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厂无尘车间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要点

制药厂无尘车间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要点
制药厂无尘车间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要点

制药无尘车间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

对于制药厂无尘车间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虽然GMP上没有专门指出,但在无尘车间复杂的平面布置设计时,却是必须引起注意的,这就是安全疏散通道。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无尘车间厂房的特点:

(1)空间密闭,如有火灾发生,则对于疏散和扑救极为不利。同时由于热量无处泄漏,

火源的热辐射经四壁反射使室内迅速升温,大大缩短全室各部位材料达到燃点的时间。

当厂房外墙无窗时,室内发生的火灾往往一时不容易被外界发现,发现后也不容易选定

扑救突破口。

(2)平面布置曲折,增加了疏散路线上的障碍,延长了安全疏散的距离和时间。

(3)无尘车间内有若干个洁净室都通过风管彼此串通,当火灾发生,特别是火势初起未被发现而又继续通风的情况下,风管成为烟、火迅速外窜、碘及其余房间的重要通道。(一)防火分区的设计: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洁净厂房设计规范》,洁净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一般钢筋混凝土框架结

构均满足二级耐火等级的要求。

根据火灾危险性,生产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制药行业的原料药品生产中会大量使用汽油、乙醇等有机溶媒的厂房,如青霉素提炼部位,原料药厂的非纳西汀车间的烃化、回收及电感精微部位,冰片、路素、安乃近、维生素B1的精制部位,抗生素生产中大量使用乙醇、丙酮等常机溶媒,如青霉素提炼厂房、强力霉素提炼厂房等都属于甲类。按火灾危险类别,在平面布置上可确定防火分区面积。

防火墙间最大允许占地面积表

(二)疏散距离的设计

厂房内由最无工作地点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疏散即距离。

火灾发生后,半小时内温升极快,不燃结构的火灾初起阶段持续时间约在5~20min之

内,起火点尚在局部燃烧,火势不稳,有中断的可能。因而这段时间对于人员疏散、抢救物资极为重要。

考虑人群在平地行走速度约为16m/min,楼梯上为10m/min,附加途中的障碍,若控制疏散距离为50m,约可在4min内疏散完毕。当然这还需要有明显的引导标志和紧急照明标志。疏散距离就是确定安全出口位置的根据。(三)安全出口的设计

当建筑面积超过50m2,人数又超过5人时,无尘车间洁净厂房每一生产层、每一防火分区或每一洁净区的安全出口,均不应少于两个。

安全出口的设计应分散,并在不同方向、最好是相对方向上布置,从生产地点至安全出口不得经过曲折的人员净化路线。人净入口不应作安全出口。

安全出口的门不能锁,应从里面能开启。

第一种做法是安设固定玻璃门,边上置有斧锤之类工具,以便紧急情况下破门而出。但这样容易伤人。

第二种做法是门从里面插上插销,只能从里面开。但其密封性较差。

第三种做法是最外面有一不插不锁的门,里面有两层塑料膜,平时可阻止人进入,火灾时破膜而出。

(四)消防口的设计

无窗厂房应在适当位置设门或窗,作为供消防人员进入的消防口。当门窗间距大于80m时,则也应在这段外墙的适当位置设消防口,其宽度不小于750mm,高度不小于1800mm,并有明显标志。

(五)门的开启方向设计

按《洁净厂房设计规范》规定,除去洁净区内洁净室的门应向洁净度高或压力高的一侧开启即一般均向内开启外,洁净区与非洁净区的门或通向室外的门(含安全门)均应向外即向疏散方向开启。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 1.1安全疏散距离(或通道最大长度):指从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表一、高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距离 ①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楼梯的最大距离可按本表增加5.00m。 ②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规定增加25%。 1.2通道宽度要求 1.2.1多层建筑楼梯和走道的净宽指标(m/百人)见下表:

1.2.2高层建筑楼梯和走道的净宽度指标为1m/100人。其中,首层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见下表: 1.3一般设置要求 1.3.1楼梯间及消防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封闭的电梯井、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 1.3.2疏散走道内不应设置阶梯、门槛、门垛、管道等突出物,以免影响疏散。 1.3.3通道的墙面、顶棚、地面的装修应为A级不燃材料。同时,走道与房间隔墙应砌至梁、极底部并全部现实所有空隙。 2.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 2.1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且应分散布置。 2.2出口处不得设正门槛、台阶,采用卷帘门、转门、吊门和侧拉门。

2.3营业、使用时间安全出口不应上锁、阻塞、堆物。 2.4公共场所、观念厅的入场门、太平门宽度不应小于1.4m。 3.应急照明灯的设置要求 3.1设置范围:单层、多层公共建筑、乙丙类高层厂房、人防工程和高层民用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火灾事故照明灯。 3.1.1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避难层(间)。 3.1.2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供消防用电的蓄电池室、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 3.1.3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商场营业厅、演播室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3.1.4人员密集且建筑面积超过的300m2地下室。 3.1.5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3.2设置要求:

关于地铁的安全疏散设计

关于地铁的安全疏散设计 摘要简要分析国内外地铁消防标准、规范,认为在安全疏散设计方面,国内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通过对地铁各部位火灾危险性的分析,说明加强安全疏散设计的必要性。分别对列车车厢内的疏散,区间隧道内、车站站台层及车站站厅层的事故及安全措施进行论述。 关键词地铁火灾危险性安全疏散NFPA130 1关于地铁消防标准和规范 世界各国对于地下铁道的安全运营设计都非常重视。如美国的枟NFPA130枠,自1983年首次发布后,被公认为是解决地铁消防问题的最适宜及最完善的标准。经过实践,于1986、1988、1990、1997及2000年进行了多次修改并增添条文。最新一版的枟NFPA130枠也于2003年出版问世,对安全方面做了更加完善的补充。我国GB50157—2003枟地铁设计规范枠的实施,为近几年地铁设计起了决定性的指导作用。但作为设计规范,只能是对一般性、普遍性的问题给予规定说明,不可能对每一个具体的细节都考虑得面面俱到。特别是在消防紧急疏散设计措施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2地铁安全疏散设计的意义和目的 在具体的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合理、恰当地做好安全疏散设计。由于处理方法的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建筑布置方案,将直接影响工程的投资。因此,设计人员应该以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把国家有限的资金用得更加合理。 地铁安全疏散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保护火患起源处(事故地点)的乘客,增加其生存机会;其次是保护非火患起源处的乘客安全。 3地铁火灾危险性分析 地下铁道是构筑于地下的大容量轨道交通系统,由于其运营环境和乘客构成的特殊性,疏散路线单一、环境陌生,因此一旦地铁内部突发火灾事故,乘客紧急逃生极其困难,群死群伤的可能性极大。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发生在世界各地较严重的地铁灾害及死亡人数为:1977年前苏联莫斯科7人,1983年日本名古屋3人,1994年阿塞拜疆巴库12人,1995年阿塞拜疆巴库558人,1995年日本东京12人,1995年法国巴黎8人,1996年俄国莫斯科4人,1996年法国巴黎4人,2003年韩国大邱130人。2005年6月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地铁车站发生扶梯事故,约40人受伤,其中3人伤势严重。两个最为严重的事故是1995年阿塞拜疆巴库地铁死亡558人和2003年韩国大邱地铁死亡130人,前者发生于地铁区间隧道,后者发生于地铁车站站台且为两列车事故。 根据地铁运营环境特点,地铁火灾(事故)发生部位危险性和可能性从大到小的排列应该是:列车车厢内—区间隧道内—车站站台层—车站站厅层。因此,对应影响紧急疏散的部位就应该是:车厢之间—区间疏散口—站台疏散楼梯—进出站闸机口和出入口通道。根据地铁客流量大、疏散路径少、允许疏散时间短、乘客对环境陌生和缺乏逃生知识、火灾事故情况下烟雾扩散快等特点,对区间隧道内、车站站台层、车站站厅层三个重要部位进行重点分析。 4地铁安全疏散设计

安全疏散

影剧院火灾逃生法 影剧院着火时,人多,疏散通道少,这就给人员逃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这种环境下,有关人员如何迅速疏散呢? (1)选择安全出口逃生 影剧院里都设有消防疏散通道,并装有门灯、壁灯、脚灯等应急照明设备。用红地白字标有“太平门”、“出口处”或“非常出口”、“紧急出口”等指示标志。发生火灾后,观众应按照这些应急照明指示设施所指引的方向迅速选择人流量较小的疏散通道撤离。 ①当舞台发生火灾时,火灾蔓延的主要方向是观众厅,厅内不能及时疏散的人员,要尽量靠近放映厅的一端寻找时机进行逃生。 ②当观众厅发生火灾时,火灾蔓延的主要方向是舞台,其次是放映厅。逃生人员可利用舞台、放映厅和观众厅的各个出口迅速疏散。 ③当放映厅发生火灾时,由于火势对观众厅的威胁不大,逃生人员可以利用舞台和观众厅的各个出入口进行疏散。 ④发生火灾时,楼上的观众,可从疏散门由楼梯向外疏散。楼梯如果被烟雾阻隔,在火势不大时,可以从火中冲出去,虽然人可能会受点伤,但可避免生命危险。此外,还可就地取材,利用窗帘等自制救生器材,开辟疏散通道。 (2)迅速冲出烟雾区 在撤离火灾现场时,可能会遇到各种情况:浓烟滚滚、视线不清、呛得人喘不过气来,此时不要站立行走,应该迅速地趴在地面上或蹲着,以便寻找出口进行逃生。由于烟比空气温度高,通过对流作用,

在无风条件下会以3~4米/秒的速度沿楼梯间等竖直管道向上扩散,以0 3~1 0米/秒的速度沿走廊横向蔓延,起火后烟会很快地弥漫全楼。烟气先在天花板上聚拢,与下面的新鲜空气形成一个分界面——中性面。随着烟越来越多,中性面渐渐下降,人们要呼吸的新鲜空气位于靠近地板处。烟的出现,严重地降低了逃生允许的时间,并使应急照明功能降低,当可见度降到了3米以下时,人在陌生的环境里就难以逃离。 如果站立行走,就会很快地被物品燃烧时所释放出的一氧化碳或其他有毒气体熏倒、中毒,继而失去逃生的可能。如果你趴在地上,地面的烟雾比较稀薄,而且视线又比较清晰,这样就较容易选择自救方法和路线。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找些毛巾等织物,浸上水堵在嘴和鼻子处,起到一定的滤毒作用,必要时自己的小便都可以,以便迅速冲出烟雾区。 (3)注意事项 ①疏散人员要听从影剧院工作人员的指挥,切忌互相拥挤、乱跑乱窜,堵塞疏散通道,影响疏散速度。 ②疏散时,人员要尽量靠近承重墙或承重构件部位行走,以防坠物砸伤。特别是在观众厅发生火灾时,人员不要在剧场中央停留。 ③若烟气较大时,宜弯腰行走或匍匐前进,因为靠近地面的空气较为清洁。 娱乐场所火灾自救法

