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m逆变电路的应用.

pwm逆变电路的应用.
pwm逆变电路的应用.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大作业

设计题目: PWM电路的应用

学生所在系部:电子工程系

学生所在专业:自动化

学生所在班级:

学生姓名: #### 学生学号: #####

任课教师姓名:

大作业成绩:

PWM逆变电路的应用

一、摘要

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对设备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许多行业的用电设备不再直接接入交流电网,而是通过电力电子功率变换得到电能,它们的幅值、频率、稳定度及变化形式因用电设备的不同而不尽相同。如通信电源、电弧焊电源、电动机变频调速器、加热电源、绿色照明电源、不间断电源、充电器等等,它们所使用的电能都是通过对电网能进行整流和逆变变换后所得到的。因此,高质量的逆变电路已成为电源技术的重要研究对象。

采样控制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结论: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PWM控制技术就是以该结论为理论基础,对半导体开关器件的导通和关断进行控制,使输出端得到一系列幅值相等而宽度不相等的脉冲,用这些脉冲来代替正弦波或其他所需要的波形。按一定的规则对各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既可改变逆变电路输出电压的大小,也可改变输出频率。

PWM控制的基本原理很早就已经提出,但是受电力电子器件发展水平的制约,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未能实现。直到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出现和迅速发展,PWM控制技术才真正得到应用。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新的理论方法,如现代控制理论、非线性系统控制思想的应用,PWM控制技术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PWM控制技术在逆变电路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对逆变电路的影响也最为深刻。现在大量应用的逆变电路中,绝大部分都是PWM逆变电路。可以说PWM控制技术正是有赖于在逆变电路中的应用,才发展得比较成熟,才确定了它在电力电子技术中的重要地位。

二、基本设计指标:

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冲量指窄脉冲的面积。效果基本相同,是指环节的输出响应波形基本相同。低频段非常接近,仅在高频段略有差异。

图1-1形状不同而冲量相同的各种窄脉冲

1. 面积等效原理

分别将如图1-1所示的电压窄脉冲加在一阶惯性环节(R-L电路)上,如图1-2a所示。其输出电流i(t)对不同窄脉冲时的响应波形如图1-2b所示。从波形可以看出,在i(t)的上升段,i(t)的形状也略有不同,但其下降段则几乎完全相同。脉冲越窄,各i(t)响应波形的差异也越小。如果周期性地施加上述脉冲,则响应i(t)也是周期性的。用傅里叶级数分解后将可看出,各i(t)在低频段的特性将非常接近,仅在高频段有所不同。

用一系列等幅不等宽的脉冲来代替一个正弦半波,正弦半波N等分,看成N个相连的脉冲序列,宽度相等,但幅值不等;用矩形脉冲代替,等幅,不等宽,中点重合,面积(冲量)相等,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

上述原理可以称为面积等效原理,它是PWM控制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

下面分析用一系列等幅不等宽的脉冲来代替一个正弦半波。图1-3可以看到把半波分成N等份,就可以把正弦半波看成N个彼此相连的脉冲序列组成的波形,然后把脉冲序列利用相同数量的等幅而不等宽的矩形脉冲代替,使它们面积相等,就可以得到脉冲序列。根据面积等效原理,PWM波形和正弦半波是等效的。

图1-2 冲量相同的各种窄脉冲的响应波形

图1-3 用PWM 波代替正弦半波

要改变等效输出正弦波幅值,按同一比例改变各脉冲宽度即可。

2.PWM 逆变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目前中小功率的逆变电路几乎都采用PWM 技术。逆变电路是PWM 控制技术最为重要的应用场合。

PWM 逆变电路也可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两种,目前实用的几乎都是电压型。

2.1 计算法和调制法

2.1.1 计算法

根据正弦波频率、幅值和半周期脉冲数,准确计算PWM 波各脉冲宽度和间隔,据此控制逆变电路开关器件的通断,就可得到所需PWM 波形。

缺点:繁琐,当输出正弦波的频率、幅值或相位变化时,结果都要变化

2.1.2 调制法

输出波形作调制信号,进行调制得到期望的PWM 波;通常采用等腰三角波或锯齿波作为载波;等腰三角波应用最多,其任一点水平宽度和高度成线性关系且左右对称;与任一平缓变化的调制信号波相交,在交点控制器件通断,就得宽度正比于信号波幅值的脉冲,符合PWM 的要求。

调制信号波为正弦波时,得到的就是SPWM 波;调制信号不是正弦波,而是其他所需波形时,也能得到等效的PWM 波。

结合IGBT 单相桥式电压型逆变电路对调制法进行说明:

设负载为阻感负载,工作时V 1和V 2通断互补,V 3和V 4通断也互补。

控制规律:

0u 正半周,1V 通,2V 断,3V 和4V 交替通断,负载电流比电压滞后,在电压u 正半周,电流有一段为正,一段为负,负载电流为正区间,1V 和4V 导通时,0u 等于d U ,4V 关断时,负载电流通过1V 和3D V 续流,0u =0,负载电流为负区间,0i 为负,实际上从1D V 和4D V 流过,仍有0u =d U ,4V 断,3V 通后,0i 从3V 和1D V 续流,0u =0,0u 总可得到d U 和零两种电平。

0u 负半周,让2V 保持通,1V 保持断,3V 和4V 交替通断,0u 可得-d U 和零两种电平。

图2-1单相桥式PWM 逆变电路

单极性PWM 控制方式(单相桥逆变):在r u 和c u 的交点时刻控制IGBT 的通断。r u 正半周,1V 保持通,2V 保持断,当r u >c u 时使4V 通,3V 断,0u =d U ,当r u c u 时使3V 断,4V 通,0u =0,虚线f u 0表示0u 的基波分量。波形见图2-2。

图2-2 单极性PWM 控制方式波形

防直通死区时间:

同一相上下两臂的驱动信号互补,为防止上下臂直通造成短路,留一小段上下臂都施加关断信号的死区时间。死区时间的长短主要由器件关断时间决定。死区时间会给输出PWM 波带来影响,使其稍稍偏离正弦波。

特定谐波消去法(Selected Harmonic Elimination PWM —SHEPWM):

计算法中一种较有代表性的方法,图2-3。输出电压半周期内,器件通、断各3次(不包括0和π),共6个开关时刻可控。为减少谐波并简化控制,要尽量使波形对称。

首先,为消除偶次谐波,使波形正负两半周期镜对称,即:

)()(πωω+-=t u t u

(2-1) 其次,为消除谐波中余弦项,使波形在半周期内前后1/4周期以π/2为轴线对称。

)()(t u t u ωπω-= (2-2) 四分之一周期对称波形,用傅里叶级数表示为:

∑∞

==,...

