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脉法(四)——气运脉法

平脉法(四)——气运脉法
平脉法(四)——气运脉法

平脉法(四)——气运脉法

作者/吴雄志先生导读:标本法、聚类法、抓独法、平脉法和截断法,这五法是理、法、方、药一脉贯通的。标本法属于理,聚类法属于法,抓独法、平脉法和截断法是方和药。抓独法直接把方抓出来,即先证后诊——用抓独法直接把方确定,再用四诊去证实,而不是根据四诊的资料来辨证。平脉法就更奇特了,以脉定药,以药定方。把脉定在人身上的几个穴位,进一步确定药物;药物一旦确定,方就可以确定。气运脉法气运脉法主要讲脉的升降出入和升降浮沉。升降出入,是《伤寒论·平脉法》讲的“出入升降,漏刻周旋”;升降浮沉,是《伤寒论·平脉法》讲的“审察表里,三焦别分”。表里是浮沉的问题,三焦是升降的问题。用脉的浮沉、长短、来去,定升降出入。第一是出入法,用脉的来去定出入。《伤寒论·平脉法》讲:“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摸脉时,脉搏冲击手,如果来的很快,去的缓,这就叫“出疾入迟”。来是出、去是入,“名曰内虚外实也”。如果说“来迟去疾,此出迟入急”,这句是什么意思?就是脉搏跳动冲击手的时候,如果缓缓地跳上来,很快又掉下去了,这叫“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简言之,出入法是根据脉搏冲击手的来与去,

判断表里的虚实问题。这种脉法可反应人体气机的出入,脉搏来冲击手代表气机的出,与表证有关系;脉搏掉下去代表气机的入,与里证有关系。“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如果脉搏冲击手,来的时候力气不够,去的时候很大,就是里证。以脉搏来去的速度与力量辨别表里,这是出入法。表里是一个什么问题?表里就是出入。第二是脉位法,用脉位辨浮沉。《伤寒论·平脉法》讲:“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者”。菽就是豆,一个豆就是一个菽。“师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这是根据脉力的浮、中、沉三部,把脉分了十二菽,可以辨别心、肺、脾、肝、肾。心肺,轻轻地按,其中最轻的是肺,重一点是心;脾脉在中间,再重是肝,最后重到骨头是肾。由脉位的浮沉来辨我们的五脏,这是脉位法。第三是脉形法,用脉形辨长短。右手的寸、关、尺,分别代表肺、脾、肾。气升则水布,肺为水之上源,脾主治水,肾为水之根。气机上升,肺则宣发全身之水,所以气升则水布。左手的寸是火、关是木、尺是水,水生木,木生火,分别代表心、肝、肾。人身的火,君火是心、相火是肝、命火是肾。心主血脉,肝藏血,肾精血互化,所以火降则血下。举个例子,女性排除少阴证的心烦失眠,如果舌尖红,那她就要来月经。如果舌尖红而月经不下的,是任脉

不通,用牛膝一味60g,服药后月经就能下。月经一下,舌尖的红色就褪去了。这就是所谓的火降血下。怎么来判断升降呢?寸脉过寸,气机上升;尺脉过尺,气机下陷。所以用脉的长短来定升降。用脉位来定浮沉,就是以按脉的力量来定病性的浮和沉。用脉的长短来定升和降,就是比较寸脉和尺脉的长短,来定气机的升降。气机是该往上升,还是该往下降?该用升麻、黄芩,还是该用牛膝、黄柏、泽泻?可用脉的长短来定升降。用脉的来去定出入,脉的来去是脉冲击手指的力量和速度,定出入就是定表里,出入就是表里的问题。人体气血的升降浮沉、升降出入,根据脉位、脉形和脉的来去,都可以判断出来。寸关尺的脉象,可对应人迎脉、寸口脉、少阴脉和浮、中、沉。其中,寸脉与人迎脉和浮取脉的关系最密切,反应的病机相似;关脉与寸口脉和中取脉的病机相似;尺脉与少阴脉和沉取脉反应的病机相似。

I無門医述宗旨:光大创新,发扬国粹;传道解惑,有教无类。医乃仁术,非真不传;团结友爱,止于至善。I版权声明:尊重知识尊重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脉诊(1)

一、什么是正确的切脉方法: 选时间(平旦,阴气未散,馀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定位置,平气息,齐三指,举按寻,满五十,知演便,明顺逆。 二、什么是正常的脉象 一息四至,不浮不沉,不长不短,和缓有力,节律均匀 注:年龄,性别,体质,饮食,精神状况,季节等因素日均可影响脉博 三、正常脉象是怎样形成的 三位一体心血脉,血充脉壅心气实,肺朝百脉肋心气,肝主藏血脾统之,经血互转属于肾,五行生克阴阳知 脉壅:阻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以上说明五脏均可影响脉博的运行 四、异常脉象是怎样形成的 心主血脉邪伤之,邪盛正抗则脉实,有力无皆因正,浮表沉里属位置,若问寒热怎么辨,迟寒数热自然知 注:表里寒热虚实六纲均可影响脉象 脉博形态,节律,流畅几个问题 浮沉宽细与第短,疾数动迟缓,有力无力滑涩完 五、宽细动长 脉宽由于洪芤革,脉细臑弱伏微散,脉动中止促结代,脉长又分牢紧弦

注:宽脉书上并无,把脉管比成一条封闭的河流,河床有宽窄,它是一种脉,洪芤革三脉的总称 细脉既是单个脉又是一类脉,即是濡弱伏微散的总称 动脉既是单个脉又是一类脉,即促结代,它们都是动而中止,只是规律不同,所以反映的疾病也不同 长脉既是单个脉又是一类脉,即牢紧弦三脉总称 六、28部脉象 浮沉细长短,疾数动迟缓,虚实滑涩,洪芤革, 濡弱伏徽散,促结代,牢紧弦。 八,脉证 一位置 浮:轻取即得-表证 沉:重按即得-里证 二形态 宽 洪:浮宽有力-热盛,芤:浮宽无力-亡血失精 革:浮宽外坚(如按葱管)-亡血失精 细 濡:浮细无力-虚湿,弱:沉细无力-气血虚 伏:沉细甚无-邪闲、厥证、痛剧,微:沉细甚无-虚脱散:浮细甚无-元气离散, 三长短

