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省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真题(供2017级用))

2018年山东省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真题(供2017级用))
2018年山东省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真题(供2017级用))

2018年山东省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真题(供2017级用))

山东省2018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试题

(供2017级学生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Cl 35.5 Fe56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草编制品

B.铁粉可用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C.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盛装食品

D.“地沟油”回收后可用于制作肥皂

2

2.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材料所属类别错误的是

A.蚕丝—天然高分子材料

B.光导纤维—无机非金属材料

C.玻璃钢—金属材料

D.保鲜膜—合成高分子材料

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6的磷原子:1615P

B.Na+的结构示意图:

C.氯化钙的电子式:

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4.下列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趋

势与右图一致的是

3

A.C + CO 22CO

B.CaCO 3CaO + CO2↑

C.2Al + Fe2O 32Fe + Al2O3

D.Ba(OH)2·8H2O + 2NH4Cl==BaCl2 + 2NH3↑+ 10H2O

5.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共价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

B.离子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

C.只含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只含非金属元素的物质一定不含离子键

6.下列化合物的类别完全正确的是

A.Na2CO3,碱,电解质

B.MgO,金属氧化物,非电解质

4

C.H2SO4,酸,电解质

D.CO2,酸性氧化物,电解质

7.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明矾用作净水剂

B.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C.清晨在密林中看到缕缕光束

D.向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产生红褐色沉淀

8.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分液时,先从下口放出下层液体,再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

5

内壁

C.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用玻璃棒引流

D.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

9.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N2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B.NO、NO2均为大气污染气体,在大气中可稳定存在

C.可用浓盐酸检测输送NH3的管道是否发生泄漏

D.HNO3具有强氧化性,可溶解铜、银等不活泼金属

10.下列有关烃的结构和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苯两种分子的空间结构都是平面型

6

B.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

C.甲烷和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D.丙烷和丁烷都有同分异构体

1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 g Mg 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 N A

B.3.2 g O2和O3混合气体中的氧原子数为0.2 N A

C.1.6 g CH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5N A

D.5.6 L CO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25 N A

12.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7

A.Al3+、K+、OH-、Cl-

B.H+、Fe2+、NO3-、SO42-

C.Na+、Ca2+、Cl-、NO3-

D.H+、K+、SO32-、SO42-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硫酸铁溶液中加入铜粉:Fe3++ Cu = Fe2+ + Cu2+

B.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Ba2+ + SO42- = BaSO4↓

C.向碳酸氢钠溶液中通入氯化氢:CO32-+ 2H+ = CO2↑+ H2O

D.向氨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2NH3·H2O + SO2 = 2NH4+ + SO32- + H2O

8

14.实验室配制500 mL 0.2 mol·L-1的Na2CO3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称量时,若将Na2CO3固体置于托盘天平右盘,将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B.将Na2CO3固体置于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

C.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应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将配制好的Na2CO3溶液转移至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

15.某溶液中仅含有H+、Al3+、Cl-、SO42-四种

离子,其中H+的浓度为0.5 mol·L-1,Al3+的浓度为0.1 mol·L-1,Cl-的浓度为0.2 mol·L-1,则SO42-的浓度是

9

A. 0.15 mol·L-1

B. 0.25 mol·L-1

C. 0.3 mol·L-1

D. 0.4 mol·L-1

16.如图所示,将锌片和铜片按不同方式插入稀硫酸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电子经导线从铜片流向锌片

B.两烧杯中锌片上均发生还原反应

C.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D.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溶液的c(H+)均减小

17.用稀硫酸与过量锌粒反应制取氢气,欲加快

化学反应速率而不改变产生氢气的量,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10

A.升高温度

B.滴加少量浓硫酸

C.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

D.改用等质量的锌粉

18.恒温恒容条件下,能说明反应A(s)+ 2B

(g )C(g)+ D(g)一定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B.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

