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源物分类及来源

大气污染源物分类及来源
大气污染源物分类及来源

大气污染源物分类及来源

按污染物质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根据表5-2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分类统计分析,其主要来源为三大方面:①燃料燃烧;②工业生产过程;③交通运输。前两类污染源统称为固定源,交通运输工具(机动车、火车、飞机等)则称为流动源。

燃料燃烧

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过程是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重要发生源。

煤是主要的工业和民用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碳,并含有氢、氧、氮、硫及金属化合物。煤燃烧时除产生大量烟尘外,在燃烧过程中还会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及烟尘等有害物质。

家庭炉灶排气是一种排放量大、分布广、排放高度低、危害性不容忽视的空气污染源。

工业生产过程排放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是城市或工业区大气的重要污

染源。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废气的工厂很多。例如,石油化工企业排放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排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含重金属元素的烟尘;磷肥厂排出氟化物;酸碱盐化工工业排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

化氢及各种酸性气体;钢铁工业在炼铁、炼钢、炼焦过程中排出粉尘、硫氧化物、氰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氢、酚、苯类、烃类等。总之,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污染物的组成与工业企业的性质密切相关。

交通运输过程中排放:

汽车排气已构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机动车的发展速度很快,1950年全球机动车

保有量为7000万辆,1996年增长到7.1亿辆。汽油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CO,

NO

x ,HC和铅(如果使用含铅汽油);柴油车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NO

x

,PM(细微颗

粒物),HC,CO和SO

2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相当惊人。以

日本东京为例,90年代东京拥有机动车400万辆,而CO和NO

x

的排放量基本稳定在10万吨和5万吨左右,而北京市1995年机动车仅为100万辆,CO和NOX的排放量却高达97.2万吨和9.8万吨。

三、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或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二大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体状态污染物。

(一)气溶胶状态污染物

在大气污染中,气溶胶系指固体、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其粒径约为0.002-100μm大小的液滴或固态粒子。大气气溶胶中各种粒子按其粒径大小可分为:

1.总悬浮颗粒物(TSP):是分散在大气中的各种粒子的总称。是指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流量在1.1-1.7m3/min)在滤膜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其粒径大小,绝大多数在100μm以下,其中多数在10μm以下。也是目前大气质量评价中的一个通用的重要污染指标。

2.飘尘:能在大气中长期飘浮的悬浮物质称为飘尘。其粒径主要是小于10μm的微粒。由于飘尘粒径小,能被人直接吸入呼吸道内造成危害;又由于它能在大气中长期飘浮,易将污染物带到很远的地方,导致污染范围扩大,同时在大气中还可以为化学反应提供反应载体。因此,飘尘是从事环境科学工作者所注目的研究对象之一。

3.降尘:用降尘罐采集到的大气颗粒物称为降尘。在总悬浮颗粒物中一般直径大于30μm的粒子,由于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会很快沉降下来,所以将这部分的微粒称为降尘。单位面积的降尘量可作为评价大气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

从大气污染控制的角度,按照气溶胶的来源和物理性质,又可分为如下几种。

1.粉尘(dust):粉尘系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小固体粒子,能因重力作用发生沉降。粉尘的粒子尺寸范围,在气体除尘技术中,一般为1~200μm左右。

2.烟(fume):烟一般指由冶金过程中形成的固体粒子的气溶胶,烟的粒子尺寸很小,一般为0.01~1μm左右。

3.飞灰(flyash):飞灰系指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飞出的分散较细的灰分。

4.黑烟(smoke):黑烟一般指由燃料产生的能见气溶胶。

5.雾(fog):雾是气体中液滴悬浮体的总称。在工程中,雾一般泛指小液体粒子悬浮体。

(二)气体状态污染物

气体状态污染物简称气态污染物,是以分子状态存在的污染物,大部分为无机气体。

常见的有五大类;以SO

2为主的含硫化合物,以NO和NO

2

为主的含氮化合物,CO

x

碳氢化合物以及卤素化合物等。目前已受人们的普遍重视的大气污染物,如表5-3所示。

气态污染物又分为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物。

1.一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颗粒物等,它们又可分为反应物和非反应物,前者不稳定,在大气环境中常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者作催化剂促进其他污染物之间的反应,后者则不发生反应或反应速度缓慢。

2.二次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

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

还强。最常见的二次污染物如硫酸及硫酸盐气溶胶、硝酸及硝酸盐气溶胶、臭氧、光化学氧化剂O x ,以及许多不同寿命的活性中间物(又称自由基),如HO 2、HO 等。 对上述主要气态污染物的性质、来源及其危害性简单介绍:

1.硫化物

硫常以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的形态进入大气,也有一部分以亚硫酸及硫酸(盐)微粒形式进入大气。大气中的硫约2/3来自天然源,其中以细菌活动产生的硫化氢最为重要。人为源产生的硫排放的主要形式是SO 2。

SO2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不可燃气体,是一种分布广、危害大的主要大气污染物。SO2和飘尘具有协同效应,两者结合起来对人体危害更大。

所以空气质量标准中采用“SO 2浓度(mg/Nm 3)与微粒浓度(μg/Nm 3)的乘积”标准。

SO 2在大气中极不稳定,最多只能存在1~2天。相对湿度比较大,以及有催化剂存

在时,可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SO 3,进而生成H 2SO 4或硫酸盐,硫酸和硫酸盐可

形成硫酸烟雾和酸性降水,造成较大的危害。SO 2所以被作为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原

因就在于它参与了硫酸烟雾和酸雨的形成。

SO2主要来源于人为活动排放的含硫燃料的燃烧过程,以及硫化物矿石的焙烧、冶炼过程。火力发电厂、有色金属冶炼厂、硫酸厂、炼油厂和所有烧煤或油的工业锅炉、炉灶等都排放SO 2烟气。在排放SO 2的各种过程中约有96%来自燃料燃烧过程,

其中火力发电厂排烟中的SO 2,浓度虽然较低,但总排放量却最大。在过去20年中,

发达国家通过改变燃料结构,采用脱硫技术使得SO 2排放量总体上明显减少。但在

1974~1984年间,一些发展中国家SO2排放量是增加的。1993年,世界排放SO2量近两亿吨,而1995年,我国排放SO2达2341万吨(包括乡镇企业),大于美国的2100万吨,成为世界SO 2排放第一大国。1997年我国94个城市空气中SO 2年均浓度值在3~248μg/m 3之间,全国平均值为66μg/m 3

