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布局规范

充电桩布局规范
充电桩布局规范

摘要:电动汽车充电站是发展电动汽车所必须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对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电动汽车对充电技术的要求,分析了影响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的几方面因素,并对其布局规划提出了原则性建议。

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是电动汽车产业推广的前提和基石,在拓展电力市场需求的同时,完善高效的能源供给网络是电动汽车广泛应用的必要条件之一。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是发展电动汽车的重要基础支撑系统,也是电动汽车商业化、产业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充电站的建设需要根据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结合电动汽车充电模式进行相应的规划和设计

1 我国充电站建设现状

2007 年12 月14 日, 国家发改委新修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在原有鼓励建设燃气汽车加气站工程的基础上,首次提出鼓励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工程,为电动汽车产业化提供了现实依据。在2008 年8月初“首届绿色能源汽车发展高峰论坛”上,科技部计划通过连续3年,在国内10 个以上有条件的大城市,进行千辆新能源汽车的试验,开展千辆级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以及能源供应基础设施的大规模示范。2007 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在《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就规划在北京、上海等试点省市开展公交车、出租车、工程抢险车、垃圾清运车等电动化改造、试点运营和建设充电站等工作。预计到“十一五”末,国家电网

公司经营区域内电动公交车运行将达到420 条线路、4 200 辆车,电动出租车达到535 辆。国家电网筹建的首批“示范”电动汽车充电站,服务对象不仅仅是纯电动公交车,还包括未来商业化前景更大的纯电动轿车。一旦国家电网公司正式启动电动汽车充电站全国网络的建设,势必会极大地推动我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有不少城市和地区已经开始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但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布局规划体系,更没有形成充电站的规模建设。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进步,充电站的规划和建设将步入规模化、网络化时代,进行充电站布局研究

2 影响电动汽车充电站布局的因素

2. 1 电动汽车充电量的总体需求

电动汽车充电量的总体需求是影响充电站布局的关键因素。只有充电量达到一定规模之后, 充电站才可能实现经济地大规模布点。电动汽车充电量与电动汽车保有量及车辆的日均行驶里程、单位里程能耗水平等相关。以上海市为例,据预测,到2020 年电动汽车年电力需求乐观预测将达到73. 7 亿kW ·h,这将要求电动汽车充电站具有相当规模才能满足车辆的充电需要。

2. 2 电动汽车运行模式

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下,电动汽车对其续驶能力和充电时间要求也不同,从而影响着充电的方

式和电能的消耗,充电站建设方式和功率需求也将受到直接

影响。根据不同的用户类型,电动汽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示范区用车。如果为示范运行配备的车辆数有限,则为了提高车辆运营效率,建议采用更换电池组的方式,但是这就需要增加电池组的投资;如果配备的车辆能够满足运营要求,建议采用整车充电方式,这样就可以降低电池组的投资,减少电池更换操作造成的工作量。鉴于示范区用车数量少,运行范围相对集中,可以在示范区内建立集中的大型充电站(电池更换点) ,实现规模化运作。

(2) 集团车队。建议采用整车充电方式。这是由于他们的行驶里程和路径可预估,可充分利用夜间停运时段进行充电,满足下一次的行驶里程需要。集团车队一般可充分利用集团的固定停车场建立充电站,主要利用夜间谷电充电。

(3) 社会车辆。根据车辆运营的目的采取适合的方式。比如,出租车和载客大巴车,需要及时快速补充电能,尽量增加运营时间,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建议在始发站点建立专用充电站或电池更换点,提高运营效率;用于上下班的私家车,停放时间和位置相对确定,可充分利用停靠的时间进行充电,因此,可以依托停车场所,建立简易充电设施提供充电服务,这样,不用兴建大规模的集中充电站,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4) 微型车辆。根据个体实际情况决定采用整车充电方式或电池组更换方式的充电方式。这类电池的容量较小,充电时间不会太长,电池的成本较低,补充电能的方式只要方便使用者即

可。对于充电站而言,车辆进入充电站的运行机制也会影响着充电站功率需求。车辆进入充电队列时间越集中,充电站电力负荷将越大,充电站功率需求将越大。这里特别要提及的是,电动车应充分利用电网谷电阶段进行充电,对车辆所有者而言,最大限度降低运行成本,而电网公司则可借此调节电网的峰谷差。

2. 3 电动汽车能源供给方式

对于能源供给方式的选择,现今普遍存在整车充电系统(包括常规充电、快速充电两种模式) 和地面充电系统两种模式。

(1) 整车充电系统:常规充电

蓄电池在放电终止后,应立即充电(在特殊情况下也不应超过24 h) ,充电电流相当低,大小

约为15 A , 这种充电方式称为常规充电(普通充电) 。常规蓄电池的充电方法都采用小电流的恒压或恒流充电,一般充电时间为5~8 h, 甚至长达10 至20 多h。常规充电模式的优点为:

1) 尽管充电时间较长,但所用功率和电流的额定值并不关键,因此充电器和安装成本比较低;

2) 可充分利用电力低谷时段进行充电,降低充电成本;

3) 可提高充电效率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常规充电模式的主要缺点为充电时间过长, 当车辆有紧急运行需求时难以满足。

(2) 整车充电系统:快速充电

常规蓄电池的充电方法一般时间较长,给实际使用带来许多不便。为了缩短蓄电池达到满充状态的时间,同时,尽量降低蓄电池正负极板的极化,以提高蓄电池使用效率,国内外一直都在不断地研究和开发快速充电方法和技术。快速充电电池的出现,为纯电动汽车的商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快速充电又称应急充电,是以较大电流短时间在电动汽车停车的20 m in~2 h, 为其提供短时充电服务,一般充电电流为150~400 A 。

快速充电模式的优点为:

1) 充电时间短;

2) 充电电池寿命长(可充电2 000 次以上) ;

3) 没有记忆性,可以大容量充电及放电,在几分钟内就可充电至70% ~80%;

