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图象第1课时教案

函数图象第1课时教案
函数图象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十九章一次函数

19.1.2函数图象第1课时

一、情景引入:

函数是描述运动和变化过程的重要数学模型,试观察下面问题中,当自变量的值增大时,函数值如何变化?

二、揭示目标:

1、了解函数图象的画法

2、会观察分析图象信息

3、会利用函数图象信息解决问题

三、探究新知

问题:1、表示正方形的面积s与边长x的关系。

x

这个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2、函数S =x2 (x>0)的图象画法步骤

(1)、列表:(2)、描点:(3)、连线

上图的曲线即函数S=x2 (x>0)的图象.

3、一般地,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四、应用新知:

下图是自动测温仪记录的图象,它反映了北京春季某天气温T如何随时间t 变化而变化,你从图象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1)、最低、最高温度分别是多少?

(2)、哪些时段温度呈下降状态?上升状态呢?

(3)、我们可以从图象中看出这一天中任一时刻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吗?

五、巩固新知:

1、下图是某一天北京与上海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这一天内,上海与北京何时气温相同?

(2)、这一天内,上海在哪段时间比北京气温高?在哪段时间比北京气温低?

六、解决问题:

例2:如图(1),小明家、食堂、图书馆在同一条直线上,小明从家去食堂吃早餐,接着去图书馆读报,然后回家.图(2)反映了这个过程中,小明离他家的距离 y (km )与时间 x(min)之间的对应关系。

.

8 2 2 5 6

x / y /

O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食堂离小明家多远?小明从家到食堂用了多少时间?

(2)小明吃早餐用了多少时间?

(3)食堂离图书馆多远?小明食堂到图书馆用了多少时间?

(4)小明读报用了多少时间?

(5)图书馆离小明家多远?小明从图书馆回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七、检测问题:

八年级(2)班从学校出发去某景点旅游,全班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乘坐大客车,乙组乘坐小轿车.已知甲组比乙组先出发,汽车行驶的路程 s (单位:km )和行驶时间 t (单位:min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给出下列说法:①学校到景点的路程为55 km ;②甲组在途中停留了5 min ;③甲、乙两组同时到达景点;④相遇后,乙组的速度小于甲组的速度.根据图象信息,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哪些? . 拓展

从图象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习小结:

知识:了解函数图象的画法并能根据函数图象信息解决问题

方法: 知道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认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t /min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