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湘潭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湘潭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湘潭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学位获得者应达到

下列要求:

1.熟练掌握信息科学、通信科学的基础理论与技术,了解国内外通信科学﹑信息科学以及相关领域的新技术和发展动态,有严谨求实的学风与高尚的职业

道德。在本学科的某些研究领域或专业方向上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激情和创新

基础,初步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2.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创新意识,具备较好的协同工作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用该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

4.德业双修,身心健康。

二、学制

学制三年,学习年限为两至四年,最短不少于两年,最长不超过四年。硕

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少于三年为提前毕业,长于三年为推迟毕业。

三、研究方向

1.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

主要开展理论智能计算理论及其应用、医学图像处理、生物信息处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等研究

2.图像分析与视频处理

主要开展数字图像、信号处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对视频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和识别新方

法的研究

3.通信理论与技术

主要研究现代通信网络理论与技术、光纤通信与光网络等相关技术

4.无线和移动通信与技术理论

主要研究移动通信原理与无线接入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

四、课程设置

五、学分要求

应修满34学分,其中学位课27学分,研究方向课程由导师指定一门,选修课程根据研究方向,在导师指导下选修。

六、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和开题

选题应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选择具有一定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

选题应在第三学期初进行,向指导教师小组和本专业全体研究生作选题和开题报告,广泛听取意见,经导师和学位点审核同意,报学院批准。开题报告应对所研究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研究动态进行综合评述;论证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先进性与可行性,并尽可能结合科研任务进行。同时,要阐明论文研究工作的实施方案、实验方法、工作进度和预期研究成果,并附有主要参考文献等。开题报告于第四学期的五月一日前上交学校研究生处备案。

2.中期检查和预答辩

第五学期中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进行中期检查,第六学期初写出论文初稿,在第六学期的五月一日前,写成论文正稿。论文应该逻辑严谨、论证有据、资料详实,工作要有一定的创新。论文撰写要求语言通畅,图表清晰,符合学位论文的书写格式要求,字数不得少于3万字。经导师和学位点负责人共同签字同意后,按规定格式打印成册,一式六份(另附原稿和电子版文件)上交研究生处。

学位论文至少要有两名同行学者评审(其中至少有一名校外学者),经评审

合格方才可以进入答辩程序。

学位论文在第六学期的五月底进行预答辩。

3.学位论文与答辩

研究生在完成了规定的学分、开题报告、发表了一篇以上的学术论文、通过了学位论文评审后,才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由五名以上具备高级职称的同行学者组成,其中至少有一名外校的同行学者。

七、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1.科研和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包括作学术报告、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以及各种专题讨论班等内容,要求在三年的培养期内至少参加两次以上相关的学术活动,并且提供一篇相关的总结报告。

2.教育实践

学生可根据导师的安排,选择教学实践或科研实践。教学实践主要是通过所安排的助教工作,了解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和过程,协助主讲教师上习题课、辅导实验和答疑、批改作业等,其中上习题课不少于8课时;科研实践主要是通过参加导师安排的科研活动,了解科学研究或科技开发的一般过程,提倡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位论文进行科研实践活动。

教育实践一般安排在第3或第4学期进行,要求完成后提交实践报告,由指导教师进行考核并写出评语,成绩合格者,可获得2学分,不合格者必须重新进行。就读研究生前,从事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一年以上并承担过教学工作者,经原单位证明和学位点批准,可以免修教学实践。

八、培养方式

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对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进行全面的指导;重视科研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和训练;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在培养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倡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努力营造创新氛围,培养研究生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严格考核,建立必要的竞争和淘汰机制,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材施教,开展自学和对话式、讨论式教学,发挥导师和研究生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九、本专业研究生文献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书目、专业期刊目录

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普通)人才培养方案

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英文名称: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专业代码:080604)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面向通信行业的设计、制造、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一定的通信系统和通信网设计、开发、应用能力。能在电信企业、信息技术企业、设计院所、高等院校等部门从事通信、信号处理和网络技术的研究开发、通信网络的组网设计及教学工作。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规格和要求: (一)知识规格与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基础; 2.系统掌握电子技术、通信工程和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知识; 3.具有本专业领域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交换技术、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法; 4.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 (二)能力规格与要求 1.具有较强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本专业领域系统设计、集成及工程应用的基本技能与实践方法,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具有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够运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解决电子通信领域的实际工程问题; 3.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 4.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和科技写作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基本素质规格与要求 1.政治素质要求: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 2.人格素质要求: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3.职业素养要求:具有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团队协作、乐于奉献和勇于创新的职业素养。 三、学制和学位 (一)学制 基本学制四年。修业年限可视学生具体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最短三年,最长不得超过六年。 (二)学位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复习课程

