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国考中你应该知晓的统计术语

资料分析——国考中你应该知晓的统计术语
资料分析——国考中你应该知晓的统计术语

资料分析——国考中你应该知晓的统计术语
资料分析在国家公务员考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分值重、题型复杂,是 考试中考生比较棘手的一个模块。但其在考试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容忽视的,行测 要想考高分, 资料分析必须要做好。而在实际考试中很多同学都是因为对统计术 语的不熟悉导致题目看不懂或者列错式子, 那么下面给大家总结了在国家公务员 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统计术语, 以方便同学们在备考时快速了解掌握,从而在做资 料分析题目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期与基期
资料中作为对比参照的时期称为基期,而相对于基期的时期称为现期。 描述基期的具体数值我们称之为基期量,描述现期的具体数值我们称之为现期量。 ※注:基期是个广义概念,不仅可以表示时间,也可以表示范围。
百分数与百分点
百分数是用一百做分母的分数, 在数学中用“%”来表示, 在文章中一般都写作“百分之多 少”。 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增速、指数等)的变动幅度。 【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占的比重由 1992 年的 21.8%下降到 1993 年的 18.2%。1993 年比 1992 年下降 3.6 个百分点(18.2-21.8=-3.6);但不能说下降 3.6%(来 源于国家统计局)。
同比与环比
同比:与历史同期相比较。 如:今年六月与去年六月相比较;十二五期间前两年与十一五期间前两年相比较。 环比:指“与紧紧相邻的上个统计周期相比较”,包括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年环比 等。 如:今年六月与今年五月相比较;今年第一季度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较。

增长量
增长量是指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增长(或减少)的绝对量。 【例】2012 年 3 月份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 10000 亿美元,4 月份为 11500 亿美元。 则 2012 年 4 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环比增长_1500_亿美元。
增长率(减少率)
增长率是指现期值与基期值之间进行比较的一种相对指标。 “减少率”本质是一种未带负号的“增长率” 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增长量÷基期量 = 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 【提示】1.增长率在报表中还被称为增速或增幅。 一般情况下,三者含义相同;特殊语境下,增幅还可以指具体数值的增加,例如:某企 业 9 月份的产值和上月相比,有了 200 万元的增幅,这里增幅就是指具体数值的增加。 2.增速较小的时候, 例如增长 8%通常都用百分数表示; 增速较大的时候, 例如增长 280% 时,通常不用百分数表示,而是写成增长 2.8 倍。
发展速度
它是反映某种社会现象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它是现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 计算公式为: 发展速度=末期量÷基期量=增长率+100%。
平均数
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 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 据的个数所得的商。 计算公式为: 平均数=总数÷总份数

平均增长量
平均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的逐期增长量的平均数, 它表明信息在一定时段内平均每期增 加(减少)的数量。 计算公式为:
平均增长量= 末期值-初期值 间隔年份
注:间隔年份=(末期值年份-初期值年份)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 2005 年为 33970 万人,2009 年减少到 29708 万人;第二产业就 业人员 2005 年为 18084 万人, 2009 年增加到 21684 万人; 第三产业就业人员 2005 年为 23771 万人,2009 年增加到 26603 万人。 【例】2009 年末与 2005 年末相比,我国第二产业人员年均增加____900____万人。
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增长速度是反映某种信息在一个较长时期中逐期递增的平均速度, 通常以百分数形 式表示。 计算公式: 末期值=初期值×(1+年均增长率)n 当增长率较小时,我们可以采用如下公式进行近似计算:a(1+x)n≈a(1+nx) 当增长率较大时,基本采取代入排除法求解 【例】某公司 2013 年销售额为 3 亿元,预计销售额年均增长率为 2%,则 2016 年销售 额为_3.18__亿元。
比重
比重是指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
比重= 部分值 , 部分值 , 整体值 ?比重=部分值 整体值 ? 比重 整体值
顺差、逆差
顺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大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 易顺差(又称净出口额、出超) 。

逆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小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 易逆差(又称净进口额、入超) 。 据海关统计,2011 年 1—9 月,某省实现进出口总额 293.8 亿美元。其中,出口 150.5 亿美元,增长 28.8%,高出全国出口增速 6.1 个百分点;进口 143.3 亿美元,增长 1.1 倍,高 出全国进口增速 85.8 个百分点。 【例 15】 (山西 2014-103)2011 年 1—9 月,该省进出口贸易状况为(A) 。 A. 顺差 7.2 亿美元 C. 顺差 8.2 亿美元 B. 逆差 7.2 亿美元 D. 逆差 8.2 亿美元
成数与翻番
成数:几成相当于十分之几。 翻番:“番”是按几何级数计算的,“倍”是按算术级数计算的。 翻一番为原来的 2 倍;翻二番为原来的 4 倍;翻三番为原来的 8 倍。依此类推,翻 n 番为原来的 2n 倍。
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的缩写, 也即国内生产总值。 它是指一个国家 (或 GDP 是英文 地区) 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 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国内生产总值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一个国 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就是三大产业的增加值之和。
三次产业
三次产业: 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 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 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 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 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 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 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 。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 ,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

