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第5章习题及答案

光学第5章习题及答案
光学第5章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

5—1氮原子中电子的结合能为,试问:欲使这个原子的两个电子逐一分离,外界必须提供

多少能量

解:先电离一个电子即需能量E 1= 此时He +为类氢离子,所需的电离能

E 2=E∞-E基=0-(-22n rch z )=2

2n rch

z

将R=109737.315cm kev nm R c ?=24.1,2

代入,可算得

E 2=2

2124.1315.1097372??ev =

E= E 1+ E 2= + =

即欲使He 的两个电子逐一分离,外界必须提供的能量。 5—2 计算4D23态的S L ?

??。

解:4

D3中的L=2,S=

2

3

,J=23

=J ?ΘS L ??+∴J ?)S L ()S L (?

????+?+=?J

即J2=L2+S2

+2S L S L ?

??

????=)(2

12

22S L J --

=)1()1(}1([2

2

+-+-+S S L L J J h ]

=)]12

3(23)12(2)123(23[2

2

+?-+?-+?h

=-32

h

5—3 对于S=

的可能值试计算S L L ???=,2,21

。 解:252,21=∴==J L S 或2

3

()()(222

222

12S L J S L S L S L S L S L J J S L J --=?∴?++=+?+=?∴+=ρ????????????Θ

)()()(111[2

2

+-+-+=S S L L J J h ] 当222)]121

(21)12(2)125(25[225221h h S L J L S =+-+-+=

?===??时,,, 当222

3

)]121(21)12(2)123(23[223221h h S L J L S -=+-+-+=

?===??时,,, 222

32h h S L -?∴或的可能值为ρ?

5—4试求23

F 态的总角动量和轨道角动量之间的夹角。 解:23

F 中,L=3,S=1,J=2

3

22arccos

3

221321222]111133122[)1()1(2)]1()1()1([cos )

(2

1

cos cos )

(2

12)

()(,,2

2

222222

2

22=∴=

+?++-+++=+?++-+++=∴-+==?-+=???-+=-?-=?∴-=∴+=θθθθ)()()()()(即又即h

L L J J h S S L L J J S L J JL JL L J S L J L J L J L J S L J L J S S L J S S L J ??Θ????????ρω??????Θ

5—5在氢,氦,锂,铍,镁,钾和钙中,哪些原子会出现正常塞曼效应,为什么 解:由第四章知识可知,只有电子数目为偶数并形成独态(基态S=0)的原子才能发生

正常塞曼效应。

氢,氦,锂,铍,镁,钾和钙的各基态为

S S S S S S S S 12120112012

12

,,,,,2,,

电子数目为偶数并且S=0的有He, Be,Mg,Ca, 故He,Be,Mg,Ca 可发生正常塞曼效

应。

5—7依L—S耦合法则,下列电子组态可形式哪些原子态其中哪个态的能量最低

))()(3(;)2(;)1(1

54d n nd np np

解:在P态上,填满6个电子的角动量之和为零,即对总角动星无贡献,这说明P态上1

个电子和5个电子对角动星的贡献是一样,

有相同的态次。和有相同的态次,同理,和即对同科电子425P P P P

(1) 最低。

的能级位置最低,能量由洪特定则可知,同科电子有:列表如下图

23012301

212124.

,,0,1;0,1,2,2

1

,,P D P S S L S S l l np np l ==∴=

==∴?

(2) np np ?5

,2

221或,。=∴=

=J S L

可形成的原子态,,2

12

232P P

由洪特定则的附加规则可知,。

的能级最低,能量最低2

32

P (3) 0,1,2,3,4,2))((211

=∴==L l l d n nd 中, 0,1,2

1

21=∴=

=S S S 可形成的原子态如下表所示。 的能量最低。

由洪特定则可知,电子形成的原子态为非同科G n n 3

1,∴≠Θ

5-8铍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是2S2S,若其中有一个电子被激发到3P态,按L-S耦合可

形成哪些原子态写出有关的原子态的符号 ,从这些原子态向低级跃迁时,可以产生几条光谱线画出相应的能级跃迁图,若那个电子被激发到2P态,则可以产生的光谱线又为几条

解:(1)电子组态为2S2S 的原子被激发到3P 态,要经历P S S S P S S S 32322222→→→ 2S2S 中,0,1,0,2

1

,02121==∴=

===S L s s p p 由泡利不相原理可知形成的原子态为)(13

01不存在S S 。

2,1,0

1113012,1,0

11,,P,P,S,S有综上,可形成的原子态P,P原子态有中,,原子态有中,,原子态有中,3

21211

3

0121210

123

1121210,1,2

1

,1,0320,1;0,1,2

1

;0,0320,1,2

1

,1,1,022==

=∴=====

======

==∴==S S S l l P S S S J S S S L l l S S P P S S S L

l l P S

由原子跃迁图可知道,共产生10条光谱线。

(2)2S2S 态被激发到2S2P 态

又上可知,2S2S 形成的原子态为21

S; 2S2P 形成的原子态为2,1,0311P,P

由原子跃迁图可以看出:产生的光谱线仅一条。

※5-9证明:一个支壳层全部填满的原子必定具有01

S 的基态

证明:

由上表可知:∑m l =M L =0,L =∣M L ∣=0 ∑m s =M S =0, S=0

M J =M L +M S =0 J= M J =0 ∴1

S 0必为基态

5-10依照L-S 耦合法则,)nd 2

( 组态可形成哪几种原子态能量最低的是哪个态并依此确

定钛原子的基态。 解:ndnd 中,

2l

l 2

1

===>L=4,3,2,1,0

2

1

21s =

=s =>S=1,0 形成的原子态:01S ,,0.1.23P 21

D ,412.3.43,G F

由洪特定则及其附加规则,知:23

F 能量最低, 钛的基态组态为3d d

2

22

3s ,4态已排满,故只需考虑因s ,钛的基态是23F

5-11 一束基态的氦原子通过非均匀磁场后,在屏上可以接受到几束在相同的条件下,对硼原子,可接受到几条为什么

解:本题属于史特恩-盖拉赫实验,屏上接受的条纹数目取决于M g的取值个数

基态He:1S o因为J=0 所以M j=0 所以 M g=0

所以,在屏上可接受到1束条纹

基态Be:2P1/2因为J=±1/2 且g≠0

所以M g的取值个数为2 所以,在屏上可接受到2束条纹

※5-12 写出下列原子的基态的电子组态,并确定他们的基态:15P,16S,17Cl,18Ar。

解:填充规则:n+φ相同时,先填n小的,n+φ不相同时,若n相同,则先填φ小的,若n不同,则先填n大的壳层。

每一次壳层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为2(2φ+1)

