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概述试题

武术概述试题
武术概述试题

武术概述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功法运动是:以单个武术动作作为主体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

3.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按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和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规律编排而成的整套练习形式.

5.拳术是:指徒手练习的套路运动

6.长拳是:指以拳,掌,勾为期主要手型,以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为其主要步型,结合闪展腾挪,起伏转折等动作和技术组成的姿势舒展,节奏鲜明的拳术.

7.太极拳:指以+ ,捋,挤,按,采,挒等动作为素材组成的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13.刀术:指以缠头裹脑和劈,砍,斩,撩,扎,挂,戳,刺等基本方法,并配合各种步型,步法,跳跃等动作构成的套路演练形式.

14.剑术:是指以刺,点,撩,截,格,洗等剑法和左手剑指,配合步型,步法等动作构成的套路演练形式.

16.棍术:是指以劈,扫,戳,挑,撩,拨等棍法为主要棍法,配合步型,步法等动作构成的套路演练.

2、姿势:是指人体静止动作的定式和动态中的形体表现. ;

3 、方法:是指在武术套路里出现的踢,打,摔,拿等技击动作的运用法则.

10 、“三节”:就上肢而言,手是梢节,肘是中节,肩是根节;就下肢而言,脚是梢节,膝是中节,胯是根节.

14、“四击”:指踢,打,摔拿的技击方法.;

15、"八法" :指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精神,气息,劲力,功夫等八个方面的方法与技巧.

16、" 十二型" :是指以大自然中事物的景象和动物的动态来比喻的十二种运动方式,即" 动如涛,静如岳,

起如猿,落如鹊,站如松,立如鸡,转如轮,折如弓,快如风,缓如鹰,轻如叶,重如铁".

1.武术教学: 是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共同参与的活动.它是一个由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在对学习

效果及时评价的基础上再指导,再学习,不断提高的活动过程.

8.分节施教:是指把一套动作划分成若干小节,或将套路中某些顺势连贯的组合动作抽取出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填空题

2.第三路初级长拳的特点是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动作朴实.

5.长拳的运动特点是姿势挺拔,动作舒展,快速有力,灵活多变,蹿蹦跳跃,节奏鲜明.

7.简化太极拳是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经改编,简化,整理而成的太极拳普及套路,目前已被列为中国武术段位制“三段”太极拳.

10. 简化太极拳保持了杨式太极拳中柔缓均匀,舒展大方的特点,从动作结构和整个动作安排来看,符合由简到繁,先易后难的原则.

13.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是心静体松,呼吸自然,轻灵沉着,圆活连贯,上下相随,虚实分明,柔中寓刚,以意识引导动作.

4.武术起源于远古人类祖先的生产劳动,战争的出现,使武术向军事格斗技能发展。

7. 商周时期,军事训练的主要形式是田猎和武舞。

10. 武舞是武术套路的雏形。

2.少年拳(第二套)是长拳的基础套路,是中学体育教材的内容之一、

3.第二套少年拳动作朴实明快,结构短小精悍,不仅保留了传统武术中的基本动作和技法,而且还体现了现代长拳稳,准,快,美的技术风格和特点.

9.剑术的特点是灵活轻快,飘洒优美,富于韵律,刚柔相济,吞吐自如,身剑合一、

41.1910 年在 上海 成立 " 精武体育会 ".

66. 国家体委于 1958 年制定了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编制了 拳、刀、剑、枪、棍 五种竞赛规定套 路.

84. 1987 年在日本横滨举行了 第一 届亚洲武术锦标赛,武术正式成为国际比赛项目

87. 1988 年亚奥理事会正式通过将武术列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

92.1990 年 10 月,国际武术 联合会 在北京宣告成立,并于 1991 年在北京举行了第一届世界武术 锦 标赛 .

93. 按运动的形式武术可分 功法运动 , 套路运动 和搏斗运动三大类 .

110. 长拳指以 拳、掌、勾 为其主要手型,以 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 为其主要步型,结合闪展 腾挪,起伏转折等动作和技术组成的姿势舒展,节奏鲜明的拳术 .

