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五行全息舌诊讲坛 开课基础

1.现代五行全息舌诊讲坛 开课基础
1.现代五行全息舌诊讲坛 开课基础

现代五行全息舌诊讲坛知识简表手稿这是国内首个现代五行全息舌诊技术研究群。伤寒论和现代舌诊完美结合,从治疗感冒开始,学习现代五行全息舌诊技术,逐步成为大师。

讲座主持人:阳光明媚,微信号qdjzzgz

【版权提示】本资料仅限群内使用,未经书面许可,严禁复制、传播和出版、打印,禁止用于商业用途。

本知识融合张登《伤寒舌鉴》和台湾谭杰中、倪海厦等人的知识,并且是在学习王鸿谟、罗大伦、徐家佗等等专家的舌诊专著,受张登伤寒舌诊的启发,总结编写。

各位朋友,你们现在的群,正在开设一个全新的现代中医五行全息舌诊技术论坛,您在这里将会系统学习中医基础和五行与舌诊技术的完美结合

该课程目前属于国内甚至是全球首次开设,你们是第一批学员。课程深度涵盖了古今中外的中华文明的医学结晶,包括美国的倪海厦、台湾的谭杰中,中国的王鸿谟、罗大伦、徐家佗、王彦辉,本课程是在《伤寒论》和《素问》张登《伤寒舌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舌诊技术,深度融合各种诊断技术,将带领您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为中医大师和上工的成长,为各种中医爱好的学习,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欢迎大家参与交流,群里任意发言,没有水军,没有托,自由自愿。

现代五行全息舌诊讲坛开课基础

望舌象(又名舌诊)

是中医望诊中独特而重要的内容,也是中医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的经络直接或间接与脏腑相连,脏腑精气也上荣于舌,脏腑的病变也可以从舌表现出来。

望舌,主要观察舌质,舌苔和舌下络脉三方面。

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组织。

舌苔,是附着于舌面上一层苔状物,由胃气所化生。所谓“胃气”是指脾健运化,胃主受纳(即认为是人体消化机能正常),脾胃生理功能正常则舌上可现一层薄润的舌苔。机体在疾病病理变化过程中,阴阳的盛衰,气血的调和,津液的存亡,均可直接反映在舌苔变化中,察舌苔的变化,即可知脏腑盛衰(内脏器官病变)、病邪凶吉进退(疾病严重程度)。

正常舌相是活动灵活,舌质淡红,舌面有薄而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通常描写“淡红舌,薄白苔”

舌的脏腑归属区划分:

舌面长度平均分为三份:舌尖,舌中,舌根;再加上舌的两个侧面舌边;共分为4部分。

舌尖主宰上焦,为心肺所属;舌中反应中焦,为脾胃所属;舌根为下焦,为肾所属;舌的两边,为肝胆所属。

舌诊与望诊相同,都要在充足的自然光线下进行,要求患者自然的伸出舌头,充分暴漏舌体。

1.先看舌苔。按所属分区依次观看。力求迅速敏捷。

2.后看舌质

另外需要注意区分,染苔情况

如吃茄子等黑色食物,可使舌苔发黑

吃黄色的食物如橙子,会使舌苔黄染

长期吸烟会使舌苔发灰

吃过烫的食物会使舌质发红

1.望舌质:

主要观察舌质颜色和形态两个方面的异常变化

一望舌色:舌质的颜色,一般分为淡白,红,绛和紫色四类。

(1)淡白舌:

正常人的淡红色浅淡的,甚至全无血色,称为淡白舌------主虚证,寒症。多为阳气舌色较

虚弱,气血不足之象。

舌淡白而胖嫩,为阳虚内寒

舌淡白而舌体瘦薄,为气血不足。

(2)红舌:

较淡红色为深的,甚至呈鲜红色,称为红舌--------主热症。

舌红少苔或无苔为虚热;舌红苔黄或起芒刺为实热。

(3)绛舌:

较红舌更深的红色,称为绛舌------------主热盛(有外感内伤之分)

外感热病见此舌,多为邪热入于营血(火热迫血妄行可预兆或见到出血斑疹等) 内伤杂病见此舌,多为阴虚火旺。

舌面光滑如镜,犹如视可见人,为胃阴大伤;

舌绛干枯,为肾阴已涸。

另有舌绛少苔而津润者,多为血瘀。

(4)紫舌:舌色青紫,称为紫舌---------------主热症,寒症,血瘀证

冠心病,肺心病等常见此舌,以后在临床可以多多观察,做好总结,并做好基础理论与实

践的融合。

绛紫而干枯少津,属热盛伤津、气血壅滞。

淡紫或青紫湿润者,多为寒凝血瘀。

二望舌形

舌形是舌的形状,包括胖瘦,老嫩,裂纹等。

1.胖大舌:舌体较正常胖大者为胖大舌。

舌淡白而胖,属脾肾阳虚,痰湿内盛。

舌胖大而深红,属心脾热盛。

舌胖大两侧有齿痕、称为齿痕舌,属脾虚湿盛。

2.瘦薄舌

舌体瘦小而薄,,称为瘦薄舌。

为阴血不足,舌体不充导致

主气血两虚和阴虚火旺。

瘦薄而色淡者,多是气血两虚。

瘦薄而色红绛干燥者,多是阴虚火旺,津液耗伤。

3.老嫩舌:

舌质纹理粗糙,为老,多为实证;

舌质纹理细腻为嫩,多为虚证

老舌

嫩舌

4.裂纹舌

舌面上有很多不同的裂沟,称为裂纹舌

舌质红绛有裂纹,多为热盛伤阴

舌淡白而有裂纹,多属气血不足

5.芒刺舌:舌面乳头增生,肥大,凸起如刺者,称为芒刺舌,多为血热内结。根据芒刺生长部位可以分辨所在脏腑。

如舌尖芒刺为心火亢盛,舌中芒刺为胃火炽盛,舌两边芒刺,多系肝胆热盛。今天就讲到这里

配图,好好记忆一下

(3)望舌态:

主要观察舌体运动的状态

强硬舌:

舌体板硬强直,运动不灵,以致语言謇涩,称为"舌强"。

主病:见于外感热病为热入心包;

见于内伤杂病多为中风或中风先兆(痰浊内阻)。

因热盛者,舌质多见深红。

因痰浊者,多舌胖而有厚腻苔。

属中风者,舌多淡红或青紫。

颤动舌:

舌体震颤抖动,不能自主,称为"颤动舌"。

主虚损,动风

久病舌颤,多属气血两虚或阳虚。

外感热病见之,多属热极生风,

或见于酒毒病人。

歪斜舌:

舌体偏于一侧,称“歪斜舌”。

主中风或中风先兆。

吐弄舌:

舌伸出口外者为"吐舌";

舌微露出口,立即收回,在口中转动不停,叫作"弄舌"。

二者多见于小儿,为心脾有热,或动风先兆,或见于小儿智力发育不全。短缩舌:

舌体紧缩不能伸长,称为“短缩舌”。无论因虚因实,皆属危重证候。舌淡短缩或青而湿润者,为寒凝筋脉;

舌胖而苔粘腻而短缩者属痰浊内阻

舌红绛而短缩者为热病伤津

舌麻痹

舌有麻木感而运动不灵的,叫"舌麻痹"(舌头麻木)。

其主病是血虚肝风内动,或风气挟痰。

属中风者,舌多淡红或青紫。

2.望舌苔:

主要观察苔色和舌质的异常变化

(1)望苔色:

即观察舌苔的颜色。一般舌苔有白黄灰黑四种颜色变化。

1.白苔:主表证寒证

苔薄白而润,多属风寒表证;

苔薄白而舌质偏红,是风热表证;

苔白腻,多为痰浊内停或食积。

苔白如积粉,为暑湿秽浊之邪内蕴。

黄苔:

主里证、热证。

淡黄热轻,深黄热重,焦黄为热结。

外感病,苔由白转黄,为表邪入里化热的征象。

苔薄淡黄,也常见于外感风热表证或风寒化热。

若舌淡胖嫩,苔黄滑润者,多是阳虚水湿不化。

灰苔:灰即浅黑色。

主里热证,寒湿证

灰苔可由白苔转化而来,也可与黄苔同时并见

苔灰而干,多属热病伤津

苔灰而润,见于痰饮内停,或为寒湿内阻。

黑苔:

黑苔较灰苔色深,多由灰苔或焦黄苔发展而来,常见于疾病严重阶段。

主里证,或为热极,或为寒盛。

若苔黑而燥裂,甚则生芒刺,多为热极津枯。

若苔黑而滑润,多属寒盛阳衰。

(2)望苔质:主要观察舌苔的厚薄,润燥,腐腻,剥脱等变化。

厚薄:

苔质的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即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的为“薄苔”,不能

见到舌体则为“厚苔”。厚薄可测邪气之深浅。

舌苔由薄变厚为病情加重

舌苔由厚变薄为病情减轻

但舌若无苔而逐渐有苔为胃气恢复

若舌有苔,而突然无苔,为胃气大伤。

(2)润燥:

舌苔润燥是人体津液的盈亏和输布功能的反应。

舌面润泽,是干湿适中的正常舌象。

若水分过多,扪之湿而滑利,甚者伸舌涎流欲滴,此为“滑苔”。

舌苔润泽说明津液未伤

滑苔多为阳虚湿盛

望之干枯,扪之无津,此为“燥苔”。

燥苔多为热盛伤津

舌苔由润转燥,表示热势加重,病情进展

舌苔由燥转润,表示热邪渐退,津液渐复,病情好转。

(3)腐腻:

舌苔腐腻反应中焦湿浊及胃气的盛衰情况

苔质颗粒疏松,粗大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揩之可去,称为“腐苔”

腐苔多因阳热有余,蒸腾胃中腐浊邪气上升而成,多见于食积痰浊为患,也见于内痈和湿热口糜。

苔质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脱,上面罩一层油腻状粘液,称为“腻苔”。腻苔属阳气被遏,多见于痰湿或食积。

(4)剥脱苔:

舌苔全部退去,以致舌面光洁如镜,称为“光剥舌”,即前述之光滑舌,又叫镜面舌。

若舌苔剥落不全,剥脱处光滑无苔,余处斑斑驳驳地残存舌苔,界限明显,称为“花剥苔”。(若不规则地大片脱落,边缘厚苔界限清楚,形似地图,又称“地图舌”)---------多见于胃之气阴两伤

另外小儿食积,消化不良或缺锌也可显示花剥苔

附:望舌下络脉

将舌尖翘起,舌底脉络隐约可见;舌系带两侧,当金津、玉液穴处,隐隐可见两条较粗的青紫色脉络。正常情况下,脉络不粗,也无分枝和瘀点。

若舌下有许多青紫或紫黑色小疱,多属肝郁失疏,瘀血阻络;