每一主壳层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为2n2

(1)因为 2*22<15<2*23 推出 1<=n<=3

n=1时,2 n2=2,φ=0时最多可容纳电子数2(2*0+1)=2 推出1s2

n=2时,2n2=8,φ=0时最多可容纳电子数2(2*0+1)=2

φ=0和φ=1 推出2s22p2φ=1时最多可容纳电子数2(2*1+1)=6

n=3时,2n2=18,而此时仅剩15-(2+8)=5个

可推出3 s23p3

φ=0容纳2个电子,φ=1容纳3个电子即可

综上,15P的电子组态为1s22s22p63 s23p3

3p2中,φ1=φ2=1 推出L1=2,1,0

S1=S2=1/2 推出S1=1,0

3p3中,L1==2,1,0,φ3=1 推出L=3,2,1,0

S1=1,0 S3=1/2 推出S=3/2,1/2

由洪特定则,知其基态为4S

同理可知:16S的基态组态1s22s22p63 s23p4,基态为3P2

17CL的基态组态1s22s22p63 s23p5,基态为2P3/2 18Ar的基态组态为1s22s22p63 s23p6,基态为’S7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题库及标准答案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题库及答案

————————————————————————————————作者:————————————————————————————————日期: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中从A 沿某路径传播到B ,若A 、B 两点相位差为3π,则此路径AB 的光程为 (A) 1.5 λ. (B) 1.5 λ/ n . (C) 1.5 n λ. (D) 3 λ. [ ] 2、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空气中和在玻璃中 (A)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B)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 (C)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D)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 [ ] 3、如图,S 1、S 2是两个相干光源,它们到P 点的距离分别为r 1和r 2.路径S 1P 垂直穿过一块厚度为t 1,折射率为n 1的介质板,路径S 2P 垂直穿过厚度为t 2,折射率为n 2的另一介质板,其余部分可看作真空,这两条路径的光程差等于 (A) )()(111222t n r t n r +-+ (B) ])1([])1([211222t n r t n r -+--+ (C) )()(111222t n r t n r --- (D) 1122t n t n - [ ] 4、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均匀透明媒质中,从A 点沿某一路径传播到B 点,路径的长度为l .A 、B 两点光振动相位差记为?φ,则 (A) l =3 λ / 2,?φ=3π. (B) l =3 λ / (2n ),?φ=3n π. (C) l =3 λ / (2n ),?φ=3π. (D) l =3n λ / 2,?φ=3n π. [ ] 5、如图所示,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折射率为n 2的薄膜上,经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厚度为e ,而且n 1>n 2>n 3,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相位差为 (A) 4πn 2 e / λ. (B) 2πn 2 e / λ. (C) (4πn 2 e / λ) +π. (D) (2πn 2 e / λ) -π. [ ] 6、如图所示,折射率为n 2、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 1和n 3,已知n 1<n 2<n 3.若用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①与②的光程差是 (A) 2n 2 e . (B) 2n 2 e -λ / 2 . (C) 2n 2 e -λ. (D) 2n 2 e -λ / (2n 2). [ ] 7、如图所示,折射率为n 2、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 1和n 3,已知n 1< n 2> n 3.若用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用①与②示意)的光程差是 (A) 2n 2 e . (B) 2n 2 e -λ / 2. (C) 2n 2 e -λ . (D) 2n 2 e -λ / (2n 2). P S 1 S 2 r 1 n 1 n 2 t 2 r 2 t 1 n 1 n 2 n 3 e λ n 2n 1n 3 e ①② n 2n 1n 3 e ①②

几何光学第七章答案

7.1.一双200度的近视眼,其远点在什么位置?矫正时应佩戴何种眼镜?焦距多大?若镜片的折射率为1.5,第一面的半径是第二面半径的4倍,求眼镜片二个表面的半径。 显示答案 7.2.一个5倍伽利略望远镜,物镜的焦距为120mm,当具有1000 度深度近视眼的人和具有500度远视眼的人观察用它观察时,目镜分别应向何方向移动多少距离? 显示答案 7.4.有一16D的放大镜,人眼在其后50mm处观察,像位于眼前400mm处,问物面应在什么位置?若放大镜的直径为15mm,通过它能看到物面上多大的范围? 显示答案 7.5.有一显微镜系统,物镜的放大率,目镜的倍率为(设均为薄透镜) ,物镜的共轭距为195mm,求物镜和目镜的焦距、物体的位置、光学筒长、物镜与目镜的间隔、系统的等效焦距和总倍率。 显示答案 7.6.一个显微镜系统,物镜的焦距为15mm,目镜的焦距为25mm,设均为薄透镜,二者相距190mm,求显微镜的放大率、物体的位置以及系统的等效焦距和倍率。如果用来作显微摄影,底片位于离目镜500mm的位置,问整个显微镜系统应向何方向相对于物面移动多少距离?整个系统的横向放大率为多少? 显示答案 7.7.一显微镜物镜由相距20mm的二薄透镜组成,物镜的共轭距为195mm,放大率为-10×,且第一透镜承担总偏角的60%,求二透镜的焦距。 显示答案

7.8.有一望远镜,物镜的焦距为1000mm,相对孔径为1:10,入瞳与物镜重合,出瞳直径为4mm,求望远镜的倍率、目镜的焦距、望远镜的长度和出瞳的位置。 显示答案 7.9.有一7倍的望远镜,长度为160mm,求分别为开普勒望远镜和伽利略望远镜时,物镜和目镜的焦距。如果这两种望远镜的物镜焦距相同,问此时伽利略望远镜的长度可缩短多少? 显示答案 7.10.有一双胶合的双筒棱镜望远镜物镜,其焦距mm,最后一面到像方焦点的距离为145mm,在其后加入普罗型转像棱镜组后,相当于加入二块度各为48mm的平行平板,棱镜折射率为1.5,求此时像方主面和像方焦点离该物镜最后一面的距离。若在此物镜前加上一个2倍的伽利略望远镜,问整个系统的焦距是多少?像方基点的位置有无变化? 显示答案 7.11.一望远镜系统,为转折光轴,在其物镜之后采用一块一次反射直角棱镜,其出射面离物镜焦平面上分划板20mm,折射率为1.5,物镜的焦距240mm,通光直径50mm,视场角,计算棱镜的有关尺寸。 显示答案 7.12.有一玻璃圆棒,一端磨成5屈光度的球面,另一端磨成20屈光度的球面,长度为375mm,折射率为1.5,试问这是一个什么系统?主点在何处? 显示答案 7.13.有一利用双透镜组转像的望远镜系统,其物镜的焦距,目镜的焦距,二转像透镜的焦距分别为,间距为250mm,系统的物方视场角