教学院长签字: 教学系主任签字: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工程、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及管理知识,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强,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和相关交叉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及经营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掌握力学、机械设计技术、机械制造技术、自动化及控制技术等基本知识,接受高级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训练,毕业后能胜任机电设备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制造、应用技术研究、科技开发和生产组织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工程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设计、计算、检测与控制、自动化、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3.具有机电产品和系统的研制、开发、制造、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及经营的基本能力; 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 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制造工程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数控技术与装备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微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综合训练 教学特色课程 双语教学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电控制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数控技术与装备自动化有限元分析 研究型课程:机械工程综合训练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 计划学制4年 毕业最低学分160+4+5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辅修专业说明 辅修专业修读标注“*”的课程,总分34学分。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课程48+5学分 (1)思政类5门11.5+2学分 021E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第一学年秋冬 021E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第一学年春夏 4 第一学年秋冬 021E0030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21E00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 第二学年秋冬 02110081形势与政策+2 (2)军体类 5.5+3学分 第1、2学年的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每门课程1学分;高年级的体育课程为选修。学生每年的体育达标原则上低年级随课程进行,成绩不另记录;高年级独立进行测试,达标者,按+0.5学分记,合计+1或+1.5学分。 031E0010 军事理论 1.5 第2学年冬 03110021 军训+2 第1学年短学期 031E0020 体育I 1 第1学年秋冬 031E0030 体育II 1 第1学年春夏 031E0040 体育III 1 第2学年秋冬 031E0050 体育IV 1 第2学年春夏 (3)外语类9学分 实行以大学英语Ⅳ考试为标准的管理模式,学生必须通过学校大学英语Ⅳ考试,并取得外语类课程9学分,同时,选修课程号含“F”的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051F0030 大学英语Ⅳ 3 (必修) 其余6学分,一般情况建议修读: 051F0010 大学英语Ⅱ 3 051F0020 大学英语Ⅲ 3 (4)计算机类5学分 (4)计算机类5学分 建议修读第二组课程: (5)导论类2学分 学生可在各专业开设的学科导论课程,以及新生研讨课程中任意选择修读,并取得学分。(6)其他通识课程15学分

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Tele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一、培养目标 Ⅰ.Program Objectives 本专业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通信工程领域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具有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 本专业的毕业生将掌握信息科学领域内基础理论知识,获得从信息获取、传递、处理到应用等各方面的基本专业知识,掌握现代通信系统、通信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具有较强的参与设计、开发通信系统的工程实践能力。毕业生将具有较强的专业英语能力、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成为能在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的科研部门、高等院校从事通信系统与工程的设计、集成及开发等工作的研究型或应用型人才。 This program is designed to produce fully-developed engineers in morality, intelligence and heath that are trained to develop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and skills, a consolidated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to be enhanced with hands-on engineering experiences and innovative initiatives in tele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The graduates in this program are required to develop the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which drive the information age, from acquiring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processing to application. They are required to master the basic theories and skills in modern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They are abl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various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The graduates are equipped with strong profession English in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good personality and innovative initiatives. They are qualified to design, integrate and develop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industries, research institutes, universities and other related communities. 二、基本规格要求 Ⅱ.Highlights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基础,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

机械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Cultivating Schem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专业代码:080201) 一、培养目标 机械工程是一个宽口径的机械类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宽厚的机械工程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同时,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采取“成果导向(outcome-based)”认证标准,使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逐步与国际接轨。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在机械工程领域里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机械学、力学、电工与电子学、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所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同时,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还应具有以下能力: 6、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高尚职业道德; 7、能够在多学科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和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 8、知识面宽广,并具有对现代社会问题的知识,客观认识机械工程对于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9、具有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能力。 三、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力学。 四、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有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精度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等。 五、学制、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3~6年,符合郑州大学授予学士学位规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须修满培养方案中规定课程180学分(其中平台95学分,模块76学分,课程群9学分),方准毕业。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专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工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八、学分、学时汇总表