,远高于SO 2的自然背景浓度

(<5μg/m 3)。94个城市中共有41个城市超过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 由天然源排入大气的硫化氢,被氧化为SO 2,这是大气中SO 2的另一种来源。

2.氮的氧化物

氮氧化物(NOX )种类很多,它是NO 、NO 2、N 2O 、NO 3、N 2O 4、N 2O 5等氮氧化物的总称。

造成大气污染的NO X 主要是指NO 和NO 2。

NO 毒性不太大,但进入大气后可被缓慢地氧化成NO 2,当大气中有O 3等强氧化剂存

在时,或在催化剂作用下,其氧化速度会加快。NO 2的毒性约为NO 的5倍。NO X 对环

境的损害作用极大,它既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也是形成大气中光化学烟雾的重要物质和消耗臭氧的一个重要因子。

天然排放的NOX ,主要来自土壤和海洋中有机物的分解,属于自然界的氮循环过程。人为活动排放的NOX 大部分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如机动车、柴油机及工业窑炉的排气;也来自生产、使用硝酸的过程,如氮肥厂、有机中间体厂、有色及黑色金属冶炼厂等。据90年代初估计,就美国而言,当前的NOX 排放总量达两千万吨,其中发电厂的烟气,汽车尾气和其他工业过程的排气带出的NOx 各占1/3。

3.碳氧化物

碳氧化物主要有两种物质,即CO和CO

2

,(1)一氧化碳(CO):CO是无色、无嗅

的有毒气体。其化学性质稳定,在大气中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以在大

气中停留较长时间。CO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为CO

2

,然而其转变速率很低。一般城市空气中的CO水平对植物及有关的微生物均无害,但对人类则有害,因为它能与血红蛋白作用生成羧基血红素(Carboxyhemoglobin,简写为COHb)。实验证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大200~300倍,因此,它能使血液携带氧的能力降低而引起缺氧。CO主要是由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

产生的,天然源较少。(2)二氧化碳(CO

2):CO

2

是一种无毒的气体,对人体无显

着危害作用。在大气污染问题中,CO

2

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原因在于它能引起

全球性环境的演变:如使全球气温逐渐升高,生态系统和气候发生变化等。CO

2

的人为源主要是矿物燃料的燃烧过程。据国际能源机构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1995年全

球的CO

2排放总量为220亿吨。其中美国、中国、俄罗斯和日本的CO

2

排放量几乎占

全球总量的一半。其中,美国占排行榜首位,年排放量5228.52百万吨,在1995年占全球总量的23.7%;我国年排放量3006.77百万吨,在1995年占全球总量的13.6%。

4.碳氢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包括脂肪族烃、脂环烃、芳香烃。脂肪族烃包括烷、烯、炔烃,在常温下随碳原子多少而呈气态、液态和固态。

碳氢化合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在活泼的氧化物如原子氧、臭氧、氢氧基等自由基的作用下,碳氢化合物将发生一系列链式反应,生成一系列的化合物,

如醛、酮、烷、烯以及重要的中间产物——自由基。自由基进一步促进NO向NO

2

化,造成光化学烟雾的重要二次污染物——臭氧、醛、过氧乙酰硝酸酯(PAN)。多环芳烃中有不少物质被认为是致癌物质,经研究和动物试验表明,这些物质中苯并(a)芘是强致癌物质。

目前污染大气的碳氢化合物主要是由广泛应用石油和天然气作燃料和工业原料造

成的。因此,炼油厂、石油化工厂、以油(气)为燃料的电厂或工业锅炉、汽油机车、柴油机车等是碳氢化合物的重要污染源。

5.含卤素化合物

大气中以气态存在的含卤素化合物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卤代烃,其它含氯化合物、氟化物。

(1)卤代烃:大气中卤代烃包括卤代脂肪烃和卤代芳烃。其中一些高级的卤代烃,如有机氯农药DDT、六六六,以及多氯联苯(PCB)等以气溶胶形式存在,2个碳原

子或2个碳原子以下的卤代烃呈气态。卤代烃的主要人为源如三氯甲烷(CHCl

3

)、

二氯乙烷(CH

3CHCl

2

)、四氯化碳(CCl

4

)、氯乙烯(C

2

H

3

Cl)、氯氟甲烷(CFM)等

是重要的化学溶剂,也是有机合成工业的重要原料和中间体。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因挥发而进入大气。海洋也排放相当的三氯甲烷。

(2)其他含氯化合物:大气中含氯的无机物主要是氯气(Cl

2

)和氯化氢(HCl)。

氯气(Cl

2

)主要由化工厂、塑料厂、自来水净化厂等产生,火山活动也排放一定量

的Cl

2

。氯化氢主要来自盐酸制造、废水焚烧等。其环境本底为1.3-5ppb(太平洋

上空)。氯化氢在空气中可形成盐酸雾;除硫酸和硝酸外,盐酸也是构成酸雨的成分。

的废气。主要来源于炼铝工业、钢铁工业以(3)含氟废气:主要是指含HF和SiF

4

及黄磷、磷肥和氟塑料生产等化工过程。

氟化氢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有毒气体,密度为0.921,极易溶于水,还能溶于醇和醚,四氟化硅是无色的窒息性气体,密度3.57,遇水分解为硅酸和氟硅酸。

氟化氢对人的呼吸器官和眼结膜有强烈的刺激性,长期吸入低浓度的HF会引起慢性中毒。目前在氟污染地区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通常以植物为中间介质,即植物吸收大气中氟并在体内积累,然后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产生危害,最典型的是引起牙齿酸蚀的“斑釉齿症”和使骨胳中钙的代谢紊乱的“氟沉着症”。

四、室内污染

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居室与其他建筑物内的空气比室外空气的污染程度更为严重,甚至在一些工业化程度很高的国家情况也是这样。一些室内空气污染物和污染源被认为对人体健康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这些污染物包括石棉、甲醛、挥发性农药残余物、氯仿、全氯乙烯(主要来源于干洗)、对二氯苯以及一些致病生物体(见表5-4所示)。在美国吸烟是对人体健康危害最为严重的污染物来源。普外科估计,美国每年大约有350,000人死于肺气肿、心脏病、肺癌或其它由吸烟造成的疾病,禁止吸烟可能将比其它污染控制措施拯救更多的生命。

