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下农村高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摘要:《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应“侧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因此,阅读理解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课标》对阅读理解教学和检测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是一个当务之急的课题。英语课程标准目标要求能读懂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但由于农村中学学生使用英语环境面狭小,学生手头资料少、课外补充阅读少,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很大的欠缺。本文就我所处的农村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所面临的困难做了细致的分析,找出合适的对策予以解决,并指出了掌握科学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是提高英语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农村中学阅读能力阅读方法能力培养

一、现状与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

农村中学较之城市中学在资源配置上差距很大。城市学校设施齐全、资料丰富、师资强,而农村学校在各条件上正相反,不要说语音室,就连资料都不齐全,教材也有城市化倾向,总体讲是起点高、难度大、内容多,农村中学师生均不能很好适应。其次,在生源上,以我校为例,学生高一年的录取成绩是整个福清地区最后几名,很多学生在初中时的英语基础就很差,对英语的兴趣不高,尤其是在阅读方面,进入高中,随着难度的加大,学生的兴趣也在慢慢呈下滑趋势。本人对进行英语学习和教学活动的学生和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反映出影响农村英语阅读的因素

学生本身的语言认知水平、智力水平、生理发展水平、心理因素等一般因素外,影响农村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因素还有以下方面:

1、语言基础知识对阅读理解的影响

目前农村中学学生接触的英语材料大都只有课本及练习,英语阅读课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以文章作为实体而非载体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材料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阅读策略和方法去获取信息的能力,忽视了语言运用能力的真正养成,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相当有限。新课程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新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要提高阅读的理解能力,丰富的词汇,扎实的语法知识和熟练的习语等对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1)词汇量

影响学生阅读的第一关是词汇量。一个人掌握的词汇越多阅读时所遇到的障碍越小;反之,掌握的词汇少,容易曲解其含义,误解整个句子,甚至整篇文章。扩大词汇量的方法有多种。如:注重学习与积累,我们知道词汇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多看多读,积少成多;掌握构词法,通过词的合成,转化,派生来记忆单词,不仅能扩大词汇量,而且有助于记忆如;通过近义词,反义词等联想对比法以及对于熟词偏义,具有特殊意义的词加以记忆

(2)固定词组及表达

习语是人们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在英语中,习语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pain in the neck 和rubber neck 就是习语,前者指的是“令人厌烦的人”,后者指的是“爱管闲事的人,东X西望的人”,如果只看表面意思而不联系上下文,对习语的理解记忆欠缺的话,会直接影响阅读理解的效果。

(3)语法问题

近年来,由于高考英语语法试题分值减少,以及淡化语法的观点,学生也就片面理解为学不好语法无所谓,导致他们对英语句子或段落进行语法分析的能力较差,对阅读文中的难句和长句不知如何下手。因此,教学中加强语法学习与巩固是极其重要的。

2、教学方法单一。

课堂是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主渠道,课堂45分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时间。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深挖教材包含的阅读内涵,时时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应该是最有效也最实用的训练方式。在实施新课标的同时,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法却仍处于落后的状态,在阅读教学中一味地讲述单词和短语,有的教师每碰到一个生疏的单词,除了介绍词义及词性外,还要引出一些没有学过的同义词,介绍它的固定搭配、习惯用法,甚至给出几个例句。以为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了,殊不知这种单一、枯燥的方法很快就使学生失去了对阅读的兴趣。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忽略了教书育人的大问题,即如何把思想品德教育、人文主义教育、情感培养和交际关系处理能力的培

养结合进去。

3 学生的阅读输入量较少,教师缺乏背景知识和阅读技巧的指导。

在新课标的精神下,学生的阅读内容可谓与时俱进,但大篇章的阅读带来的影响是缺少背景知识的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消

