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专题3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1单元第1课时氯气的发现与制备教学案苏教版第一册

第1课时氯气的发现与制备

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1。能运用发展的、相互联

系的、对立统一的观点理解

化学变化,培养变化观念与

平衡思想的化学核心素养.

2.初步掌握实验探究元素及

其化合物性质的基本方法,

掌握氯气的制备方法,培养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化

学核心素养.

1.氯气的发现

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把浓盐酸与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混合在一起加热,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MnO2+4HCl(浓)错误!MnCl2+Cl2↑+2H2O。

(2)实验装置

①A装置为气体发生装置,作用是制备气体。

②B装置为收集装置,作用是收集气体.

③C装置为尾气处理装置,作用是吸收多余Cl2。

3.氯气的工业制法

以电解饱和食盐水为基础制取氯气、烧碱等产品的工业称为氯碱工业.

(1)氯气的制备原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错误! 2NaOH+H2↑+Cl2↑.

(2)实验室电解饱和食盐水

①实验装置:

②实验操作

a.接通电源,观察铁棒和石墨棒上发生的现象。通电一段时

间后,将小试管套在a管上,收集U形管左端产生的气体。2 min 后,提起小试管,并迅速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点燃的酒精灯,松开拇指,检验收集到的气体.

b.取一支小试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从b管导出的气体,观察收集到的气体的颜色。

c.关闭电源,打开U形管左端的橡皮塞,向溶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②实验分析

实验现象结论

a出现爆鸣声a管中气体为氢气

b产生黄绿色的气体b管中气体为氯气

c

铁棒端溶液变红、

石墨棒端溶液不变色

U形管左端溶液显碱性、

U形管右端溶液不显碱性

③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推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产物是H2、Cl2、NaOH溶液。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的氯又有化合态的氯气单质。(×)(2)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了氯气. (√)

(3)工业上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 2+4HCl(浓)错误!MnCl 2+Cl 2↑+2H 2O 。 (×)

2.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制Cl 2和实验室用软锰矿与浓盐酸反应制Cl 2相同的原理是( )

A .都是将负价的氯转变为零价的氯

B .都是将正价的氯转变为零价的氯

C .都是复分解反应

D .都是置换反应

A [电解饱和食盐水制Cl 2的原理是2NaCl +2H 2O 错误!2NaOH +H 2↑+Cl 2↑,实验室用MnO 2与浓盐酸反应制Cl 2相同的原理

是MnO 2+4HCl (浓)=====△MnCl 2+Cl 2↑+2H 2O ,根据化学方程式

可知A 项正确。]

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饱和食盐水,他在导气管b 处收集到的气体不具有的特征是( )

A .呈黄绿色

B .有毒

C .密度小于空气

D .刺激性气味

C[电解饱和食盐水时,Cl-在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碳棒上转化为Cl2,该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素养养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工业上利用氯碱工业制备氯气。氯碱工业以电解精制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氯气、氢气、烧碱和氯的含氧酸盐等系列化工产品。装置如图所示.

离子交换膜法电解原理示意图

[问题1]在实验室内怎样制备氯气呢?

[提示]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加热反应制备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错误!MnCl2+Cl2↑+2H2O。

[问题2]如何选择合适的气体制备装置呢?

[提示]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制气装置。

1.试剂的选择

通常选用浓盐酸和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MnO2、KMnO4等)来制取。如

MnO2+4HCl(浓) 错误!MnCl2+Cl2↑+2H2O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2.发生装置

选取发生装置的依据是制取气体所用试剂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加热与否)。以此分析可知,实验室制取氯气是加热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所以应选用固液加热制气发生装置.

3.收集方法

选用收集方法的主要依据是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因为氯气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所以收集氯气时,不能用排水法,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也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

4.干燥剂的选择

选择气体干燥剂的主要依据是被干燥气体不能与干燥剂反

应。如氯气能与碱反应,所以不能用碱石灰进行干燥,常用浓硫酸、五氧化二磷等进行干燥.

5.吸收装置

氯气有毒,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应在密闭系统或通风橱中进行,通常在收集装置的后面连接盛有NaOH溶液的吸收装置。

6.验满

常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或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Cl2.方法是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集气瓶瓶口,试纸变蓝,或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瓶瓶口,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则可证明Cl2已收集满。

1.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的反应原理为:NaCl(固)+H2SO4(浓)

错误!NaHSO4+HCl↑。则实验室制取下列各组气体时,所用气体的发生装置相同的是()

A.H2B.CO2

C.Cl2D.O2

C[该实验原理为固+液错误!气,故选制氯气。]

2.某学生设计如图实验装置用于制备纯净的Cl2。

(1)装置中有五处错误,请指出:

,

(2)在更正后的装置图中,仪器中的饱和食盐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分别是:

①饱和食盐水的作用:;

②浓硫酸的作

用: ;

③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

[解析]从实验原理上来说,氯气是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不能用稀盐酸,因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制得的氯气中混有HCl和水蒸气,应依次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的洗气瓶将其除去;因氯气有毒,应用尾气吸收装置,以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因氯气比空气重,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答案](1)①用长颈漏斗错误,应用分液漏斗②不能用稀盐酸,应用浓盐酸③没有用酒精灯,应用酒精灯加热④盛浓硫酸的洗气瓶和盛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位置颠倒,应更换位置⑤盛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中的进气导管应插入液面,出气导管不应插入液面

(2)①除去混在氯气中的HCl②除去混在氯气中的水蒸气③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环境