5,3,1n sin )(n t n a t u ωω

图2-3 特定谐波消去法的输出PWM 波形

式中,a n 为 ?=2

0n sin )(4

π

ωωωπt td n t u a

图2-3,能独立控制1a 、2a 和3a 共3个时刻。该波形的n a 为 )

cos 2cos 2cos 21(2])sin 2

(sin 2)sin 2(sin 2[4321d

23

d 0n 322

1

1αααπωωωωωωωωππ

n n n n U t d t n U t td n U t d t n U

t td n U a a d a a d

a a a d -+-=-++

-+=???? 式中n=1,3,5,…

确定1a 的值,再令两个不同的n a =0,就可建三个方程,求得1a 、2a 和3a 。 (2-4)

消去两种特定频率的谐波:

在三相对称电路的线电压中,相电压所含的3次谐波相互抵消,可考虑消去5次和7次谐波,得如下联立方程:

)cos 2cos 2cos 21(2321d 1αααπ-+-=

U a (2-5) 0)5cos 25cos 25cos 21(52321d 5=-+-=αααπ

U a (2-6) 0)7cos 27cos 27cos 21(72321d 7=-+-=αααπ

U a (2-7) 给定1a ,解方程可得1a 、2a 和3a 。1a 变,1a 、2a 和3a 也相应改变。

一般,在输出电压半周期内器件通、断各k 次,考虑PWM 波四分之一周期对称,k 个开关时刻可控,除用一个控制基波幅值,可消去k -1个频率的特定谐波,k 越大,开关时刻的计算越复杂。

3.调制方式

载波比——载波频率c f 与调制信号频率r f 之比,N=r c f f 。根据载波和信号波是否同步及载波

比的变化情况,PWM 调制方式分为异步调制和同步调制:

3.1 异步调制

异步调制——载波信号和调制信号不同步的调制方式。

通常保持c f 固定不变,当r f 变化时,载波比N 是变化的。在信号波的半周期内,PWM 波的脉冲个数不固定,相位也不固定,正负半周期的脉冲不对称,半周期内前后1/4周期的脉冲也不对称。当r f 较低时,N 较大,一周期内脉冲数较多,脉冲不对称的不利影响都较小,当r f 增高时,N 减小,一周期内的脉冲数减少,PWM 脉冲不对称的影响就变大。因此,在采用异步调制方式时,希望采用较高的载波频率,以使在信号波频率较高时仍能保持较大的载波比。

3.2 同步调制

同步调制——N 等于常数,并在变频时使载波和信号波保持同步。

基本同步调制方式,r f 变化时N 不变,信号波一周期内输出脉冲数固定。三相,公用一个三角波载波,且取N 为3的整数倍,使三相输出对称。为使一相的PWM 波正负半周镜对称,N 应取奇数。当N =9时的同步调制三相PWM 波形如图3-1所示。

r f 很低时,c f 也很低,由调制带来的谐波不易滤除,r f 很高时,c f 会过高,使开关器难以承受。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可以采用分段同步调制的方法。

把r f 范围划分成若干个频段,每个频段内保持N 恒定,不同频段N 不同。在r f 高的频段采用较低的N ,使载波频率不致过高,在r f 低的频段采用较高的N ,使载波频率不致过低。

图3-2分段同步调制一例,为防止c f 在切换点附近来回跳动,采用滞后切换的方法。同步调制比异步调制复杂,但用微机控制时容易实现。可在低频输出时采用异步调制方式,高频输出时切换到同步调制方式,这样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和分段同步方式效果接近。

图 3-1同步调制三相PWM波形

图3-2分段同步调制方式举例

4.PWM逆变电路的谐波分析

使用载波对正弦信号波调制,产生了和载波有关的谐波分量。谐波频率和幅值是衡量PWM逆变电路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分析方法:

不同信号波周期的PWM波不同,无法直接以信号波周期为基准分析,以载波周期为基础,再利用贝塞尔函数推导出PWM波的傅里叶级数表达式,分析过程相当复杂,结论却简单而直观。

4.1 单相的分析结果

不同调制度a 时的单相桥式PWM 逆变电路在双极性调制方式下输出电压的频谱图如图4-1。其中所包含的谐波角频率为 r c ωωk n ±

式中,n =1,3,5,…时,k =0,2,4,…;n =2,4,6,…时,k =1,3,5,…。

可以看出,PWM 波中不含低次谐波,只含有角频率为ωc ,及其附近的谐波,以及2ωc 、3ωc 等及其附近的谐波。在上述谐波中,幅值最高影响最大的是角频率为ωc 的谐波分量。

图4-1单相PWM 桥式逆变电路输出电压频谱图

4.2 三相的分析结果

三相桥式PWM 逆变电路采用公用载波信号时不同调制度a 时的三相桥式PWM 逆变电路输出线电压的频谱图如图4-2。在输出线电压中,所包含的谐波角频率为

r c ωωk n ±

式中,n =1,3,5,…时,k =3(2m -1)±1,m =1,2,…; 6m +1,m =0,1,…;

n =2,4,6,…时,k = 6m -1,m =1,2,…。

和单相比较,共同点是都不含低次谐波,一个较显著的区别是载波角频率ωc 整数倍的谐波被消去了,谐波中幅值较高的是ωc ±2ωr 和2ωc ±ωr 。

图4-2三相桥式PWM 逆变电路输出线电压频谱图

当调制信号波不是正弦波时,谐波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对信号波本身进行谐波分析所得的结果,另一部分是由于信号波对载波的调制而产生的谐波。

5.提高直流电压利用率和减少开关次数

直流电压利用率——逆变电路输出交流电压基波最大幅值m U 1和直流电压d U 之比。

提高直流电压利用率可提高逆变器的输出能力;减少器件的开关次数可以降低开关损耗;正弦波调制的三相PWM 逆变电路,调制度a 为1时,输出相电压的基波幅值为2d U ,输出线电压的基波幅值为d U )23(,即直流电压利用率仅为0.866。这个值是比较低的,其原因是正弦调制信号的幅值

不能超过三角波幅值,实际电路工作时,考虑到功率器件的开通和关断都需要时间,如不采取其他措施,调制度不可能达到1。采用这种调制方法实际能得到的直流电压利用率比0.866还要低。

5.1 梯形波调制方法的思路

当梯形波幅值和三角波幅值相等时,梯形波所含的基波分量幅值更大。

梯形波调制方法的原理及波形,见图5-2形波的形状用三角化率0t t U U s 描述,t U 为以横轴为底时梯形波的高,0t U 为以横轴为底边把梯形两腰延长后相交所形成的三角形的高。s =0时梯形波变为矩形波,s =1时梯形波变为三角波。梯形波含低次谐波,PWM 波含同样的低次谐波,低次谐波(不包括由载波引起的谐波)产生的波形畸变率为δ。

