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

贵州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
贵州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

某某某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方案报告

*******公司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分公司编制日期:二零一七年九月二十七日

目录 目录 ............................................................................................................. I 1 前言 (1) 2 总则 0 2.1 编制原则 0 2.2 编制依据 (2) 3 环境风险识别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7) 4.1布袋除尘器破损防范措施 (7) 4.2氨水储罐破裂破损防范措施 (7) 5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评估 (7)

**************分公司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1 前言 环境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是识别公司存在有主要的环境风险源,划分环境的风险级别,采取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措施,如何将无法接受的环境风险水平降至社会和环境可接受的最低限度。 环境风险评估是环境管理的科学基础和重要依据。环境风险评估主要评价人为环境风险,即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危害生态环境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在不同概率下时间后果的严重性,并决定采取适宜的对策。环境风险评估能增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环境意识,加强环境管理,切实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2 总则 2.1 编制原则 ⑴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⑵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单位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⑶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企业突发环境风险评估报告详解

企业突发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的编写 目录 1 前言 2 总则 3 资料准备与环境风险识别 4 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分析 5 现有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6 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7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8 附图 1.前言 主要说明为什么要进行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一般来说,需对本行业的环境风险现状、潜在危害进行简要说明,强调风险评估与应急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总则 包括编制原则和编制依据两个部分。 ?编制原则 ?编制依据 可以引用指南中列出的相关规范性文件和法律法规,同时应增加与企业自身特性有关的安全、环保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政策法规、技术指南、标准规范、其他文件)。 3.资料准备

此部分内容包括企业基本信息、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情况、生产工艺、安全生产管理等。 企业基本信息 分别说明下列内容 (1)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单位所在地、中心经度、中心纬度、所属行业类别、建厂年月、最新改扩建年月、主要联系方式、企业规模、厂区面积、从业人数等(如为子公司,还需列明上级公司名称和所属集团公司名称); (2)自然地理概况表,包括地形、地貌(如在泄洪区、河边、坡地)、气候类型、年风向玫瑰图、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极端天气情况和自然灾害情况(如地震、台风、泥石流、洪水等); (3)企业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表,列明环境功能区划情况以及最近一年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需要制作企业地理位置图、厂区平面布置图、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分布图,企业雨水、清净下水收集、排放管网图、污水收集、排放管网图以及所有排水最终去向图 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 此处所列情况是为以后进行等级评估时确定E值所用,因此,对周边受体的调查应结合“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划分”(附表1)来进行。主要应关注以下内容: (1)企业周边5Km范围内大气环境风险受体(包括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重要基础设施、企业等主要功能

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公司环境风险评估 报告

*******公司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分公司 编制日期:二零一七年九月二十七日

目录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前言 (1) 2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编制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编制依据 (2) 3 环境风险识别..........................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7) 4.1布袋除尘器破损防范措施 (7) 4.2氨水储罐破裂破损防范措施 (7) 5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评估 (7)

**************分公司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1 前言 环境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是识别公司存在有主要的环境风险源,划分环境的风险级别,采取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理措施,如何将无法接受的环境风险水平降至社会和环境可接受的最低限度。 环境风险评估是环境管理的科学基础和重要依据。环境风险评估主要评价人为环境风险,即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危害生态环境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在不同概率下时间后果的严重性,并决定采取适宜的对策。环境风险评估能增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环境意识,加强环境管理,切实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2 总则 2.1 编制原则 ⑴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⑵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单位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⑶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

企业突发环境风险评估报告详解

企业突发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的编写目录 1 前言 2 总则 3 资料准备与环境风险识别 4 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分析 5 现有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6 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7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8 附图