若舌下络脉青紫且粗张,其意义与青紫舌相似,或为痰热内阻,或为寒凝血瘀。

总之,舌底络脉青紫曲张是气滞血瘀所致。

舌诊内容全部讲完。

今后为大家继续讲解中医诊断学相关内容。

下课准备讲解:咽喉炎,咽喉发炎、沙哑等问题

面诊基础知识

面诊基础知识 中医诊断方法讲究“望、闻、问、切”。“望”为四诊之首。观察就诊者的神、色、形、态,瞧瞧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曰:“望而知之谓之神”,于此可见它的重要性了。 面诊其实就是“望”诊范畴的一部分。“观其面而诊”的意思。 现代面诊方法简便易掌握,而且诊断准确率亦较高,就是现代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手段。 由于面诊在中医诊断上的重要价值,所以不仅引起现代中医学者的重视,且对面诊又有了许多深入研究的成果,对临床诊断、治疗疾病有着重要的价值。 疾病的一般诊断: 1、如果在面部出现皱纹、斑点与皮色改变,表明所在部位的相应脏器失调。 2、如面部出现小疙瘩、充血、肿胀,表明所在部位的相应脏器遭受病菌感染,侵入血液。 3、黑眼眶,表明肾脏、卵巢或膀胱有病。 4、巩膜黄染表明肝脏有病。 一、面部蟹爪纹颁与疾病 根据临床观察,蟹爪纹在面部颁与主病有一定规律,心病以颞区布纹为主;肝病、肝肾同病以鼻、颊区为主;肺病以颧区为主;肾病以颊区为主;脾病缺乏特异性。经对肺癌、阻塞性肺气肿、冠心病、脑血管、高血压等观察,发现面部蟹爪纹的颁与深浅对诊断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面部色诊与危重 面部色诊不仅对慢性病有诊断价值,而且对危重病也有诊断意义。如心衰病人面色黧黑,凡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闭锁不全者面色萎黄,双颧微红;肝硬变与肝癌病菌人面色甚黑;慢性肾炎尿毒症病人面色黯黑萎黄。 总之,色深沉、重晦暗,主内病、重病、久病;色浅光泽明显主外病、轻病、新病;介于枯晦与明润之间者,其病不甚;若病色如云之飞,则病将愈;如博聚凝滞一团,则病进而难治。 三、胃胆疾病与色诊 据临床观察证明,胃下垂患者脸部多呈青褐色,形如豆状,色素的深浅与病程长短有关,其色深者为久病。胆囊炎患者鼻翼两则呈浅黄色或深绿色,豆样,呈椭圆形。

中医学基础复习要点

绪论 1,《皇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收集论文162篇,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养生等问题。 2,《神农本草经》该书成于汉代,托名神农所著。最早的一部药物学重要典籍,载药365种,将药物分为寒、凉、温、热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 3,中医学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即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与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整体宇宙是一个整体。其包含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 (二) 辩证论治辩证,就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辩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 1,阴阳: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属于古代哲学的范畴。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其在阴阳二气运动程中进行的,没有阴阳二气的运动,也就不会发生阴阳交感。阴阳二气的运动是阴阳交感得以实现的基础,阴阳交感则是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的一个过程,是阴阳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最佳状态。 (二)阴阳对立制约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天与地,则天为阳,地为阴。阴阳对立导致阴阳相互制约,如温热可以驱散寒冷,冰冷可以降低高温等。 (三)阴阳互根互用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如外为阳、内为阴,没有外也就无所谓内,没有内也就无所谓外等等。互用是指阴阳双方不断地孳生助长对方。认为藏于体内的阴精,不断地化生为阳气;保卫于体表的阳气,使阴精得以固守于内。 (四)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对立和相互依存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阳消阴长”和“阴消阳长”的运动变化中。 (五)阴阳相互转化其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如昼夜的变化。阴阳转化表现为渐变形式和突变形式两种。 4,五行各自的特性 (一)木的特性“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中医基础知识之阴阳五行

中医基础知识之阴阳五行 一、阴阳 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 非常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思想,属于古代的哲学范畴。被引用于医学领域后, 逐渐成为解释人类生命的起源,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思想武器,并用以分析、归纳疾病的本质与类型,从而成为指导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 1、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最初的涵义是非常朴素的,如以日光的向背而分,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总之,凡是光明温暖的 事物或现象,便归属于阳,凡是黑暗、寒冷的事物或现象便归属阴。其中,阴阳最 具有特征性质的是水与火的基本特征。水性寒凉,下行,湿润和阴暗。火性温热, 升腾,燥烈和光亮。从水火的特征来认识阴阳的基本特征。可以作出以下概括:阳——运动的、向外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阴——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 古人将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归属为阴阳两大类,用这个概念来解释人体的脏腑、气血等也有阴阳两大部分。详细归属见下表3—1 表3—1 自然界和人体的阴阳属性归类表 2、阴阳的相互关系 阴阳之间存在着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的四个方面的关系。 (1)阴阳的对立制约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在特定的条件下,均存在着完全相反的两种属性,是互 相对立,互相排斥的,如:水与火,寒与热,昼与夜,明与暗,上与下,动与静等。 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双方,大多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特性。如自然界的四季变化,春夏季节的湿热是由于其阳热之气逐渐上升,抑制了秋冬阴寒之气的结果,而秋 冬的阴寒之气逐渐上升,抑制了春夏的阳热之气,故秋冬气候又逐渐变得寒凉。在人 体阳和阴的亢奋与抑制这种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关系,始终存在于机体生命活动的 过程中。 (2)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相互对立的物或现象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 的关系。也就是说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所谓“阴阳互根, 相抱不脱”阴不可以无阳,阳不可以无阴,一切事物要完整必定包括了阴阳两方面。 (3)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相关事物或现象矛盾对立的双方,始终存在于减弱或增强的运动 变化中,消和长,它们均为数量上的变化。对立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暂时的。 两者无时不在运动变化之中,运动的结果有: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表现为阳强阴弱,或阴强阳弱。阴阳皆消或阴阳皆长,表现为阴阳皆弱或阴阳皆强。阴阳处于暂时的动 态平衡。 (4)、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事物或现象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各自相反方向变化 运动形式,主要是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的改变。包括渐变形式,如四季中的寒 暑交替,昼夜中的阴阳转化就是事物处于消长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就向事物相反的属 性转变了和突变的形式,如一个人突然发热,高热至极,会突然出现虚脱,四肢冰凉,从阳证转为阴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二五行 五行学说认为物质世界是有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要素组成的,五要素 之间,又存在相生、相克、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维系和推动着客观世界的 生存和发展。这一学说渗入中医学,成为中医学家认识生命的主要方法之一。 1、五行含义

1《中医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1《中医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中医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2. 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 A.疾病的症状与体征 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 C.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 D.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 ()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4. 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5.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 () A.木 B.火 C.土D.水 6. 五行中,火的特性是 () A.曲直 B.炎上 C. 润下 D.从革 7.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 A. 润下 B. 稼穑 C. 炎上 D. 曲直 8. 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 A.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不能满 C.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D.传化物而不藏, 满而不能实 9.六腑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 A.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B. 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不能满

