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八法则原理与应用

浅谈二八法则原理与应用
浅谈二八法则原理与应用

浅谈二八法则原理与应用

二八法则又称“马特莱法则”,是国际上公认的一种企业法则。经过实践的检验,二八法则是企业提高效率、实现科学系统管理制胜的法宝。二八法则在企业的实际应用中,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环节:

一、“二八管理法则”。企业主要抓好20%的骨干力量的管理,再以20%的少数带动80%的多数员工,以提高企业效率。

二、“二八决策法则”。抓住企业普遍问题中的最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决策,以达到纲举目张的效应。

三、“二八融资法则”。管理者要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经营的重点项目,以此不断优化资金投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二八营销法则”。经营者要抓住20%的重点商品与重点用户,渗透营销,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讲,二八法则实际侧重的是“榜样的力量”。做企业的都知道,企业80%的效益是由20%的核心员工来完成的。这20%的骨干员工在企业中是顶梁柱,也是“鳗鱼效应”的主题,通过他们积极主动的工作与活动,来带动整个团队的活力,从而为为整个企业创造价值。

从企业决策的角度来讲,二八法则主要侧重与抓典型、抓关键问题进行有效、正确的决策,企业的运行过程中,几乎每天都有很多问题需要决策,但是能够左右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企业成败关键问题只有关键的几个,能够善于认清“关键问题”,进行正确的“关键决策”无疑会影响整个企业的发展。我们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人生之路遥远漫长,但是关键的也就是几步,能够影响你一生的命运。因此,抓住企业的关键问题进行正确的决策就象走好人生关键的几步一样重要。

二八法则在企业资金运作中主要体现在:将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投放到关键的项目,

也就是优化投资结构、加快企业资金的周转和利用率。现代化企业拼的是速度,“以速度冲击规模”是现代企业所倡导的全新理念。当你在一味的抱怨自己企业资金不足的时候,早已经有很多企业家把眼光放在了提高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利用率上了。国内曾经涌现出一大批“以速度冲击规模”的典范,当年的TCL,曾经创造了用10亿流动资金,创造出年销售收入150亿的经营奇迹。可见,优化资金投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速度冲击规模”,是企业健康、良性发展的关键。

二八法则在营销环节中,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重点产品,二是重点客户。即企业80%的销售是由20%的重点商品完成的;企业80%的销量是由20%的核心客户完成的。无论是厂家或者商家,都要明白这个道理。比如,我们的冰箱产品线规划,几十款冰箱产品,产品线很长、很丰富,但是丰富的产品线是为了满足不同区域、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但是经过每个月的销售结构统计你会发现,一定是有20%的产品占到总体销量的80%.而我们的客户也是一样,展台上摆放20多款冰箱产品,其实每个月主要销售的也就是那么几款。明白了二八法则在营销中的应用原理至关重要,作为经销商来讲,要根据自己区域的特点,找准核心产品进行主推;作为厂家和代理商来讲,一定要将自己的客户进行A、B、C分类,认清哪些是完成你80%销售任务的核心客户,然后对核心客户进行重点的支持和关注。

关于二八法则的应用,可以说在生活中也无处不在:社会的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中;80%的有效工作是用20%的时间完成的;80%的大房子是被20%的人购买并居住等等……总之,“二八法则”要求管理者在工作中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抓关键人员、关键环节、关键用户、关键项目、关键岗位

二八法则

二八法则 二八法则 黄金比例大家使用的比较多,也比较熟悉。另外还有一个自然法则交易者也应该知道并且要加以研究,这就是二八法则。二八法则也是一个自然法则,或是说是社会法则也可以。 我们先举个有关财富的例子。社会学家经过调查研究后发现,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富人和穷人的比例大概是二比八,20%的富人和80%的穷人,但是20%的富人却掌握了80%的社会财富,而那80%的穷人只拥有社会总财富的20%。 历史上曾经有很多人都认为这不公平,但是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均贫富,只要不是人为地执行强制性的社会财富统一分配制度,我们发现只要只要社会趋于自然稳定,财富分配就一定会趋向于这个比例。在每一场社会革命,改朝换代以后,当社会自然发展达成一种新的动态平衡以后,它又会形成这样一个二八比例。 在我们市场交易中暗含二八法则。比如在各个证券交易市场,通常20%的交易者所拥有的交易量占到80%,80%的交易者所有的资金量只占市场资金总额的20%不到。另外在市场交易的过程当中,通常80%的人亏钱,20%的人赚钱;在20%的赚钱的人当中有80%的人又把钱还给市场,真正能把钱拿住的是20%里的20%……交易的时间越长,赚钱的人越少。如果不相信你们可以自己去调查和研究一番,大致上不会差到那里去。