4) 由于充电在短时间内(约为10~15 min) 就能使电池储电量达到80% ~90% , 与加油时间相仿,因此,建设相应充电站时可不配备大面积停车场。但是,相对常规充电模式,快速充电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1) 充电器充电效率较低,且相应的工作和安装成本较高;

2) 由于采用快速充电,充电电流大,这就对充电技术方法以及充电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计量收费设计也需特别考虑。

(3) 地面充电系统又称机械充电,

通过电池租赁方式,直接更换电动汽车的电池组。蓄电池更

换站为续驶里程长而又没能及时充电的客户提供更换蓄电池的服务,对卸载下的电池采用地面充电系统进行补充里程适中,满足车辆技术、经济和运营的需要。在实际的运行中,以一定的实际放电深度为基准,能满足下一个往返需求的,则继续行驶;电池容量不能满足要求而时间允许的,可进行快速充电;时间紧的,可进行电池快速更换。但这种综合运行方案在电池剩余能量测量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必须建立每辆车的行驶档案,以便估计车载电池的剩余电量情况。而多种方案相结合,对于运营的组织和管理也将带来一定的难度。

2. 4 动力电池特性

不同种类动力电池具有不同的充电特性,最佳充电率在0. 2~2. 0 C 之间。电池系统额定电压相同的情况下,最高充电电压由于电池种类、结构型式上的区别也体现出一定的差别。充电电流越大、充电电压越高,单车充电功率需求越大,导致充电站容量需求越大。对于不同种类的电池,充电方法及充电控制充电。这种模式下,备用电池组存储空间及如何真正实现电池快速更换是问题考虑的关键。由于电池组重量较大,更换电池的专业化要求较强,更换站需配备专业人员借助专业机械来快速完成电池的更换、充电和维护。

采用这种模式,具有如下优点:

1) 电动汽车用户可租用充满电的蓄电池,更换已经耗尽的蓄电池,有利于提高车辆使用效率, 也提高了用户使用的方便

性和快捷性;

2) 对更换下来的蓄电池可以利用低谷时段进行充电,降低了充电成本,提高了车辆运行经济性;

3) 从另一个方面看,解决了充电时间乃至蓄存电荷量、电池质量、续驶里程长及价格等难题;

4) 由于电池的更换、充电和维护工作由专业人员完成,可以及时发现电池组中单电池的问题, 进行维修工作,对于电池的维护工作将具有积极意义,电池组放电深度的降低也将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寿命。

这种模式面临的最大障碍不是技术上的,而是管理上的,要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是:电池与电动汽车的标准化;电动汽车的设计改进、充电站的建设和管理,以及电池的流通管理等。以上3种充电模式各有自身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上述三种方法进行有机结合,以达到每天的行驶要求,即设计车辆续驶策略也不同。应根据其电池特性不同采用不同的充电方法,如恒流法、恒压法、恒流限压法及特定曲线法等。电池组充电控制的策略,无论侧重于电池安全,还是保证最佳续驶里程,或是两者间折中,确定的充电参数都存在一定差异。

2. 5 充电时间

不同运行模式的电动汽车对充电时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而充电时间的不同需要不同的充电方式来满足。在对充电时间要求不高的情况下, 可在停运时间利用电力低谷进行常规充电,延

长车辆的续驶里程,如夜间停止运行的公交车辆、公务车、特种车辆或社会车辆等;在充电时间较为紧迫的情况下,需要采用快速充电或电池组快速更换及时实现电能补充,如出租车和在线路上运行的公务车或社会车辆等。

2. 6 充电场所及其他环境条件

动力电池充放电工作效率受充电场所及环境条件的影响,尤其是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在常温下,电池充电接受能力较强,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其充电接受能力逐渐降低。低温时电池放电效率降低,在同样的运行机制和行驶里程下,车辆能耗高、电池放电深度大。同样,在低温下动力电池充电效率也降低。因此,随环境温度降低,充电站功率需求将增加。建设充电站时应尽可能保证其环境温度有利于电池充电要求。

2. 7 充电技术发展对充电站的要求

(1) 充电快速化助子系统而存在的,但是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在目前动力电池不能直接提供更多续驶里程断成熟,本着子系统小型化和多功能化的要求,以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实现电池充电快速化,从某种及电池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的提高,充电系统将意义上也就解决了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短这个致命和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集成为一个整体,集成弱点。对电动车用动力蓄电池的充电快速化要求传输晶体管、电流检测和反向放电保护等功能,无不同于对常规蓄电池的要求,它应具有充电时间需外部组件即可实现体积更小、集成化更高的充短、充电效率高以及

对蓄电池使用寿命影响小的电解决方案,从而为减少充电站的设备占地,提高特点。充电站单位土地面积的充电服务效率。

(2) 充电通用性

3 充电规划原则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电动汽车用蓄电池仍将是多种类型电池共存的局面。各种电动汽车充电站布局包括“需求”和“可能汽车所采用的电池中有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镍性”两个因素。衡量充电站需求的主要指标是交氢类电池,还会有其他种类的电池。此外,即使是在于交通、环保及区域配电能力等外部环境条件与该地区的建设规划和路网规划。

3. 1 充电站分布与电动汽车交通密度和充电需通量与服务半径两个要素,决定可能性与否关键同一类型的电池,也存在不同的电压等级。求的分布尽可能一致公共场所的充电装置必须具有适应多种类型蓄电池系统和适应各种电压等级的能力系统需要具有充电广泛性,具备多种类型蓄电池的充电控制算法,可与各类电动汽车上的不同蓄,即充电交通密度是指在单位长度车道上,某一瞬间电池系统实现充电特性匹配,能够针对不同的电所存在的车辆数,一般用辆车道表示。根据定义, 池进行充电。在电动汽车商业化的早期,就应该密度基本上是在一段道路上测得的瞬时值,它不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规范公共场所用充电装置与仅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动,也随测定区间的长度而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充电规范和接口协议等。变化。为此,常将瞬时密度用