最近的研究表明,增强建筑物的越冬御寒性能以减少热量的损失与节约燃料的消耗,是影响室内空气污染的另一重要因素。在大多数老建筑物,由于新鲜空气可以通过周围的门、窗户以及建筑物的裂缝与孔洞与室内交换,因此室内的空气大约每小时都可完全更新一次。然而,越冬御寒性能加强的建筑物,室内空气完全更新一次大约需要5小时。虽然这样的建筑物节能效果好,但却延长了大气污染物在室内的滞留时间。

虽然我们大约90%的时间呆在室内,但是,室内空气的控制研究却远远落后于室外大气污染控制与管理的研究。在美国,国家环保署正在进行一项研究,以识别与归类人体健康的各要素,以避免人们过多的暴露于单独室内污染物或多种室内污染物混合物之中。

我国大气污染来源分析

我国大气污染来源分析 伴随着中国粗放式制造业扩达到极限,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奠定。然而,在人均GDP 达到5000美金这一中等发达水平的时候,中国同时也进入了环境压力高峰。如果说四万亿之前的环境污染还只是个别局部现象,而今就是全国性的普遍现象了。2012年入冬以来的全国性雾霾天气,再清楚不过地揭露了中国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和生态的极端脆弱性。当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蓝色的天空都成为民众的奢望之时,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之严重就可想而知了。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随之带来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急剧上升。在各类排放源中,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量占到70%。由二氧化硫排放引起得酸雨污染围不断扩大,现已扩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大部分地区,遍及、广西、、、、、、、、、、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受经济增长的推动,我国机动车近年来数量增长迅速,尤其是一些大城市如、、等机动车数量增长速率更是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总量逐年上升。由于城市人口密集,交通运输量相对大,机动车排气污染在城市大气污染中所占比例也不断上升。那么,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究竟是来自燃煤还是机动车排放? 我通过比较2011年与2012年环保部公布的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数据,分析大气污染主要来源,进而得出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究竟是来自燃煤还是机动车排放。这可以指导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地治理措施,限制燃煤的使用还是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更好地分配治理大气污染投入地资源,投入哪方面更多资源,使资源不置过多浪费。 2011年,全国工业废气排放量674 509.3亿立方米(标态)。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 217.9万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2 017.2万吨,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91.0%;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200.4万吨,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9.0%;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二氧化硫排放量0.3万吨。 2012年,全国工业废气排放量635519亿立方米(标态),集中式废气排放量36832.3亿立方米(标态)。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117.6万吨,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911.7万吨,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90.3%。城镇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205.7万吨,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9.7%。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二氧化硫排放量0.3万吨。

大气污染主要来源

大气污染主要来源 PM2.5 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 颗粒物的成分很复杂,主要有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 自然源包括土壤扬尘(含有氧化物矿物和其他成分)海盐(颗粒 物的第二大来源,其组成与海水的成分类似)、植物花粉、孢子、 细菌等。 人为源包括固定源和流动源。固定源包括各种燃料燃烧源,如发电、冶金、石油、化学、纺织印染等各种工业过程、供热、烹调过 程中燃煤与燃气或燃油排放的烟尘。流动源主要是各类交通工具在 运行过程中使用燃料时向大气中排放的尾气。 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 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要更大,因为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 部位越深。10μm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2μm以下的 可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细颗粒物进入人体到肺泡后,直接影响 肺的通气功能,使机体容易处在缺氧状态。 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为无色透明气体, 有刺激性臭味。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是最常见、最简单、有刺激性的硫氧化物。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 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 元素,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NO2) 高温下棕红色有毒气体。在常温下(0~21.5℃)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 氮混合而共存。有毒。有刺激性。二氧化氮在臭氧的形成过程中 起着重要作用。人为产生的二氧化氮主要来自高温燃烧过程的释放,比如机动车尾气、锅炉废气的排放等。工业生产过程也可产生一些 二氧化氮。

(环境管理)大气污染源物分类及来源

大气污染源物分类及来源 按污染物质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根据表 5-2 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分类统计分析,其主要来源为三大方面:①燃料燃烧;②工业生产过程;③交通运输。前两类污染源统称为固定源,交通运输工具(机动车、火车、飞机等)则称为流动源。 ?燃料燃烧 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过程是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重要发生源。 煤是主要的工业和民用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碳,并含有氢、氧、氮、硫及金属化合物。煤燃烧时除产生大量烟尘外,在燃烧过程中还会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及烟尘等有害物质。 家庭炉灶排气是一种排放量大、分布广、排放高度低、危害性不容忽视的空气污染源。 ?工业生产过程排放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是城市或工业区大气的重要污 染源。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废气的工厂很多。例如,石油化工企业排放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排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含重金属元素的烟尘;磷肥厂排出氟化物;酸碱盐化工工业排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及各种酸性气体;钢铁工业在炼铁、炼钢、炼焦过程中排出粉尘、硫氧化物、氰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氢、酚、苯类、烃类等。总之,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污染物的组成与工业企业的性质密切相关。 ?交通运输过程中排放: 汽车排气已构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机动车的发展速度很快, 1950 年全球机动车

保有量为 7000 万辆, 1996 年增长到 7.1 亿辆。汽油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 CO , NO x, HC 和铅(如果使用含铅汽油);柴油车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 NO x, PM (细微颗粒物), HC , CO 和 SO2。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相当惊人。以日本东京为例, 90 年代东京拥有机动车 400 万辆,而 CO 和 NO x的排放量基本稳定在 10 万吨和 5 万吨左右,而北京市 1995 年机动车仅为 100 万辆,CO 和 NO X 的排放量却高达 97.2 万吨和 9.8 万吨。 三、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或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二大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体状态污染物。 (一)气溶胶状态污染物 在大气污染中,气溶胶系指固体、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其粒径约为 0.002-100μm 大小的液滴或固态粒子。大气气溶胶中各种粒子按其粒径大小可分为: 1. 总悬浮颗粒物( TSP ):是分散在大气中的各种粒子的总称。是指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流量在 1.1 -1.7m 3 /min )在滤膜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其粒径大小,绝大多数在100 μm 以下,其中多数在10μm 以下。也是目前大气质量评价中的一个通用的重要污染指标。 2. 飘尘:能在大气中长期飘浮的悬浮物质称为飘尘。其粒径主要是小于10μm 的微粒。由于飘尘粒径小,能被人直接吸入呼吸道内造成危害;又由于它能在大气中长期飘浮,易将污染物带到很远的地方,导致污染范围扩大,同时在大气中还可以为化学反应提供反应载体。因此,飘尘是从事环境科学工作者所注目的研究对象之一。 3. 降尘:用降尘罐采集到的大气颗粒物称为降尘。在总悬浮颗粒物中一般直径大于30μm 的粒子,由于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会很快沉降下来,所以将这部分的微粒称为降尘。单位面积的降尘量可作为评价大气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 从大气污染控制的角度,按照气溶胶的来源和物理性质,又可分为如下几种。