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资料分析统计术语

统计术语 一、增量(增长量)、增速(增长速度)、增长率与增幅 增量:增长的绝对量(也作增长量)=末期量-基期量 增速:增长的相对量(也作增长速度)=(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增长率:与增速的计算式相同。 增幅:与增速的计算式相同。 【例】某地区去年的人口为45 万人,而今年的人口为54 万人。则今年该地区人口的 增长量为9万人(=54-45),增长率为20%(=(54-45)÷45)。 类似的,可以定义减少量、减少率、减幅等概念。 减少量:=基期量-末期量 减少率:=(基期量-末期量)÷基期量 【例】某地区前年的人口为50 万人,而去年的人口为45 万人。则去年该地区人口的 减少量为5万人(=50-45),减少率为10%(=(50-45)÷50)。 【注】从减少量和减少率的定义容易发现,所谓减少了5 万人,即增加了(-5)万人 减少率为10%,即增长率为(-10%) 二、百分数与百分点 百分数:n%即n/100 【例】某国去年粮食产量为150 万吨,今年粮食增产了30 万吨,则今年粮食增产20%(30÷150×100%)百分点:n个百分点,即n%即n/100 (注意百分点不带百分号) 【例】某国今年粮食增产20%,去年增产了12%,则粮食的增长率提高了8 个百分点(20%-12%=8%)【注】实际量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数”表示,需要先相减后再除以基期值(即增长率);增长率(或比例)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点”表示,只需要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再除以基期值。 三、同比与环比 同比:与上一年的同一期相比 环比: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 【例】如现期为2008年8月,则同比指相对2007年8 月的变化,环比指相对2008年7 月的变化。特别的,相对于2008年1月,其环比指相对2007 年12 月的变化。 十大核心要点 核心要点一:时间表述要点提示 资料分析材料当中出现的大量统计性数据往往是与时间相关联的,因此“时间表述”是资料分析试题当中极其重要的关键信息。国家及地方考试题当中在“时间表述”上做文章的情况非常的普遍,并且也越来越隐蔽化,更是广大考生在匆忙答题时特别容易忽略而掉入陷阱的常见盲区。 “时间表述”五大考点 一、问题里所问到的时间点与材料中所涉及的时间点并未完全吻合。比如问题问到的年份是材料所提供年份的“去年”、“前年”或者“明年”之类。 二、问题里所问到的时间段与材料中所涉及的时间段并未完全吻合。比如材料中提供的是2001~2007 年的数据,但问题只问到2002~2006 年的数据。 三、问题里所问到的时间与材料中所涉及的时间存在包含关系。比如材料中提供的是2007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但问题问到的是2007年的数据;或者反过来。 四、考生往往只将“年份”理解为“时间表述”,容易忽略诸如月份、季度、半年等其他“时间表述”。 五、材料当中所提供的时间的表述方式或者表达顺序有可能存在和常规不一致的地方,需要考生特别留心。核心要点二:单位表述 要点提示

国考行测真题:资料分析(副省级)第五部分

第五部分资料分析 所给出的图、表、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材料题 116.2018年中国在线旅游收入约占旅游业总收入的: A.20% B.25% C.12% D.16% 117.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收入同比约增长多少万亿元? A.0.15

B.0.20 C.0.25 D.0.30 118.中国在线旅游收入中,2014年占中国旅游业总收入比重高于上年水平的包括: A.仅在线交通预订 B.在线交通预订、在线住宿预订、在线度假旅游预订 C.仅在线交通预订、在线住宿预订 D.仅在线交通预订、在线度假旅游预订 119.以下折线图反映了2014~2018年间哪项收入同比增量的变化趋势? A.在线住宿预订

B.旅游业总体 C.在线度假旅游预订 D.在线交通预订 120.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2014~2018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超过25万亿元 B.2014~2016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增速逐年递增 C.2016年中国在线交通预订收入同比增速快于上年水平 D.如保持2018年同比增量,中国在线住宿预订收入将在2023年首超3000亿元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21~125题。

121.2016~2018年,全国茶叶产量之和比2013~2015年产量之和增加了:

A.100~150万吨之间 B.不到100万吨 C.超过200万吨 D.150~200万吨之间 122.2007~2018年间,全国茶园面积首次超过200万公顷的年份,当年茶园单位面积茶叶产量比上年: A.下降了10%以上 B.下降了不到10% C.增加了10%以上 D.增加了不到10% 123.2018年全国产茶省份中,有几个省份的茶园单位面积茶叶产量高于1吨/公顷? A.5 B.4 C.7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资料分析(副省级)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资料分析(副省级) 导语】2020年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已结束,将在考后为广大考生提供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资料分析),供考生们参考学习!想要了解更多关于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合格分数线等最新资讯,敬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第五部分资料分析 所给出的图、表、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材料题 116.2018年中国在线旅游收入约占旅游业总收入的: A.20% B.25% C.12% D.16% 117.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收入同比约增长多少万亿元? A.0.15 B.0.20 C.0.25 D.0.30 118.中国在线旅游收入中,2014年占中国旅游业总收入比重高于上年水平的包括: A.仅在线交通预订 B.在线交通预订、在线住宿预订、在线度假旅游预订 C.仅在线交通预订、在线住宿预订

