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州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广州地铁最新规划图

广州地铁最新规划图
广州地铁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目前已经建成多条线路,覆盖广州市内及周边地区。
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州市日益增长的城市交通需求,广州地铁正在进行最新一期的规划,并将新增多条地铁线路,以便更好地服务市民。
根据最新规划图,广州地铁将新增5条地铁线路,分别是S12、S13、S14、S15和S16线,将形成更加完善的地铁网络。
其中,S12线是从中大板桥站起始,途经黄埔大道和怀德大道,最终
到达番禺广场站,服务番禺老城区及周边地区,缓解该区域的交通压力。
S13线是从客村东站起始,途经珠江新城、天河公园和增城广场,最终到达增城广场站,连接广州市中心与增城区,方便市民出行。
S14线是从环市东路站起始,途经琶洲、长隆和南沙区,最终
到达南沙湾罗盘站,连接白云区、海珠区和南沙区,将提供快速的交通通道,促进区域发展。
S15线是从南站起始,途经天河客运站和白云机场,最终到达
白云湖站,连接白云区、越秀区和番禺区,提供更加便捷的地铁出行选择。
S16线是从广州东站起始,途径中山八路、越秀山和从化区,
最终到达从化广场站,连接越秀区和从化区,缓解从化区的交通瓶颈问题。
此外,广州地铁还将增设多座换乘站,方便市民换乘不同地铁线路,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
同时,广州地铁还计划引进更加智能化的检票系统,提高地铁运营的效率。
综上所述,广州地铁最新规划图将新增多条地铁线路,形成更加完善的地铁网络,方便市民出行。
这将进一步提高广州市的城市交通水平,促进城市的发展。
希望这些规划能够尽早实施,为广州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
2020年广州地铁线路规划图

方案一(小环线方案)方案一采用了经行康王路的小环线方案,选择了东风路东西干线与三号线形成的十字快线,构建了拆解三号线支线形成的十号线与新八号线构成的X形对角线。
远期轨网由20条城市线和11条城际线组成,轨网总里程为1041公里,其中城市线里程为761公里。
(1)轨道环线环线利用原八号线,新增康王路、人民北路、火车站、广园路、广州东站、天河北路、中山大道、员村二横路走廊构建,全长35.5公里,设站31座。
该环线串接两大火车站,并直接连通所有外围放射线,整合了珠江两岸并带动员村、琶洲等重点地区的发展。
(2)十字快线三号线(南北快线):北起新机场,南至海鸥岛,串接了花都、白云、天河、海珠、番禺等5区,线路长75.5公里,设站33座。
预留与花都九号线贯通运营的条件。
十三号线(东西快线):线路西起白云湖,经东风路、黄埔大道、中山大道、港前路、广深公路,东至新塘,线路串接白云、荔湾、越秀、天河、黄埔、萝岗、增城等七区市,线路长55.1公里,设站24座。
另设东莞支线(沙埔-东莞):线路西起沙浦站,向东经黄埔客运港,延伸至东莞,广州段长6.5公里,设站2座。
(3)X形对角线1十号线(西南-东北对角线):线路西起穗盐路,经花蕾路、同福西、东湖路、寺右新马路、天河路,与三号线支线贯通,向北延伸至天河客运站,线路长20.9公里,设站15座。
2八号线(西北-东南对角线):线路北起凰岗,经西槎路、白云大道、下塘西路、东川路、二沙岛、双塔路、新港路,向东延伸至化龙,该线长35.3公里,设站25座。
表1 远期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一指标一览线路长度(km)线路名称起讫点城市线一号线18.5 中山路线西塱-广州东站二号线32.3 嘉禾线嘉禾-广州新客站三号线75.5 市桥线新机场北-海鸥岛四号线70.4 科学城线暹岗-南沙客运港四号线支线 5.6 琶洲线琶洲-大学城北五号线41.7 环市路线滘口-黄埔客运港六号线41.9 沿江线浔峰岗-萝岗七号线33.3 新造线广州新客站-萝岗八号线35.3 双塔路线凰岗-化龙九号线16.0 花都线汽车城-高增十号线20.9 同福西线穗盐路-天河客运站十一号线35.5 市区环线火车站-赤岗-东站十二号线22.8 新滘路线东沙-汇景新城十三号线55.1 东风路线白云湖-新塘十三号支线 6.5 东莞支线沙浦-黄埔客运港-东莞十四号线62.6 从化线火车站-街口十五号线30.5 南沙环线蕉门-南沙客运港-蕉门十六号线31.7 荔城线新塘-荔城十七号线25.7 紫坭线紫坭-莲花山十八号线21.6 大岗线八沙-灵山十九号线31.3 沙湾线沙头-莲花山二十号线45.8 清流线滘口-清流小计761城际线GS线57 广深城际广州东站─深圳GF线17.4 广佛线广州沥滘─佛山魁奇路GG线0 广莞城际广州黄埔客运港─莞城GQ线44 广清城际广州火车站─清远ZQ线21.5 广肇城际广州北站─肇庆GH线74 广惠城际广州北站─惠州HY线84.3 广河城际广州东站─河源GJ线7 广江城际广州火车站─佛山─江门GFZ线7 广佛肇线广州火车站─佛山─肇庆GZ线 4.1 广珠城际广州新客站─珠海NZ线14 南中城际广州南沙客运港─中山小计280 已扣除50km重复计算里程总计1041注:表中里程均为广州行政区域范围内统计的指标。