图5-1 , δ和d m U U 1随s 变化的情况。

图5-3 ,s 变化时各次谐波分量幅值nm U 和基波幅值m U 1之比。

s = 0.4时,谐波含量也较少,δ约为3.6%,直流电压利用率为1.03,综合效果较好。

图5-1 变化时的各次谐波含量

图5-2 梯形波为调制信号的PWM控制

梯形波调制的缺点:输出波形中含5次、7次等低次谐波。

实际使用时,可以考虑当输出电压较低时用正弦波作为调制信号,使输出电压不含低次谐波;当正弦波调制不能满足输出电压的要求时,改用梯形波调制,以提高直流电压利用率。

图5-3 s 变化时的d 和直流电压利用率

5.2 线电压控制方式(叠加3次谐波)

对两个线电压进行控制,适当地利用多余的一个自由度来改善控制性能。

目标——使输出线电压不含低次谐波的同时尽可能提高直流电压利用率,并尽量减少器件开关次数。

在相电压调制信号中叠加3次谐波,使之成为鞍形波,输出相电压中也含3次谐波,且三相的三次谐波相位相同。合成线电压时,3次谐波相互抵消,线电压为正弦波。如图17。鞍形波的基波分量幅值大。

除叠加3次谐波外,还可叠加其他3倍频的信号,也可叠加直流分量,都不会影响线电压。

图 5-4 加3次谐波的调制信号

5.2.1 线电压控制方式(叠加3倍次谐波和直流分量)

叠加p u ,既包含3倍次谐波,也包含直流分量,p u 大小随正弦信号的大小而变化。设三角波载波幅值为1,三相调制信号的正弦分别为1rU u 、1rV u 和1rW u ,并令:

1),,min(rW1rV1rU1p --=u u u u (5-1)

则三相的调制信号分别为

p rU1rU u u u += (5-2)

p rV rV u u u +=1 (5-3)

p 1rW rW u u u += (5-4)

参考文献

[1]王志良. 电力电子新器件及其应用技术.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2]黄俊,王兆安.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3]赵良炳.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基础.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4]谢少军等. 阶梯波合成逆变器的单脉宽调制调压技术研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

[5] 吴保芳等.一种具有高频环节的SPWPM 变换电路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1997

器件

电力二极管4个,电源电压1个,电阻1个,电感1个,IGBT 4个,调制电路1个

单极性模式PWM逆变电路的计算机仿真

摘要 逆变电路是P W M控制技术最为重要的应用场合。这里在研究单相桥式P WM逆变电路的理论基础上,采用Ma t la b的可视化仿真工具S i mu lin k建立单相桥式单极性控制方式下P W M逆变电路的仿真模型,通过动态仿真,研究了调制深度、载波频率对输出电压、负载上电流的影响;并分析了输出电压、负载上电流的谐波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建模的正确性,并证明了该模型具有快捷、灵活、方便、直观等一系列特点,从而为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和研究中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辅助工具。 关键词:Matlab/Simulink;PWM逆变电路;动态仿真;建模;

前言 PWM控制技术是逆变电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现在大量应用的逆变电路中,绝大部分都是PWM型逆变电路。为了对PWM型逆变电路进行分析,首先建立了逆变器控制所需的电路模型,采用IGBT作为开关器件,并对单相桥式电压型逆变电路和PWM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运用MATLAB中的SIMULINK对电路进行了仿真,给出了仿真波形,并运用MATLAB提供的powergui模块对仿真波形进行了FFT分析(谐波分析)。通过仿真分析表明,运用PWM控制技术可以很好的实现逆变电路的运行要求。

目录 摘要 (1) 前言 (2) 一逆变电路相关概述 (4) 1.1 .MATLAB的介绍 (4) 1.2 PWM技术 (4) 1.3PWM控制方法 (5) 二主电路工作原理说明 (10) 2.1 PWM控制的基本原理 (10) 三主电路设计的详细过程 (12) 四仿真模型的建立及各模块参数设置 (14) 4.1单极性PWM控制发生电路模型 (14) 4.2单极性SPWM方式下的单相桥式逆变电路 (16) 五、总结 (23) 参考文献 (24) 七、体会 (25)

PWM控制技术在逆变电路中的应用

PWM控制技术在逆变电路中的应用 研究了PWM控制技术在单相桥式逆变电路中的应用,首先详细地阐述了PWM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简要地介绍了单相桥式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然后将PWM 控制技术应用到单相桥式逆变电路中,最后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1 引言 在电力电子技术发展史上,逆变电路占据非常重要的一环,而PWM控制技术在逆变电路又处于核心地位,如何将PWM控制技术应用到逆变电路当中是摆在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前一大难题。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PWM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然后详细地研究了单极性SPWM和双极性SPWM实现方法,最后将PWM控制技术和单相桥式逆变电路结合起来分析并应用,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PWM控制技术在逆变电路的成功应用。 2 PWM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方法 2.1 PWM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 根据信号与系统知识可知,冲量相同而形状不一样的窄脉冲加在惯性环节上时,其输出作用相同。如图1(a)、(b)和(c)所示的三个波形分别为矩形波脉冲、三角波形脉冲以及正弦波形脉冲,显然它们的形状完全不同,但是面积完全相同,如果把它们分别加在具有同一个惯性的环节上时,其输出作用完全相同。 (a)矩形波脉冲(b)三角波脉冲(c)正弦半波脉冲 分别将如图1所示(a)、(b)和(c)所示波形施加在同一个一阶惯性环节上,其电路图和输出电流i(t)输出分别如图2(a)和(b)所示。从2(b)可以看出,在i(t)的上升段,i(t)的形状也稍微有点不同,但其下降段则完全相同。值得说明的是脉冲越窄,各i(t)输出波形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这种原理被称为面积等效原理,它是实现PWM 控制技术的理论基础。 如果用一系列等幅不等宽的脉冲来代替一个正弦半波,也就是说把正弦半波分成N等份,

PWM-逆变器设计与仿真

PWM-逆变器设计与仿真

摘要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电子技术的各种装置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从电能转换的观点,电力电子的装置涵盖交流——直流变换、直流——交流变换、直流——直流变换、交流——交流变换。比如在可控电路直流电动机控制,可变直流电源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这些都是以逆变电路为核心。由于电力电子技术中有关电能的变换与控制过程,内容大多涉及电力电子各种装置的分析与大量的计算、电能变幻的波形分析、测量与绘制等,这些工作特别适合Matlab的使用。本次设计的题目是基于PWM逆变器的设计与仿真,所以在此次仿真就用的是Matlab软件,建立了基于Matlab的单相桥式SPWM逆变电路,采用IGBT作为开关器件,并对单相桥式电压型逆变电路和PWM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运用MATLAB中的simulink/simupowersystems对电路进行了仿真,给出了仿真波形,并运用MATLAB提供的powergui模块,分别用单极性SPWM和双极性SPWM的动态模型给出了仿真的实例与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展现了Matlab仿真具有的快捷,灵活,方便,直观的以及Matlab绘制的图形准确、清晰、优美的优点,从而进一步展示了Matlab的优越性。 关键字:PWM逆变器单极性SPWM 双极性SPWM MATLAB仿真