机械工程专业版本科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专业版本科培养方案(年修订)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工程实践能力强,能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现代设计、制造、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能够跟踪本领域新理论新技术,具有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和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和管理知识; .具有从事机械工程专业所需的机械制图、设计计算、工艺制定、实验测试以及结果分析技能; .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能够综合运用机械、电子、液压等专业知识进行通用机械和煤矿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自动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了解与机械工程专业相关的生产、设计、研究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交流、沟通、竞争与合作; .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主要业务范围 毕业生主要面向有关工矿企业、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等单位,从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和车辆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及管理等工作。 四、主干学科和学科专业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 专业核心课程:工程图学、工程力学、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程学、液压传动、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测试技术。 五、最低毕业学分要求 最低毕业学分为学分 六、教学时数 理论教学总学时为学时,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总周数为周。

通信工程专业调查报告

通信工程专业调查报告 通信工程专业主要为研究信号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以及在计算机通信、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蜂窝通信、个人通信、平流层通信、多媒体技术、信息高速公路、数字程控交换等方面的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随着19世纪美国人发明电报之日起,现代通信技术就已经产生。为了适应日益发展的技术需要,通信工程专业成为了美国大学教育中的一门学科,并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得到迅速发展。通信工程专业跨电子、计算机专业,所修课程兼有两者的特点,需要较好的数学、物理基础以及较强的动手应用能力。一些课程,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属于计算机类,另一些,如信号处理、高频电路、电路原理等属于电子类,还有本专业基础的通信原理等课程,所学范围比较宽。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适合那些理解力强、善于分析的同学。专业划分比较细的时候,本专业可“软”可“硬”,分别倾向于计算机与电子两个方向。 通信工程专业发展趋势: 通信工程专业历来比较热门,基本上都是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之一。在众多高校中,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相当受学生欢迎,不仅入学时录取分数高,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分配去向也较好。由于该行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对人才的需求量又相当大,使毕业的学生较容易进入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或者在国内享有盛誉的IT企业,如微软、华为等,并且待遇相当优厚,属于“容易找到好工作”的专业之一。由于通信产业在全球的高速及持续发展,该专业在国外也比较热门,因此,出国深造难度相对大一些,不过进入大型跨国公司后出国进修的机会相当多。除各名牌高校外,中科院电子所同样不失为一个完成研究生学位的好去处。通信工程专业属于“朝阳产业”和“知识经济”的一部分,它正随着信息时代和通信技术一起飞速地向前发展。 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通信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通信技术与设备,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研究、制造、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学制四年。主干学科为:通信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低频电子线路、脉冲与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理论、信号与系统、通讯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技术、微波技术与天线、程控交换技术、移动通讯、计算机网络通讯、光纤通讯等。毕业生应掌握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及程控交换技术、光纤通讯、移动通讯和计算机网络通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法,具有各类通讯设备与系统的设计、研究及开发的工作能力。 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 通信工程专业的主要目的是为通信行业培养人才,因此它的发展方向和当今通信技术的发展紧密关联。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受到需求和技术创新的推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仍然相当强劲。商用的通信系统逐渐从第二代

电子与通信工程培养方案

电子与通信工程 (085208)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掌握电子与通信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即基本理论要扎实,专业知识要宽广,要比大学本科提高一个层次。 (二)掌握解决电子与通信领域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 (三)了解电子与通信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这里技术现状是指电子与通信软、硬件的技术现状;发展趋势是指计算机科学技术及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发展方向。 (四)具有进行本领域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即能够进行电子与通信软、硬件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创新。 (五)具有科研组织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六)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领域的外文资料,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力。 二、研究方向 (一)通信网络结构及关键技术 研究高速信息网络流量控制、调度算法及协议,自组网络重构与自恢复技术,空天信息网络通信系统,IP电信系统平台及应用,光通信网络规划,云数据中心网络设计等。 (二)无线通信系统及关键技术 研究无线通信系统和协议,无线通信安全性机制,网络编码与协作通信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关键技术,软件无线电接收机和发射机数学模型,智能天线技术等。 (三)数字信号及图像处理与识别 研究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与实时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器件、系统及其应用,智能信号处理专用芯片设计,数字图像处理、识别、传输及应用。 (四)多媒体信息处理、信息安全技术、通信与监控系统 研究音/视频实时压缩、编码、处理,加/解密等信息安全技术,多媒体软件