社会中很多事情大致上都符合这个二八原则。银行和证券期货公司利用这个二八法则重点开发和服务大客户,因为20%的大客户贡献了80%的营业额。 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群之一,他们有一个生存的法宝就是黄金定律,这个黄金定律其实就是犹太人的二八法则,跟二八法则非常相似,但是更加精确,黄金定律的比例是78比22,差不多也是二八比例这个关系,他们认为这是上帝创造的最完美的比例。在生活当中,在生意当中,犹太人都会用这个黄金定律作为指导思想。就是这么一个对自然法则的认识和思维对犹太人的成功起了很大的作用。犹太人的黄金定律可以用几何数学来描述:在一个正方形里面画个内切圆,这两者之间的面积比率的关系就是黄金定律。 当我们了解了二八法则或者是犹太人的黄金定律后,在市场交易中我们就会想到,也许80%的交易都是无效交易,真正有效的交易只有20%;也许市场行情在黄金分割点回调或反弹的可能性也只有20%,80%是随机变化的……我们无法确切知道它们的准确比例,但是我们至少可以确认一点,市场交易和行情演变不存在100%的事情,交易者要善于发现和抓住最重要的20%的那一部分交易。 文章来源:期货实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308835154.html,

8020法则

谁在错用8020法则 Long long ago,具体讲就是百年前宁静的那个夜,一个叫做帕 累托的外国老头儿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80%的社会财富被20% 的人所拥有,而其余80%的人只占有20%的财富。 经济学中这种不平衡性,后来被总结概括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人人拿来说事的“8020”法则。 也称为帕累托效应、最省力法则、不平衡原则、二八定律、重点法则等等。 作为意大利著名的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帕累托一生建树颇多,但真正让他名垂青史、被后人念念不忘的,却是这个简单而充满哲理的法则。 其后的一个世纪,在人们的追捧与演绎中,“8020”法则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社会学家认为:80%的罪行是20%的罪犯所为;心理学家认为:80%的智慧集中在20%的人身上;教育学家认为: 80%的教育资源给了20%的儿童。 甚至有好事者总结,离婚率的80%是由那些20%的人多次离婚 造成的,那些不断再婚又离婚的人们,让大家对婚姻的持久性产生了莫名其妙的悲观。 在企业界,“8020”法则更是得到了无数次的印证。 20%的产品创造了80%的销售额,20%的客户为企业带来了80%

的收益,20%的管理产生了80%的效果。 “8020”法则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它告诉人们,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同等重要。 简单讲,就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可以让你从事倍功半的“地狱”跨越到事半功倍的“天堂”。 但如同任何一种管理理论一样,“8020”法则也不可能万试万灵、包治百病。 对其无限制的滥用,很容易产生狭隘与偏激,这已成为当今许多中国企业的隐含之伤、致命之症。 “8020”引发幼稚病 举一个咨询实践中的案例。 Z企业,把“8020”法则奉若天条,老总每天最常说的词就是“尖刀效应”。 这很好理解,打仗进攻要靠尖刀部队取得突破,企业管理则要通过尖刀效应抓住重点。 他经常问下属的问题是,什么是你的尖刀?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是蕴含禅意、暗有机锋。 往往有如当头棒喝、醍醐灌顶,会让那些准备不足的副总与总监们张口结舌、冷汗直流。 是啊,企业工作千头万绪,何者为轻、何者为重?如果只有精力做好一件事,那么哪一项工作才是重中之重? “尖刀效应”实际上是“8020”法则的中国“山寨版”,颇有异

时间管理的条黄金法则完整版

时间管理的条黄金法则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时间管理的10条黄金法则 进行有效的,必须把握以下十大法则: 细微边界法则 细微边界法则是指时间上的细微差别可能导致最终结果上的巨大差异,即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细微边界法则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因一分之差错过了列车,可能要再花几个小时或更长时间等待下一列;抢救危重病人延误一分钟,可能会夺去病人的生命;而在比赛中慢了一秒钟,就可能与奖牌擦肩而过……细微边界法则在经济领域表现得更为突出,现代市场竞争已经由“大鱼吃小鱼”转变为“快鱼吃慢鱼”,企业间在对市场反应速度上的细微差距,可能导致利润率上的天壤之别。英特尔公司就是因为总能比竞争对手快一步推出性能更高的处理器,成功攫取了CPU市场80%的利润。而那些动作总比别人慢半拍的企业,均难以摆脱最终覆灭的命运。 细微边界法则告诉我们,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有时不在于其是否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辛苦,而在于其是否比别人先行一步。先行一步天地宽,抢先一步,就会领略到别样的风景,就会占尽先机,而办事拖拉、没有时间观念,就可能因一步赶不上,而步步赶不上。为此我们必须增强时间观念,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早谋划、早准备、早着手,这样才会在工作和生活中争取主动;凡事都要打好时间提前量,这样才会避免因一步之差而与成功失之交臂的遗憾。 帕累托法则 帕累托法则又称80/20法则,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帕累托发现的,最初只限定于经济学领域,后来这一法则也被推广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且深为人们所认同。帕累托法则是指在任何大系统中,约80%的结果是由该系统中约20%的变量产生的。例如,在企业中,通常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项目或重要客户;经济学家认为,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心理学家认为,20%的人身上集中了80%的智慧等。具体到领域是指大约20%的重要项目能带来整个工作成果的8 0%。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工作的头20%时间会带来所有效益的80%。 帕累托法则对我们的启示是:大智有所不虑,大巧有所不为。工作中应避免将时间花在琐碎的多数问题上,因为就算你花了80%的时间,你也只能取得20%的成效,出色地完成无关紧要的工作是最浪费时间的。你应该将时间花于重要的少数问题上,因为掌握了这些重要的少数问题,你只花20%的时间,即可取得80%的