制药车间设计(详细篇)

一、前言 药厂车间布置设计是工厂车间设计的主要成果之一,也是向其他各协作专业提供开展车伺设计的基础资料之一。车间布置设计要充分考虑车间的生产、管理与生活设施的合理安排,还应考虑同厂区的联系与布置上的协调,以减少能量消耗和投资费用,例如:本车间在厂区总平面布置中的位置、与其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同其他生产车间或部门之间的联系(包括人流与物流的数量、流向和运输方式等),车间生产厂房和室外设施的预留扩建余地、厂区公用系统如供电、供热、供水以及外管和下水道的走向等。这些外部条件往往会影响或局部地决定着车间布置的设计,而车间布置设计有时也会影响厂区的总平面设计,二者有着互相联系又需要互相协调的重要关系。另外,尤为重要的是如何确保车间在建成投产后的安全生产。因此在设计时,车间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易燃、易炸、有毒物料的性质、数量、生产条件(操作压力、操作温度、是否使用明火等)及产生的毒害性物质的危险性与程度等,要作深入了解,有条件时,可去同类型厂了解相同或类似的生产车间的布置、生产操作和安全防护等情况,同时应遵照国家规定的各项设计规范,在设计中采用必要的安全措施,使车间布置既满足生产工艺流程需要又确保安全生产,达到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美观实用的设计原则。 二、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爆炸与火灾危险性场所等级及卫生标准的确定 1、根据生产过程中使用产生和贮存的物质的火灾危险性,按照燃化部主编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TJ16一74(1957年),及石油工业部、化学工业部批准的“炼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Y且501方8(1978年),来确定本车间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如甲、乙、丙,丁、戊类;各类生产厂房的耐火等级要求如一、二、三、四、等级,及相应的厂房层数与面积的规定(还有生产厂房与厂区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离)。 2、按照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批准的“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J58一83,及“工厂电力设计技术规程”BJ6一80(一机部1980年试行)的规定,根据本车间内部各生产工序(生产岗位和贮存部分等)中的气体或蒸气爆炸性混合物、粉尘或纤维性混合物,在操作和维修过程中的泄放J睛况,分别划分为Q--1,Q一,Qes3等级和F一1,G一2级爆炸危险场所。对车间内部各工序中生产使用和贮存可燃性液体、可燃性粉尘、纤维(在不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时)以及固体状可燃物质的场所,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划定为H一1,且--2医药工程设计19b6年第1期与H一3级火灾危险场所。 3、对于车间卫生、生活设施(如厕所、浴室、更衣室等)、辅助用室的设置,以及有关生产车间的三废处理回收问题,应遵照国家卫生部编制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一79(1950年)来进行设计。 4、其他,在车间布置设计时,还应遵守“药品生产管理规范”的各项规定。 三、车间布置设计原则和一些注意事项 1、车间内部组成的划分 按照工艺流程的顺序和尽可能地使生产危险性场所局部化的分隔原则,划分为若干个生产工序。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1日 作者:易安网 来源:易安网 浏览:3301次 查看所有评论 【打印文章】 位置:易安网>> 安全技术>> 消防安全技术 安全疏散通道也称消防安全通道,它是一旦发生火灾或其它紧急情况,快速安全疏散的出口要道。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正确与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人员的生命安危。 般规定 1. 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设置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 (1) 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两个

(2) 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设有防火 门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只设置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 建筑面积不大于500平方米,且室内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 10m,容纳人数不大于30人的防火分区,当设置有竖井,且竖井内有金属梯直 通地面时,可只设置一个安全出口或一个与相邻防火分区相通的防火门; (4) 建筑面积不大于200平方米,且经常停留人数不大于 3人的防火分区,可只设置一个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 (5) 改建工程的防火分区,可设置不少于两个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 但应设置在不同的方向,且相邻防火分区必须符合本条第1款或第2款的规定。 2. 建筑面积不大于50平方米,且经常停留的人数不大于 15人的房间,可设置一个疏散出口。 3. 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之间或安全出口与相邻防火分区之间防火墙上的防火门,宜按不同方向分散设置;当受条件限制需要同方向设置时,两个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 4. 安全疏散距离应满足下列规定: (1) 房间内最远点至该房间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5m;

公共场所安全疏散设计与审核

公共场所安全疏散设计与审核摘要:本文根据几起特大火灾事故实例,分析出安全疏散设计不合理,安全出口管理不力,是造成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并系统地论述了安全疏散的设计与审核。 关键词公共场所安全疏散设计审核 1疏散人数的确定 1.1明确固定座位数的场所: 疏散人数N=该场所最大容纳人数N1(座位数)。 1.2没有明确固定座位数的场所: 其疏散人数的确定主要有二种方式。

1.2.1按面积乘以换算系数确定。 即N=S·μ式中S为每层营业厅和为顾客服务用房的面积总数。μ(人/㎡)的取值见表1.2.1 录像厅、放映厅μ=1.0 其它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μ=0.5 1.2.2按每人占有使用面积来确定。 即N=S/V 2疏散宽度的确定 2.1百人宽度指标

百人宽度反映标是指每百人在允许疏散时间内,以单股人流形式疏散所需的宽度。 百人宽度指标=N∕(A·t)·b 式中:N—疏散总人数 t—允许疏散时间,min A—单股人流通行能力,人/m b—单股人流宽度,m。 为便于操作,防火设计规范根据上式计算给出了相应的值。 2.2疏散宽度的计算

