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重点整理笔记

政治经济学重点整理笔记
政治经济学重点整理笔记

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四个环节。一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客观的必然联系。

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之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单方面形势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Cc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商品经济:以商品交换为目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社会分工、剩余产品的出现兵分属不同生产者所有。

商品价值: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历史范畴。

劳动二重性:商品的二要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商品的是由价值与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

1具体劳动是从具体形态来考虑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永恒范畴。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是撇开了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历史范畴。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空间上都不能分离。

3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自然属性,永恒范畴。抽象劳动,社会属性,历史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抽象劳动的历史性。

4在商品经济中,具体劳动才需要转化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在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类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

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累,社会资本再生产’

抽象劳动: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在商品生产中表现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进而产生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

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根源——用商品交换解决。

个别劳动时间: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之间的关系:1 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的平均劳动强度和熟练程度下制造某种实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2 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2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涉及的是同种商品生产上的劳动耗费。

3第二种含义。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作用的是不同商品的价值量被社会接受的程度。不同商品的供求状况会直接影响或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条件:……可见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生产条件实现的,而决定价值的仍然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具有相关性,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第一是指价值的决定,第二是指价值的实现。两个也有区别:第一是从社会生产来,第二是从社会需要来。第一是单位商品价值,第二是部门商品的价值。第一涉及劳动消耗,第二涉及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经济调节的目标是:社会总劳动时间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分配到各个部门。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的关系: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则生产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越少,从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便越小。

市场经济: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

市场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是最基础的机制。价格机制处于核心地位。

价值形式的发展:简单的偶然的个别的价值形式、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了解每个阶段的具体形式)

商品价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价格的变动:既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变动,也取决于货币价值的变动。

商品流通W—G—W

通货膨胀:由于货币符号发行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通货紧缩: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

资本: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不断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值的价值。

定义:1资本指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2 资本是一种运动,不是物体,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

特点:运动型:资本制优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相统一的运动中才可能增值。增殖性:区别于一般货币的根本特征。返还性:在投资时就蓄意要收回。风险性:资本具有收益与风险并存的特点。

主要形态:(*资本形态,以什么形式表现,主要用途)1货币资本形态:以货币型态表现的资本,是资本最一般和最初的资本形态。2 商品资本形态:以物质形态表现的资本,包括投入生产和流通过程的一切代售商品。无形资本形态:市场主体所占有的和使用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有经济资源。虚拟资本形态。

货币流通公式:W—G—W

资本流通公式:G—W—G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

=

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量=

利润:商品价值扣除生产成本后的余额。(生产成本:为生产商品和实现价值增值而发生的资本耗费)

利润率:*100% 表示的是预付资本的增值程度

剩余价值率:*100% 表示的是剥削程度

资本集中:把若干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成规模较大的资本(主要方式:并购、联合、发行股票)

资本积累:在扩大再生产需要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资本积聚: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资本总额。

融资方式的划分:1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2 权益融资和负债融资

资本循环:资本是在运动中增值的,资本的运动就是它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产业资本从最初的资本形态即货币资本形态出发,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售卖等阶段并相应的变化资本的职能形态,然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过程。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G—W…P…W’—G’.G—……

资本正常进行的条件:1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态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2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态在时间上相互继起

资本生产时间:1劳动时间 2自然力正常作用时间 3休工时间 4 生产要素的储备时间

资本的流通时间:1购买时间 2售卖时间

生产资本的分类:根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1固定成本:以厂房、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 2流通资本:以原料、燃料和动力、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存在的以及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机器设备

固定资本的损耗:指厂房、等资本在物质形态上的损耗。它是由使用价值的损耗引起的,又称物质损耗。——精神损耗

马克思研究社会在生产的两个基本前提:1 把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分为三部分:包含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产品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产品中工人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2 把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第二部类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社会总产品和服务的各个组成部分经过流通进入消费,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使用价值上得到替换。

简单再生产:Ⅰ(c+v+m)=Ⅰ(c)+Ⅱ(c)

Ⅱ(c+v+m)=Ⅰ(v+m)+Ⅱ(v+m)

Ⅰ(v+m)=Ⅱ(c)

社会扩大再生产:Ⅰ(c+v+m)=Ⅰ(c+Δc)+Ⅱ(c)

Ⅱ(c+v+m)=Ⅰ(v+Δv+m/x)+Ⅱ(v+Δv+m/x)

Ⅰ(v+Δv+m/x)=Ⅱ(c+Δc)

m=Δc+Δv +m/x

卖方市场:产品求大于供的市场形势,此时卖方处于有利地位,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买方之间的竞争,市场价格自由上涨。

买方市场:产品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此时买方处于有利地位,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卖方之间的竞争,市场价格趋于下降。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定义:商业信用:在赊售商品过程或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是最早出现的信用形式,直接为生产服务。银行信用:银行以存款、放款形式提供的以货币形式为主的信用。

