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力资源三级书上分析题 (1)

上海人力资源三级书上分析题 (1)
上海人力资源三级书上分析题 (1)

人力资源师(三级)学习案例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人力资源预测

参考答案:

1.该公司在进行人力资源预测时存在的问题如下:

(1)人力资源预测缺乏动态性。应根据市场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变化不断修正,该公司在进行五年规划制定后没有每年作预测和修正;

(2)人力资源规划未与其他部门规划沟通协调

(3)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缺少其他部门的参与。人力资源规划是公司大事要事,不能人力资源部自己一家忙,不能闭门早车。

2.当预测到企业在未来几年内可能发生人力资源短缺时,可采取如下措施:

(1)将合格富余人员调整至空缺职位;

(2)外部招聘高端技术人员;

(3)制定培训和晋升计划;

(4)短缺不严重,可适当延长工作时间,但这只是一种短期应急措施;

(5)提高企业资本技术有机构成,提高员工劳动生产率;

(6)聘用临时工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

参考答案:

1.小刘在出台管理制度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1)缺乏对管理制度的作用的理解,导致制定的管理制度无法实行,而且还影响了工作氛围。

(2)没有做到以人为中心。制度制定过程中缺乏员工的参与,员工只是被动执行,导致员工有抵触情绪。

(3)没有充分认知员工的心理特征,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4)管理方式不科学,没有引导员工自主管理。

(5)缺乏激励机制。

2.制定一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要注意:

(1)认真开展调查,听取管理层与员工意见,并学习标杆企业制度;

(2)制定管理制度,形成初稿;

(3)广泛听取意见,组织学习宣传讨论;

(4)修改完善,颁布执行;

(5)定期修改调整充实完善。

第三章工作设计与工作分析

参考答案:

1.中英信息服务公司在工作分析中存在问题如下:

(1)公司高层不重视、不知道工作分析的重要性;

(2)缺失动态管理。工作分析是连续不断的动态的过程,应根据企业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特别是工作内容发生变化时要及时修正;

(3)工作分析开展不及时。公司发展、增加新岗位、招聘前,应进行岗位分析,但案例中却没有进行;

(4)缺乏准确的工作描述和工作说明书,导致公司的绩效管理、培训工作、现场管理都受到影响。

2. XXX公司工作说明书

人力资源部编制

编制人:

第四章招聘计划与实施

参考答案:

1.我同意王大华的招聘哲学。理由如下:

(1)按照企业管理和HR的一般做法,任何招聘都是先考虑内部招聘,内部无人,才考虑外部招聘;

(2)搞好内部招聘,对企业各级管理者都很重要,特别是对HR管理者,不仅仅是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培训培养好员工,发现、培养员工是提高员工对企业忠诚度,留住人才的最好方法。

(3)企业必须制定好一系列的制度与选拔招聘程序,执行好这些制度,必定大大提升企业和HR管理水平与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 内部招聘与外部招聘的优缺点如下:

(1)内部招聘的优点:1)员工熟悉了解企业,认同企业文化,能尽快进入新角色;

2)节约人工成本;3)激励员工热情,提高员工忠诚度;

内部招聘的缺点:1)近亲繁殖,容易产生小团体;2)一人提升,其他人可能产生情绪。

(2)外部招聘的优点:1)给组织带来活力和创新力;2)对企业开发的新产品和技术提升带来速度和时间;(一般做法,总是要留10%给外部招聘)

外部招聘的缺点:1)成本高;2)融入团体,认同企业文化要有时间。

第五章招聘选拔

参考答案:

结构化面试是指面试内容、方式、评委构成、程序、评分标准、结果分析评价等构成要素,按统一制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面试。

刘孝通面试过程的主要问题如下:

1.(1)初次印象产生的偏见。刚见面就觉得能对被面试者作出评价,其余面谈时间仅在证实这一评价;

(2)因相似而引起的偏见;

(3)好感或错觉或以偏概全;

(4)潜意识理论,如案例中连衣服都不整洁等;

(5)招聘压力带来的偏见。

在面试过程中,面试题目的设计不科学,有些提问没有设计成开放式,有些提问设计成了提醒式。因此无法测试出应聘者的真实水平和能力。

2.(1)你有没有为某个冲突承担责任,并主动向相关人员进行解释的经历?

(2)你有没有面临过什么让你觉得很难处理的意见分歧?你是如何做的?结果如何?

(3)你是否曾经有过未能处理好与同事之间的意见分歧的经历?你是如何做的?结果如何?

第六章人员录用

参考答案:

1.我认为该公司员工录用过程存在问题如下:

(1)HR管理混乱.要么没有制度,要么有制度没有认真执行;

(2)录用决策不科学.录用过程缺少用人部门的参与.录用是招聘工作中的最重要决策,案例中招录新员工时却没有用人部门的参与;导致招录的员工,不是部门所需要的;

(3)入职管理不规范.案例中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时间、内容、考核等都存在问题。

2.我认为可通过以下录用管理手段解决人员流失问题:

(1)规范录用决策流程和方法.遵循“谁用人谁决定”的原则,最后录用决策时,用人部门必须参加;

(2)建立录用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严格规范科学流程;

(3)确保制度、流程的执行与贯彻;

(4)组织好,培训好招聘团体。

第七章人员配置与离职管理

参考答案:

1.从开始的采取指定学校制度,追求名校毕业生,但却发现在实践中有闯劲有个性的大学生很少,导致企业创新力无后劲。转变为注重实际能力,看其综合能力几发展潜力。具体所采取的措施有:1)制定新的招聘大学生标准;2)对于新入职的大学生,进行多岗位实习试工,进一步了解其特长和工作能力,试用期结束时,对其工作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再取其所长安排适合的工作。

2.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处于日本企业的初期。我们的大企业,开口211,闭嘴815,而不时根据实际岗位工作需要进行选拔人才,甚至连操作工都要大学生,导致招进来的人才留不住,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我们应以此为借鉴,进行招聘工作时,要进行充分的招聘需求分析,明确录用标准,而不仅仅是招聘优秀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要招聘合适的人才,最终使招聘的人才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匹配。

第八章培训需求分析

参考答案:

1. 该公司此次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不作培训需求分析闭门造车,导致培训与需求严重脱节。培训前w先生没有很好的解答培训需求分析中的“为什么要培训”,不清楚企业为什么要进行计算机培训或通过计算机培训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效益,以致此次培训的盲目进行。

(2)培训内容与员工实际工作相脱节。学习先进是对,但是必须结合本单位实际和结合生产业务。w先生没有分析各个岗位的工作性质、流程,所以他不清楚每个员工需要计算机哪方面的知识,导致计算机培训过于笼统,没有针对性。