据新浪新闻报道:安徽的王先生家里的新房刚刚装修完,他

和妻子打扫到卫生间时,他将漂白粉和洁厕灵一起倒进了坐便器。然而刚放进去,一股刺激性气体便冒了出来,呛得他眼红流泪,嗓子发痛。没过一会他便感觉到胸闷,而且头晕目眩、呼吸困难,随后妻子赶紧把他送到了医院。

(1)漂白粉、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提示]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

(2)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分析漂白粉、洁厕灵混合为什么会导致中毒?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漂白粉遇水生成次氯酸,而次氯酸又会和盐酸反应生成黄绿色的有毒气体——氯气.化学方程式为:HClO+HCl===Cl2↑+H2O。

通过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化

学的价值及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及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1.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MnO2和浓盐酸及如图装置制备Cl2.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①中可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

B.①中缺少加热装置

C.②中盛放的NaOH溶液可以净化Cl2

D.④中的导管口若连接倒置漏斗可防止倒吸

C[本题考查Cl2的制备,旨在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与设计能力。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应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氯化氢和氯气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②中不能盛放氢氧化钠溶液。]

2.如图所示装置可以用来发生、洗涤、干燥、收集(不考虑尾气处理)气体。该装置可用于()

A.锌和盐酸生成氢气

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生成氯气

C.碳酸钙和盐酸生成二氧化碳

D.KClO3和MnO2生成氧气

A[B、C、D三选项要制取的气体的密度都比空气大,不能使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而且制取Cl2、O2需要加热。A制取H2,一般在启普发生器中完成,但此装置也可以完成制取反应,H2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3.下列关于氯气制取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石墨棒上方充满黄绿色气体

B.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氯气的同时得到烧碱

C.实验室制法和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法的化学方程式是不同的D.实验室制取氯气时,最好大火加热,使温度迅速升高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应缓缓加热以减

少浓盐酸的损失,D错误。]

4.实验室用下列两种方法制取氯气:

①用含4 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②用87 g MnO2与足量浓盐酸反应。若不考虑HCl的挥发,则反应后所得氯气的物质的量()

A.方法①比方法②多

B.方法②比方法①多

C.两种方法一样多

D.无法比较

B[首先,实验室制Cl2时,当浓盐酸浓度逐渐变小后将不再反应产生Cl2;其次,根据反应方程式知,参加反应的HCl与M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所以含4 mol HCl的浓盐酸不可能全部反应,所得Cl2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而87 g MnO2完全反应生成1 mol Cl2,所以方法②比①所得的氯气多。] 5.图表示在没有通风橱时制取纯净的氯气时设计的装置图,图中A、B是可控制的弹簧铁夹。

(1)烧杯中盛放的液体是,其作用是

,水槽中盛放的液体是。

(2)简述操作过程:(从氯气已经产生开始)在收集氯气之前,应;当氯气纯度合乎要求时,应,当氯气收集完毕时,应。

(3)将8.7 g MnO2与含HCl 14。6 g的浓盐酸共热制Cl2,甲同学认为可制得Cl2 7.1 g,乙同学认为制得Cl2的质量小于7。1 g,你认为(填“甲”或“乙”)同学正确,原因是。

[解析]用饱和食盐水可洗去Cl2中混有的HCl,又使Cl2损失减少,故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处理制Cl2的尾气最好的试剂是强碱溶液。由于浓盐酸会挥发,稀盐酸不能反应,故用浓盐酸制Cl2时,HCl不能完全反应。

[答案](1)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Cl2饱和食盐水

(2)打开B夹,关闭A夹打开A夹,关闭B夹关闭A夹,打开B夹

(3)乙①浓盐酸易挥发;②随着反应进行,浓盐酸浓度会降低,稀盐酸将不再反应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2.1.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氯气》教学设计与反思

《氯气》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和学生情况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学习化学特有的科学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影响其存在制备和应用”,对以后研究其它非金属及其分合物具有指导意义。从教育目的看,氯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研究它更具有现实意义。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水的成分,氯气与强碱的反应。 难点:探究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以及次氯酸的漂白作用。 3.学生起点能力分析 (1)知识准备:知道氢气、钠、铁能在氯气里燃烧; (2)技能准备:能独立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3)态度:好奇心强,但探究意识淡薄,易将科学神化; 4.教学目标的制定 新课程倡导“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因此,只有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所体现的课程目标和教育,深入分析和究掘教材内容的认知价值和情意方式,深刻感悟和领会教材内容背后所蕴含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等,才能在化学教学设计时确定适合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描述氯气的物理性质 ②掌握氯气与金属,非金属,与水以及碱的反应 ③知道氯气是一种很活泼的非金属 ④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并完成实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录像观察、分析、归纳燃烧的定义 ②通过观看相像,学会筛选信息进行交流 ③经历氯气漂白实验演示,对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以及次氯酸的漂白作用 的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感受舍勤的成就和遗憾,体会质疑是科学研究的重点品质。 ②经历人类认识燃烧的三个阶段,体会科学的历史和本质。 ③关注氯气泄漏事件,能够对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二.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学方法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情况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素养为目的来选择。本节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的教学,就不能孤立地死记硬背有关物质的性质,而要突出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加强对典型反应和现象的感知,注重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最终使学生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影响其存在、制备和应用”的思维方式,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在联系。本人充分挖掘教材的化学史料,采用情景教学的模式,辅以启发讨论和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使所学知识具有良好的迁移性能。

b6浙江省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苏教版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本文为本人珍藏,有较高的使用、参考、借鉴价值!! 本文为本人珍藏,有较高的使用、参考、借鉴价值!! 浙江省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一、课程标准内容 1.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通过实验了解氯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对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4.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 5.实验:溶液中Cl—等离子的检验,氯气的漂白性。 6.查阅资料:日常生活中含氯化合物。 二、教学要求 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