联系: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的基础,商业信用的工具需要以银行信用替换。银行信用的产生是为了克服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区别:1商业信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贷出的资本就是待售出的商品。银行的实质是中介使提供货币的资本所有者和职能资本之间发生信用关系。 2银行资本能把社会闲置资本集中起来,不受个别资本数量和周转的影响。3 商品资本在职能资本买卖时提供信用,对象是,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职能资本。银行资本的对象是货币资本,银行信用对企业来说属于间接融资。4商业信用发展程度直接依赖于商品生产与流通,在再生产的繁荣时期以商业信用出售的商品也会多;反之在危机时期以商业信用出售的商品也会少。银行信用可以突破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信用规模和范围。

银行资本:1银行自有资本:银行资本所有者为经营银行获取利润投入的资本 2银行借入的资本:通过各种途径集中到银行的资本。

投资于银行业的银行资本也和投资于工商业的职能资本一样是为了获取利润。

平均利润率:

股票价格:不是股票价值的表现也不是票面额表现,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

股票价格:预期姑息利息率=股票价格*预期股息率利息率

虚拟资本: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

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关系:定义:虚拟资本…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相对应的资本,以实实在在的商品资本,生产资本,货币资本形式参与生产和流通过程并发生价值增值。

联系:虚拟资本以实体资本为基础(1实体资本的运动状况决定虚拟资本的运行状况,证券发行者的经营状况决定证券投资者的收益。2实体资本运用的规模影响着虚拟资本发行的规模,盛会在生产决定证券投资的规模。3实体资本的循环周期影响虚拟资本的周期波动)

虚拟资本对实体资本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约束作用(1虚拟资本和现实货币资本都是实体资本循环运动的起点,从而… 2虚拟资本的流向影响着实体资本的分配和结构 3 虚拟资本扩大了实体资本的活动范围)

区别:虚拟资本虽然是实体资本的价值表现和纸质副本,但其价格不是有实体资本的价值来决定的,而是由预期收入和平均利息率决定的。这样一来虚拟资本的价格变动会和实体资本的价值变动相背离,呈现出相互独立的情况。(1虚拟资本价格与预期收益大小和预期收益的可靠程度成正比2在预期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利息率按相反的方向调节虚拟资本价格3虚拟资本价格的涨跌和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有密切联系)

劳动力: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比这种商品本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像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资本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或价值增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物化劳动表示法:m’==

活劳动表示法:m’=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式:必要劳动时间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生产方式。形成相对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价值→降低生活资料价值→提高生产生活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

超额剩余价值: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六大转型:

1 C+VK(生产成本,成本价格) W=K+M

2 MP(看成是全部资本带来的利润)

3 M’()P’()(利润率)

4 P’P’

5 PP

6 生产价格=K+P

商品价值=K+P

资本主义的商业资本:商品资本的职能从产业资本中独立出来后就形成了。参与利润的平均化,是产业资本的商业化。商业资本: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

资本主义社会: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银行资本、借贷资本

有借贷资本的情况下,平均利润相应的分割为两部分:1 利息的形式 2 归职能资本家所有,采取了企业利润的形式。

级差地租:与土地等级相关的地租形式。它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客观条件:土地的优劣不同。(肥瘠、离市场远近)

原因:土地的经营垄断(土地的有限性引起的土地经营的资本主义垄断)

绝对地租;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农业资本家租用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价值和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条件: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的有机构成。

原因:农业中存在着土地私有权的垄断,阻碍了资本向农业部门的转移。

资本的构成:(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

1 物质方面: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例

2 价值方面:购买生产资料的价值与支付劳动力的工资的比例。

资本有机构成: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价值构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指我们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过的那个阶段。

我国确认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不仅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成分和集体经济成分。

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经济。

股份合作制是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市场经济企业特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现代企业改革:股份制

公司治理结构:即以股东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相制衡关系的泛称。

其核心是在法律、法规和管理的框架下,保证以股东为主体的利益相关者利益为前提的一整套公司权力安排、责任分工和约束机制。

形成有效的能克服代理问题的治理结构的一系列的制度安排:

1 健全的行之有效的法规体系

2 形成股东可以“用脚投票”的健全的股票市场

3 竞争性的职业经理市场的作用

4 有效地激励机制

5 健全的严格的财务及其相关信息的披露制度

公有企业控股:我国的国有企业,在通过改制向现代公司制度转轨过程中,本身在股权结构上就具有鲜明的特点。

经济增长:只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反映了一国的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情况。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既相联系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

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外延更广

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产业结构: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他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也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

二元经济:采用现代技术的现代部门同采用传统技术的传统部门并存。

宏观调控:指政府以满足人民需要和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为目的,综合运用经济的、计划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调解和控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