伤寒论辩脉法卷第二注释打印版

辩脉法 【原文】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译文】 问:脉象有阴脉阳脉之分,说的是什么意思呢?答:大体说来,凡脉象表现为大、浮、数、动、滑的,为有余之脉,属于阳脉;凡脉象沉、涩、弱、弦、微的,为不足之脉,属于阴脉。凡阴性病症出现阳脉的,这是正能胜邪,疾病向愈,预后良好;凡阳性病症出现阴脉的,这是正不胜邪,多属危候。 【评析】 本条说明阴阳是辨脉的总纲,据脉之阴阳能推断疾病预后的良否。 脉不外乎阴阳两大类:大、浮、数、动、滑这五种脉,比之平脉有余,故名为阳脉;沉、涩、弱、弦、微这五种脉,比之平脉不足,故名为阴脉。关于疾病的预后决诊,辨明脉之阴阳,尤其有参考价值,有时可作为主要依据。所谓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主要说明邪正的盛衰与阴阳的消长,阴病见阳脉,就是正能胜邪,病有转愈的趋向,所以谓之生;反之,阳病见阴脉,表明正不胜邪,邪愈深入,势必走上恶化的道路,所以谓之死。此乃举例而言,其实辨脉之阴阳不仅是生死决诊,举凡病势的进展与否,症情的危险与否,都可以结合脉之盛衰作出判断。 【原文】 问曰:脉有阳结①、阴结②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③,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④,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注释】 ①阳结:燥热内结所致的大便秘结。②阴结:阴寒凝结所致的大便秘结。 ③浮而数:轻按即得为浮脉;一呼吸之间,脉搏跳动六次以上的为数脉。 ④沉而迟:重按即得为沉脉;一呼吸之间,脉搏跳动三次的为迟脉。 【译文】 问:阳结和阴结的脉象有什么区别呢?答:病人的脉象浮而快,能饮食而大便秘结的,名叫阳结,预期到十七日的时候,病情可能会加重;病人的脉象沉而慢,不能饮食而身体重,大便反硬结不通,名叫阴结,预期到十四日的时候,病情可能会加重。 【评析】 本条说明阳结、阴结的脉症特征,及对病情转剧日期的推断。 阳结症,是由于阳气偏胜而阴不足,所以脉浮数,阳胜故能食,阴不足以济阳,故大便秘结。阴结症,是由于阴气偏胜而阳不足,所以脉沉迟,阴胜故不能食而身重,阳不足以化阴,故大便反硬。关于预后推断,大多数注家据传经日期与阴阳相互制约之理来解释,尽管都有理致,然而临床上绝不如此机械,病势的转轻转剧,有着各方面的因素,必须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具体分析,才能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断。 【原文】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①,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注释】 ①洒淅(xī)恶寒:形容恶寒如冷水洒到身上一样。 【译文】 问:有一种病人既有恶寒,又有发热症状的病症,这是什么原因呢?答:阴不足则阳气得以乘之,所以发热;阳不足则阴气得以乘之,所以恶寒。问:阳不足是什么?答:以脉为例,

从“经气双向循行”角度阐释人迎寸口脉法

四争鸣四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532001)作者单位: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本科教学部作者简介:孙晨耀(1995-),2012级在读本科生三研究方向:中医基础理论三E?mail:847457301@https://www.360docs.net/doc/2d9105511.html, 通讯作者:郭华(1972-),女,博士,教授三研究方向:中医基础理论三E?mail:guohua852@https://www.360docs.net/doc/2d9105511.html, 从 经气双向循行”角度阐释人迎寸口脉法 孙晨耀 胡佳奇 杨梦珍 姚子昂 李诗梦 郭华 【摘要】 根据‘内经“记载,利用人迎寸口脉法不仅可以判断人体阴阳的盛衰,还可以快速知晓病变所在的经脉,继而有针对性地针灸二用药,临床价值极高;祝华英先生提出 经气双向循行”学说,不仅化解了经气循行方向的矛盾,还阐明了人迎寸口脉法的原理,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然而, 经气双向循行”学说和人迎寸口脉法皆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末也提出了一些反思三 【关键词】 经脉; 经气; 循行; 人迎寸口脉法; 补泻 【中图分类号】 R241.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6.09.009 人迎寸口脉法广泛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中的‘六节藏象论“‘腹中论“,‘灵枢“中的‘终始“‘经脉“‘禁服“‘热病“‘本输“‘四时气“‘诊疾论尺“‘五色“等,共计16篇, 占‘内经“论述脉法一半以上的篇幅,可见此脉法在‘内经“中的地位[1]三 根据‘内经“记载,利用人迎寸口脉法不仅可以判断人 体阴阳的盛衰,还可以快速知晓病变所在的经脉,继而有针对性地针灸二用药,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三然而,当今之世,人迎寸口脉法及其配套的治法已极少为医家所知晓,几乎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亟待后人挖掘三本文将从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 经气双向循行”的角度,分析人迎寸口脉法诊病及治病的机理,并落实到临床,希望能引发进一步探讨三 1摇 经气双向循行”理论概述 ‘灵枢四九针十二原“云 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 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2]3,表明经气沿着五输穴从四肢末端向肘二膝关节流注;‘灵枢四根结“和‘灵枢四卫气“也记载了根结穴和根溜注入穴,说明经气在经脉中作 由末梢到躯干的向心性循行” 很明显,这与现今广为人知的 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2]75顺序不相符三对于这种矛盾,笔者曾著‘对经气向心性循行模式的溯源二探析及应用“一文整理并讨论了各医家的见解,本文专从 经气双向循行”的角度展开论述 经脉中的经气并非永远保持着 脏→手→头→足→腹”的循行顺序,它还有一半时间循着 腹→足→头→手→脏”的顺序运行,下面进行具体探讨三 ‘难经四一难“云: 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 吸定息,脉行六寸三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三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三”[3]该条文不但记述了经气循行的速度和一天的总路程,还揭示了一个很深