串完整;第四步综合性地提高对套路的演练水平

1. 武术手型中拳的握法是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 食指和中指 的第二指节 .

4. 武术手型中掌的做法是四指 并拢伸直 ,拇指弯屈紧扣于虎口处 .

7. 武术手型中勾的做法是五指 第一 指节捏拢在一起,屈腕 .

10. 武术中冲拳的要求与要点是出拳要 快速有力 ,要有 寸 劲,还要做好拧腰, 顺肩,急施前臂的动作

12. 武术中架拳的要求与要点是松肩,肘 微屈 ,前臂 内旋 .

13. 武术中推掌的动作,要求力达 掌根 ,推击时要转腰,顺肩,臂要伸直,高与 肩 平 .

14. 武术中推掌的要求与要点是挺胸,收腹,立腰,出掌要 快速有力 ,有寸劲,同时还要做好 拧 腰, 顺 肩, 沉 腕, 翘 掌等动作 .

15. 武术中亮掌动作的要求与要点是前臂内旋,斗腕,亮掌与 转头 要同时完成 ..

18. 武术中马步,两脚距离约为本人脚长的 3 倍,两脚脚尖正对前方,全脚掌着地,屈膝 半蹲 ,膝盖不 超过 脚尖 的垂面,大腿接近水平,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两手抱拳于腰间,两眼平视前方 .

20. 武术中马步的要求与要点是挺胸, 塌腰 ,展髋,脚跟 外蹬 .

21. 武术中弓步,前脚尖 微内扣 ,前腿屈膝半蹲,大腿 接近水平 ,膝与脚尖垂直,后腿挺膝伸直,脚 尖内扣向右 ( 左)前方,两脚前脚掌着地,上体正对前方,两手抱拳于腰间,眼向前平视 .

23. 武术中弓步的要求与要点是前腿弓,后腿绷,挺胸,塌腰,沉髋,前脚尖同后脚跟成 一条直线 .

24. 武术中虚步, 后脚外展 45 度,屈膝 半蹲 ,前脚提起前移一步, 脚跟离地,脚面绷平, 脚尖 稍内扣 虚点地面,膝微屈,重心落于后腿上,两手叉腰,眼向前平视 .

26. 武术中虚步的要求与要点是挺胸,塌腰, 虚实 分明 .

27. 武术中的仆步,右 (左)腿向右 (左)一大步,屈膝全蹲,大腿和小腿靠紧,臀部接近小腿,全脚掌着地, 脚和膝外展,左 (右)腿 伸直平仆 ,脚尖内扣,全脚着地,两手抱拳于腰间,眼向左 (右)平视 . 30. 武术中的歇步,两腿 交叉 靠拢 全蹲 ,前脚全脚掌着地,脚尖外展,后脚前脚掌着地,膝部贴于前 腿外114. 太极拳指以蓬,捋,挤,按,采,挒等动作为素材组成的一种 16 , 22 , 23 , 24 , 55. 冲拳时,拳要从 腰间 沿直线向前快速有力地旋转 拳面 身

法 是指在运动中以躯干为主,结合攻防动作的变化方法 眼

法一般可分为 随视 和 注视 两种 .

“随视 ”是指眼神追随运动着的身体的某一部位运转,要求

“注视 ”是指 定式 时眼神盯住一定的方向 . 武术运动中,呼

吸有 提,托,聚,沉 四法之称 .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是心静体松, 圆活 ,动与 呼吸 柔和 , 缓慢 ,轻灵的拳

术 . ,力达 拳面 . 手眼 相随 手到 眼到 . 意念 相配合 .