广州地铁规划2035

2035年广州地铁规划广州作为国内屈指一数的一线城市,发展速度在全国前列,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加大地铁建设,缓解交通压力势在必行。
广州地铁集团发布了18号线北延段(广州东至花都天贵城际)、22号线北延段(芳村至白云机场城际)两条高速地铁线的第三次环评公告,报告中首度曝光了《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
其中,涵括了增城最新的10条地铁线路!规划显示,广州将打造“高速-快速-普速”三个层级的市域轨道交通,共涉及53条线路,总长2029公里。
,共有5条高速地铁(广州境内452公里);11条快速地铁(广州境内607公里);37条普速地铁(970公里)。
而在新线网规划中,与增城相关的线路有10条,分别是28号线、28号线支线、13号线、16号线、21号线、27号线、23号线、20号线、21号线东延、东莞4号线广州段、40号支线。
规划中,28号线还有延伸到惠州的支线,其在广州境内里程为30公里,从新塘到广工华立学院。
在增城“十四五”纲要中,28号线支线增城段设4站,新塘站、蓝山站、荔湖新城站、华立学院站。
快速地铁方面,13号线、21号线均已开通运营。
不过13号线尚有二期工程还在进行当中,目前西洲站主体结构近日顺利封顶,成为全线第三座封顶的车站。
16号线和27号线尚在规划中。
其中16号线全程都在增城区,由新塘至荔城北,全长29.1公里,线路途经富士康产业园、增城站、挂绿新城、增城广场。
届时该线路将与地铁13号线、21号线连通,形成一个闭环,串起新塘、挂绿新城、荔城等新老城区。
且未来的16号线北延线还将与14号线相连,甚至延伸至惠州,联通东部湾区三大枢纽,为增城目前潜力较大的地铁线路。
而27号线则是由新和至江南,全长49.5公里,远期预留延伸至东莞的条件,这是14号线知识城支线拆解延伸而来的线路,基本上全都在增城。
其目前的身份还是知识城支线,未来或将“单飞”成为27号线,由镇龙开始往东延伸,与21号线平行,经过凤岗后南下,途经富士康产业园、新沙到达江南。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

附件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 年)一、线网规划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 2020 年线网由 21 条线组成,总长度 约 973 公里,共设车站 465 座,其中换乘站 104 座;远景年线 网由 23 条线路组成,总长度约 1025 公里,共设车站 481 座, 其中换乘站 108 座。
预测 2020 年,广州市公共交通占全方式出 行量比例为 34%,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比例为 37%。
二、建设规划 (一)建设方案 建设 3 号线东延、5 号线东延、7 号线二期、8 号线北延、 10 号线、 12 号线、 13 号线二期、 14 号线二期、 18 号线和 22 号线共 10 个项目,总长度 258.1 公里。
到 2023 年,形成 18 条 线路、总长 792 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3 号线东延工程自番禺广场至海傍站,线路长 9.6 公里,设 站 4 座,投资 56.98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9~2022 年。
5 号线东延工程自文冲至黄埔客运港站,线路长 9.7 公里, 设站 6 座,投资 78.62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8~2022 年。
7 号线二期工程自大学城南至水西北站,线路长 21.8 公里,1设站 11 座,投资 162.35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8~2022 年。
8 号线北延工程自白云湖至广州北站,线路长 20.0 公里, 设站 9 座,投资 150.83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9~2023 年。
10 号线工程自石牌桥至西朗站, 线路长 19.9 公里, 设站 14 座,投资 210.88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7~2022 年。
12 号线工程自浔峰岗至大学城南站,线路长 37.6 公里,设 站 25 座,投资 351.2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8~2023 年。
13 号线二期工程自朝阳至鱼珠站,线路长 33.6 公里,设站 23 座,投资 370.75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7~2021 年。
广州市轨道交通线路控制保护区规划图则编制应用探讨