1.前言 主要说明为什么要进行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一般来说,需对本行业的环境风险现状、潜在危害进行简要说明,强调风险评估与应急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总则 包括编制原则和编制依据两个部分。 ?编制原则 ?编制依据 可以引用指南中列出的相关规范性文件和法律法规,同时应增加与企业自身特性有关的安全、环保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政策法规、技术指南、标准规范、其他文件)。 3.资料准备 此部分内容包括企业基本信息、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情况、生产工艺、安全生产管理等。 3.1企业基本信息 分别说明下列内容 (1)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单位所在地、中心经度、中心纬度、所属行业类别、建厂年月、最新改扩建年月、主要联系方式、企业规模、厂区面积、从业人数等(如为子公司,还需列明上级公司名称和所属集团公司名称); (2)自然地理概况表,包括地形、地貌(如在泄洪区、河边、

坡地)、气候类型、年风向玫瑰图、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极端天气情况和自然灾害情况(如地震、台风、泥石流、洪水等); (3)企业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表,列明环境功能区划情况以及最近一年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需要制作企业地理位置图、厂区平面布置图、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分布图,企业雨水、清净下水收集、排放管网图、污水收集、排放管网图以及所有排水最终去向图 3.2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 此处所列情况是为以后进行等级评估时确定E值所用,因此,对周边受体的调查应结合“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划分”(附表1)来进行。主要应关注以下内容: (1)企业周边5Km范围内大气环境风险受体(包括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重要基础设施、企业等主要功能区域内的人群、保护单位、植被等); (2)企业周边5Km范围内土壤环境风险受体(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居住商用地等); (3)排放口下游10Km范围内的水环境受体情况(包括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来水厂取水口、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特殊生态系统、水产养殖区、鱼虾产卵场、天然渔场等); (4)排放口下游按受纳水在24小时体内可达到国界、省界、市界等情况; (5)企业周边500米范围内的人口数量统计

木材加工环境风险评估

木业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编制单位:木业公司 2017年8月

目录

1.前言 木业公司注册资金200万元,公司位于昌乐县乔官镇黄家洼村 19号,中心坐标为118°54′01″E,36°32′59″N。经营范围:建筑模板、胶合板、多层板、包装箱板、木质托盘生产销售;法定代表 人:赵建华。项目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建设有加工车间3座、仓库1座,以及办公室等建筑物。购置有冷压 机、热压机、铺板流水线、锅炉等设备11台(套)。 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 (环发[2015]4 号)的要求,企业须进行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试行)》 评估,企业委托我单位协助其对厂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进行评估。接 到建设单位的委托后,我们组织人员踏勘企业厂区现场,搜集了相 关的技术资料,全面的识别了企业存在的环境风险,分析预测了可 能发生的突发环境风险事故造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论证了厂区现 有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最终确定了企业的环境风险等级。 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各级环保局、监测站的大力支持和 帮助,得到了建设单位的积极配合,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项目组 2017年5月

2总则 编制原则 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要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与应急结合”的原则。在《木业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的编制过程中,贯彻了以上原则。 此外,为了真实反映企业环境风险水平,同时兼顾近期发展规划,按照“全面识别风险”的原则,在企业风险等级划分过程中:通过定量分析企业生产、加工、使用、存储的所有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评估生产工艺与风险水平(M)以及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E),按照矩阵法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进行划分。 编制依据 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主席令第九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主席令第六十九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12月1日(主席令第70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主席令第6号);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591号);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附录简化

A.2 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 采用评分法对企业生产工艺、安全生产控制、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环评及批复落实情况、废水排放去向等指标进行评估汇总,确定企业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评估指标及分值分别见表1与表2。 表 1 企业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评估指标 表 2 企业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A.2.1 生产工艺 列表说明企业生产工艺及其特征:生产工艺名称,反应条件(包括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是否属于《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或国家规定有淘汰期限的淘汰类落后生产工艺装备等。 按照表3评估企业生产工艺情况。具有多套工艺单元的企业,对每套生产工艺分别评分并求和。企业生产工艺最高分值为20分,超过20分则按最高分计。表3中的化工工艺名录将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状况和有关规定适时调整。