各种效应、法则、定律

蝴蝶效应、青蛙现象、鳄鱼法则、鲇鱼效应、羊群效应、刺猬法则、手表定律、破窗理论、二八定律、木桶理论、马太效应,这些你都明白吗?- 1、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2、青蛙现象: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 3、鳄鱼法则: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 4、鲇鱼效应: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这是何故呢?- 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5、羊群效应: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 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6、刺猬法则: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时间管理二八法则 二八时间管理法则(2)

时间管理二八法则二八时间管理法则(2) 时间管理二八法则二八时间管理法则2分出事情的轻重缓急我们先来看一下传统的时间管理法则机械地将事情分为紧急的、重要的、不紧急也不重要的和既紧急又重要的四类,然后依次做出行动的选择。但是,这种做法没有帮人们区分出哪些事情能带来高额的回报,哪些事情根本没有什么价值。这样,在你辛辛苦苦、按部就班地完成所有事情的同时,你也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 我们已经知道,80的收获来自20的时间,80的时间创造了20的成果。看到二八的观点,或许很多人都会感到惊慌,甚至沮丧,他们不敢相信在自己80的工作时间所做的事情,竟然才带来少得可怜的20的工作成绩。于是他们急于想从自己的工作时间表里找出那最有价值的20的时间,并努力地想将它扩大到40、50甚至更大的份额。 但是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有可行的方法,首先你必须要做的就是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时间表。 在你的时间表上记录的密密麻麻的事情中,到底有哪些是有价值的呢你付出的时间去做一些事情,它们给予你什么回报了吗你知道哪些事情对你而言非常重要,去做它能得到丰厚的回报哪些事情又是阻碍你发展和进步的低价值的事情如果我们在时间管理方式里加入一点点的经济学观念的话,就会发现仅仅将所有工

作罗列出来,再把它们一一完成,这并不是最好的时间管理方法。如果我们还想要获得更大的成绩,而不仅仅是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人,就需要抛开那些低价值的活动,将自己宝贵的时间花在高价值的活动上那些真正能给我们的生命带来成功和喜悦的事情。 一旦你发现哪些事情是骗走你宝贵时间的低价值的活动,你一定要像清除衣橱里过时、廉价的旧衣服那样,毫不留情地将它们抛弃,不论在别人眼里它们是多么重要、多么紧急,你都要坚持自己的立场,明白"那是低价值的时间浪费。 我们常常见到的低价值的时间浪费有以下这些情况代替别人而做的事情。比如你的老板让你代替他去参加一个会议,但在这个会议上你既不用发言,也不会获得任何有用的信息,甚至不能结识一些能对你有所帮助的人。 如果按照传统的观点来看,这是老板对你的信任和器重,你一定不能推辞。 但按照二八的法则来看,这对你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你有空闲去去也无妨,不过等你到了规定时间还交不出报告的时候,老板决不会认同你拿这件事来为未完成的工作搪塞。 自己不擅长的事。比如本月员工的工资收入有些变动,许多人拿着工资单来找会计,要求给予解释。 如果按照传统的观点来看,会计有义务给大家解释清楚,因为只有她清楚每个人的税费扣缴情况。