C .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D . 藏精气而不泻, 满而不能实 10. 具有运化水液功能的脏腑是() A. 脾 B. 三焦 C. 肝 D. 肾 11. 藏神的是 ( ) A.心 B.肝 C.脾 D.肺 12. 主统血的是 ( ) A.心 B.肝 C.脾 D.肺 13. 与脾关系密切的是 ( ) A.喜 B.怒 C.思 D.忧 14. “在窍为目”的是 ( ) A.肝 B.心 C.脾 D.肺 15. “受盛之官”指 ( )

五行八卦基本知识

五行八卦基本知识 1)天干分阴阳 甲、丙、戊、庚、壬属阳。乙、丁、己、辛、癸属阴。 (2)十二地支阴阳及生肖寅 子、寅、辰、午、申、戌、属阳。丑、卯、巳、未、酉、亥属阴 子属鼠、丑属牛、寅属虎、卯属兔、辰属龙、巳属蛇、午属马、未属羊、申属猴、酉属鸡、戌属狗、亥属猪。 (3)天干五行及方位 甲、乙属木,位东方。丙、丁属火,位南方。 戊、己属土,位中央。庚、辛属金,位西方。 壬、癸属水,位北方 (4)地支五行、四时及方位 寅、卯(辰)属木,司春位东方。 巳、午(未)局火,司夏位南方。 申、酉(戌)属金,司秋位西方。 亥、子(丑)属水,司冬位北方。 辰、未、戌、丑属土,司四季(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位中央。 (5)天干五合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6)天干相冲 甲庚冲、乙辛冲、壬丙冲、癸丁冲、戊己位中央无方冲。 (7)天干五行相克

甲、乙木克戊、己土。丙、丁火克庚、辛金。戊、己土克壬、癸水。庚、辛金克甲、乙木。壬、癸水克丙、丁火。 (8)地支三会 寅卯辰三会东方木。已午未三会南方火。 申酉戊三会西方金。亥子丑三会北方水。(9)地支三合 申子辰三合化水。亥卯未三合化木。 寅午戌三合化火。巳酉丑三合化金。(10)地支六合 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 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 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火。 (11)地支相冲 子午相冲。丑未相冲。 寅申相冲。卯酉相冲。 辰戌相冲。巳亥相冲。 (12)十二地支相刑 寅巳相刑。巳申相刑。 申寅相刑。丑戌相刑。 戌未相刑。丑未相刑。 子卯相刑。子午相刑。 卯未相刑。

辰刑辰。午刑午。酉刑酉。亥刑亥。 (13)地支相害 子未相害。丑午相害。 寅已相害。卯辰相害。 申亥相害。酉戊相害。 (14)五行生克 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15)地支藏干 子藏癸水。午藏丁火、己土。 丑藏己土、癸水、辛金。未藏己土、乙木、丁火。寅藏甲木、丙火、戊土。申藏庚金、壬水、戊土。卯藏乙木。酉藏辛金。 辰藏戊土、乙木、癸水。戌藏戊土、辛金、丁火。巳藏丙火、戊土、庚金。亥藏壬水、甲木。(16)十二月建 正月建寅。二月建卯。 三月建辰。四月建巳。 五月建午。六月建未。 七月建申。八月建酉。 九月建戌。十月建亥。 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17)十天干序数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天干、地支与五行的对应表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天干、地支与五行的对应表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 │ │ │ │ │ │ │ │ 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 木木火火土土金金水水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 │ │ │ │ │ │ │ │ │ │ │ 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 水土木木土火火土金金土水 年的干支 方法一: 首先要能记住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纪年法首先是天干在前,地支在后,比如今年2005就为-乙酉年。 天干算法: 4、5、6、7、8、9、0、1、2、3 对应的十天干就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数字为年代的最后的一位数字,比如2005年,最后一位是5,对应的天干就是乙; 地支的算法:用年代数除以12,后面的余数就代表某个地支, 余数分别为:4、5、6、7、8、9、10、11、0(能整除)、1、2、3, 代表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比如2005年为例:年代末尾数为5,对应的天干为乙,2005除以12,余数为1,对应的地支为酉,所以2005年为乙酉年。 方法二: 对应数字:1、2、3、4、5、6、7、8、9、0 相应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对应数字:1、2、3、4、5、6、7、8、9、10、11、0 相应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公元年份-3,除以10得余数可得天干,如1984年,(1984-3)|10=1所以天干为甲; 公元年份-3,除以12得余数可得地支,如1984年,(1984-3)|12=1所以地支为子; 所以公元1984年为甲子年。 方法三: 用一个你知道的年份的天干地支来推算,比如用2006年算1955年的天干地支,先要知道2006年是丙戌年,用2006-1955=51,再用51除以10,余数为1,表明天干是丙往前推一位,答案是乙,接着用51除以12,余数为3,表明地支是戌往前推三位,答案是未,那么1955年就是乙未年。 方法四: 查表法,前提是你要有个六十甲子表 六十甲子表 1 甲子13 丙子25 戊子37 庚子49 壬子 2 乙丑14 丁丑26 己丑38 辛丑50 癸丑 3 丙寅15 戊寅27 庚寅39 壬寅51 甲寅 4 丁卯16 已卯28 辛卯40 癸卯52 乙卯 5 戊辰17 庚辰29 壬辰41 甲辰53 丙辰