1. 武术具有重视尚武崇德的思想教育,(注重直观教

学) 调动作规格,突出劲力和精神等教学特点 . 以领做为主 结合攻防动作讲解示范),强 10. 11. 16. 明确 ,重点 基本技术 , 准确 , 熟练 44. 46. 武术教学中,讲解要求目的 武术教学中,讲解的内容包括 武术教学中,示范要求做到

武术课中,教学比赛的内容可分 基本功 和基本动作比赛, 武术套路的教学步骤, 突出 动作规格 , ,优美,突出武术的特点 . 套路 或攻防格斗比赛 . 第一步是 弄清动作的方向路线 ;第二步是 要求姿势准确 ;第三步是使动作贯 ,语言 简炼

. 攻防含义,关键环节,易犯错误

侧,臀部坐于后腿接近脚跟处,两手抱拳于腰间,眼向左(右)前方平视.

32.武术中的歇步的要求和要点是挺胸,塌腰,两腿交叉靠拢全蹲.

33.武术中的丁步,两腿屈膝半蹲,右(左)脚全脚掌着地,左(右)脚脚跟提起,脚尖里扣虚点地面,脚面绷直,贴于右(左)脚脚弓处,重心落于右(左)腿上,两手抱拳于腰侧,眼向前平视.

35. 武术中的坐盘,右(左)脚后插在左(右)腿后面,两腿交叉,右(左)腿屈膝坐地,大小腿均着地,脚跟接近臀部,左(右)脚在身前横跨,使左(右)大腿贴近胸部,两手抱拳于腰间,眼向左(右)前方平视.

36. 腾空飞脚要求在腾空的最高点完成击响动作.拍击动作必须连续,准确,响亮.

38. 武术中提膝平衡动作要求平衡站稳,膝高过腰,脚内扣.

41.棍术中左右舞花棍的技术要求与要点是棍走立圆,以转腰带棍.

42.剑术中剪腕花的要求与要点是剑走立圆,快速连贯.

43.剑术中左右撩剑的要求与要点是立剑撩圆,转腰带肩力达剑刃前端.

1. 少年拳是(B)的基础套路,是中学体育教材的内容之一、

A.南拳

B.长拳

C. 太极拳

D. 形意拳

三、单项选择题

2.武术起源于(D ).

A.游戏

B.战争

C.体育运动

D. 生产劳动

10. (C )朝始行武举制,用考试的办法选拔武勇人才,这对武术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A.宋

B.明

C. 唐

D.清

17.(A )年在上海成立" 精武体育会".

A.1910

B.1927

C.1928

D.1933

20. (A )年国民党政府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

A.1927

B.1910

C.1928

D.1933

57. (D )年在日本横滨举行了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武术正式成为国际比赛项目.

A.1982

B.1983

C.1985

D.1987

59. (D )年亚奥理事会正式通过将武术列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A.1983

B.1985

C.1987

D.1988

61. (C )年10 月,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宣告成立,并于1991 年在北京举行了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

A.1987

B.1988

C.1990

D.1991

104. 武术的本质特性是(D ).

A.艺术性

B.技术性

C. 健身性

D. 攻防技击性

9. 完成套路中的冲拳动作时,拳要从腰间沿直线向前快速有力地旋转,力达(B ),上下肢动作应协调一致,做到手到眼到.

A.肩部

B.拳面

C.腰部

D. 前臂

10. 完成套路中的冲拳动作时,拳要从(D )沿直线向前快速有力地旋转,力达拳面,上下肢动作应协调一致,做到手到眼到.

A.下至上

B.后向前

C.肩侧

D. 腰间

13. (C )是指在演练武术时,要求神情专注,情绪饱满,表现出勇敢,机敏,无所畏惧的气慨. A.意识B.眼法C. 精神

18.演练武术,当呼吸的方法随着动作的变化而变化的时候,应始终遵循(D )的要求.

A.气宜提

B.气宜托

C. 气宜聚

D. 气宜沉

12. 武术教学中,讲解的内容包括基本技法,动作规格,(C ),关键环节,易犯错误等. A.艺术含意B.技术含意C.攻防含意D. 搏斗技术

21. 在武术套路教学时,教师领做的位置一般应在套路运动方向的( C ).