二八定律之感想

读《二八定律》之感想 “付出总有回报吗?”、“一份耕耘总会有一份收获吗?”面对生活中所出现的特例我们不禁会常常反问自己道。是的,付出不一定有回报,同样,一分耕耘不会总有一份收获,亦可能一无所有。 在世界上,大约80%的资源被20%的人口所消耗掉;在公司的客户中,有20%的客户会为公司带来80%的收入;在企业中,20%的员工为企业创造了80%的财富;另外,约有20%的不小心驾驶者是导致80%的交通意外事故的主要元凶;家中20%的地毯面积可能有80%的磨损;生活中80%的时间里,你穿的是所有衣服中的20%;你的电脑80%的故障,是由于20%的原因造成的;字典中,有20%的字会在你一生中组成80%的文句;在考试中,20%的课本知识可以在试题中得到80% 的分数;你20%的朋友,会占去80%你与朋友见面的时间... 这个比例说明了什么,又为什么是20%和80%?带着无数的好奇我阅读了《二八定律》这本书,真的可以说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在他从事经济学的研究时,偶然注意到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他研究发现:大部分的财富流向了小部分人一边,被一小部分人所占有。而且某一小部分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与这一部分人所占财富的份额,具有不平衡的数量关系。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这种不平衡模式会重复出现,具有可预测性。 于是,巴莱多从中归纳了一个简单而惊人的结论:如果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由此可以预测,10%的人所拥有的财富为65%,5%的人享有的财富为50%。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违一般人期望的现象:通常情况下,我们80%的努力,也就是大部分付出的努力,是与我们得到的报酬和成果没有关系,或者说没有直接的关系。80%的收获来自20%的努力,其他80%的力气只带来了20%的结果。 他的这个研究成果就是后来著名的80/20法则,又称巴莱多法则、最省力法则、最不平衡杠杆定律。 此书的第一章节就是要我们打破常规去认识这个世界。确实,在接触到“二八定律”之后再去观察我们生活周边的事情,不难发现“二八定律”无处不在,并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从事“教师”的我知道,在学校里,违反校纪校规次数最多的来

最新最经典营销二八定律的来源与现象精辟剖析

剖析营销二八定律来源与现象 二八定律的来源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偶然注意到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 二八定律 在调查取样中,发现大部份的财富流向了少数人手里。同时,他还从早期的资料中发现,在其他的国家,都发现有这种微妙关系一再出现,而且在数学上呈现出一种稳定的关系。于是,帕累托从大量具体的事实中发现: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即:财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 同时,人们还发现生活中存在许多不平衡的现象。因此,二八定律成了这种不平等关系的简称,不管结果是不是恰好为80%和20%(从统计学上来说,精确的80%和20%出现的概率很小)。习惯上,二八定律讨论的是顶端的20%。而非底部的80%。人们所采用的二八定律,是一种量化的实证法,用以计量投入和产出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二八现象 1.管理学:通常一个企业80%的利润来自它20%的项目;这个80/20定 律被一再推而广之--经济学家说,20%的人手里掌握着80%的财富。有这样两种人,第一种占了80%,拥有20%的财富;第二种只占20%,却掌握80%的财富。 2.心理学:20%的人身上集中了人类80%的智慧,他们一出生就鹤立鸡群。 3.日常生活中的“二八法则”:以下是二八定律在生活中的体现: 20%的人成功------------------80%的人不成功

20%的人用脖子以上赚钱--------80%的人脖子以下赚钱 20%的人正面思考--------------80%的人负面思考 20%的人买时间----------------80%的人卖时间 20%的人找一个好员工----------80%的人找一份好工作 20%的人支配别人--------------80%的人受人支配 20%的人做事业----------------80%的人做事情 20%的人重视经验--------------80%的人重视学历 20%的人认为行动才有结果------80%的人认为知识就是力量20%的人我要怎么做才有钱------80%的人我要有钱我就怎么做20%的人爱投资----------------80%的人爱购物 20%的人有目标----------------80%的人爱瞎想 20%的人在问题中找答案--------80%的人在答案中找问题20%的人在放眼长远------------80%的人只顾眼前 20%的人把握机会--------------80%的人错失机会 20%的人计划未来--------------80%的人早上起来才想今天干嘛20%的人按成功经验行事--------80%的人按自己的意愿行事20%的人做简单的事情----------80%的人不愿意做简单的事情20%的人明天的事情今天做------80%的人今天的事情明天做20%的人如何能办到------------80%的人不可能办到 20%的人记笔记----------------80%的人忘性好 20%的人受成功人的影响--------80%的人受失败人的影响20%的人状态很好--------------80%的人态度不好