D.仅在线交通预订、在线度假旅游预订 119.以下折线图反映了2014~2018年间哪项收入同比增量的变化趋势? A.在线住宿预订 B.旅游业总体 C.在线度假旅游预订 D.在线交通预订 120.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2014~2018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超过25万亿元 B.2014~2016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增速逐年递增 C.2016年中国在线交通预订收入同比增速快于上年水平 D.如保持2018年同比增量,中国在线住宿预订收入将在2023年首超3000亿元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21~125题。 121.2016~2018年,全国茶叶产量之和比2013~2015年产量之和增加了: A.100~150万吨之间 B.不到100万吨 C.超过200万吨 D.150~200万吨之间 122.2007~2018年间,全国茶园面积首次超过200万公顷的年份,当年茶园单位面积茶叶产量比上年: A.下降了10%以上 B.下降了不到10% C.增加了10%以上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习题及答案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习题及答案 2008年,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分 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0.6%,二季度增长10.1%,三季度增长9.0%,四季度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9%,增速比上年回落5.6 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11.6%、15.8%和15.0%。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291亿元,比上年增加25.5%,增速 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8167亿元,增 长26.1%,加快0.3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4124亿元,增长 21.5%。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256亿元,增长54.5%;第二产 业投资65036亿元,增长28.0%;第三产业投资80875亿元,增长 24.1%。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城镇投资分别增长21.3%、33.5%和26.7%。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05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9%。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增速 比上年加快4.8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3735亿元,增长22.1%,加快 4.9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4753亿元,增长20.7%,加快4.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91199亿元,增长21.5%;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15404亿元, 增长24.7%。 1.2006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A.76384.5亿元 B.89217.1亿元 C.92883.6亿元

资料分析最全公式

资料分析 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1、统计术语 ◆现期与基期 资料题目中,作为对比参照的时期称为基期,而相对于基期的为现期。 描述基期的具体数值我们称之为基期量,描述现期的具体数值我们称之为现期量。 ◆同比与环比 同比:与历史同期相比较 如:今年五月与去年五月相比较;今年第一季度与去年第一季度相比较;今年上半年与去年上半年相比较。 环比:环比实际上即指“与紧紧相邻的统计周期相比较”,包括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年环比等。 【例1】2009年全年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8288.8亿元,增长18.9%,增幅

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 【例2】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为9848万吨,同比增长5.3%,上年同期为下降1%。 ◆增长率 增长率指的是现期与基期的差值与基期之间的比较。 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特别提示】 增速、增幅:一般情况下,均与增长率相同。(但在特殊语境下,增幅是指具体数值的增加,例如:某企业9月份的产值和上月相比,有了200万元的增幅,这里增幅就是指具体数值的增加。) 【判别特征】: 增长率:(现在)……比(过去)……增长(下降)……% 式子1:给基期值,现期值,求增长率?增长率=; 式子2:给基期值,增长率,求现期值?现期值=基期值×(1+增长率);

式子3:给现期值,增长率,求基期值?基期值=。 【例1】1959年与1958年比较,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 A. 提高了151.8% B. 提高了51.8% C. 提高了251.8% D. 提高了105% ◆百分数与百分点 增长率之间的计算只能用百分点,不能用百分数。 【例1】与上年同期相比,2010年6月汽车零售同比增幅() A.回落42.3个百分点 B.加快42.3个百分点 C.回落42.3% D.加快42.3%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

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 习题及答案2008年,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 9.0 %。分 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0.6%,二季度增长10.1%,三季度增长9.0%,四季度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9%,增速比上年回落5.6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11.6%、15.8%和15.0%。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291亿元,比上年增加25.5%,增速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8167亿元,增长26.1%,加快0.3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4124亿元,增长 21.5%。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256亿元,增长54.5%;第二产业投资65036亿元,增长28.0%;第三产业投资80875亿元,增长 24.1%。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城镇投资分别增长21.3%、33.5%和26.7%。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05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9%。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增速比上年加快4.8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35亿元,增长22.1%,加快4.9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4753亿元,增长20.7%,加快4.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91199亿元,增长21.5%;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15404亿元,增长24.7%。 1.2006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A.76384.5亿元 B.89217.1亿元 C.92883.6亿元

2013国考资料分析试题及答案

资料分析试题 2013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每日一练(1) 【例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一5题。 200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663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263所,比上年增加355所,成人高等学校400所,比上年减少13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079所,高职(专科)院校1184所。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96个;其中高等学校479个,科研机构317个。 全国招收研究生44.64万人,比上年增加2.78万人,增长6.64%;其中博士生5.98万人,硕士生38.67万人。在学研究生128. 30万人,比上年增加8.80万人,增长7.36%;其中博士生23.66万人,硕士生104.64万人。毕业研究生34. 48万人,比上年增加3.3万人,增长10.58%;其中博士生4.37万人,硕士生30.11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07.66万人,比上年增加41.74万人;在校生2021.O2万人,比上年增加136. 12万人,增长7.22%;毕业生511.95万人,比上年增加64. 16万人,增长14.33%。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02.56万人,在校生548. 29万人,毕业生169. 09万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988.82万人次,取得毕业证书55.19万人。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平均规模为8679人。 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05.10万人,比上年增加7.6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23. 75万人,比上年增加 6.92万人。生师规模比为1 7.23:1。成人高等学校教职工 8.99万人,比上年减少4.6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32万人,比上年减少2.7万人。 1.2008年全国本科院校占普通高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总和的比例为( )。 A.47.7% B.52.3% C.40.5% D.44.5% 2.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的总数为( )所。 A.2675 B.2321 C.2309 D.2250 3.2008年下列数据增幅最大的是( )。