课时分配建议: 本专题共有两个单元,建议第一单元安排5课时,第二单元安排4课时,专题回顾与小结1课时。 教学方法建议: (1)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实验探究这一认识和研究化学物质的方法,引导探究氯、溴、碘、钠、镁及其化合物性质。

(2)通过卤素单质及其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中微粒结构发生变化,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和表示方法;以碳酸钠性质探究为载体,帮助学生建立离子反应的概念,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全面理解教材结构,准确把握必修模块的教学要求。从课程设计来看,必修模块的目的是促进全体高中学生形成最基本的科学素养,是人人都要学的化学,因此必须强调其基础性;从必修模块自身的编排体系来看,不再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为出发点,采用推理、演绎的方法学习化学,而改为以物质分类的思想来整合教学内容,通过提供实验事实、科学史话等感性材料,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获得化学知识。因此,同样的知识内容,在新、旧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教学要求也不相同。如“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在必修模块中是作为化学反应的分类类型来介绍的,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根据分类标准进行分别判断。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要求了解用双线桥和单线桥法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简单物质间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判断,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有关计算不宜拓展。对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只要求复分解反应类型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不宜拓展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型和有关量的变化类型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实验教学建议 本专题共安排9个实验来帮助学生初步学习从海水中获得物质的化学性质。其中电解饱和食盐水和氯气的性质宜教师演示为主,另外氯水的性质、溴和碘的提取、钠的性质、碳酸钠的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和镁的性质实验建议以学生探究为主。有条件的学校部分可以采用微型实验。 ①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初步掌握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以及会写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电极的产物。其它电解质溶液的电解以及电极产物的分析不宜拓展。 ②化学史话中的“氯气制取”实验,建议教师在实验室里做好演示,它是继学生初中学习实验室制气装置后,高中学习实验室制气体开始的新装置,我们只要讲清实验器材的连接、尾气处理和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即可,实验操作技能和原理方面都不宜拓展。 ③氯水的性质探究实验有一定难度,我们建议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边讲边实验的方法师生共同完成,只要求学生了解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一般方法,认识卤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④溴、碘的提取原理探究实验,认识从海水中提取溴和从海带等海洋植物中提取碘的化学反应原理,让学生从实际社会生活中了解海水中主要物质的提取过程,培养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 ⑤金属钠的性质探究实验,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实验经验,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感受实验中的物质变化,体验实验过程和乐趣,通过观察实验中产生的现象认识钠的性质。不要增加钠和盐溶液的反应实验。 ⑥碳酸钠的性质实验探究,经历实验过程,学会溶液pH的测定及试管和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 ⑦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尝试通过对比实验,观察现象,获得实验结果,加深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了解。 ⑧电解质溶液导电性探究实验,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感受实验中灯泡亮度差异,来比较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形成对溶液导电性差异的正确认识,因为是对照实验,实验中除电解质不同外,其它条件要尽可能相同,所以对四组电解质溶液进行并联同时实验,但不要进行量化比较,提升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⑨镁的性质实验探究,是学生自主完成实验,体验实验过程,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学会去除金属表面氧化物的方法。实验中不增加镁和冷水和热水中的反应,Mg和N2的反应要在老师指导下进行。

2019-2020学年高二苏教版化学必修1教学案:专题2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氯气的生产原理及其性质 Word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第一课时 氯气的生产原理及其性质 ————————————————————————— [课标要求] 1.了解氯气的工业制法。 2.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3.了解氯元素的存在、氯气的物理性质及应用。 4.了解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以及氯水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1.工业上采取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Cl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 + 2H 2O=====通电 2NaOH +H 2↑+Cl 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石墨棒上产生Cl 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铁棒上产生H 2和NaOH 。 2.实验室制取Cl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 2+4HCl(浓)=====△ MnCl 2+2H 2O + Cl 2↑。 3.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的气体。 4.氯水的成分——“三分子、四离子”。 “三分子”为Cl 2、H 2O 、HClO ;“四离子”为H +、Cl -、ClO -、OH -。

氯气的生产原理 1.海水中的化学物质 (1)元素种类:80多种。 (2)氯化物:主要为氯化钠,其次为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钾等。 (3)溴元素:被称为“海洋元素”,原因是:99%以上的溴蕴藏在海水中。 (4)碘元素:含量丰富,达8×1010 t 。 2.氯气的工业制法 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制取氯气等产品的工业称为氯碱工业。 (1)氯气的制备原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 +2H 2O=====通电 2NaOH +H 2↑+Cl 2↑。 (2)实验室电解饱和食盐水 ①实验装置:

②实验现象: a .接通电源,片刻后,U 形管两端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并且不断增多。 b .通电一段时间,然后用小试管套住a 管,收集U 形管左端产生的气体。2 min 后,提起小试管,并迅速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点燃的酒精灯,松开拇指,发出轻微的爆鸣声,说明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c .取一支小试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从b 管导出的气体,气体呈黄绿色。 d .关闭电源,打开U 形管两端的橡皮塞,分别向溶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U 形管右端无变化,左端溶液变红。 ③反应产物: a .石墨棒上产生氯气。 b .铁棒上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 3.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 (2)实验装置 ①A 装置为气体发生装置,作用是制备气体。 ②B 装置为收集装置,作用是收集气体。 ③C 装置为尾气处理装置,作用是吸收多余Cl 2。