专版研究园地 广州市轨道交通线路控制保护区规划图则编制应用探讨文/区鹏 孙国然0 引言广州市目前已建成开通14条(段)共515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线网规模迈向新里程。
2019年线网日均客运量906万人次,超过全市公交客运总量的53%,客运效率位居全国前列,高强度运营成为新常态。
同时,在建新线轨道交通线路13条(段)共345公里,在建线路全部建成后,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累计运营里程将达到900公里左右。
广州市正在开展新一轮地铁线网规划(2020-2035年)修编和第三期地铁建设规划调整。
广州市轨道网融合发展,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周边城市,谋划二十八号、十八号线南延段等快线以及广中珠澳高铁、广深高铁广州南站至广州联络线等项目,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构建以广州为中心、辐射周边城市的都市快线网络。
国铁城际轨道交通方面,也即将建成开通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广清城际广州北至清远段等项目,穗莞深城际、广佛江珠城际、佛莞城际目前也在推进建设当中。
随着线网规模的扩大,对轨道交通保护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
2007年7月27日,广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并于2007年9月30日经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批准,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广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于2015年5月20日通过的《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等四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经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15年12月3日施行。
修订后的《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二条规定,要求控制保护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轨道交通经营单位提出方案,经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
根据该《条例》以及市政府相关部门的要求,必须开展轨道交通保护区规划图则的编制工作。
2040年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GF线
17.4
广佛线
广州沥滘─佛山魁奇路
GG线
0
广莞城际
广州黄埔客运港─莞城
GQ线
44
广清城际
广州火车站─Leabharlann 远ZQ线21.5广肇城际
广州北站─肇庆
GH线
74
广惠城际
广州北站─惠州
HY线
84.3
广河城际
广州东站─河源
GJ线
7
广江城际
广州火车站─佛山─江门
GFZ线
7
广佛肇线
广州火车站─佛山─肇庆
沙浦-黄埔客运港-东莞
十四号线
62.6
从化线
火车站-街口
十五号线
30.5
南沙环线
蕉门-南沙客运港-蕉门
十六号线
31.7
荔城线
新塘-荔城
十七号线
25.7
紫坭线
紫坭-莲花山
十八号线
21.6
大岗线
八沙-灵山
十九号线
31.3
沙湾线
沙头-莲花山
二十号线
45.8
清流线
滘口-清流
小计
761
城
际
线
GS线
57
广深城际
十一号线
40.0
市区环线
火车站-赤岗-东站
十二号线
28.2
二沙岛线
凰岗-官洲
十三号线
49.5
东风路线
聚龙-新塘
十三号支线
6.5
东莞支线
沙浦-黄埔客运港-东莞
十四号线
62.6
从化线
火车站-街口
十五号线
30.5
南沙环线
蕉门-南沙客运港-蕉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的批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03.15•【文号】发改基础〔2017〕498号•【施行日期】2017.03.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产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的批复发改基础〔2017〕498号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你委《关于上报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2年)的请示》(粤发改交通〔2016〕686号)收悉。