2019国考资料分析解析

2019 年资料分析解析 【题号】2019-国家-116. 【答案】B 【知识点】平均数计算 【扩展知识点】多平均数 【细分知识点】 【解题思路】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平均数计算。根据图 1 可知,2017 年 7~9 月全国进口药品数量分别为 1.1、1.2、1.1 万吨,根据图 2 可知,进口药品金额分别为 19.6、23.8、21.9 亿美元。 第二步,2017 年第三季度全国平均每吨进口药品单价为19.6 + 23.8 + 21.9 = 65.3 ≈ 19 万 1.1 + 1.2 + 1.1 3.4 美元。因此,选择 B 选项。 【题号】2019-国家-117. 【答案】C 【知识点】增长率计算 【扩展知识点】增长率 【细分知识点】 【解题思路】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计算,根据图 2 可知,2017 年 5 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 27.8 亿美元,同比增长 54.4%;2017 年 4 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 18.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2%。 第二步,2016 年 5 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为 27.8 ≈ 27.8 ≈ 18 亿美元,2016 年 4 月全 1 + 54.5% 1.55 国进口药品金额为 18.8 ≈ 18.8 ≈ 17 亿美元。 1 + 12.2% 1.1 2 第三步,2016 年 5 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环比增速为18 - 17 ≈ 1 ≈ 6% 。因此,选择 C 选 项。 【题号】2019-国家-118. 【答案】C 【知识点】简单比较 【扩展知识点】读数类 【细分知识点】 【解题思路】 17 17

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比较,根据图 1 折线可知,2017 年 6~12 月全国进口药品数量同比增速分别为 5.6%、1.0%、13.3%、8.2%、7.0%、21.5%、?3.0%,下半年只需判定 7~12 月即可。 第二步,比较可知,全国进口药品数量同比增速低于上月水平的分别为:7 月、9 月、10 月、12 月,共 4 个。因此,选择 C 选项。 【题号】2019-国家-119. 【答案】D 【知识点】增长率比较 【扩展知识点】增长率读数 【细分知识点】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增长率比较。根据图 2 可知,2017 年9~12 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分别为 21.9、18.4、24.0、27.8 亿美元,明显 2017 年10 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环比增长率为负,11 月、12 月环比增长率均为正。故 10 月环比增长率最小,观察选项只有 D 符合要求。因此,选择D 选项。 【题号】2019-国家-120. 【答案】B 【知识点】综合分析 【解题思路】 A 选项,基期量比较,根据图 1 可知,2016 年下半年全国进口商品数量低于 1 万吨的只有 10 月, 1.0 1 + 7% < 1万吨,错误。 B 选项,两期平均数比较,药品单价=药品金额 ,根据材料可知,2017 年 11 月全国药药品数量 品进口金额同比增长 11.9%,进口数量同比增长 21.5%,分子增长率<分母增长率,根据两期平均数比较的结论可知,平均数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正确。 C 选项,简单计算,根据图 2 可知,2017 年第二季度全国进口药品金额为 18.8 + 27.8 + 26.5 < 19 + 28 + 27 = 74 亿美元,错误。 D 选项,基期量计算,根据图 2 可知,2018 年1 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为 22.2 亿美元,同比增长16.3%,则2017 年1 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为 22.2 1 + 16.3% < 20 亿美元,错误。 因此,选择 B 选项。 【题号】2019-国家-121. 【答案】B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真题整理

05年 一、根据下表回答116~120题 2001年、2002年全国高等学校各学科学生数(单位:千人) 116.2002年的在校生中,工学学生所占的比例约是()。 A.15% B.20%C.34%D.40% 117.2002年与2001年相比,毕业生增长率最大的学科是()。 A.教育学B.经济学C.管理学D.医学118.2002年与2001年相比,在校生增长率超过20%的学科有()。A.3个 B.8个C.10个D.11个119.如果数据中的在校生不包括毕业生,那么2002年高校共约招了()。A.50万人B.184万人C.318万人D.472万人120.2002年,非新生的在校生占在校生比例最大的学科是()。 A.哲学B.历史学C.法学D.经济学 二、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121~125题。 环渤海经济区正逐步成为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第三极,而京津冀在环渤海经济区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分布比较散乱,彼此间的空间联系松散且薄弱,重复建设问题比较严重,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2003年,北京、天津两市人均GDP分别超过或接近3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河北人均GDP刚刚突破1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23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6%,比北京市低近一半;从市场开放度看,京津两市由于享受开放城市、沿海城市、开放区、开发区等优惠政策较早,在引进资金、扩大出口等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相比之下,河北省的开放步伐虽然也在不断加快,但在利用外资、外贸出口等方面的能力差距较大。 A.京津冀的产业联系不紧密B.京津冀的城市布局不合理 C.京津冀的重复建设严重D.京津冀的经济水平落差大 122.京津冀三个地区中,2003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例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B.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 C.河北省、天津市、北京市D.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 123.如果天津市2002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为5000万元,且2004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和2003年保持同比增长,则天津市在2004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约为()。A.6200万元B.6800万元C.7300万元D.7900万元124.就河北省而言,要想加快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进程,河北省单方面无法做到的是()。 A.尽快提高经济实力B.合理形成各区域的职能分工 C.大力发展工业制造业D.尽快发展壮大民间投资 125.北京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A.15%B.22%C.64%D.102% 三、根据下列表格回答126~130题。 .

