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使至塞上中考知识点

(完整版)使至塞上中考知识点
(完整版)使至塞上中考知识点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

在燕然。

7?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 分)

8? 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答案】(2 分)可从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属国、都户”等词语(地名、官名)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2014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

14.本诗的颈联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2 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答:_

14. 示例一:“直” “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

开阔、意境雄浑。示例二:诗中的“直”字与“圆”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示例三:把孤烟放在广阔的大漠背景之下,渲染了边塞苍凉之美,“孤”字烘托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心情。评分标准:( 2 分)写出特点 1 分;语句通顺 1 分。

51. (2010 ?广西省百色市,四(一),6 分)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下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

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颔联用“征蓬、归雁”比喻 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感情。(3 分)

(2)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① 这幅图画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1 分)

② 美的具体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答案】(1)诗人自己(或“负有朝廷使命的人”)(1 分)诗人孤独、思乡(2 分)

(2)(考生能选一个角度答题,赏析合理,即给 3 分,否则酌情扣分)

示例一:①图画的构图美。(1分)

②画面空间阔大,层次非常丰富:从上到下有天边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

的“长河”;从近到远有烽烟、夕阳、无边的“大漠”。(2 分)

示例二:①图画的线条美。(1分)

②线条简约,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广阔的大漠上,纵的是烽烟,横的是黄河,圆的是落日。(2分)示例三:①图画的色彩美。(1分)

②色彩艳丽、丰富:黄色的“大漠”、浑黄的“长河”、白色的烽烟、红色的“落日”,雄浑寥

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2分)示例四:①图画的意境美。(1分)

②诗句形象生动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大漠”背景下,有缓缓升起的烽烟,有波澜不惊的“长河”,有即将西下的“落日”。(2分)24. (2011 ?江苏省连云

港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7—8题。(5 分)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 分)

8. 颈联中的“直” 、“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答案】(2 分)可从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属国、都户”等词语(地名、官名)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8.

(3 分)“直”字,表现了打磨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 1 分);“圆”字,给人以亲切温

暖而又苍茫的感觉(1 分)。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1 分)(意思对即可)

51. (2011 ?四川省遂宁市)阅读《使至塞上》,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是()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 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至U达地点和作诗缘由,“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

B. 颔联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由“归雁”一词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秋天。

C. 颈联中,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

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

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D. 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诗中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叹。

【答案】B (分析:B项中由“归雁入胡天”知道雁北飞,因此季节是春天。)

47. (2012 ?江苏省徐州市)古诗词鉴赏(3 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9. 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 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

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王维“诗 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

中有画”的特色 属国过居延” 遥相呼应, 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答案】 D (“萧关”是古关名,而非人名。)

54. (2012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古诗词鉴赏(共 4 分,每小题 2 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 塞,归

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 燕然。

7、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 内容与题目 紧紧相扣。

B. 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 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 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 的上空,画 面静谧而温馨。

C. 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 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

景色雄奇壮 观,气势恢宏。

【答案】B (“雄奇壮美”而非“明媚秀丽” 51. ( 201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 )

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A. 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

B. 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 之感。

C. 第五、六句“直” 意境雄浑。

D. 第七、

前线。” 王维

大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轻车简从, 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 雁”自 “ 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 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 面开阔、

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

来报: “长官正在燕然

C 、诗中的“圆”字与“直”字,

D 、“都护在燕然” 和前面的

D. 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

兵,得知都护爱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

疆战事的关心。

8.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

塞外风光图。

B. 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

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 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

受。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

艺术特色。

【答案】

58. (2012 ?湖南省长沙市)

使至寨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走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2. 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

途中。诗题“使至塞上”

中“使”的意思是“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_。(2分)

13.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 分)

【答案】

12.使:出使(1分);征蓬:飘飞的蓬草(1分)

13?写了“大漠”“孤烟” “长河” “落日”等景物(1分);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

“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1分);表现了孤寂的情感(1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