大气污染来源与影响及控制措施

大气污染来源与影响及控制措施 摘要: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达到有害程度,超过了环境质量标准和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活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坏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约有100多种。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而且以后者为主,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造成的。因此,如何控制和治理大气环境污染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大气污染;污染物;影响;控制 1 大气污染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 1.1工业企业。尤以火力发电、焦化、冶炼、石油化工等行业的污染最为严重。污染物主要来自两个系统:一是生产的动力系统,燃料燃烧产生大量的燃烧产物,污染大气。主要有颗粒物、SO2、NOx、CO、多环芳烃等。此外,根据燃料的不同,还可排出氟、砷、镉等无机毒物。二是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气或是泄漏出的原料、中间产物或产品。例如硫酸厂排出SO2,化工厂排出氯气,温度计厂排出汞蒸气等。 1.2交通运输。主要来自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卡车等排出的尾气,主要含有NOx、CO、醛类、SO2、颗粒物、铅等。其中NOx、醛类能在紫外线的光化学作用下,形成光化学烟雾,造成更严重的危害。 1.3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这是来自居住区的污染。污染物亦以燃料的燃烧产物为主。虽然每个炉子的规模很小,但由于炉子数量极多,故污染可以很严重。 1.4意外灾害。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或油井着火等,能产生大量CO2、CO、SO2、H2S、NOx 颗粒物、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 2 大气中常见的化学污染物 2.1颗粒物。这是颗粒状污染物的总称。粒径在≤100μm的颗粒物称为总悬浮颗粒物(TSP)。其中粒径≤10μm者称为可吸入颗粒物(IP),能进入呼吸道。5~10μm的易滞留在上呼吸道,小于5μm的能进入呼吸道深部,影响肺泡。尤以粒径0.4~1.0μm的在肺泡中沉积率最高,因此危害也最大。小于0.4μm的,则可以随呼吸运动自由出入。颗粒物的化学成分依其产生来源不同而异。常见种类有SiO2、碳粒、各种金属微粒、石棉纤维、烃类颗粒等,还可以吸附上SO2、NOx、氟、汞蒸汽、病源体等其他有害物。颗粒物的毒性也因其成分不同而异。2.2二氧化硫(SO2)。主要来自含硫燃料和含硫工艺生产过程。易溶于水,故易被上呼吸道粘液吸附,引起刺激、炎症、甚至过敏反应。反复吸入可逐渐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大气污染源就是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大气污染源就是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 (1)工业:工业生产是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工业生产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 工业大气污染 (2)生活炉灶与采暖锅炉:城市中大量民用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需要消耗大量煤炭,煤炭在燃烧过程中要释放大量的灰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特别是在冬季采暖时,往往使污染地区烟雾弥漫,呛得人咳嗽,这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污染源。 (3)交通运输:汽车、火车、飞机、轮船是当代的主要运输工具,它们烧煤或石油产生的废气也是重要的污染物。特别是城市中的汽车,量大而集中,尾气所排放的污染物能直接侵袭人的呼吸器官,对城市的空气污染很严重,成为大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汽车排放的废气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前三种物质危害性很大。 (4)森林火灾产生的烟雾。 大气污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危害人体 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 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很高时,会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状恶化,甚至在几天内夺去几千人的生命。其实,即使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不高,但人体成年累月呼吸这种污染了的空气,也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 2、对植物的危害 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者直接使叶枯萎脱落;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叶片褪绿,或者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机能已受到了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 3、影响气候 大气污染物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①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从工厂、发电站、汽车、家庭取暖设备向大气中排放的大量烟尘微粒,使空酸雨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照2000年以后的速度增加下去,会使得南北极的

大气主要污染物和来源

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资料来源:221.204.254.28/resource/GZ/GZDL/new2/Dlbl/HJBH2/4206_SR.htm 一、大气污染 在大气中,大气外来污染物的存在并最终构成大气污染,是有一定条件的。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作出的定义: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这里指明了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是人类的活动和自然过程。人类活动包括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两个方面,而生产活动又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自然过程则包括了火山活动、山林火灾、海啸、土壤和岩石的风化以及大气圈的空气运动等容。上述所说的原因导致一些非自然大气组分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进入大气,或使一些组分的含量大大超过自然大气中该组分的含量,如碳氧化物、颗粒物等。 “定义”还指明了形成大气污染的必要条件,即污染物在大气中要含有足够的浓度,并在此浓度下对受体作用足够的时间。在此条件下对受体及环境产生了危害,造成了后果,称之为大气污染。由于大气的自净作用,会使自然过程造成的大气污染,经过一段时间后自动消除。 按污染的围,大气污染可分为四类: (1)局部地区大气污染如某个工厂烟囱排气所造成的直接影响; (2)区域性大气污染如工矿区或其附近地区的污染,或整个城市的大气污染; (3)广域性大气污染是指更广泛地区,更广域的大气污染,在大城市及大工业带可以出现这种污染,最主要的污染是酸雨; (4)全球性大气污染,指跨国界乃至涉及整个地球大气层的污染,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 二、主要大气污染物 排入大气的污染物种类很多,依据不同的原则,可将其进行分类。依照污染物存在的形态,可将其分为颗粒污染物与气态污染物。依照与污染源的关系,可将其分为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若大气污染物是从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原始物

大气污染源物分类及来源

大气污染源物分类及来源 ? ??按污染物质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根据表 5-2 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分类统计分析,其主要来源为三大方面:①燃料燃烧;②工业生产过程;③交通运输。前两类污染源统称为固定源,交通运输工具(机动车、火车、飞机等)则称为流动源。 ? ???? 燃料燃烧 ? ??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过程是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重要发生源。 ? ??煤是主要的工业和民用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碳,并含有氢、氧、氮、硫及金属化合物。煤燃烧时除产生大量烟尘外,在燃烧过程中还会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及烟尘等有害物质。 ? ??家庭炉灶排气是一种排放量大、分布广、排放高度低、危害性不容忽视的空气污染源。 ? ???? 工业生产过程排放 ?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是城市或工业区大气的重要污 ? ??染源。 ?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废气的工厂很多。例如,石油化工企业排放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排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含重金属元素的烟尘;磷肥厂排出氟化物;酸碱盐化工工业排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及各种酸性气体;钢铁工业在炼铁、炼钢、炼焦过程中排出粉尘、硫氧化物、氰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氢、酚、苯类、烃类等。总之,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污染物的组成与工业企业的性质密切相关。 ? ???? 交通运输过程中排放: ? ??汽车排气已构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机动车的发展速度很快, 1950 年全球机动车