目录 摘要 绪论 (1) 第1章 MATLAB软件 (3) 1.1软件的介绍 (3) 1.2 电力电子电路的Matlab仿真 (4) 1.2.1实验系统总体设计 (5) 1.2.2电力电子电路Simulink仿真d特点 (5) 第2章逆变主电路的方案论证与选择 (6) 第3章 PWM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9) 3.1 PWM控制理论基础 (9) 3.1.1面积等效原理 (9) 3.2 PWM逆变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11) 3.2.1计算法…………………………………………………… 11 3.2.2调制法…………………………………………………… 11 3.2.3 SPWM控制方式………………………………………… 15 第4章单相桥式PWM逆变器的仿真 (18) 4.1单相桥式PWM逆变器调制电路的Simulink模型 (18) 4.1.1单极性SPWM仿真模型图 (18)

pwm逆变电路仿真

题目如下: 使用IGBT完成逆变电路仿真,直流电压300V。阻感负载,电阻值1Ω,电感值3mH。调制深度m=0.5。输出基波频率50Hz,载波频率为基频15倍,即750Hz。分别按下列要求仿真输入输出波形,进行谐波傅里叶分析。绘制主要器件的工作波形。 1,单极性SPWM方式下的单相全桥逆变电路仿真,及双极性SPWM方式下的单相全桥逆变电路仿真。对比两种调制方式的不同。 题目中需要做单极性与双极型SPWM的单相全桥逆变电路仿真,那么首先了解一下SPWM的原理。 SPWM控制的基本原理 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就是对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的技术。即通过对一系列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来等效地获得所需要的波形。PWM控制技术在逆变电路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对逆变电路的影响也最为深刻,PWM控制技术在逆变电路中的应用也最具代表性。面积等效原理是PWM控制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即在采样控制中,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同一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其中,冲量指的是窄脉冲的面积;效果基本相同是指环节的输出响应波形基本相同。如图1.1所示,三个窄脉冲形状不同,但是它们的面积都等于1, 图1.1 SPWM控制如下:

如图1-2是单相PWM逆变电路VT1~VT4是四个IGBT管,VD1~ VD4是四个二极管,调制电路作为控制电路控制IGBT导通与关断来得到所需要的波形。 图1-2 计算法和调制法: SPWM逆变电路主要有两种控制方法:计算法和调制法。计算法是将PWM脉冲宽度的波形计算出来,显然这种方法是很繁琐的,不采用。调制法是用一个三角波作为载波,将一正弦波作为调制信号进行调制。我们采用调制法。因为等腰三角波上下宽度与高度呈线性关系且左右对称,当它与一个平缓变化的正弦调制信号波相交时,在交点时刻就可以得到宽度正比于正弦信号波幅度的脉冲 单极性与双极型的控制方法如下: 1单极性PWM控制方式: 如图1-3所示,在u r和u c的交点时刻控制IGBT的通断 u r正半周,VT1保持通,VT2保持断 . 当u r>u c时使VT4通,VT3断,u o=u d当u r

PWM_逆变器设计与仿真

摘要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电子技术的各种装置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从电能转换的观点,电力电子的装置涵盖交流——直流变换、直流——交流变换、直流——直流变换、交流——交流变换。比如在可控电路直流电动机控制,可变直流电源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这些都是以逆变电路为核心。由于电力电子技术中有关电能的变换与控制过程,内容大多涉及电力电子各种装置的分析与大量的计算、电能变幻的波形分析、测量与绘制等,这些工作特别适合Matlab的使用。本次设计的题目是基于PWM逆变器的设计与仿真,所以在此次仿真就用的是Matlab软件,建立了基于Matlab的单相桥式SPWM逆变电路,采用IGBT作为开关器件,并对单相桥式电压型逆变电路和PWM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运用MATLAB中的simulink/simupowersystems对电路进行了仿真,给出了仿真波形,并运用MATLAB提供的powergui模块,分别用单极性SPWM和双极性SPWM的动态模型给出了仿真的实例与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展现了Matlab仿真具有的快捷,灵活,方便,直观的以及Matlab绘制的图形准确、清晰、优美的优点,从而进一步展示了Matlab的优越性。 关键字:PWM逆变器单极性SPWM 双极性SPWM MATLAB仿真

目录 摘要 绪论 (1) 第1章 MATLAB软件 (3) 1.1软件的介绍 (3) 1.2 电力电子电路的Matlab仿真 (4) 1.2.1实验系统总体设计 (5) 1.2.2电力电子电路Simulink仿真d特点 (5) 第2章逆变主电路的方案论证与选择 (6) 第3章 PWM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9) 3.1 PWM控制理论基础 (9) 3.1.1面积等效原理 (9) 3.2 PWM逆变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11) 3.2.1计算法 (11) 3.2.2调制法 (11) 3.2.3 SPWM控制方式 (15) 第4章单相桥式PWM逆变器的仿真 (18) 4.1单相桥式PWM逆变器调制电路的Simulink模型 (18) 4.1.1单极性SPWM仿真模型图 (18) 4.1.2 双极性SPWM仿真模型图 (19) 4.2 仿真参数的设定及仿真图的分析 (19) 4.2.1 单极性SPWM的仿真及分析 (19)

pwm逆变电路的应用.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大作业 设计题目: PWM电路的应用 学生所在系部:电子工程系 学生所在专业:自动化 学生所在班级: 学生姓名: #### 学生学号: ##### 任课教师姓名: 大作业成绩:

PWM逆变电路的应用 一、摘要 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对设备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许多行业的用电设备不再直接接入交流电网,而是通过电力电子功率变换得到电能,它们的幅值、频率、稳定度及变化形式因用电设备的不同而不尽相同。如通信电源、电弧焊电源、电动机变频调速器、加热电源、绿色照明电源、不间断电源、充电器等等,它们所使用的电能都是通过对电网能进行整流和逆变变换后所得到的。因此,高质量的逆变电路已成为电源技术的重要研究对象。 采样控制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结论: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PWM控制技术就是以该结论为理论基础,对半导体开关器件的导通和关断进行控制,使输出端得到一系列幅值相等而宽度不相等的脉冲,用这些脉冲来代替正弦波或其他所需要的波形。按一定的规则对各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既可改变逆变电路输出电压的大小,也可改变输出频率。 PWM控制的基本原理很早就已经提出,但是受电力电子器件发展水平的制约,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未能实现。直到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出现和迅速发展,PWM控制技术才真正得到应用。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新的理论方法,如现代控制理论、非线性系统控制思想的应用,PWM控制技术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PWM控制技术在逆变电路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对逆变电路的影响也最为深刻。现在大量应用的逆变电路中,绝大部分都是PWM逆变电路。可以说PWM控制技术正是有赖于在逆变电路中的应用,才发展得比较成熟,才确定了它在电力电子技术中的重要地位。 二、基本设计指标: 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冲量指窄脉冲的面积。效果基本相同,是指环节的输出响应波形基本相同。低频段非常接近,仅在高频段略有差异。 图1-1形状不同而冲量相同的各种窄脉冲 1. 面积等效原理 分别将如图1-1所示的电压窄脉冲加在一阶惯性环节(R-L电路)上,如图1-2a所示。其输出电流i(t)对不同窄脉冲时的响应波形如图1-2b所示。从波形可以看出,在i(t)的上升段,i(t)的形状也略有不同,但其下降段则几乎完全相同。脉冲越窄,各i(t)响应波形的差异也越小。如果周期性地施加上述脉冲,则响应i(t)也是周期性的。用傅里叶级数分解后将可看出,各i(t)在低频段的特性将非常接近,仅在高频段有所不同。