光学教程答案(第五章)

1. 试确定下面两列光波 E 1=A 0[e x cos (wt-kz )+e y cos (wt-kz-π/2)] E 2=A 0[e x sin (wt-kz )+e y sin (wt-kz-π/2)] 的偏振态。 解 :E 1 =A 0[e x cos(wt-kz)+e y cos(wt-kz-π/2)] =A 0[e x cos(wt-kz)+e y sin(wt-kz)] 为左旋圆偏振光 E 2 =A 0[e x sin(wt-kz)+e y sin(wt-kz-π/2)] =A 0[e x sin(wt-kz)+e y cos(wt-kz)] 为右旋圆偏振光 2. 为了比较两个被自然光照射的表面的亮度,对其中一个表面直接进行观察,另一个表面 通过两块偏振片来观察。两偏振片透振方向的夹角为60° 。若观察到两表面的亮度相同,则两表面的亮度比是多少已知光通过每一块偏振片后损失入射光能量的10%。 解∶∵亮度比 = 光强比 设直接观察的光的光强为I 0, 入射到偏振片上的光强为I ,则通过偏振片系统的光强为I': I'=(1/2)I (1-10%)cos 2 600 ?(1-10%) 因此: ∴ I 0/ I = ×(1-10%)cos 2 600 ?(1-10%) = %. 3. 两个尼科耳N 1和N 2的夹角为60° ,在他们之间放置另一个尼科耳N 3,让平行的自然光通过这个系统。假设各尼科耳对非常光均无吸收,试问N 3和N 1 的偏振方向的夹角为何值时,通过系统的光强最大设入射光强为I 0,求此时所能通过的最大光强。 解: 20 1 I I = Θ

()光学题库及答案

光学试题库计算题 12401已知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成900角如果空气中的入射角为600求光在该介质中的速度。14402在水塘下深h处有一捕鱼灯泡如果水面是平静的水的折射率为n则从水面上能够看到的 圆形亮斑的半径为多少14403把一个点光源放在湖水面上h处试求直接从水面逸出的光能的百分比 忽略水和吸收和表面透镜损失。 23401平行平面玻璃板的折射率为厚度为板的下方有一物点P P到板的下表面的距离为,观察者透过玻璃板在P的正上方看到P的像求像的位置。 23402一平面平行玻璃板的折射率为n厚度为d点光源Q发出的近于正入射的的光束在上表面反射成像于'光线穿过上表面后在下表面反射再从上表面出射的光线成像于'。求'和'间的距离。 23403来自一透镜的光线正朝着P点会聚如图 所示要在P '点成像必须如图插入折射率n=的玻璃片. 求玻璃片的厚度.已知=2mm . 23404容器内有两种液体深度分别为和折射率分别为和液面外空 气的折射率为试计算容器底到液面的像似深度。 23405一层水n=浮在一层乙醇n=之上水层厚度3cm乙醇厚5cm从正方向看水槽的底好象在水面下多远 24401玻璃棱镜的折射率n=如果光线在一工作面垂直入射若要求棱镜的另一侧无光线折射时所需棱镜的最小顶角为多大24402一个顶角为300的三棱镜光线垂直于顶角的一个边入射而从顶角的另一边出射其方向偏转300 求其三棱镜的折射率。 24404有一玻璃三棱镜顶角为折射率为n欲使一条光线由棱镜的一个面进入而沿另一个界面射出此光线的入射角最小为多少24405玻璃棱镜的折射棱角A为60对某一波长的光的折射率为现将该棱镜浸入到折射率为4/3的水中试问当平行光束通过棱镜时其最小偏向角是多少

几何光学第七章答案

7、1、一双200度的近视眼,其远点在什么位置?矫正时应佩戴何种眼镜?焦距多大?若镜片的折射率为1、5,第一面的半径就是第二面半径的4倍,求眼镜片二个表面的半径。 显示答案 7、2、一个5倍伽利略望远镜,物镜的焦距为120mm,当具有1000 度深度近视眼的人与具有500度远视眼的人观察用它观察时,目镜分别应向何方向移动多少距离? 显示答案 7、4、有一16D的放大镜,人眼在其后50mm处观察,像位于眼前400mm处,问物面应在什么位置?若放大镜的直径为15mm,通过它能瞧到物面上多大的范围? 显示答案 7、5、有一显微镜系统,物镜的放大率,目镜的倍率为(设均为薄透镜) ,物镜的共轭距为195mm,求物镜与目镜的焦距、物体的位置、光学筒长、物镜与目镜的间隔、系统的等效焦距与总倍率。 显示答案 7、6、一个显微镜系统,物镜的焦距为15mm,目镜的焦距为25mm,设均为薄透镜,二者相距190mm,求显微镜的放大率、物体的位置以及系统的等效焦距与倍率。如果用来作显微摄影,底片位于离目镜500mm的位置,问整个显微镜系统应向何方向相对于物面移动多少距离?整个系统的横向放大率为多少? 显示答案 7、7、一显微镜物镜由相距20mm的二薄透镜组成,物镜的共轭距为195mm,放大率为-10×,且第一透镜承担总偏角的60%,求二透镜的焦距。 显示答案