(3)培训层次不清。w先生没有分析各个工作岗位的特点,从而无法解答培训需求分析中的“谁最需要培训”,索性全员培训。导致企业培训成本太高,生产工作受阻。

(4)企业高管放弃领导与监督,美名开明,以致培训效果评估缺失,大家认为此次培训只是走个过程,并无实际用途。

2.为把培训落到实处,W先生应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对自身HR理论学习,对公司的培训现状作出全面的准确的评价

(2)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包括培训组织分析、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弄清谁最需要培训、为什么要培训、培训什么等问题。

(3)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内容等,

(4) 实施管理计划,做好培训工作的评估。

第九章培训计划制订

参考答案:

公司的培训计划在实施时之所以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主要原因如下:

(1)培训计划与公司年度计划相脱节。培训计划应是公司年度战略规划和人力资源规划的配套计划,必须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和人力资源规划而制订,并为他们服务。离开了公司战略规划和人力资源规划去制订培训计划,结果一定会出很多问题。

(2)缺乏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尽管吴风在做计划之前进行了调研,但缺乏对企业明年发展目标的了解,导致培训需求分析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

(3)缺乏对培训过程的管理和监控,导致制订的培训计划如同虚设。如案例中在年终总结时才发现问题。

2.要使培训计划真正发挥作用,在制订2013年培训计划时,吴风应把握好以下环节:

(1)认真学习公司战略和人力资源规划,吃透精神;

(2)做好培训需求分析。理解组织的使命和战略——加强内部监控能力,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了解组织的整体能力和员工现状,从而使需求分析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3)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培训计划草案

(4)沟通确认培训计划草案,听取大家意见,评估计划,修改计划。

第十章培训的组织实施

参考答案:

1.奥康公司的培训是通过内训与外训相结合的办法开展全员培训。

(1)内训是采用具有奥康特色的“五训”;外训则根据管理者不同层级对口不同学校开展培训;

(2)通过与高校合作办班,定向培养大学生,提前对后备员工进行培训,做好人才储备计划。

2.奥康公司的培训之所以能取得显着成效,原因是:

(1)将培训工作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2)有一套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从而保证培训计划实施与落实;

(3)认真做好培训评估工作。

第十一章绩效计划

参考答案:

一、该公司绩效目标存在的问题有:

1. 缺少明确有效的绩效计划。绩效计划是保证绩效目标实现的基础。案例中公

司因为缺少明确有效的绩效计划,导致在新的绩效目标提出后没有切实有效的措施和途径,致使绩效目标在实现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绩效目标未能实现。

2. 绩效目标的表达不明确,缺乏有效性。绩效目标的表达要用“绩效标准+目标

值”的组成格式表达,且绩效目标的确定要符合SMART原则。该公司尽管用数据明确了绩效目标,但目标的确定不够明确、表达不合理,缺乏有效性。

3. 未能做好绩效目标的分解。该公司制定了宏观的两个目标,但未能将新产品

开发周期目标和运营成本等目标做好分解工作,致使绩效目标缺少实现的具体路径和切实可行的保障。

4. 缺少绩效指标的评估。该公司的绩效指标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缺少绩效指

标的评估,未能在过程中做好绩效指标的修订和调整,绩效指标也不够科学。

二、一个有效的绩效目标的制定应做好以下工作:

1. 绩效目标制定中,要做好绩效计划,明确员工在绩效目标制定过程中的工作

内容和职责,做好员工的培训和辅导。

2. 绩效目标的确定应符合SMART原则,提升绩效目标制定的有效性。

3. 绩效目标分解。绩效总目标制定后应按照部门、个人层层分解为组织目标、

部门目标、个人目标三个层次。

4. 确定绩效目标制定的流程。绩效目标的流程应保障目标任务不偏离企业战略,并做好绩效目标的承诺。

5. 做好绩效指标的评估。建立指标评议平台,使绩效指标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十二章绩效评估实施

参考答案:

一、A公司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时存在的问题有:

1. 绩效评估方法不科学。例如案例中对非业务人员的绩效评估仅仅是部门领导对自己下属做一个笼统的排序,可见绩效评估的方法是不科学的。

2. 绩效评估主体选择不合理。案例中子公司对下属人员和非业务人员的评估都是部门领导独自进行,绩效的评估主体过于单一。

3. 缺少对绩效评估实施者的培训。案例中公司并没有对成立的绩效评估小组就绩效评估的内容、流程、注意事项等进行培训,很可能导致评估小组在绩效评估中造成失误或误差。

4. 缺少对绩效评估结果的评定。公司对中层干部的绩效评估仅仅是将具体情况反馈给个人,对于结果并没有给出总结和评价。

5. 绩效指标的选择不合理。对业务人员的评估仅有经营指标一项指标。对非业务人员的绩效评估缺乏明确的指标,可见公司的绩效评估的指标不合理。另外,公司的不同部门绩效指标的制定也不公平、不全面。

6. 缺乏对绩效评估过程的监督,评估流于形式。一方面公司的评估者工作量大,但体会到个人权威,乐此不疲,评估工作的开展流于形式;一方面被评估者鉴于领导者或评估者的压力,不得已沉默的接收评估过程中的不公平和流于形式,开始应付和敷衍评估。

7. 绩效评估结果未能与激励挂钩。对中层干部的评估中,明确说明评估与人事升迁、工资等方面挂钩,但最后都没有兑现;随着评估的开展,评估的结果也已变得无差别,失去评估的激励性;评估的方式没有创新和变通,个人对评估也失去了积极性。

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改进建议有:

1.针对不同层次的人员和部门,设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

2.公司领导层、中层、同事、下属和自我等方面可选的选择评估主体,成立评估小组。

3.宣传评估方案的实施办法,让被评估者知晓;培训评估人员,减少评估过程中错误或误差的出现。

4.针对不同部门和不同层次的人员,科学的选择绩效评估的指标。

5.加强对绩效评估结果的评定,总结评估结果,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6.加强对绩效评估过程的监督,防止评估流于形式或评估过程的违法、违规操作。

7.将绩效评估结果与员工的激励挂钩。将绩效评估的结果与员工的薪资、晋升、职业发展等挂钩,增加绩效评估的激励性作用。

第十三章绩效反馈与结果运用

参考答案:

一、吴静和李小茹矛盾产生的原因是:

因为吴静在绩效面谈准备不足,导致两者对绩效面谈的过程产生了误会。李小茹认为,作为领导的吴静对自己在工作上的指导和帮助不够,对自己的态度不好,甚至认为吴静对自己的工作是不满意的;而吴静认为自己对下属李小茹遇到的问题认真对待,正在想办法帮助其改善绩效,而且吴静对李小茹的投诉感到不满。

二、假如我是HR经理,认为绩效反馈应做好如下几点:

1. 绩效反馈重点做好沟通。强调绩效反馈应要及时、有效、持续的沟通。

2. 绩效反馈要注意反馈的方式和方法。要深入了解下属的工作内容,做到有的放矢;要根据下属工作性质和特点选取绩效反馈的方法;绩效反馈要对事不对人。

3. 精心准备好绩效面谈。在进行面谈之前,要提前收集好面谈资料、岗位说明书;在面谈过程中要注意运用适当的技巧;绩效面谈重在绩效的改进,帮助下属查明绩效不足的原因,为下属提供绩效改进的有效建议。

第十四章岗位评价

参考答案:

一、岗位评价存在的问题有:

1. 缺少必要的工作分析,岗位评价缺少依据。因为没有进行工作分析,在岗位评价中缺少相应的评价要素,案例中的岗位评价是依据领导小组的打分进行,得出的结果难以让员工信服。

2. 未成立相应的岗位评价小组。成立岗位评价小组,不仅要有领导层的参与,更要有基层员工的参与,这样,岗位评价的过程和结果更能让员工信服。

3. 选取的岗位评价方法不科学。岗位评价中应根据不用的岗位、企业的规模和评估的目的选取适合的评价方法。案例中仅仅是通过领导小组和主管领导的主管打分得出岗位价值排序,岗位评价的方法选择不科学。

二、岗位评价应遵循以下流程:

1. 工作分析。要确定企业目标、确定工作分析的各个方面、形成岗位说明书

2. 成立岗位评价小组。岗位评价小组是企业进行岗位评价的组织和执行机构,承担者岗位评价的主要责任等。

3. 选择岗位评价方法。企业应根据企业规模大小、岗位多少和评价目的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

4. 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通过各种方法,收集到各个岗位的相关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得出各个岗位的相对价值大小。

5. 确定岗位等级。根据汇总的信息,给企业的岗位进行分级分等,编出企业的职位分类图。

第十五章薪酬水平

参考答案:

一、中海油薪酬水平不合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合理之处:

1. 高层、中层和基层员工的薪酬差距过大,薪酬内部不公平。案例中公司7位高管年限都在百万以上,而一名普通员工的薪资年薪近10万左右。

2. 薪酬结构极为不合理,缺乏激励性。公司的平均薪资中大部分包含在教育费、各项社会保险等,包含在劳动要素中的薪资少。在高管的薪资结构中,大部分薪资来源于袍金、津贴和福利等,包含在职务和贡献部分的薪资比例低。

3. 高的平均薪资给外界造成的印象:中海油内部人人都有高的薪资。薪资结构的不合理极大损坏了公司的形象。

4. 公司部分人员高的薪资来源于中海油特殊的企业地位:资源开放型的垄断性国企,薪资中非劳动要素的贡献占的比重过大。

第十六章薪资结构设计

参考答案:

一、陕汽集团结构薪酬的作用有:

1. 陕汽构建的薪酬体系具有持续、充分的激励作用。薪酬结构与个人绩效挂钩,是一种最具激励效果的计薪方式,推动良好的工作绩效。

2. 陕汽构建的薪酬体系可以实现动态有效的管控。既可在企业快速发展、产量大幅攀升通过计量方法调整,控制薪酬过快增长,有可以再市场波动、综合效益下滑通过固定薪酬保障员工基本生活。

3. 有利于企业形成集体凝聚力。陕汽薪酬体系弱化头衔、等级,向员工传递一个个人绩效文化,弱化个人间竞争,强调员工们间的合作和知识共享、共同进步帮助企业培育积极团队绩效文化。

二、陕汽集团结构薪酬制度管理流程的启示有:

1. 制定的薪酬制度要适合企业分组织结构、战略和企业文化价值观等。

2. 制定的薪酬制度要注重薪酬的功能强化,增强薪酬的激励功能

3. 制定的薪酬制度要保证薪酬的公平公正

4. 制定的薪酬制度要保证薪酬的外部竞争性

5. 制定的薪酬制度要有持续、动态的修订机制。

第十七章员工关系管理

参考答案:

一、一审法院和终审法院对劳动纪律的有效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认定:

1. 劳动纪律的内容制定必须符合合法原则。

2. 劳动纪律的制定的程序必须经全体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并应公示给全体职员知晓。

3. 劳动纪律的制定要保证公平公正。

4. 劳动纪律要符合全面系统原则。各种岗位的职工都制定相应的劳动纪律,使其成为全面系统约束劳动过程中劳动者各种行为的规范体系。

二、劳动纪律的合法实施要做好以下工作:

1. 保证实施的劳动纪律内容合法有效。

2. 保证劳动纪律的制定程序合法,合理。

3. 劳动纪律的施行要符合公平公正原则

4. 劳动纪律的实施可通过思想教育的方式,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劳动纪律态度,培养和提供职工遵守劳动纪律的自觉性

5. 可将职工的表现和经济利益挂钩,鼓励和促进职工遵守劳动纪律。

第十八章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管理

参考答案:

一、集体合同在本案中的作用有:

1. 集体合同弥补劳动合同法规的不足。集体合同的效力高于劳动合同的效力,依法订立的集体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具有约束力。

2. 集体合同制度可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较好在发挥工会的作用,提高工会在职工中的威信。集体合同对企业行政的经营管理工作提出了各项具体要求,督促企业行政的各级负责人都要为履行集体合同规定的义务而努力工作。

3. 集体合同的内容涉及企业中职工生活的各个具体方面,当个人劳动关系内容中的某些问题未由法律、法规加以调整时,才在集体合同中加以规定。因此,

集体合同的内容较为复杂、具体。

二、集体合同签订时注意的事项有:

1. 集体合同的签订要符合合法性原则。集体合同的主体、内容和程序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政策规定。

2. 集体合同的签订时,劳动关系双方要符合自愿性原则,双方应相互尊重,不能强迫,更不能威胁等不正当手段,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条件和要求。

3. 集体合同的签订要符合合作性原则。要求企业双方当事人在爱爱集体合同签订过程中诚实守信、秉承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