? ??保有量为 7000 万辆, 1996 年增长到 7.1 亿辆。汽油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 CO , NO x, HC 和铅(如果使用含铅汽油);柴油车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 NO x, PM (细微颗粒物), HC , CO 和 SO2。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相当惊人。以日本东京为例, 90 年代东京拥有机动车 400 万辆,而 CO 和 NO x的排放量基本稳定在 10 万吨和 5 万吨左右,而北京市 1995 年机动车仅为 100 万辆, CO 和 NO X 的排放量却高达 97.2 万吨和 9.8 万吨。 ? ??三、大气污染物 ? ??大气污染物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或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二大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体状态污染物。 ? ??(一)气溶胶状态污染物 ? ??在大气污染中,气溶胶系指固体、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其粒径约为 0.002-100μm 大小的液滴或固态粒子。大气气溶胶中各种粒子按其粒径大小可分为: ? ??1. 总悬浮颗粒物( TSP ):是分散在大气中的各种粒子的总称。是指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流量在 1.1 -1.7m 3 /min )在滤膜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其粒径大小,绝大多数在 100 μm 以下,其中多数在 10μm 以下。也是目前大气质量评价中的一个通用的重要污染指标。 ? ??2. 飘尘:能在大气中长期飘浮的悬浮物质称为飘尘。其粒径主要是小于 10μm 的微粒。由于飘尘粒径小,能被人直接吸入呼吸道内造成危害;又由于它能在大气中长期飘浮,易将污染物带到很远的地方,导致污染范围扩大,同时在大气中还可以为化学反应提供反应载体。因此,飘尘是从事环境科学工作者所注目的研究对象之一。 ? ??3. 降尘:用降尘罐采集到的大气颗粒物称为降尘。在总悬浮颗粒物中一般直径大于 30μm 的粒子,由于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会很快沉降下来,所以将这部分的微粒称为降尘。单位面积的降尘量可作为评价大气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 ? ??从大气污染控制的角度,按照气溶胶的来源和物理性质,又可分为如下几种。

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及分类

造成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大气污染的原因 气体污染物在大气中平均停留时间少至几分钟,多至几十年、百余年。大气污染物一般分为两类:一级(原生)污染物,即由污染源直接排入大气的;二级(次生)污染物,是由一级污染物在大气中进行热或光化学反应后的产物。后者往往危害性更大。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人类生活及生产活动,大气的人为污染源主要有三种。 (1) 生活污染源人们由于烧饭、取暖、沐浴等生活上的需要,如炉灶、锅炉等燃烧化石燃料,而向大气排放的煤烟和SO2等,具有量大、分布广、排放高度低等特点,其危害性不容忽视。 (2) 工业污染源包括火力发电厂、钢铁厂、水泥厂和化工厂等耗能较多企业燃料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各生产过程中的排气(如炼焦厂向大气排放H2S、酚、苯、烃类等有毒物质;各类化工厂向大气排放具有刺激性、腐蚀性、异味性或恶臭的有机和无机气体;化纤厂排放的H2S、NH3、CS2、甲醇、丙酮等)以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各种矿物和金属粉尘。 (3) 交通运输污染源由飞机、船舶、汽车等交通工具(移动源)排放的尾气。在一些发达国家,汽车排放气己构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人为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有数十种之多,量多危害也较大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有以下五种。 (1) 颗粒物质颗粒物质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来源和人为来源,而以人为来源为主。人为来源主要是燃料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煤烟、飞灰等,各种工业过程排放的原料或产品微粒,汽车排放的含铅化合物,以及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SO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硫酸盐等。天然来源,如风起尘埃,海浪溅出的浪沫,火山灰,森林火灾的燃烧物,宇宙陨星尘以及植物的花粉等。颗粒物质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大气中的一些有毒物质绝大部分都存在于颗粒物质中,对人及动植物的危害很大。 (2) 硫氧化物SOx 大气中的硫氧化物主要是SO2,还有小部分SO3。主要来自发电厂和供热厂中含硫化石燃料(其中80%是煤)的燃烧,其次是冶炼厂、硫酸厂的排放气,有机物的分解和燃烧,海洋及火山活动等。SO2不但对人的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它对植物还会产生漂白的斑点、抑制生长、损害叶片和降低产量。当空气中有微粒物质共存时,其危害可增大3~4倍(如前述的伦敦烟雾就是例证)。SOx许多不良作用是由于SOx与水作用生成的硫酸造成的。硫酸和硝酸的酸雨己严重危害我国和世界许多地区,成为举世瞩目的三大全球性公害之一。 (3) 氮氧化物NOx 氮氧化物的种类很多,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是NO和NO2 等。现在,每年向大气排放NOx几千万吨。NO会刺激呼吸系统,还能与血红素结合成亚硝基血红素而使人中毒。NO2能严重刺激呼吸系统,并能使血红素硝基化,危害比NO的更大。

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一、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两大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体状态污染物。 1.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在大气污染中,气溶胶是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系。从大气污染控制的角度,按照气溶胶的来源和物理性质,可将其分为如下几种: (1)粉尘(dust):粉尘是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小固体颗粒,受重力作用能发生沉降,但在一段时间内能保持悬浮状态。它通常是由于固体物质的破碎、研磨、分级、输送等机械过程,或土壤、岩石的风化等自然过程形成的。颗粒的形状往往是不规则的。颗粒的尺寸范围,一般为1?200 m左右。属于粉尘类的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如粘土粉尘、石英粉尘、煤粉、水泥粉尘、各种金属粉尘等。 (2)烟(fume):烟一般是指由冶金过程形成的固体颗粒的气溶胶。它是由熔融物质挥发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冷凝物,在生成过程中总是伴有诸如氧化之类的化学反应。烟颗粒的尺寸很小,一般为0.01?1 m左右。产生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如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氧化铅烟、氧化锌烟,在核燃料后处理厂中的氧化钙烟等。 (3)飞灰(fly ash):飞灰是指随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的分散得较细的灰。 (4)黑烟(smoke):黑烟一般是指由燃料燃烧产生的能见气溶胶。在某些情况下,粉尘、烟、飞灰、黑烟等小固体颗粒气溶胶的界限,很难明显区分开,在各种文献特别是工程中,使用得较混乱。根据我国的习惯,一般可将冶金过程和化学过程形成的固体颗粒气溶胶称为烟尘;将燃料燃烧过程产生的飞灰和黑烟,在不需仔细区分时,也称为烟尘。在其他情况下,或泛指小固体颗粒的气溶胶时,则通称粉尘。 (5)雾(fog):雾是气体中液滴悬浮体的总称。在气象中指造成能见度小于I km的小水滴悬浮体。 2.气体状态污染物