7、8、有一望远镜,物镜的焦距为1000mm,相对孔径为1:10,入瞳与物镜重合,出瞳直径为4mm,求望远镜的倍率、目镜的焦距、望远镜的长度与出瞳的位置。 显示答案 7、9、有一7倍的望远镜,长度为160mm,求分别为开普勒望远镜与伽利略望远镜时,物镜与目镜的焦距。如果这两种望远镜的物镜焦距相同,问此时伽利略望远镜的长度可缩短多少? 显示答案 7、10、有一双胶合的双筒棱镜望远镜物镜,其焦距mm,最后一面到像方焦点的距离为145mm,在其后加入普罗型转像棱镜组后,相当于加入二块度各为48mm的平行平板, 棱镜折射率为1、5,求此时像方主面与像方焦点离该物镜最后一面的距离。若在此物镜前加上一个2倍的伽利略望远镜,问整个系统的焦距就是多少?像方基点的位置有无变化? 显示答案 7、11、一望远镜系统,为转折光轴,在其物镜之后采用一块一次反射直角棱镜,其出射面离物镜焦平面上分划板20mm,折射率为1、5,物镜的焦距240mm,通光直径50mm,视场角,计算棱镜的有关尺寸。 显示答案 7、12、有一玻璃圆棒,一端磨成5屈光度的球面,另一端磨成20屈光度的球面,长度为375mm, 折射率为1、5,试问这就是一个什么系统?主点在何处? 显示答案 7、13、有一利用双透镜组转像的望远镜系统,其物镜的焦距,目镜的焦距,二转像透镜的焦距分别为,间距为250mm, 系统的物方视场角

光学教程习题解答

《光学教程》(姚启钧)习题解答 第一章 光的干涉 1、波长为500nm 的绿光投射在间距d 为0.022cm 的双缝上,在距离180cm 处的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求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若改用波长为700nm 的红光投射到此双缝上,两个亮纹之间的距离为多少?算出这两种光第2级亮纹位置的距离。 解:1500nm λ= 改用2700nm λ= 两种光第二级亮纹位置的距离为: 2、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波长为640nm ,两狭缝间距为0.4mm ,光屏离狭缝的距离为50cm ,试求:⑴光屏上第1亮条纹和中央亮纹之间的距离;⑵若P 点离中央亮纹为0.1mm 问两束光在P 点的相位差是多少?⑶求P 点的光强度和中央点的强度之比。 解:⑴ 7050640100.080.04 r y cm d λ-?= =??= ⑵由光程差公式 ⑶中央点强度:2 04I A = P 点光强为:2 21cos 4I A π?? =+ ?? ? 3、把折射率为1.5的玻璃片插入杨氏实验的一束光路中,光屏上原来第5级亮条纹所在的位置变为中央亮条纹,试求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已知光波长为7610m -? 解: 1.5n =,设玻璃片的厚度为d 由玻璃片引起的附加光程差为:()1n d δ'=- 4、波长为500nm 的单色平行光射在间距为0.2mm 的双缝上。通过其中一个缝的能量为另一个的2倍,在离狭缝50cm 的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求干涉条纹间距和条纹的

可见度。 解: 7050500100.1250.02 r y cm d λ-?= =??= 由干涉条纹可见度定义: 由题意,设22 122A A = ,即 1 2 A A = 5、波长为700nm 的光源与菲涅耳双镜的相交棱之间距离为20cm ,棱到光屏间的距离L 为180cm ,若所得干涉条纹中相邻亮条纹的间隔为1mm ,求双镜平面之间的夹角 θ。 解:700,20,180,1nm r cm L cm y mm λ===?= 由菲涅耳双镜干涉条纹间距公式 6、在题1.6 图所示的劳埃德镜实验中,光源S 到观察屏的距离为1.5m ,到劳埃德镜面的垂直距离为2mm 。劳埃德镜长40cm ,置于光源和屏之间的中央。⑴若光波波长500nm λ=,问条纹间距是多少?⑵确定屏上可以看见条纹的区域大小,此区域内共有几条条纹?(提示:产生干涉的区域P 1P 2可由图中的几何关系求得) 解:由图示可知:7 050050010,40.4, 1.5150nm cm d mm cm r m cm λ-==?==== ①70150500100.018750.190.4 r y cm mm d λ-?= =??== ②在观察屏上可以看见条纹的区域为P 1P 2间 即21 3.45 1.16 2.29P P mm =-=,离屏中央1.16mm 上方的2.29mm 范围内可看见条纹。 P 2 P 1 P 0 题1.6图

光学竞赛题(附答案)

光学竞赛题 O 'fl

光学竞赛题 一、选择题 1. ( 3分)细心的小明同学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打开窗户,直接看远处的高架电线,电线呈规则的下弯弧形; 而如果隔着窗玻 璃看,电线虽然整体上也呈弧形,但电线上的不同部位有明显的不规则弯曲,而且,轻微摆动头部 让视线移动时,电线上的不规则弯曲情景也在移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玻璃上不同部位对视线的阻挡情况不同 B .玻璃各部分的透光度不均匀 C .玻璃各部分的厚度不均匀 D .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反射不一样 2. ( 3分)如图所示,平面镜 0M 与ON 的夹角为0, 一条平行于平面 ON 的光线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多次反射后, 能够沿着原来的光 路返回,则两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不可能是( ) C . 10° 4. ( 3分)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不透光物体 (足够大)中紧密嵌有一凸透镜,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有一个与主 光轴垂直的物体 AB ,在透镜右侧三倍焦距处竖直放置一平面镜 MN ,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 B 、N 两点都在 主光轴上,AB 与 MN 高度相等,且与透镜上半部分等高.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该光具组中,物体 AB 的成像 情况是( ) A .两个实像,一个虚像 B . 一个实像,两个虚像 C .只有一个虚像 D .只有一个实像 3. (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像距 能 正确反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该是( ) v 和物距u 是一一对应的,在如图 所示的四个图线中 , A .图线A B .图线B C .图线C D .图线 D B . 15

5. ( 3分)如图所示,P 是一个光屏,屏上有直径为5厘米的圆孔.Q 是一块平面镜,与屏平行放置且相距 10厘米.01、 02是过圆孔 中心 0垂直于Q 的直线,已知 P 和Q 都足够大,现在直线 0102上光屏P 左侧5厘米处放置一点光源 D .丄米2 一7 6. (3分)如图(a )所示,平面镜 0M 与0N 夹角为0,光线AB 经过平面镜的两次反射后出射光线为 CD .现将 平面镜0M 与0N 同 时绕垂直纸面过 0点的轴转过一个较小的角度 3,而入射光线不变,如图(b )所示.此时经过 平面镜的两次反射后的出射光线将( ) (a) (b) A .与原先的出射光线 B .与原先的出射光线 C .与原先的出射光线 D .与原先的出射光线 CD 平行 CD 重合 CD 之间的夹角为23 CD 之间的夹角为3 7. ( 3分)小明坐在前排听讲座时,用照相机把由投影仪投影在银幕上的彩色图象拍摄下来?由于会场比较暗,他 使用了闪光灯.这样 拍出来的照片( ) A .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 B .与不用闪光灯的效果一样 C .看不清投影到屏幕上的图象 D .色彩被 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 &( 3分)如果不慎在照相机的镜头上沾上了一个小墨点,则照出的相片上( ) A .有一个放大的墨点像 B .有一个缩小的墨点像 C . 一片漆黑 D .没有墨点的像 9. ( 3分)如图所示,水池的宽度为 L ,在水池右侧距离池底高度 H 处有一激光束,水池内无水时恰好在水池的左 下角产生一个光斑.已知 L=H ,现向水池内注水,水面匀速上升,则光斑( S ,则平面镜上的反射光在屏上形成的亮斑面积为( 米2