某总计时间的平均

(3) 充电智能化值表示。该区域的电动汽车交通密度越大,说明制约电动汽车发展及普及的最关键问题之一在区域内运行的电动汽车数量越大,从而对充电是储能电池的性能和应用水平。与电动车身、驱站点的需求也会越大。动电机、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发展相比,电池的充、充电需求是指一定数量的电动汽车在特定时放电技术仍很落后,需要在优化现有电池智能化间和特定地点对充电的需求。充电需求和交通密充电方法和开发新型高性能电池等方面努力。优度密切相关,但又受到电动汽车的运行方式的制化电池智能化充电方法的目标是要实现无损电池约。例如,对于电动公交车来说,其起(终)点站的充电,监控电池的放电状态,避免过放电现象, 为其充电需求区域,会增加其运营线路上的电动从而达到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和节能的目的。同汽车交通密度;企业班车以企业所在地为其充电时,对电池进行实时的或定期自动检测、诊断和维修区域,会增加其行驶线路上的电动汽车交通护,最大限度的保证电池的可靠运行。密度。

(4) 电能转换高效化充电站网点数量控制应考虑与充电需求的分提高充电装置的电能转换效率,采用高效充布尽可能保持一致,应与各区域的电动汽车交通电装置对降低电动汽车运行能耗具有重要意义。密度成正比。不同类型充电装置机的电能转换效率存在巨大差

3. 2 充电站的布局应符合充电站服务半径要求别。对于

充电站,从电能转换效率和建造成本上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分布可以参考建设部《城考虑,应优先选择具有电能转换效率高,建造成本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1995)中的加油站服低等诸多优点的充电装置,如集中隔离型充电装务半径规定,结合电动汽车自身的运行特点以及置等。各区域的计算服务半径按实际需要设定。由于各充电集成化交通区域的交通密度不一样,反映充电站网点密目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是作为一个独立的辅度的服务半径也各不相同。动力电池的续驶能力是影响充电站服务半径的另一大因素。目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理论单次充电行驶里程在150~200 km 左右,实际上, 考虑电池的寿命老化、交通拥堵等现实因素,从保证电动汽车使用者连续行驶角度出发,充电站的服务半径应以电动汽车单次充电行驶里程100 km (甚至更短)计算。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电动汽车的持续行驶能力。

3. 3 充电站的设置应满足城市总体规划和路网规划要求充电站布局是对不同区域的充电站需求条件分析后得出的结果,但是充电站具体选址定点还须考虑其实施的可能条件。充电站的选址定点应结合地区建设规划和路网规划,以网点总体布局规划为宏观控制依据,经过对布局网点及其周围地区规划选址方案的比较,确定网点设置用地。从长远考虑, 方式及导线、开关电器和变压器等设施的选择,以保证供电系统安全运行。

3. 4 充电规划应充分考虑电动汽车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国家强力推动,电动汽车行业将会出现长足发展。在进行电动汽车

充电站布局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到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对充电站建设的推动作用,规划应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性,应留有潜力,能够适应未来数年内电动汽车的发展要求。以充电机整流模块( PUM )设计为例,目前该模块的安装尚无相关标准,从技术上看,既可以安装在车内,也可集成于地面充电机内。作为充电,从经济角度来说,当然希望将PUM 低车辆的有效载荷,同时,这部分成本将转嫁到电和路网规划相匹配的统筹规划。政府应对充电站的建设应采取市场准入制度,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及电动汽车推广应用情况对充电站布局建设做出科学规划安排,防止出现“一窝蜂”的重复投资现象,减少投资浪费。

3. 5 充电站的设置应充分考虑本区域的输配电网现状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营时需要高功率的电力供应支撑,在进行充电站布局规划时,应与电力供应部门协调,将充电站建设规划纳入城市电网规划中。城市电网规划是城市电网发展和改造的总体计划。将充电站布局规划纳入到城市电网规划中,可以提高充电站电能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充电站运营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保障。另外,由于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是一种非线性负荷,工作时产生的谐波电流很高,谐波注入电网会造成电能质量降低等负面影响。在充电站快速短时充电时,由于负荷变化太快,冲击电压也可能对电网造成影响。这些都需要在建设充电站时予以考虑。

以上海地区为例,据预测,到2020 年电动汽车年电力需求乐观预测将达到73. 7 亿kW ·h。因此,未来的电力配送体系

和充电站基础设施建设应能支撑电动汽车巨大的电能需求。同时,电动汽车充电量的需求也将影响着供电系统中充电设施供应商安装在车内,这样可以简化充电机设计,并且降低生产成本。但车内安装PUM 将占用车辆空间,降动汽车使用者一方,提高了消费者购车成本,不利于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

4 结束语

电动汽车充电站是电动汽车发展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布局合理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对电动汽车的普及发展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内,电动汽车行业还处于萌芽阶段,对城市范围内的充电站布局规划研究刚刚起步。

2020充电桩资料简介以及工作原理(整理版本)

一充电桩简介 (3) 1 充电桩 (3) 2 功能 (3) 3 种类 (3) 4 技术要求 (3) 交流式 (4) 直流式 (5) 一体式 (6) 5 通用性 (6) 二建设要求 (7) 1 概述 (7) 2 充电桩安装说明 (7) 3 充电桩布局 (8) 4 充电桩验收流程 (8) 三中国知名充电桩生产企业介绍 (10) 四存在问题和风险分析 (10) 存在问题 (10) 风险分析 (12) 五充电桩行业优势和风险 (12) 1、充电桩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13) 2、充电桩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14) 政策和体制风险 (14)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14)

技术风险 (15)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15) 市场竞争风险 (15) 资金不足风险 (15) 经营和管理风险 (16)

一充电桩简介 1 充电桩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2 功能 充电桩(栓)能实现计时、计电度、计金额充电,可以作为市民购电终端。同时为提高公共充电桩(栓)的效率和实用性,今后将陆续增加一桩(栓)多充和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功能。 3 种类 按安装方式分: 可分为落地式充电桩、挂壁式充电桩。落地式充电桩适合安装在不靠近墙体的停车位。挂壁式充电桩适合安装在靠近墙体的停车位。 按安装地点分: 按照安装地点,可分为公共充电桩和专用充电桩。公共充电桩是建设在公共停车场(库)结合停车泊位,为社会车辆提供公共充电服务的充电桩。专用充电桩是建设单位(企业)自有停车场(库),为单位(企业)内部人员使用的充电桩。自用充电桩是建设在个人自有车位(库),为私人用户提供充电的充电桩。充电桩一般结合停车场(库)的停车位建设。安装在户外的充电桩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安装在户内的充电桩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32。 按充电接口数分: 可分为一桩一充和一桩多充。 按充电方式分: 充电桩(栓)可分为直流充电桩(栓),交流充电桩(栓)和交直流一体充电桩(栓)。 4 技术要求