C.C与D的物质的量相等

D.消耗1 mol B的同时生成0.5 mol D

19.镭(R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7周期第ⅡA

族,下列关于镭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推测错误的是

11

A.镭的原子半径比钙的大

B.氯化镭的化学式为RaCl2

C.单质镭不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

D.氢氧化镭的碱性比氢氧化钙强

20.下列装置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SO2

B.验证SO2漂白性

C.收集SO2

D.处理含SO2的尾气

12

21.Cr2O72-毒性较强,常用NaHSO3处理工业废水中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H+ + Cr2O72- + 3HSO3- = 2Cr3+ + 3SO42- + 4H2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r2O72-在反应中表现氧化性

B. Cr3+是氧化反应的产物

C. HSO3-发生还原反应

D.生成1 mol Cr3+时转移6 mol电子

2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与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

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

该溶液中一

定含SO42-

B 将某气体通入酸溶液退色该气体一定

13

性KMnO4溶液是SO2

C 常温下将铁片放

入浓硝酸

无明显变化

铁与浓硝酸

不反应

D 将点燃的镁条迅

速伸入集满二氧

化碳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

生大量白烟,

瓶壁上有黑

色颗粒附着

二氧化碳作

氧化剂

23.甲、乙、丙三中物质含有同种元素,它们之

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若甲为氯气,则丁可以是铁

B.若甲为铁,则丁可以是氯气

C.若甲为氢氧化钠,则丁可以是二氧化碳

D.若甲为二氧化碳,则丁可以是氢氧化钠

14

2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机溶剂CCl4可由CH4与Cl2反应制得

B.乙烯和丙烯可通过石油裂解的方法大量获得

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D.苯不能使KMnO4溶液退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25.将26.4 g Na2O与Na2O2的混合物投入足量

的水中溶解,反应后水溶液增重24.8 g,则原混合物Na2O与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3 B.3:1

C.13:31

D.31:13

二、非选择题

26.(12分)牛奶中的乳糖在有益菌的作用下转

15

化为乳酸,从而成为适合于乳糖不耐人群饮用的酸牛奶,乳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OHCOOH。回答下列问题:

(1)乳酸分子中所含官能团为和(填名称)。

(2)乳酸的某些化学性质与乙醇相似,如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可被氧气氧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一定条件下,两分子乳酸之间可以反应生成含三种不同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A (C5H10O5),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A的结构简式为。

27.(12分)利用下图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含铁

16

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图中甲—己均含铁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K2FeO4常用作杀菌消毒剂,从铁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是因其具有性;下列

17

关于乙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属于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

b.属于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

c.属于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2)已知甲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甲+ HNO3→戊+ 己+ NO↑+ H2O(方程式未配平)。若产物中戊和己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则甲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戊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丙,放置一段时间后丙转化为丁,丙转化为丁的化学方程式为,现象为。

18

28.(12分)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常温下,A、C组成的化合物是常见液体,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D与C同主族。回答下列问题:(1)A的单质的电子式为;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周期第族。(2)B、C中,原子半径大的是(填元素符号);D、E的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较强的是(填化学式)。

(3)A、C组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常用于制备C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

29.(14分)某同学利用如下实验装置制备少量的漂白粉。回答下列问题:

(1)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

(2)仪器a的名称是,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B中反应放热会使体系温度升高,

20

珍藏版-三年高考真题汇总化学部分(全国卷Ⅲ)2018-2016

珍藏版-三年高考真题汇总化学部分(全国卷山)2018-2016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 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 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 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4g镁与27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 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 1mol重水与1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 1mol乙烷与1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9?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关于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B.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 D. 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 10. 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 用稀硫酸和锌制取H2时,加几CuSO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B. 用标准HCI溶液滴定NaHCQ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C. 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燃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 D. 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 O2与Li+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11. 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当电池放电时, Li2O2-x(X=0或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多孔碳材料电极为负极 B. 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多孔碳材料电极流向锂电极