统计术语大汇总

统计术语大汇总 育龙网 WWW.CHINA-B.C0M 2009年08月26日来源:互联网 育龙网核心提示:文字资料分析题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主要考查考生对一段文字中的数据性、统计性资 文字资料分析题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主要考查考生对一段文字中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字里行间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从而得出准确的答案。此种类型类似于数量关系的数学运算,但一般比数学运算要简单。文字资料分析题中经常会涉及一些统计术语,专家就其中涉及的部分术语为大家做简要解析。 百分数与百分点 1.百分数 表示量的增加或者减少。 1)例如,现在比过去增长20%,若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20。算法是:100×=120。 例如,现在比过去降低20%,如果过去为100,那么现在就是80。算法是:100×=80。 2)例如,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是100,那么现在就是20。算法:100×20%=20。 【注意】占、超、为、增的含义: (1)“占计划百分之几”用完成数÷计划数×100%。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80,占计划就是80%。 (2)“超计划的百分之几”要扣除基数。 例如,计划为100,完成120,超计划的就是×100%=20%。 (3)“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等于或者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用今年的÷去年的×100%。

例如,今年完成256个单位,去年为100个单位,今年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 256÷100×100%=256%。 (4)“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除原有基数。 例如,去年100,今年256,算法就是÷100×100%,比去年增长156%。 2.百分点 指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例如,工业增加值今年的增长速度为19%,去年增长速度为16%,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今年物价上升了8%,去年物价上升了10%,今年比去年物价上升幅度下降了2个百分点。 倍数与翻番 1.倍数 两个有联系指标的对比。例如,某城市2000年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4.8平方米,为1978年3.8平方米的3.9倍。 2.翻番 指数量加倍。例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就是指2020年的GDP是2000年的4倍。翻n番应为原来数A×2n。 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1.发展速度 发展速度指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相比的动态相对数。它等于报告期水平对基期水平之比。表示报告期为基期水平的百分之几或多少倍。发展速度大于100%表示上升;小于100%表示下降。 由于基期水平可以是最初水平,也可以是前一期水平,所以发展速度有两种——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 2.增长速度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 一、统计术语 常见统计术语:增长类、比重、倍数、平均等 增长类: a.基期量与现期量:跟谁比谁就是基期 题型识别:给一年求另一年 方法:前除后乘 b.增长量与增长率:计算:增长量=现基量-基期量 增长量=基期*(1+r)-基期=基期*r 增长量=现期/(1+r)*r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 增长率、增速、增幅或者增长幅度都是一个概念 c.同比与环比 同比:与去年同一时间比,例如:2013年第一季度的同比是2012年第一季度 环比:与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例如:2013年第一季度的环比是2012年第四季度 d.减少量与减少率:增长量为-20吨等同于减少量为20吨;增长率为-20%等同于减少率为20% e.增长n倍 2015年比2010年增长300%与2015年比2010年增长了300% 2015年比2010年高出3倍与2015年比2010年高出了3倍 2015年是2014年的4倍 上述说法表示的是同一个意思 比重: 题型判定:题干中出现比重、贡献率、利润率=利润/收入、产销率=销售/产量 “占”字一出现,前面除以后面 心竺提醒:求利润率,在资料分析中除以收入,数学运算中除以成本 倍数: 关键词:是、为、前面是分子,后面是分母 A是B的倍,即A/B 倍数是增长率+1 平均: A均B,人均GDP=GDP/人。每后面是分母,每亩产量=产量/亩数 其他相关术语: 顺差、逆差:顺差是出口大于进口;逆差反之 成数:几层就是十分之几,与折扣类似