充电桩布局规范

充电桩布局规范

摘要:电动汽车充电站是发展电动汽车所必须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对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电动汽车对充电技术的要求,分析了影响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的几方面因素,并对其布局规划提出了原则性建议。 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是电动汽车产业推广的前提和基石,在拓展电力市场需求的同时,完善高效的能源供给网络是电动汽车广泛应用的必要条件之一。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是发展电动汽车的重要基础支撑系统,也是电动汽车商业化、产业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充电站的建设需要根据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结合电动汽车充电模式进行相应的规划和设计 1 我国充电站建设现状 2007 年12 月14 日, 国家发改委新修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在原有鼓励建设燃气汽车加气站工程的基础上,首次提出鼓励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工程,为电动汽车产业化提供了现实依据。在2008 年8月初“首届绿色能源汽车发展高峰论坛”上,科技部计划通过连续3年,在国内10 个以上有条件的大城市,进行千辆新能源汽车的试验,开展千辆级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以及能源供应基础设施的大规模示范。2007 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在《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就规划在北京、上海等试点省市开展公交车、出租车、工程抢险车、垃圾清运车等电动化改造、试点运营和建设充电站等工作。预计到“十一五”末,国家电网

公司经营区域内电动公交车运行将达到420 条线路、4 200 辆车,电动出租车达到535 辆。国家电网筹建的首批“示范”电动汽车充电站,服务对象不仅仅是纯电动公交车,还包括未来商业化前景更大的纯电动轿车。一旦国家电网公司正式启动电动汽车充电站全国网络的建设,势必会极大地推动我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有不少城市和地区已经开始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但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布局规划体系,更没有形成充电站的规模建设。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进步,充电站的规划和建设将步入规模化、网络化时代,进行充电站布局研究 2 影响电动汽车充电站布局的因素 2. 1 电动汽车充电量的总体需求 电动汽车充电量的总体需求是影响充电站布局的关键因素。只有充电量达到一定规模之后, 充电站才可能实现经济地大规模布点。电动汽车充电量与电动汽车保有量及车辆的日均行驶里程、单位里程能耗水平等相关。以上海市为例,据预测,到2020 年电动汽车年电力需求乐观预测将达到73. 7 亿kW ·h,这将要求电动汽车充电站具有相当规模才能满足车辆的充电需要。 2. 2 电动汽车运行模式 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下,电动汽车对其续驶能力和充电时间要求也不同,从而影响着充电的方 式和电能的消耗,充电站建设方式和功率需求也将受到直接

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施工标准

苏州帕斯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施工标准 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施工标准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 of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 and charging point 2018 - 02- 02 编制2018 - 02 - 实施苏州帕斯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标准引用文件 3 名词术语 4 总则 5 充电站和充电桩的组成和功能 5.1 充电站的组成和功能 5.2 充电桩的组成和功能 5 充电站的规模和类型 5.1 充电站规模 5.2 充电站类型 5.3 充电机配置 5.4 公共充电站的设置 6 充电站选址和充电桩设置 6.1 充电站选址 6.2 充电桩设置 6.3 充电站布置 6.4 充电机和充电桩技术要求 7 负荷等级与供电电源 7.1 负荷及负荷等级 7.3 供电电源要求 8 充电站和充电桩配电系统 8.1 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 8.2 充电站配电系统 8.3 充电桩配电系统 8.4 配电线路及敷设 9 电能质量的要求 9.1 电压偏差要求 10 电气照明 10.1 照度标准 10.2 照明光源 1

10.3 照明种类 11 防雷与接地 11.1 一般要求 11.2 接地要求 12 电气测量和计量 12.1 一般要求 12.2 表计的设置 13 充电站安全防护 13.1 消防及安全 13.2 噪音限值 13.3 标志标识 14 对其他专业的设计要求14.1 土建专业 14.2 通风专业

前言 为贯彻落实国家节能环保政策,促进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延伸供电服务价值链,指导和规范电动汽车配套充电设施建设,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由苏州帕斯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制定。最终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1

广州未来充电桩布局规划建设方案

充电桩布局规划建设方案

目录 1.三大战略枢纽 (4) 1.1.主要交通枢纽 (4) 1.2.科技产业园区 (4) 2.一江两岸三带 (5) 3.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 (5) 4.广州黄金三角区充电桩总布局 (7) 5.交通具体规划图 (8) 5.1.广州航运枢纽分布区 (8) 5.2.广州白云机场核心商务区 (9) 5.3.广州南站核心商务区 (11) 5.4.广州天河客运站商圈图 (12) 5.4.1.广州市区主要客运站一览表 (13) 6.广州市几大核心购物商圈 (15) 6.1.广州市主要商圈核心区 (16) 6.2.广州民间金融街核心商圈 (16) 6.3.广州市北京路核心商圈 (16) 6.4. 广州花园酒店核心商圈 (18)

7.广州主要楼盘板块 (19) 7.1. 大学城楼盘商务板块辐射 (19) 7.2. 珠江新城楼盘商务板块辐射 (20)

1.三大战略枢纽 国际航空、航运及科技创新建设创新走廊 1.1.主要交通枢纽 港口:广州港、南沙港、江海联运码头、黄埔老港区、内地无水港 航空:白云机场、广州航空产业基地、飞机维修基地 火车站: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广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完善广州南站配套设施,启动广州火车站改造工程,广汕客专、广湛客专、广河客专和赣深客专广州(增城)联络线、贵广客专广宁至广州北站联络线,以及穗莞深、广佛环线、广清等城际轨道 客运站:13个站场 高速公路出入口:机场第二高速、花莞高速、北三环高速(二期)、南大干线和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临江大道东延线等道路建设,实施广花、广从公路快速化改造 1.2.科技产业园区