C.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Li+向多孔碳材料区迁移 x D. 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2O2-x= 2Li+(1- -)O2 12. 用0.100mol/L AgN03滴定50.0mL 0.0500mol/L C「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苗 述错误的是( ) A. 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 sp(AgCl)的数量级为10-10 B. 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Ag+) ? c(C「)=K sp(AgCI) C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0 mol/LCl-,反应终点c移到a D.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0 mol/LBr-,反应终点c向b方向移动 13. 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和Z同族,盐YZW与浓盐酸 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含YZW的溶液。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大小W v X v Y v Z B. X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于Z的 C. Y2W2与ZW2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D. 标准状况下W的单质状态与X的相同 26. (14分)硫代硫酸钠晶体(Na29O3 ? 5H2O, M=248g/mol )可用作定影剂、还原剂。回答下列问题: (1) 已知:K sp(BaSO)=1.1 x 10-10, K sp(BaS2O3)=4.1X 10-5,市售硫代硫酸钠中常含有硫酸根杂质,选用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 试剂:稀盐酸、稀H2SO、BaC2溶液、Na2CQ溶液、H2O2溶液

高考化学历年(2018)真题及答案

(全国1卷)7.硫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 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 “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 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 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 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CCl 4 色 D.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 B. C. D. 10. 11. 12. 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 B. 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C. 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 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13. 26.(14分) (1)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_________,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_。 (2)将过量锌粒和氯化铬固体置于c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打开 ,关闭K3。 ①c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②同时c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的作用是____。 (3)打开K3,关闭K1和K2。c中亮蓝色溶液流入d,其原因是____;d中析出砖红色沉淀,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需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4)指出装置d可能存在的缺点____。 27.(14分) 28.(15分) 答案 答案:7. D 8. A 9. D 10. B 11. C 12. B 13. C 26.

(完整版)2018年高考全国I卷化学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卷)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7.硫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CCl4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10.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 A B.22.4 L(标准状况)氨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 C.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 D.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 A 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生成1 mol C5H12至少需要2 mol H2 12.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与Y同族;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 B.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13.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2+H2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ZnO)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为: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2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必修1) Ⅰ—离子共存、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 1.[2018江苏卷-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L-1KI 溶液:Na+、K+、ClO-、OH- A. 0. 1 mol· L-1Fe2(SO4)3溶液:Cu2+、NH4+、NO3-、SO42- B. 0. 1 mol· L-1HCl 溶液:Ba2+、K+、CH3COO-、NO3- C. 0. 1 mol· L-1NaOH溶液:Mg2+、Na+、SO42-、HCO3- D. 0. 1 mol· 【答案】B 【解析】A.I-与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I-+ClO-=IO-+Cl-,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 Fe3+、SO42-、Cu2+、NH4+、NO3-、SO42-在溶液中相互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B正确; C.CH3COO-能与H+反应生成CH3COOH,在HCl溶液中CH3COO-不能大量存在,C错误;D项,Mg2+、HCO3-都能与OH-反应,Mg2+、HCO3-与OH-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考点】次氯酸盐的强氧化性;醋酸为弱电解质;氢氧化锰难溶于水;碳酸氢盐与碱 反应。注意:离子间不能大量共存有如下几点原因:①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水、沉 淀或气体,如题中C、D项;②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题中A项;③离子间发生双 水解反应,如Al3+与HCO3-等;④离子间发生络合反应,如Fe3+与SCN-等;⑤注意题中的 附加条件。 2.[2018浙江卷-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大理石与醋酸反应:CO32-+2CH3COOH=2CH3COO-+H2O+CO2↑ B. 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氯气的反应:MnO4-+4Cl-+8H+==Mn2++2Cl2↑+4H2O C. 漂白粉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SO2+H2O+ClO-=SO42-+Cl-+2H+ D.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OH-+Ca2++HCO3-==CaCO3↓+2H2O 【答案】D 【解析】大理石与醋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 +H2O+CO2↑,A错误;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氯气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MnO4-+10Cl - +16H+=2Mn2++5Cl2↑+8H2O,B错误;漂白粉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离子方程 式为:SO2(少量)+H2O+3ClO-=SO42-+Cl-+2H ClO,C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 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OH-+Ca2++HCO3-=CaCO3↓+2H2O,D正确。 【考点】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 3.[2018浙江卷-25]某绿色溶液中含有H+、Na+、Mg2+、Fe2+、Cu2+、SO42—、Cl—、CO32—和HCO3—离子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已知Ag2SO4微溶于水,可溶于酸) ①向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过滤,得到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和绿色滤液B; ②取滤液B,先用HNO3酸化,再滴加0.001mol/L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A中一定存在H+、SO42-和Cl— B.溶液A中不存在Mg 2+、CO32-和HCO3—,不能确定Na+的存在 C.第②步生成的白色沉淀中只有AgCl,没有Ag2CO3 D.溶液中存在Fe2+与Cu2+中的一种或两种,且可以用NaOH溶液判断 【答案】B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7 有机化学合成与推断(选修)