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

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其来 资料来源: 、大气污染 在大气中,大气外来污染物的存在并最终构成大气污染,是有一定条件的。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作出的定义: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这里指明了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是人类的活动和自然过程。人类活动包括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两个方面,而生产活动又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自然过程则包括了火山活动、山林火灾、海啸、土壤和岩石的风化以及大气圈的空气运动等内容。上述所说的原因导致一些非自然大气组分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进入大气,或使一些组分的含量大大超过自然大气中该组分的含量,如碳氧化物、颗粒物等。 定义”还指明了形成大气污染的必要条件,即污染物在大气中要含有足够 的浓度,并在此浓度下对受体作用足够的时间。在此条件下对受体及环境产生了危害,造成了后果,称之为大气污染。由于大气的自净作用,会使自然过程造成的大气污染,经过一段时间后自动消除。 按污染的范围,大气污染可分为四类: 局部地区大气污染如某个工厂烟囱排气所造成的直接影响;区域性大气污染如工矿 区或其附近地区的污染,或整个城市的大气污 染; 广域性大气污染是指更广泛地区,更广大地域的大气污染,在大城市及大工业带可 3) 以出现这种污染,最主要的污染是酸雨; 4)全球性大气污染,指跨国界乃至涉及整个地球大气层的污染,如温室 效应、臭氧层破坏等。 、主要大气污染物 排入大气的污染物种类很多,依据不同的原则,可将其进行分类。依照污染物存在的形态,可将其分为颗粒污染物与气态污染物。依照与污染源的关系,可将其分为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若大气污染物是从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原始物质,进入大气后其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则称其为一次污染物;若由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或光化学反应,形成了与原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则所形成的新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如硫酸烟雾和光化学烟雾,所造成的危害,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一)颗粒污染物 进入大气的固体粒子和液体粒子均属于颗粒污染物。对颗粒污染物可作出如下的分类。 (1)尘粒一般是指粒径大于75 um的颗粒物。这类颗粒物由于粒径较大,

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一、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两大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体状态污染物。 1.气溶胶状态污染物 在大气污染中,气溶胶是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系。从大气污染控制的角度,按照气溶胶的来源和物理性质,可将其分为如下几种: (1)粉尘(dust):粉尘是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小固体颗粒,受重力作用能发生沉降,但在一段时间内能保持悬浮状态。它通常是由于固体物质的破碎、研磨、分级、输送等机械过程,或土壤、岩石的风化等自然过程形成的。颗粒的形状往往是不规则 μ左右。属于粉尘类的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的。颗粒的尺寸范围,一般为1~200m 如粘土粉尘、石英粉尘、煤粉、水泥粉尘、各种金属粉尘等。 (2)烟(fume):烟一般是指由冶金过程形成的固体颗粒的气溶胶。它是由熔融物质挥发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冷凝物,在生成过程中总是伴有诸如氧化之类的化学反 μ左右。产生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如有色金应。烟颗粒的尺寸很小,一般为~1m 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氧化铅烟、氧化锌烟,在核燃料后处理厂中的氧化钙烟等。 (3)飞灰(fly ash):飞灰是指随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的分散得较细的灰。

(4)黑烟(smoke ):黑烟一般是指由燃料燃烧产生的能见气溶胶。在某些情况下,粉尘、烟、飞灰、黑烟等小固体颗粒气溶胶的界限,很难明显区分开,在各种文献特别是工程中,使用得较混乱。根据我国的习惯,一般可将冶金过程和化学过程形成的固体颗粒气溶胶称为烟尘;将燃料燃烧过程产生的飞灰和黑烟,在不需仔细区分时,也称为烟尘。在其他情况下,或泛指小固体颗粒的气溶胶时,则通称粉尘。 (5)雾(fog ):雾是气体中液滴悬浮体的总称。在气象中指造成能见度小于l km 的小水滴悬浮体。 2.气体状态污染物 气体状态污染物是以分子状态存在的污染物,简称气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总体上可以分为五大类:以二氧化硫为主的含硫化合物,以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为主的含氮化合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及卤素化合物等。对于气态污染物,又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在大气污染控制中,受到普遍重视的一次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x SO )、氮氧化物(x NO )、碳氧化物及有机化合物等;二次污染物主要有硫酸烟雾和光化学烟雾。 对上述主要气态污染物的特征、来源等简单介绍如下: (1)硫氧化物:硫氧化物中主要有2SO ,它是目前大气污染物中数量较大、影响范围广的一种气态污染物。大气中的2SO 来源很广,几乎所有工业企业公司能产生。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以及硫化物矿石的焙烧、冶炼等热过程。 (2)氮氧化物:氮和氧的化合物有很多种总起来可用x NO 表示。其中污染大气的主要是NO ,2NO ,NO 毒性不太大,但进人大气后可被缓慢地氧化成2NO ,当大气中有3O 等强氧化剂存在时,或在催化剂作用下,其氧化速度会加快。2NO 的毒性约为NO 的5倍。人类活动产生的2NO ,主要来自各种炉窑、机动车和柴油机的排气,其次是硝酸生产、硝化过程、炸药生产及金属表面处理等过程。其中由燃料燃烧产生的NO ,约占83%。