电动汽车充电桩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1)

电动汽车充电桩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

报告说明— 该电动汽车充电桩项目计划总投资3744.7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725.1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2.77%;流动资金1019.6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7.23%。 达产年营业收入8728.00万元,总成本费用6564.13万元,税金及附加80.48万元,利润总额2163.87万元,利税总额2542.81万元,税后净利润1622.9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919.9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7.78%,投资利税率67.90%,投资回报率43.34%,全部投资回收期3.81年,提供就业职位128个。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第一章项目概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及背景 电动汽车充电桩项目 (二)项目选址 xxx经济合作区 项目建设区域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布局相对独立,便于集中开展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并且统筹考虑用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与项目建设地的建成区有较方便的联系。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11165.58平方米(折合约16.74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8.95%,建筑容积率1.03,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31%,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62.79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11165.58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7698.6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500.55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8181.06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610.61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86台(套),设备购置费1301.35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538561.55千瓦时,折合66.19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3867.89立方米,折合0.33吨标准煤。 3、“电动汽车充电桩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538561.55千瓦时,年总用水量3867.89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66.52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21.01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9.51%,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xxx经济合作区发展规划,符合xxx经济合作区产业结构调 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 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 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3744.7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725.10万元, 占项目总投资的72.77%;流动资金1019.6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7.23%。

主流充电桩技术要求及技术参数

主流充电桩技术要求及技术参数 电动汽车就像一朵玫瑰花,成本低又环保,是挺漂亮,但也扎手,主要是充电不容易。电动汽车还有不少其他优势。“纯电动汽车在北京不限行,每周能比普通车多开一天。”北汽新能源事业部一位负责人介绍,相比普通汽车,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更低。在用电低峰时对汽车进行充电,电费只有相应里程汽油费的1/10。由于新能源汽车在行驶中无废气排出,环境压力也比较小。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国内主流充电桩技术要求及技术参数的相关情况! 国内主流充电桩技术要求及技术参数 一、交流式充电桩(栓)技术要求 1、交流式充电桩(栓)技术要求——环境条件要求 ①工作环境温度:-20℃~+50℃; ②相对湿度:5%~95%; ③海拔高度:≤1000m; ④安装地点:户外; ⑤抗震能力:地面水平加速度0.3g;地面垂直加速度0.15g;设备应能承受同时作用持续三个正弦波,并且安全系数应大于1.67; 2、交流式充电桩(栓)技术要求——结构要求 ①交流充电桩(栓)壳体应坚固; ②结构上须防止手轻易触及露电部分; ③交流充电桩(栓)应选用厚度1.0以上钢组合结构,表面采用浸塑处理,并充分考虑散热的要求。充电桩(栓)应有良好的防电磁干扰的屏蔽功能; ④充电桩(栓)应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应提供必要设施,以保证能够正确起吊、运输、存放和安装设备,且应提供地脚螺栓孔; ⑤桩(栓)体底部应固定安装在高于地面不小于200mm的基座上。基座面积不应大于500mm×500mm; ⑥桩(栓)体外壳应采用抗冲击力强、防盗性能好、抗老化的材质; ⑦非绝缘材料外壳应可靠接地; 3、交流式充电桩(栓)技术要求——电源要求 ①输入电压:单相220V; ②输出功率:单相220V/5KW;

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选址问题

电动汽车的发展及其充电桩的选址问题 设计者: 指导教师: 摘要 节能减排是我国政府强力推进的重大举措,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的强制实施,大大缓解了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环境和资源压力,电动汽车作为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绿色交通工具应运而生,为我们日常出行提供更便利的服务,也为我们生存的环境创造了绿色无污染的行驶。 在我国政府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与发展的同时,电动汽车充电桩作为发展电动汽车所必须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场兴建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运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以上海市为例,针对市民对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看法以及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是否能被充分利用展开,对上海市市民进行问卷调查,汇总并统计数据,利用Excel绘图来形象反映电动汽车行业的前景以及拥有电动汽车的市民对充电桩的使用情况,分析得出上海市现有充电桩的位置明显不合理而导致其利用率低的结论。 为使电动汽车充电桩得到合理利用,我们在已有充电桩的基础上,采用0—1规划及覆盖的数学模型对充电桩的位置进行分配,采取动态调整与静态增设的方法,使目标函数(即对上海市规划后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利用率)最大,以便推动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一、调研背景 1.1节能减排的大力推行 自然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是人类生存之本。如今发展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 我国现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过程中,能源需求仍在急剧增长,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一时难以改变;同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在工业产业结构中占很大比例,且发展方式比较粗放。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减排

充电桩简介及资料

一充电桩简介 (2) 1 充电桩 (2) (2) (2) 4 技术要求 (3) 交流式 (3) 直流式 (5) 一体式 (5) 5 通用性 (6) 二建设要求 (7) 1概述 (7) 2 充电桩安装说明 (7) 3 充电桩布局 (7) 4 充电桩验收流程 (7) 三中国知名充电桩生产企业介绍 (7) 四存在问题和风险分析 (8) 存在问题 (8) 风险分析 (10) 五充电桩行业优势和风险 (11) 1、充电桩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11) 2、充电桩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12) 政策和体制风险 (12)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13) 技术风险 (13)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13) 市场竞争风险 (13) 资金不足风险 (14) 经营和管理风险 (14) 一充电桩简介 1 充电桩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2 功能 充电桩(栓)能实现、计电度、计金额,可以作为市民购电终端。同时为提高公共充电桩(栓)的效率和实用性,今后将陆续增加一桩(栓)多充和为充电的功能。 3 种类 按安装方式分: 可分为落地式充电桩、挂壁式充电桩。落地式充电桩适合安装在不靠近墙体的停车位。挂壁式充电桩适合安装在靠近墙体的停车位。 按安装地点分: 按照安装地点,可分为公共充电桩和专用充电桩。公共充电桩是建设在公共停车场(库)结合停车泊位,为社会车辆提供公共充电服务的充电桩。专用充电桩是建设单位(企业)自有停车场(库),为单位(企业)内部人员使用的充电桩。自用充电桩是建设在个人自有车位(库),为私人用户提供充电的充电桩。充电桩一般结合停车场(库)的停车位建设。安装在户外的充电桩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安装在户内的充电桩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32。 按充电接口数分: 可分为一桩一充和一桩多充。