A.前方

B.后方

C. 斜前方

D. 左前方

33. 武术套路的教学步骤第一步是(A ). A.弄清动作的方向路线B.要求姿势准确,工整C.动作贯串完整D. 要

求动作协调配合

34.武术套路的教学步骤第二步是(A ).

A.要求姿势准确,工整

B.弄清动作的方向路线

C.要求动作协调配合

D. 动作贯串完整

35.武术套路的教学步骤第三步是(B ). A.要求姿势准确,工整B.动作贯串完整C.弄清动作的方向路线D. 要求动作协调配合

36.武术套路的教学步骤第四步是(C ).

A.弄清动作的方向路线

B.要求姿势准确,工整

C.要求动作协调配合

D. 动作贯串完整

6.武术中马步,要求脚尖(A ),全脚掌着地,屈膝半蹲,膝盖不超过脚尖的垂面,大腿接近水平,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

A.正对前方

B.内扣

C. 外展

7.武术中弓步,要求前脚尖内扣,前腿屈膝半蹲,大腿(B ),膝与脚尖垂直,后腿挺膝伸直,脚尖内扣向右前方,两脚前脚掌着地,上体正对前方.

A. 成水平

B. 接近水平

C.低于水平

8.武术中虚步,后脚外展450 ,屈膝半蹲,前脚提起前移一步,脚跟离地,脚面绷平,脚尖(C ),虚点地面,膝微屈,重心落于后腿上.

A.向前

B.外展

C. 内扣

9.武术中左仆步,右腿向右一大步,屈膝全蹲,大腿和小腿靠紧,臀部接近小腿,(B )着地,脚和膝外展,左腿伸直平仆,脚尖内扣,全脚掌着地.

A.脚尖

B.前脚

C. 全脚掌

10.武术中的歇步,两腿交叉靠拢全蹲,前脚全脚掌着地,脚尖外展,后脚(A )着地,膝部贴于前腿外侧,臀部坐于后腿接近脚跟处.

A.前脚掌

B.全脚掌

C. 脚跟

2. 简化太极拳已被列为中国武术段位制(B )太极拳.

A.四段

B.三段

C.二段

D. 一段

四、判断改错题

20.20 世纪初,习武开禁,拳技之风蓬勃一时,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组织.1910 年在上海成立的" 中华武士会"是维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团体. (精武体育会)

22.1928 年和1933 年国民党政府在南京举办了两次武举考试. (国术考试)

23.1936 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比赛. (表演)

30.1956 年新中国武术协会在天津成立. (北京)

1. 武术的动作很多,身体的变化也很大,但始终以头部和视线来确定方向.(躯干姿势)

7." 身法"是指在武术套路里出现的踢,打,摔,拿等技击动作的运用法则.(方法)

8.棍术的特点是身棍合一、棍把兼用,快速勇猛,棍扎一条线.(棍打一大片)

10. 在演练武术时,手眼相随,手到眼到,眼神追随运动着的身体的某一部位运转,在眼法中称为"注视". (随视)

25." 拳似流星眼似电,腰似蛇行步赛粘.精神充沛气宜沉,力要顺达功要纯"是对长拳"十二型"的要求.(八法)

26.练习太极拳时,身体的基本姿势应该是虚灵顶颈,沉肩垂肘,挺胸塌腰,尾闾中正,松髋圆胯等. (含胸圆背)

1. 武术手型中拳的握法是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一指节.(第二)

2. 武术手型中,掌的要求是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张开于虎口处.(弯屈紧扣)

3.武术手型中勾的要求是五指第二指节捏拢在一起,屈腕.(第一)

4.武术中冲拳的要求是拳从腰间向前猛力冲出,转腰,顺肩,在肘关节过腰后前臂内旋,力达拳面,臂要伸直,高过于肩. (与肩平)

5.武术手法中,推掌的要求是掌从腰间猛力向前推出,直臂,转腰,顺肩,力达掌指.(掌根)

6.武术手法中,右亮掌动作的要求是右拳变掌,经体侧向右,向上划弧,至头部右前上方时抖腕亮掌,臂伸直,掌心向前,虎口朝下,头随右手动作转动. (成弧线)