销售总监二八法则

80/20法则 80/20法则(The 80/20 Rule),又称为帕累托法则、帕累托定律、最省力法则或不平衡原则、犹太法则。此法则是由约瑟夫·朱兰(Joseph M. Juran)根据维尔弗雷多·帕累托本人当年对意大利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产的观察而推论出来的。 80:20法则只是帕累托分布函数在特定常数时的一个特定值,其他极端的还有64:4等,在财富分配方面,意味着80%的财富被20%的人拥有,或者64%的财富属于4%的人。 财富按帕累托函数分布,但社会福利的目标是令这个函数变得尽量扁平,不是那么陡峭,令财富的分配不那么极端。 80/20的法则认为: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努力和报酬之间本来存在着无法解释的不平衡。一般来说,投入和努力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 ?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 ?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 一般情形下,产出或报酬是由少数的原因、投入和努力所产生的。原因与结果、投入与产出、努力与报酬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不平衡的。若以数学方式测量这个不平衡,得到的基准线是一个80/20关系;结果、产出或报酬的80%取决于20%的原因、投入或努力。例如,世界上大约80%的资源是由世界上15%的人口所耗尽的;世界财富的80%为25%的人所拥有;在一个国家的医疗体系中,20%的人口与20%的疾病,会消耗80%的医疗资源。80/20原则表明在投入与产出、原因与结果以及努力与报酬之间存在着固有的不平衡。这说明少量的原因、投入和努力会有大量的收获、产出或回报。只有几件事情是重要的,大部分都微不足道。 80/20关系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基准。一个典型的模式表明,80%的产出源自20%的投入;80%的结论源自20%的起因;80%的收获源自20%的努力。 80/20原则包含在任何时候对原因的静态分析,而不是动态的。使用80/20原则的艺术在于确认哪些现实中的因素正在起作用并尽可能地被利用。 80/20这一数据仅仅是一个比喻和实用基准。真正的比例未必正好是80%:20%。80/20原则表明在多数情况下该关系很可能是不平衡的,并且接近于80/20。 80/20原则极其灵活多用。“它能有效地适用于任何组织、任何组织中的功能和任何个人工作。”它最大的用处在于:当你分辨出所有隐藏在表面下的作用力时,你就可以把大量精力投入到最大生产力上并防止负面影响的发生。 80/20法则专家告诉我们,要遵守下列事项: 鼓励特殊表现,而非赞美全面的平均努力; 寻求捷径,而非全程参与; 选择性寻找,而非巨细无遗的观察; 在几件事情上追求卓越,不必事事都有好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找人来负责一些事务,我们可以让园艺师、汽车工人、装潢师和其他专业人士来发挥最大的效益,不需事必躬亲; 小心选择事业和雇员,如果可能,就自己当老板; 只做我们最能胜任且最能从中得到乐趣的事; 从生活的深层去探索,找出那些关键的20%,以达到80%的好处; 平静,少做一些,锁定少数能以80/20法则完成的目标,不必苦苦追求所有机会。当我们处于创造力巅峰,幸运女神眷顾的时候,务必善用这少有的“幸运时刻”。

时间管理四大法则(精简版)

时间管理四大法则 第一法则:合理规划时间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养成计划性的工作习惯是进行时间管理的关键。在开展一天的工作之前,要对当天要做的事情进行规划。在座工作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进行目标管理,对一天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对一天要做什么事情,做到何种程度要心中有数。制定目标时要注意目标的可行性,可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把目标分解为:力保目标,力争目标和理想目标。 2、注意目标的单一性。不要在同一时间段内制订太多的目标,以免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要学会集中时间和资源打歼灭战,做好一件事再去做另一件事。 3、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确定处理的优先顺序。营销人员应根据行业性质、产品特点和公司的营销模式准确的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归类分析。按照紧急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的四象限法则,做出自己的每日行动计划指南表。 重要且紧急的事情优先处理;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提早规划;紧急不重要的事情进行授权;不紧急不重要的事情尽量推掉。同时通过计划性的工作,逐步减少紧急不重要的事情出现的频率。 第二法则:强力支配时间。 一旦做好计划,就要按照计划的时间不折不扣的推进。对自己的时间实行表格管理,随时检核。虽然一开始会有各种各样的突发性情况出现,但是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各项工作就会逐步走上轨道,各种意外状况也会逐渐减少。 第三法则:集腋成裘 作为一个销售人员,必不可免地会有一部分时间浪费在车上和卖场的会客室里。当年的欧阳修读书有“三上”之说,即:马上、厕上、枕上。如果我们的销售人员都学习古人的这种精神,把在公交车上和等待经销商会见的时间都利用起来。了解行业态势,学习产品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既实现了个人的增值又促进了工作的完成! 第四法则:高效压缩 高效压缩就是指通过心态的改善和技能的提升,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办事效率。如果一个销售人员,能够拥有良好的心态,满怀激情地投入工作,并且在工作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销售技巧。普通销售人员一个月才能搞定的客户,他只要两个礼拜,自然有时间腾出手来做其它的事情。长时间的累积下来,业绩当然会出类拔萃,时间上也显得游刃有余。