面诊知识大全

面诊知识大全 美容师的专业技能不能小觑,手法到不到位力度够不够,穴位拿捏的准不准,顾客的身体状况反应出来的健康情况,都要在美容师的妙手下感受出来。 新闻说现在的美容师工资待遇赶超了都市白领,真的吗?这话我们不能肯定,但是我们能肯定的一点是美容师的工资是底薪加提成的,如果这个月提成好那工资肯定不菲。那么美容师如何才能提高业绩拿到高工资呢?听过一句话没,通过面诊让顾客乖乖买单。也就是说如果美容师懂得面诊知识多,然后通过对顾客的面诊,发现顾客身体存在的健康问题,然后巧妙的让顾客销售产品,这一招是美容师提高业绩的最绝招! 好吧,既然有这么好的赚钱方式,我们的美容师就必须用心学好面诊的相关知识,毕竟只有肚子里有货,才能让顾客心服口服然后乖乖的买单,不是吗? 以下也就特别整理了关于面诊的时候,相信不仅对美容师有用,对于我们很多人都有用的! 眼睛 1. 黑眼圈——肾脏功能失调 黑眼圈的产生可能是血液中沉积太多废物的缘故。下眼睑皮肤比其他部位薄,最容易反映血液颜色。美容师如果看到顾客眼镜黑眼圈严重,就可以问问她最近是不是睡眠不好,有没有感到压力过大或过度疲劳?然后告诉她平时要多调节肾脏,因为支配泌尿和生殖器官的肾脏功能失调,也会让眼周变黯沉。告诉顾客,多吃黑色的食品等。 2. 眼皮浮肿——体液失调 眼皮得厉害,你可能体液失调了。问问顾客最近是不是下身无力、口干舌燥,告诉她可能是她的肾在“捣鬼”。健康的肾能将体内多余水分顺利排出,水分不足时,它会放慢代谢速度,把水分囤积在体内,因而造成轻度浮肿。 3. 脂肪颗粒——胆固醇过高 如果看到顾客眼睛皱纹脂肪粒多,就先问对方是不是涂抹护肤品的时候没有注意到,且教顾客正确涂抹护肤品的方法。同时还要告诉顾客,眼睛周围的脂肪粒多,也反应出胆固醇过高,严重的话建议对方去医院检查下。 4. 针眼——免疫力低下 日本医学专家发现,长针眼表明你的免疫力正在衰退,细菌容易从睫毛根部进入眼中,引起发炎。如果反复长针眼,最好去医院做一次全面健康检查。 5. 眼白泛黄——肝胆出问题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习题及答案

第三节五行学说 名词解释 五行学说五行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制化五行胜复五行相乘五行相侮母病及子子病及母补母泻子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 泻南补北法 单选 1. 五行学说中”木”的特性: A.炎上 B.稼穑 C.润下 D.从革 E.曲直 2.何曰润下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3.五行中具有“稼穑”特性的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4.五行中具有“从革”特性的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5. 下述说法,哪一项不是”土”的特性 A.生长 B.生化 C.承载 D.受纳 E.稼穑 6. 下述说法,哪一项不属于”金”的特性 A.从革 B.寒凉 C.沉降 D.隶杀 E.收敛 7四时季节中属于五行之“金”的是 A春 B夏 C长夏 D秋 E冬 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五行之”金”: A.六腑之大肠 B.五体之皮毛 C.五志之恐 D.五化之绞 E.五色之白 9. 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五行之”土”: A.五脏之脾 B.六腑之胃 C.五志之喜 D.五官之口 E.五气之湿 10. 五脏中的”脾”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下列何种方法归类: A.取象比类法 B.推演络绎法 C.以表知里法 D.试探法 E.反证法 11. 五官中的”舌”属火,主要采用的是下列何种方法归类: A.比较 B.演绎 C.模拟 D.试探 E.反证法 12. 下述说法中不符合五行相生规律是: A.ホ为水之于 B.水为木之母 C.火为土之母 D.土为金之子 E.火为木之孑 13. 下述说法中不符合五行相克规律是: A.金为木之所不胜 B.水为土之所不胜 C.木为水之所不胜 D.火为水之所胜 E.木为金之所胜 14. 肝虚影响脾健运,称为: A.木旺乘土 B.土壅木郁 C.木不疏土 D.木能克土 E.抑木扶土 15.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 A.木疏土 B.木克土 C.木乘土 D.土侮木 E.木胜土 16. 以五行生克关系推测,出现下列何种情况,其病为逆: A.”客色”胜”主色” B.色脉相符 C.”主色”胜”客色” D.生色之脉 E.以上都不是

中医学基础知识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2. 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A.疾病的症状与体征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 C.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D.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3.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A.上午B.中午C.下午D.前半夜 4. 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5.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A.木B.火C.土D.水 6. 五行中,火的特性是() A.曲直 B.炎上 C.润下 D.从革 7.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A. 润下 B. 稼穑 C. 炎上 D. 曲直 8.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 A.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不能满 C .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D.传化物而不藏, 满而不能实 9.六腑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

A.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B. 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不能满 C .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D . 藏精气而不泻, 满而不能实 10. 具有运化水液功能的脏腑是() A. 脾 B. 三焦 C. 肝 D. 肾 11. 藏神的是( ) A.心 B.肝 C.脾 D.肺 12. 主统血的是( ) A.心 B.肝 C.脾 D.肺 13. 与脾关系密切的是( ) A.喜 B.怒 C.思 D.忧 14. “在窍为目”的是( ) A.肝 B.心 C.脾 D.肺 15. “受盛之官”指( )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16. “血府”指( ) A.脑 B.髓 C.骨 D.脉 17. 朝百脉的是( ) A.心 B.肝 C.脾 D.肺 18.“精血同源”指的是( ) A.心肺关系 B.肺肝关系 C.肝脾关系 D.肝肾关系 19.“先天之本”是指( ) A.心 B.肝 C.脾 D.肾 20.“后天之本”是指( )

八卦五行对应关系表内容整理八卦对应的五行

八卦五行对应关系表内容整理八卦对应的五行 五行互相制约,互相平衡才能达到所谓的平衡,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自然界就一直处于平衡状态,下面是为大家的八卦五行对应关系,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卦中每一卦所代表的饰物不同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兑代表泽。八卦对应的五行分别是金-乾、兑乾为天,兑为泽。木-震、巽震为雷,巽为风。土-坤、艮坤为地,艮为山。水-坎。坎为水(月亮)。火-离离为火(太阳)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代表阳,“——”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万物都有阴阳之分,一阴一阳才能调和,万物才和谐,所以我们风水讲求阴阳调和。 所谓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也和卦一样,相信这几个字大家也是常有听说,而这几个字是种传统符号,不要看得太严重了。所谓“金”并不是黄金,“水”亦并不是和杯中喝的水一样,千万不要看成了五行就是五种物质。

