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铁格隆南铜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西藏铁格隆南铜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西藏铁格隆南铜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西藏铁格隆南铜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印贤波

【摘要】西藏铁格隆南铜金矿床是多龙整装勘查区近期发现的又一超大型矿床,大地构造位置位于班怒成矿带西段,羌塘~三江复合板片南缘。矿床形成于北东与北西西向构造交汇处,金属铜矿物主要有黝铜矿、斑铜矿、黄铜矿、铜蓝等。对比多不杂资料,认为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成矿母岩很可能是由俯冲板片部分熔融形成的O型埃达克质岩石。叶蜡石、明矾石、赤铁矿等特征矿物是矿区最好的找矿标志,蚀变见黄铁绢英岩化以及泥化,具有明显的热液叠加特征,为多期次杂岩体成矿。

【期刊名称】西部资源

【年(卷),期】2017(000)006

【总页数】4

【关键词】班怒带;铁格隆南;斑岩铜矿;成矿作用

1.引言

铁格隆南铜金矿床位于多龙整装勘查区,距多不杂铜金矿床约十几公里,是最近在班怒带西段上发现的又一超大型矿床。班怒成矿带西段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特提斯东端,广义的班怒成矿带其北侧包括羌塘-三江造山系、龙木错-双湖蛇绿混杂带和南羌塘弧盆系,南侧为班公湖-怒江对接带、北冈底斯昂龙岗日-班戈岩浆弧和狮泉河-申扎-嘉黎蛇绿混杂带[1]。多岛弧盆系模式能够很好地解释青藏高原地质特征,也比较符合班怒带特提斯演化历史。早古生代—泥盆纪,研究区表现为从被动大陆边缘、裂陷边缘到特提斯洋盆的演化和俯冲,石炭纪、二叠纪班怒带开始出现弧盆系统,冈底斯中带以洛巴堆组为代表的二叠纪火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