4. 集体合同的签订符合双赢性原则。通过集体协商的方式,即通过双方的协商来调节利益分配,达到双赢的目的。

5. 集体合同的签订要符合和谐性原则。在签订集体合同中双方当事人产生意见不一致时,双方应该以合法、合规及理性的方式提出诉求,不得采取过激的行为给对方施加压力。

第十九章职工民主管理

参考答案:

一、案例中出现的违反劳动法行为有:

1. 原告在未与被告沟通的情况下,单方面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不符合劳动法规定。

2. 省行越权提成解除被告与支行的劳动合同关系,不符合劳动法规定。

3. 原告设定的内部规章制度的内容没有及时向全体职工公示,规章制度的设立在流程上不符合劳动法规定。

二、针对这些违反劳动法的行为,企业应做好以下几点进行预防:

1. 建立职工民主管理机制,设立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企业的重大规章制度、政策等,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

2. 开展多种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可以通过组织参与、员工参与、代表参与的形式,对公司制定的重大规章制度进行全面审议后公示通过。

3. 建立工会组织,通过工会,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

上海人力资源三级英语试卷汇总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上海)HR专业英语10套试卷 专业英语试卷1 一、英汉互译(每题2分,共30分) 1. Apprenticeship 2. Career support 3. Outsourcing 4. Database 5. Employee empowerment 6. Goals 7. Human resource information system (HRIS) 8. Job rotation 9. Learning organization 10. Psychological contract 11. 薪资调查 12. 任务分析 13. 招募 14. 绩效管理 15. 工作丰富化 二、选词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 ________ refers to the practices and policies you need to carry out the people or personnel aspects of your management job. 2. Labor turnover rates provide a valuable means of ________ the effectiveness of HR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organizations. 3. Labor turnover can be costly ________ of recruiting and training replacements should be considered. 4.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techniques are deployed as instruments for ________. 5. Evaluations also fulfill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________ to employees on how the organization views their performance.

人力资源三级考试第一章重点整理第三版2018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图的绘制 一、人力资源规划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 广义: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的统一。 狭义: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可分为:长期规划(≥5年)、中期计划(1~5年)和短期计划(≤1年)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战略规划(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计划); 组织规划(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 制度规划(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人员规划; 费用规划

(三)人力资源规划与其它企业规划的关系 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 (四)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管理活动系统的关系 资源规划具有先导性和战略性,能不断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和措施,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纽带。 企业工作岗位分析、劳动定员定额等的基础工作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前提。 二、企业组织机构的概念 企业组织机构是保障其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所设置各类只能与业务部门的总称。 整个组织机构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由经营决策者、风险承担者和收益分享者构成经营主体和规定其相互关系的经营制度所组成的企业高层组织,即经营体制。 第二层是由负责筹集和优化资源的配置、产品研发、生产等与日常管理职能的机构与其相关的制度,即职能体制。 管理单位之间形成的管理层次,是有形部分,即为“体”;管理制度是无形部分,即为“制”。 三、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六项)

人力资源管理 三级 英语复习资料

上海市职业资格鉴定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 专业英语试卷3 一、英汉互译(每题2分,共30分) 1. Bonus 奖金 2. Compensable factors 报酬要素 3. Delayering 扁平化 4. Forecasting 预测 5. Gain sharing plans 收益分享计划 6. Job classification system 工作分类法 7. Minimum wage 最低工资 8. Performance feedback 绩效反馈 9. Staffing tables 人员配置表 10. Wage-rate compression 工资压缩 11.培训Training 12.即时奖金Spot bonus 13.工资结构Pay structure 14.劳动力市场Labor market 15. 精简Downsizing Answer: 1.奖金 2. 报酬要素 3.扁平化 4.预测 5.收益分享计划 6.工作分类法

7.最低工资8.绩效反馈9.人员配置表10.工资压缩11.Training12. Spot bonus 13. Pay structure 14. Labor market 15. Downsizing 二、选词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fostering intellectual or human lies in the fact that such Workers must be managed differently than were those of previous generations. 对于管理者,培养智力或人力资本的挑战在于,这样的员工必须有不同的管理方式,而不是以前的几代人。 2. In summary, i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 integral part of every manager’s job. 总之,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一个经理的工作。 3. In the area of recruiting and hiring, it’s the line manager’s responsibility to specify the qualifications employees need to fill specific positions. 在招聘和招聘方面,这是直线经理的责任,指定员工需要填写具体职位。 4. HR manager also administers the various benefit programs (health and accident insurance, retirement, vacation, and so on). 人力资源经理还负责管理的各种福利计划(健康和意外保险、退休、休假等) 5. Performance evaluations are used as the basis for reward allocations. 绩效评估被用作奖励分配的基础。

上海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英语单词带英标

1 Absence [??bs?ns] 缺席 2 Acceptability [?k?sept?'b?l?t?] 可接受性 3 Achievement test [??t?ivm?nt] [test] 成就测试 4 Action plan[??k??n][pl?n] 行动计划 5 Adverse impact [??dv?rs][??m?p?kt]负面影响 6 Allowance[??la??ns]津贴,补助 7 Announcement [??na?nsm?nt] 公告 8 Applicant [??pl?k?nt] 求职者 9 Application [??pl??ke??n] 申请10 Appraisal [??prez?l] 评价,评估 11 Appoint[??p??nt] 任命 12 Arbitration [?ɑrb??tre??n]仲裁 13Assessment center [??s?sm?nt] [?s?nt?]评价中心 14 Assessment criteria 评价准则,评估 标准[??sesm?nt] [kra??t??r??] 15 Authority [??θ?r?ti] 权威 16 Audiovisual instruction 视听 教学[??dio?v??u?l] [?n?str?k??n] 17 Audit approach [??d?t] [??pro?t?] 审计法 18 Balanced scorecard 平衡计 分卡[?b?l?nst] [?sk?rkɑrd]

19 Bargaining-impasse [?bɑrg?n??] [??mp?s] 谈判僵局 20 Behavior modeling [b??hevj?] ['m?d?l??]行为模拟 21 Behavior-based program 行为改变计划 22 Benchmarks [?bent??mɑ:ks] 基准 23 Benefit [?b?n?f?t] 福利 24 Bonus [?bo?n?s] 奖金 25 Business planning 企业规划 26 Candidate [?k?nd?d?t]申请求职者,候选人 27 Career anchor[k??r?r] [???k?]职业锚28 Career counseling [k??r?r] ['ka?ns?l??] 职业咨询 29 Career curves [k??r?r]['k?vz] 职业曲线 30 Career development 职业发展 31 career planning 职业生涯规 划 32 Cognitive ability [?kɑgn?t?v] [??b?l?ti] 认知能力 33 Commitment [k??m?tm?nt] 承诺, 义务 34 Communication skill 沟通技 巧 35 Compensable factor [k?m'pens?b?l][?f?kt?]报酬要素 36 Compensation [?kɑmpen?se??n]报酬, 补偿 37 Competency assessment 能力