7.武术步型中,马步要求两脚脚尖内扣,全脚掌着地,屈膝半蹲,膝盖不超过脚尖的垂面,大腿接近水平,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向前)

9.武术步型中,弓步要求前脚尖外展,前腿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膝与脚尖垂直,后腿挺膝伸直,脚尖内扣斜向前方,两脚前脚掌着地,上体正对前方.(微向内扣)

11.武术步型中,虚步的要求是,后脚外展450 ,屈膝半蹲,前脚前移一步,脚跟离地,脚面绷平,脚尖稍外展,虚点地面,膝微屈,重心落于右腿上.(内扣)

12.武术步型中,右仆步的要求是左腿向左一大步,屈膝半蹲,大腿和小腿靠紧,臀部接近小腿,全脚掌着地,脚和膝外展,右腿伸直平仆,脚尖内扣,全脚掌着地. (全蹲)

15.武术步型中,歇步要求两腿交叉靠拢全蹲,前脚前脚掌着地,脚尖外展,后脚前脚掌着地,膝部贴于前腿外侧,臀部坐于后腿接近脚跟处. (全脚掌)

16.武术中,腾空飞脚要求在腾空接近最高点完成击响动作. 拍击动作必须连续,准确,响亮. (去掉)

17.武术中提膝平衡动作要求一脚平衡站稳,另一腿提膝至水平,脚内扣. (过腰)

18.刀术中缠头刀的要求刀背离,缠绕护头,左手的平搂要与刀的缠绕协调配合. (贴身)

19.棍术中提撩棍要求左右提撩要连贯协调,棍离身,走立圆,以身带棍. (贴身)

20.剑术中左右撩剑要求立剑撩圆,转腰带肩力达剑尖. (剑刃前端)

1. 第三路初级长拳已被列为中国武术段位制“二段”长拳.(三段)

2.简化太极拳已被列为中国武术段位制“四段”太极拳.(三段)

3.简化太极拳又可称三十二式太极拳.(二十四)

五、简答题

5.什么叫长拳的基本技法?答:长拳练习的基本技术要求及其带规律性的运动方法叫长拳的基本技法.

6.对长拳的姿势有何要求?

答; 长拳的姿势要求头正,颈直,挺胸,立(塌)腰.上肢动作要舒展挺拔,下肢动作要稳定,整个形态动作

的姿势要匀称.

15. 太极拳有哪些运动特点?

答; 太极拳有心静体松,柔缓圆活,动作与呼吸,意念相配合等特点

1. 什么叫武术教学?答:武术教学是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共同参与的活动. 它是一个由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在对学习

效果及时评价的基础上再指导,再练习,不断提高的活动过程.

2. 武术教学有何特点?

答:武术教学的特点1)是重视尚武崇德的思想教育;2)是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3)是结合攻防动作讲解示范;4)是强调动作规格,突出劲力和精神.

4.何谓武术教学中学生遇到的“三多”?

答:在武术教学中,学生遇到的"三多",1) 是动作数量多;2)是方向路线变化多;3) 是每个动作包含的因素多.

6. 在武术教学中,讲解的方法有哪些?答:武术教学讲解的方法有: 术语化讲解,形象化讲解,单字化讲解,口诀化讲解等.

7.在武术教学中,哪些情况下采用完整示范?答:对首次教学的武术动作,一般采用完整示范,以帮助建立第一印象;2) 在教学过程中,对结构简单和难度不大的动作要完整示范;3) 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则多采用完整示范.

8.在武术教学中,哪些情况下采用分解示范?

答:结构和方向路线较复杂繁难的动作可用分解示范2) 对攻防因素较多的动作可按攻防的特征采用分解示范.

9.在武术教学中,示范的面有几种如何采用?答:在武术教学中,示范面有: 正面,背面,侧面和镜面.一

般情况下,单个动作可采用正面或侧面示范,组合或套路动作可采用背面示范,领做武术操或准备组合或套路动作可采用背面示范,领做武术操或准备活动时可采用镜面示范.为了弄清动作的几个不同部位的要点,同一动作也可采用几个示范面.