经研究,并商住房城乡建设部,现批复如下:一、为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支持广州市重点区域、新区建设和南沙自贸区发展,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提升综合交通枢纽接驳水平,发挥轨道交通网络效益,原则同意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
考虑到建设规划项目合理工期安排,将建设规划期调整为2017-2023年。
二、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坚持经济、适用、安全的原则,统筹考虑城市开发进程、建设条件及财力情况,稳步推进项目建设。
要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加强设施、人员配备。
同时,研究探索城市轨道交通多制式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对于连接城市副中心及郊区组团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应优先采用市域快线。
三、严格按照批准的建设规划审批(核准)项目,项目基本建设方案不得随意变更。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规范招标投标行为。
项目审批(核准)工作不得进一步下放、转移审批(核准)权限,审批(核准)前应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开展项目评估,建立公示和信息公开制度。
项目批复文件抄送我委,并按要求及时报送项目建设进展等情况。
四、本期建设项目要做好与铁路广州站、北站、东站、南站及南沙站枢纽等重要交通枢纽的规划无缝衔接,换乘设施工程应一次建成,可分期投入使用;不能一次建设成的,应充分做好预留。
重要的地铁换乘枢纽应尽可能实现不同线路间同台换乘,不能同台换乘的,通过建设或改造配套换乘设施实现便捷立体换乘。
广州公示2011年至2015年地铁建设方案及2020年规划方案

广州公示2011年至2015年地铁建设方案及2020年规划方案广州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地铁总公司网站开始对2011年至2015年地铁建设方案及2020年规划方案进行为期10天的公示。
按照国家对广州上一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各线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广州目前已开通5条地铁150公里,同时有3条新线和3条延长线共104公里(含广佛城际线广州段)在建设中,亚运前还将开通68公里,届时,地铁运营线路达218公里。
2007年初,广州启动了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和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工作,其中近期建设规划调整涉及的六号线二期、七号线一期、九号线三条线路计划今年全面实施,2013年建成;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也初步完成,并于2008年11月进行了公众咨询,收到了众多意见和建议。
市相关部门结合公众意见,进行了反复修改和完善,目前2020年轨道线网规划方案基本稳定。
从2011—2015年建设方案看,加上亚运前开通的二号线,未来有四条地铁从广州市区通南站。
2020年线网规划方案:中心城区与四区两市互达新一轮轨道交通规划在加强城市外围与中心城区联系的同时,着力加密中心城区线网,同时支撑中心城区与萝岗、番禺、南沙、花都、增城、从化四区两市的互联互达。
规划线网结构由“环形线+放射线+X对角线”构成,并构建由十三号线与三号线形成的十字快线。
同时预留与城际轨道交通及周边城市轨道交通对接条件,增强了线网的开放性。
在2010年线网基础上,2020年线网增加了三号线东延段(番禺广场-清流)、四号线南北延长线(金洲-资讯园,黄村-水西)、五号线东延段(文冲-黄埔客运港)、六号线东延段(香雪-永和)、七号线(广州南站-大沙东)、八号线北延段(文化公园-白云湖)、十号线(体育西-东沙)、十一号线(环线)、十二号线(槎头-大学城南)、十三号线(凰岗-新塘,东西快线)、十四号及支线(从化线及知识城线)、十六号线(新塘-荔城,荔城线)、二十号线(广州南站-琶洲,新客站联络快线)和白鹅潭联络快线(广州南站-白鹅潭),线网总里程677公里。
珠三角城际轨道2020年规划

一、为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完善综合交通体系、适应城际客流快速增长的需要,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 年调整)》的要求,在近年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5-2020 年)》的基础上,原则同意对该规划进行修订。
修订后的内容:(一)发展目标。
形成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主要枢纽,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便捷、快速、安全、高效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