充电桩布局规范

摘要:电动汽车充电站是发展电动汽车所必须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对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电动汽车对充电技术的要求,分析了影响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的几方面因素,并对其布局规划提出了原则性建议。 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是电动汽车产业推广的前提和基石,在拓展电力市场需求的同时,完善高效的能源供给网络是电动汽车广泛应用的必要条件之一。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是发展电动汽车的重要基础支撑系统,也是电动汽车商业化、产业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充电站的建设需要根据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结合电动汽车充电模式进行相应的规划和设计 1 我国充电站建设现状 2007 年12 月14 日, 国家发改委新修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在原有鼓励建设燃气汽车加气站工程的基础上,首次提出鼓励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工程,为电动汽车产业化提供了现实依据。在2008 年8月初“首届绿色能源汽车发展高峰论坛”上,科技部计划通过连续3年,在国内10 个以上有条件的大城市,进行千辆新能源汽车的试验,开展千辆级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以及能源供应基础设施的大规模示范。2007 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在《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就规划在北京、上海等试点省市开展公交车、出租车、工程抢险车、垃圾清运车等电动化改造、试点运营和建设充电站等工作。预计到“十一五”末,国家电网

公司经营区域内电动公交车运行将达到420 条线路、4 200 辆车,电动出租车达到535 辆。国家电网筹建的首批“示范”电动汽车充电站,服务对象不仅仅是纯电动公交车,还包括未来商业化前景更大的纯电动轿车。一旦国家电网公司正式启动电动汽车充电站全国网络的建设,势必会极大地推动我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有不少城市和地区已经开始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但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布局规划体系,更没有形成充电站的规模建设。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进步,充电站的规划和建设将步入规模化、网络化时代,进行充电站布局研究 2 影响电动汽车充电站布局的因素 2. 1 电动汽车充电量的总体需求 电动汽车充电量的总体需求是影响充电站布局的关键因素。只有充电量达到一定规模之后, 充电站才可能实现经济地大规模布点。电动汽车充电量与电动汽车保有量及车辆的日均行驶里程、单位里程能耗水平等相关。以上海市为例,据预测,到2020 年电动汽车年电力需求乐观预测将达到73. 7 亿kW ·h,这将要求电动汽车充电站具有相当规模才能满足车辆的充电需要。 2. 2 电动汽车运行模式 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下,电动汽车对其续驶能力和充电时间要求也不同,从而影响着充电的方 式和电能的消耗,充电站建设方式和功率需求也将受到直接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第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 第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

作者: 日期:

ICS 43.080 T 47 SZDB/Z |深圳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SZDB /Z 29.2 —2015 代替SZDB/Z 29.2-2011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 第2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ystem Part 2: Code for desig n of EV charg ing stati on and charg ing point 送审稿 (本稿完成日期:) -XX- XX发布 XXXX XX- XX实施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前言.......................................................................................... n I 范围 .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总则 (4) 5 充电站和充电桩 (4) 6 充电站和充电桩电气部分 (7) 7 电能质量的要求 (10) 8 电气照明 (12) 9 防雷、接地和检测 (13) 10 电气测量和计量 (14) II 监控系统 (15) 12 充电站安全防护 (15) 13 对其他专业的设计要求 (16) 附录A (规范性附录)谐波电流允许值的换算和公共连接点各用户谐波电流允许值计算...? (18) 附录B (规范性附录)环境噪声限值 (19) 附录C (资料性附录)充电站占地参考面积(以2台变压器、8个充电桩为例) (20) 附录D (资料性附录)充电站建设示意图 (21)