五行八卦图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图中的符号按照顺时针下来依次是:坤(代表地),震(代表雷),离(代表火),兑(代表沼泽),乾(代表天),巽(代表风),坎(代表水),艮(代表山)。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列为上面是坤卦,下面是坎卦就叫“地下有水,是师卦”,而如果是上面是坎卦,下面是坤卦,“地上有水”叫比卦。 相生即递相资生、助长、促进之意。五行之间互相滋生和促进的关系称作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难经》把它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相生关系又称“母子关系”。以火为例,生“我”者木,木能生火,则木为火之母;“我”生者土,火能生土,则土为火之子。余可类推。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因为金若被烈火燃烧,便溶为液体,液体属水;

中医学基础(全)

《中医学基础》 教材《中医药学概论》主讲路新国 第一章绪论 一、《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 1、《中医学基础》学习的内容: 主要学习和阐释中国传统医学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观念、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为以后学习《中医营养学》奠定必要的基础,是营养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2、《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 是学习和研究《中医营养学》的基础。《中医营养学》是《中医学基础》的后续课程。 3、课程设置的意义 ①反映了中国营养学的特色;②是营养学专业必修的课程。 4、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第六版)》(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供药学类专业用),王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年11月。 教材特点: ①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卫生部规划本科教材,符合我们本科专业教学的需要; ②是供非中医专业使用的教材,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简要而全面,是浓缩本,适合我们非中医专业学习中医知识的需要; ③教材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基本知识和方剂学基本知识三大部分(上、中、下三篇); ④附有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的进展。 5、主要参考教材和参考书 ①《中医基础理论》(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特点介绍; ②《中医诊断学》(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特点介绍; ③《中医学基础》,张登本主编,中国中医出版社,2003年1月,24元。教材特点介绍: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供中药类专业学习中医药学的专业基础课。 ④《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书特点介绍:简本; ⑤《第2版中医大辞典》,中国中医研究院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1月,330.00元。参考书特点介绍:收载38505条。 6、考试成绩计算方法 二、中医学的概念 1、中医学与中医基础理论: ①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也称为中国传统医学。 ②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学习中医学各门学科的基础。 2、几点说明: ①发源于中国的古代,历史悠久;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如它的医学术语、生命力、丰富的经验、丰富的医学文献、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等。更新性不快。 ②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贡献;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医学就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③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 ④在当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正在世界上产生日益扩大的影响。 三、中医学发展概况 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1、商周时期:萌芽时期 《周礼?天官》医学分科的记载:“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2、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 ①《黄帝内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四大经典之一),简称《内经》。 作者:集体之作。 意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它对医学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还奠定了中国传统营养科学的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②《难经》 四大经典之一,是对《黄帝内经》的补充和发展。 3、两汉时期:中医学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 ①《伤寒杂病论》 作者: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 意义: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并且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后世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金匮要略》确立了脏腑辨证论治的纲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中医营养学的贡献。 ②《神农本草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简称《本草经》、《本经》。 作者:不详 意义: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药性理论;收载药物365种。 4、魏晋隋唐时期:中医学不断发展与完善 ①《脉经》 1 / 22

五行八卦基础知识解读

五行八卦知识 五行知识: 1.五行生克 金、木、水、火、土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1)木的特性 木曰:“曲直”。曲者,屈也;直者,伸也。故,木有能屈能伸之性。木纳水土之气,可生长发育。故木又具有生发、向上、修长、柔和、仁慈之性,故木主仁。 (2)二、火的特性 火曰“炎上”。炎者,热也;上者,向上也。故火有发热、温暖、向上之性。火具有驱寒、除湿、煅炼金属之能。火生于木,其势急,其性烈,其情恭。火主礼。 (3)三、土的特性 土爰“稼穑”。播种为稼,收获为穑,土具有载物、生化、藏纳之能,故土载四行,为万物之母,具贡献、厚重之性。土主信。 (4)四、金的特性 金日“从革”。从者,顺从,服从也;革者,变革,改革也。改革、变革必施以威力,故金具有能柔能刚、延展、变革、肃杀的特性。金主义。 (5)五、水的特性 水日“润下”。润者,湿润也;下者,向下也。故水具有滋润、向下、淹藏的特性。水主智。 2.十天干与五行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甲乙同属木;东方木 丙丁同属火;南方火 戊己同属土;中央土 庚辛同属金;西方金 壬癸同属水;北方水

3.天干相冲 甲与庚相冲,乙与辛相冲,丙与壬相冲。丁与癸相冲。 所谓[冲]就是五行不同而方法立场又相对立的四组天干。甲属木属东方,遇到庚金属西方,西方与东方相对立,便相冲起。 4.十二地支配生肖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5.十二支配月建 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十二支相冲:子与午冲、丑与未冲、寅与申冲、卯与酉冲、辰与戌冲、巳与亥冲、 6.三合局: 申子辰合为水局;亥卯未合为木局;寅午戌合为火局;酉丑合为金局 八卦的基本知识 1.河图基本知识(楼层以河图数的五行为准) 口诀: 一六共宗居北,二七同道居南,三八为朋居东,四九为友居西,五居中央。 南 东西 北