湘潭大学大学物理2答案(教师版)

大学物理2答案 练习一 1、D , 2、C , 3、C , 4、2 03Q a πεD, 5、 () j y a qy 2 /322042+πε, (j 为y 方向单位矢量),2/a ±, 6、 ()3 0220824R qd d R R qd εεπ≈-ππ,从O 点指向缺口中心点. 练习二 1、A 2、A 3、 12 q q ε+, 1 232 01(q q )49 q R πε++,4.22(r )L a ρπ- 5解:设杆的左端为坐标原点O ,x 轴沿直杆方向.带电直杆的电荷线密度为λ=q / L ,在x 处取一电荷元 d q = λd x = q d x / L ,它在P 点的场强: () 2 04d d x d L q E -+π= ε() 2 04d x d L L x q -+π= ε总场强为 ?+π=L x d L x L q E 020)(d 4-ε() d L d q +π=04ε 方向沿x 轴,即杆的延长线方向. 6解:如图在圆上取?Rd dl = ?λλd d d R l q ==,它在O 点产生场强大小为 2 0π4d d R R E ε? λ= 方向沿半径向外 则??ελ ?d sin π4sin d d 0R E E x = = ??ελ ?πd cos π4)cos(d d 0R E E y -= -= 积分R R E x 000 π2d sin π4ελ ??ελπ == ? 0d cos π400 =-=? ??ελ π R E y ∴R E E x 0π2ελ ==,方向沿x 轴正向. 练习三 1、C 2、D 3、0, 0R r σε 4、-3σ / (2ε0) ,-σ / (2ε0), 3σ / (2ε0) P L d d q x (L+d -x ) d E x O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2015级本科全外文专业)(春季)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对象是母语为非汉语的具有高中以上(含高中毕业)学历的外国人或海外华人华侨。旨在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了解基本的中国人文知识,了解基本的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文化,符合国际通信领域要求标准的,适应国际通信行业需求的,具备扎实的通信学科基础知识和一定实践技能,能在电子信息和通信工程领域从事通信系统与网络、通信技术与设备、信息与电子系统的设计、开发、调测与维护等工作,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通信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掌握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物理等;电子、通信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基础、数字和模拟电路、信号与系统等;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包括:操作系统、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具备通信学科和专业的基本能力;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能力;具有对通信工程新技术、新产品的快速响应与运用能力。 三、主要课程设置 技能课程:基础汉语、高级汉语口语、应用汉语翻译、中国概况、办公软件高级应用等必修课程: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等 核心课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单片机技术、网络编程等 选修课:无线网络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移动通信、物联网技术、操作系统、现代交换技术等 四、学制 4年。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包括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通信技术综合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 六、授予学位 通过本专业各课程学习并顺利毕业的学生将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时间分配表 (以周计) 注:①实践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2 周)(1学分) ②实践2:通信技术综合设计(2周)(1学分)

2014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B卷) 湘潭大学 大学物理 期末复习

湘潭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答案(B 卷) 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 832 普通物理(一) 适 用 专 业: 070200 物理学;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注意:所有答题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一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r (x ,y )的端点处,其速度大小为 ()dr A dt ; ()dr B dt ; ()d r C dt ; ()D [ D ]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动量不变,动能也不变; (B )物体的动能不变,动量也不变; (C )物体的动量变化,动能也一定变化; (D )物体的动能变化,动量却不一定变化。 [ A ] 3.设声波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为u ,声源的频率为v s 。若声源S 不动,而接收器R 相对于媒质以速度v B 沿着S 、R 连线向着声源S 运动,则位于S 、R 连线中点的质点P 的振动频率为: (A )s v ; (B ) B s u v v u +; ( C )s B u v u v +; ( D )s B u v u v -。 [ A ] 4.在一密闭容器中,储有A 、B 、C 三种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A 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n 1,它产生的压强为P 1,B 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2n 1,C 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3n 1,则混合气体的压强P 为 (A )3P 1; (B )4P 1; (C )5P 1; (D )6P 1。 [ D ] 5.质子在加速器中被加速,当其动能为静止能量的4倍时,其质量为静止质量的 (A )4倍; (B )5倍; (C )6倍; (D )8倍。 [ B ]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本科培养方案