2.2.1 2.2.4高层公共建筑的疏散外门、走道和楼梯的各自总宽度,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 2.3疏散楼梯、走道和门的最小宽度 2.3.1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入场门、太平门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4m,室外疏散小巷的宽度不应小于3m。

2.3.3影院、剧场、礼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内的疏散走道宽度及座位排列应满足下列要求: 观众厅内疏散走道宽度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60m计算,但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00M,边走道不宜小于0.80m。 横走道间的排数不宜超过20排,纵走道间的座位数,剧院、影院、礼堂每排不宜超过22个,体育馆每排不宜超过26个,当前后排距不小于90cm时,可增至50个。 3安全出口数量的确定 3.1建筑物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一般不应少于两个。 3.2

消防安全疏散标识设置规范(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消防安全疏散标识设置规 范(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384-48 消防安全疏散标识设置规范(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标示 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指示标志宜设在靠近其出口一侧的门上方或门洞两侧的墙面上,标志的下边缘距门的上边缘不宜大于30cm。在远离安全出口的地方,应将“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方向”标志联合设置,箭头必须指向最近的安全出口。 2、疏散通道 1、.在疏散走道或主要疏散路线的墙面或地面上设置的疏散导流标志,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置在地面上时,宜沿疏散走道或主要疏散路线的中心线布置; 2)设置在墙面上时,其中心线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50cm; 3)疏散导流标志宜连续布置,标志的宽度不宜小

于8cm,长度不宜小于30cm; 4)当间断布置时,蓄光型疏散导流标志间距不应超过1m;电光源型疏散导流标志间距不宜大于2m,不应超过3m; 5)当疏散导流标志遇到的门不是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时,宜在该处的地面连续指示。 3、疏散走道上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不含设置在地面上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疏散导流带)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 1.0m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且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设置在墙面上时,其间距不应大于10m; 2)当设置在地面上时,其间距不应大于5m; 3)当与疏散导流标志联合设置时,其底边应高于疏散导流标志上边缘5cm; 4、设置在顶棚下的疏散指示标志,应采用电光源型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 其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0m,且不宜大于2.5m,间距不应大于20m。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1日 ?作者:易安网 ?来源:易安网 ?浏览:3301 次 ?查看所有评论 ?【打印文章】 ?位置:易安网>>安全技术>>消防安全技术 安全疏散通道也称消防安全通道,它是一旦发生火灾或其它紧急情况,快速安全疏散的出口要道。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正确与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人员的生命安危。 一、一般规定 1. 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设置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 (1) 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两个; (2) 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设有防火 门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只设置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 建筑面积不大于500平方米,且室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 10m,容纳人数不大于30人的防火分区,当设置有竖井,且竖井有金属梯直通地面时,可只设置一个安全出口或一个与相邻防火分区相通的防火门;

(4) 建筑面积不大于200平方米,且经常停留人数不大于3人的防火分区,可只设置一个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 (5) 改建工程的防火分区,可设置不少于两个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但应设置在不同的方向,且相邻防火分区必须符合本条第1款或第2款的规定。 2. 建筑面积不大于50平方米,且经常停留的人数不大于15人的房间,可设置一个疏散出口。 3. 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之间或安全出口与相邻防火分区之间防火墙上的防火门,宜按不同方向分散设置;当受条件限制需要同方向设置时,两个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 4. 安全疏散距离应满足下列规定: (1) 房间最远点至该房间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5m; (2) 房间门至最近安全出口或至相邻防火分区之间防火墙上防火门的最大 距离:医院应为24m;旅馆应为30m;其它工程应为40m。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其最大距离应为上述相应距离的一半。 5. 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和相邻防火分区之间防火墙上防火门的总宽度,应按该防火分区设计容纳总人数乘以疏散宽度指标计算确定。室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m的防火分区,其疏散宽度指标应为每100人不小于

安全疏散设计的内容

安全出口的数量和总宽度 1、安全出口有天然采光,有防火隔墙和顶板的保护,以便于行走,有利于很快离开火场。 2、一般要求建筑物都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安全出口。 3、对于层数不多(三层及三层以下),占地面积不大的,使用人数不多的公共建筑,且人员都有疏散能力时,可只设一个安全出口。 ——面积不超过60平,人数不超过50人——二、三层(医院、托儿所、幼儿园出外)——五层及五层以下住宅 4、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应不小于疏散要求的总宽度,其最小净宽应不小于3m。 安全疏散设计的内容 1防火分区的划分2疏散距离3疏散楼梯4安全出口的位置数量距离5避难层6直升飞机停机坪7安全疏散辅助设施 一、安全疏散时间 1、人员的密集程度(人员密度越大,疏散越慢) 2、安全疏散距离是否合理(疏散路线短捷,并设有拐弯和变宽的平面,并有明显的标志,疏散速度就快) 3、疏散通道条件(必须避免疏散路线死角和突出物,不要设门槛;地面粗糙程度要适度) 4、楼梯的形式(不采用螺旋步和扇形步) 楼梯踏步尺寸踏步高,一般15-18cm 二、安全疏散距离 两个方面 1、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或住宅户门的疏散距离——一般不超过15m ——面积大、人员集中的房间,门到房间最远点的距离一般不超过20m 2、房门或住宅户门到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距离要考虑的因素 ——火灾时烟雾对人的影响——安全距离不宜大于30m ——建筑内人员情况——病房楼、儿童用房 ——人员密集程度——人员密集时,要求应更严 3、——人员对路线熟悉程度——房门或住宅户门到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距离要考虑的因素 ——火灾时烟雾对人的影响——安全距离不宜大于30m ——建筑内人员情况——病房楼、儿童用房 ——人员密集程度——人员密集时,要求应更严 ——人员对路线熟悉程度—— 表4-4 a+2b≤c a——一般走廊段与袋形走廊交叉点到较远楼梯间的距离 b——袋形走廊段的段部到走道交叉点的距离 c——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的安全疏散距离 三、安全出口的数量

