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511《小数乘法》单元教学设计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小数和整数都是按照十进位制位值原则

书写的,所以小数乘法的竖式形式,乘的顺序、积的对位与进位都可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只要解决好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就行了。鉴于此,本单元的编排十分注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以便引导学生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来。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初步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数感。

4.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五、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能正确笔算小数乘法。

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会运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1.能正确笔算小数乘小数。

2.会运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

1.能正确笔算小数乘法。

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会运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14 节

八、各课时教学设计

第1节《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2. 通过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会新知识,培养类推的能力。

3. 培养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

2.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预计教学时间:2 节

四、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口算】

0.75+0.8=75×3= 2.4-0.8=3000×140=60-29=

150-90.21=52÷4=88×0=804÷6=40.05+70.1=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一筐苹果,连筐共重57千克,卖出40千克,还剩15千克。筐重多少千克?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1. 创设情境,引入例1:买3个风筝需要多少钱?

2. 合作探究,解决例1的问题。

(1)学生列出算式,并说明意义。

(2)小组讨论算法。

(3)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理由并进行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引导全班同学比较发现今天所学的乘法算式和以前的有什么不同,同时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3.学习例2,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的算理、算法。

(1)独立尝试。

(2)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3)反馈交流。强调:先把第一个因数0.72扩大到它的100倍变成72,积也随着扩大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到它1/100。(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小结】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1)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2)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3)再看因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 课本第2页做一做。

2. 课本第3页第1题。第1题是一步积(侧重对比)。

3. 课本第3页第2题。第2题是要注意2.3×12是计算过程有两步积,最后在算两次积的和。

4.课本第7页第1题。

【提高练习】

5. 课本第7页第2题。

6. 课本第7页第3题。

【拓展练习】

7. 课本第7页第4题。

8. 列式计算:25个20.4相加是多少?

9. 襄阳小学买了46个篮球,每个篮球45.5元,一共用去多少元?

(四)全课总结

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1)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2)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3)再看因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这里要注意的是,小数乘法要末位对齐,而小数加减法是小数点对齐。(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计算下面各题。

0.13×4= 2.5×4=723×51.47=

2一种羊毛线,每千克价格是68元,买1.8千克需要多少钱?

第2节《小数乘小数》(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初步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 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 进一步培养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

力。

4、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

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三、预计教学时间:2 节

四、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口算】

1.2×3= 4.2×8= 1.7×9=0.12×4=0.11×3=

1.5×4= 5.6×0=

2.4×3= 1.25×3= 1.5×5=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一瓶能装6杯桔汁,一桶能装4瓶桔汁。一桶能装多少杯桔汁?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一、学习例3。

1、出示例3图:宣传栏的玻璃坏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

(板书:0.8 ×1.2)

2、尝试计算。(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3、小结计算方法:先把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例3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先把小数当成整数来计算,得出结果后,再根据因数小数位数,给积点小数

点。

二、学习例4。

1、板书出示 6.7×3,

提问让学生思考回答:

想一想,这题小数乘法是怎么计算的?

2、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情况。

板书:0.56×0.04。

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小结】本节课出现了积的位数不够小数点缩小左移所需的位数,这时候要看一共需要向左移动几位,用向左移动的位数扣去积的位数所得的差数,就是要在积的左边补上几个0,再点小数点,在小数点左边再写一个0。(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0 . 5 8 6 . 2 5

2 . 0 4

× 4. 2 ×0 . 1 8 ×2 8

1 1 6 5 0 0 0 1 6 3 2

2 3 2 6 2 5 4 0 8

2 4

3 6 1 1 2 5 0 5 7 1 2

2.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0.024 0.013

×0.14 ×0.026

96 78

24 26

0.036 0.000338

3.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6×2.7= 10.56×0.27= 0.1056×27= 1.056×0.27=

4.课本第5页做一做:先判断积里应该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提高练习】

5. 课本第8页第5题。

6. 填一填。

把1.2的小数点去掉,它的值就扩大()倍;把0.019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就扩大()倍。

【拓展练习】

7列式计算:3.05的7.3倍是多少?

8.判断。

(1)小数一定比整数大。………………………………………………………………()(2)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是3,积的小数位数也一定是3。…………………()

9. 课本第8页第6题。

(四)全课总结: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先整数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2)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3)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做一做:先判断积里应该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67×0.3 2.14×6.2

2. 一台碾米机每小时可碾米0.8吨,4台同样的碾米机8.5小时可碾米多少

吨?

第3节《小数乘小数》(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初步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

2. 初步学会通过验算检查小数乘法计算的准确性。

3.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4、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能用所学知

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验算方法的意识与能力,

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三、预计教学时间:1 节

四、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口算】

9.6×6=8.4×7=30×0.3= 1.5×4=0.18×0.3=12-0.9=36÷9=84+7.8=8.5×100=0.04×25=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人步行每小时4千米,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的3倍,摩托车的速度是自

行车的4倍。摩托车每小时行多少米?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1.主题图引入。

(1)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3)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板书。

【小结】在倍比关系中,倍数也可以是小数。

2.学习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1)独立尝试验算。

(2)汇报交流,典型方法板书。

【小结】在小数乘法中,我们同样可以利用乘法交换律来验算。(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课本第6页做一做。

2.课本第8页第7题。

3. 课本第8页第8题。

4.课本第8页第9题。

【提高练习】

5. 课本第9页第10题。

6. 课本第9页第11题。

7. 课本第9页第12题。

8. 课本第9页第13题。

【拓展练习】

9. 课本第9页第14题。

(四)全课总结

在乘法中,一个数(0除外)乘比1大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比1小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不计算,判断下面各算式中积与第一个因数的大小关系。

9.8×0.7……………() 4.9×0.18……………()

90×0.05……………()0.32×0.85……………()

2.一个皮球的价钱是2元,一个小足球的价钱是皮球的9.6倍。一个小足球

的价钱是多少元?

第4节《积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计算。

2.根据题目要求,会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3.进一步体会“四舍五入”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4、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会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2. 教学难点:会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三、预计教学时间:1 节

四、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口算】

23×3=42+56=48×0.3=0.54×3=5×0.8=

48÷2=7810=7×4.2=600×0.03=4×5.5=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一袋核桃的重量是一袋红枣的2倍。这袋核桃重0.8千克,这袋核桃重多

少千克?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一、谈话导入,引出例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

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

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

【小结】因为题目要求保留一位小数,这时候四舍五入要看百分位,百分位上是0,小于5,舍去0和5,保留一位小数。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按要求保留小数。

(1)保留一位小数:

0.5964≈ 1.025≈ 1.9937≈

(2)保留两位小数:

12.038≈12.3045≈

2. 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

积保留一位小数是( )。

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

3. 课本第10页做一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