2018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绩效管理重点整理-人力资源管理-毙考题

2018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绩效管理重点整理-人力资源管 理 1.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包括绩效管理制度的设计与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 2.绩效管理制度是企业单位组织实施绩效管理活动的准则和行为的规范 3.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由于涉及的工作对象和内容不同,可分为管理的总流程设计和具体考评程序设计两部分。 4.绩效管理制度设计与绩效管理程序设计,两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5.绩效管理制度设计应当充分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战略和策略的要求 6.国内认为绩效管理包括四个环节:目标设计、过程指导、考核反馈、激励发展 7.国外:成功的绩效管理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指导,激励,控制,奖励 8.绩效管理总流程的设计见手写稿 9.绩效面谈的总类 1)绩效计划面谈2)绩效指导面谈3)绩效考评面谈4)绩效总结面谈 10.按绩效面谈的具体过程及特点分为 1)单向劝导式面谈(要求主管具备劝服员工改变自我的能力) 2)双向倾听式面谈(要求参加者事先准备一些问题,而且要掌握提问和聆听的时机)) 3)解决问题式面谈(需要组织相关培训,以提高考评者的管理水平) 4)综合式绩效面谈(如单向式劝导面谈适用于评估绩效计划目标的实现程度,解决问题式面谈更适用于促进员工潜能开发和全面发展,将两者结合) 11.绩效管理遇到的问题 1)系统故障2)考评者以及被考评者,对系统的认知和理解上的故障 12.提高绩效面谈质量的措施与方法 1)绩效面谈的准备工作 1拟定面谈计划:明确目的,内容,要求,面谈的方式,需准备的资料等,提前1~2周书面通知被考评者,详细说明情况,并再次亲自通知 2收集各种与绩效相关的信息资料 2)提高绩效面谈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1采取有效的信息反馈方式(并达到以下要求针对性,真实性,及时性,主动性,适应性)2薪酬,提升,激励,惩罚等 13.绩效改进的方法与策略 1)分析工作绩效的差距(目标比较法,水平比较法,横向比较法) 2)查明产生差距的原因(外部环境:资源、市场、客户、对手、机遇、挑战,内部因素:资源、组织、文化、人力资源制度,个人因素) 3)制定改进工作绩效的策略 1预防性和制止性策略2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策略(保证激励策略的有效应具备的原则:及时性,同一性,预告性,开发性)3组织变革策略与人事调整策略(劳动组织的调整,岗位人员的调动,其他非常措施如解雇,除名,开除等) 14.绩效管理中的矛盾冲突与解决方法 1.员工自我矛盾 2.主管自我矛盾 3.组织目标矛盾解决方法 1绩效面谈中,以行为为导向,以事实为依据,以制度为准绳,以诱导为手段,本着事实求

上海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英语题目

一、英汉互译(每题2分,共30分) 1. Apprenticeship:学徒 2. Career support:职业支持 3. Outsourcing:外包 4. Database:数据库 5. Employee empowerment:员工授权 6. Goals:目标 7. Human resource information system (HRIS):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8. Job rotation:岗位轮换 9. Learning organization:学习性组织 10. Psychological contract:心理契约 11. 薪资调查: Salary survey 12. 任务分析: Task analysis 13. 招募: Recruit 14. 绩效管理: Performance management 15. 工作丰富化: job enrichment 二、选词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A. feedback B. benchmarking C. rewards 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E. benefit F. on-the-job G. performance H. downsizing I. Direct cost J. output 1. refers to the practices and policies you need to carry out the people or personnel aspects of your management job. 2. Labor turnover rates provide a valuable means of the e ffectiveness of HR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organizations. 3. Labor turnover can be costly. of recruiting and training replacements should be considered. 4.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techniques are deployed as instruments for . 5. Evaluations also fulfill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to em ployees on how the organization views their performance. 6. The of the job analysis should be a training or learn ing specification. 7. Coaching is a personal technique designed to develop ind ividual skills,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8. Extrinsic include direct compensation, indirect compensation , and nonfinancial rewards. 9. Flexible benefits allow employees to pick and choose from among a me nu of options. 10. China's economic reformers have used material incentives in order to stimulate . 三、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人力资源三级考试第三版第六章重点整理总结2018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第一节企业民主管理 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性质 是由企业职工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职工代表组成的,代表全体职工实行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 组织形式上看,上述组织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由劳动关系双方共同组成的劳资委员会或工厂委员会,主要起协商沟通咨询的作用;另一类是由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单方组成的,主要对工资、福利、劳动安全等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问题参与决策。 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制度与民主协商是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两种主要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企业职工行使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民主管理的组织参与的具体表现。职工代表大会依法享有审议企业重大决策、监督行政领导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权利。 (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特点 一)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管理的形式: 1.组织参与。职工通过一定的代表性机构参与企业管理,如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2.岗位参与。职工通过在本岗位的工作和自治实现对管理的参与,如质量管理小组、班组自我管理、各类岗位责任制; 3.个人参与。职工通过其个人的行为参与企业管理,如合理化建议、技术创新等。 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与合同规范协调劳动关系运行的制度比较: 1、职工民主管理制度是由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各自的单方行为所构成,表现为职工意志对企业意志的影响、制约与渗透,企业意志对职工意志的吸收和体现。合同则是劳动关系当事人的双方行为,他们的意志协调表现为经平等协商一致所达成的、各自均应遵守的合同规范。 2、职工民主管理是一种管理关系中的纵向协调,而合同规范对劳动关系的调整则属于当事人之间的横向协调。 三)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与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运行中的功能比较: 1.职工民主管理制度是一种自我协调或内部协调方式;劳动争议仲裁则是是一种外部协调方式;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劳动争议的调解是一种群众自治的活动。 2.职工民主管理是在劳动关系运行中的自行协调和事前协调,预防劳动争议;劳动争议处理是事后协调,其目的是解决劳动争议。 (三)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的职权 1、审议建议权; 2、审议通过权; 3、审议决定权; 4、评议监督权; 5、推荐选举权 职工大会行使上述职权,必须注意权力行使的度,包括职权的广度与深度两个方面。 在劳动关系的运行中,资本与劳动存在的下述两个矛盾:其一,企业目标与劳动者目标的差异。其二、存在着管理权威与职工参与的矛盾。 职工民主参与适度与否,可以考虑两个标准,即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是否协调,以及管理过程是否实现高效率低成本。 (四)职工代表的构成 职工代表包括个人、技术人员和各级管理人员。在职工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各级管

