放”指开放性;“引”指正确引导与指导;“扶”指科学评价与激励。 4.新课程四个基本新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和尊重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课堂的生成性和开放性。 5、新课程好课的评价要三看学生:一看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得以充分体现;二看 6、 对于对象而进行践的学习方问题。进一简单地说,写好教学反 (1 (2 (3 (4 (5 总而,及时写下、聚沙成塔望老师们在正。 三 课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它具有法定的性质,是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直接依据,评估与考试的依据,必须按照课程标准推进教学改革。) 课程:课程是一个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并使学生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课程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生成性的,而不是僵化不变的;

2014年小学英语教师进城选调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4年小学英语教师进城选调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4年小学英语教师进城选调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小学生具有无意注意占主导,有意注意有一定发展、注意不够稳定,常常带有情结色彩、注意的品质较差等特点和优越条件。 2、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是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深厚兴趣,在教学活动中要有和谐的语言教学氛围,要重视学生基本技能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3、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5、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 6、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就英语教学而言,教学的实质就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英语教学过程就是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共同参与、合作、交流的活动过程。 7、学生认识的客体是英语,教师认识的客体是教学规律。教学双方都为对方提供信息,英语就是为了促进交流。 8、教学的最终任务是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9、交际性原则提出的主要依据有三点:第一,语言是表达意义的体系;第二,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

际功能;第三,语言的主要单位不仅是语法、结构特征,还包括功能范畴。 10、情景教学的原则提出的主要依据有三点:第一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第二,语言的习得规律;第三,小学生的学习规律。 11、语言教学的内容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两个方面 12、体态语是指说话时的表情、手势、动作等。 13、在教学中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书写,二是写作。 14、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搞好课堂教学,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15、备课的主要任务是熟悉教材、写出具体教案、确定课时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板书计划、课内练习题等。 16、教学效果不取决于教师,也不取决于学生,而是双方共同活动的结果. 17、小学英语教学的原则包括:交际性原则、听说领先的原则、情境教学原则和趣味性原则。 18、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质是交际。 19、遵循视听说与读写结合的原则,教学要采用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方法。 20. 小学阶段的英语小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通过听、说、玩、看等教学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取对英语的一些感性认识,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技能,培养初步运用英语进行听、说的交际能力;开发智力,发展包括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内容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

教师资格证考试文化素养40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文化素养40题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过程中,综合素质的考点之一文化素养一般是以单项选择的形式进行考察,同时,由于文化素养的考察范围非常广泛,需要考生们在考前多加积累。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文化素养40题,一起来做做看吧! 1,东汉时,改进造纸术,使纸张成为重要书写材料的是( )。 A.蔡伦 B.张仲景 C.华佗 D.祖冲之 考点:中国著名科学家及科学成就 正确答案:A 文字解析:据考证,西汉早期已经出现用麻做的纸。到东汉时候,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的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后人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 2,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代印刷的( )。 A.《大唐西域记》 B.《丹经》 C.《金刚经》 D.《全唐诗》 考点:中国著名科学家及科学成就

正确答案:C 文字解析: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藏有30万片古书雕版,其中,唐朝时期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3,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是( )。 A.华佗 B.王羲之 C.顾恺之 D.祖冲之 考点:中国著名科学家及科学成就 正确答案:D 文字解析: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4,我们经常做广播体操来锻炼身体,一些体操是模仿动物而创造的。下图是一套医疗保健体操,它的发明者是()。 A.华佗 B.张仲景 C.扁鹊 D.贾思勰 考点:中国科学家的杰出代表 正确答案:A

文字解析:根据图片中的文字信息可以看出,该套体操是华佗发明的“五禽戏”。 5,1964年10月16 日,随着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腾空升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与这一成就直接有关的人物是( )。 A.詹天佑 B.侯德榜 C.邓稼先 D.袁隆平 考点:中国科学家的杰出代表 正确答案:C 文字解析: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6,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这句话不但显示了科学的伟大力量,而且精辟地阐明了他在物理学方面的一大贡献,即提出( )。 A.万有引力定律 B.杠杆定律 C.运动三大定律 D.浮力定律 考点:西方科学家的杰出代表 正确答案:B

幼儿教师理论考试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幼儿园教育应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标。 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它方式作不同的划分。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等 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在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已有经验和学习的兴趣与特点,灵活、综合地组织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 一、健康——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1.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 2.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密切相关的,要高度重视良好人际环境对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3.幼儿不是被动的“被保护者”。教师要尊重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在保育幼儿的同时,帮助他们学习生活自理技能,锻炼自我保护能力。 4.体育活动要尊重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不进行不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项目训练。 二、科学——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 1.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 2.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并积极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 3.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三、社会——增强幼儿的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1.《社会》是一个综合的学习领域。社会学习往往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2.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幼儿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教师要注意通过环境影响、感染幼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