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海平 读《教出幸福来》有感

辛海平 读《教出幸福来》有感
辛海平 读《教出幸福来》有感

语文教师组

※※※※※※※※※※※※※※※

※“新华书店杯”暑假读书征文※

※※※※※※※※※※※※※※※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读《教出幸福来》有感

工作单位:寿光市化龙镇丰城初级中学

作者姓名:辛海平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读《教出幸福来》有感

幸福是什么?杨思中学副校长刘金玉先生告诉了我,经历挫折没有被挫折打倒,并且在挫折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不断成长,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幸福的真正内涵。“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每个人的发展都是个性化的,世界没有绝对的一样。

我们成长的目的其实就是挑战自我,变“不可能”为“可能”,化“腐朽”为“神奇”。只有通过奋斗、磨难、挫折获得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解放自己,改变思想,相信自我,挖掘自身的发展潜能——要知道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只要愿意挖掘,就能够让自己有无穷无尽的发展。

教师要实现自己的幸福,真正成为一名专业化的“幸福教师”,只有通过学校的有效推动和自我的有效行动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的自我有效行动很关键。做好自己才能成为“幸福教师”。

自信能够教出幸福来。自信就是不放弃、不抛弃自己的信念;自信就是不服输、不怨天尤人;自信就是敢于斗争、勇于向上、积极作为;自信是对自己的一种赏识,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是对自己作为学生表率的教师的一种豪情。树立正确的教育信念,为信念去投身辛苦的、琐碎的教育工作。在我们成功时要自信,在我们失败时也要自信,在平常工作中更要自信。自信是走向成功的基石,自信是获得幸福的源泉。去年带毕业班班里很多学生比较内向,不管男生女生,为了这个问题我询问了很多有经验

的老教师也查找了很多资料以寻求解决的办法,农村学校的学生大多存在不自信、没理想、没奋斗目标的问题。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班里的一名男孩子,他一紧张就容易抽搐,为此拜托了所有老师上课不要提问他问题,观察了一段时间经过家访了解到身体没有任何问题,这时我就考虑了心理的因素,最主要的还是不自信,找到原因后利用各种方法和可利用的时间来帮助他克服这个问题。效果明显。特别是当时他英语十几分甚至几分,经过老师、家长和他自己的努力最终考上了高中。之前无数次给他父亲打电话都是不受待见,也从不来学校交流孩子的情况,他父亲几乎是对他放弃的状态。顺利升高中后他父亲打电话很是感谢我,说:“老师我家孩子不抽搐了,也自信了,感谢你们对孩子的付出,我也多抽时间陪孩子。”语气中都能透出喜悦。当时心里充满了满满的幸福感,之前所受的委屈、难为也不算什么了。由此也更深刻的感受到自信对人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性。

舍得能教出幸福来。舍得是一种物质的舍,精神的得;是一种有形的舍,无形的得;是一种现在的舍,未来的得;是一种暂时的舍,永恒的得。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教师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挡得住诱惑。牺牲休息的时间用心工作这就是“舍”。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中写道:“每天不见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就会明天的课,而是为了内心对知识的渴求。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之前带班忙的时候一整天我家小女儿都见不到我一面,以至于她很惧怕我会离开她,晚上总要摸着我才能睡好。有时想想教师的行业其实是一种良心的职业,面对一群群朝气蓬勃的孩子们实在不忍心耽误他们美

好的未来。有时毕业了的学生回母校来看看老师,自己能够坦然面对她们,收获桃李芬芳,这就是一种“得”。也只有教师能收获这种“得”。之前的“舍”也变得很有意义了。

好习惯能教出幸福来。好习惯使人终身幸福。孔子说:“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著名哲学家培根也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形成珍惜时间、独立思考、坚持不懈、修饰自我、适时调整、用好材料、直面问题的好习惯。珍惜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想法。坚持不懈就是不半途而废,就是不见困难就让,就是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修饰思想、认识、行为习惯、喜好。适时调整自己的规划,不断确定新的目标。用好能够证明自己“行、可、对、是、不错”的材料来说明自己,证明自己,壮大自己。问题解决方法千千万,直面问题是关键。

幸福不在别人给予,而在自己争取,而在自己创造,而在自己努力。“你决心有多幸福,你就会有多幸福。”我决心跟随刘金玉先生带着理想、希望、方法、行动上路,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为获得自己的教育幸福而不断努力,不懈追求,永不放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