工程光学习题解答

第一章习题 1、已知真空中的光速c=3 m/s,求光在水(n=1.333)、冕牌玻璃(n=1.51)、火石玻璃(n=1.65)、加拿大树胶(n=1.526)、金刚石(n=2.417)等介质中的光速。 解: 则当光在水中,n=1.333时,v=2.25 m/s, 当光在冕牌玻璃中,n=1.51时,v=1.99 m/s, 当光在火石玻璃中,n=1.65时,v=1.82 m/s, 当光在加拿大树胶中,n=1.526时,v=1.97 m/s, 当光在金刚石中,n=2.417时,v=1.24 m/s。 2、一物体经针孔相机在屏上成一60mm大小的像,若将屏拉远50mm,则像的大小变为70mm,求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 解:在同种均匀介质空间中光线直线传播,如果选定经过节点的光线则方向不变,令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x,则 可以根据三角形相似得出: 所以x=300mm 即屏到针孔的初始距离为300mm。 3、一厚度为200mm的平行平板玻璃(设n=1.5),下面放一直径为1mm的金属片。若在玻璃板上盖一圆形纸片,要求在玻璃板上方任何方向上都看不到该金属片,问纸片最小直径应为多少? 解:令纸片最小半径为x, 则根据全反射原理,光束由玻璃射向空气中时满足入射角度大于或等于全反射临界角时均会发生全反射,而这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在玻璃板上方看不到金属片。而全反射临界角求取方法为: (1) 其中n2=1, n1=1.5, 同时根据几何关系,利用平板厚度和纸片以及金属片的半径得到全反射临界角的计算方法为: (2) 联立(1)式和(2)式可以求出纸片最小直径x=179.385mm,所以纸片最小直径为358.77mm。 4、光纤芯的折射率为n1、包层的折射率为n2,光纤所在介质的折射率为n0,求光纤的数值孔径(即n0sinI1,其中I1为光在光纤内能以全反射方式传播时在入射端面的最大入射角)。 解:位于光纤入射端面,满足由空气入射到光纤芯中,应用折射定律则有: n0sinI1=n2sinI2 (1) 而当光束由光纤芯入射到包层的时候满足全反射,使得光束可以在光纤内传播,则有:

光学题库及答案

光学试题库(计算题) 12401 已知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成900角,如果空气中的入射角为600 ,求光在该介质中的速度。 14402 在水塘下深h 处有一捕鱼灯泡,如果水面是平静的,水的折射率为n ,则从水面上能够看到的圆形亮斑的半径为多少 14403 把一个点光源放在湖水面上h 处,试求直接从水面逸出的光能的百分比(忽略水和吸收和表面透镜损失)。 23401 平行平面玻璃板的折射率为0n ,厚度为0t 板的下方有一物点P ,P 到板的 下表面的距离为0l ,观察者透过玻璃板在P 的正上方看到P 的像,求像的位置。 23402 一平面平行玻璃板的折射率为n ,厚度为d ,点光源Q 发出的近于正入射的的光束在上表面反射成像于'1Q ,光线穿过上表面后在下表面反射,再从上表 面出射的光线成像于'2Q 。求'1Q 和'2Q 间的距离。 23403 来自一透镜的光线正朝着P 点会 聚,如图所示,要在'P 点成像,必须如 图插入折射率n=的玻璃片.求玻璃片的 厚度.已知 =2mm . 23404 容器内有两种液体深度分别为 1h 和2h ,折射率分别为1n 和2n ,液面外空气的折射率为n ,试计算容器底到液面的像似深度。 23405 一层水(n=)浮在一层乙醇(n=)之上,水层厚度3cm ,乙醇厚5cm ,从正方向看,水槽的底好象在水面下多远 24401 玻璃棱镜的折射率n=,如果光线在一工作面垂直入射,若要求棱镜的另一

侧无光线折射时,所需棱镜的最小顶角为多大 24402 一个顶角为300的三棱镜,光线垂直于顶角的一个边入射,而从顶角的另一边出射,其方向偏转300,求其三棱镜的折射率。 24404 有一玻璃三棱镜,顶角为 ,折射率为n ,欲使一条光线由棱镜的一个面进入,而沿另一个界面射出,此光线的入射角最小为多少 24405 玻璃棱镜的折射棱角A为600,对某一波长的光的折射率为,现将该棱镜浸入到折射率为4/3的水中,试问当平行光束通过棱镜时,其最小偏向角是多少32401 高为2cm的物体,在曲率半径为12cm的凹球面镜左方距顶点4cm处。求像的位置和性质,并作光路图。 32402 一物在球面镜前15cm时,成实像于镜前10cm处。如果虚物在镜后15cm处,则成像在什么地方是凹镜还是凸镜 32403 凹面镜所成的实像是实物的5倍,将镜向物体移近2cm ,则像仍是实的,并是物体的7倍,求凹面镜的焦距。 32404 一凹面镜,已知物与像相距1m ,且物高是像高的4倍,物和像都是实的,求凹面镜的曲率半径。 32405 一高度为的物体,位于凹面镜前,像高为,求分别成实像和虚像时的曲率半径。 32406 凹面镜的曲率半径为80 cm ,一垂直于光轴的物体置于镜前何处能成放大两倍的实像置于何处能成放大两倍的虚像 32407 要求一虚物成放大4倍的正立实像,物像共轭为50 m m ,求球面镜的曲率半径. 32408 一个实物置在曲率半径为R的凹面镜前什么地方才能:(1)得到放大3倍的