1.【2018新课标1卷】化合物W可用作高分子膨胀剂,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 (2)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3)反应④所需试剂,条件分别为________。 (4)G的分子式为________。 (5)W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6)写出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核磁共振氢谱为两组峰,峰面积比为1∶1)______________。 (7)苯乙酸苄酯()是花香型香料,设计由苯甲醇为起始原料制备苯乙酸苄酯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无机试剂任选)。 【答案】氯乙酸取代反应乙醇/浓硫酸、加热C12H18O3羟基、醚键 、

【解析】分析:A是氯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乙酸钠,氯乙酸钠与NaCN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C水解又引入1个羧基。D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E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在催化剂作用下F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将酯基均转化为醇羟基,2分子G发生羟基的脱水反应成环,据此解答。 (7)根据已知信息结合逆推法可知合成苯乙酸卞酯的路线图为 。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和合成,涉及官能团的性质、有机物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合成路线设计等知识,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考查有机合成与推断、反应条件的选择、物质的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的知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自学能力、接受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考查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机物的结构、性质、转化、反应类型的判断、化学方程式和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的书写及物质转化流程图的书写是有机化学学习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掌握常见的有机代表物的性质、各类官能团的性质、化学反应类型、物质反应的物质的量关系与各类官能团的数目关系,充分利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是解答的关键。难点是设计合成路线图时有关信息隐含在题干中的流程图中,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5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必修2) Ⅰ—原子结构 1.[2018江苏卷-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 位于元素周期表ⅢA族,W 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r(W) > r(Z) > r(Y) B. 由X、Y 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 C. 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弱 D. 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答案】D 【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为Na;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IIIA族,Z为Al;W与X 属于同一主族,W为S。 A项,Na、Al、S都是第三周期元素,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半径:r(Y)r(Z)r(W),A错误;B项,由X、Y组成的化合物有Na2O、Na2O2,Na2O中只有离子键,Na2O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B错误;C 项,金属性:Na(Y)Al(Z),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强,C错误;D项,非金属性:O(X)S(W),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D正确;【考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化学键;金属性、非金属性的比较; 2. [2018江苏卷-2]用化学用语表示NH3+ HCl=NH4Cl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8 的氮原子:87N B. HCl 的电子式: C. NH3的结构式: D. Cl?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C 【解析】A.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的质量数为15,表示为157N,A错误; B.HCl中只含共价键,HCl的电子式为,B错误; C.NH3中含3个N-H键,NH3的结构式为 ,C正确;D项,Cl-最外层有8个电子,D错误;答案选C。 【考点】原子结构、离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和结构式。 3. [2018全国卷Ⅱ-10]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 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 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 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答案】A 【解析】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

最新2018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套(学生版)