注1:高温指工艺温度≥300℃,高压指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10.0MPa,易燃易爆等物质是指按照GB20576至GB20602《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所确定的化学物质;注2:指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最新年本)中有淘汰期限的淘 汰类落后生产工艺装备。 A.2.2 安全生产管理 按照表4评估企业现有安全生产管理情况,并附相关证明文件。 表 4 企业安全生产控制 A.2.3 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 从生产装置、储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辅助生产设施及环境保护设施等方面,列表说明每个涉及环境风险物质的环境风险单元及其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的实施和日常管理情况。 对照表5,列出每个风险单元所采取的水、大气等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包括:截流措施、事故排水收集措施、清净下水系统防控措施、雨排水系统防控措施、生产废水处理系统防控措施;毒性气体泄漏紧急处置装置和毒性气体泄漏监控预警措施;环评及批复的其他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等。 按照表5评估企业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情况。若企业具有一套收集措施,兼具或部分兼具收集泄漏物、受污染的清净下水、雨水、消防水功能,应按表5对照相应功能要求分别评分。

木材加工环境风险评估

木材加工环境风险评估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木业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编制单位:木业公司 2017年8月

目录

1.前言 木业公司注册资金200万元,公司位于昌乐县乔官镇黄家洼村19号,中心坐标为118°54′01″E,36°32′59″N。经营范围:建筑模板、胶合板、多层板、包装箱板、木质托盘生产销售;法定代表人:赵建华。项目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建设有加工车间3座、仓库1座,以及办公室等建筑物。购置有冷压机、热压机、铺板流水线、锅炉等设备11台(套)。 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 [2015]4 号)的要求,企业须进行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企业委托我单位协助其对厂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进行评估。接到建设单位的委托后,我们组织人员踏勘企业厂区现场,搜集了相关的技术资料,全面的识别了企业存在的环境风险,分析预测了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风险事故造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论证了厂区现有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最终确定了企业的环境风险等级。 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各级环保局、监测站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得到了建设单位的积极配合,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项目组 2017年5月

2总则 编制原则 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要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与应急结合”的原则。在《木业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的编制过程中,贯彻了以上原则。 此外,为了真实反映企业环境风险水平,同时兼顾近期发展规划,按照“全面识别风险”的原则,在企业风险等级划分过程中:通过定量分析企业生产、加工、使用、存储的所有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评估生产工艺与风险水平(M)以及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E),按照矩阵法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进行划分。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主席令第九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主席令第六十九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14年12月1日(主席令第70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009年5月1日(主席令第6号);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591号);

环境风险评估实施报告(彩星)

较大环境风险级别表征:Q2M3E3 成都彩星化工有限公司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CX/EHS-E-01) 第一版 企业法人:执行人:胡宗伟张弘明

2016-02-10发布2016-02-10实施 成都彩星化工有限公司发布

1、前言 当前,我国已进入突发环境事件多发期和矛盾凸显期,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风险防范与管理,2011年10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明确提出了“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和妥善处理突发环境事件,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201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推进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开展环境风险调查与评估”。为贯彻落实“十二五”环境风险防控任务,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规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行为,为企业提高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提供切实指导,为环保部门根据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实施分级差别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环保部出台《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对企业的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涉及(包括生产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三废”污染物等)附录B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中的化学物质(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物质)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化学物质进行风险评估,并且对评估企业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及建议。通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为企业加强内部环境管理、防范环境风险和预防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提供技术指导,源头上提升企业环境风险防范能力,降低区域环境风险,最终达到大幅度降低突发环境事件发生,保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评估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本指南适用于对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已建成投产或处于试生产阶段的)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评估对象为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涉及(包括生产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三废”污染物等)附录B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中的化学物质(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物质)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化学物质的企业。 本指南不适用于下列情况的环境风险评估:1)涉及核设施与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单位;2)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3)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或单位;4)尾矿库;5)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6)军事设施;7)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城镇燃气管道;8)加油站、加气站;9)港口、码头。 2 规范性文件 本指南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2.1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 《环境保护法》; 《突发事件应对法》; 《安全生产法》; 《消防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1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5号);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 《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环发〔2013〕20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版)》;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最新年本); 《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 《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 2.2标准、技术规范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05);