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教学案:专题2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氯气的生产原理 Word版含解析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课时 氯气的生产原理 1.实验室制取CO 2气体的药品和装置类型各是什么? 提示:实验室一般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 2,装置类型:固+液→气。 2.实验室如何收集CO 2?能否用排水法收集? 提示:实验室收集CO 2用向上排空气法,原因是CO 2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是因为CO 2能溶于水。 3.制取的CO 2中有哪些杂质?如何除去? 提示:除去CO 2中少量的HCl 和水蒸气,可将CO 2依次通过盛有饱和NaHCO 3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 [新知探究] 探究1 工业上制取Cl 2的原理和实验装置 (1)反应原理: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 +2H 2O=====通电2NaOH +Cl 2↑+H 2↑。 (2)电解装置:

探究2填写下表,认识电解NaCl溶液所得产物的检验方法。 续表 [必记结论] (1)电解食盐水时,在电源的正极(Cl2)和负极(H2)上得到的气体体积比为1∶1。 (2)检验氯气的方法: ①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3)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 (4)书写电解方程式时要注明“通电”条件。 [成功体验] 1.如图为教科书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装置。据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装置中,a 管能产生氢气 B .b 管导出的是氯气 C .以食盐水为基础原料制取氯气等产品的工业称为“氯碱工业” D .在石墨棒电极区域有NaOH 生成 解析:选D 由教科书中的相关实验可知,a 管中导出的气体遇明火有爆鸣声,则该气体为氢气,A 正确;根据题中实验装置可知,b 管导出的气体可用NaOH 溶液吸收,则b 管中导出的气体应为氯气,B 正确;由氯碱工业的定义可知,C 正确;根据教科书中的演示实验,在两极滴入酚酞,只有铁棒附近溶液变红色,而石墨棒附近不变红,说明NaOH 不在石墨棒电极区域,D 不正确。 [新知探究] 探究1 实验室制取Cl 2的原理和装置 (1)反应原理: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 (2)实验装置: ①A 装置为气体发生装置,作用是制备气体。 ②B 装置为收集装置,作用是收集气体。 ③C 装置为尾气处理装置,作用是吸收多余Cl 2。

高中化学 专题3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1单元 第1课时 氯气的发现与制备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第一

第1课时 氯气的发现与制备 发 展 目 标 体 系 构 建 1.能运用发展的、相互联系的、对立统一的观点理解化学变化,培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化学核心素养。 2.初步掌握实验探究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基本方法,掌握氯气的制备方法,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化学核心素养。 1.氯气的发现 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把浓盐酸与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 2)混合在一起加热,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 (2)实验装置 ①A 装置为气体发生装置,作用是制备气体。 ②B 装置为收集装置,作用是收集气体。 ③C 装置为尾气处理装置,作用是吸收多余Cl 2。 3.氯气的工业制法 以电解饱和食盐水为基础制取氯气、烧碱等产品的工业称为氯碱工业。 (1)氯气的制备原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 +2H 2O=====通电 2NaOH +H 2↑+Cl 2↑。

(2)实验室电解饱和食盐水 ①实验装置: ②实验操作 a .接通电源,观察铁棒和石墨棒上发生的现象。通电一段时间后,将小试管套在a 管上,收集U 形管左端产生的气体。2 min 后,提起小试管,并迅速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点燃的酒精灯,松开拇指,检验收集到的气体。 b .取一支小试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从b 管导出的气体,观察收集到的气体的颜色。 c .关闭电源,打开U 形管左端的橡皮塞,向溶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②实验分析 实验现象 结论 a 出现爆鸣声 a 管中气体为氢气 b 产生黄绿色的气体 b 管中气体为氯气 c 铁棒端溶液变红、 石墨棒端溶液不变色 U 形管左端溶液显碱性、 U 形管右端溶液不显碱性 ③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推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产物是H 2、Cl 2、NaOH 溶液。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的氯又有化合态的氯气单质。(×) (2)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了氯气。(√) (3)工业上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 2.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制Cl 2和实验室用软锰矿与浓盐酸反应制Cl 2相同的原理是( ) A .都是将负价的氯转变为零价的氯

《氯气及氯的化合物 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化学苏教版高中必修1(新课标】

专题3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氯气及氯的化合物(第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这些物质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发挥核心概念对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指导作用。”所以本课时以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氯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重要性质的学习为载体,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可以建立基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原子结构来预测和检验物质性质的认识模型,促进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关联,提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课时内容具有较为丰富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价值。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常见的非金属单质(比如氧气的性质),但主要是从丰富的实验现象总结得出结论,对物质的类别、元素原子的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关联认识不够。本课时引导学生从微观的原子结构角度推理认识典型的非金属元素一般具有的性质,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实验探究内容,进一步从宏观验证推理,形成模型认知。同时本课时重视开发开放的实验探究活动,在更真实的教学环境中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参与探究的机会不多,探究意识和能力还比较欠缺,需要帮助学生建立物质检验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依据实验事实和理论推理,对化学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学科素养。 ▍教学目标 1.能基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和原子结构对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预测。 2.通过实验探究氯气的主要化学性质,初步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实验方法。 3.认识含氯物质及其转化关系,建立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目标1:着重体现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要素。 教学目标2:着重反映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要素。 教学目标3:着重指向“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要素。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1高一化学学案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氯气的生产原理