最新2018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模拟测试(一)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7.化学与生活、人类生产、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农作物收获后,就地焚烧秸秆,增加土壤中钾肥含量 B.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发生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这些颗粒物扩散在空气中都会形成胶体 C.煤经过液化、气化两个化学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 D.古代的陶瓷、砖瓦,现代的有机玻璃、水泥都是硅酸盐产品 8.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4.2gN2和CO混合气体中所含σ键的数目为0.15N A B.标准状况下,2.8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含有电子总数为0.8N A C.常温下, 0.5mol/LNH4Cl溶液中Cl-的数目为0.5 N A D.1mol铁粉在足量碘蒸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 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相同条件下的沸点:丙三醇>乙二醇>乙醇>乙烷>甲烷 B.将浸透了石蜡油的石棉放在大试管底部,大试管中加入碎瓷片,加强热,将产生的气体持续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红棕色逐渐变浅,最终褪色 C.-C3H7和-C2H5O 各取代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形成的二元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24种 D. 1mol分子式为C18H26O5的酯完全水解生成lmol 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分子式为C14H20O5 10.A. B. C. 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A的原子序数是B和D原子序数之和的1/4,C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中强碱。甲和丙是D元素的两种常见氧化物,乙和丁是B元素的两种常见同素异形体,0.005mol/L戊溶液的pH=2,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省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C. D两元素形成化合物属共价化合物 B. A. D分别与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C. C. D的简单离子均能促进水的电离 D.E的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大于D的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 11.下列实验中“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分别用PH试纸测定饱和NaClO溶液与饱和CH3COONa溶液的 ClO?结合H+的能力比CH3COO?的强pH,pH(NaC1O)>pH(CH3COONa) 酸的强弱:HXFe3+ D.向2mL蔗糖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然后2加入lmLl%CuSO4溶液, 蔗糖没有水解 振荡后再加热至沸腾,没有出现红色沉淀 12.如图是利用一种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如淀粉)和废气NO的化学 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质子透过阳离子交换膜由右向左移动 B.与X相连接是用电器标有“+”的接线柱 C. M电极反应式:(C6H10O5)n+7nH2O-24ne-=6nCO2↑+24nH+ D.当M电极微生物将废水中16.2g淀粉转化掉时,N电极在标况下产 生6.72LN2 13.溶液的酸碱性可用酸度(AG)表示[AG=lg c(H+)/c(OH?) ]。室温下,向浓度均为0.1mol·L-1、体积均为100mL的两种一元酸HX、HY的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固体,AG 随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X、HY均为弱酸 B.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2mol·L-1 C.c点溶液中:c(HY) <c(Na+)<c(Y-) D.b点时,溶液的pH=7,酸碱恰好完全中和

珍藏版-三年高考真题汇总化学部分(全国卷Ⅲ)2018-2016

珍藏版-三年高考真题汇总化学部分(全国卷Ⅲ)2018-2016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g镁与27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1mol重水与1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1mol乙烷与1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9.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关于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 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 10.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用稀硫酸和锌制取H2时,加几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燃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 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11.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当电池放电时,O2与Li+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Li 2O2-X(X=0或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多孔碳材料电极为负极 B.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多孔碳材料电极流向锂电极 C.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Li+向多孔碳材料区迁移

D.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2O2-x=2Li+(1-x )O2 2 12.用0.100mol/L AgNO3滴定50.0mL 0.0500mol/L 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苗述错误的是() A.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 sp(AgCl)的数量级为10-10 B.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Ag+)·c(Cl-)=K sp(AgCl) C.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0 mol/LCl-,反应终点c移到a D.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0 mol/LBr-,反应终点c向b方向移动 13.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和Z同族,盐YZW与浓盐酸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含YZW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W<X<Y<Z B.X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于Z的 C.Y2W2与ZW2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D.标准状况下W的单质状态与X的相同 26.(14分)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M=248g/mol)可用作定影剂、还原剂。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K sp(BaSO4)=1.1×10-10,K sp(BaS2O3)=4.1×10-5,市售硫代硫酸钠中常含有硫酸根杂质,选用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 试剂:稀盐酸、稀H2SO4、BaCl2溶液、Na2CO3溶液、H2O2溶液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5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必修2) Ⅰ—原子结构 1.[2018江苏卷-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 位于元素周期表ⅢA族,W 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r(W) > r(Z) > r(Y) B. 由X、Y 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 C. 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弱 D. 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答案】D 【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为Na;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IIIA族,Z为Al;W与X属于同一主族,W为S。 A项,Na、Al、S都是第三周期元素,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半径:r(Y)r(Z)r(W),A错误;B项,由X、Y组成的化合物有Na2O、Na2O2,Na2O中只有离子键,Na2O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B错误;C项,金属性:Na(Y)Al(Z),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强,C错误;D项,非金属性:O(X)S(W),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D正确; 【考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化学键;金属性、非金属性的比较; 2.[2018江苏卷-2]用化学用语表示NH3+ HCl=NH4Cl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8 的氮原子:87N B. HCl 的电子式: C. NH3的结构式: D. Cl?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C 【解析】A.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的质量数为15,表示为157N,A错误;B.HCl中只含共价键,HCl的电子式为,B错误;C.NH3中含3个N-H键,NH3的结构式为,C正确;D项,Cl-最外层有8个电子,D错误;答案选C。 【考点】原子结构、离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和结构式。 3.[2018全国卷Ⅱ-10]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 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 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 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 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高考化学历年(2018)真题与答案