工程光学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1.一个人近视程度是-2D(屈光度),调节范围是8D,求:(1)其远点距离; (2)其近点距离; (3)配带100度的近视镜,求该镜的焦距; (4)戴上该近视镜后,求看清的远点距离; (5)戴上该近视镜后,求看清的近点距离。 解:这点距离的倒数表示近视程度 2.一放大镜焦距,通光孔径,眼睛距放大镜为50mm,像距离眼睛在明视距离250mm,渐晕系数K=50%,试求:(1)视觉放大率;(2)线视场;(3)物体的位置。 解:

3.一显微物镜的垂轴放大倍率,数值孔径NA=0.1,共轭距L=180mm,物镜框是孔径光阑,目镜焦距。 (1)求显微镜的视觉放大率; (2)求出射光瞳直径; (3)求出射光瞳距离(镜目距); (4)斜入射照明时,,求显微镜分辨率; (5)求物镜通光孔径; (6)设物高2y=6mm,渐晕系数K=50%,求目镜的通光孔径。 解:

4.欲分辨0.000725mm的微小物体,使用波长,斜入射照明,问: (1)显微镜的视觉放大率最小应多大?

(2)数值孔径应取多少适合? 解:此题需与人眼配合考虑 5.有一生物显微镜,物镜数值孔径NA=0.5,物体大小2y=0.4mm,照明灯丝面积,灯丝到物面的距离100mm,采用临界照明,求聚光镜焦距和通光孔径。 解: 视场光阑决定了物面大小,而物面又决定了照明的大小

6.为看清4km处相隔150mm的两个点(设),若用开普勒望远镜观察,则: (1)求开普勒望远镜的工作放大倍率; (2)若筒长L=100mm,求物镜和目镜的焦距; (3)物镜框是孔径光阑,求出设光瞳距离; (4)为满足工作放大率要求,求物镜的通光孔径; (5)视度调节在(屈光度),求目镜的移动量; (6)若物方视场角,求像方视场角; (7)渐晕系数K=50%,求目镜的通光孔径; 解: 因为:应与人眼匹配

《光学教程》(姚启钧)课后习题1-5章解答

《光学教程》(姚启钧)1-5章习题解答 第一章 光的干涉 1、波长为500nm 的绿光投射在间距d 为0.022cm 的双缝上,在距离180cm 处的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求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若改用波长为700nm 的红光投射到此双缝上,两个亮纹之间的距离为多少?算出这两种光第2级亮纹位置的距离。 解:1500nm λ= 7011180 500100.4090.022 r y cm d λ-?= =??= 改用2700nm λ= 7022180700100.5730.022 r y cm d λ-?= =??= 两种光第二级亮纹位置的距离为: 21220.328y y y cm ?=?-?= 2、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波长为640nm ,两狭缝间距为0.4mm ,光屏离狭缝的距离为50cm ,试求:⑴光屏上第1亮条纹和中央亮纹之间的距离;⑵若P 点离中央亮纹为0.1mm 问两束光在P 点的相位差是多少?⑶求P 点的光强度和中央点的强度之比。 解:⑴ 7050640100.080.04 r y cm d λ-?= =??= ⑵由光程差公式 210 sin y r r d d r δθ=-== 0224 y d r π π π?δλ λ ?= = ?= ⑶中央点强度:2 04I A = P 点光强为:2 21cos 4I A π?? =+ ?? ?

012 (1)0.8542I I =+= 3、把折射率为1.5的玻璃片插入杨氏实验的一束光路中,光屏上原来第5级亮条纹所在的位置变为中央亮条纹,试求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已知光波长为7610m -? 解: 1.5n =,设玻璃片的厚度为d 由玻璃片引起的附加光程差为:()1n d δ'=- ()15n d λ-= ()76455 61061061010.5 d m cm n λ---==??=?=?- 4、波长为500nm 的单色平行光射在间距为0.2mm 的双缝上。通过其中一个缝的能量为另一个的2倍,在离狭缝50cm 的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求干涉条纹间距和条纹的可见度。 解: 7050500100.1250.02 r y cm d λ-?= =??= 由干涉条纹可见度定义: 12min 2min 1221Max Max A A I I V I I A A ?? ? -??= =+??+ ??? 由题意,设22 122A A = ,即 1 2 A A = 0.943 V == 5、波长为700nm 的光源与菲涅耳双镜的相交棱之间距离为20cm ,棱到光屏间的距离L 为180cm ,若所得干涉条纹中相邻亮条纹的间隔为1mm ,求双镜平面之间的夹角 θ。 解:700,20,180,1nm r cm L cm y mm λ===?=

高二物理光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光学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光线以某一入射角从空气射人折射率为的玻璃中,已知折射角为30°,则入射角等于( ) A.30° B.45° C.60° D.75° 2.红光和紫光相比,( ) A. 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 B.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 C.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 D.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 3.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而分为a 、b 两束单色光, 其传播方向如图所示。设玻璃对a 、b 的折射率分别为n a 和n b ,a 、b 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 a 和v b ,则( ) A .n a >n b B .n a v b D .v a v 2 C.n l >n 2、v 1<v 2 D.n l >n 2、v 1>v 2 5.如图所示,一束细的复色光从空气中射到半球形玻璃体球心O 点,经折射分为a 、b 两束光,分别由P 、Q 两点射出玻璃体。PP ’、QQ ’均与过O 点的界面法线垂直。设光线a 、b 在玻璃体内穿行所用时间分别为t a 、t b ,则t a : t b 等于( ) (A )QQ ’:PP ’ (B )PP ’:QQ ’ (C )OP ’:OQ ’ (D )OQ ’:OP ’ 6.图示为一直角棱镜的横截面,?=∠?=∠60,90abc bac 。一平行细光束从O 点沿垂直于bc 面的方向射入棱镜。已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n=2,若不考试原入射光在bc 面上的反射光,则有光线( ) A .从ab 面射出 B .从ac 面射出 C .从bc 面射出,且与bc 面斜交 c a

工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第七章典型光学系统

工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第七章典型光学系统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七章 典型光学系统 1.一个人近视程度是D 2-(屈光度),调节范围是D 8,求: (1)远点距离; (2)其近点距离; (3)配戴100度近视镜,求该镜的焦距; (4)戴上该近视镜后,求看清的远点距离; (5)戴上该近视镜后,求看清的近点距离。 解: ① 21-==r l R )/1(m ∴ m l r 5.0-= ②P R A -= D A 8= D R 2-= ∴D A R P 1082-=--=-= m P l p 1.01011-=-== ③f D '=1 ∴m f 1-=' ④D D R R 1-=-=' m l R 1-=' ⑤P R A '-'= D A 8= D R 1-=' D A R P 9-=-'=' m l P 11.09 1-=-=' 2.一放大镜焦距mm f 25=',通光孔径mm D 18=,眼睛距放大镜为mm 50,像距离眼睛在明视距离mm 250,渐晕系数为%50=k ,试求(1) 视觉放大 率;(2)线视场;(3)物体的位置。 eye