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

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 安全疏散是指引导人们向安全区域撤离。例如发生火灾时,引导人们向不受火灾威胁的地方撤离。为保证安全地撤离危险区域,建筑物应设置必要的疏散设施,如太平门、疏散楼梯、天桥、逃生孔以及疏散保护区域等。应事先制定疏散计划,研究疏散方案和疏散路线,如撤离时途经的门、走道、楼梯等;确定建筑物内某点至安全出口的时间和距离,如商场的营业厅由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20 米;计算疏散流量和全部人员撤出危险区域的疏散时间,保证走道和楼梯等的通行能力,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每通过人数100 人不小于1 米计算,且规定有最小净宽,如医院的疏散楼梯宽度不小于1.3 米,住宅为1.1 米,还必须设置指示人们疏散、离开危险区的视听信号。 第一节安全疏散允许时间、出口数量、宽度和距离的一般要求 一、安全疏散允许时间 安全疏散允许时间,是指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人员离开着火建筑物到达安全区域的时间。安全疏散允许时间,是确定安全疏散的距离、安全通道的宽度、安全出口数量的重要依据。 如果建筑物为防烟楼梯,则楼梯上的疏散时间不予计算。 安全疏散允许的时间,高层建筑,可按5-7 分钟考虑;一般民用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应为6 分钟,三、四级耐火等级可为2-4 分钟。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应为5 分钟,

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不应超过3 分钟,其中疏散出观众厅的时间,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不应超过2分钟,三级耐火等级不应超过1.5 分钟。 二、安全疏用距离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指从房间门或住宅户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指厂房内最远工作点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限制安全疏散距离的目的,在于缩短疏散时间,使人们尽快从火灾现场疏散到安全区域。 三、建筑物安全疏散宽度指标 为尽快地进行安全疏散,除了设置足够的安全出口和适当限制安全疏散距离以外,安全出口(包括楼梯、走道和门)的宽度必须适当。 (一)高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指标 1. 高层民用建筑内走道、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的最小净宽,以及地下室、半地下室中人员密集的厅、室疏散出口的最小总宽度,应按通过人数1m/100 人计算; 2. 首层疏散外门的最小总宽度,应按人数最多的一层1m/100 人计算。首层疏散外门和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表 3. 4.1.1 的要求 3. 设有固定座位的观众厅、会议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其厅内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按通过 人数0.8/100 人计算,且不宜小于1m;其厅内疏散走道为边走道时,不宜小于0.8m; 厅的疏散出口和厅外疏散走道的最小总宽度,平坡地面应分别按通过人数0.65m/100 人计算,阶梯地面应分别按通过人数0.8m/100 人计算,且均不应小于1.4m; 观众厅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 人。 4. 高层建筑每层疏散楼梯最小总宽度应按其通过 人数1m/100 人计算;各层人数不等时,其 总宽度可分段计算,下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上层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表3.4.1.2

码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24991 码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管理制度 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码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管理制度 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 港区内的安全出口数目、疏散宽度和距离,必须符合《消防法》的有关规定。 2. 安全出口通道不得存放货物,不准停放车辆和其他有影响疏散的遮挡物。 3. 安全管理部门每天要进行安全巡视检查,严禁安全出口上锁、堵塞,保证码头内所有安全出口正常通行。 4. 码头内所有仓库、车间、办公楼等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必须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和符合标准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5. 安全部应对码头各种安全疏散指示牌进行检查保养,发现损坏要及时更换维修。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公共场所安全疏散设计与审核

公共场所安全疏散设计与审核 摘要:本文根据几起特大火灾事故实例,分析出安全疏散设计不合理,安全出口管理不力,是造成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并系统地论述了安全疏散的设计与审核。 关键词公共场所安全疏散设计审核 94年11月27日辽宁阜新歌舞厅特大火灾,由于歌舞厅南门被锁,造成233人死亡,20人受伤;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馆特大火灾,由于疏散门被堵塞造成325人死亡,130人受伤;95年3月13日辽宁省鞍山商场大火,死35人,伤18人;96年7月17日深圳市端西酒店火灾,死30人,伤13人;2000年12月25洛阳市老城区东都商厦特大火灾,由于疏散通道不畅,造成309人死亡,百余人受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意识的提高,原来的一些公共设施已不能满足人民文化、生活、娱乐的需要,因而各种新建影剧院、商场、旅馆、游乐场等大型公共建筑蓬勃发展,而且装修越来越豪华,档次越来越高。据火灾实例分析,发生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火灾初期人员疏散不畅。因此公共建筑的安全疏散设计是否合理,安全出口管理是否得力是减少火灾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关键。为此,笔者就公共场所安全疏散的设计与审核提出一些看法,供同行们参考。 1 疏散人数的确定

1.1 明确固定座位数的场所: 疏散人数N=该场所最大容纳人数N1(座位数)。 1.2 没有明确固定座位数的场所: 其疏散人数的确定主要有二种方式。 1.2.1 按面积乘以换算系数确定。 即N=S·μ 式中S为每层营业厅和为 顾客服务用房的面积总数。μ(人/m2)的 取值见表1.2.1 录像厅、放映厅μ=1.0 其它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μ=0.5 1.2.2 按每人占有使用面积来确定。 即N=S/V 式中S为使用面积,V为每人占有使用面积,其取 值见表 1.2.2 表1.2.2