《伤寒论》

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 1 第二讲《伤寒论》用方思路与方法 2 第三讲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 3 第四讲柴胡剂群的临床应用 4 第五讲伤寒论中泻下诸方的临床应用11 第六讲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14 第七讲白虎汤类方(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18 第八讲治水诸方的临床应用20 第九讲治痞诸方的应用22 第十讲四逆汤类方的临床应用25 第十一讲关于六经辨证28 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 伤寒目前三方面研究:文献、辨证论治方法、方剂临床应用。 一、伤寒论内容: 398条112方、十卷、22篇。 第1篇辨脉篇、第2篇平脉篇为仲景脉学集中体现,介于《内经》~《脉经》、《濒湖脉学》之间过渡阶段主表 例如:浮脉主热轻即取得,重取滑数有力: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共五处。 迟脉主阳虚 主阴虚血少: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迟中迟者,此营血不足…沉主里,

迟为营血虚少。∴+芍养血,生姜引药达表。 应当学习此首二篇,以了解仲景脉学。 第3篇伤寒例:外感病成因、分类、命名、防治法、护理方法――韵文,汉以前用,故非后人(如王叔和加入)系仲景原文。《文心雕龙》:论也者,弥纶群言而讣理者也。 第4篇:痉湿暍,只有脉证,无治法方药。 一般398条不包括前四篇, 第5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6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7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8篇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第9篇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第10篇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11篇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12篇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13篇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第14篇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中十篇――398条112方 第15篇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汗篇》)例: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执水执水然,一时间许…一时间(2小时,一昼夜12段) 第16篇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第17篇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例太阳病,七八日,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 同本以互证,别本以见例。清通“圊”,欲通“续”,自可即“犹,宜”。

伤寒论关于脉诊(转载)

《伤寒论》关于脉诊(转载) 《伤寒论》关于脉诊的原文共有146条,约占全文的1/3强。古本《伤寒论》中尚有“辨脉法”(34 条)*和“平脉法”(42条)两篇脉法的专论,可见仲景对脉诊十分重视。再检阅《伤寒论》每篇的命题来看,又均以“辨某某病脉证并治”为篇名,说明其诊疾论病乃是以脉、证、治三者相结合的。由此可知,《伤寒论》诊察疾病的方法,是以“四诊合参”进行凭脉辨证,因证择方。这个有机联系的全过程,自然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综观全论的脉诊原文,约可概括为辨别证候、阐发病机、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四个方面的临床意义。兹分述于后: 一、辨别证侯 论中以脉诊来辨别证候的,有辨六经主证,有辨病名,有辨病性,有辨病位,虽然其所辨不同,但都是以脉诊来规定其特定意义则是完全一致的。 (一)辨主证 《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伤寒三日,阳明脉大。(191)“伤寒脉弦而细,头痛发热,属少阳。”(266)“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278)“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281)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腹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 (338) 凡上述六经主证的脉法,是辨别主证的关键所在。比如,太阳病具有头项强痛而恶寒的表证,则必须有“脉浮”的表脉。相反如具上述表证而没有脉浮的表脉,那就不能成为太阳表证。再如,少阴病的“脉微细”,一般地说,微为气虚,细乃血少,微细之脉并见,反映少阴病是气血虚弱的全身性功能低下的病症,故病者精神不支而欲寐。可见,六经的主证和主脉有其内在的联系,两者必然是(当然也有脉证不符的情况)以一定的病机所决定的。有是证必有是脉,六经脉法皆然,余者以此类推。 (二)辨病名 《伤寒论》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 如上所述的“缓”、“紧”、“浮”三种脉象,是如何在辨别病名上起决定性作用的?因为如果太阳中风表虚证,具有发热汗出恶风的主症,若其脉不缓而数,那疾病的本质就变成了风热表实证。又如伤寒脉浮,因为风寒束表,卫阳郁遏,正气抗邪有力,脉象应当是浮紧有力。假如具有伤寒表实之证,其脉不紧而缓或弱,无疑就是表兼里虚证,这显然又不能诊断为伤寒表实证。所以,脉象在“脉证合参”的前提下,它对病名是有定性的作用的。至于风温脉阴阳俱浮,而在临床上应当是脉浮数,即吴鞠通所说的“不缓不紧而动数”的意思。再结合原文116条“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的精神,前后印证,风温脉阴阳俱浮的浮数脉就一目了然了。 (三)辨病性 《伤寒论》说:“脉浮者,病在表…”(51)“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者,沉为里。”(223)“伤寒脉迟。。。脉迟为寒。”(333)“病人脉数,数为热……”(126)“尺中脉微此里虚……”(49)“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之……”(219) 如上所述,浮脉主表,沉脉主里;迟脉主寒,数脉主热;微细属虚,滑疾属实。这是论中以脉诊辨病性的基本规律。若再从全论的脉法和临床实际来推论,虽然以浮沉分表里,迟数辨寒热,但又当视其脉象相兼而定。例如浮紧为表寒,浮数为表热:沉数属里热,沉紧属里寒等,这样把两种脉象结合起来,才更切合临床实际。

