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太极拳》教学大纲

《简化太极拳》教学大纲
《简化太极拳》教学大纲

《简化太极拳》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武术是以技击的攻防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同时注重培养意志品质和增强体质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当代大学生是将中国武术发扬光大并推向全世界的最有力的智慧团体,发挥着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因此,大学生对武术的爱好与追求,除了表现在学习武术的技术和方法上,还应该对武术内涵及其文化渊源有更高的追求与理解,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体验练习武术、欣赏武术、运用技法以及创编武术套路的艰辛与乐趣,用身心感受武术带来的快乐,用心灵体验武术的博大精深。大学生练习武术一定要树立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和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观念,通过习武修德将把自己锻炼成为身心健全的优秀人才。

简化太极拳是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删去了繁难和重复的动作,加以简化、改编的太极拳普及套路。全套动作结构安排合理,体现了由简至繁、先易后难的原则。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武术基本功、攻防格斗技术和太极拳动作的柔和、缓慢、圆活、连贯的风格特点。

二、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的前设课程知识

喜欢太极拳运动项目,了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相关知识,平时对太极拳运动项目的比赛和表演有所了解,具备柔韧、协调、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

三、学时分配

(一)理论(2学时)

1、太极拳的起源,历史演变和发展。

2、二十四式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3、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体育养生与保健知识、锻炼的自我监督与评价。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太极拳的由来,整套技术动作以及健身、攻防特点。

(二)实践(32学时)

1、太极拳基本功(2学时)

(1)肩功包括:1、压肩;2、抡臂

(2)腰功包括:1、腑腰;2、涮腰

(3)腿功包括:1、压腿;2、搬腿;3、踢腿4、控腿

(4)桩功包括:1、松静桩;2、起落桩;3、虚实桩;4、调息桩

基本要求:通过基本功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尽快地掌握演练太极拳的基本技法,全面提高太极拳的动作质量,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延长运动寿命,提高专项身体素质。

2、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18学时)

全套动作分为四段,共24势,又称“二十四式太极拳”。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套路技术,要求头部自然上顶,上肢沉肩垂肘,舒指塌腕,躯干含胸圆背,下肢虚实分明,进退轻灵。体松心静,缓慢柔和,动作、呼吸和意念相配合。

3、一般身体素质(12学时)

(1)力量素质:俯卧撑、负重蹲起。

(2)速度素质:快速冲拳、短距离冲刺。

(3)耐力素质:长距离跑、重复上下坡跑。

(4)体能训练:力量训练、速度训练、有氧、无氧耐力训练、柔韧和协调训练。

(5)长距离跑达标:男生:3200米,女生:2400米。

基本要求:通过一般身体素质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增强体质、加强体能,全面提高身体的机能,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为很好的学习专项内容做铺垫。

(三)、考核(2学时)

五、教材及学生参考书

(一)教材

1、张宏成主编.面向21世纪高校教材,《大学体育新教程健身原理与方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2、张宏成主编.面向21世纪高校教材,《大学体育新教程竞技运动与科学锻炼》.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3、高谊主编.《武术》.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二)参考书

1、体育学院通用教材,《武术》.人民体育出版社,1978年出版.

2、吴图南著.《国术概论》.中国书店,1984年出版.

3、顾留馨.《太极拳术》.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出版.

4、李德印,李春莲.《二十四式太极拳教与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5、肖威编著.《大学体育健康理论与实践》.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

6、胡金平主编.《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及教案评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

7、浙江省高等学校教材,《体育与健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

8、陈智勇主编.《大学体育理论教程》.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六、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

由于太极拳动作幅度舒展大方,身体关节活动范围较大,对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弹性以及力量等身体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要求学生课外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平时保证充分的练习时间,看与教学有关的图像资料。同时,又是一个安全健身的过程。

七、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一)考核内容

(二)考核方法

1、大学一、二年级学生

(1)专项运动技能内容考核(占30%):由课程组教师统一制定考核内容、标准和办法进行技评与达标考核。

简化太极拳技术评分标准

米(男)、800米(女)。考核标准统一制定(见附表1)。

(3)理论考核(占10%):采用网上统一考核。

(4)平时成绩(占30%):

①上课出勤率(占10%):请假见习者不扣分,请假一次扣一分,旷课一次扣2分,请假和旷课累计次数超过总课时数三分之一者,体育课成绩不予评定,应重修。

②课外体育锻炼考勤(占20%):课外体育锻炼每学期45次,缺一次扣2分,累计缺3次以上者体育成绩不予评定。

(5)长距离跑达标考核:

①男生:3200米;女生:2400米。每学期达标测试一次,由任课教师自行安排,标准统一制定(见附表2)。

②未达标者,体育成绩不予评定,下学期开学第三周补测合格后,再给予评定体育成绩。

(6)补充说明

①学生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某项内容考核者,可凭学生自己申请、医院证明、班主任或学院辅导员签字、所在学院盖章,该项考核内容可以免考。

②免考项目的成绩按该项目评分标准30分给予。

③学生无故缺考考核项目中任何一项,不给予评定体育成绩。

2、体能素质拓展计分

(1)体育课程加分

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参加省大学生运动会或全国大学生体协单项协会组织的单项比赛取得前八名加7分,参加省大体协单项协会、温州大学、温州市等组织的各类体育单项比赛取得前六名加5分,参加学院和学校单项协会组织的体育单项比赛加3分。各类体育竞赛成绩的认定,均以赛会提供的体育竞赛成绩册记录的成绩为准,一年内只进行一次最高赛事取得的名次加分,不累加计分。

(2)学生综合素质考评计分

课外体育锻炼出勤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分,按100分制计分,学期出勤45次计100分,每减少1次扣2分,余此类推,然后折算成20%的分数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分。

八、大学体育课程要求

(一)学生在校期间,大学体育成绩不合格者不计学分,不予毕业。

(二)学生在校期间,每学期要参加规定次的课外体育锻炼,考勤不合格者不计学分,不予毕业。

(三)学生在校期间,每学期要进行长距离跑达标考核,男生3200米,女生2400米,不达标者不计学分,不予毕业。

附表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