12. 在武术教学中,常用的练习方法有几种?答:在武术教学中,常采用的练习方法有: 模仿练习,重复练习,默想练习.

14.武术教学中,常采用的练习形式有哪几种?答:武术教学中常采用的练习形式有: 集体练习,分组练习,单人练习,双人练习等.

16.武术套路教学的练习形式中,采用单人练习有何作用?答:单人练习能消除学生对老师或同伴的依赖性,使动作与思维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独立记忆,掌握和巩固武术技法.

17.武术套路的教学有哪几个步骤?

答:弄清动作的方向路线;2)要求姿势准确,工整;3) 动作贯串完整;4)要求动作协调配合.

18.什么叫武术套路的“分节施教”?答:分节施教就是把一套动作划分成若干小节,或将套路中某些顺势连贯的组合动作抽取出来进行教学.

19.武术套路教学有哪几个要求?

答:武术套路教学要求:1) 重视基本功和基本动作;2) 优先传授难度动作或复杂动作;3) 围绕重点动作分节施教;4) 突出器械的基本技法.

20.武术攻防动作的教学步骤如何?

答:武术攻防动作教学步骤:1) 集体模仿学习单个动作;2) 两人配对慢速配合练习;3) 条件限制的攻防练习;4) 指导模拟实战.

1. 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包括哪些内容?

答:包括: 肩臂练习,腿部练习,腰部练习,手型和手法练习,步型和步法练习,跳跃和平衡练习,跌扑滚翻练习,器械基本动作练习,拳术组合练习,武术操等内容.

2. 长拳的主要手型和步型有哪些?

答:主要手型有: 拳,掌,勾;主要步型有: 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还有丁步和坐盘等.

1. 第二套少年拳有何特点?答:该套路动作朴实明快,结构短小紧凑,不仅保留了传统武术中的基本动作和技法,而且还体现了现代长拳稳,准,快,美的技术风格和特点.

2. 请你依次写出第二套少年拳的动作名称.

答:1)抡臂砸拳2) 望月平衡3)跃步冲拳4) 弹踢冲拳5)马步横打6) 并步搂手7)弓步推掌8) 搂手勾踢

9) 缠腕冲拳10) 转身劈掌11) 砸拳侧踹12) 撩拳收抱

4. 剑术有何运动特点?

答:剑术的运动特点是灵活轻快,飘洒优美,富于韵律感,刚柔相济,吞吐自如,身剑合一、

7. 棍术有何运动特点?答:棍术的运动特点是身棍合一、棍把兼用,快速勇猛,力达棍端,横打一大片. 1. 健身拳有何特点?答:健身拳其特点是动作朴实明快,实用性强,健身效果明显,它集拳法,腿法于一体,不仅保留了武术传统的基本动作和技法,而且还体现了现代长拳的技术风格和特点,是一套简明,易学,实用的武术套路.

4. 长拳有何运动特点?答:长拳的运动特点是姿势挺拔,动作舒展,快速有力,灵活多变,蹿蹦跳跃,节奏鲜明.

5.太极拳有何运动特点?答:心静体松,呼吸自然,轻灵沉着,圆活连贯,上下相随,虚实分明,柔中寓刚,以意识引导动作.

六、论述题

3.试述武术运动的内容和分类。武术内容丰富,分类方式繁多.如传统分类中有以是否"主捕于人"而分为内家和外家;或按地域分为少林,武当,峨嵋等门派,以及南拳北腿,东枪西棍之说;目前有人依习武范围与目的将武术划分为竞技武术,学校武术,民间传统武术和军事武术等;也有依体育竞赛的分项将武术分为长拳,南拳,太极拳,同类拳种的器械及传统拳和器械. 目前一般按运动形式将武术分为三大类:1) 功法

运动.2) 套路运动.主要内容有①拳术: 如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拳,通背拳,形象拳等;②器

械: 如刀,剑,枪棍,它们是武术竞赛的主要套路;③对练: 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④集体表演. 三、搏斗运动: 散打,推手.