中医脉诊之脉法大全

中医脉诊之脉法大全 脉法大全寸部脉法左寸见浮,风热上越而头痛;右寸见浮,咽喉中燥而鼻塞;左寸见芤,胸难藏血而呕吐;右寸见芤,胃多瘀血而痛疼;左寸见滑,热痰入心而舌强;右寸见滑,热痰入肺而鼻折;左寸见实,火焚心而面赤;右寸见实,火生胃而唾干;左寸见弦,风入体必多头痛;右寸见弦,风入肠定有筋挛;左寸见紧,邪盛而心痛;右寸见紧,气嗽而肺伤;左寸见洪,心胸起热闷之烧;右寸见洪,头脑生炎蒸之楚;左寸见微,心寒而虚弱何辞;右寸见微,气冷而崩陷难免;左寸见沉,心君失相火之助;右寸见沉,肺金招寒气之侵;左寸见涩,心脉火郁而未舒;右寸见涩,肺金金郁而莫达。左寸见迟,膻中虚乏而难以卫心;右寸见迟,上焦损伤而难以生气;左寸见伏,气匿于胁间;右寸见伏,气积于脘内;左寸见濡,膀胱水畜而不消;右寸见濡,皮毛汗泄而未止;左寸见弱,无血以养心;右寸见弱,乏气以生胃;左寸见大,心经血燥而怔忡;右寸见大,肺经血干而闭结;左寸见小,惊悸时生;右寸见小,怯弱日甚;左寸见虚,心中恍惚;右寸见虚,胃内衰微;左寸见细,运行乏力;右寸见细,言语无神;左寸见微,包络有寒邪之入;右寸见微,胸脘有阴气之招;左寸见急,心疼不免;右寸见急,喉痛安辞;左寸见短,三

焦之气怯;右寸见短,再宿之食难消;左寸见代,心痛勿讶;右寸见代,痰塞何妨;左寸见结,邪搏于心包;右寸见结,邪蟠于胃脘;左寸见促,积聚有烦闷之苦;右寸见促,留滞兴痞满之忧;左寸见革,心气散漫而不收;右寸见革,肺气飞跃而不返;左寸见动,欢娱妊子之祥;右寸见动,饮食伤气之兆;左寸见毛,心火动而将刑肺金;右寸见毛,肺火起而将克肝木;左寸见钩,心气安而魂梦适;右寸见钩,肺气肃而膀胱通;左寸见坚,邪犯心而呼号;右寸见坚,邪侵肺而咳嗽;左寸见躁,无血养神;右寸见躁,无精定魄;左寸见搏,火太过而焚心;右寸见搏,火太过而烁肺;左寸见石,阴寒直捣于膻中;右寸见石,冷气逼居于脘内;左寸见散,心有无可奈何之象;右寸见散,肺有但出无入之悲。关部脉法(这些脉法,目的不是让你直断,而是让你去理解,类比,多想想为什么) 左关见浮肝犯风而眼赤;右关见浮胃入风而渴生;左寸见芤必肝伤而失血;右关见芤必肠毒而便脓;左关见滑,头目肿痛堪嗟;右关见滑,脾胃热焚甚苦;左关见实,痎癖可征;右关见实,心腹多痛;左关见弦,肝旺生风;右关见弦,脾崩不食;左关见紧,筋脉急拘;右关见紧,嘈杂呕吐;左关见洪,眼目生花;右关见洪,心腹结痛;左关见沉,必阴寒之癖积;右关见沉,定冷气之难安;左关见涩,风寒邪闭因气郁有余;右关见涩,饮食伤残实血虚之不足;左关见迟,

《伤寒论》的深层奥秘

《伤寒论》的深层奥秘 ——疾病一元论探源之二 韦刃 关键词:平脉辨证阴阳会通 张仲景的《伤寒论》蕴藏如下三层结构:辨证论治、平脉辨证、阴阳会通。 仲景之后,唐宋以来,历代《伤寒论》注家数百、论著不下千种。在如此众多的研究者和论著中,受到广泛重视、被研究得最多的,只是“辨证论治”这个层次。辨证论治,即平症辨证论治,是《伤寒论》的浅层结构,非其精华所在。 《伤寒论》的辨证法,其精华部分主要是平脉辨证的时空整合法,这是一种针对整体“气”运行状态,以维护和重建机体“自和”力(扶正、强生)为目的的诊疗方法。 《伤寒论》的深层结构——平脉辨证、阴阳会通——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开发,这就是《伤寒论》这部经典遗产的继承工作,一直停留在浅表层次的主要原因。 一、辨证论治 1.后世医家及《伤寒论》注家都重视辨证论治(即平症辨证论治)平症辨证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认识疾病的方法,也是在传统中医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被广泛运用的辨证方法。目前中医临床中使用的多种辨证方法,主要是建立在平症辨证的基础之上。 《伤寒论》一书,也比较重视这种辨证论治方法,在全书的398个条目中,不涉及脉诊的辨证内容占了大部分(231条)。“平脉辨证”虽然是《伤寒论》一书的主导思想,但是,由于存在许多同脉异治,异脉同治,甚至舍脉从证等相反的例证——如同一“浮”脉,有以麻黄汤论治者(第51条),有以桂枝汤论治者(第45条),也有以五苓散论治者(第71条),还有以猪苓汤论治者(第233条);又如,同一“迟”脉,有以寒论者(第333条),有以阳气内陷而结胸论者(第134条),也有以谷瘅论者(第195条),甚至还有以大承气汤诊治者(第208条)——因而,给人们留下了《伤寒论》一书,以辨证论治为主导的印象。 辨证论治的方法,也为历代绝大部分《伤寒论》注家所重视:从唐代的孙思邈首先以“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研究方法开始,一直到清代的徐大椿,仍用“随证立方”这种彼此雷同的方法进行研究。这中间虽然经过众多的研究者作了细密的探索,结果是,花费了一两千年的时间,绕了一个大圈之后,又回到了“以方类证”的出发点上。对《伤寒论》的继承,至今为止,一直停留在这一浅表的层次上。 2.辨证论治方法的局限性: 由于人体是一个多层次的控制系统,局部器官的功能过程(异常为症候)受控于连续整体的能量(营卫运行与气化过程)过程,能量过程又受控于稳态控制(即阴平阳秘的权衡态)过程;这就使辨证论治的方法具有很难跨越疾病表面现象的局限性。古今中外,医学临床上经常发生的,对疾病错误的认识和治疗,几乎都是由这种表观局限的辨证诊疗方法造成的。