五行对应行业一览表

五行对应行业一览表 属(金)的行业: 电脑制造、电脑周边制造、一般无线通讯、微波通讯、卫星通讯、电子业、重电机、马达、钢铁业、金属建材、金属医疗器材、金属商品制造、电子零件制造、通讯连接器、网路硬体、监视器、电器用品、银行、电玩硬体、扬声器、证券业、麦克风、通讯零组件、笔记型电脑、PDA、LED(发光二极体)、主机板、电脑介面卡、电源供应器、汽车、积体电路测试、证券投顾、光纤电缆业、积体电路(制造、封装)、电线电缆、电容、电阻、MLCC、CD-R、DVD、光电产品、软体业、网站经营、电子商务、系统组装、保险业、磁碟片、电池、PCB、等。 另外,粗铁材或金属工具材料等方面之买卖商、坚硬事业、决断事业、主动别人性质的事业、一切武术家、民意代表、五金商、挖掘、发掘、开矿业、鉴定师、大法官、总主宰、汽车界、交通界、金融界、电料界、电气店、工程店、科学界、珠宝界、或伐木事业均属之。售工具机械或制刀剑也属之。 属(水)的行业: 进出口贸易、国际企业经营、汽车维修、管理顾问业、百货业、超市超商、运输业、渔业、水族馆、航空业、广告业、广告设计、商品设计、网路美编、建筑设计、补教事业、房屋代销、观光业、房屋仲介、大众传播业、演艺圈、IC设计业、政治、加油站、娱乐业、饭店业、医生、土地开发设计、植物养殖业、花店、农业、出版业、化妆品、火锅店、等。 属水行业,漂游性质、奔波性质、流动性质、连续运动性质、易变化性质、水属性质、音响性质、清洁性质,冷温具不燃性之化学界,靠入海求生活者,均属之。靠水发财之事业属水〔例如雨衣、雨帆、洗衣粉等〕。航海界〔船员也是〕、冷温不燃液体、冰水界、鱼类界、水产界、水利界、水物借、冷藏界、打水界、扫除界、流水界、港内界、泳池界、湖、池塘、浴池、菜市场内售卖冷食物〔鱼、肉豆腐〕均属之。迁旅业、特技表演业、运动家、导游业、旅行业、玩具业、声乐音响业、魔术、马戏团、采访记者、侦探、旅社、或灭火器具、钓鱼器具均属之。 属(木)的行业: 木器,木材,家俱,装潢,花草,树木,苗,盆栽,竹,音乐,茶,纸器,书文艺,文教书店,文具行,教育界,文化事业,作家,教师,出版业,宗教业,香料及敬神用品,布匹,司法,军警,政治,公务界,种植界,药物医疗[中医类].等... 文学、文艺、文具店、文化事业、文人、作家、写作、撰文、教员、校长、教育品、

面诊基础知识

而诊基础知识 中医诊断方法讲究''望、闻、问、切”。“望”为四诊之首。观察就诊者的神、色、形、态, 看看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曰:“望而知之谓之神”,于此可见它的重要性了。 而诊其实是“望”诊畴的一部分。“观其面而诊”的意思。 现代而诊方法简便易掌握,而且诊断准确率亦较高,是现代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手段。 由于而诊在中医诊断上的重要价值,所以不仅引起现代中医学者的重视,且对而诊又有了许多深入研究的成果,对临床诊断、治疗疾病有着重要的价值。 疾病的一般诊断: 1、如果在面部出现皱纹、斑点和皮色改变,表明所在部位的相应脏器失调。 2、如面部出现小疙瘩、充血、肿胀,表明所在部位的相应脏器遭受病菌感染,侵入血液。 3、黑眼眶,表明肾脏、卵巢或膀胱有病。 4、巩膜黄染表明肝脏有病。 一、而部蟹爪纹颁与疾病 根据临床观察,蟹爪纹在面部颁与主病有一定规律,心病以蹶区布纹为主:肝病、肝肾同病以鼻、颊区为主:肺病以颛区为主;肾病以颊区为主:脾病缺乏特异性。经对肺癌、阻塞性肺气肿、冠心病、脑血管、高血压等观察,发现面部蟹爪纹的颁和深浅对诊断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面部色诊与危重 面部色诊不仅对慢性病有诊断价值,而且对危重病也有诊断意义。如心衰病人而色常黑,凡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闭锁不全者而色萎黄,双颛微红;肝硬变和肝癌病菌人而色甚黑;慢性肾炎尿毒症病人而色黯黑萎黄。 总之,色深沉、重晦暗,主病、重病、久病:色浅光泽明显主外病、轻病、新病;介于枯晦与明润之间者,其病不甚:若病色如云之飞,则病将愈:如博聚凝滞一团,则病进而难治。 三、胃胆疾病与色诊 据临床观察证明,胃下垂患者脸部多呈青褐色,形如豆状,色素的深浅与病程长短有关,其色深者为久病。胆囊炎患者鼻翼两则呈浅黄色或深绿色,豆样,呈椭圆形。 四、小儿疾病与色诊 临床因小儿脉来疾速,难以凭其诊断疾病,多以察色为主,如而赤多泪,眼泪汪江为麻疹之

1中医学基础的基本要求

中医学基础的基本要求 名词解释: 1、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认识人体和健康的思路。既重视人体自身的统 一性和完整性,有认为人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将人体的脏腑、官窍、形体、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网络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于此同时,人和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季节气候的变化、昼夜昏晨的变化、地理区域的变化以及社会的进步、动乱、社会地位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都会影响着人类活动。 2、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句和核心思想,是中医认识 疾病、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了病变的部位、性质、原因,以及正邪关系,反应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辩证,即辨别证候,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正邪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即治疗疾病,是根据辩证的结果,针对证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3、同病异治:是中医学基本特点辨证论治思想的具体应用。同一种疾病,在发生发展的过 程总会表现出不同的证,证不同,那么治疗方法就不同。 4、异病同治:是中医学基本特点辨证论治思想的具体应用,不同的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 可能会表现出同样的证,那么就可以用相同的治疗方法了。 5、阴阳失衡: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变化,是指阴阳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了, 是中医学的基本病机之一。是引用阴阳学说对人体病理变化的说明。 6、调整阴阳:是阴阳学说的具体应用之一,是中医学的主要治则之一。通过一些手段,使 阴阳重新恢复到动态平衡的过程中来。 7、肺主气:两方面含义,肺主呼吸之气——本身的特性;肺主一身之气。人体上下表里之 气,均为肺所主。肺主呼吸之气,指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了体内外气体的交换。肺主一身之气,肺有生成、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作用,它是一身之气的运行、输布的出发点。 8、肺主宣发肃降:肺主宣发,向上升宣、向外布散,是指由于肺气的推动,使 气血津液得以布散全身,内至脏腑经络,外达肌肉皮毛,无处不到,散发浊气和水分于体外。肺主肃降,向下通降、呼吸道通畅,是指由于肺气向下的通降作用使呼吸道保持洁净及布散清气和水谷精微和津液。肺的宣发和肃降,是一个功能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生理情况下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病理时,也相互影响。所以说,没有正常的宣发,就不会有很好的肃降,反之亦一样。 9、肺主通调水道:靠宣发肃降完成“通”,即疏通;“调”,即调节;“水道”,是 水液运行和排泄的通道.是指肺气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有疏通和调节作用,即维持水液代谢平衡作用 10、肺为水之上源:肺的通调水道功能。 11、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气,肾纳气。 12、肝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活动:血液输布外周;安静: 血液归藏于肝;肝血不足:两目晕花、肢麻、月经量少、出血症状……肝的调节血量以贮藏血液为前提,只有充足的血量储备才能有效进行调节。肝主筋、其华在爪。肝开窍于目 13、肝主疏泄:疏泄是指舒展、宣散、流通、升发、排泄等,保持机体柔和舒适的状况。称“肝喜条达”。其实质是疏通调畅气机,促使全身气通而不滞散而不郁。保持全身气