已知:放大镜 mm f 25=' mm D 18=放 mm P 50=' mm l P 250='-' %50=K 求:① Γ ② 2y ③l 解:①f D P '-'-=Γ1 25 501252501250-+=''-+'=f P f 92110=-+= ②由%50=K 可得: 18.050 *2182=='='P D tg 放ω ωωtg tg '=Γ ∴02.09 18.0==ωtg D y tg =ω ∴mm Dtg y 502.0*250===ω ∴mm y 102= 方法二: 18.0='ωtg mm tg y 45*250='='ω mm l 200-=' mm f e 250='mm l 2.22-= y y l l X '==='=92.22200β mm y 102= ③ l P D '-'= mm D P l 20025050-=-=-'=' f l l '=-'11125 112001=--l mm l 22.22-= 3.一显微镜物镜的垂轴放大率为x 3-=β,数值孔径1.0=NA ,共扼距mm L 180=,物镜框是孔径光阑,目镜焦距mm f e 25='。

《光学教程》(姚启钧)课后习题解答

《光学教程》(姚启钧)习题解答 第一章 光的干涉 1、波长为500nm 的绿光投射在间距d 为0.022cm 的双缝上,在距离180cm 处的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求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若改用波长为700nm 的红光投射到此双缝上,两个亮纹之间的距离为多少?算出这两种光第2级亮纹位置的距离。 解:1500nm λ= 7011180500100.4090.022 r y cm d λ-?= =??= 改用2700nm λ= 7022180700100.5730.022 r y cm d λ-?= =??= 两种光第二级亮纹位置的距离为: 21220.328y y y cm ?=?-?= 2、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波长为640nm ,两狭缝间距为0.4mm ,光屏离狭缝的距离为50cm ,试求:⑴光屏上第1亮条纹和中央亮纹之间的距离;⑵若P 点离中央亮纹为0.1mm 问两束光在P 点的相位差是多少?⑶求P 点的光强度和中央点的强度之比。 解:⑴ 7050640100.080.04 r y cm d λ-?= =??= ⑵由光程差公式 210 sin y r r d d r δθ=-==

0224 y d r π π π?δλ λ ?= = ?= ⑶中央点强度:2 04I A = P 点光强为:2 21cos 4I A π?? =+ ?? ? 012 (1)0.8542I I =+= 3、把折射率为1.5的玻璃片插入杨氏实验的一束光路中,光屏上原来第5级亮条纹所在的位置变为中央亮条纹,试求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已知光波长为7610m -? 解: 1.5n =,设玻璃片的厚度为d 由玻璃片引起的附加光程差为:()1n d δ'=- ()15n d λ-= ()76455 61061061010.5 d m cm n λ---==??=?=?- 4、波长为500nm 的单色平行光射在间距为0.2mm 的双缝上。通过其中一个缝的能量为另一个的2倍,在离狭缝50cm 的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求干涉条纹间距和条纹的可见度。 解: 7050500100.1250.02 r y cm d λ-?= =??= 由干涉条纹可见度定义: 12min 2min 1221Max Max A A I I V I I A A ?? ? -??= =+??+ ??? 由题意,设22 122A A = ,即 1 2 A A =

光学教程第3章_参考答案

3.1 证明反射定律符合费马原理。 证明:设两个均匀介质的分界面是平面,它们的折射率为n 1和n 2。光线通过第一介质中指定的A 点后到达同一介质中指定的B 点。为了确定实际光线的路径,通过A,B 两点作平面垂直于界面,'OO 是它们的交线,则实际光线在界面上的反射点C 就可由费马原理来确定,如下图所示。 (1)反证法:如果有一点'C 位于线外,则对应于'C ,必可在'OO 线上找到它的垂足''C .由于''AC 'AC >,''BC 'BC >,故光线B AC'总是大于光程B ''AC 而非极小值,这就违背了费马原理,故入射面和反射面在同一平面内得证。 (2)在图中建立坐XOY 坐标系,则指定点A,B 的坐标分别为(x1,y1)和(x2,y2),未知点C 的坐标为(x ,0)。C 点是在'A 、'B 之间的,光程必小于C 点在''B A 以外的相应光程,即21v x x <<,于是光程ACB 为 y x x n y x x n CB n AC n ACB n 22112 21 221 1 1 1 )()(+-++-=+= 根据费马原理,它应取极小值,即0)(1=n dx d 0)sin (sin )()()()()()(2 1 1 1 22 22211212111=-='-'=+---+--= i i n B C C A n y x x x x n y x x x x n ACB n dx d 所以当11'i i =,取的是极值,符合费马原理。 3.2 根据费马原理可以导出在近轴条件下,从物点发出并会聚倒像点的所有光线的光程都相等。由此导出薄透镜的物象公式。 解:略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习题解第七章

第七章 ●习题 7-1. 有一玻璃球,折射率为3,今有一光线射到球面上,入射角为60°,求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 7-2. 水槽有水20cm深,槽底有一个点光源,水的折射率为1.33,水面上浮一不透明的纸片,使人从水面上任意角度观察不到光,则这一纸片的最小面积是多少? 7-3. 空气中的玻璃棒,n’=1.5163,左端为一半球形,r=-20mm。轴上有一点光源,L =-60mm。求U=-2°的像点的位置。 7-4. 简化眼把人眼的成像归结为只有一个曲率半径为5.7mm,介质折射率为1.333的单球面折射,求这种简化眼的焦点的位置和光焦度。 7-5. 有一玻璃球,折射率为n=1.5,半径为R,放在空气中。(1)物在无穷远时,经过球成像在何处?(2) 物在球前2R处时像在何处?像的大小如何? 7-6. 一个半径为100mm的玻璃球,折射率为1.53。球内有两个气泡,看来一个恰好在球心,另一个在球的表面和球心之间,求两个气泡的实际位置。 7-7. 一个玻璃球直径为60mm,折射率为1.5,一束平行光入射在玻璃球上,其会聚点应该在什么位置? 7-8. 一球面反射镜,r=-100mm,求β=0,-0.1,-1,5,10情况下的物距和像距。 7-9. 一球面镜对其前面200mm处的物体成一缩小一倍的虚像,求该球面镜的曲率半径。 7-10. 垂直下望池塘水底的物时,若其视见深度为1m,求实际水深,已知水的折射率为4/3。 7-11. 有一等边折射率三棱镜,其折射率为1.65,求光线经该棱镜的两个折射面折射后产生最小偏向角时的入射角和最小偏向角。 ●部分习题解答 7-2. 解:水中的光源发出的光波在水——空气界面 将发生折射,由于光波从光密介质传播到光疏介质,在界面将发生全反射,这时只有光波在界面的入射角小于水——空气界面的全反射的临界角,光线才有可能进入空气,因此界面的透光区域为一个以光源在界面上的垂 7-2题用图