最新xx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方案报告

xxxx环境科技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经营单位:xxxx环境科技编制单位:xxxx环境科技

第一章前言 环境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是确定各种政策法规或生态环境的风险大小,以及确定什么样的风险水平是社会和公众可接受的,如何将无法接受的风险水平降至社会可接受的最低限度。 环境风险评估是环境管理的科学基础和重要依据。 环境风险评估主要评价人为环境风险,即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危害生态环境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在不同概率下时间后果的严重性,并决定采取适宜的对策。 环境风险评估能增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环境意识,加强环境管理,切实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第二章总则 2.1 编制原则 (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以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准绳,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单位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三)依靠科学,依法规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应急救援工作。 (四)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

性、权威性、规性和可操作性。 2.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22 号); 《中华人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32 号); 《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66 号); 《中华人民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58号); 《中华人民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70 号); 《中华人民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83 号); 《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60 号);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重大危险塬辨识》(GB18218-2000);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陕环发〔2011〕88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 号);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附件 xxxx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xxxx有限公司 二O一五年八月

目录 1 前言 (1) 1.1工作背景 (1) 1.2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的意义 (1) 1.3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 (2) 2 总则 (3) 2.1编制原则 (3) 2.2编制依据 (3) 3 环境风险现状调查 (5) 3.1企业基本信息 (5) 3.2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 (8) 3.3涉及环境风险物质信息 (9) 3.4生产工艺 (10) 3.5安全生产管理 (11) 3.6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 (12) 3.7企业现有应急资源 (14) 4 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分析 (15) 4.1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 (15) 4.2突发环境事件情景源强分析 (15) 4.3环境风险释放途径与所需应急资源分析 (16) 4.4突发环境事件危害后果分析 (16) 4.5历史经验教训 (17) 5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 (19) 5.1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汇总表 (19) 5.2环境安全隐患治理实施计划 (20)

6 确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21) 6.1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Q) (21) 7 附图 (22)

1前言 根据广东省环保厅《2014年全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粤环[2014]13号)》中“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作为企业编制修订突发环境应急预案的重要依据,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同时备案。”以及《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关于印发〈深圳市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要求,公司应当及时划定企业环境风险等级,编制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因此,企业需要编制《xxxx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作为《xxxx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附件内容。 本报告针对xxxx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包括生产原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物、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等)的风险物质进行识别,分析其可能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后果,并对公司运行期间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公共秩序、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加以应对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进行评估。1.1工作背景 根据《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环境风险企业开展环境安全达标建设,开展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是做好企业环境安全达标建设的重要前提,为此我公司按照环境保护部印发的《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要求编制了本报告。 1.2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的意义 通过分析各类事故衍化规律、自然灾害影响程度,识别环境危害因素,分析与周边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单位、区域环境的关系,构建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确定环境风险等级。

某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xxxx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 》 经营单位:xxxx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单位:xxxx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第一章前言 环境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是确定各种政策法规或生态环境的风险大小,以及确定什么样的风险水平是社会和公众可接受的,如何将无法接受的风险水平降至社会可接受的最低限度。 环境风险评估是环境管理的科学基础和重要依据。 环境风险评估主要评价人为环境风险,即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危害生态环境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在不同概率下时间后果的严重性,并决定采取适宜的对策。 环境风险评估能增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环境意识,加强环境管理,切实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第二章总则 编制原则 (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以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准绳,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单位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三)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四)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

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2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6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 号);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重大危险塬辨识》(GB18218-2000);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陕西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陕环发〔2011〕88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 号);