实现以广州为中心、主要城市间1 小时互通,以及珠江三角洲中部、东部和西部都市区内部1 小时互通。
(二)规划范围:以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肇庆为主体,规划衔接粤东、粤西、粤北以及港澳地区。
三)规划期限:2009-2020 年。
远景展望到2030年(四)规划原则。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的目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期建设,与其它交通方式有机衔接,实现综合运输资源优化配置和协调发展。
(五)规划方案。
建设广州~珠海、广州~佛山、广州~东莞~深圳、东莞~惠州、广州~清远、佛山~肇庆、广州~佛山环线、中山~南沙~虎门、佛山~东莞、广州~佛山~江门~珠海、珠海市区~珠海机场、深圳~惠州、肇庆~南沙(高明~南沙段)、广州~增城~惠州、江门~开平~恩平(含台山支线),合计里程1478 公里。
远景展望部分路网加密线、外围延长线及内部联络线,形成“三环八射”的网络构架。
相关线路预留进一步向港澳地区延伸和衔接的条件六)近期实施。
2009-2015 年,重点推进以下项目建设:除已开工建设的广州~珠海、广州~佛山、广州~东莞~深圳、东莞~惠州、佛山~肇庆等线路外,实施以下线路,连接广州至深圳、广州至珠海以及珠江两岸之间的主要城镇,形成城际轨道交通的基本骨架。
其中:广州~清远线全长约56 公里;广州~佛山环线(佛山西站~长隆段)线路全长约40 公里;佛山~东莞线(长隆~东莞段)全长约31 公里;珠海市区~珠海机场线全长约35 公里;广州~佛山~江门~珠海线全长约172 公里;广州~佛山环线(除佛山西站~长隆段)全长约129 公里;中山~南沙~虎门线全长约54 公里同时,充分利用铁路客运专线、既有普速铁路等开行城际列车。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本次《总规》规划区范围为广州市域,包括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萝岗10个市辖区以及增城、从化2个县级市,面积7434.4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和规模一、城市性质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省会,我国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南方国际航运中心。
二、发展目标坚持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的城市发展理念。
大力推进战略性基础设施、战略性主导产业、战略性发展平台实现重大突破。
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水平、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将广州建成广东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和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全面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
三、城市规模根据国家住建部对《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1-2020)》的批复,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17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00万人(包括户籍人口和非户籍常住人口),管理服务人口2000万人(包括户籍人口、非户籍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等在内)。
四、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从城市到区域,强化区域中心在全国层面,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与竞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在泛珠江三角洲层面,加强区域合作,拓展腹地,成为广东服务泛珠江三角洲的集聚辐射中心。
在珠江三角洲层面,深化粤港澳合作,携领珠三角一体化发展。
在广佛肇经济圈层面,加快广佛肇经济圈建设,重点推进广佛同城化发展。
从制造到创造,发展现代产业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融合化发展。
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从实力到魅力,建设文化名城保护历史传统文脉。