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又名80/20定律、帕累托法则(Pareto‘s principle)也叫巴莱特定律、朱伦法则(Juran's Principle)、关键少数法则(Vital FeRule)、不重要多数法则(Trivial Many Rule)最省力的法则、不平衡原则等,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及企业管理学等。 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 理论来源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者巴莱多偶然注意到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在调查取样中,发现大部分的财富流向了少数人手里。同时,他还从早期的资料中发现,在其他的国家,都发现有这种微妙关系一再出现,而且在数学上呈现出一种稳定的关系。于是,帕累托从大量具体的事实中发现: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即:财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 同时,人们还发现生活中存在许多不平衡的现象。因此,二八定律成了这种不平等关系的简称,不管结果是不是恰好为80%和20%(从统计学上来说,精确的80%和20%出现的概率很小)。习惯上,二八定律讨论的是顶端的20%,而非底部的80%。人们所采用的二八定律,是一种量化的实证法,用以计量投入和产出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1] 分析方法 80/20分析法检验两组类似数据之间的关系,并用来改变它们所描述的关系。一个主要用途是去发现该关系的关键起因——20%的投入就有80%的产出,并在取得最佳业绩的同时减少资源损耗。 假如20%喝啤酒的人喝掉70%的啤酒,那么这部分人应该是啤酒制造商注意的对象。尽可能争取这20%的人来买,最好能进一步增加他们的啤酒消费。啤酒制造商出于实际理由,可能会忽视其余80%喝啤酒的人,因为他们的消费量只占30%。 同样的,当一家公司发现自己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顾客时,就该努力让那20%的顾客乐意扩展与它的合作。这样做,不但比把注意力平均分散给所有的顾客更容易,也更值得。

定律大全效应大全

墨菲定律(Murphy's Law) “墨菲定律”(Murphy's Law)亦称莫非定律、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语。 “墨菲定律”: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比如你衣袋里有两把钥匙,一把是你房间的,一把是汽车的,如果你现在想拿出车钥匙,会发生什么?是的,你往往是拿出了房间钥匙。 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 经过多年,这一“定律”逐渐进入习语范畴,其内涵被赋予无穷的创意,出现了众多的变体,“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If any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会出错的,终将会出错)”、“笑一笑,明天未必比今天好。”“东西越好,越不中用”、“别试图教猪唱歌,这样不但不会有结果,还会惹猪不高兴!” “墨菲定律”的原话是这样说的: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选择,而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 根据“墨菲定律”,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近半个世纪以来,“墨菲定律”曾经搅得世界人心神不宁,它提醒我们: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高明,我们将要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事故照旧还会发生,永远会发生。“墨菲定律”忠告人们:面对人类的自身缺陷,我们最好还是想得更周到、全面一些,采取多种保险措施,防止偶然发生的人为失误导致灾难和损失。归根到底,“错误”与我们一样,都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狂妄自大只会使用使我们自讨苦吃,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接受错误,并不断从中学习。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在街上准备拦一辆车去赴一个时间紧迫的约会,你会发现街上所有的出租车不是有客就是根本不搭理你,而当你不需要租车的时候,却发现有很多空车在你周围游弋,只待你的一扬手,车随时就停在你的面前。如果一个月前在浴室打碎镜子,尽管仔细检查和冲刷,也不敢光着脚走路,等过了一段时间确定没有危险了,不幸的事还是照样发生,你还是被碎玻璃扎了脚。如果你把一片干面包掉在你的新地毯上,它两面都可能着地。但你把一片一面涂有果酱的面包掉在新地毯上,常常是有果酱的那面朝下。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容易犯错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论科技多发达,事故都会发生。而且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高明,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所以,我们在事前应该是尽可能想得周到、全面一些,如果真的发生不幸或者损失,就笑着应对吧,关键在于总结所犯的错误,而不是企图掩盖它。