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修订版) 2015

附件1 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修 订 版 二〇一五年四月

目录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1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 (1) 2.2标准、技术规范 (3) 2.3其他参考资料 (4) 3 术语与定义 (4) 4 环境风险评估程序 (5) 4.1环境风险识别 (5) 4.2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5) 4.3环境风险分析、现有风险防控措施差距分析与实施计划 (6) 5 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7) 5.1环境风险物质与临界量比值(Q) (7) 5.2环境风险及其控制水平(M) (8) 5.2.1评估指标及分值 (8) 5.2.2评分方法 (9) 5.3环境风险受体(E)评估 (14) 5.4环境风险等级确定 (15) 5.4.1分级矩阵 (15) 5.4.2级别表征 (16) 6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主要内容 (16)

6.1 总论 (16) 6.2 区域环境概况 (16) 6.3 企业概况 (17) 6.4 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17) 6.5 环境风险分析 (18) 6.6 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19) 6.7 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21) 6.8 附图 (21) 附表1 企业环境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 (22) 附表2 环境风险及其控制水平评估指标评分依据 (35)

1适用范围 本技术指南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评估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本技术指南适用于对浙江省范围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评估对象为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涉及(包括生产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三废”污染物等)附表1企业环境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中的化学物质(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物质)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化学物质的企业。加油站可参照本指南编制。 本技术指南不适用于下列单位和设施的风险评估:1)涉及核设施与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单位;2)尾矿库;3)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4)军事设施;5)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或单位;6)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城镇燃气管道;7)加气站;8)港口、码头。 若企业所属行业已发布相应的技术规范,则采用所属行业的技术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技术指南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2.1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

化工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化工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环境风险 评估报告 1

宣城市楷昂化工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宣城市楷昂化工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零一七年一月

第 1 章前言 当前中国已进入突发环境事件多发期和矛盾凸显期,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10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 ]35号),明确提出了”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和妥善处理突发环境事件,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 为贯彻落实”十二五”环境风险防控任务,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规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行为,为企业提高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提供切实指导,为环保部门根据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实施分级差别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环保部与 4月3日出台了<关于印发<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 ]34号)。 根据环保部<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 ]4号)文件要求和<宣城市城市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结合宣城市楷昂化工有限公司实际情况,为查清当前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科学评估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客观界定环境风险等级,并为环境安全达标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特委安徽省金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其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接受委托后,专门成立了环境风险评估工作组,在宣城市楷昂

化工有限公司厂区现场勘察及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 ]34号)(以下简称”评估指南”)、<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 ]4号)的要求,编制完成了本评估报告。

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编号:CDHG201502 版本号:Y A02 xxxx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人: 审核人: 发布人: : 目录 第一部分风险评估报告 第一章前言---------------------------------------------------------------------1 1.1编制目的-------------------------------------------------- ------------1 1.2编制依据-------------------------------------------------- ------------1 1.3适用范围-------------------------------------------------- -------2 1.4工作原则-------------------------------------------------- ------------2

第二章公司危险性分析-------------------------------------------------------2 公司基本情况---------------------------------------------------------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3 第三章风险识别--------------------------------------------------------------6 源项分析-------------------------------------------------------------15 最大可信事故概率确定--------------------------------------------17 危险物质源强确定-------------------------------------------------19 后果计算--------------------------------------------------------------19 第四章风险计算和评价-----------------------------------------------------20 泄漏危害后果---------------------------------------------------------20 风险评价---------------------------------------------------------------23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环办〔2014〕34号

附件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评估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本指南适用于对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已建成投产或处于试生产阶段的)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评估对象为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涉及(包括生产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三废”污染物等)附录B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中的化学物质(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物质)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化学物质的企业。 本指南不适用于下列情况的环境风险评估:1)涉及核设施与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单位;2)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3)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或单位;4)尾矿库;5)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6)军事设施;7)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城镇燃气管道; 8)加油站、加气站;9)港口、码头。 2 规范性文件 本指南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 《环境保护法》; 《突发事件应对法》; 《安全生产法》; 《消防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1号);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5号);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 《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环发〔2013〕20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版)》;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最新年本); 《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修订稿从P38-40: 6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 根据《企业环境风险等级评估方法(征求意见稿)》通过定量分析企业生产、使用、存储的化学品与事故环境风险物质临界量的比值(Q),工艺过程与风险控制水平(M)以及环境风险受体(环境保护目标)敏感性(E),按照分级矩阵法将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为重大、较大和一般三级,分别用蓝色、黄色和红色标识。分级程序见图6-1。 图6-1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流程示意图 6.1 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评估 对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发【2014】34),项目涉及的环境风险物质主要有:氧化镉,硫酸镉,盐酸。根据企业化学品

