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救援基地建设方案

紧急救援基地建设方案
紧急救援基地建设方案

综合类、传染病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2014年建设方案

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苏卫应急〔2012〕17号)文件精神,积极建设区级综合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更好地承担区内重特大突发事件伤(病)员的现场救治、转运救护和院内收治等工作,全面提升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综合能力和水平,现根据实际情况拟定2014年建设方案:

一、形势任务

随着全区经济快速发展,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发生和诱发突发事件因素日益增多,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渐呈上升趋势,各类医疗机构应对来自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等领域的突发事件形势日趋复杂,任务日渐繁重。医院综合类及传染病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在2013年挂牌的基础上,需认清形势,积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安全期待值,做好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力争适应本区域公共安全面临的新形势、社会发展进步的新要求,全面提升两个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处理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二、建设原则

立足医院现有医疗资源,明确综合类及传染病类紧急医学救援

基地自身现状,严格按照省、市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标准,依托苏州市级各类应急医学救援基地平台,实行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力争3~5年时间,建成优秀的区级综合性和传染病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以更好地承担突发事件伤(病)员的现场救治、转运救护、院内收治、培训演练、物资储备、科学研究等任务和工作。

三、总体建设计划

1、按照省、市级建设标准,完善组织体系、领导队伍、规范标准等建设;

2、在市、区卫生局领导下,积极承担本区域内重特大突发事件群体性伤(病)员的现场救治、转运救护和院内收治等紧急医学救援任务;

3、定期、规范组织开展区内及院内综合性和传染病类紧急医学救援业务培训和演练,开展紧急医学救援相关科研工作;

4、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相对稳定的人才、技术、设备、物资、信息等的应急储备工作;

5、积极协助市、区内其它医疗机构开展紧急医学救援工作;

6、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信息;

7、根据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参照基地建设标准不断完善各类急救物质。

四、 2014年具体计划

2014年是医院综合类及传染病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和发展的第一个年度,围绕基地建设的总体计划,现将具体可行的年度计划给予说明,力图通过具体计划的开展,将两个基地的初步建设达到一个新的阶段和水平。

1、综合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

年/月工作计划

14/03参照标准,组建不同疾病的急救队伍,辅以培训。14/04学习标准,组织队伍业务学习、职责培训。

14/05组织多发伤应急演练(伤员>10人,多外科协助)。14/06建议并积极参加区内急救技能竞赛,交流经验。

14/07全院主治医师或住院医师的急救技能培训、考核。14/08新上岗人员急救技能培训、考核。

14/09组织以职业中毒为背景的应急演练(多内科协助)。14/10针对两次演练存在的问题,进行学习、纠偏。

14/11科内开展9大病种的应急、急救的模拟演练。

14/12组织一次对社会公众人员的急救理论、技能培训。15/01检查、探讨全年基地建设工作成绩。

15/02总结2014年工作、制定2015年建设计划。

2、传染病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

年/月工作计划

14/03参照建设标准,申请购置相关仪器、设备。

14/04场地、设备调试;组建基地内不同疾病应急队伍。14/05多科室协助完成急性食源性中毒演练。

14/06分批次集中上级基地学习(如苏州五院)。

14/07同级基地间学习交流经验(如太仓、张家港等)。14/08组织本区域内基层医院相关医务人员培训。

14/09院内/科内食源性传染病培训。

14/10院内/科内呼吸道传染病培训。

14/11多科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爆发流行演练(注重门急诊处理流程)。

14/12针对两次演练存在的问题,进行学习、改进。

15/01检查、探讨全年基地建设工作成绩。

15/02总结2014年工作、制定2015年建设计划。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