二八定律及其应用

二八定律及其应用 二八定律名词解释:二八定律又名帕累托定律,也叫巴莱多定律、80/20定律、最省力的法则、不平衡原则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明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法则。 来由: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偶然注意到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在调查取样中,他发现大部份的财富流向了少数人手里。同时,他还发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其他的国家,从早期的资料中,都发现有这种微妙关系一再出现,而且在数学上呈现出一种稳定的关系。 于是,帕累托从大量具体的事实中发现: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即:财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同时,人们还发现生活中存在许多不平衡的现象。因此,二八定律[1]成了这种不平等关系的简称,不管结果是不是恰好为80%和20%(从统计学上来说,精确的80%和20%不太可能出现)。习惯上,二八定律讨论的是顶端的20%,而非底部的80%。后人对于帕累托的这项发现给予了不同的命名,例如,巴莱多定律、80/20定律、最省力的法则、不平衡原则等。以上这些名称,在本词条中统称为二八定律。今天人们所采用的二八定律,是一种量化的实证法,用以计量投入和产出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定律模式:80/20定律,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统计学家、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提出的,他指出:在任何特定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占多数,因此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子即能控制全局,这个原理经过多年的演化,已变成当今管理学界所熟知的二八法则——即80%的公司利润来自20%的重要客户,其余20%的利润则来自80%的普通客户。 有人说:“美国人的金钱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为什么?犹太人认为,存在一条78∶22宇宙法则,世界上许多事物,都是按78∶22这样的比率存在的。比如空气中,氮气占78%,氧气及其他气体占22%。人体中的水分占78%,其他为22%等等(注:现代医学认为成年人人体中的水分占65%,其他为35%)。而自己则把精力集中到最有希望的客户上。不久,他一个月就赚到了1000美元。穆尔学会了犹太人经商的二八法则,连续九年从不放弃这一法则,这使他最终成为凯利—穆尔油漆公司的董事长。 不仅犹太人是这样,许多世界著名的大公司也非常注重二八法则。比如,通用电气公司永远把奖励放在第一,它的薪金和奖励制度使员工们工作得更快、也更出色,但只奖励那些完成了高难度工作指标的员工。摩托罗拉公司认为,在100名员工中,前面25名是好的,后面25名差一些,应该做好两头人的工作。对于后25 人,要给他们提供发展的机会;对于表现好的,要设法保持他们的激情。诺基亚公司也信奉二八法则,为最优秀的20%的员工设计出一条梯形的奖励曲线。 应用广泛:巴莱多定律(也叫二八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 生活中普遍存在“二八定律”。商家80%的销售额来自20%的商品,80%的业务收入是由20%的客户创造的;在销售公司里,20%的推销员带回80%的新生意,等等;“二八现象”竟如“黄金分割”一样普遍。 二八定律:你开发客户的分类,也就是说:你花8成精力去开发大客户,花2成精力去开发小客户,这样大小客户兼得,你的业务就会省时间省精力,二八定律是销售行业的潜规律。 大多数人只是为了求生存,而没有把工作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做,并且有的尽力了不一定能成功,最终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创造百分之八十的销售业绩。. 企业80%的利润来源于20%的大客户或者忠实客户 80/20法则不仅在经济学、管理学领域应用广泛,它对我们的自身发展也有重要启示。让我们学会避免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琐事上,要学会抓主要矛盾。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要想真正“做好每一件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要学会合理分配我们的时间和精力。要想面面俱到还不如重点突破。把80%的资源花在能出关键效益的20%的方面,这20%的方面又能带动其余80%的发展。 应对策略: 目标:进入20%。 计划:要遵守下列事项:鼓励特殊表现,而非赞美全面的平均努力;寻求捷径,而非全程参与;选择性寻找,而非巨细无遗的观察;在几件事情上追求卓越,不必事事都有好表现;不必苦苦追求所有机会。当我们处于创造力巅峰,幸运女神眷顾的时候,务必善用这少有的“二八定律”。 行动:行动开始行动,注意坚持。 管理学定律特点:定律的特点,是可证,而且已经被不断证明。 管理学范畴有一个著名的80/20定律,它说,通常一个企业80%的利润来自它20%的项目;这个80/20定二八定律图示:律被一再推而广之--经济学家说,20%的人手里掌握着80%的财富。有这样两种人,第一种占了80%,拥有20%的财富;第二种只占20%,却掌握80%的财富。为什么呢?原来,第一种人每天只会盯着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典原理法则效应

【导语】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原理法则效应,做好公基备考的全方位工作。 蝴蝶效应: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鳄鱼法则: 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鲇鱼效应: 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这是何故呢? 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羊群效应: 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 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刺猬法则: 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刺猬法则主要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时却无

蝴蝶效应青蛙现象鳄鱼法则鲶鱼效应手表定律木桶原理刺猬法则二八定律破窗原理

1、蝴蝶效应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蝴蝶效应”的复杂连锁效应,每天都可能在我们身上发生,我们不可能回到以前去改变我们的过去、改变我们的未来,我们需要的是正确地把握我们的现在,也许,以后的结果就会趋向于好的方面,而走错一步你可能短时间无法发现,但是几十年后断送的,就不仅是你的未来,而是更多。 蝴蝶效应对我们工作中的另一个启示是:细节决定成败。古英格兰有一首著名的名谣:“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丢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丢了一个国家。”古人说得好:“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注重训练和提高自我的洞察力,认真做好、做细每一件事,经过一点一滴的积累,最后才能走上成功之路。 2、青蛙现象 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

时代光华-时间管理的法则试题及答案

时代光华时间管理的法则 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根据效能管理法,处理四类事件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A A→C→B→D B A→B→D→C C A→B→C→D D B→C→A→D 正确答案: C 2. 工作中A类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是:√ A A类事件难以解决,容易堆积所致 B由B类事件转化而来 C大量C类事件占用了处理B类事件的时间 D将时间浪费在D类事件上 正确答案: C 3. 在合理的时间分配中,应该将最多的时间留给四类事件中的:√ A A类事件 B B类事件 C C类事件 D D类事件 正确答案: B 4. 艾森豪威尔认为应该如何对待C类事件:√ A本人立即干 B委派他人 C扔进废纸篓 D战略计划