五行基础知识

五行基础知识 一、五行发用 五行:金,水,木,火,土 五行方位:东方属木,南方属火,西方属金,北方属水, 中央属土。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阴阳: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巳辛癸为阴。 地支阴阳: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己未酉亥为阴。 天干五行: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地支五行:亥子属水,寅卯属木,巳午属火,申酉属金,辰戍丑未属土。 天干方位: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

中央戊己土,辰戍丑未四方土。 天干相生:甲乙木生丙丁火,丙丁火生戊己土,戊己土生庚辛金,庚辛金生壬癸水,壬癸水生甲乙木。 地支相生:寅卯木生己午火,己午火生辰戌丑未土,辰戌丑未土生申酉金,申酉金生亥子水。 天干相克:甲乙木克戊己土,戊己土克壬癸水,壬癸水克丙丁火,丙丁火克庚辛金,庚辛金克甲乙木。 地支相克:寅卯木克辰戌丑未土,辰戌丑未土克亥子水, 亥子水克已午火,已午火克申酉金,申酉金克寅卯木。 天干相合(五合):甲己相合,乙庚相合,丙辛相合,丁壬相合,戊癸相合。 地支相合(六合):子丑相合,寅亥相合,卯戌相合,辰酉相合,已申相合,午未相合。 地支三合:申子辰合,寅午戌合,亥卯未合,已酉丑合。 天干化气: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地支六合化气: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辰酉合化金,已申合

化水,卯戌合化火,午未合化土。 地支三合化气:申子辰三合化水,寅午戌三合化火,亥卯未三合化木,已酉丑三合化金。 天干相冲:甲庚相冲,乙辛相冲,丙壬相冲,丁癸相冲,戊己土不冲。 地支相冲: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已亥相冲。 地支相害(六害):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已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 地支三刑:(1)子刑卯,卯刑子。(2)丑刑戌,戌刑未,未刑丑。(3)寅刑已,已刑申,申刑已,辰午酉亥自相刑。 天干长生:甲木长生在亥,乙木长生在午,丙火长生在寅,丁火长生在酉,戊土长生在寅,己土长生在酉,庚金长生在巳,辛金长生在子,壬水长生在申,癸水长生在卯。 天干禄位:甲禄寅,乙禄卯,丙禄巳,丁禄午,戊禄巳,已禄午,庚禄申,辛禄酉,壬禄亥,癸禄子。 天干刃位:甲刃卯,乙刃已,丙刃午,丁刃未,戊刃午,已刃未,庚

中医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 A.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 C.足厥阴经 D.手少阴经 2.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3.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 A.木为水之子 B.水为火之所不胜 C.火为土之母 D.金为木之所胜 4.《素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者是指 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脏腑 5.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肺主通调水道 D.肺主治节 6.脾统血的含义是 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 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 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 7.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

A.心阳 B.肺气 C.脾气 D.肾阳 8.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脉 B.筋 C.髓 D.骨 9.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10.下列属于“用寒远寒”治法的是 A.阴盛慎用寒药 B.阳虚慎用寒药 C.冬季慎用寒药 D.假寒慎用寒药 11.能产生天癸的物质是 A.水谷精微 B.肾精 C.冲任气血 D.命门之火 12.五行中土的特性是 A.生发、柔和 B.阳热、上炎 C.长养、化育 D.清静、收杀 13.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 A.肝的疏泄作用 B.肺的宣发肃降作用 C.膀胱的气化作用 D.肾的气化作用 14.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为 A.气滞 B.气逆 C.气不降 D.气脱 15.分布于面颊部的经脉是 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手太阳小肠经

中医院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

曹县中医院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 主讲人:冯春英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本节主要内容: 一、五行的概念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中的“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若从其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五行已超越了其物质性的概念,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五行最初的涵义与“五材”有关,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或基本元素。《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尚书·周书·洪范》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此时的五行,已从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中抽象出来,上升为哲学的理性概念。 (二)五行特性 ?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直观观察和朴素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性概念,是用以识别各种事物的五行属性的基本依据。 ?木曰曲直:能屈能伸,生长、升发、畅达 ?火曰炎上:炎热、上升、光明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刚柔相济,沉降、肃杀、收敛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五行学说依据五行各自的特性,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归类,从而构建了五行系统。 ?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方法,主要有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两种?取象比类法:“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特性)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 ?如事物或现象的某一特征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将其归属于木。?如肝气的疏泄条达之性与木的特性相类,肝属木。其他以此类推。?推演络绎法:即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归纳其他相关的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例如:已知肝属木(大前提),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小前提),因此可推演络绎胆、筋、爪、目皆属于木。其他类推。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五行相生与相克、五行制化与胜复、五行相乘与相侮和五行的母子相及四个方面。 (一)五行的相生与相克 (二)五行的制化与胜复 (三)五行的相乘与相侮 (四)五行的母子相及 (一)五行的相生与相克 1.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