三部六病 秘而不宣的脉法 人迎气口诊脉法

三部六病,秘而不宣的脉法:人迎气口诊脉法 I导读:以自己固有的思维定式,生套古人的方法,就如一层迷雾,迷住了双眼,看不透疾病的本质。若掌握人迎气口脉法,则如拨开迷雾学中医,临床识证用方会清晰、准确。秘而不宣的人迎气口诊脉法作者/王伟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整本《伤寒论》都是以这种体例书写,沿着文意读下来便是:如果一个人得了太阳病,同时又表现出“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则这个人的处方就是桂枝汤,思路简洁易懂。但问题是张仲景并没有告诉我们怎么知道这个人病在太阳,虽然太阳病有提纲证,但是很多太阳病人没有提纲证的表现,通过提纲证无法辨别六经病。那如何准确知道病在哪一经便是六经辨证的首要问题。 幸运的是《内经》中提到的人迎气口脉法详细记录了如何明确辨明六经病,或许是因为《内经》里已经详细记载了怎么辨六经,故而张仲景书中未再提如何明辨六经。“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素问·六节藏象论》)“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

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灵枢经·终始》)从经文看很简单吧!《内经》是用如此简单的方法便轻易区分出了六经病。《内经》云:“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只要用人迎穴所在位置的动脉与太渊穴所在位置的动脉比较,就可以很容易区分出六经病。这种脉法操作起来并不比独取寸口的脉法复杂,但是为何古人却不用呢?其实只要试过几个病人答案自然就会揭晓。因为这套脉法不正确。懂点西医常识的人都知道,人迎脉实际是颈总动脉,寸口脉实际是桡动脉,颈总动脉的宽度大于桡动脉许多倍,因此只要公正诊脉,人迎脉永远大于寸口脉,两个粗细相似的脉管可以相互比较,相差如此悬殊的颈动脉与桡动脉如何比较?因此以人迎穴与太渊穴的动脉对比方法不能诊断六经病。我从梳理出不同的脏器与藏象理论并确立从藏象理论入手开始,人迎气口脉法就一直困扰着我,经过痛苦的三年学习才突破这个瓶颈。这期间不停地看书,直到有一天我真的弄通了这套脉法,那时我欣喜若狂,郁堵多年的能量一下子全释放出来了,学习到的大量知识重新有条理地排列起来,

自学脉法的第一次总结

自学脉法的第一次总结 感悟: 学习任何流派的中医典籍,一定要从典籍中建立起自己的一个人体模型。而任何中医典籍就是在论述人体的这样一个模型。或具体描述,如四圣心源。或以方说意,如医宗金鉴的删补名医方论。但是最终要以脉法的入门,才代表人体的模型的初始建立。因为中医诊断学,就包含着中医的解剖学,每个脏器的功能,就会表现在具体的临床症状上。而脉法,就是诊断学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诊法。脉搏的每一个动作形状,都是阴阳盛衰的形式,脏腑功能的表现,气血周流的作用。脉,寸关尺,就是整个一个人体模型的微缩。所以古代大医无不精通脉法,无不以脉法作为最后决断生死的凭证。而自学中医最好以脉理入手,由脉理推理出脉象和症状时,对脉象的形成了然之后,就能辨别出所对应的脉象,而不会造成困惑。 正文: 在中医看来,脉是血管承载血液,以气的力量推动。脉中,流动的就是气血,血液是液体,气是动力,所以研究脉,不能离开液体和动力的活塞运动的物理表现。所以气血旺,则,脉旺,气血衰,则脉衰,气血实,则脉实。 左右分阴阳。左,属水木,多考察阴液的盈缺。右属火土,多考察阳气的盛衰。四圣心源的模型,开水模型: 左寸关尺对应着心肝肾,右寸关尺对应着肺啤和命门。四圣心源脉法的浮沉大小篇就在说这个模型,阳主降,阴主升,肾水温暖,而生肝木,肝木调达,生心火,心火开散,把热散出,而肺金阖闭,将阳气回收,中土不滞,阳气潜藏。命门开合,将阳气封藏。相火肾水要温暖与深藏。两尺脉,就不能浮,浮的意思,就是相火不能回收,但是过沉,象征着肾水因寒而沉沦,不能上济。所以以稍沉为佳。 左关在中间,是升的通道,象征肝木,所以以不沉不浮为正常,主升,所以稍微带点弦意。要是现或浮或大等阳脉,主肝木升不上,卡在这里,积温成热而化火,就是所谓的肝火。若是沉,则是肝木无温暖之气,而下陷沉沦。这时有可能左尺脉浮,意义是肝木下陷肾水导致下热,甚至两尺脉都浮,是因为肝木下陷疏泄相火,导致下热弥盛;有可能尺脉也是沉的,意义是肝肾都是寒,无力上升。

伤寒论重点背诵条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

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

伤寒论六经辨证

《伤寒论》之六经辨证 摘要:《伤寒论》一书,以六经为纲,八法为纬,辩证论治为法,贡献给了人类社会。自汉季问世以来,至今一千七百余年,被医者奉为经典,而用之不衰,其使用价值备受医家重视。时至当代,医学科学在飞速前进,而《伤寒论》之辩证论治体系,却仍不失为临床中治疗疾病的最好方法,六经辨证既重视证的变化,又重视人的本质。这正是我中华医学独具一格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科学价值,继承和发扬这一学术,正是中医学生所承担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一是《伤寒论》的医学源流,张仲景从哪些著作,哪些医家中获得的医学知识,又收到了当时社会的哪些影响。二是《伤寒论》的三阴三阳理论,张仲景在撰写《伤寒论》以及平时行医过程中都体现了阴阳变化的思想,我们应当怎样去理解。三是六经辨证的原理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字:《伤寒论》;六经辨证;三阴三阳;张仲景;辨证论治 一、《伤寒论》的医学源流 1.《伤寒论》的几种重要学术渊源 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说:“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除此之外,仲景还借鉴了哪些著作呢? (1)《汤液经》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中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 又云“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而《伊尹汤液》在三国之末齐梁之前已经遗失,据《针灸甲乙经》推测,皇甫谧亲见并阅读《伊尹汤液》,而且还曾亲见“大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他对比二者,得出结论:《伤寒论杂病论》是仲景在《伊尹汤液》一书基础上“论广”而成。张仲景正是在《伊尹汤液》一书进行研究和条理化,并结合自己的治疗经验并补充一些内容,撰成此书。 (2)《黄帝内经》 仲景在《伤寒论序》中言:“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一般认为,仲景