PWM逆变器Matlab仿真设计

PWM逆变器MATLAB仿真 1设计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从题目的要求可知,输入电压为110V直流电,而输出是有效值为220V的交流电,所以这里涉及到一个升压的问题,基于此有两种设计思路第一种是进行DC-DC升压变换再进行逆变,另一种是先进行逆变再进行升压。除此之外,要得到正弦交流电压还要考虑滤波等问题,所以这两种方案的设计框图分别如下图所示: 图1-1方案一:先升压再逆变 图1-2方案二:先逆变,再升压 方案选择: 方案一:采用DC-DC升压斩波电路其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噪声性能好,效率高,但不适用于升压倍率较高的场合,另外升压斩波电路在初期会产生超调趋势(这一点将在后文予以讨论),在与后面的逆变电路相连时必须予以考虑,我们可以采用附加控制策略的办法来减小超调量同时达到较短的调节时间,但这将增加逆变器的复杂度和设计成本。 方案二:采用变压器对逆变电路输出的交流电进行升压,这种方法效率一般可达90%以上、可靠性较高、抗输出短路的能力较强,但响应速度较慢,体积大,波形畸变较重。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两种方案有各自的优缺点,但由于方案二设计较为简便,因此本论文选择方案二作为最终的设计方案,但对于方案一的相关容也会在后文予以讨论。 2逆变主电路设计 2.1逆变电路原理及相关概念

逆变与整流是相对应的,把直流电变为交流电的过程称为逆变。根据交流侧是否与交流电网相连可将逆变电路分为有源逆变和无源逆变,在不加说明时,逆变一般指无源逆变,本论文针对的就是无源逆变的情况;根据直流侧是恒流源还是恒压源又将逆变电路分为电压型逆变电路和电流型逆变电路,电压型逆变电路输出电压的波形为方波而电流型逆变电路输出电流波形为方波,由于题目要求对输出电压进行调节,所以本论文只讨论电压型逆变电路;根据输出电压电流的相数又将逆变电路分为单相逆变电路和三相逆变电路,由于题目要求输出单相交流电,所以本论文将只讨论单相逆变电路。 2.2逆变电路的方案论证及选择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本论文主要讨论单相电压型无源逆变电路,电压型逆变电路的特点除了前文所提及的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即开关器件普遍选择全控型器件如IGBT,电力MOSFET等,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下面分别予以讨论: 方案一:半桥逆变电路,如下图所示,其特点是有两个桥臂,每个桥臂有一个可控器件和一个反并联二极管组成。在直流侧接有两个相互串联的足够大的电容,两个电容的连接点为直流电源的中点。反并联二极管为反馈电感中储存的无功能量提供通路,直流侧电容正起着缓冲无功能量的作用。其优点为简单,使用器件少,缺点为输出交流电压的幅值仅为直流电源电压的一半,且直流侧需要两个电容器串联,工作时还要控制两个电容器电压的均衡,因此它只适用于几千瓦以下的小功率逆变电路。 VD2 图2-1 半桥逆变电路 方案二:全桥逆变电路,如下图所示:其特点是有四个桥臂,相当于两个半桥电路的组合,其中桥臂1和4作为一对,桥臂2和3作为一对,成对的两个桥臂同时导通,两对

PWM逆变电路设计

引言 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对设备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许多行业的用电设备不再直接接入交流电网,而是通过电力电子功率变换得到电能,它们的幅值、频率、稳定度及变化形式因用电设备的不同而不尽相同。如通信电源、电弧焊电源、电动机变频调速器、加热电源、绿色照明电源、不间断电源、充电器等等,它们所使用的电能都是通过对电网能进行整流和逆变变换后所得到的。因此,高质量的逆变电路已成为电源技术的重要研究对象。 采样控制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结论: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PWM控制技术就是以该结论为理论基础,对半导体开关器件的导通和关断进行控制,使输出端得到一系列幅值相等而宽度不相等的脉冲,用这些脉冲来代替正弦波或其他所需要的波形。按一定的规则对各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既可改变逆变电路输出电压的大小,也可改变输出频率。 PWM控制的基本原理很早就已经提出,但是受电力电子器件发展水平的制约,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未能实现。直到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出现和迅速发展,PWM控制技术才真正得到应用。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新的理论方法,如现代控制理论、非线性系统控制思想的应用,PWM控制技术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PWM控制技术在逆变电路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对逆变电路的影响也最为深刻。现在大量应用的逆变电路中,绝大部分都是PWM逆变电路。可以说PWM控制技术正是有赖于在逆变电路中的应用,才发展得比较成熟,才确定了它在电力电子技术中的重要地位。

1PWM控制的基本原理 PWM控制技术在逆变电路中应用最广,应用的逆变电路绝大部分是PWM型,PWM 控制技术正是有赖于在逆变电路中的应用,才确定了它在电力电子技术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主要以逆变电路为控制对象来介绍PWM控制技术。 1.1 理论基础 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冲量指窄脉冲的面积。效果基本相同,是指环节的输出响应波形基本相同。低频段非常接近,仅在高频段略有差异。 图1-1形状不同而冲量相同的各种窄脉冲 1.2 面积等效原理 分别将如图1-1所示的电压窄脉冲加在一阶惯性环节(R-L电路)上,如图1-2a所示。其输出电流i(t)对不同窄脉冲时的响应波形如图1-2b所示。从波形可以看出,在i(t)的上升段,i(t)的形状也略有不同,但其下降段则几乎完全相同。脉冲越窄,各i(t)响应波形的差异也越小。如果周期性地施加上述脉冲,则响应i(t)也是周期性的。用傅里叶级数分解后将可看出,各i(t)在低频段的特性将非常接近,仅在高频段有所不同。 用一系列等幅不等宽的脉冲来代替一个正弦半波,正弦半波N等分,看成N个相连的脉冲序列,宽度相等,但幅值不等;用矩形脉冲代替,等幅,不等宽,中点重合,面积(冲量)相等,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 上述原理可以称为面积等效原理,它是PWM控制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 下面分析用一系列等幅不等宽的脉冲来代替一个正弦半波。图1-3可以看到把半波分成N等份,就可以把正弦半波看成N个彼此相连的脉冲序列组成的波形,然后把脉冲序列利用相同数量的等幅而不等宽的矩形脉冲代替,使它们面积相等,就可以得到脉冲序列。根据面积等效原理,PWM波形和正弦半波是等效的。