高一化学学案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氯气的生产原理 【学海导航】1.人类如何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并生产氯气的? 2.电解食盐水时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3.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主干知识】一.氯气的生产原理 1.海水中氯化物的含量非常高,主要为_____,其次是____________。2.氯碱工业 工业上制取氯气大多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以此为基础制取氯气等产品的工业称为_____工业。我国主要以____为原料,海盐中含硫酸钙、硫酸镁、氯化镁等杂质,要净化后制成饱和食盐水再电解。 3.电解饱和食盐水装置原料:____阳极:__阴极:__ (1)接通电源,观察阴阳两极现象 (2)通电一段时间后,用小试管收集U形管左端产生的气体,2min后,提起小试管,并迅速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点燃的酒精灯,松开拇指,观察现象 (3)取一只小试管,用向上排空法收集从U形管右端收集到的气体,并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 (4)关闭电源,打开U形管两端的橡皮塞,分别向溶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__气。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__气。 问题:(1)b端为何要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2)两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 (3)电解食盐水除了得到氯气以外,还能得到___________。 【例题1】目前我国工业上大多采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食盐水制烧碱和氯气。如图:电解槽中用石墨或钛作阳极与电源正极相接,用铁网作阴极与电源负极相接,中间设特殊的离子交换膜。

试分析:从a进入的液体是,从b流出的液体是;图中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_____离子通过,该离子交换膜的作用是 。 【思考】你认为这种制碱的方法存在的缺点是________(填序号) A、消耗大量的电能 B、产品中氢气和氯气用途不大,造成浪费 C、食盐不易获取 D、生产过程中若处理不当易造成环境污染 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在实验室里,氯气可以用____和____在__________条件下反应来制取。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2.装置及主要仪器: ①a、b、d中所装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洗气瓶(__进__出)。 ②本气体发生装置为三大发生装置之一,适用于固体(或液体)与液体在加热条件下制气体的实验。 3.净化方法:因浓HCl有挥发性,制的Cl2中常混有和杂质,常用饱和食盐水除 ___,用除水蒸气,其顺序是先通过__________,再通过__________。 4.收集方法:利用Cl2密度比空气密度且(填“能”或“不能”)溶于水,难溶于饱和食盐水,可用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5.尾气吸收装置:因Cl2有毒污染空气,用吸收多余的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检验: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现象是试纸变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 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离子是 A、钠离子 B、氯离子 C、钙离子 D、镁离子 2、氯在自然界以化合物形态存在,18世纪70年代,首先发现并制得氯气的化学家是

高中化学必修一《氯气的发现与制备》说课稿

高中化学必修一《氯气的发现与制备》说课稿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氯气的发现与制备》是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3《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中的第一节。此节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氯气的发现及实验室制氯气的方法,第二部分是认识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 2、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专题以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海水作为研究对象,引出海水中总储量较多的化学物质的富集和转化,并以此作为载体探究典型非金属元素(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进而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氯气的化学性质,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认识氯气的反应,揭示氧化还原反应和溶液中离子反应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实验的方法研究综合利用海洋资源提取粗盐、溴、镁、碘单质。 “氯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核心重点内容之一。氯元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氯气及氯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通过此单元内容的学习,可以建立基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原子结构来预测和检验物质性质的认识模型,促进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关联,提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单元内容具有较为丰富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价值。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 标) 3、教学目标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会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法和原理及初步认识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知道化学实验是研究和认识化学物质的重要途径。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认识到海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培养学生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 (过渡:根据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法,通过分析、推理,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 难点:认识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说学情 本节课针对的是高一学生,他们通过在初中的学习中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 础,已经学习过O 2、H 2 、CO 2 的实验室制法,了解过有关氯气的知识,加之在生 活中经常接触含氯的化合物,因此学生有一定的好奇心,求知欲,能很好的展开课程,但实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三、说教法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以实验装置为载体,逐个突破难点,使用实验装置图片,讲述装置选择,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易于接受;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与演示实验相结合,优化课堂效率。同时加以一定量的应用、练习来巩固、深化和发展概念。 四、说学法 注重指导学生勤于思考、表达完整、学会交流、善于总结、学会比较记忆等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沿海城市,接受着海洋给我们的馈赠,例如美味营养的海产品,那么,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会喝海水吗?是的,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通

高中化学 《氯气》(氯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教案2 苏教版必修1

课题: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氯气的生 产原理教案 氯气的生产原理(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从海水中提取氯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的操作。 3.了解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食盐水。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实验现象、生产实践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运用分组实验、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再对学习素材进行比较分析与归纳概括,使学生从中不断获取新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一般方法,形成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知道化学实验是研究和认识化学物质的重要途径。 2.通过学习,认识到海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培养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 3.通过认识氯气的工业生产原理及产品的利用,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4.培养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1.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 2.电解方程式书写 三、课前准备: 教师:①自制多媒体课件。 ②实验仪器:U形管、烧杯、试管、电源、酒精灯、导管等 实验试剂:饱和食盐水、氢氧化钠溶液、淀粉碘化钾 试纸、酚酞、铁棒、石墨棒等 学生:①通过上网或图书馆查阅海水的主要成分、氯气生产原理的相关知识。 ②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型小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相连的电极)移动。在这样的电解条件下,哪种阴离子容易失去电子?哪种阳离子容易得到电子?并发生怎样的反应? 在上述反应中,H+是由水的电离生成的,由于H+在阴极上不断得到电子而生成H2放出,破坏了附近的水的电离平衡,水分子继续电离出H+和OH—,H+又不断得到电子变成H2,结果在阴极区里OH—的浓度有何变化? 【小结】电解氯化钠溶液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氯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氢气,在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钠。指导学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比Na+容易得到电子, 因而不断从阴极获得电子被 还原为氢原子,并结合成氢分 子从阴极放出。 阴极反应(铁棒): 2H++2e—=H2↑(还原反应)(3) 阴极区里OH—的浓度相对地增 大,使酚酞试液变红。 【学生练习】 2NaCl + 2H2O H2↑+ Cl2↑+ 2NaOH 培养学生的分 析能力、归纳总 结能力。 在上面的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中,电解产物之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如NaOH溶液和Cl2能反应生成NaClO,H2和Cl2混合遇火能发生爆炸。工业上如果要得到大量的氯气该怎么办呢?学生阅读教材 讨论确定方案 引导学生积极 动脑,活跃思维 能力。 阳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多媒体展示】离子交换膜电 解槽工作原理 【介绍】 阳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的简单 构造: 由阳极(金属钛网)、阴极(碳 钢网)、离子交换膜(或石棉 隔膜)、电解槽框和导电铜棒 等组成,每台电解槽由若干个 单元槽串联或并联组成。阳离 子交换膜把电解槽隔成阴极 室和阳极室。 【问题】 (1)阳离子交换膜具有怎样 的特殊性质? (2)阳离子交换膜主要起什 么作用? (1)阳离子交换膜具有很好 的选择性,它只允许阳离子通 过,而阻止阴离子和气体通 过,即只允许Na+、H+通过, 而Cl—、OH—和气体则不能通 过。 (2)作用:①能防止阴极产 生的H2和阳极产生的Cl2相混 合而引起爆炸;②能避免Cl2 和NaOH溶液作用生成NaClO 而影响烧碱的质量。 通过问题的提 出、解答,并通 过多媒体手段 向学生展示阳 离子交换膜电 解槽的工作原 理,加深对其的 了解。 通电