大气污染的来源及防治措施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及防治策略 摘要: 近年来,我国已采取多项措施治理大气污染,虽也取得一定成效,但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成为影响人类生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研究。认识大气污染的危害,产生的途径,并进一步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 大气污染; 来源; 成因分析;防治措施 引言 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对人类生活环境、生产和身体健康等方面和产生危害的现象。目前已知的大气污染有100 多种,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2 类:一类是颗粒状污染物,另一类是气态污染物。所谓颗粒状污染物是指大气中粒径不同的固体、液体和气溶胶体,这类污染物主要有粉尘、烟、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气态污染物主要有含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碳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氨化合物及卤素化合物等。其主要来源是工业废气排放、汽车尾气、生活燃煤、农垦烧荒、森林火灾、建筑尘土、炊烟等,对环境和人体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一、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大气污染来源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其中主要来源于人类生产及生活活动,大气的人为污染源主要有五种。 (一)生活污染源由于居民及服务行业的取暖、烧饭、沐浴等生活上的需要,而向大气排放的一氧化碳、煤烟、二氧化硫等,由于此项大气体污染具有排放量大、排放高度低、分布广等特点,其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 二) 工业污染源包括钢铁厂、火力发电厂、水泥厂和化肥厂等耗能较多的工矿企业燃料燃烧排放的大量污染物,各生产过程中的排气,如炼焦厂排放酚类、苯、烃类等有毒物质;各类化工厂、向大气排放具有刺激性、腐蚀性或恶臭的有机和无机气体。 ( 三) 农业污染源主要来自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 四) 交通运输污染源由船舶、飞机、汽车、农业用车等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私家车越来越多,汽车尾气排放己构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 五) 开垦烧荒、燃放鞭炮爆竹、餐饮油烟、路边烧烤等对大气也产生了很大的污染。例如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有害气体,这些有毒有害气体是无形的杀手。 二、大气污染的防治策略

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学科名称《研究性学习》 学生姓名朱雪刚李文涛张越宪指导老师吴淑花 专业物电系 09物理学一班

2011—11 《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本表以课题组为单位填写) 2011 年 9 月30

大气污染物(atmospheric pollutant)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所谓干洁空气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的大气(由混合气体、水气和杂质组成)除去水气和杂质的空气,其主要成分是氮气,占%;氧气,占%;氩,占%;其它各种含量不到%的微量气体(如氖、氦、二氧化碳、氪等)。大气污染定义:大气中污染物或由它转化成的二次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程度的现象,称为大气污染。概述:气态污染物又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1) 一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颗粒物等,它们又可分为反应物和非反应物,前者不稳定,在大气环境中常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者作催化剂促进其他污染物之间的反应,后者则不发生反应或反应速度缓慢。(2) 二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最常见的二次污染物如硫酸及硫酸盐气溶胶、硝酸及硝酸盐气溶胶、臭氧、光化学氧化剂OX,以及许多不同寿命的活性中间物(又称自由基),如HO2、HO 等。 大气污染源就是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大气污染源就是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

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及时空分布特点

大气污染源及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点 本期主要为大家介绍一下大气污染源以及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点,现将具体情况阐述一下: 1、大气污染源 大气污染源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它可分为自然污染源与人为污染源两类。自然污染源是指自然原因向环境释放污染物的地点,如火山喷发、森林火灾、飓风、海啸、土壤和岩石的风化及生物腐烂等自然现象形成的污染源。人为污染源是指人类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所形成的污染源。人为污染源有各种分类方法。按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点源,即污染物集中于一点或相当于一点的小范围排放源,如工厂的烟囱排放源;面源,即在相当大的面积范围内有许多个污染物排放源,如一个居住区或商业区内许多大小不同的污染物排放源。按照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可将人为污染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交通运输污染源三大类。根据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分类统计分析,大气污染源又可概括为三大方面:燃料燃烧、工业生产和交用运输。前两类污染源统称为固定源,交通运输工具(机动车、火车、轮船、飞机等)则称为流动源。 2、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点 与其他环境要素中的污染物质相比较,大气中的污染物质具有随时间、空间变化大的特点,了解该特点,对于获得正确反映大气污染实况的监测结果有重要意义。 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及其浓度与污染物排放源的分布、排放量及地形、地貌、气象等条件密切相关。 气象条件如风向、风速、大气湍流、大气稳定度总在不停的改变,故污染物的稀释与扩散情况也不断变化。同一污染源对同一地点在不同时间所造成的地面空气污染浓度往往相差数十倍;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也相差甚大。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浓度在一天之内也不断地变化。一次污染物因受逆温层及气温、气压等限制,清晨和黄昏浓度较高,中午较低;二次污染物如光化学烟雾,因在阳光照射下才能形成,故中午浓度较高,清晨和夜晚浓度低。风速大,大气不稳定,则污染物稀释扩散速度快,;反之,稀释扩散慢,浓度变化也慢。 污染源的类型、排放规律及污染物的性质不同,其空间分布特点也不同。一个点污染源(如烟囱)或线污染源(如交通道路)排放的污染物可形成一个较小的污染气团或污染线。局部地方污染浓度变化较大,涉及范围较小的污染,称为小尺度空间污染或局地污染。大量地面小污染源,如工业区窑炉、分散供热锅炉及千家万户的饮炉,则会给一个城市或一个地

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

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资料来源: http://221.204.254.28/resource/GZ/GZDL/new2/Dlbl/HJBH2/4206_SR.htm 一、大气污染 在大气中,大气外来污染物的存在并最终构成大气污染,是有一定条件的。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作出的定义: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这里指明了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是人类的活动和自然过程。人类活动包括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两个方面,而生产活动又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自然过程则包括了火山活动、山林火灾、海啸、土壤和岩石的风化以及大气圈的空气运动等内容。上述所说的原因导致一些非自然大气组分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进入大气,或使一些组分的含量大大超过自然大气中该组分的含量,如碳氧化物、颗粒物等。 “定义”还指明了形成大气污染的必要条件,即污染物在大气中要含有足够的浓度,并在此浓度下对受体作用足够的时间。在此条件下对受体及环境产生了危害,造成了后果,称之为大气污染。由于大气的自净作用,会使自然过程造成的大气污染,经过一段时间后自动消除。 按污染的范围,大气污染可分为四类: (1)局部地区大气污染如某个工厂烟囱排气所造成的直接影响; (2)区域性大气污染如工矿区或其附近地区的污染,或整个城市的大气污染; (3)广域性大气污染是指更广泛地区,更广大地域的大气污染,在大城市及大工业带可以出现这种污染,最主要的污染是酸雨; (4)全球性大气污染,指跨国界乃至涉及整个地球大气层的污染,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 二、主要大气污染物 排入大气的污染物种类很多,依据不同的原则,可将其进行分类。依照污染物存在的形态,可将其分为颗粒污染物与气态污染物。依照与污染源的关系,可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我们现在都知道,随着人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环境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其中空气污染最为直接,因为大气具有流动性,看不见摸不着,对人的危害也最大,那么,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呢? 客观的说空气污染包括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两个大类。 其中天然源包括1、火山喷发,主要是排放出H2S、CO2、CO、HF、SO2及火山灰等颗粒物;2、森林火灾,主要污染物是排放出CO、CO2、SO2、NO2、HC等;3、自然尘,主要指风砂、土壤尘等; 4、森林植物释放,主要为萜烯类碳氢化合物; 5、海浪飞沫颗粒物,主要为硫酸盐与亚硫酸盐。 尽管空气污染有自然本身的原因,但是绝对主要的原因还是人类的原因,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四方面: 1、燃料燃烧: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的燃烧过程是向