三相桥式PWM逆变电路

湘潭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三相桥式PWM逆变电路设计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学生 同组成员 指导教师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 起始日期

目录 一、课题背景 (1) 二、三相桥式SPWM逆变器的设计内容及要求 (2) 三、SPWM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3) 1.工作原理 (4) 2.控制方式 (5) 3.正弦脉宽调制的算法 (8) 四、MATLAB仿真分析 (17) 五、电路设计 (11) 1.主电路设计 (11) 2.控制电路设计 (12) 3.保护电路设计 (14) 4.驱动电路设计 (15) 六、实验总结 (21) 附录 (22) 参考文献 (23)

三相桥式SPWM逆变电路设计 一、课题背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弦波输出变压变频电源已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与此同时对变压变频电源的输出电压波形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逆变器输出波形质量的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稳态精度高;二是动态性能好。因此,研究开发既简单又具有优良动、静态性能的逆变器控制策略,已成为电力电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在现有的正弦波输出变压变频电源产品中,为了得到SPWM波,一般都采用双极性调制技术。该调制方法的最大缺点是它的6个功率管都工作在较高频率(载波频率),从而产生了较大的开关损耗,开关频率越高,损耗越大。本实验针对正弦波输出变压变频电源SPWM 调制方式及数字化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以SG3525为主控芯片,以期得到一种较理想的调制方法,实现逆变电源变压、变频输出。 正弦逆变电源作为一种可将直流电能有效地转换为交流电能的电能变换装 置被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生产生活中 ,其中有:针对计算机等重要负载进行断电保护的交流不间断电源 UPS (Uninterruptle Power Supply) ;针对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控制的变频调速器;针对智能楼宇消防与安防的应急电源 EPS ( Emergence Power Supply) ;针对船舶工业用电的岸电电源 SPS(Shore Power Supply) ;还有针对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而开发的特种逆变电源等等.随着控制理论的发展与电力电子器件的不断革新 ,特别是以绝缘栅极双极型晶体管 IGBT(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为代表的自关断可控型功率半导体器件出现 ,大大简化了正弦逆变电源的换相问题 ,为各种 PWM 型逆变控制技术的实现提供了新的实现方法 ,从而进一步简化了正弦逆变系统的结构与控制. 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经历了晶闸管(SCR)、可关断晶闸管(GTO)、晶体管(BJT)、绝缘栅晶体管(IGBT)等阶段。目前正向着大容量、高频率、易驱动、低损耗、模块化、复合化方向发展,与其他电力电子器件相比,IGBT具有高可靠性、驱动简单、保护容易、不用缓冲电路和开关频率高等特点,为了达到这些高性能,采用了许多用于集成电路的工艺技术,如外延技术、离子注入、精细光刻等。 IGBT最大的优点是无论在导通状态还是短路状态都可以承受电流冲击。它的并联不成问题,由于本身的关断延迟很短,其串联也容易。尽管IGBT模块在大功率应用中非常广泛,但其有限的负载循环次数使其可靠性成了问题,其主要失效机理是阴极引线焊点开路和焊点较低的疲劳强度,另外,绝缘材料的缺陷也是一个问题。

三相桥式PWM逆变电路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三相桥式PWM逆变电路的设计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刘远治 指导教师:桂友超职称副教授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本1104班 完成时间:2014年06月

摘要 本文设计了一个三相桥式PWM控制的逆变电路。PWM控制就是对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的技术,如果脉冲的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而和正弦波等效的PWM波形,也称为SPWM波形。该设计包括主电路、驱动电路、SPWM信号产生电路、过流保护等方面的设计。该逆变器主电路采用的开关器件是IGBT;如需实物制作,驱动电路可采用现在大功率MOSFET、IGBT专用驱动芯片IR2110;PWM信号产生电路可采用CD4538芯片控制产生。 关键词:三相桥式;主电路;IR2110;CD4538

Abstract This paper designed a three-phase PWM controlled inverter bridge circuit. PWM control is on the pulse width modulation technology, if the pulse width changes according to sine law and the sine wave PWM waveform equivalent, also known as SPWM waveform. The design includes the main circuit, driver circuit, SPWM signal generation circuit, over-current protec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design. The inverter main circuit uses IGBT; If you need make it real, driver circuit can use high-power MOSFET, IGBT dedicated driver chip IR2110; PWM signal generation circuit controlled by the CD4538 chip produced。 Key words three-phase bridge; main circuit; IR2110; CD4538

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设计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审定成绩: 重庆邮电大学 自动化学院 综合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设计 单位(二级学院):自动化学院 学生姓名:梁勇 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班级:0830702 学号:07350225 指导教师:罗萍 设计时间:2010年10月 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制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 (2) 二、SPWM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2) 1.工作原理 (3) 2.控制方式 (4) 3.单片机电源与程序下载模块 (7) 4.正弦脉宽调制的调制算法 (8) 5.基于STC系列单片机的SPWM波形实现 (11) 三、总结 (14) 四、心得体会 (15) 五、附录: (17) 1.程序 (17) 2.模拟电路图 (19) 3.电路图 (22)

摘要: 单片机控制逆变电路,以逆变器为主要元件,稳压、稳频输出的电源保护设备。采用面积等效的SPWM波,又单片机为主导,输出三角波和正弦波再由这两个波相叠加输出spwm波来控制逆变电路的触发,使其把直流编程频率可变的交流电 关键字:单片机逆变电源正弦波脉冲触发 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设计 一、课程设计任务 对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的主电路及控制电路进行设计,参数要求如下:直流电压为12 V,L=1mH,要求频率可调,输出为5V的正弦交流电。 设计要求:1.理论设计:了解掌握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设计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包括: IGBT电流,电压额定的选择 驱动电路的设计 画出完整的主电路原理图和控制原理图 列出主电路所用元器件的明细表 二、SPWM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由于期望的逆变器输出是一个正弦电压波形,可以把一个正弦半波分作N 等分。然后把每一等分的正弦曲线与横轴所包围的面积都用个与此面积相等的等高矩形脉冲来代替,矩形脉冲的中点与正弦波每一等分的中点重合。这样,由N 个等幅不等宽的矩形脉冲所组成的波形为正弦的半周等效。同样,正弦波的负半周也可用相同的方法来等效。 这一系列脉冲波形就是所期望的逆变器输出SPWM波形。由于各脉冲的幅值相等,所以逆变器可由恒定的直流电源供电,逆变器输出脉冲的幅值就是整流器的输出电压。当逆变器各开关器件都是在理想状态下工作时,驱动相应开关器件的信号也应为与形状相似的一系列脉冲波形,这是很容易推断出来的。 从理论上讲,这一系列脉冲波形的宽度可以严格地用计算方法求得,作为控制逆变器中各开关器件通断的依据。但较为实用的办法是引用通信技术中的“调制”这一概念,以所期望的波形(在这里是正弦波)作为调制波(ModulationWave ),而受它调制的信号称为载波(Carrier Wave )。在SPWM中