高中化学《专题二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说课稿

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课时溴、碘的提取 (说课 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从化学1教材内容安排顺序看,本课时安排在学习了氯气的生产原理、氯气的性质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后,将有较强的基础理论指导;同时以实验探究的方式学习元素与化合物的知识,对后面的专题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有较好的借鉴作用,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材简析 在众多的自然资源中,海水是十分重要的资源之一。利用海水中富含的化学物质,如氯化钠、氯化镁、溴化钠、碘化钠等,能获得活泼的非金属卤素单质。这既是高中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认识化学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重要内容。因此,编者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为前提,紧扣海水资源这一线索,引出氯、溴、碘单质及其化合物,通过对这几种化学物质的系列探究实验,使学生在学习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同时,了解认识物质的基本方法-实验探究。在介绍卤素单质的制备时,注重从工业生产实际出发,体现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这一学科特点,突出学好化学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活这一学习目标。 教材同时结合卤素单质的性质,巧妙地引出氧化还原反应这一重要概念;通过分析卤素单质及其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中微粒结构发生的变化,逐步揭示出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实质;并从电子得失的角度定义了氧化剂和还原剂。 3、教学目标 1 、了解从海水中提取溴、碘的过程,认识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用途; 2 、了解工业上从海水中获取溴和海带中获取碘单质的基本方法 3 、掌握氯、溴、碘间的置换反应; 4 、掌握萃取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5、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的现象和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 分析问题和动手能力。 6、过从海水中提取溴、碘的,让学生意识到人类生活的自然是提供人类生活资源 的重要来源和社会责任感。 4、教学重点、难点 溴、碘提取的反应原理和方法 二、说教法 “溴、碘的提取”的教学设计除了让学生了解其工业制备以外,更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溴、碘的提取,知道卤素单质的性质差异。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具体的实验提取流程设计,培养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溴、碘的提取原理探究实验,认识从海水中提取溴和从海带等海洋植物中提取碘的化学反应原理,让学生从实际社会生活中了解海水中主要物质的提取过程,培养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要尽量的让学生自己参与实验研究。学生实验探究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在实验中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完成每个实验、仔细观察、缜密思考。 新教材区别于以往教材的一大特点是通过实验本身去探索和归纳知识及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知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本节课注重从实验本身出发,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一些物质的性质,再由教师引导及学生讨论一起获得知识理论,再来认识实际应用。很好的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这一科学方法。 三、说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现代的教学,应以发现为重点,确实帮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怎样学习”。 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及所设计的教学方法,指导大多数学生用“发现”的方法开展学习活动。同时还应注意不要忽视那些个性特征很强的学生,一定要指导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展开学

2020-2021学年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1.1 氯气的发现与制备(2) 教案

专题3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章氯气及氯的化合物 第1节氯气的发现与制备 本节课学习内容是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中《氯气的发现与制备》,教材从海水出发,利用海水中丰富的化学物质,如氯化钠、氯化镁、溴化钠等,能获得活泼的非金属卤素单质。这既是高中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认识化学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重要内容。 1.认识海水是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培养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2.了解从海水中提取氯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探究氯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4.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基本原理 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教学录像、幻灯片 2.化学实验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多媒体展示】浩瀚的海洋 【提问】请同学们观看关于浩瀚的大海、海水晒盐的图片,大家知道浩瀚的大海中富含哪些物质?请同学们阅读每千克海水中几种氯化物的含量柱状图,从图中你可以获取哪些信息?观看图片,教材 回答:海水含NaCl、MgCl2、 CaCl2、KCl,其中NaCl含量最 高。 通过对海洋的认 识,促使学生主 动关心海洋环境 保护、资源开放 有关的社会热点 问题,形成与环 境和谐共处,合 理利用自然资源