大气输送污染物的重要发生源。煤炭的主要成分是碳,并含氢、氧、氮、硫及金属化合物。燃料燃烧时除产生大量烟尘外,在燃烧过程中还会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及烟尘等物质。 2、工业生产过程的排放:如石化企业排放硫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含重金属元素的烟尘;磷肥厂排放的氟化物;酸碱盐化工业排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及各种酸性气体;钢铁工业在炼铁、炼钢、炼焦过程中排出粉尘、硫氧化物、氰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氢、酚、苯类、烃类等。其污染物组成与工业企业性质密切相关。 3、交通运输过程的排放:汽车、船舶、飞机等排放的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内燃机燃烧排放的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含氧有机化合物、硫氧化物和铅的化合物等物质。 4、农业活动排放:田间施用农药时,一部分农药会以粉尘等颗粒物形式逸散到大气中,残留在作物体上或粘附在作物表面的仍可

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主要危害

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其主要危害 姓名:徐彪学院:药学院班级:药学0701学号:U200717935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突飞猛进,生态环境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问题。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危害,同时论述了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主要的污染物类别,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对人类及环境进行危害,以及危害的结果。 论文关健词:大气污染现状;大气污染的主要危害 1.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及现状 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产和生活用燃煤,包括火力发电厂、工业和采暖锅炉及千家万户的小煤炉;其次则是分散在各地的一些工业污染源,如钢铁厂、有色金属冶炼厂、水泥厂、化肥厂和石油化工厂等;在一些发达的大城市,汽车行驶数量常达上百万辆之多,因此交通污染已成为严重的大气污染原因。 在某些城市,除燃煤污染外,还有与当地工业污染和气象地理条件密切关联的地方特点。 例如,在有大型冶炼厂的城市,大气中铅和二氧化硫的浓度显著高于一般城市;在某些小型磷肥厂所在的城镇,工厂附近几百米范围内,氟浓度超过国家标准数十倍;在某一山城,因燃煤排硫量大,气候潮湿,形成了特有的酸雨污染。此外,近年来各地涌现出大量乡镇企业,它们经常排放一些特殊污染物,污染周围大气,这也是我国当前大气污染的一个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突飞猛进,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我国的空气污染仍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 据统计,1990年全国煤炭消耗量10.52亿吨,到1995年煤炭消耗量增至12.8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达2232万吨。超过欧洲和美国,居世界首位。1997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346万吨,比1995年增加114万吨,烟尘排放总量为1873万吨,比1995年减少111万吨。由于我国部分地区燃用高硫煤,燃煤设备未能采取脱硫措施,致使二氧化硫排放量不断增加,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仍在不停的快速增长着。 据2007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空气质量日报86个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资料,分析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明显,大气污染冬季最严重,其次为春秋季节,夏季最好;污染总体上北方重于南方。城市大气污染由人类活动及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综合影响形成,沙尘天气加重了北方大气污染。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造成我国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的区域性特征日益显著并受到关注。本文利用2002年全国98个环境监测站SO_2、NO_2和PM10日均浓度资料和NCEP气象数据资料研究了2002年我国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的区域性特征。2002我国华北、华中、华东和西部部分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文中将2002年我国大气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城市划分为六个区域,即陕西关中城市群区域、山西、河北西南部和河南北部区域、京津唐区域、以重庆、成都和贵阳为中心的区域、以长沙、南昌和武汉为中心的区域以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其中

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分为本地来源和外地输送来源。一般情况下的空气污染源主要是本地的,在如北方沙尘暴影响等极端情况和特殊气象条件下,外地输送才会成为主要的污染源。本地污染源,包括电力(燃煤、燃油)、工业、机动车、生活(厨房烟气)、建筑施工、地面扬尘、农业及垃圾焚烧等多方面。 空气中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一氧化碳等)在合适的条件下(如阳光辐射),可以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污染物(即二次污染物)。直接排放(或产生)的污染物(即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共同作用,构成了大气复合污染。在目前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中,复合型污染是当前中国大部分城市的空气污染类型。 空气中的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二氧化硫(SO2):主要来源于燃煤发电厂、工厂燃煤锅炉、工业炉窑燃烧后的排放。另外燃油、液化石油气、木柴等燃烧也会排放部分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NO2):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高温燃烧(锅炉、炉窑)排放,此外自然闪电、生物分解、部分化工行业也产生或排放部分二氧化氮。 一氧化碳(CO):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其次是各种不完全燃烧产生(锅炉、工业炉窑、内燃机、家庭炉具等燃烧)。 臭氧(O3):是二次污染物。空气中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臭氧是光化学反应的指示性指标。 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个综合性的指标,其中PM2.5约占50%~90%。其来源有燃烧的烟尘(工业、生活、农村)、工业粉尘、建筑粉尘、地面扬尘等直接来源,还有其他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后产生的二次污染物。 细颗粒物(PM2.5):来源和PM10类似,但二次污染物来源所占比率更高。 假设在特定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排放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大气扩散条件差成为形成空气污染的原因。大气扩散条件是一种气象条件。相同的排放源在不同气象条件下,污染物浓度最大可以相差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从理论上分析,大气扩散与风和湍流关系等气象条件最为密切。因此,天气形势和天气过程也与大气扩散相关。 1、风的影响。风能够将污染物输送到其它地方,使污染得到扩散。风的速度对扩散的影响最大。不难理解,风速越大,污染物就容易被吹走,扩散就越好。风向不仅和扩散有关,还与外部污染源的输入有关。对温州来说,北风可能会带来污染物,最明显的是沙尘暴。而东风或者东南风则比较干净。 2、湍流的影响。风不总是稳定的,一般是时而大,时而小,即呈现阵风的特点。同时在地面,风向也是随时可能变化的。风的这种无规则的现象就是湍流。湍流有很强的大气扩散能力。湍流强则扩散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