伤寒论平脉法卷第一注释

平脉法 【原文】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①,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②。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③,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④,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⑤,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⑥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沈潜水溶,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大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终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腑脏,独见若神,为子条记,传与贤人。 【注释】 ①因息游布:借气息活动,精华物质得到游行输布。 ②效象形容:仿效物象描述脉的形状。 ③参差:长短不齐。 ④进退低昂:脉象有快慢高低之异。 ⑤衡铨(quán):量轻重的器具,这里喻作正常法度。 ⑥漏刻:是古代计时的水器,百刻为一昼夜,约合现代的二十四小时。 【译文】 问:人的脉象有寸关尺三部,是阴阳相互依存、维系的反映。脉的搏动与营卫气血及肺气密切相关。在人体内,营卫气血随呼吸出入、气

息的活动而循环上下、敷布周身,故有脉的跳动。人与天地相应,四时气候的变化,势必影响到人,故脉随四时而有变化,呈现多种多样的形态。例如春天脉像弦,秋天脉像浮,冬天脉像沉,夏天脉像洪。同时,病人的脉象,有大小的区别,即使在一个时间内,也往往变化不定。此外,尺部和寸部脉象可参差不齐,或见短脉,或见长脉;上部和下部的脉象可以不一,有的有脉搏存在,有的脉搏消失。并且,人自生下来,病脉搏就会发生变化,或见脉搏跳得快,或见脉搏跳得慢,或见脉浮,或见脉沉。这些都容易使人心迷意惑,动辄就丢掉纲领,请老师详加陈述,以便清楚明白。老师答:你所提到的,正是医道中的根本问题。脉有三部,就是寸关尺。营卫、气血的流行,如尺之量长短,秤之称轻重,准确无误。故肾脉沉,心脉洪,肺脉浮,肝脉弦,此为各脏正常的本脉,不会有丝毫差错。随呼吸出入,人体营卫之气流行,按漏刻时间循环周身。漏刻中水下百刻,则循环一周。因此,按寸口之脉,即可察人体虚实,观病情的变化,明阴阳的偏盛偏衰。若感受风邪,则脉象浮虚,感受寒邪则脉象牢坚,沉伏之脉主水饮停蓄,急弦之脉是支饮为害,动脉主痛,数脉主热甚。若脉不相对应于病症,须了解其变化的根源。寸关尺三部的脉象不同,疾病也就相异。脉搏太过是病态,不及也是病态。总之,邪气不是空无所见的,如果穷究其源,必能找到病变根本。因此,必须审察病在表,还是在里,分辨在上焦、中焦, 还是下焦,明确邪气所侵犯的部位,诊察推断脏腑的盛衰。若掌握了这些,就会有独到、高超的见解。为此,分条记述如下,以此传给那些有知识的人。 【评析】 本条以问答方式揭示平脉的总

三部六病秘而不宣的脉法人迎气口诊脉法完整版

三部六病秘而不宣的脉法人迎气口诊脉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三部六病,秘而不宣的脉法:人迎气口诊脉法I导读:以自己固有的思维定式,生套古人的方法,就如一层迷雾,迷住了双眼,看不透疾病的本质。若掌握人迎气口脉法,则如拨开迷雾学中医,临床识证用方会清晰、准确。 秘而不宣的人迎气口诊脉法作者/王伟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整本《伤寒论》都是以这种体例书写,沿着文意读下来便是:如果一个人得了太阳病,同时又表现出“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则这个人的处方就是桂枝汤,思路简洁易懂。但问题是张仲景并没有告诉我们怎么知道这个人病在太阳,虽然太阳病有提纲证,但是很多太阳病人没有提纲证的表现,通过提纲证无法辨别六经病。那如何准确知道病在哪一经便是六经辨证的首要问题。 幸运的是《内经》中提到的人迎气口脉法详细记录了如何明确辨明六经病,或许是因为《内经》里已经详细记载了怎么辨六经,故而张仲景书中未再提如何明辨六经。“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素问·六节藏象论》)“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

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灵枢经·终始》)从经文看很简单吧!《内经》是用如此简单的方法便轻易区分出了六经病。《内经》云:“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只要用人迎穴所在位置的动脉与太渊穴所在位置的动脉比较,就可以很容易区分出六经病。这种脉法操作起来并不比独取寸口的脉法复杂,但是为何古人却不用呢其实只要试过几个病人答案自然就会揭晓。因为这套脉法不正确。懂点西医常识的人都知道,人迎脉实际是颈总动脉,寸口脉实际是桡动脉,颈总动脉的宽度大于桡动脉许多倍,因此只要公正诊脉,人迎脉永远大于寸口脉,两个粗细相似的脉管可以相互比较,相差如此悬殊的颈动脉与桡动脉如何比较因此以人迎穴与太渊穴的动脉对比方法不能诊断六经病。我从梳理出不同的脏器与藏象理论并确立从藏象理论入手开始,人迎气口脉法就一直困扰着我,经过痛苦的三年学习才突破这个瓶颈。这期间不