重点保护与修复反映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岭南文化中心地、中国近代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的“四地”特色的空间载体。
凸显现代特色风貌。
史上最全全国41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一览(附规划图)

史上最全全国41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览(附规划图)导读史上最全轨道交通规划,全国41个城市尽情浏览,新规划的城市-绍兴,芜湖,⽼牌城市北京、上海、⼴州、深圳,接下来轨道交通的发展规划是什么?由于本⽂内容均整理⾃⽹络、发改委及地铁公司官⽅⽹站,如有数据纰漏,欢迎指正!华东地区1上海在新⼀轮轨道交通线⽹规划(2015—2040)中,上海将规划1000公⾥市郊铁路(包括国家⼤铁路)、1000公⾥城市轨道交通、1000公⾥中运量公交系统(包括有轨电车、BRT等),形成效率和运量并重的客运交通⾛廊。
⾄2025年上海将新增规划再建设9条轨道交通线路。
据了解,此次公⽰的9条线路并⾮都是地铁,还包括了连接上海两⼤机场的的城际铁路快线,以及中运量轨道线路等多种模式。
据悉,到2025年为⽌,上海将拥有包括地铁、城际铁路、机场快线、磁浮线等多种模式的轨交线路,共计39条,总长约1050公⾥。
2杭州2013年6⽉20⽇,《杭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期建设规划(2013-2019)》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根据批复,在⼀期⼯程长约84公⾥线路的基础上,2013-2019年间,杭州市将建设2号线⼆期、4号线⼀期、5号线⼀期和6号线⼀期⼯程共计106.6公⾥的地铁线路,2019年杭州将形成总长约190公⾥的轨道交通⽹络。
3宁波宁波市轨道交通线⽹规划以三江⽚为核⼼,跨三江(甬江、姚江、奉化江),连三⽚(三江⽚、镇海⽚、北仑⽚),沿三轴(商业轴、⽔轴、公建轴)形成三主三辅6条线、放射状的轨道交通线⽹。
线⽹全长247.5 km,共设换乘站20座。
线⽹规划同时还预留了向市域⽅向延伸的条件。
规划线⽹建成后,对缓解城市交通⽭盾、⽅便居民出⾏、引导城市按规划⽅向拓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城市综合竞争⼒都将发挥重要作⽤。
4温州推荐线⽹由6条线组成,线路总长361.8km,设站128座,其中换乘站14座。
推荐线⽹中市域线4条,线路长269.3km;市区线2条,线路长92.5km。
广州地铁规划图

十号线
规划中
十一号A线
规划中
十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线
规划中
十三号线
规划中
十四号线
广州地铁十四号线是一条长远并规划中的地铁线路,初步规划是由花都区的汽车城,经广州白云机场,至从化市街口镇,暂时并没有落成的时间。
广佛线
广佛线是一条跨越广州海珠区、广州荔湾区、佛山南海区、佛山禅城区三个地方的线路,全长32.973公里,设22个站。其中广州18.196公里,设12个站,可与广州地铁1、2、3、8号线换乘;南海7.55公里,设5个站;佛山7.227公里,设5个站。试验段于2002年10月11日动工。佛山魁奇路总站主体土建工程已完成。预计广佛线将于2007年全线开工,2010年建成通车。
五号线
广州地铁五号线西起芳村滘口,东至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黄埔客运港,全长约42.8公里,共设29座车站。
一期站点初步为滘口、大坦沙、中山八、东风西路、西村、广州火车站、小北、淘金、区庄、动物园、杨箕、五羊村、珠江新城、猎德、谭村、员村、科韵路、车陂南、东圃、三溪、鱼珠、大沙地、大沙东及文冲,预计将于2008年底开通。
广州地铁二号线使用了很多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的技术。广州地铁二号线是世界上全线都在建成时就安装了屏蔽门的地铁线路之一。屏蔽门可确保乘客候车时的安全,还能节省能源消耗。
广州地铁二号线已有16车站投入使用,分别为:三元里、广州火车站、越秀公园、纪念堂、公园前(和一号线交汇),海珠广场,市二宫,江南西,晓港,中大,鹭江,客村(和三号线交汇),赤岗,磨碟沙,新港东,琶洲,万胜围(和四号线交汇),全部为地下车站。
广州地铁规划13条线及站点详细资料

广州获批新建7条地铁线(广州地铁网)/广州市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近日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同意广州新建7条共228.9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这标志着广州轨道交通建设将进入新一轮大发展。
规划实施后,全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超过500公里,届时市民利用包括地铁在内的公共交通出行率将达60%。