翻番:翻1番是2倍,翻N 番=乘2的N 次方倍 三大产业:第一产业 农业(种植业、林业、渔业、牧业、副业) 第二产业 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 俗称:服务业 GDP ,GNP 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越小越好 二、速算技巧 计算类(截位法): 选项首位不同或首位相同次位差大于首位:除数四舍五入保留前两位有效数字 首位一样或次位差小于首位:一般都是截3位有效数字 比较类(分数比较): 1、如果分子大同时分母小,分数值大;分子小且分母大、分数值小 2、分子分母同大同小时,看速度,变化快的起决定性作用:分子变化快则看分子,分子大则分数大,分母变化快的看分母,分母大的则分数小 三、高频考点 增长类: 增长量:增长量=现期量/(1+增长率)*增长率 1、增长率化分数; 2、增长量=现期/(1+n );减少量=现期/(n -1) 需要记住:1/2到1/16的所有特殊分数 比较:大大则大,一大一小看速度 增长率差不多,现期量大,则增长量大 前两者都不可以,则用特殊分数计算解决 当已知现期量与基期量时,直接相减比较数据大小 增长率: 一般增长率:计算 已知都是百分数,求百分点,直接加减计算 比较 增长率基本公式运用: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 间隔增长率:r1+r2+r1r2,其中当r1和r2均小于10%时可以忽略r1r2 混合增长率:混合增长率居中,但不正中,偏向基数较大的一方 线段法:基期两个部分的量之比与线段长度之比成反比 年均增长率:年均增长率比较:(现期量/基期量)来代替 年均增长率的具体值计算采用代入法 比重:部分占整体: 现期比重B A 基期比重(a 和b 分别代表A 和 B 的增长率) B A ×a 1b 1++

20122017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真题及答案

2012-2017国考真题之资料分析 2017省级 第五部分资料分析 所给出的图、表、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6~120题。 某市2015年全年粮食总产量4.16万吨,同比下降2.3%;甘蔗产量0.57万吨,下降23.6%;油料产量0.12万吨,增长32.4%;蔬菜产量15.79万吨,下降3.4%;水果产量7.84万吨,增长7.4%。 全年水产品产量29.16万吨,同比增长3.6%。其中,海洋捕捞1.09万吨,与上年持平;海水养殖6.07万吨,增长89.5%;淡水捕捞0.18万吨,增长1.1%;淡水养殖21.81万吨,下降7.9%。 2010~2015年某市粮食产量及其增速 116.2014年该市蔬菜产量比水果产量约高多少万吨() A.9 B.8 C.7 D.6 117.“十二五”期间,该市粮食总产量在以下哪个范围() A.23~24万吨之间 B.22~23万吨之间 C.21~22万吨之间 D.20~21万吨之间 118.按照2015年水产品产量从多到少,以下排序正确的是() A.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淡水捕捞、淡水养殖 B.淡水养殖、海水养殖、海洋捕捞、淡水捕捞 C.淡水捕捞、淡水养殖、海洋捕捞、海水养殖 D.淡水养殖、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淡水捕捞 119.以下哪项折线图能准确反映2011~2015年间该市粮食生产同比增量的变化趋势()

120.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2014年油料产量超过1000吨 B.除淡水养殖之外,其余类型的水产品2015年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均高于上年 C.2014~2015年甘蔗累计产量不到1万吨 D.2010~2015年,粮食产量同比上升的年份多于同比下降的年份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21~125题。 截至2014年末,我国共有博物馆3658个,占文物机构总数的43.5%。全国文物机构拥有文物藏品4063.58万件,比上年末增加222.77万件。其中,博物馆文物藏品2929.97万件,文物商店文物藏品770.00万件。文物藏品中,一级文物9.82万件,二级文物68.82万件,三级文物340.51万件。 2014年全国文物机构共安排基本陈列9996个,比上年增长19.1%;举办临时展览11174个,增长15.8%;接待观众84256万人次,增长12.8%,其中博物馆接待观众71774万人次,占文物机构接待观众总人次的85.2%。 年份从业人员人数(人)文物机构数(个)参观人数(万人次)未成年人参观人数(万人次) 2 7 35436 9075 2 42 43248 12203 2 1 2 1 2 6 2 7 74706 20237 2 3 121.2014年,我国文物机构相关指标同比增速最快的是() A.从业人员数 B.参观人数 C.文物机构数 D.未成年人参观人数 122.2014年末,我国一、二、三级文物总量占全部文物藏品的比重最接近以下哪个数字()A.8% B.10% C.14% D.54% 123.2014年,平均每家博物馆接待观众人次数约是其他文物机构的多少倍() A.2 B.4.5

资料分析——国考中你应该知晓的统计术语

资料分析——国考中你应该知晓的统计术语
资料分析在国家公务员考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分值重、题型复杂,是 考试中考生比较棘手的一个模块。但其在考试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容忽视的,行测 要想考高分, 资料分析必须要做好。而在实际考试中很多同学都是因为对统计术 语的不熟悉导致题目看不懂或者列错式子, 那么下面给大家总结了在国家公务员 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统计术语, 以方便同学们在备考时快速了解掌握,从而在做资 料分析题目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期与基期
资料中作为对比参照的时期称为基期,而相对于基期的时期称为现期。 描述基期的具体数值我们称之为基期量,描述现期的具体数值我们称之为现期量。 ※注:基期是个广义概念,不仅可以表示时间,也可以表示范围。
百分数与百分点
百分数是用一百做分母的分数, 在数学中用“%”来表示, 在文章中一般都写作“百分之多 少”。 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增速、指数等)的变动幅度。 【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占的比重由 1992 年的 21.8%下降到 1993 年的 18.2%。1993 年比 1992 年下降 3.6 个百分点(18.2-21.8=-3.6);但不能说下降 3.6%(来 源于国家统计局)。
同比与环比
同比:与历史同期相比较。 如:今年六月与去年六月相比较;十二五期间前两年与十一五期间前两年相比较。 环比:指“与紧紧相邻的上个统计周期相比较”,包括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年环比 等。 如:今年六月与今年五月相比较;今年第一季度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较。