光学练习题(2012年)(含答案)

《光学》练习题(2010年) 一、单项选择和填空题 C 1.将扬氏双缝干涉实验装置放入折射率为n 的介质中,其条纹间隔是空气中的C A n 1倍 B n 倍 C n 1倍 D n 倍 B2.在菲涅耳圆屏衍射的几何阴影中心处B A永远是个亮点,其强度只与入射光强有关 B永远是个亮点,其强度随着圆屏的大小而变 C有时是亮点,有时是暗点。 C 3.光具组的入射光瞳、有效光阑,出射光瞳之间的关系一般为C A入射光瞳和有效光阑对整个光具组共轭。 B出射光瞳和有效光阑对整个光具组共轭。 C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对整个光具组共轭。 B4.通过一块二表面平行的玻璃板去看一个点光源,则这个点光源显得离观察者B A 远了 B 近了 C 原来位置。 C5.使一条不平行主轴的光线,无偏折(即传播方向不变)的通过厚透镜,满足的条件是入射光线必须通过 A 光心 B 物方焦点 C 物方节点 D 象方焦点 B6. 一薄透镜由折射率为1.5的玻璃制成,将此薄透镜放在折射率为4/3的水中。则此透镜的焦距数值就变 成原来在空气中焦距数值的: A 2 倍 B 3 倍 C 4 倍 D 1.5/1.333倍 D7. 光线由折射率为n 1的媒质入射到折射率为n 2的媒质,布儒斯特角i p 满足: A .sin i p = n 1 / n 2 B 、sin i p = n 2 / n 1 C 、tg i p = n 1 / n 2 D 、tg i p = n 2 / n 1 A8.用迈克耳逊干涉仪观察单色光的干涉,当反射镜M 1移动0.1mm 时,瞄准点的干涉条纹移过了400条, 那么所用波长为 A 5000? B 4987? C 2500? D 三个数据都不对 D9.一波长为5000?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射到0.02cm 宽的狭缝上,在夫琅禾费衍射花样中心两旁第二条暗 纹之间的距离为3mm ,则所用透镜的焦距为 A 60mm B 60cm C 30mm D 30cm. B10. 光电效应中的红限依赖于: A 、入射光的强度 B 、入射光的频率 C 、金属的逸出功 D 、入射光的颜色 B11. 用劈尖干涉检测二件的表面,当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时,观察到干涉条纹如图,图中每一条纹弯 曲部分的顶点恰与右边相邻的直线部分的连续相切,由图可见二件表面: A 、有一凹陷的槽,深为4λ B 、有一凹陷的槽,深为2λ C 、有一凸起的埂,高为4λ D 、有一凸起的埂,高为2λ

几何光学第七章答案

.一双200度的近视眼,其远点在什么位置矫正时应佩戴何种眼镜焦距多大若镜片的折射率为,第一面的半径是第二面半径的4倍,求眼镜片二个表面的半径。 显示答案 .一个5倍伽利略望远镜,物镜的焦距为120mm,当具有 1000 度深度近视眼的人和具有500度远视眼的人观察用它观察时,目镜分别应向何方向移动多少距离 显示答案 .有一16D的放大镜,人眼在其后50mm处观察,像位于眼前400mm处,问物面应在什么位置若放大镜的直径为15mm,通过它能看到物面上多大的范围 显示答案 .有一显微镜系统,物镜的放大率,目镜的倍率为(设均为薄透镜) ,物镜的共轭距为195mm,求物镜和目镜的焦距、物体的位置、光学筒长、物镜与目镜的间隔、系统的等效焦距和总倍率。 显示答案 .一个显微镜系统,物镜的焦距为15mm,目镜的焦距为25mm,设均为薄透镜,二者相距190mm,求显微镜的放大率、物体的位置以及系统的等效焦距和倍率。如果用来作显微摄影,底片位于离目镜500mm的位置,问整个显微镜系统应向何方向相对于物面移动多少距离整个系统的横向放大率为多少 显示答案 .一显微镜物镜由相距20mm的二薄透镜组成,物镜的共轭距为195mm,放大率为-10×,且第一透镜承担总偏角的60%,求二透镜的焦距。

显示答案 .有一望远镜,物镜的焦距为1000mm,相对孔径为1:10,入瞳与物镜重合,出瞳直径为4mm,求望远镜的倍率、目镜的焦距、望远镜的长度和出瞳的位置。 显示答案 .有一7倍的望远镜,长度为160mm,求分别为开普勒望远镜和伽利略望远镜时,物镜和目镜的焦距。如果这两种望远镜的物镜焦距相同,问此时伽利略望远镜的长度可缩短多少 显示答案 .有一双胶合的双筒棱镜望远镜物镜,其焦距mm,最后一面到像方焦点的距离为145mm,在其后加入普罗型转像棱镜组后,相当于加入二块度各为48mm的平行平板,棱镜折射率为,求此时像方主面和像方焦点离该物镜最后一面的距离。若在此物镜前加上一个2倍的伽利略望远镜,问整个系统的焦距是多少像方基点的位置有无变化 显示答案 .一望远镜系统,为转折光轴,在其物镜之后采用一块一次反射直角棱镜,其出射面离物镜焦平面上分划板20mm,折射率为,物镜的焦距240mm,通光直径50mm,视场角,计算棱镜的有关尺寸。 显示答案 .有一玻璃圆棒,一端磨成5屈光度的球面,另一端磨成20屈光度的球面,长度为375mm,折射率为,试问这是一个什么系统主点在何处 显示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