4.试述武术的特点及其作用。

武术的特点及其作用可参考教材从以下几方面概述:武术的特点:1) 动作具有攻防技击性;2) 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运动特色;3)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武术的作用:1) 壮内强外的健身作用;2) 提高防身自卫能力;3) 培养道德情操;4) 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

5.试述中国文化对武术的影响。

中国文化对武术的影响,可参考教材,着重从如下三个方面概述:1) 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尚武崇德形成传统;2) 受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阴阳学说的影响,形成内外合一的原则和方法;3) 受古典审美意识的影响,形成了形神兼备的运动

4. 综述太极拳的基本技法和运动特点。答:太极拳的基本技法,参照教材,从头部,上肢,躯干,下肢的技法要求分别阐述.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参照教材,着重从心静体松,柔缓,圆活,动作与呼吸及意念相配合三方面阐述.

五步拳动作名称:预备式(并步抱拳)、弓步冲拳、弹踢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打、提膝仆步穿掌、虚步挑掌、收式(并步抱拳)

少年拳动作名称:1) 抡臂砸拳2)望月平衡3) 跃步冲拳4)弹踢冲拳5) 马步横打6)并步搂手7) 弓步推掌8)搂手勾踢9)缠腕冲拳10) 转身劈掌11) 砸拳侧踹12) 撩拳收抱初级长拳动作名称:预备动作:虚步亮拳、并步对拳第一段: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冲拳、弓步冲拳、弹腿冲拳、大跃步前穿、弓步击掌、马步架掌第二段:虚步栽拳、提膝穿掌、仆步穿掌、虚步挑掌、马步击掌、叉步双摆掌、弓步击掌、转身踢腿马步盘肘

第三段:歇步抡箍拳、仆步亮掌、弓步劈拳、换跳步弓步冲拳、马步冲拳、弓步下冲拳、叉步亮掌侧踹腿、虚步挑拳

第四段:弓步顶肘、转身左拍脚、右拍脚、腾空飞脚、歇步下冲拳、仆步抡劈拳、提膝挑掌、提膝劈掌、弓步冲拳

结束动作:虚步亮掌、并步对拳、还原

初级棍术动作名称:起势、第一段:1.弓步劈棍2.弓步撩棍、3. 虚步上拨棍、4.虚步把拨棍、5.插步抡劈棍、6.翻身抡劈棍、7. 马步平抡棍、8.跳步半抡劈棍

第二段:9. 单手抡劈棍、10. 提膝把劈棍、11. 弓步抡劈棍、12. 弓步背棍、13. 挑把棍、14. 转身弓步戳棍、15.踢腿撩棍、16. 弓步拉棍

第三段:17. 提膝拦棍、18. 插步抡把劈棍、19. 马步抡劈棍、20. 翻身马步抡劈棍、21. 上步右撩棍、22. 上步左撩棍、23. 转身仆步摔棍、24. 弓步崩棍

第四段:25. 马步把劈棍、26. 歇步半抡劈棍、27. 左平舞花棍、28. 右平舞花棍、29. 插步下点棍、30. 弓步下点棍、31. 插步下戳棍、32. 提膝拦棍、33. 收势

初级剑术动作名称:预备式:1-4 起式第一段:1.弓步直刺2.回身后劈3.弓步平抹4. 弓步左撩5.提膝平斩6.回身下刺7.挂剑直刺8. 虚部架剑

第二段:1.虚步平劈2.弓步下劈3. 带剑前点4. 提膝下截5.提膝直刺6.回身平崩7. 歇步下劈8. 提膝下点

第三段:1.幷步直刺2.弓步上挑3. 歇步下劈4.右截腕5.左截腕6.跃步上挑7.仆步下压8.提膝直刺第四段:1.弓步平劈2. 回身后撩3.歇步上崩4.弓步斜削5.进步左撩6.进步右撩7.坐盘反撩8.转身云剑收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