20XX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资料分析(省部级).doc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资料分析 (省部级) 111、2017年第三季度,全国平均每吨进ロ药品单价约为多少万美元? A. 2 B. 19 C. 8 D. 96 112、2017年下半年,全国进口药品数量同比增速低于上月水平的月份有几个? A. 2 B. 3 C. 4 D. 5 113、2016年5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环比增速: A. 超过100% B. 在40%~100%之间 C. 在0%~40%之间

D. 低于0% 114、以下折线图中,能准确反映2017年第四季度各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环比增长率的是: 115、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 2016年下半年,全国进口药品数量低于1万吨的月份仅有2个 B. 2017年11月,全国平均每吨进口药品单价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C. 2017年第二季度,全国进口药品金额超过75亿美元 D. 2017年1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超过20亿美元 2017年全国二手车累计交易量为1240万辆,同比增长19.3%;二手车交易额为8092.7亿元,同比增长34%。2017年12月,全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为123万辆,交易量环比上升7.4%,上年同期交易量为108万辆。 116、2011~2017年,全国二手车交易量同比增量低于80万辆的年份有几个? A. 3 B. 4 C. 5 D. 7

117、“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全国二手车总计交易约多少亿辆? A. 0.46 B. 0.50 C. 0.38 D. 0.42 118、2017年1~10月,平均每月全国二手车交易量约为多少万辆? A. 100 B. 105 C. 90 D. 95 119、2015年全国二手车交易总金额比2014年: A. 减少了不到100亿元 B. 减少了100亿元以上 C. 增长了100亿元以上 D. 增长了不到100亿元 120、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解读资料分析统计术语

解读资料分析统计术语 一、试题概述 资料分析着重考察报考者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 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二、统计术语 “◆”表示“掌握型术语”。要求考生对其定义、性质、用法及其变形都能有比较熟练的掌握。 “◇”表示“了解型术语”。只要求考生对其定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与了解即可。 ◆百分数 量A占量B的百分比例:A÷B×100% ◆成数 几成相当于十分之几 ◆折数 几折相当于十分之几 ◆倍数 A是B的N倍,则A=B×N ◆增长量(增量)、减少量(减量)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减少量=基期量-现期量 ◆增长率(增长幅度、增长速度)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 【例】某校去年招生人数2000人,今年招生人数为2400人,则今年的增幅为? 【解】2400-2000=400,400÷2000×100%=25% ◆减少率(减少幅度、减少速度) 减少率=减少量÷基期量×100% 【例】某校去年招生人数2400人,今年招生人数为1800人,则今年的减幅为? 【解】2400-1800=600,600÷2400×100%=25% 【注】很明显,“减少率”本质上就是一种未带负号的“增长率” ◆现期量、基期量 增加N倍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N=基期量×(1+N) 基期量=现期量÷(1+N) 减少M倍 增长了x%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x%=基期量×(1+x%) 基期量=现期量÷(1+x%) 减少了y%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y%=基期量×(1-y%) 基期量=现期量÷(1-y%) ◆百分点 和百分数基本类似,但百分点不带百分号!

地市级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资料分析(网友版)

地市级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资料分析 (网友版) 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本网站不对文章内容真实性负责! 所给出的图、表、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实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请开始答题: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1-115题。 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GDP之和约为12.0万亿美元,占世界GDP的16.0%;人口总数约为32.1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43.4%;对外贸易总额(进口额+出口额)约为71885.6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7%。 111. 2016年世界贸易总额约为多少万亿美元? A.28 B.33 C.40 D.75 112. 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东欧20国的人均GDP约是中亚5国的多少倍? A.2.5 B.3.6 C.5.3 D.11 7 113.“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区域中,2016年进口额与出口额数值相差的是: A.东南亚11国 B.南亚8国

C.西亚、北非19国 D.东欧20国 114. 2016年,蒙古GDP约占世界总体GDP的: A.0.61‰ B.1.56‰ C.0.06‰ D.0.16‰ 115.关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6年状况,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超过六成人口集中在南亚地区 B.东南亚和南亚国家GDP之和占世界的8%以上 C.平均每个南亚国家对外贸易额超过1000亿美元 D.平均每个东欧国家的进口额高于平均每个西亚、北非国家的进口额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6~120题 2015-2016年中国生活服务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统计表 单位:亿元 116. 2016年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约比上年增加了: A.132% B.63% C.104% D.37% 117. 2015年第四季度在线餐饮外卖市场交易规模占全年交易规模的比重约为: A.21% B.28% C.37% D.49% 118.如按2016年移动出行市场同比增长趋势估算,2018年该市场规模将为: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中常见的统计术语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中常见的统计术语 华图教育叶天竞 资料分析是公考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在国考与联考中的都会考察20道题,分值也非常高,但广大考生还是感觉资料分析这个模块很棘手,数据量特别大,很多题不太会列式子,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考生们对统计术语不太熟悉,可以说,只要大家掌握了常见的统计术语,我们就能够顺利的把考题的式子列出来,下面就与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统计术语的相关知识。 一.基础性统计术语 1.基期量、现期量: 分为两种情况:有时间作为基准的,时间相对靠前的量就是基期量,时间相对靠后的就是现期量;无时间基准的,“比”之后的是基期,之前的是现期。