机械大类培养方案 (初稿) 机械工程学院 2003年12月30日 引言 2003年3月19日在全校各院系教学负责人会议上,学校明确提出了机械工程学院各系在2004年入学新生实施按机械大类培养的教学平台计划的要求。机械工程学院3次召开有各系系主任、系党委书记参加的院务扩大会议,对机械大类教学平台,特别是对机械大类的平台课程设置、学分安排等进行了讨论,就机械大类平台课程结构框架取得了共识,成立了由各系教学负责人组成的机械大类教学平台规划小组。12月4日,机械工程学院召开了机械大类平台课程任课教师大会,学校领导进行了大类平台建设的工作动员,规划小组向大会介绍了教学平台建设和机械大类平台课程规划的情况。 为了能够在2004年入学新生中实施机械大类教学平台计划,规划小组进行了多次讨论,广泛听取有关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深入的与有关方面进行沟通、交换意见,制定本方案,希望能在2004年4月提交学校审批。 一、机械大类培养方案 机械大类教学平台及大类培养方案,是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所属有关系和本科专业制订指导性教学计划的宏观指南。它规定了机械大类本科生“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的平台课程的最低必修学分要求,根据清华大学“加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理科人才”的目标,构建了按机械大类培养、尊重学生志向的专业选择的主动性机制,规定了在平台教育基础上辅修专业课组及任选课的学分最低要求。因此,机械大类教学平台课及大类培养方案,也是大学本科生在校学习、毕业资格、学位资格认定的主要依据。 二、培养模式与目标 实行“按系招生、按系管理、按机械大类培养”的加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尊重学生志向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一般保证学生的入口与出口基本一致。但学生在机械工程学院范围内,可以有序的改选专业。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本科学制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对完成并符合本科培养方案要求的学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 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通信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光波、无线、多媒体等通信技术; 3.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4.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5.了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要课程 电路理论与应用的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通信电子电路、无线通信方向系列课程、光通信方向系列课程、多媒体通信方向系列课程等。 四、学位课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通信电子电路。 五、毕业最低学分及要求 毕业最低学分160 学分,其中必修(含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学分为102。学生从无线通信、光通信、多媒体通信三个模块方向中选一个方向主修,获得这个模块专业课程11 学分,并完成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共25 学分。每个毕业生要修满22 学分的任意选修学分,包括文化素质类课程 6 学分(其中“两课”延伸课程2 学分)、 专业选修课12 学分、公共选修课4 学分。 六、学制四年。 七、授予学位及要求工学学士学位。 学生必须满足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的相关条例。 八、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汇总表 课程分类必修课选修课合计其中:实验、实习、实训、上机 公共基础平台课学科基础平台课专业基础平台课小计专业方向模块课任意选修课小计公共基础平台课学科基础平台课专业基础平台课专业方向模块课小计

2016级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业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工程能力,能够适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内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开发、管理和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基础理论,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工业过程自动化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好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一定的人文、艺术、经管和社会科学素质; 2、系统掌握本专业所需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电子学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较强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电子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5、具有本专业领域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6、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及较好的综合素质; 7、具有团结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团队工作能力。 具体实现途径见下表。 培养要求实现途径 知识基本知识 自然科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 计算机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文化 外语大学英语、英语口语、外语类公选课、专业英语 专业知识 力学知识 工程力学、机械系统动力学、产品建模与分析、有限元方法、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大学物理、物理实验 电学知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子实习 机械设计知识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 械原理、机械设计、金工实习、认识实习、机械基础实验、逆 向工程技术与应用、有限元方法、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人机工 程概论、虚拟样机技术等 机械制造知识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 械制造技术基础、特种加工、金工实习、数控技术、模具设计 类课程、生产实习、材料成形工艺基础 机电控制知识 控制工程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传动与控制、机电系统 单片机应用、机电系统实践、生产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测试 技术、虚拟仪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能力基本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能力 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产品建模与分析、机械CAD技术、逆向 工程技术与应用、数控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授予学位 专业名称:通信工程专业代码: 080703 专业方向:1.无线通信 2.多媒体通信 授予学位:工学学位 在第5学期选择专业方向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建设和水利电力事业发展需要,具备健全人格、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严谨求实和团结合作的专业态度和作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良好的专业道德及一定的国际视野;具有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系统掌握通信技术、通信系统、通信网络等方面扎实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水利电力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在信息与通信和水利电力行业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等相关工作,成为服务于通信及水利电力行业相关领域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实际工作的锻炼,能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竞争力和创新能力,预期获得工程师资格或者具备相当水平的工作能力。依据本专业培养目标,达到如下目标: 1.具有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2.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对通信系统复杂工程问题设计相应的系统或模块解决方案,并予以成功实施,达到工程师水平; 3.能够在科研开发、项目实施或产品生产中担任协调、组织或管理角色; 4.能够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持续提升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 三、培养(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通信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获得通信系统设计、实现与维护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