2018年真题 (全国1卷)7.硫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 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 “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 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 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 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CCl4色 D.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 B. C. D. 10. 11. 12. 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下列说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 B. 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C. 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 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13.

26.(14分 ) (1)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_________,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_。 (2)将过量锌粒和氯化铬固体置于c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打开 K1.K2,关闭K3。①c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②同时c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的作用是____。 (3)打开K3,关闭K1和K2。c中亮蓝色溶液流入d,其原因是____;d中析出砖红色沉淀,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需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4)指出装置d可能存在的缺点____。 27.(14分)

2018届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4 2018 年全国高考模拟试题理综化学部分 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Na 2O 2 吸收 CO 2 产生 O 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 .ClO 2 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 .SiO 2 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 .NH 3 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答案】A 【解析】A .过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A 正确;B .因 ClO 2 具有氧化性,可以用于自来水 的杀菌消毒,B 错误;C .SiO 2 透光性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C 错误;D .NH 3 在常温下加压即可使其液 化,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热,所以氨可用作制冷剂,D 错误。答案选 A 。 2. 《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 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针,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 A. 蒸馏 B. 升华 C. 干馏 D. 萃取 【答案】B 【解析】蒸馏即将液体转化为气体,再冷凝为液体。升华是将固体直接转化为气体,再通过凝华转为固体。 结合生砒原本为固态及题意中的“如针”,题目中的状态转化为固-气-固,故选 B 升华。 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L 0.1 mol· L -1 NH 4Cl 溶液中, NH + 的数量为 0.1 N A B .2.4 g Mg 与 H 2SO 4 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1 N A C .标准状况下,2.24 L N 2 和 O 2 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 0.2 N A D .0.1 mol H 2 和 0.1 mol I 2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 0.2 N A 【答案】D 【解析】A 、NH 4+是弱碱根离子,发生水解:NH 4++H 2O NH 3·H 2O +H +,因此 NH 4+数量小于 0.1N A , 故 A 错误;B 、2.4 g Mg 为 0.1 mol ,与硫酸完全反应后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4×2/24 mol=0.2 mol ,因 此转移电子数为为 0.2N A ,故 B 错误;C 、N 2 和 O 2 都是分子组成,标准状况下,2.24 L 任何气体所含有的 分子数都为 0.1N A ,故 C 错误;D 、H 2+I 2 2HI ,反应前后系数之和相等,即反应后分子总物质的量仍 为 0.2 mol ,分子数为 0.2N A ,故 D 正确。 4.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钠与水反应: Na +2H 2O=Na ++2OH – + H 2↑ B .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取烧碱和氯气: 2Cl –+2H 2O H 2↑+ Cl 2↑+2OH –

2018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磷酸亚铁锂(LiFePO 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 .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 、Fe 、Li C .“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 3+ D .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答案分析】D 。硫酸锂可溶于水,不能形成沉淀,所以上述最后从滤液中将锂形成沉淀而从滤液中分离的目的,不宜用硫酸钠。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 .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 .植物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能使Br 2/CCl 4褪色 D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生均为葡萄糖 【答案与分析】A 。果糖属于单糖。 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 B C D 【答案与分析】D 。实验室用乙醇与乙酸酯化反应制备并分离乙酸乙酯的方法是用分液法,而不能采用加热蒸发结晶法, 10. 是阿伏加得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25gFeCl 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B .22.4L (标准状况下)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 C .92.0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 D .1.0molCH 4与Cl 2 在光照下反应生成CH 3Cl 分子数为1.0 【答案与分析】B 。盐类水解的程度是很小的,A 不对;隋性气体属于单原子分子,1mol 的氩气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为22.4L ,所含的电子数和质子数相等,均为18mol ,B 正确;1mol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3 的羟基,C 错误;CH 4与CL2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的产物中含有CH 3Cl 、CH 2Cl 2、CHCl 3及CCl 4,则生成物中含有的CH 3Cl 少于1mol ,D 不对。 饱和碳酸钠 溶液 2溶液 LiFePO 4Li 、Fe 、P Na 2CO 3 含锂沉淀