古脉法

道门《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故事 廖育群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北京) 依据湖南马王堆、湖北张家山汉墓出土的早期医学著作,及传世的今本《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经典中所存留的马迹蛛丝,大抵可知古代医家曾经使用过诸如“分经候脉”、“三部九候”、“四时脉法”、“人迎寸口脉法”等一些与现今所见中医诊脉之法不同的脉诊方法。因而我在讨论中医诊脉之法的发展演变时,将这些早期的诊脉之法统称为“古脉法” [①] 。 不知道在浩如烟海的古今中医著作中是否早已有人使用过“古脉法”一词,但我以此概括与指称那些见之于古代医学经典、现今早已废弃不用的诊脉方法,却完全是由于家学渊源的影响——在家藏医书中,有名之曰《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抄本一卷。 一、 关于《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抄本 抄本的价值取决于其中所保存的“未刊之论 ”究竟具有怎样 的文化价值。如果与已知的古人遗墨、行世的思想言论大同小 异,那么这样的抄本则几乎毫无价值。家藏抄本《丹医秘授古 脉法》的主体内容是“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的诊候之 法,这种诊脉方法与现今所见通行的中医诊脉方法有所不同, 是来源于与正统中医理论体系与实用技艺完全不同的一派之 学。这个抄本作为医学知识的载体,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某种 不见于典籍记述的医学理论与技艺,而且可以作为理解传统医 学演变轨迹、实实在在触摸近代“个色中医人物”之学问与生 活的通道。 《丹医秘授古脉法》出自家父之手,其主体内容却是源于一 位具有奇特经历的四川医家周潜川的讲述。 周潜川(1905~1962),祖籍四川威远县,世居成都。早年从军为护士;后得岳丈资助,入国立武汉大学;又以官费赴英国学军工化学。回国后习武术受伤,幸得丹药救治而获痊愈,故好岐黄。离军后,负笈峨嵋、贡嘎、青城、武当诸山,遍访民间宿医与精谙医术之僧道,获益良多,家资亦尽耗于此。个人天资与如此经历,使得周氏之学既能旁及诸子、术数、气功、武术,又始终以医家的理论与实用技艺为核心;既得道家真传,又旁通儒佛两教;既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和西方近代实证科学的熏陶,又能坚持东方传统文化的韵味。这些都是一般医林人物难望项背之处。其所成就的颇具特色的一家之学,自然与古往今来靠文字功夫吃饭的“医学教授”、以及在这个知识体系下养成的医家不同;当然也与各承家技,混饭糊口的江湖郎中有异。 抗战结束,周氏悬壶上海。50年代应社会名流之邀来京施诊;又以效奇而蒙诸翁向中央举荐,遂在卫生部某副部长的安排下,由上海迁至北京“三时学会”旧址应诊,晚间开讲授业。记得当时周氏的诊费为人民币5元(足够维持一般人的每月生活)——如此昂贵的诊费足以说明其“身价”。60年代初,因治愈山西省委秘书长之顽疾痼病,又被盛情聘入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工作。此间周氏每年应邀赴各省、军区为高层人物治病,讲授气功与养生之道,但不久即因此蒙难入狱而亡。周氏以写书、授徒、炼丹为平生之“三愿”,但除了在山西工作期间曾撰写并出版《气功药饵疗法》、《峨嵋十二庄释密》外,其他均是述而未刊的草稿与课授生徒的讲义。其门人将这些材料记录整理成《丹医语录》若干卷(表1),相互传抄或油印散发。 图 家藏抄本 《丹医秘授古脉法》封面

浅谈我所熟悉的几家脉法

浅谈我所熟悉的几家脉法 近年来,在导师指导下,我陆续接触了几种脉学,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出脉学的魅力和巨大临床价值,对传统中医的脉诊学有继承也有扬弃。虽然这些脉法能否最终成为一种脉学流派尚需时间的考验,但这些脉法的出现极大丰富了传统的中医脉学,带给脉学爱好者、研究者以很大启示。 笔者拟从脉象信息的提取和分析方法的角度做介绍,其中的一些脉法笔者略有体会,有些只是接触过但印象很深刻,具有文献价值,如实记录下来之后,我相信这些脉学方法将来会遇到知音。因资料所限,篇幅所限及笔者对脉学领悟程度不够,本文只选取几家做提纲挈领的介绍。 一、意势脉法 翻阅脉学文献典籍,可以看到许多用“位、数、形、势”为纲 领论述脉象者,但是加意细读,往往有论之欠详,主次难辨之感。齐向华教授充分借鉴了这一脉学思想并加以发展完善,强调在重视脉形、脉位的基础上,着重体察脉势,最终形成对脉意的准确把握,临证时注重对脉象中脉意脉势信息的提取,形成特色鲜明的意势取脉法。脉意,泛言是指脉象诸多因素综合体现出的一种感觉,即真意,是对脉象整体特征的知觉,代表脉象根本“意图”的东西,其中包括脉势、脉位等,它更多是指一种抽象的综合。相对来讲,脉形、脉位要具体

得多。 在脉象实践中,意势脉法能够“以脉识人”,讲求把握“人的状态”,认为脉象不但能够充分体现疾病的中医学病机,而且还能够反映出人的体质、个性特征、经历。 从脉象中探知人的体质。齐教授根据《灵枢· 阴阳二十五人》的论述并参考近年出现的中医体质学分类方法,以禀赋和阴阳五行气血盛衰以及脏腑的内在变化将人的体质进行了大致分类,临证时有利于对病因病机的分析。可以借助脉象在短时间内做出不同人群的体质分析以及不同 体质对疾病易感性、疾病发展传变的规律性和转归的预测。齐教授认为人的个性特征能够体现在脉象意势信息当中。如脉势豁大的阴虚阳亢之人,个性上表现为敏感、急躁、遇事沉不住气,临床症状常见心悸,失眠,头痛等。在脉象中可以提取出脉比较细,脉来浅软豁大,脉势激越等特征,综合形成不包容而失涵的脉意。意势脉法能够将诊到的脉象特征与中医传统理论紧密结合,服务临床,为中医辨证在病机上打开渠道,提供可靠依据。脉的意势作为立法遣方的基础,凭脉辨证,凭证用药,有的放矢,疗效显著,给人很奇妙的感觉。如对人敏感程度的判断,常常依据脉势当中“锐利”的手感。当脉象来去之时出现锐如刀锋的脉感,人的神经类型比较敏感,容易发觉细致的东西。反之,升支钝圆,艰涩难进,往往是不慧、迟钝的表现。