湘潭大学大学物理练习题答案下

练习二十三 气体动理论基础(一) 1、 (B); ( 10‘) 2、 (D); (10‘) 3、 1.33×105 Pa (15‘) 4、3.44×1020 ( 8‘); 1.6×10-5 Kg /m 3 ( 8‘); 2J。(9’) 5、解:(20‘)(1)M/Mmolmol =N/N0 ∴N =MN0/Mmol MN E M N E w k mol k == =8.27×10-21 J8. 8.81E-21 (2)K K w T 40032== 425.60K 6、解:(20‘) 22 112 1 RT V P RT V P νν== 1212/2P P T T = 2 1 2 1 2`12P P T T v v == 练习二十四 气体动力学基础(二) 1、(C) 2、(C) 3、6.23×103 ; 6.21×10-21 1.035×10-20 4、氩;氦 5、解:飞机在高为h 的空气密度 RT p μρ= 地面的空气密度 RT p μ ρ00= 5.00 0==p p ρρ 由 RT gh e p p μ-=0 3301053.55 .01 ln 8.9102927331.8ln ?=???== -p p g RT h μm 6、解:(1)设分子数为N. 据 E=N (i /2) kT 及P =(N/V)kT 得 P =2 E/(iV)=1.35×105Pa.

(2)由 KT N KT E w 2523 = 得 w =3E/(5N)=7.5×10-21 J . 又 KT N E 25= 得 T=2E/(5Nk)=362 K. 练习二十五 热力学基础(一) 1、(C ) 2、(C ) 3、-︱A 1︱ ;-︱A 2︱ 4、 )1 1( 2 1V V a - ;降低 5、解:(1)p-V图如图. (2)T1=273+27=300K 据 V1/T1=V2/T2, 得 T2=VT1/V1=600K Q=νCp (T2-T1)=1.25×104J (3) ?E=0 (4) 据Q=?E+A ∴ A=Q=1.25×104 J 6、解: 氦气为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i=3 (1) 定容过程,V=常量,A=0 据 Q=?E+A 可知 J T T C M M E Q V m o l 623)(12=-= ?= (2)定压过程,p=常量, J T T C M M Q P mol 4121004.1)(?=-= E与(1)相同. A=Q-?E=417J (3)Q=0, ?E与(1)同 A=-?E=-623J (负号表示外界作功) 练习二十六 热力学基础(二) 1、(D ) 2、(D ) 3、29.1 J /(K ·mol ) ;20.8 J /(K ·mol ) V 1 V 2 V

东南大学2017级机械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东南大学2017级机械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门类:工学专业代码:080201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学制:四年制定日期:2017年6月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以及机械学科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宽阔的专业技术知识,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和创造性发展的个性,能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现代设计、制造、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能够跟踪本领域新理论新技术、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由4部分组成: (1)能够运用工程技术原则及专业知识设计、制造机械系统; (2)在团队工作和交流中担任骨干或领导角色,并发挥有效作用; (3)在与机械工程相关专业领域里具有就业竞争力,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增加知识和提升能力; (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意愿并有能力服务社会; 二.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 本专业毕业生必须掌握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为: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机械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机械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力学。相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 四. 主要课程