【导入新课】事实上海水中蕴含的元素有80多种,它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库,期待着人们去开放利用,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海水中的氯。的观念,提升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 【讲解】氯气作为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而海水中氯元素的量又十分丰富,其中以氯化钠含量最高,氯化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多。 【多媒体展示】食盐的作用 人们就在思考是如何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并生产氯气。 【提问】氯化钠还可作为工业原料,如何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 【提问】19世纪,科学家发明了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的方法,但粗食盐(泥沙、Ca2+、Mg2+、SO42-)不符合电解要求,必须精制。请设计实验方案。 【多媒体展示】各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评价】同学们的思路很开阔,很好,我们在补充一点:在除杂时所加试剂的顺序要求是:碳酸钠必须在氯化钡之后加入,过滤后要加入稀盐酸。 【过渡】经过同学们方案的实施,食盐水中还是会存在少量的Ca2+、Mg2+,工业上要再通过阳离子交换塔除去少量的Ca2+、Mg2+,变成精制食盐水,这就符合了电解的要求。初中我们学过电解水,阳极和阴极分别产生什么气体?体积之比多少? 【提问】现在我们将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时就会不会有不同的产物生成呢?请同学回答:氯化钠在医疗上用来配制 生理盐水,生活上可用于调味 品。 观看视频 思考回答: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就是把海水 引到盐滩上,利用日光和风力使 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学生方案1: 联系学生生活实 际,培养学生化 学知识来源于生 活,也运用于生 活的思想。 通过此任务,培 养学生根据给出 的问题,设计简 单实验方案,培 养科学探究与创 新意识学科素 养。 初中知识的衔

高中化学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知识点 苏教版必修1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知识点 氯气的生产原理 (1)工业制法——氯碱工业 2NaCl + 2H2O ==== 2NaOH + H2↑ + Cl2↑ 负极正极 (2)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MnO2+4HCl (浓) =△= MnCl2+2H2O+Cl2↑ 反应仪器:圆底烧瓶、分液漏斗 除杂:HCl气体(用饱和食盐水除)、水蒸气(用浓硫酸除)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排饱和食盐水法 尾气处理:NaOH溶液 氯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有毒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 化学性质:1. Cl2与金属反应(一般将金属氧化成高价态) 2. Cl2与非金属反应 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3. Cl2与碱的反应 Cl2+2NaOH=NaCl+NaClO+H2O 84消毒液成分为NaCl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aCl2、Ca(ClO)2为漂白粉的成分,其中Ca(ClO)2为有效成分 氯水Cl2+H2O == HCl+HClO 成分分子:H2O、Cl2、HClO 离子:H+、Cl-、ClO-、OH- 氯水的性质 1. 酸性 2. 氧化性 3. 漂白性 4. 不稳定性 Cl-的检验:试剂:AgNO3溶液和稀硝酸现象:产生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结论:溶液中有Cl 次氯酸的性质 1.酸性 2.氧化性 3.漂白性 4.不稳定性: 氯气的用途:来水的消毒、农药的生产、药物的合成等 单质的物理性质 1.状态:气态(Cl2)→液态(Br2)→固态(I2) 2.颜色:黄绿色(Cl2)→深红棕色(Br2)→紫黑色(I2),颜色由浅到深 3.熔、沸点:液态溴易挥发,碘受热易升华 4.溶解性: Br2和I2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苯、CCl4等有机溶剂。 溴水——橙色在苯、CCl4为橙红色碘水——黄色在苯、CCl4为紫红色I2的检验:试剂:淀粉溶液现象:溶液变蓝色 溴和碘的化学性质元素非金属性(氧化性)强弱顺序:Cl 2> Br 2> I2 2KBr+Cl2=2KCl+Br2 2KI +Cl2=2KCl+I2 2KI+Br2=2KBr+I2 Br-、I-的检验: ①试剂:AgNO3溶液和稀硝酸

氯气教学案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 1 课时开朗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新课导入】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军与英、法联军在比利时的伊普尔对峙。拂晓时,英、法联军前线战壕的士 兵忽然看到一股阴沉森的黄绿色气体沿着地面渐渐向他们袭来,很快数百名英、法联军战士窒息而死,数 千名士兵双目失明,这就是1915年4月22日发生的令人切齿的事件,也是世界战争史上的第一次化学战。此后,化学战作为最险恶的战争被写入了人类战争的史册。你知道这类杀伤力极强的黄绿色气体的成分 吗? 【教材解说】 一、新课引入 展现海边盐场的图片。 前言:食盐是我们人体必要的一种调味剂,海水中含有大批的氯化钠,经过日晒蒸发,就能够获得固 体氯化钠。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相关氯的知识。第一让我们认识氯的单质——氯气。 二、新课教课 演示实验:察看一瓶氯气 ( 用无色透明的塑料瓶) ,闻味 ( 注意方法“扇”和“飘”) ,再倒入少许水振荡。 学生察看、闻味,回答氯气的颜色、气味和倒入水后的现象。 概括整理: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有激烈的刺激性气味,倒入水后塑料瓶变瘪,说明氯气能溶于水。 板书: (一)氯气 1.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溶于水( 1∶ 2) ,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 ) 。 展现氯气毒性造成的危害的图片。 叙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Cl2曾被德国在战场上用作化学武器,这类作法是不人道的。 学与练:写出氯原子的构造表示图,由氯原子的原子构造,推断氯气的化学性质? 概括整理: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 个电子,很简单获得一个电子形成 - ,因此 Cl2表现出很强的氧化性。Cl 板书: 2.化学性质:易得电子,强氧化性。( 1) 与金属反响 演示实验:氯气与金属钠、铜、铁反响。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习题:专题2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氯气的生产原理及其性质 含解析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氯气的生产原理及其性质 A组 1.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期待着人们的开发和利用。下列物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 A.单质溴 B.单质镁 C.烧碱 D.食盐 解析:海水通过日晒蒸发直接得到食盐。 答案:D 2.右图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装置。据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管导出的是氢气 B.b管导出的是氯气 C.以食盐水为基础原料制取氯气等产品的工业称为“氯碱工业” D.在石墨棒电极区域有NaOH 产物 解析:由教材中的相关实验可知,a管中导出的气体遇明火有爆鸣声,则该气体为氢气,A正确;根据题中实验装置可知,b管导出的气体可用NaOH溶液吸收,则b管中导出的气体应为氯气,B正确;由氯碱工业的定义可知,C正确;根据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在两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只有铁棒附近溶液变红色,而石墨棒附近溶液不变红,说明NaOH不在石墨棒电极区域生成,D不正确。 答案:D 3.当有大量Cl2逸散到周围空间,你认为以下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迅速拨打求救电话②迅速撤离人员至地势较高处③迅速撤离人员至下风口④用浸有一定浓度NaOH溶液的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⑤用浸有一定浓度Na2CO3溶液的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⑥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如堵住泄漏口,将其浸入碱液池等) A.①②④ B.①②⑤⑥ C.①③⑤ D.①②④⑤⑥ 解析:Cl2是有毒的气体,当发现大量Cl2泄漏时,一定要及时报警,同时尽可能地切断泄漏源。Cl2的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沉降在地势低凹处,因此人要往高处跑;Cl2遇水会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因此应该用碱性溶液浸湿的毛巾捂住口鼻,但由于NaOH是腐蚀性很强的碱,故不应使用。 答案:B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l2和Cl-都有毒 B.Cl2用于自来水、游泳池杀菌消毒