化多而且繁琐的单词,从而难以理解文章的含义。对于有趣的阅读,他们接触的也是有限的几篇,除了课本之外,他们几乎接触不到课外的阅读材料,因而阅读的输入就大大减少。学生看不懂一篇阅读材料或找不到正确答案,并不是英语水平问题,而是缺乏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所造成的。比如,在一篇介绍“bird flu”病毒知识的科技文章中,学生如果对禽流感这个背景知识缺乏了解或知之甚少的话,阅读理解能力就会受到抑制。因此,学生最好扩大阅读X围,增强阅读量,增加各种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新课标要求: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23万词以上)

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着手点。

1、通过课外阅读,扩大视野,培养并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的一个途径是让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目前随着出版业和影视业的发展,有关英文的课外读物相当多,但在农村,学生接触的不多且不对口,对教师来说,首先是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选择阅读材料必须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次序渐进,学生初次脱离课文,阅读课外材料时的心理状态是复杂的。他们既渴望用他们学到的知识去发现新大陆“猎取新知识,又害怕出现太多生词看不懂。因此,在选择课外读物时,教师稍有不慎或急于求成,或选得材料太长,太难都有可能使学

生兴趣索然,最后将材料速之高阁,不了了之。那么,难度的标准是什么呢?我认为读物的难易一方面是生词量,另一方面则是句型。所以我认为取材由浅入深,从简到难的原则。我向学生推荐的材料起初是一些幽默故事,词汇量较少,生词率较低,然后逐渐向一些短篇的故事系列集过渡。另外,指导学生查字典,极力表扬那些勤使用字典的学生。督促学生用脑思考,挖掘文章的深层含义。就这样从选材来看由短到长;生词量从少到大;句型从简单到复杂,内容从浅显易懂到内涵丰富的精心安排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速度

2、从英语的阅读氛围抓起。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阅读氛围。只有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下,才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有热情就会使学生产生兴趣和动力。在英语的阅读教学中,有许多阅读文章可以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完成。比如,在讲述Senior English Book 2 unit 7 AIDS时,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设置一些问题,如Dare you shake hands with AIDS patients? 让所有的学生带着问号进入到本课的学习中去了。在这种氛围下进行的阅读训练可以达到一种显著的效果。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与爱滋病有关的图片和知识,营造一种科学的氛围,使他们对第二种语言产生一种极大的兴趣,进而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当然,在营造阅读氛围的同时,教师也不能忽略了自身情感的溶入,在必要的时候用肢体语言或者简要的简笔画来起到画龙点睛的妙用。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现行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共有五篇,,阅读量大,题材,体裁广泛,在篇章信息量增加的同时,问题设项的表述信息量也在增加,而且形式多样化,不仅有文字表述,而且有符号,图象,图表等。五篇要求35分钟内完成。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每一篇小块文章进行精雕细琢,逐词逐句阅读接受信息的话,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好答卷,达到令人理想的成绩。英国作家培根在On studies中说: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are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that is ,some books are to be read only in part; others to be read ,but not curiously; and some few to be read wholly, and with diligence and attention.

因此对于不同类型阅读的文章,我们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三、对教师的要求

在中学英语教学遇到各种因素影响的情况下,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对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能力也会逐渐提高。但是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不是一件易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是学生的帮促者、管理引导者、心理辅导者、交流伙伴与评价者。“教学无定法”,让我们明白的不仅是在教学中有更多的方法可以解决教学中的难题,它也告诉我们教师在教书的同时,不能忽略对自身素质的提高。我们应当在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寻求新的方法来与现今的教学思想进行统一。我们应当提倡合作学习和教学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我们也需要完善自身的学习理论,增强文化和学习

策略教学意识,并且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学的方向发展,提高教师对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能力。

结束语

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对高中学生来说,应具备良好的拼读,认读能力,做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为阅读做好准备,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空谈。另外,阅读是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再现,所学的词汇和语法项目,起到巩固作用。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通过大量系统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略读、粗读、猜测词义、句意揣摩等阅读技巧,加快阅读速度,并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书目:1.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暨南大学,2003年版

2.李貌: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年

3 杨春梅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方法技巧及素质的研究教

材教法学法,2001年第四期

4.Richards, J.C (1990) The Language Teaching Matrix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2003,4

6 肖坤等编写高二英语课程基础训练XX教育2003,1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