正确答案: B 5. 以下哪个方法不是艾维?李提出的:√ A效率法 B效能法 C 10分钟6件事效率法 D 4D原则 正确答案: D 6. 使用一周时间运筹法时,横坐标代表的是:√ A星期时间 B小时时间 C重要性 D紧急性 正确答案: A 7. 办公室的5S包括整理、整顿、清扫与:√ A清洁、素养 B美化、清洁 C艺术、素养 D清洁、艺术 正确答案: A 8. 以下选项不符合办公室5S行动的有:√ A定期更新日用品 B将杂志、个人照片摆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C只放置一把椅子 D用不同颜色的标签标记文件

正确答案: B 9. 二八原理的提出者是:√ A艾维?李 B艾森豪威尔 C伯纳姆 D帕累托 正确答案: D 10. 对于B类事件,4D原则认为应该:√ A Do it now B Delegate C Do it later D Don’t do it 正确答案: C 判断题 11. 人们制定计划之后的一个月里,普遍现象是实施计划的有效性越来越高。√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12. 办公室的5S中的整顿是指让清除办公室的杂物。√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13.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浪费时间的往往不是大块的工作,而是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 正确 错误

浅谈二八法则原理与应用

浅谈二八法则原理与应用 二八法则又称“马特莱法则”,是国际上公认的一种企业法则。经过实践的检验,二八法则是企业提高效率、实现科学系统管理制胜的法宝。二八法则在企业的实际应用中,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环节: 一、“二八管理法则”。企业主要抓好20%的骨干力量的管理,再以20%的少数带动80%的多数员工,以提高企业效率。 二、“二八决策法则”。抓住企业普遍问题中的最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决策,以达到纲举目张的效应。 三、“二八融资法则”。管理者要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经营的重点项目,以此不断优化资金投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二八营销法则”。经营者要抓住20%的重点商品与重点用户,渗透营销,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讲,二八法则实际侧重的是“榜样的力量”。做企业的都知道,企业80%的效益是由20%的核心员工来完成的。这20%的骨干员工在企业中是顶梁柱,也是“鳗鱼效应”的主题,通过他们积极主动的工作与活动,来带动整个团队的活力,从而为为整个企业创造价值。 从企业决策的角度来讲,二八法则主要侧重与抓典型、抓关键问题进行有效、正确的决策,企业的运行过程中,几乎每天都有很多问题需要决策,但是能够左右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企业成败关键问题只有关键的几个,能够善于认清“关键问题”,进行正确的“关键决策”无疑会影响整个企业的发展。我们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人生之路遥远漫长,但是关键的也就是几步,能够影响你一生的命运。因此,抓住企业的关键问题进行正确的决策就象走好人生关键的几步一样重要。 二八法则在企业资金运作中主要体现在:将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投放到关键的项目,

也就是优化投资结构、加快企业资金的周转和利用率。现代化企业拼的是速度,“以速度冲击规模”是现代企业所倡导的全新理念。当你在一味的抱怨自己企业资金不足的时候,早已经有很多企业家把眼光放在了提高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利用率上了。国内曾经涌现出一大批“以速度冲击规模”的典范,当年的TCL,曾经创造了用10亿流动资金,创造出年销售收入150亿的经营奇迹。可见,优化资金投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速度冲击规模”,是企业健康、良性发展的关键。 二八法则在营销环节中,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重点产品,二是重点客户。即企业80%的销售是由20%的重点商品完成的;企业80%的销量是由20%的核心客户完成的。无论是厂家或者商家,都要明白这个道理。比如,我们的冰箱产品线规划,几十款冰箱产品,产品线很长、很丰富,但是丰富的产品线是为了满足不同区域、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但是经过每个月的销售结构统计你会发现,一定是有20%的产品占到总体销量的80%.而我们的客户也是一样,展台上摆放20多款冰箱产品,其实每个月主要销售的也就是那么几款。明白了二八法则在营销中的应用原理至关重要,作为经销商来讲,要根据自己区域的特点,找准核心产品进行主推;作为厂家和代理商来讲,一定要将自己的客户进行A、B、C分类,认清哪些是完成你80%销售任务的核心客户,然后对核心客户进行重点的支持和关注。 关于二八法则的应用,可以说在生活中也无处不在:社会的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中;80%的有效工作是用20%的时间完成的;80%的大房子是被20%的人购买并居住等等……总之,“二八法则”要求管理者在工作中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抓关键人员、关键环节、关键用户、关键项目、关键岗位

各种效应大全

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鳄鱼法则: 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鲇鱼效应: 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这是何故呢? 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羊群效应: 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 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刺猬法则: 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