制药厂无尘车间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要点

制药无尘车间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 对于制药厂无尘车间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虽然GMP上没有专门指出,但在无尘车间复杂的平面布置设计时,却是必须引起注意的,这就是安全疏散通道。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无尘车间厂房的特点: (1)空间密闭,如有火灾发生,则对于疏散和扑救极为不利。同时由于热量无处泄漏, 火源的热辐射经四壁反射使室内迅速升温,大大缩短全室各部位材料达到燃点的时间。 当厂房外墙无窗时,室内发生的火灾往往一时不容易被外界发现,发现后也不容易选定 扑救突破口。 (2)平面布置曲折,增加了疏散路线上的障碍,延长了安全疏散的距离和时间。 (3)无尘车间内有若干个洁净室都通过风管彼此串通,当火灾发生,特别是火势初起未被发现而又继续通风的情况下,风管成为烟、火迅速外窜、碘及其余房间的重要通道。(一)防火分区的设计: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洁净厂房设计规范》,洁净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一般钢筋混凝土框架结

构均满足二级耐火等级的要求。 根据火灾危险性,生产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制药行业的原料药品生产中会大量使用汽油、乙醇等有机溶媒的厂房,如青霉素提炼部位,原料药厂的非纳西汀车间的烃化、回收及电感精微部位,冰片、路素、安乃近、维生素B1的精制部位,抗生素生产中大量使用乙醇、丙酮等常机溶媒,如青霉素提炼厂房、强力霉素提炼厂房等都属于甲类。按火灾危险类别,在平面布置上可确定防火分区面积。 防火墙间最大允许占地面积表 (二)疏散距离的设计 厂房内由最无工作地点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疏散即距离。

火灾发生后,半小时内温升极快,不燃结构的火灾初起阶段持续时间约在5~20min之 内,起火点尚在局部燃烧,火势不稳,有中断的可能。因而这段时间对于人员疏散、抢救物资极为重要。 考虑人群在平地行走速度约为16m/min,楼梯上为10m/min,附加途中的障碍,若控制疏散距离为50m,约可在4min内疏散完毕。当然这还需要有明显的引导标志和紧急照明标志。疏散距离就是确定安全出口位置的根据。(三)安全出口的设计 当建筑面积超过50m2,人数又超过5人时,无尘车间洁净厂房每一生产层、每一防火分区或每一洁净区的安全出口,均不应少于两个。 安全出口的设计应分散,并在不同方向、最好是相对方向上布置,从生产地点至安全出口不得经过曲折的人员净化路线。人净入口不应作安全出口。 安全出口的门不能锁,应从里面能开启。 第一种做法是安设固定玻璃门,边上置有斧锤之类工具,以便紧急情况下破门而出。但这样容易伤人。 第二种做法是门从里面插上插销,只能从里面开。但其密封性较差。 第三种做法是最外面有一不插不锁的门,里面有两层塑料膜,平时可阻止人进入,火灾时破膜而出。

制药设备和车间设计总结

二、通风发酵罐的类型:机械通风搅拌发酵罐、气升式发酵罐、自吸式发酵罐、伍式发酵罐、文氏管发酵罐 1、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的基本要求:(大题) (1)发酵罐应具有适宜的径高比;发酵罐的高度与直径之比一般为1.7~4倍左右,罐身越长,氧的利用率较高。(2)发酵罐能承受一定压力;(3)发酵罐的搅拌通风装置能使气液充分混合,保证发酵液必须的溶解氧;(4)发酵罐应具有足够的冷却面积;(5)发酵罐内应尽量减少死角,避免藏垢积污,灭菌能彻底,避免染菌;(6)搅拌器的轴封应严密,尽量减少泄漏。 罐体:在发酵罐的灌顶上的接管有:进料管、补料管、排气管、接种管和压力表接管。 在罐身上的接管有冷却水进出管、进空气管、取样管、温度计管和测控仪表接口。 2、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是一种密封式受压设备,其主要部件包括:罐身、轴封、消泡器、搅拌器、联轴器、中间轴承、挡板、空气分布管、换热装置和人孔以及管路等 图也要看看 (1)搅拌器:搅拌器的作用是打碎气泡,使空气与溶液均匀接触,使氧溶解于发酵液中。搅拌器有轴向式(桨叶式、螺旋桨式)和径向式(涡轮式)两种。 (2)挡板:(简答题)挡板的作用是改变液流的方向,由径向流改为轴向流,促使液体剧烈翻动,增加溶解氧。通常,挡板宽度取(0.1~0.2)D,装设6~4块即可满足全挡板条件。 全挡板条件:是指在一定转数下再增加罐内附件而轴功率仍保持不变。要达到全挡板条件必须满足下式要求:

(3)消泡器常用的形式有锯齿形、梳状式及孔板式。消泡器的长度约为灌径的0.65倍。(3)轴封:轴封的作用是使罐顶或罐底与轴之间的缝隙加以密封,防止泄漏和污染杂菌。常用的轴封有填料函和端面轴封两种。 ①填料函式轴封(简答题)是由填料箱体,填料底衬套,填料压盖和压紧螺栓等零件构成,使旋转轴达到密封的效果。填料函式轴封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主要缺点是:死角多,很难彻底灭菌,容易渗漏及染菌;轴的磨损情况较严重;填料压紧后摩擦功率消耗大;寿命短,经常维修,耗工时多。 ②端面式轴封又称机械轴封。密封作用是靠弹性元件(弹簧、波纹管等)的压力使垂直于轴线的动环和静环光滑表面紧密地相互贴合,并作相对转动而达到密封。 端面式轴封的优点:清洁;密封可靠;无死角,可以防止杂菌污染;使用寿命长;摩擦功率耗损小;轴或轴套不受磨损;它对轴的精度和光洁度没有填料密封要求那么严格,对轴的震动敏感性小。端面式轴封的缺点:结构比填料密封复杂,装拆不便;对动环及静环的表面光洁度及平直度要求高。 三、固态发酵反应器类型:浅盘式固态发酵反应器;转鼓式固态发酵反应器;旋转圆盘式固态发酵反应器;柱式固态发酵反应器;通风曲池。 四、结构尺寸 1.发酵罐圆柱体的直径V1=1/4πH0D2 问:怎样提高发酵罐溶氧量?(在供需两方向) 答案:溶氧的控制:培养液中氧浓度的任何变化都是供需平衡的结果。调节发酵液中溶氧含量不外从供、需两个方面去考虑。

(完整版)消防安全疏散标志设置标准

《消防安全疏散标志设置标准》 1总则 1.0.1为了合理的设置消防安全疏散标志,保障人身安全、减少火灾危害和方便救援,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和平战结合的人民防空工程中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的设计、施工、验收与维护。 1.0.3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的设计与施工应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有关工程建设 和质量管理法规的规定,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设计选用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产品必须经过国家有关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 验测试中心认证合格。 1.0.5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的设计与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除应符合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其他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2术语 2.0.1消防安全疏散标志Fire safety evacuation sign 用于火灾时人员安全疏散时有指示作用的标志。 2.0.2疏散标示指示Evacuation indicator sign 用于指示疏散方向和(或)位置、引导人员疏散的标志,一般由疏散通道方向标志、疏散出口标志或两种标志组成。 2.0. 3.疏散导流标志Evacuation guiding strip 疏散指示标志的一种,能保持疏散人员视觉连接并引导人员通向疏散出口和安全出口的疏散指示标志。 2.0.4警示标志Prohibiting and inducing or warning sign 警告和提示疏散人员采取合适安全疏散行为的标志。 2.0.5电光源型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Electricity luminglighting fire safety evacuation sign 通过电源场致发光方式发光显示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 2.0.6蓄光型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Light-cumulating fire evacuation indicator sign

酒店式公寓的安全疏散设计

君临大厦酒店式公寓安全疏散设计 张海峰,孔令元 (天津市河北区消防支队,天津300250) 摘要:从酒店式公寓的建筑特点和内部人员分布特点出发,对酒店式公寓的火灾危险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君临大厦酒店式公寓建筑构造的防火设计实例,分别对防火分区的设置、消防控制室的设置、灭火系统的选用、自动报警系统和防排烟系统的确定等进行了概述介绍,提出了酒店式公寓安全疏散的设计对策,为类似的高层酒店式公寓防火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酒店式公寓;火灾危险性;安全疏散 随着我国旅游行业和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酒店式公寓秉着“酒店式的服务,公寓式的管理”这一特性成为服务行业新兴的“宠儿”,伴随着这样一种全新的理念,酒店式公寓近几年来的发展可谓是“风生水起”。酒店式公寓在建筑防火设计中,既有酒店的特点,还有住宅的性质,现行的标准规范均未就此作出相关明确的规定。笔者认为酒店式公寓应该按照实际的使用性质情况,在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基础上,还应有更严格的要求,笔者结合君临大厦酒店式公寓的设计实例,重点对酒店式公寓的安全疏散进行探讨。 1火灾危险性分析 酒店式公寓(Serviced Apartment)与普通的居住建筑不同,全称酒店服务式公寓,最早起源于欧洲,它是以提供酒店式标准化管理与人性化服务为主题,集住宅、酒店、会所等功能于一体,概括地说,就是将星级酒店的高标准服务融入日常生活中,采取星级酒店式服务、公寓式管理,除了提供传统酒店的各项服务外,还向顾客提供家庭式的居住布局、家居式服务,使客人在享受酒店服务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家的感觉。从近几年的火灾案例分析统计,酒店式公寓是典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导致火灾的因素很多,火灾风险高,一旦发生火灾,烟雾迅速蔓延,人员心理紧张,很容易引起混乱,造成重大的伤亡事故。所以,对酒店式公寓这一人员密集场所而言,安全疏散在防止重大伤亡事故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其防火设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人员密集,易造成重大伤亡。房间布置紧凑,独立空间较多,居住人员多,用火用电火灾隐患大。 (2)使用的易燃物较多,增加了建筑物的火灾载荷。由于酒店式公寓内大量的室内设施和陈设用具都是用木材、棉、麻、丝、纸制品等易燃物作为原材料制作而成,加大了火灾危险性。 (3)防灭火设施配备不足。由于现行规范还没有对酒店式公寓作出明确的要求,开发商往往为了节约投资成本,以住宅用途申报审批,在建设初期就不考虑或少考虑自动灭火设施的投入,常常因为不能及时扑救,导致小火酿成大灾的事实。 2酒店式公寓安全疏散设计实例 君临大厦酒店式公寓位于天津市河北区南部,地理位置优越,东临民族路及供人们休闲娱乐的海河广场,与153 m高的远洋大厦遥相呼应,北临博爱道,西临仿照法国亚历山大三世风格装饰的北安桥,南临海河,用地不是正南北走向,偏西约20 °,地块呈梯形,东宽西窄,南北长150 m,东西长90 m,西头宽38 m,西南面是约40 m宽的沿海河绿化带及滨江大道。 该酒店式公寓用地面积10340 m2,总建筑面积105727 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20727 m2,