人力资源三级重点整理完整版考试必备

人力资源三级重点整理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1.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 广义: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的统一. 狭义: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长期规划(5年以上)中期规划(1年到5年)短期规划(少于1年) 2.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1)战略规划:对大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关键性规划。 2)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组织信息,组织结构,组织设计,组织机构,组织调查,诊断,评价)3)制度规划: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4)人员规划: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供需平衡)5)费用规划: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预算,核算,审算,结算,费用控制) 3.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 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 4.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名称,工作条件,地点,范围,对象,资料) 1)科学界定时间,空间范围。系统分析岗位内在活动的内容。逐一比较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方式等因素。2)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如知识水平,工作经验,道德标准,心里素质,身体状况等方面的资格和条件。3)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最终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 5.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 1)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2)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3)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4)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 5)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薪酬只制度的重要步骤 6.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 1)书面资料(现职人员的资料记录和岗位责任说明) 2)任职者的报告(访谈、工作日志) 3)同事的报告(上级、下属)4)直接观察下属,顾客,用户 7.岗位规范的概念 岗位规范也称劳动规范,岗位规则,岗位标准,它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8.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 1)岗位劳动规则(时间,组织,岗位,协作,行为) 2)定员定额标准(编制定员标准,各类岗位人员标准,时间定额, 产量定额,双重定额标准) 3)岗位培训规范(对本岗位员工 的职业技能培训与开发所作的具 体规定) 4)岗位员工规范(任职资格,知 识水平,工作经验,文化程度, 专业技能,心理素质,胜任能力 等做统一规定) 9.岗位规范的结构模式(格式) 1)管理岗位知识能力规范(职责, 知识,能力,经历) 2)管理岗位培训规范 ○1指导性培训计划:总体性规 划(培训目的、对象、时间、项 目、课程的设置与课时分配、培 训方式、考核方式) ○2参考性培训大纲和推荐教 材:大纲要明确教学目的,内容, 要求,教学方式,方法,推荐教 材讲求针对和实用 ○3生产岗位技术业务能力规 范:传统的国有企业使用的统一 劳动规应知范。(应知,应会,工 作实例) ○4生产岗位操作规范(岗位的 职责和主要任务、岗位各项任务 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以及完成期 限、完成各项任务的程序和操作 方法、与相关岗位的协调配合程 度、其他种类的岗位规范如管理 岗位考核,生产岗位考核) 10.工作说明书的概念 工作说明书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 性质和特征、工作任务、职责权 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 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的资格条件 等事项所作的统一规定。 11.工作说明书的内容 基本资料,岗位职责,监督与岗 位关系,工作内容和要求,工作 权限,劳动条件和环境,工作时 间,资历,身体条件,心理品质 要求,专业知识和技能,绩效考 评。 12.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 一.准备阶段 1)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总目标、 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 进行初步了解,掌握各种基本数 据和资料。2)设计岗位调查方 案。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 象和单位,确定调查项目,确定 调查表格和填表说明,确定调查 的时间、地点、方法。3)做要员 工思想工作,使有关员工对岗位 分析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4)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任务、程 序、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 以便逐项完成。5)组织有关人 员,学习并掌握调查内容,熟悉 具体的实施步骤和调查方法。 二、调查阶段三、总结阶段 13.起草和修改工作说明书的具 体步骤 1)系统全面的岗位调查,起草工 作说明初稿 2)分析专家(各部门经理,主管 及相关管理人员)分别召开有关 工作说明的专题研讨会,对工作 说明书进行订正,修改提出具体 意见 14.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 明确任务目标的原则,合理 分工协作的原则,责权利相对应 的原则 15.设置岗位时应考虑并处理好 的 1.根据企业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 的要求 2.在组织结构模式和组织机构设 置科学合理的前提下,所有岗位 工作责任和目标是否具体、明 确?是否足以保证组织的总任务 和总目标的实现 3.岗位设置的总数目是否符合最 低数量的要求 4.站在组织总体系统的高度上俯 视每个岗位,观察各个岗位之间 的关系是否协调是否发货积极作 用5.对每个岗位进行剖析,是否 体现了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 16.改进岗位设计的基本内容 工作扩大化:横向扩大化, 纵向扩大化,增加任务扩大岗位 任务结构,是完成任务的内容, 形式,手段发生变更工作丰富 化:充实工作内容,增加岗位技 术和技能含量。考虑5个方面 的内容: 1)任务的多样化实现一专多 能2)明确任务意义3)任务的整 体性4)赋予必要的自主权5)注 重信息的沟通与反馈 岗位工作的满负荷:每个岗 位的工作量应该饱满,有限的劳 动时间应当得到充分利用。这是 进行岗位设计的一项最基本的原 则和要求。岗位的工时制度:对 企业它影响工时利用的状况,劳 动生产率,整体经济效益,对员 工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合理地安 排员工的工作轮班和作业时 间。劳动环境的优化: 物质因素:1)工作地的组织 2)照明与色彩3)设备、仪表的 操纵器的配置 自然因素:空气,温度,湿 度,噪声,厂区绿化(生理,心 理,人体工程,工效,环境学等 知识) 17.改进工作岗位设计的意义 1)企业劳动分工与写作的需要 2)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增加 产出的需要3)劳动者在安全, 健康,舒适的条件下从事劳动活 动在生理上,心理上的需要 工作岗位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为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实现“位得其人,人尽其才,适 才适所,人事相宜” 18.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方法 1)传统的方法研究技术(实证方 法)检测和消除岗位员工费时费 力的操作,克服停工,等待工时 浪费的现象,有效促进岗位工作 的满负荷。 步骤:1)选择研究对象2)直接 观察方法记录全部事实3)分析 观察事物的事实4)通过分析, 研究实用经济有效的新方法5) 贯彻新方法 方法研究具体应用的技术: 1)程序分析:将人力物力耗费降 到最低限度,以提高岗位工作的 综合的方法 作业程序图:能全面显示出在 生产过程中原料投入,检验及全 部作业的顺序。 作用:○1为剔除、合并、简化、 重排操作程序提供依据○2可用 于核算半成品、在制品的单位成 本○3为原材料、配件、半成品 的购进,供应,保管提供了依据 ○4可为岗位劳动定额标准的制 定提供依据流程图:更详细, 常被用于分析研究某种产品,某 一零部件或一项工作任务的加工 制作过程。单柱型、多栏型线 图:充分揭示了产品的实际制作 过程,能清晰显示出物料流动的 轨迹人-机程序图 多作业程序图:研究多个岗位 分工与写作关系 操作人程序图:适用于工作地 固定,操作重复性强,加工批量 大的工作程序,不受工作地点变 更的影响,随时 采用,简便可靠,可用于测时写 实,制定时间定额标准,促进手 工操作合理化,制定作业指导书 提供依据。 2)动作研究:动作经济原理:1) 人体的利用2)工作地布置和工 作条件的改善3)有关工具和设 备的设计现代工效学的方法:人 -机-环境 其他可以借鉴的方法:最具现实 意义的是工业工程所阐明的基本 理论和基本方法IE的功能的具 体功能表现为规划,设计,评价, 创新 19.企业定员的基本概念在一定 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保证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按 一定素质要求,对企业配备各类 人员所预先规定的限额。 企业制定用人标准要加强企业定 编,定岗,定员,定额工作,促 进企业劳动组织的科学化。人员 编制按照社会实体单位的性质和 特点可分为:行政编制,企业编 制,军事编制 劳动定员与劳动定额的区别:内 涵相同(数量质量界限)计量单 位不同(只有量的差别)实施和 应用范围不同 企业定员制定方法:1)按劳动效 率定员2)按设备定员3)按岗位 定员–与劳动定额有直接联系 4)按比例定5)按组织机构 ----制定劳动定额的基本方法 20.企业定员管理的作用: 1)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 科学标准2)合理的劳动定员是 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 3)科学合理的定员是企业内部各 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4)先进 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员工 队伍的素质。 21企业定员的原则 1)定员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 标位依据2)定员必须以精简,高 效,节约为目标3)各类人员比例 关系要协调4)要做到人尽其才, 人事相宜 5)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 准的良好环境6)定员标准适时 修订 计算看手写稿 22.零基定员法:确定二、三线人 员定员人数。 改变了按比例定员的传统方法, 以岗位劳动量为依据,一切从零 点开始,按工作负荷量和岗位负 荷标准决定岗位设置。对工作量 不饱和的岗位实行并岗或者由于 一人兼职兼岗,使定员水平趋于 合理。 23.劳动定员标准作为劳动定额 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 劳动定额工作标准,即人力消耗, 占用为对象制定的标准。 具有劳动定额标准的“科学 性,技术性,先进性,可行性, 法定性,统一性”等特征。 24.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级:国家, 行业,地方,企业定员标准 25.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类: 1)按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单项 (详细)综合(概略) 2)按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效率, 设备,岗位,比例,职责分工定 员标准 26.企业定员标准的内容 企业定员标准根据生产规模,加 工方法,工艺流程,设备类型和 性能,岗位工作内容,职责范围 等生产技术,劳动组织条件,明 确规定出各类人员的数量和比 例,并提出各个工序,设备或工 作岗位具体的用人标准。 行业定员标准还应对不同类型企 业的机构设置,管理层次,轮休 轮班组织形式,作业率,出勤率, 以及设备开动率等提出原则性要 求。 27.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确保先 进性,技术性,科学性,可行性) 1)定员标准水平要科学,先进, 合理2)依据要科学3)方法要先 进4)计算要统一5)形式要简化 6)内容要协调 28.定员标准的编写依据:法规, 条例,规定,实施细则 29.定员标准的总体编排 1