[精品]2019高中化学专题2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氯气的生产原理学案苏教版必修

第1课时 氯气的生产原理 一 氯气的工业制法 1.实验过程 下图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图: 按上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接通电源,观察食盐水发生的变化。通电一段时间后,将小试管套在a 管上,收集U 形管左端产生的气体。2 min 后,提起小试管,并迅速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点燃的酒精灯,松开拇指,检验收集到的气体。 (2)取一支小试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从b 管导出的气体,观察收集到的气体的颜色。 (3)关闭电源,打开U 形管左端的橡皮塞,向溶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 2.实验分析 3.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推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产物是H 2、Cl 2、NaOH 溶液。

归纳总结 工业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 (1)工业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2NaCl +2H 2O=====通电 2NaOH +Cl 2↑+H 2↑。 (2)氯碱工业:以电解饱和食盐水为基础制取Cl 2等产品的工业。 [提醒] 工业上电解熔融的NaCl 或MgCl 2获取Na 和Mg ,同时得到副产物Cl 2。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通电 2Na +Cl 2↑,MgCl 2(熔融)=====通电 Mg +Cl 2↑。 1.下列关于电解饱和食盐水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工厂要首先将食盐进行除杂 B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区有NaOH 生成 C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有氯气生成 D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过程中Na + 浓度减小 答案 A 解析 根据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可知,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区产生Cl 2,而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区产生H 2和NaOH ,故B 、C 均不正确;因为Na + 没有参与反应,其物质的量不变,但电解过程中消耗了水,溶液体积减小,Na + 浓度增大,故D 不正确。 2.下列关于电解NaCl 水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解产物为Cl 2和Na B .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均为无色 C .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然后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 D .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然后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无色 答案 C 解析 电解食盐水可产生NaOH 、H 2和Cl 2,其中Cl 2为黄绿色气体;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NaOH 生成,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故选C 。 二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新教材2022年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第1册学案:阶段素养提升课 专题3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阶段素养提升课专题3 以“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为例复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一、氯及其化合物 二、氧化还原反应

三、钠及其化合物 四、离子反应

五、海洋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 浩瀚的海洋号称“蓝色的聚宝盆”,从海面到海底,蕴藏着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资源,让我们来感受一下海水综合利用的价值吧! (一)海水晒盐及粗盐提纯(NaCl) 我国有三大盐场,分别是长芦盐场、布袋盐场和莺歌海盐场。自古以来,我国海盐生产都是以海水为原料,实行海滩晒盐。海水经过蒸

发、浓缩得到粗盐。如图是粗盐精制过程: (1)请根据流程图解读粗盐提纯的过程。 提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2)粗盐提纯沉淀剂为什么要过量?沉淀剂的添加顺序有要求吗? 提示:过量沉淀剂是为了除去上一步中加入的过量试剂。添加顺序是有要求的,Na2CO3要在BaCl2之后加,氯化氢必须最后加入。 (3)加盐酸的目的是什么?蒸发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加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Na2CO3。蒸发的目的是让食盐冷却结晶。 (二)海水提溴(Br2) 某化学兴趣小组从海水晒盐后的苦卤(Br-、Mg2+含量较大)中提取溴,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1)“氯气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什么? 提示:Cl2+2Br-===Br2+2Cl-。 (2)多余的Cl2用NaOH溶液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什么?

提示:Cl 2+2OH -===Cl -+ClO -+H 2O 。 (3)萃取、分液操作的主要仪器有哪些?若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混合物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仪器哪一端放出? 提示:萃取、分液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4)若从苦卤中提取金属镁,提取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提示:MgCl 2(熔融)=====通电 Mg +Cl 2 ↑。 (三)海水提镁(Mg) 海水的综合利用可以制备金属镁,其流程如下所示: (1)海水提镁要用到海滩上的贝壳。贝壳的作用是什么?贝壳所经历的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是什么? 提示:其成分是CaCO 3,能转化为Ca(OH)2,可以提供反应所需的碱。 CaCO 3=====高温 CaO +CO 2↑、CaO +H 2O===Ca(OH)2 。 (2)Mg(OH)2沉淀中混有的Ca(OH)2应怎样除去?写出实验步骤。 提示:加入过量MgCl 2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沉淀用水洗涤。 (3)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