种类与数量(折纯),与临界量分别进行比对,计算比值(Q ): (1)当企业只涉及一种化学物质时,该事故环境风险物质的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即为Q 。 (2) 当企业存在多种事故环境风险物质时,则按式(1)计算事故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 ): 1 (22) 11≥+++= n n Q q Q q Q q Q (1) 式中:q 1, q 2, ..., q n ——每种事故环境风险物质的最大储存量或使用量,且数量超过对应临界量的5%,t ; Q 1, Q 2, ..., Q n ——各事故环境风险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t 。 计算得到事故环境风险物质与临界量比值(Q )后,将Q 值划分为3个级别,分别为:(1) 1≤ Q <10;(2) 10≤ Q <100;(3) Q≥100。 本项目Q 值见表6-2 表6-2企业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值比值 因此,企业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值比值(Q )为18。 6.2工艺过程与风险控制水平(M )评估 6.2.1评估指标及赋值 评估指标及赋值见表6-3

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公司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分公司 编制日期:二零一七年九月二十七日 目录 **************分公司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1 前言 环境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是识别公司存在有主要的环境风险源,划分环境的风险级别,采取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措施,如何将无法接 受的环境风险水平降至社会和环境可接受的最低限度。 环境风险评估是环境管理的科学基础和重要依据。环境风险评估主要评价人为环境风险,即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危害生态环境事件的发生

概率,以及在不同概率下时间后果的严重性,并决定采取适宜的对策。环境风险评估能增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环境意识,加强环境管理,切实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2 总则 编制原则 ⑴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⑵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单位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⑶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⑷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编制依据 法律、法规依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12月1日);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附录简化

A.2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 ) 采用评分法对企业生产工艺、安全生产控制、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环评及批复落实情况、废水排放 去向等指标进行评估汇总,确定企业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评估指标及分值分别见表1与表 2。 表1 企业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评估指标 表 A.2.1生产工艺 列表说明企业生产工艺及其特征:生产工艺名称,反应条件(包括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是否 属于《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或国家规定有淘汰期限的淘汰类落后生产工艺装备等。 按照表3评估企业生产工艺情况。具有多套工艺单元的企业,对每套生产工艺分别评分并求和。企 业生产工艺最高分值为20分,超过20分则按最高分计。表3中的化工工艺名录将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状况和有关规定适时调整。

表3 企业生产工艺 注1:高温指工艺温度》300C,高压指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lO.OMPa,易燃易爆等物质是指按照GB20576至GB20602《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所确定的化学物质;注2:指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最新年本)中有淘汰期限的淘 汰类落后生产工艺装备。 A.2.2安全生产管理 按照表4评估企业现有安全生产管理情况,并附相关证明文件。表4 企业安全生产控制 A.2.3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 从生产装置、储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辅助生产设施及环境保护设施等方面,列表说明每个涉及 环境风险物质的环境风险单元及其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的实施和日常管理情况。 对照表5,列出每个风险单元所采取的水、大气等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包括:截流措施、事故排水收 集措施、清净下水系统防控措施、雨排水系统防控措施、生产废水处理系统防控措施;毒性气体泄漏紧急处置装置和毒性气体泄漏监控预警措施;环评及批复的其他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等。 按照表5评估企业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情况。若企业具有一套收集措施,兼具或部分兼具收集 泄漏物、受污染的清净下水、雨水、消防水功能,应按表5对照相应功能要求分别评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