PWM逆变器Matlab仿真解析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题目: PWM逆变器Matlab仿真 初始条件: 输入110V直流电压;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得到输出为220V、50Hz单相交流电; 2、采用PWM斩波控制技术; 3、建立Matlab仿真模型; 4、得到实验结果。 时间安排: 课程设计时间为两周,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复习有关知识,阅读课程设计指导书,搞懂原理,并准备收集设计资料,此阶段约占总时间的20%。 第二阶段:根据设计的技术指标要求选择方案,设计计算。 第三阶段:完成设计和文档整理,约占总时间的40%。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1设计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2) 2逆变主电路设计 (2) 2.1逆变电路原理及相关概念 (2) 2.2逆变电路的方案论证及选择 (3) 2.3建立单相桥式逆变电路的S IMULINK的仿真模型 (4) 2.3.1模型假设 (5) 2.3.2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电路仿真 (5) 3正弦脉宽调制(SPWM)原理及控制方法的SIMULINK仿真 (6) 3.1正弦脉冲宽度调制(SPWM)原理 (6) 3.2SPWM波的控制方法 (7) 3.2.1双极性SPWM控制原理及Simulink仿真 (7) 3.2.2单极性SPWM控制原理及Simulink仿真 (9) 4升压电路的分析论证及仿真 (11) 4.1B OOST电路工作原理 (11) 4.2B OOST电路的S IMULINK仿真 (12) 5滤波器设计 (13) 6 PWM逆变器总体模型 (15) 7心得体会 (18) 参考文献 (19)

单相正弦波PWM逆变电路仿真报告(Simulink)

单相正弦波PWM逆变电路仿真报告 1. 仿真目的: 通过对单相SPWM逆变电路不同控制方式的仿真研究,进一步理解SPWM控制信号的产生原理,单极性、双极性控制方式的原理及不同、载波比与调制深度不同对逆变电路输出波形的影响等。 2. 仿真原理: 单相桥式逆变电路 图 1 所示为单相桥式逆变电路的框图,设负载为阻感负载。在桥式逆变电路中,桥臂的上下两个开关器件轮流导通,即工作时V1 和V2 通断状态互补,V3 和V4 的通断状态互补。下面将就单极性及双极性两种不同的控制方法进行分析。 图1 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 不同控制方式原理 单极性控制方式 调制信号u r 为正弦波,载波u c 在u r 的正半周为正极性的三角波,在u r 的负 半周为负极性的三角波。在u r 的正半周,V1保持通态,V2保持断态,在u r >u c

时使V4导通,V3关断,u 0=U d ; 在u r u c 时使V4导通,V3关断,u =0。这样就得到了SPWM波形u 。 图2 单极性PWM控制波形 双极性控制方式 采用双极性方式时,在u r 的半个周期内,三角波不再是单极性的,而是有 正有负,所得的PWM波也是有正有负。在u r 的一个周期内,输出的PWM波只有 两种电平,而不像单极性控制时还有零电平。在u r 的正负半周,对各开关 器件的控制规律相同。即u r >u c 时,给V1和V4导通信号,给V2和V3以关断信 号,如i 0>0,则V1和V4通,如i <0,则VD1和VD4通,不管哪种情况都是输出 电压u 0=U d 。u r 0,则VD2和VD3通,不管哪种情况都是输出电压u =-U d 。

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设计

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设计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审定成绩: 重庆邮电大学 自动化学院 综合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设计 单位(二级学院):自动化学院 学生姓名:梁勇 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班级:0830702 学号:07350225 指导教师:罗萍

设计时间:2010年10月 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制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 (2) 二、SPWM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2) 1.工作原理 (3) 2.控制方式 (4) 3.单片机电源与程序下载模块 (7) 4.正弦脉宽调制的调制算法 (8) 5.基于STC系列单片机的SPWM波形实现 (11) 三、总结 (14) 四、心得体会 (15) 五、附录: (17) 1.程序 (17) 2.模拟电路图 (19) 3.电路图 (22)

摘要: 单片机控制逆变电路,以逆变器为主要元件,稳压、稳频输出的电源保护设备。采用面积等效的SPWM波,又单片机为主导,输出三角波和正弦波再由这两个波相叠加输出spwm波来控制逆变电路的触发,使其把直流编程频率可变的交流电 关键字:单片机逆变电源正弦波脉冲触发 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设计 一、课程设计任务 对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的主电路及控制电路进行设计,参数要求如下:直流电压为12 V,L=1mH,要求频率可调,输出为5V的正弦交流电。 设计要求:1.理论设计:了解掌握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设计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包括: IGBT电流,电压额定的选择 驱动电路的设计 画出完整的主电路原理图和控制原理图 列出主电路所用元器件的明细表 二、SPWM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由于期望的逆变器输出是一个正弦电压波形,可以把一个正弦半波分作N 等分。然后把每一等分的正弦曲线与横轴所包围的面积都用个与此面积相等的等高矩形脉冲来代替,矩形脉冲的中点与正弦波每一等分的中点重合。这样,由N个等幅不等宽的矩形脉冲所组成的波形为正弦的半周等效。同样,正弦波的负半周也可用相同的方法来等效。 这一系列脉冲波形就是所期望的逆变器输出SPWM波形。由于各脉冲的幅值相等,所以逆变器可由恒定的直流电源供电,逆变器输出脉冲的幅值就是整流器的输出电压。当逆变器各开关器件都是在理想状态下工作时,驱动相应开关器件的信号也应为与形状相似的一系列脉冲波形,这是很容易推断出来的。 从理论上讲,这一系列脉冲波形的宽度可以严格地用计算方法求得,作为控制逆变器中各开关器件通断的依据。但较为实用的办法是引用通信技术中的

基于PWM的逆变电路分析报告

系 专业 班 学号

逆变器的仿真与特性研究 作者单位:科技大学 作者:健 摘要:现在大量应用的逆变电路中,绝大部分都是PWM型逆变电路。为了对PWM 型逆变电路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了逆变器单极性控制所需的电路模型,采用IGBT 作为开关器件,并对单相桥式电压型逆变电路和PWM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运用MATLAB中的SIMULINK对电路进行了仿真,给出了仿真波形,并运用MATLAB提供的powergui模块对仿真波形进行了FFT分析(谐波分析). 关键词:SPWM;PWM;逆变器;谐波;FFT分析 1 引言 随着地球非可再生资源的枯竭日益以及人们对电力的日益依赖,逆变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PWM型逆变器的的应用十分广泛,它使电力电子装置的性能大大提高,并显示出其可以同时实现变频变压反抑制谐波的优越性,因此它在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PWM 控制技术正是有赖于在逆变电路中的成功应用,才确定了它在电力电子技术中的重要地位。 2PWM控制的基本原理 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就是对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的技术,即通过对一系列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来等效地获得所需要的波形。PWM控制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面积等效原理,即: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下面分析如何用一系列等幅不等宽的脉冲来代替一个正弦半波。把正弦半波分成N等分,就可以把正弦半波看成由N个彼此相连的脉冲序列所组成的波形。如果把这些脉冲序列用相同数量的等幅不等宽的矩形脉冲代替,使矩形脉冲的中点和相应正弦波部分的中点重合,且使矩形脉冲和相应的正弦波部分面积(冲量)相等,就可得到下图b所示的脉冲序列,这就是PWM波形。像这种脉冲的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而和正弦波等效的PWM波形,也称为SPWM波形。SPWM波形如下图所示:

基于PWM的逆变电路分析

逆变器的仿真与特性研究 摘要:现在大量应用的逆变电路中,绝大部分都是PWM 型逆变电路。为了对PWM 型逆变电路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了逆变器单极性控制所需的电路模型,采用IGBT 作为开关器件,并对单相桥式电压型逆变电路和PWM 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运用MATLAB 中的SIMULINK 对电路进行了仿真,给出了仿真波形,并运用MATLAB 提供的powergui 模块对仿真波形进行了FFT 分析(谐波分析). 关键词:SPWM ;PWM ;逆变器;谐波;FFT 分析 1 引言 随着地球非可再生资源的枯竭日益以及人们对电力的日益依赖,逆变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PWM 型逆变器的的应用十分广泛,它使电力电子装置的性能大大提高,并显示出其可以同时实现变频变压反抑制谐波的优越性,因此它在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PWM 控制技术正是有赖于在逆变电路中的成功应用,才确定了它在电力电子技术中的重要地位。 2 PWM 控制的基本原理 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 )控制就是对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的技术,即通过对一系列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来等效地获得所需要的波形。PWM 控制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面积等效原理,即: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下面分析如何用一系列等幅不等宽的脉冲来代替一个正弦半波。把正弦半波分成N 等分,就可以把正弦半波看成由N 个彼此相连的脉冲序列所组成的波形。如果把这些脉冲序列用相同数量的等幅不等宽的矩形脉冲代替,使矩形脉冲的中点和相应正弦波部分的中点重合,且使矩形脉冲和相应的正弦波部分面积(冲量)相等,就可得到下图b 所示的脉冲序列,这就是PWM 波形。像这种脉冲的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而和正弦波等效的PWM 波形,也称为SPWM 波形。SPWM 波形如下图所示: 图(一):单极性PWM 控制方式波形 上图波形称为单极性SPWM 波形,根据面积等效原理,正弦波还可等效为下图中的PWM 波,即双极性SPWM 波形,而且这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更为广泛。 O U d -U

基于MATLAB的三相桥式PWM逆变电路资料

交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题目:三相桥式SPWM逆变器的仿真设计 班级:0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绪论 (2) 三相桥式SPWM逆变器的设计内容及要求 (3) SPWM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3) 1 工作原理 (5) 2 控制方式 (6) 3 正弦脉宽调制的算法 (9) MATlAB仿真设计 (12) 硬件实验 (19) 实验总结 (23) 附录 Matab简介 (24) 参考文献 (24)

三相桥式SPWM逆变电路设计 摘要: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弦波输出变压变频电源已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与此同时对变压变频电源的输出电压波形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逆变器输出波形质量的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稳态精度高;二是动态性能好。因此,研究开发既简单又具有优良动、静态性能的逆变器控制策略,已成为电力电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在现有的正弦波输出变压变频电源产品中,为了得到SPWM波,一般都采用双极性调制技术。该调制方法的最大缺点是它的6个功率管都工作在较高频率(载波频率),从而产生了较大的开关损耗,开关频率越高,损耗越大。本实验针对正弦波输出变压变频电源SPWM调制方式及数字化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以SG3525为主控芯片,以期得到一种较理想的调制方法,实现逆变电源变压、变频输出。 关键词:逆变器SPWM逆变器的工作原理正弦脉宽调制的调制算法单极性正弦脉宽调制双极性正弦脉宽调制自然采样法规则采样法双极性正弦波等面积法 一、绪论 正弦逆变电源作为一种可将直流电能有效地转换为交流电能的电能变换装置被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生产生活中,其中有:针对计算机等重要负载进行断电保护的交流不间断电源UPS (Uninterruptle Power Supply) ;针对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控制的变频调速器;针对智能楼宇消防与安防的应急电源EPS ( Emergence Power Supply) ;针对船舶工业用电的岸电电源SPS(Shore Power Supply) ;还有针对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而开发的特种逆变电源等等.随着控制理论的发展与电力电子器件的不断革新,特别是以绝缘栅极双极型晶体管IGBT(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为代表的自关断可控型功率半导体器件出现,大大简化了正弦逆变电源的换相问题,为各种PWM 型逆变控制技术的实现提供了新的实现方法,从而进一步简化了正弦逆变系统的结构与控制. 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经历了晶闸管(SCR)、可关断晶闸管(GTO)、晶体管(BJT)、绝缘栅晶体管(IGBT)等阶段。目前正向着大容量、高频率、易驱动、低损耗、模块化、复合化方向发展,与其他电力电子器件相比,IGBT具有高可靠性、驱动简单、保护容易、不用缓冲电路和开关频率高等特点,为了达到这些高性能,采用了许多用于集成电路的工艺技术,如外延技术、离子注入、精细光刻等。 IGBT最大的优点是无论在导通状态还是短路状态都可以承受电流冲击。它

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设计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审定成绩: 重庆邮电大学 自动化学院 综合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设计 单位(二级学院): 自动化学院 学生姓名: 梁勇 专业: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班级: 0830702 学号: 07350225 指导教师: 罗萍 设计时间:2010年10月 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制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2 二、SPWM逆变器的工作原理……………………………、2 1、工作原理 (3) 2、控制方式 (4) 3、单片机电源与程序下载模块 (7)

4、正弦脉宽调制的调制算法..............................、、、 (8) 5、基于STC系列单片机的SPWM波形实现………………、11 三、总结……………………………………………………、、 14 四、心得体会………………………………………………、、15 五、附录:…………………………………………………、17 1、程序 (17) 2、模拟电路图……………………………………………、、19 3、电路图………………………………………………、、22 摘要: 单片机控制逆变电路,以逆变器为主要元件,稳压、稳频输出的电源保护设备。采用面积等效的SPWM波,又单片机为主导,输出三角波与正弦波再由这两个波相叠加输出spwm波来控制逆变电路的触发,使其把直流编程频率可变的交流电 关键字:单片机逆变电源正弦波脉冲触发 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设计 一、课程设计任务 对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的主电路及控制电路进行设计,参数要求如下:直流电压为12 V,L=1mH,要求频率可调,输出为5V的正弦交流电。 设计要求:1、理论设计:了解掌握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设计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的主电路与控制电路。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