平脉法(四)——气运脉法

平脉法(四)——气运脉法 作者/吴雄志先生导读:标本法、聚类法、抓独法、平脉法和截断法,这五法是理、法、方、药一脉贯通的。标本法属于理,聚类法属于法,抓独法、平脉法和截断法是方和药。抓独法直接把方抓出来,即先证后诊——用抓独法直接把方确定,再用四诊去证实,而不是根据四诊的资料来辨证。平脉法就更奇特了,以脉定药,以药定方。把脉定在人身上的几个穴位,进一步确定药物;药物一旦确定,方就可以确定。气运脉法气运脉法主要讲脉的升降出入和升降浮沉。升降出入,是《伤寒论·平脉法》讲的“出入升降,漏刻周旋”;升降浮沉,是《伤寒论·平脉法》讲的“审察表里,三焦别分”。表里是浮沉的问题,三焦是升降的问题。用脉的浮沉、长短、来去,定升降出入。第一是出入法,用脉的来去定出入。《伤寒论·平脉法》讲:“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摸脉时,脉搏冲击手,如果来的很快,去的缓,这就叫“出疾入迟”。来是出、去是入,“名曰内虚外实也”。如果说“来迟去疾,此出迟入急”,这句是什么意思?就是脉搏跳动冲击手的时候,如果缓缓地跳上来,很快又掉下去了,这叫“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简言之,出入法是根据脉搏冲击手的来与去,

判断表里的虚实问题。这种脉法可反应人体气机的出入,脉搏来冲击手代表气机的出,与表证有关系;脉搏掉下去代表气机的入,与里证有关系。“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如果脉搏冲击手,来的时候力气不够,去的时候很大,就是里证。以脉搏来去的速度与力量辨别表里,这是出入法。表里是一个什么问题?表里就是出入。第二是脉位法,用脉位辨浮沉。《伤寒论·平脉法》讲:“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者”。菽就是豆,一个豆就是一个菽。“师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这是根据脉力的浮、中、沉三部,把脉分了十二菽,可以辨别心、肺、脾、肝、肾。心肺,轻轻地按,其中最轻的是肺,重一点是心;脾脉在中间,再重是肝,最后重到骨头是肾。由脉位的浮沉来辨我们的五脏,这是脉位法。第三是脉形法,用脉形辨长短。右手的寸、关、尺,分别代表肺、脾、肾。气升则水布,肺为水之上源,脾主治水,肾为水之根。气机上升,肺则宣发全身之水,所以气升则水布。左手的寸是火、关是木、尺是水,水生木,木生火,分别代表心、肝、肾。人身的火,君火是心、相火是肝、命火是肾。心主血脉,肝藏血,肾精血互化,所以火降则血下。举个例子,女性排除少阴证的心烦失眠,如果舌尖红,那她就要来月经。如果舌尖红而月经不下的,是任脉

人迎寸口脉法

为何古人却不用(此脉法)呢……人迎脉实际是颈总动脉,寸口脉实际是桡动脉……颈总动脉的宽度大于桡动脉许多倍……人迎脉永远大于寸口脉……因此以人迎穴与太渊穴对比不能诊断六经病。…… 人迎寸口脉一直困扰着我,直到有一天我真的弄懂了这套脉法,那是我欣喜若狂……如果没有亲历过痛苦的思考,无论我怎么强调这套脉法的重要性你都不会有感觉,但当你掌握了这套脉法,就可以轻松准确地判断六经病的病位,临床疗效便有了质的飞跃。 “《脉法赞》云:心肝出左……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审而知者,针入病愈。《脉经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 真的太感谢王叔和了,如果没有他,我永远都不会知道人迎与气口的位置,也永远不会真正弄懂人迎气口脉法……这篇文献的定位是: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右关前一分为气口…… 左手关前一分比较,左手脉大就是阳病,右手脉大就是阴病……关脉的大小为标准的两盛。如果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脉为一盛;关前一分与关脉差不多大为二盛;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脉为三盛…… 诊脉时先通过左右手关前一分大小的对比,判断病是在阳病还是在阴病,左手脉大为阳病,反之为阴病。然后将盛的一侧关前一分与关脉比较,判断病人具体病变所在。以左手脉大而言,如同时左手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则病在少阳;如大小差不多,病在太阳;如明显大于关,病在阳明。以右手脉大而言,右手关前小于关,病在厥阴;如大小差不多,病在少阴,如明显大于关,病在太阴…… 根据这套脉法,临床便可精确判断六经病……如果病人主诉头晕,一摸脉整体也是弦脉,但同时气口二盛,我便可初步判断为少阴病,再进行方向性的问诊如是否没精神、怕冷等,如果证状又能证明是少阴病,就可以应用真武汤加减。 人迎气口脉法是快速判断人体状态的一个纲领性的脉诊方法,分出六经并不是脉诊的全部,而是脉诊的开始,我用人迎气口脉诊法分出六经后,必须还要参考整体脉的大小、虚实、滑涩等,还要参业寸脉与尺脉。寸以候表,尺以候里。寸脉可以反映病人表的虚实情况,尺脉可以反映内里的虚实情况。以发汗为例,用麻黄汤发汗必须要表里都实才可,寸尺任何一部虚都不可用麻黄汤;用桂枝汤发汗,尺脉不能大虚,尺脉过虚只能通过补益的方法使其自汗。 当我将人迎寸口脉法应用于临床,我的疗效有了质的飞跃……我用大量的临床来验证过这套脉法,精准无比。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