7(标准)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疏散通道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设置技术要点 1.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 1.1安全疏散距离(或通道最大长度):指从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表一、高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距离 表二、一般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距离 ①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楼梯的最大距离可按本表增加5.00m。 ②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规定增加25%。 1.2通道宽度要求

1.2.1多层建筑楼梯和走道的净宽指标(m/百人)见下表: 1.2.2高层建筑楼梯和走道的净宽度指标为1m/100人。其中,首层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见下表: 1.3一般设置要求 1.3.1楼梯间及消防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封闭的电梯井、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 1.3.2疏散走道内不应设置阶梯、门槛、门垛、管道等突出物,以免影响疏散。 1.3.3通道的墙面、顶棚、地面的装修应为A级不燃材料。同时,走道与房间隔墙应砌至梁、极底部并全部现实所有空隙。 2.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 2.1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且应分散布置。 2.2出口处不得设正门槛、台阶,采用卷帘门、转门、吊门和侧拉门。

2.3营业、使用时间安全出口不应上锁、阻塞、堆物。 2.4公共场所、观念厅的入场门、太平门宽度不应小于1.4m。 3.应急照明灯的设置要求 3.1设置范围:单层、多层公共建筑、乙丙类高层厂房、人防工程和高层民用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火灾事故照明灯。 3.1.1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避难层(间)。 3.1.2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供消防用电的蓄电池室、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 3.1.3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商场营业厅、演播室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3.1.4人员密集且建筑面积超过的300m2地下室。 3.1.5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3.2设置要求: 3.2.1疏散用的应急照明灯,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0.5勒克斯。 3. 2.2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的应急照明灯,仍应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应。 3.2.3应急用明灯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 4.疏散指示标志的要求 4.1设置范围: 4.l.1除二类居住建筑外,高层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处。 4.1.2 影剧院、体育馆、多功能礼堂、医院的病房等的疏散走道和疏散门。

(完整版)制药车间设计(详细篇)SICOLAB

一、前言药厂车间布置设计是工厂车间设计的主要成果之一,也是向其他各协作专业提供开展车伺设计的基础资料之一。车间布置设计要充分考虑车间的生产、管理与生活设施的合理安排,还应考虑同厂区的联系与布置上的协调,以减少能量消耗和投资费用,例如:本车间在厂区总平面布置中的位置、与其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同其他生产车间或部门之间的联系(包括人流与物流的数量、流向和运输方式等),车间生产厂房和室外设施的预留扩建余地、厂 区公用系统如供电、供热、供水以及外管和下水道的走向等。这些外部条件往往会影响或局部地决定着车间布置的设计,而车间布置设计有时也会影响厂区的总平面设计,二者有着互相联系又需要互相协调的重要关系。另外,尤为重要的是如何确保车间在建成投产后的安全生产。因此在设计时,车间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易燃、易炸、有毒物料的性质、数量、生产条件(操作压力、操作温度、是否使用明火等)及产生的毒害性物质的危险性与程度等,要作深入了解,有条件时,可去同类型厂了解相同或类似的生产车间的布置、生产操作和安全防护等情况,同时应遵照国家规定的各项设计规范, 在设计中采用必要的安全措施,使车间布置既满足生产工艺流程需要又确保安全生产,达到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美观实用的设计原则。 二、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爆炸与火灾危险性场所等级及卫生标准的确定 1、根据生产过程中使用产生和贮存的物质的火灾危险性,按照燃化部主编的“建筑设计防 火规范” TJ16 一74(1957 年),及石油工业部、化学工业部批准的“炼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 Y且501方8(1978年),来确定本车间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如甲、乙、丙,丁、戊类;各类生产厂房的耐火等级要求如一、二、三、四、等级,及相应的厂房层数与面积的规定(还有生产厂房与厂区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离)。 2、按照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批准的“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J58—83,及“工厂电力设计技术规程” BJ6一80(一机部1980年试行)的规定,根据本车间内部各生产工序(生产岗位和贮存部分等)中的气体或蒸气爆炸性混合物、粉尘或纤维性混合物,在操作和维修过程中的 泄放J睛况,分别划分为Q--1,Q 一,Qes3等级和F —1,G 一2级爆炸危险场所。对车间内部各工序中生产使用和贮存可燃性液体、可燃性粉尘、纤维(在不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时)以及固体状可燃物质的场所,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划定为H —1,且--2医药工程设计 19b6 年第1 期与H 一3 级火灾危险场所。 3、对于车间卫生、生活设施(如厕所、浴室、更衣室等)、辅助用室的设置,以及有关生产 车间的三废处理回收问题,应遵照国家卫生部编制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 一 79(1950 年)来进行设计。 4、其他,在车间布置设计时,还应遵守“药品生产管理规范”的各项规定。 三、车间布置设计原则和一些注意事项 1、车间内部组成的划分 按照工艺流程的顺序和尽可能地使生产危险性场所局部化的分隔原则,划分为若干个生产工序。 按照原料、中间体和成品允许贮存量的规定,及运输与使用的方便,决定车间中间仓库或堆场的面积与位置。 按照生产控制、公用系统负荷等情况,设置辅助生产设施,例如:控制室、化验室、配电室、通风室、维修室等。 按照工人生活和生产管理的需要,设置生活辅助设施,例如:更衣室、休息室、浴室、卫生间、办公室以及会议室等。 2、车间厂房设计的规定 根据车间组成的划分,工艺流程的顺序和选用设备的大小、数量,首先研究确定厂房的跨度、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