机械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一等品行”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宽厚的科学基础理论和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专门知识,能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产品开发、技术研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树立以“精勤、敦笃、果毅、忠恕”为核心的人格价值观,具备使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复杂产品开发的能力和使用自动化技术运作生产系统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人文素养、沟通能力、国际视野和终身求知精神,能在企业和科研机构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上发挥骨干作用,并表现出一定的工程领军人才潜质。 上述培养目标可具体分解如下: 目标1:具备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工程基础,掌握系统的机械工程专业知识,能将知识应用于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工作实践; 目标2:具备解决机械产品及生产系统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工程项目的运作管理能力; 目标3: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表达交流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目标4: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了解工程职业/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标准,具有现代工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职业责任感; 目标5:具备批判性思维、终身求知精神和持续自我完善的能力。 二、毕业要求 1. 工程知识:系统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机械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够运用上述知识解决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1.1 掌握数学知识并能将其用于解决机械工程问题; 1.2 掌握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并能将其用于解决机械工程问题; 1.3 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相关的工程基础知识,并能将其用于解决机械工程问题; 1.4 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将其与数理基础和工程基础等知识相结合,综合应用于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机械产品及生产系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机械设计、制造及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4-5-2 11:53:36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示:本文原版含图表word版全文下载地址附后(正式会员会看到下载地址)。这里只复制粘贴部分内容或目录(下面显示的字数不代表全文字数),有任何不清楚的烦请咨询本站客服。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以特色铸品牌的建设思想,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校企合作,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规范管理、注重质量、提升内涵建设,融“教、学、做”为一体,将职业岗位要求与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有机地结合,以通信技术应用、综合实训、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为核心建立实践教学体系,保持实践教学三年不断线。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与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的配套教材,满足网络课程教学需求。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以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具有明确的职业岗位针对性,努力培养社会急需的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很强实践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 人才。本专业领域紧缺人才的培养应体现以下基本原则:(一)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二)以行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三)坚持产、学、研结合的专业建设方向;(四)适应行业技术发展,课程设置具有灵活性和通用性。二、招生对象与学制(一)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二)学制:全日制三年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通信行业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能够从事移动通信网络和通信设备的运行、检测、维护和工程施工,以及通信产品的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四、培养规格与要求(一)培养规格1、业务规格(1)主要从事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代维工作任务;(2)主要从事移动通信基站工程规划、初步设计与施工任务;(3)主要从事移动通信无线网络优化专项任务;(4)主要从事移动终端(手机)维修、营销及售后服务技术;(5)主要从事移动通信产品基础开发与生产工作任务。2、知识结构(1)学习大学专科层次

(完整版)湘潭大学大学物理练习册答案习题解答(1-22上)

练习一 运动的描述 (一) 1.(D ) 2.(D ) 3.217,5s m s m 4.m m π5, 10 5.(1)s m t x V 5.0-=??= (2)()s m v t t dt dx v 62,692-=-== (3) ()()()()质点反向运动 时,,05.125.25.1215.1===?-?+?-?=v s t m S 6.答:矢径是从坐标原点至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 位移是由前一时刻质点所在位置引向后一时刻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 它们的一般关系为 r r r ρρρ-=? 若把坐标原点选在质点的初始位置,则00=r ρ ,任意时刻质点对此位置的 位移为r r ρ ρ =?,即此时r ρ 既是矢径也是位移。 练习二 运动的描述 (一) 1. ()()s m t t s rad t t 612, 34223-- 2.(c ) 3.三 , 三至六 4.s m s m s m 20, 3103.17= 5. 10 32, 224, 43 2 10 2 +===∴===?? ??t x dt t dx t v tdt dv t dt dv a t x v t 6.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常量K 2 22224,4, 4Rt R v t s d ra Rt v t k ======ωωω

2 2 22 2 228.3532168841s m a a a s m R v a s m Rt dt v d a s m Rt v s t n n =+=========ττ时, 练习三 运动定律与力学中的守恒定律(一) 1.(D ) 2. (C ) 3. 4.θ2cos 1 5.因绳子质量不计,所以环受到的摩擦力在数值上等于张力T ,设2m 对地 加速度为/ 2a ,取向上为正;1m 对地加速度为1a (亦即绳子的加速度)向下 ?????-==-=-21/2 /2221 11a a a a m g m T a m T g m ()()()2 12 121/22 1212212 22112m m a m g m m a m m m m a g T m m a m g m m a +--= +-= ++-= 解得: 6.(1)子弹进入沙土后受力为-kv,由牛顿定律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