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的发展前景与典型设计

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的发展前景与典型设计 发表时间:2018-08-01T11:11:26.94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0期作者:谭森林[导读] 摘要: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必要配备设施,充电站的设计功能十分繁杂。 (深圳市湘升电力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518118)摘要: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必要配备设施,充电站的设计功能十分繁杂。本文主要对典型充电站的设计范围和充电桩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旨在为相关部门、设计单位和设备制造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充电桩;充电站;典型设计;WTW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政府倡导节能减排的口号持续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当前我国面临的环境现状之下,我国人民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度明显上升。与此同时,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政策,目的是促进新能源汽车在进一步推广和普及。但仍然存在许多不利的因素制约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充电桩的管理和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1.充电桩发展现状 截止到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的充换电站可累计达到890座,有超过3.2万个交直流充电桩,直接为超过13万的电动汽车提供了相关服务。目前我国的充电实施和电动汽车的比例约为1:4,正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有关部门统计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在近年来的生产量,结果显示我国在最近一年共生产新能源汽车22.5万辆,相比往年有了很大的增长,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量的不断增加,充电桩建设的问题显得特别重要 [1]。 2.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典型设计 2.1 规模及选址 充电站在布局和设计上应结合多种因素进行考虑,并充分利用给排水、交通、供电等公共设施。在充电站选址时最好选择与城市道路相近的区域,不适宜在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交叉路口以及市中心等位置。应结合城市的电网规划和建设等情况进行综合的考虑,在满足供电要求的同时,选择的场所排除具有浓烈腐蚀性气体和多尘的区域,如果必须要选择在这些场所,则要选择将充电站建设在下风口的位置,尽量远离污染。另外,在具有强烈的震动的场所中不适宜建设充电站。 2.2 典型设计范围 2.2.1配电系统的设计 根据充电场站的面积与充电汽车的电池负荷计算确定系统的总容量,采用单母线的供电方案进行系统的接线,合理利用环保节能的变压器获取优质电源,采用树干式输配电的方式供电到充电桩。 变压器、高低压配电柜、动力配电箱、充电桩、电力电缆等设备是组成供配电系统的主要工具。安全、经济、合理、环保选用供配设备能保证整个供配电系统的可靠。 2.2.2 充电系统设计 充电机的选择设计根据电动汽车的性能、参数、电池容量来决定,可采用交流慢充和直流快充两种充电方式;根据车位布置和汽车充电接口选择双枪或单枪充电。可采用读卡器和人机界面操作来实现充电;也可采用手机APP、手机微信支付来实现充电;更可以采用全自动充电模式,插枪后走人,用后台管理和手机远方控制来实现充电。 2.2.3安防系统的设计 安防系统主要包括硬盘录像机和摄像头组成,主要是实施对站内的关键区域的监控。安防系统主要考虑到充电站的电气设备、关键设备安装地点以及监视周围环境等,满足系统安全生产的监控条件,且具有安全警卫的功能。 2.2.4通信系统设计 结合充电站介入系统方案,充电站应建设光缆路由。如果到充电站的直达光缆路由无法实现,可以与现有光缆的网络情况相结合,利用其它光缆,实现两者之间的迂回连接。工程中涉及到的光缆、通路等具体的铺设方式要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分析再实施。 2.2.5土建及消防系统的设计 按照功能的不同可将充电站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配电设备区域、充电车位区域、充电设备区域。配电设备区域根据场地规划许可采用建设配电房或安装预装式箱式变电站的方案;充电车位区域根据充电汽车及场地合理布置;充电设备区域可根据场站要求建成立式和挂式。电缆敷设可分别采用电缆沟和预埋管两种方式敷设。 在设计充电车位区域时应充分考虑与建筑物之间的间距,避免发生火灾。在场地出入口设置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停车场的疏散要求。在监控室内设置消防控制器和烟感探头、以及火灾报警系统。在配电室及充电站按标准配置灭火器,砌筑消防沙池等。 2.2.6照明和防雷接地系统 充电站照明可选用节能环保、质量可靠的LED光源。采用光控和时控相结合的方式来控制照明。配备应急照明灯,保证备用供电时间在一个半小时以上。应急照明设备要采用不易燃烧的材料制作,减少火灾发生的概率。 在建筑物顶部设置避雷带,以防止雷击。采用TN_S系统用于低压配电设置,以水平接地体为主设置主接地网,同时以垂直接地体为辅。所有不带金属外壳的电气设备和车棚立柱都应可靠接地,全站内的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3.关于充电桩未来发展的设想 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已经不仅限于技术的问题,也体现在观念的转变上。按照车辆排放情况来看,不管是什么样的发电方式,电动汽车确实有效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电动汽车相比汽油汽车,具有更高的能源和车轮效率,因此,电动车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这也预示着将会投入更多的充电桩建设。 在建设充电桩的过程中,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包括工程、电网和充电设备,尤其是在建设大型的充电站时,需要与国家电网展开合作,以便获取更稳定的电能。充电桩的未来发展方向是智能化,充电桩在第一时间获得电力部门的最新电力价格信息,并根据电力部门发布的信息为用户提供如何用最经济的方式对车辆进行充电。如果电力部门出现了电力供给紧张的情况,利用智能化的充电桩乐意将电动汽车电池内的点亮反向传送给国家电网部门,缓解国家电网部门的用电紧张情况。实现电网部门和电动汽车之间的电量互相转换,满足两者的用电需求,促进供电压力的缓解。

电动汽车充电桩项目初步方案

电动汽车充电桩项目 初步方案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说明— 该电动汽车充电桩项目计划总投资14781.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518.8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16%;流动资金4262.2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84%。 达产年营业收入29078.00万元,总成本费用22700.79万元,税金及附加257.52万元,利润总额6377.21万元,利税总额7514.35万元,税后净利润4782.91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731.4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3.14%,投资利税率50.84%,投资回报率32.36%,全部投资回收期4.59年,提供就业职位601个。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论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第三章投资背景和必要性分析第四章产品规划分析 第五章项目建设地研究 第六章项目工程方案 第七章工艺分析 第八章项目环境影响情况说明第九章项目职业保护 第十章建设风险评估分析 第十一章节能方案 第十二章进度方案 第十三章项目投资分析 第十四章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五章总结及建议 第十六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提出的理由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电动汽车充电桩项目 (二)项目选址 某某工业园区 项目建设方案力求在满足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消防安全、环境保护卫生等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合并建筑;充分利用自然空间,坚决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置。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37992.32平方米(折合约56.96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规范书 (通用部分) 版本号:2016版V1.0 编号: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2016年3月

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规范书使用说明 1. 本技术规范书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 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 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南方电网公司单相220V/三相380V电压等级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 4. 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表2.7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本单位公章,提交物资招标组织部门。物资招标组织部门及时将“表2.7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移交给技术标书审查会。技术标书审查会确认“表2.7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内容的可行性并书面答复: 1)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 3)需要修正温度、海拔等条件。 当发生需求变化时,需由技术规范组织编写部门组织的标书审查会审核通过后,对修改形成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技术规范书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5. 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 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1 标准技术参数”、“2 项目需求部分”和“3 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2 项目需求部分”时,应严格按“项目单位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时,如有偏差除填写“表3.2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充电桩项目合作方案

充电桩项目 合作方案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报告说明— 该充电桩项目计划总投资8035.2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399.0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64%;流动资金1636.2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36%。 达产年营业收入11912.00万元,总成本费用9105.23万元,税金及附 加138.72万元,利润总额2806.77万元,利税总额3332.63万元,税后净 利润2105.0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227.5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34.93%,投资利税率41.48%,投资回报率26.20%,全部投资回收期5.32年,提供就业职位188个。 在电动汽车充电桩产业链中,中游充电运营商是行业潜在入局者较难 进入的一个环节,原因在于中游的成本大,需要一定的资金实力。据相关 数据统计,充电机、充电模块为充电核心设备,占充电设施总成本的45%-55%。其中,充电模块、充电机占充电系统成本近51.76%。打造一个充电站的投资成本为250万元,配电设施成本在160万元左右。从我国中游充电 运营商拥有的充电桩数量占比结构情况来看,目前我国中游充电桩运营集 中度高,特来电一家就占据了46.7%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二的则是国家电网,占比为20.3%,而第三名是星星充电,占比13.7%。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论 第二章投资单位说明 第三章建设背景 第四章投资方案 第五章项目选址分析 第六章土建工程说明 第七章工艺原则及设备选型第八章环境保护概述 第九章职业保护 第十章风险应对说明 第十一章项目节能方案分析第十二章计划安排 第十三章投资分析 第十四章项目经济效益可行性第十五章综合评价 第十六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项目总图布置与公用工程

