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及其适应性问题研究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及其适应性问题研究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及其适应性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09-04-02T15:24:23.810Z 来源:《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9年第1期供稿作者:洪瑞金[导读] 本文阐述了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作用及其基本原则,并重点探讨了农业机械在我国各个地区的适应性问题。

摘要: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阐述了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作用及其基本原则,并重点探讨了农业机械在我国各个地区的适应性问题。

关键词:农业机械推广适应性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是根据农、林、牧、渔、副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民生活的需要,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新成果通过试验、示范培训、传授指导及咨询服务等方式,帮助农民认识和掌握农机化新技术,使之由点到面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活动和过程。其基本任务和目的是根据大农业生产的实际和农民生活的需要,示范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普及农机化科学技术知识,指导农业生产者改善生产条件和产品质量,提高农业生产率,有效利用资源,增加产品产量,满足人民生活及生产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一、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具有两大作用:一是转化作用,就是将先进的农机技术成果运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去,形成先进的生产力,增大农业科技含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二是基础作用,农机推广是农机各项工作的基础,农机产品必须经过推广过程后,才能大批量的生产,为厂家形成新的经济效益。农机推广又是农机应用的开路先锋,使新的机具不断流向广大用户,同时,农机培训、监理、管理的对象也就不断增加,从而给整个农机化工作带来生机和活力,为农机化工作奠定了基础。一般来说,选择推广项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1、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内容是农机化技术推广项目的基本要素。选择项目必须十分注重其技术内容是否先进适用,技术性能是否可靠。不具备先进性的技术没有推广价值,不具备适用性的技术没有推广市场,不具备可靠性的技术则往往会给技术应用者带来经济损失。2、综合效益显著。选择农机化技术推广项目,应当优先选择那些投资少、见效快、综合效益显著的项目,决不能为推广而推广,为机械化而机械化。3、适宜范围广。农机化技术推广既要受到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许多社会条件的制约。有些项目技术先进、效益也显著,但如果对某些自然或社会条件要求过高,也就是说适宜推广的范围极其有限,这些项目的推广价值也就不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国家逐步提高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应当保障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并应当使该资金逐年增长。各级人民政府通过财政拔款以及从农业发展基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的渠道,筹集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用于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任何机关或者单位不得截留或者挪用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目前,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机新机具的购买力相对较低,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并对推广新农机具进行资金补贴。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购机用机的积极性,鼓励农民采用新的、先进的技术及装备,加快农机技术的推广步伐。

二、农业机械适应性问题

1、农机对地形块的适应性要求。广大平原地区这些问题好商量,丘陵地区就麻烦了。我国南方和北方是有差别的,同样在南方,各省份之间,省内各地区之间,县与县之间,县内乡镇与乡镇之间也是千差万别的。比如在南方,多数是山区丘陵地区,田块小、落差大、零星分散,土质结构复杂,如果说在这些地方推进农业机械化,有的田就没有一个大型机械那么大,你怎么去搞机械化呢?这就需要研究小型的农机具来解决一些山区丘陵地带农田发展农业机械化问题。研究解决农业机械的适应性问题,就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推广农业机械化。

2、农机对作物适应性要求。农业机械化带给农民的变化,还不只是粮食作物。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不少地方依据自然资源禀赋,加大了薯类、油料、茶叶、果园等生产机械化的示范推广,积极引导发展特色农机。

3、农机对区域性适应性要求。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技术条件不同,全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北方平原地区多,适合大中型农业机械作业,对于粮食作物推进全程机械化可能性大;南方丘陵山区地区多,适合小型农业机械作业,应根据种植作物不同有选择地发展机械化,宜机械化则机械化,宜半机械化则半机械化,着力解决生产环节机械化问题,走符合丘陵山区实际的机械化与半机械化相结合的道路。因此,农业机械化应按照区域发展条件分类指导,实行分区决策、分类实施、重点突破、逐步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以达到不同区域实现不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目标,最大限度地为区域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提供农业机械化技术和服务支撑。

4、农机对品种和栽培制度适应性的要求。不少人认为,一种作物的一个生产环节,有一种机械就可以适应了,其实不然。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同样是水稻机插秧,南方和北方是有很大差别的,就是在南方,也不尽一致,比如,江苏和湖北同样是种植水稻,其实是大不一样,一是品种不一样,二是栽培季节不一样,三是气候条件不一样,四是栽培制度也不一样,六是管理水平不一样,也有早稻、中稻、晚稻,有一季稻、双季稻,有常规稻、杂交稻,现在又出了个超级稻,还有深泥田、浅泥田,这么多不一样,你想用一种插秧机机型包打天下,能适应得了吗?

农机适应性是一个带有普遍性而又十分复杂的问题。我们应该认真加以对待。对于农机制造者来说,只有主动去适应当时当地当作物,对自己生产的大批量的标准化的农机产品进行调整,才会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对于农机推广来说,也不要胡子头发一把抓,不切合实际进行农机推广。而农机使用者除了事先认真了解农机性能,选好对路的农机产品外,还要尽可能为农机有使用创造好的条件。参考文献:

[1]许继光、农业机械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代农机,2006,5.

[2]姜涛,李树军、我国农机科研事业的发展研究,农业机械,2007,9.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