例1:2007年前三个季度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1794元,同比增长 15.6%,则2006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为 (1794 1+15.6%) 2.增长量 增长量是刻画增长具体数值大小的,增长量为正,表示正增长,反之,表示负增长。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率=现期量×1+增长率 增长率 例2:2010年8月某企业完成销售额200万元,同比增长20%,则同比增长金额为( 20% 2001+20% ) 3.增长率 增长率用来描述增长快慢,增长率为正,表示正增长,反之,表示负增长。 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 现期量÷基期量-1 例3:某校去年毕业人数1000人,今年毕业人数为1160人,则今年的增长量为 (1160-1000=160)人,增长率为(160=16%1000) 4.年均增长率 现期量=基期量×(1+年均增长率)n 例4:某公司2007年销售额为2亿元,预计销售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0%,则其2010年销售额为2(1+10%) 3亿元。

2013.11.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行测《资料分析》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行测《资料分析》 第五部分资料分析 (共20题,参考时限20分钟) 所给出的图、表、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请开始答题: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6~120题。 2012年全国国道网车流量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和山东,上述省市国道网的日平均交通量均超过2万辆。全国国道网日平均行驶量为244883万,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上海、浙江、湖北、广东的国道年平均拥挤度均超过0.6.其中,国家高速公路日平均交通量为22181辆,日平均行驶量为148742万车公里;普通国道日平均交通量为10845辆,日平均行驶量为111164万车公里。全国调整公路日平均交通量为21305辆,日平均行驶量为204717万车公里。(注:交通拥挤度指公路上某一路段折算交通量与适应交通量的比值,反映交通的繁忙程度。) 2008~2012年全国国道与高速公路日平均交通量及年平均交通拥挤度116.2009~2012年全国国道日平均交通量同比增速最快的一年是: A.2010年 B.2009年 C.2012年 D.2011年 117.2008~2012年全国国道与高速公路年平均拥挤度数值相差最小的年份,高速公路全年日平均交通量为:

A.10765辆 B.16837辆 C.12632辆 D.19423辆 118.以下关于2012年日平均行驶量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国家高速公路—全国高速公路—普通国道 B。全国高速公路—国家高速公路—全国国道网 C。全国国道网—普通国道—国家高速公路 D。全国国道网—全国高速公路—普通国道 119.2012年国家高速公路日平均交通量约是普通国道日平均交通量的:A.1.7倍 B.1.5倍 C.2.0倍 D.1.8倍 120.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2008~2012年,全国国道交通繁忙程度持续增加 B.2012年国道网日平均交通量超过2万辆的省份最多有6个 C.2008~2012年,全国高速公路交通繁忙程度持续增加 D.2012年国道年平均拥挤度超过0.6的省份至少有8个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21~125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资料分析

国家公务员考试每日一 练资料分析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资料分析(4)请根据图示,回答以下题。 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88.7%,比2010年提高0.6个百分点,行业中亏损企业2497个,同比增长36.7%,企业亏损面达16.6%,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52.9%. 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状况 1.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加约多少亿元() 2.按照2011年产量的同比增长率从低到高的排序,以下正确的是() A.彩色电视机、微型计算机、手机 B.彩色电视机、手机、集成电路 C.手机、微型计算机、集成电路 D.彩色电视机、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 3.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企业数量约为多少万家() 4.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人均创造利润约比上年增加() A.9% B.11% C.15% D.17%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整体呈亏损状况 B.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税金总额超过1千亿元

C.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成本在7万亿元以下 D.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进口额增量略高于出口额 参考答案解析 1.【解析】B.根据增长量计算公式 故正确答案为B. 2.【解析】D.由材料可知,彩色电视机同比增长率为 3.4%,微型计算机同比增长率为30.3%,手机同比增长率为13.5%,集成电路同比增长率为10.3%. 故正确答案为D. 3.【解析】B.由材料“行业中亏损企业2497个,企业亏损面达 16.6%”可知,企业数量为2497÷16.6%=15000. 故正确答案为B. 4.【解析】A.,2011年人均利润为3300/940,2010年人均利润为,根据增长率公式整理得。故正确答案为A. 5.【解析】C.A.项,利润为正增长,整体为盈利,A错误; B项,2010年税金总额为1245/(1+31%)=9**,小于1千亿元,B错误; C项,2011年成本74909×88.7%=66400,少于7万亿,C正确; D项,根据增长量公式,现期量和增长率大的,增长量就大,比较出口额和进口额的,明显出口额的增长量要大于进口额增长量,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