上海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英语题目

一、英汉互译(每题2分,共30分) 1. Apprenticeship:学徒 2. Career support:职业支持 3. Outsourcing:外包 4. Database:数据库 5. Employee empowerment:员工授权 6. Goals:目标 7. Human resource information system (HRIS):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8. Job rotation:岗位轮换 9. Learning organization:学习性组织 10. Psychological contract:心理契约 11. 薪资调查: Salary survey 12. 任务分析: Task analysis 13. 招募: Recruit 14. 绩效管理: Performance management 15. 工作丰富化: job enrichment 二、选词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A. feedback B. benchmarking C. rewards 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E. benefit F. on-the-job G. performance H. downsizing I. Direct cost J. output 1. refers to the practices and policies you need to carry out the people or personnel as pects of your management job.

2. Labor turnover rates provide a valuable mean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HR policies a
nd practices in organizations.
3. Labor turnover
can be costly. of recruiting and training replacements should be considered.
4.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techniques are deployed as instruments for .
5. Evaluations also fulfill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to employees on how the organizat
ion views their performance.
6. The of the job analysis should be a training or learning specification.
7. Coaching is a personal technique designed to develop individual skills, knowledge
, and attitudes.
8. Extrinsic include direct compensation, indirect compensation, and nonfinancial re
wards.
9. Flexible benefits allow employees to pick and choose from among a menu of options.
10. China's economic reformers have used material incentives in order to stimulate .
三、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 The process of helping redundant employees to find other work or start new
careers is .
A. replacement
B. outplacement
C. release
D. downsizing
2. focus the evaluator's attention on those behaviors that are key in making the differ
ence between executing a job effectively or ineffectively.
A. The group order ranking
B. Written essay

上海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英语单词带英标

1 Absence [??bs?ns]缺席 2 Acceptability [?k?sept?'b?l?t?] 可接受性 3 Achievement test [??t?ivm?nt] [test] 成就测试 4 Action plan[??k??n][pl?n] 行动计划 5 Adverse impact [??dv?rs][??m?p?kt]负面影响 6 Allowance[??la??ns]津贴,补助 7 Announcement [??na?nsm?nt] 公告 8 Applicant [??pl?k?nt]求职者 9 Application [??pl??ke??n] 申请 10 Appraisal [??prez?l] 评价,评估 11 Appoint[??p??nt] 任命 12 Arbitration [?ɑrb??tre??n]仲裁 13 Assessment center [??s?sm?nt] [?s?nt?] 评价中心 14 Assessment criteria 评价准则,评估 标准[??sesm?nt] [kra??t??r??] 15 Authority [??θ?r?ti] 权威 16 Audiovisual instruction 视听 教学[??dio?v??u?l] [?n?str?k??n] 17 Audit approach [??d?t] [??pro?t?] 审计法 18 Balanced scorecard 平衡计 分卡[?b?l?nst] [?sk?rkɑrd] 19 Bargaining-impasse [?bɑrg?n??][??mp?s]