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项目总图布置与公用工程 1.1总图布置 1.1.1充电桩平面布置 项目共计建设4个充电站,共计50个充电桩,每个充电站建设内容包括罩棚、综合办公楼、配电房等设施。 1.1.2竖向布置 考虑建设场地的高程关系,充分利用地形,使之满足各建、构筑之间的生产运输要求,并合理地组织场地排水。在平整场地时,应注意厂内外标高的衔接,并力求减少土石方工程量,缩短工期。 1、建设场地标高基本相同。 2、竖向采用平坡式布置方式,全部设施均布置在同一标高。 3、场地雨水的设计坡向与该地区的总体规划排水方向一致,场地及道路雨水通过路边排入明沟。设备检修和地面

冲洗水采用明沟排水,全部收集到污水池中与生活污水一并排入污水管网。 1.1.3道路、出入口、停车场 1、站区出入口的设置 车辆入口和出口分开设置。 2、站区内停车场和道路的设置 (1)单车道宽度不小于3.5米,双车道宽度不小于6米。 (2)站内道路转弯半径不小于9米;道路坡度不大于6%,且坡向站外。 (3)站内停车场和道路路面不应采用沥青路面。 1.2公用工程 1.2.1给排水工程 1、设计依据 (1)《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 (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11)。 2、研究范围 本项目设计范围为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及未预见水。 3、给水系统 本项目用水主要为生活生产用水,供水水源来自当地供水管网供水,可满足本项目用水需求。 4、排水系统 本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可直接排入当地污水管网,雨水沿管道排至雨水沟。 1.2.2供电工程 1、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08); (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充电桩行业商业计划书

充电桩行业商业计划书

文档信息

一、充电桩定义及分类 1、充电桩定义 充电桩是为电动汽车提供电池动力支持的专用电力设备,主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通过充电插头,为各种型号电动汽车提供不同电压等级的充电服务。 充电桩采用交、直流供电方式,以特定的充电卡进行刷卡使用,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操作,充电时可选择定电量、定时间、定金额、自动(充满为止)四种充电模式。 充电桩的交流工作电压220V或380V,普通纯电动轿车充满电一般需要4-5个小时,充电桩造价低廉,主要安装在停车场,适用于慢充动力电池。 2、充电桩分类 按安装方式分: 可分为落地式充电桩、挂壁式充电桩。落地式充电桩适合安装在不靠近墙体的停车位。挂壁式充电桩适合安装在靠近墙体的停车位。 按安装地点分: 可分为公共充电桩和专用充电桩。公共充电桩是建设在公共停车场(库)结合停车泊位,为社会车辆提供公共充电服务的充电桩。专用充电桩是建设单位(企业)自有停车场(库),为单位(企业)内部人员使用的充电桩。自用充电桩是建设在个人自有车位(库),为私人用户提供充电的充电桩。

按充电接口数分: 可分为一桩一充和一桩多充。 按充电方式分: 可分为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和交直流一体充电桩。 3、充电站系统及功能 充电站系统构成: 充电站可以划分为:配电系统、充电系统、电池调度系统、监控系统。一个完整的充电站需要配电室、中央监控室、充电区、更换电池区、和电池维护间等五个部分组成。 1)配电室为充电站提供所需的电源,不仅给充电机提供电能,而且要满足照明、控制设备的用电需求,内部建有变配电所有设备、配电监控系统、相关的控制和补偿设备; 2)中央监控室用于监控整个充电站的运行情况,并完成管理情况的报表打印等。 3)充电区主要完成电池充电功能。 4)更换电池区是车辆更换电池的场所,需要配备电池更换设备,同时应建设用于存放备用电池的电池存储间。 5)电池重新配组、电池组均衡、电池组实际容量测试、电池故障的应急处理等工作都在电池维护间进行 充电站提供三种充电方式: 1)普通充电,即常规充电或慢速充电。 此种方式多为交流充电方式,主要由充电桩来完成,外部提供220V

交流充电桩通用技术规范

交流充电桩通用技 术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采购标准 (宝坻-营销17-01)国网天津宝坻供电公司专用充电桩新建 通用技术规范 (2-00001) 国家电网公司 二〇二〇年五月

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

交流充电桩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1. 本标准规范作为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充电桩采购的统一技术规范书,由通用部分、专用部分、投标方响应和使用说明等四个部分组成,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充电桩集中采购。 2. 通用部分包括一般性技术条款,原则上不需要项目招标方(项目单位)填写,不能随意更改。如通用部分相关条款确实需要改动,项目单位应填写《通用部分技术条款\技术参数变更表》并加盖公司物资采购管理部门的公章,及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经标书审查同意后,对通用部分的修改形成《技术通用部分条款变更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 3. 本标准规范的专用部分主要包含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工程概况、使用条件、技术参数要求等内容,项目单位在招标前应结合技术发展并根据实际需求认真填写。 4. 本标准规范的投标方应答部分主要包括技术参数应答表、技术偏差表、投标产品的销售及运行业绩表、推荐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培训及到货需求一览表、试验检测报告表等内容,由投标方填写。 5. 本标准规范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 本规范将根据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定期或不定期做出修编,各使用

单位注意查询最新版本,以免物资采购出现差错。

目录 1 总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一般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工作范围和进度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标准和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需随设备提供的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投标时必须提供的技术数据和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 备品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 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8 到货及验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技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技术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技术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功能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性能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其它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计费控制单元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试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型式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出厂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