经过近20年的建设,广州已建成开通地铁一至五号线、八号线、广佛线广州段、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共8条线路222公里,日均客流量接近500万人次。
同时目前在建的还有六号线首期、广佛线西朗至沥滘段、八号线凤凰新村至文化公园段、六号线二期、七号线一期和九号线一期等6条线路,长约93.8公里。
按照覆盖城市近期重点建设区域,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加强城乡统筹,充分考虑衔接铁路、城际轨道、公路等重要交通枢纽的选取原则,国家发展改革委此次批复的七条新线分别为:1为加强城市北部地区、城市中心区与珠江前航道河南地区的组团内交通联系,覆盖石井工业区、黄金围物流区、同德围居住区、康王路商业街、海珠区西部旧城中心、东部新城中心和琶洲会展中心等各区主要客流集散点,建设轨道交通8号线北延段工程(白云湖~文化公园),长约15公里。
2为加强老城区、新城区、发展区与城市副中心联系,在缓解老城区地面交通压力、疏导交通,引领发展区轨道周边集聚发展,建设轨道交通13号线首期工程(鱼珠~象颈岭),线路长约28.3公里。
3为解决从化到广州中心组团的交通需求,兼顾沿线组团开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外围组团与中心区的联系,尽快实现广州都市1小时交通圈,建设14号线一期工程(嘉禾望岗~街口),线路长约51.2公里。
4为加强东部新城区、萝岗区、增城区与中心区的快速交通联系,解决外围组团到广州中心组团的交通需求,兼顾东部新城开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和新城发展,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功能带的发展,建设轨道交通21号线工程(天河公园~增城广场),线路长约58.7公里。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线设计概况课件

新广州
6 对/高峰小时 71.4km
6+6 对/高峰小时
6 对/高峰小时
小榄
63.2km
中山
103.9km
注:站站停+直达
江门西
珠海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线设计概况
4.主轴线工程设计概况
广州至珠海城际线(含江门支线)
主要工程与投资预估算
全线桥梁一览表
特大桥 大桥
中桥
主线 6-89796 3-780
1-90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线设计概况
远景线网
远景线网在远期线网的基础上增加了花都至从化、江门至开平、坪地至惠阳、惠阳 至惠州等城际线 。线网总长823.6km。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线设计概况
五、线网规划
分步实施建议
2019年: 建成广州至佛山普速城际线33.7km、 广州至深圳城际线131.2km、 广州至珠海115.3km、 小榄至江门27.6km, 开工建设中山至虎门快速城际线 70.4km,期末通车里程307.8km;
出行时间特征:市内客流高峰主要是上班、上学为主,有早、晚两个明显的 高峰时段,而城际客流出行时间随机性强,高峰时段存在但不明显。
出行距离特征:市内出行距离较短,一般不大于城市半径,多在4km左右,而 城际客流出行距离较长,一般在20km以上,视城镇密集程度而定。
出行费用特征:城际客流对出行时间和舒适度的要求较高,但人均出行次数 较少,故城际客流对票价的承受能力较强,能够承受高于公交的出行费用。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线设计概况
2.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功能定位
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应是区域内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合理分工的城 市之间的基础设施,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居民出行达到一定程 度的必然产物,具有较强的公益性;主要承担区域内各城市间短途旅客 运输,兼顾中小城镇客流,是密集开行公交化列车的新型公交化快速客 运铁路。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3年)线路设[001]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3年)线路设[001]](https://img.taocdn.com/s3/m/e647e9c67c1cfad6195fa7e5.png)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线路设计等前期研究三号线东延段、五号线东延段、八号线北延段(白云湖~广州北站段)、十四号线二期工程(含交通衔接工程)通信、信号系统设计(通信、信号3标)(招标编号:)招标文件第Ⅰ卷投标须知第Ⅱ卷合同条件第Ⅲ卷投标文件格式第Ⅳ卷评标办法招标人: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招标代理:广东省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2018年1月第Ⅰ卷投标须知目录一总则21. 