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用语

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用语 1.【2018全国2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答案】D 【解析】分析: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B.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 C.氢氧化铝能与酸反应; D.碳酸钡可溶于酸。 拓展:本题主要是考查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判断,题目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并能灵活应用即可,注意碳酸钡与硫酸钡的性质差异。 2.【2018全国3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知识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判断时,应该先考虑清楚对应化学物质的成分,再结合题目说明判断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或对应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

拓展:本题是一道比较传统的化学与生产生活相关的问题,需要学生能够熟悉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同时能用化学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某些过程。需要指出的是,选项D中的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际指的是形成原电池的保护方法。 3.【2018北京卷】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 ..化学变化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分析:A项,甲醇低温制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项,氘、氚用作核聚变燃料,是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C项,偏二甲肼与N2O4反应生成CO2、N2和H2O,放出大量热,属于化学变化;D项,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CH4燃烧生成CO2和H2O,放出大量热,属于化学变化。 详解:A项,甲醇低温制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项,氘、氚用作核聚变燃料,是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C项,偏二甲肼与N2O4反应生成CO2、N2和H2O,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14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含答案)

1.【2018新课标1卷】采用N2O5为硝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硝化技术,在含能材料、医药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1840年Devil用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的硝酸银,得到N2O5。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气体,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F.Daniels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25℃时N2O5(g)分解反应: 其中NO2二聚为N2O4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体系的总压强p 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所示(t=∞时,N2O5(g)完全分解): t/min 0 40 80 160 260 1300 1700 ∞ p/kPa 35.8 40.3 42.5. 45.9 49.2 61.2 62.3 63.1 252421 2NO2(g)=N2O4(g) ΔH 2=?55.3 kJ·mol?1 则反应N2O5(g)=2NO2(g)+ 1 2 O2(g)的ΔH=_______ kJ·mol?1。 ②研究表明,N2O5(g)分解的反应速率() 25 31 210?min N O p kPa υ-- =??。t=62 2018年高考试题

min 时,测得体系中2O p p O2=2.9 kPa ,则此时的 25N O p =________kPa ,v=_______kPa·min ?1。 ③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则N 2O 5(g)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 p ∞(35℃)____63.1 kPa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原因是________。 ④25℃时N 2O 4(g)2NO 2(g)反应的平衡常数K p =_______kPa (K p 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3)对于反应2N 2O 5(g)→4NO 2(g)+O 2(g),R.A .Ogg 提出如下反 应历程: 第一步 N 2O 5NO 2+NO 3 快速平衡 第二步 NO 2+NO 3→NO+NO 2+O 2 慢反应 第三步 NO+NO 3→2NO 2 快反应 其中可近似认为第二步反应不影响第一步的平衡。下列表述正确的 是_______(填标号)。 A .v(第一步的逆反应)>v(第二步反应) B .反应的中间产物只有NO 3 C .第二步中NO 2与NO 3的碰撞仅部分有效 D .第三步反应活化能较高 【答案】 O 2 53.1 30.0 6.0×10-2 大于 温度提高,体积不 变,总压强提高;NO 2二聚为放热反应,温度提高,平衡左移,

2018年高考全国三卷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化学试题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 g 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9.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 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 10.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 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11.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当电池放电时,O2与Li+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Li2O2-x(x=0或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多孔碳材料电极为负极