人力资源三级考试第二章重点整理(第三版)2018教学文案

第二章人员招聘与配置 第一节员工招聘活动的实施 第一单元招聘渠道的选择和人员招募的方法 一、内部招聘的特点 内部招聘有内部晋升、工作调换、工作轮换、人员重聘等方法。 优点:1、准确性高;2、适应性快;3、激励性强;4、费用较低 缺点:1、可能会因不公平或处理方法等可在组织中造成一些矛盾; 2、容易造成“近亲繁殖”,抑制创新; 3、有可能出现去裙带关系等; 4、有时候在培训上并不经济; 5、对管理员的内部提拔可能产生一种把人晋升到不能胜任的职位的倾向。 二、外部招募的特点 优点:1、带来新思想和新方法;2、有利于招聘一流人才;3、树立形象的作用 缺点:1、筛选难度大,时间长;2、进入角色慢;3、招募成本大;4、决策风险大;5、影响内部员工的积极性。 三、实施内部招募与外部招募的原则 1.高级管理人才内部优先; 2.外部环境变化时,内外结合; 3.成长期的企业尽量采用外部渠道。 【能力要求】 一、选择招聘渠道的主要步骤 1、分析单位的招聘要求; 2、分析潜在应聘人员的特点; 3、确定适合的招聘来源; 4、选择适合的招聘方法。 二、参加招聘会的主要程序

1、准备展位; 2、准备材料和设备; 3、招聘人员的准备; 4、与协作方沟通联系; 5、招聘会的宣传工作; 6、招聘会后的工作 三、内部招聘的主要方法 (一)推荐法(可用于内部、也可用于外部) (二)布告法(用于非管理层人员的招聘,特别是普通职员) (三)档案法 四、外部招聘的主要方法 (一)发布广告 两个关键的问题:广告媒体如何选择;广告内容如何设计 (二)借助中介 1、人才交流中心; 2、招聘洽谈会; 3、猎头公司 (三)校园招聘 又称上门招聘,主要方式有:招聘张贴、招聘讲座、毕业分配办公室 (四)网络招聘 优点:1、成本较低,方便快捷,选择的余地大,涉及的范围广; 2、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 3、有有利于应聘者的求职申请书、简历等重要资料的存储、分类、处理和检索。 (五)熟人推荐 长处:对候选人的了解比较准确,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应聘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可信度;候选人一旦被录用,估计介绍人的关系,工作也会更加努力;招聘成本也很低 问题:可能在组织中形成裙带关系,不利于公司各种方针、政策和管理制度的落实 适用于一般人员招聘,也适用于企业单位专业人才招聘。 【注意事项】 一、采用校园上门招聘方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了解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一些政策和规定; 2、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中有脚踩两只船或几只船的现象; 3、学生往往对走上社会的工作有不切实际的估计,对自己的能力也缺乏准确的评价;

上海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

上海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 一、考试说明 上海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是上海市劳动保障局、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受劳动保障部委托,根据上海的特点,自行开发该项目,并组织考试。考试由上海单独举行,时间与内容和全国不同。考试由劳动保障部主管,并由劳动保障部统一发证,属于国家职业资格认定的考试。 二、报考条件 人力资源管理员(四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具有高中(中职)或同等学历,并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 (2)大专、本科在读的高校学生。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并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 (2)取得人力资源管理员(四级)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具有大学专科学历,并从事本职业5年以上。 (2)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并从事本职业3年以上。 (3)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并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 (4)取得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经本职业一级正规培训且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二级职业资格证书后继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现任中型企业人力资源部正副负责人及以上职务或大型企业人力资源部人事经理及以上职务。 (2)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5年以上,现任大型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及以上职务。 三、报名材料 1、身份证复印件一张。 2、学历证书复印件一张。 3、公司出具的相关工作经验证明原件,加盖公章 四、考试时间 上海人力资源考试的时间与国家统考不同,上海人力资源考试每年有三次,时间分别是:4月、9月和12月。每年的具体考试时间根据上一年度的相关鉴定公告来确定。

上海市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专业英语词汇(附音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专业词汇表 序号认知词汇中译词意音标1Absence缺席['?bs?ns] 2Acceptability可接受性[?k,sept?'bil?ti] 3Achievement tests成就测试[?'t?i:vm?nt] [testc] 4Action plan行动计划['?k??n] [pl?n] 5Adverse impact负面影响['?dv?:s] [im'p?kt] 6Allowance津贴,补助[?'lau?ns] 7Announcement公告[?'naunsm?nt] 8Applicant求职者['?plik?nt] 9Application申请[,?pli'kei??n] 10Appraisal评价,评估[?'preiz?l] 11Appoint任命[?'p?int] 12Arbitrary仲裁['ɑ:bitr?ri] 13Assessment center评价中心[?'sesm?nt] ['sent?] 14Authority权威[?:'θ?r?ti] 15Audiovisual instruction视听教学[,?:di?u'vizju?l] [in'str?k??n] 16Audit approach审计法['?:dit] [?'pr?ut?] 17Balanced scorecard平衡计分法,综合评价卡['b?l?nst] ['sk?:kɑ:d] 18Behavior modeling行为模拟[bi'heivj?] ['m?d?li?] 19Behavior-based program行为改变计划[bi'heivj?]-[beist] ['pr?uɡr?m] 20Benchmarks基准[bent?ma:rks] 21Benefits福利['benifitc] 22Bonus奖金['b?un?s] 23Business planning企业规划['biznis] ['pl?ni?] 24Candidate候选人['k?ndideit] 25Career anchor职业锚[k?'ri?] ['??k?] 26Career counseling职业咨询[k?'ri?] ['kauns?li?] 27Career curves职业曲线[k?'ri?] [k?:vs] 28Career development职业发展[k?'ri?] [di'vel?pm?nt] 29*53Centralization集权化[,sentr?lai'zei??n] 30Coach教练[k?ut?] 31Cognitive ability认知能力['k?ɡnitiv] [?'biliti] 32Commitment承诺,义务[k?'mitm?nt] 33Communication skill沟通技巧[k?,mju:ni'kei??n] [skil] 34Compensable factors报酬要素[k?m'pens?bl] ['f?kt?s] 35Compensation报酬,补偿[,k?mpen'sei??n] 36Competency assessment能力评估['k?mpit?nsi] [?'sesm?nt] 37Competency model能力模型['k?mpit?nsi] ['m?d?l] 38Competitive advantage竞争优势[k?m'petitiv] [?d'vɑ:ntid?] 39Compromise妥协['k?mpr?maiz] 40Concentration strategy集中战略[,k?ns?n'trei??n] ['str?tid?i] 41Consultation商量,请教[,k?ns?l'tei??n] 42Continuous learning持续学习[k?n'tinju?s] ['l?:n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