定义22. 招标说明33. 合格的投标人64. 踏勘现场及投标费用6二招标文件65. 招标文件的组成66. 招标答疑77. 招标文件的澄清、修改及补充7三投标文件的编制78. 组成投标文件的文件79. 投标价格710. 投标有效期711. 投标保证金712. 招标人拒绝投标人的情形813. 投标文件的份数和签署8四投标书的递交814. 投标文件的包封、密封和标记815. 投标截止时间916. 迟到的投标文件917. 投标文件的补充、修改与撤回9五开标与评标918. 开标919. 评标过程保密920. 投标文件的方案介绍及澄清921. 投标文件响应性的确定922. 投标文件的评价与比较9六授予合同1023. 合同授予标准1024. 中标通知书1025. 合同协议书的签署1026.履约担保1027. 合同生效1028. 其他费用101. 定义本招标文件使用的下列词语具有如下规定的意义:(1)“招标人”、“业主”指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2)“总包方”指受业主委托对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线路设计等前期研究三号线东延段、五号线东延段、八号线北延段(白云湖~广州北站段)、十四号线二期工程(含交通衔接工程)设计总承包的单位,对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线路设计等前期研究三号线东延段、五号线东延段、八号线北延段(白云湖~广州北站段)、十四号线二期工程(含交通衔接工程)总体设计、工点(包括车站和区间)设计和系统设计的总负责单位。
自动售检票系统车站级设备数量计算及布置原则

自动售检票系统车站级设备数量计算及布置原则摘要:本文对自动售检票系统车站级设备的数量计算方法和布置的原则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自动售检票系统数量布置根据广州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及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需求,广州市远期线网规模和建设计划将做进一步调整:轨道交通线网远景规模将由原来的726公里提升到933.47公里、433座车站。
2011-2020年间,将在2010年近期建设规划和国家即将批复的近期建设规划调整线路的基础上继续建设253.6公里,至2020年共建成19条线路、815.2公里、389座车站。
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规模和建设范围的扩大,对城市经济、规划、资源、网络实施可行性、技术、设备、运营、管理、安全风险控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解决目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已积累的技术、设备资源和宝贵的线网实践经验,应对大客流对设备的冲击,对自动售检票系统车站级设备数量计算及布置原则进行探讨。
设备数量计算AFC系统现场设备数量的确定,最基础的数据就是客流。
客流预测数据包括近/远期早高峰客流预测(高、低方案)、晚高峰客流预测(高、低方案)、全天客流预测(高、低方案)。
理论计算时选取的客流数据为近、远期早高峰客流预测(高方案)。
除客流数据,其他基础数据还有:各站超高峰系统、换乘站的换乘系统、近/远期高峰小时列车运行交路、近/远期自动售票机使用率、近/远期单程票使用率、闸机每分钟通过能力、自动售票每分钟售票能力。
其中,近/远期高峰小时列车运行交路主要是确定列车小时行车对数。
所有基础计算数据确定之后,才可对AFC现场设备进行理论值的计算。
1、设备数量理论计算1)自动售票机自动售票机数量 =(远期车站高峰小时上车人数Х超高峰系数Х单程票比例Х处理单程票比例)/自动售票机处理能力2)进闸机进闸机数量= ∑〔(远期车站高峰小时上车人数Х超高峰系数Х入口部不均衡系数)/进闸机处理能力〕3)出闸机根据客流计算数量1 = ∑〔(远期车站高峰小时下车人数Х超高峰系数Х出口部不均衡系数)/出闸机处理能力〕根据车站旅客传输设备计算数量2 = ∑〔远期车站出口配置自动扶梯的台数Х(自动扶梯的输送能力/出闸机处理能力)〕根据紧急情况时客流疏散计算数量3 = 〔远期整列车载客量+(远期车站高峰小时上车人数Х超高峰系数Х列车间隔时间/60)〕/疏散时间/ 通道的通过能力最终数量计算出闸机数量 = Max(数量1,数量2,数量3)4)票房售票机票房售票机数量 =〔远期车站高峰小时上车人数Х超高峰系数Х(单程票比例Х处理单程票比例+储值票比例Х处理储值票比例Х充值比例)〕/票房售票机处理能力5)自动充值机自动充值机数量 =(远期车站高峰小时上车人数Х超高峰系数Х储值票比例Х处理储值票比例Х充值比例)/票房售票机处理能力6)自动验票机为乘客提供查询车票信息及其它服务信息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