B .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多孔碳材料电极流向锂电极 C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Li +向多孔碳材料区迁移 D .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 2O 2-x =2Li+(1-2 x )O 2 12.用0.100 mol ·L -1 AgNO 3滴定50.0 mL 0.0500 mol ·L -1 Cl -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 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 .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 sp (AgCl)的数量级为10-10 B .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 (Ag +)·c (Cl -)=K sp (AgCl) C .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0 mol ·L -1 Cl -,反应终点c 移到a D .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0 mol ·L -1 Br -,反应终点c 向b 方向移动 13.W 、X 、Y 、Z 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 和Z 同族。盐YZW 与浓 盐酸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YZW 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大小为W <X <Y <Z B .X 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于Z 的 C .Y 2W 2与ZW 2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D .标准状况下W 的单质状态与X 的相同 26.(14分)硫代硫酸钠晶体(Na 2S 2O 3·5H 2O ,M =248 g·mol ?1)可用作定影剂、还原剂。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K sp (BaSO 4)=1.1×10?10,K sp (BaS 2O 3)=4.1×10?5。市售硫代硫酸钠中常含有硫 酸根杂质,选用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 试剂:稀盐酸、稀H 2SO 4、BaCl 2溶液、Na 2CO 3溶液、H 2O 2溶液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详解2卷(正文)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全国卷Ⅱ) 理综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C.NH 3 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

10.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11.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24 g P 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 B.100 mL 1 mol·L-1 FeCl 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A C.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 D.密闭容器中,2 mol SO 2和1 mol O 2 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 12.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 2二次电池。将NaClO 4 溶 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 反应为:3CO 2+4Na2Na 2 CO 3 +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电时,Cl O4-向负极移动 B.充电时释放CO 2,放电时吸收CO 2 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 2 +4e-2C O32-+C 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e-Na 13.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8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选修4) Ⅰ—弱电解质的电离 1.[2018天津卷-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某温度下,一元弱酸HA的K a越小,则NaA的K h(水解常数)越小 B. 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铁管仍不易生锈 C. 反应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越易进行 D. 不能用红外光谱区分C2H5OH和CH3OCH3 【答案】B 【解析】A.根据“越弱越水解”的原理,HA的K a越小,代表HA越弱,所以A-的水解越强,应该是NaA的K h(水解常数)越大。选项A错误。B.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易形成 锌铁原电池,因为锌比铁活泼,所以锌为负极,对正极铁起到了保护作用,延缓了铁管的 腐蚀。选B正确。C.反应的活化能越高,反应越难进行。选项C错误。D.红外光谱是用来检测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或特定结构的,C2H5OH和CH3OCH3的官能团明显有 较大差异,所以可以用红外光谱区分,选项D错误。 【考点】水解平衡常数与电离平衡常数的关系、金属的防护、活化能、红外光谱与化学键。 2.[2018天津卷-6] LiH2PO4是制备电池的重要原料。室温下,LiH2PO4溶液的pH随c初始(H2PO4–)的变化如图1所示,H3PO4溶液中H2PO4–的分布分数δ[δ=c(H2PO4–)/c总(含P元素的粒子)] 随pH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LiH2P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中存在3个平衡 B. 含P元素的粒子有H2PO4–、HPO42–、PO43– C. 随c初始(H2PO4–)增大,溶液的pH明显变小 L-1的H3PO4溶液溶解Li2CO3,当pH达到4.66时,H3PO4几乎全部转D. 用浓度大于 1 mol· 化为LiH2PO4 【答案】D 【解析】A.溶液中存在H2PO4–的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存在HPO42–的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存在水的电离平衡,所以至少存在4个平衡。选项A错误。B.含P元素的粒子有H2PO4–、HPO42–、PO43–和H3PO4。选B错误。C.从图1中得到随着c初始(H2PO4–)增大,溶液的pH不过从 5.5减小到 4.66,谈不上明显变小,同时达到 4.66的pH值以后就不变了。所以选项C错误。D.由图2得到,pH=4.66的时候,δ=0.994,即溶液中所 有含P的成分中H2PO4–占99.4%,所以此时H3PO4几乎全部转化为LiH2PO4。选项D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