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常见的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介绍(11种标点)

最新常见的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介绍(11种标点)
最新常见的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介绍(11种标点)

常见的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介绍(11种标点)

(一)顿号

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1:中国共产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党。

例2: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2、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例3: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七八个人/三四个月/三、四月份/三五之夜/年方二八/三八妇女节/诗的三、四联/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

3、集合词语内不用顿号。

例4: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埋怨。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调查研究/教职员工/男女老少/父母/师生

4、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5: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所谓同时使用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5、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

例6: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6、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7: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7、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例2:(略)

例8: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8、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

例10: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

例11: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9、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

例12: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13: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共带一个宾语的并列谓语间用顿号。/并列补语不需要强调时,之间用顿号。标题中的并列一般用空格或连词表示而不用顿号。/复指造成的并列成分间一般用逗号。(二)逗号

1、不要在不该停顿时用逗号。

例14: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使句子支离破碎。

2、该用句号作结时不要用成逗号。

例15:中国领导人决心防止“非典”的再次爆发,卫生部长吴仪表示愿意改革中国的卫生保健体系,这给国际卫生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会使文章一逗到底。这是作文书写中的常见毛病。

3、逗号不要和顿号、分号、冒号混淆。

例2/6/7/8/9/10/11/12/13/16/17/18/22/26/28:(略)详见顿号、分号、

冒号的用法。

4、逗号和标号同时使用时位置要得当。

例28:(略)详见引号、括号。

(三)分号

1、并列复句的分句间和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的第一个层次间一般用分号。

例16: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例17:这样的人往往经验很多,这是很可宝贵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那也很危险。多重复句辨别第一层次位置是关键,也是难点。

2、并列分句中没用逗号,不能径直使用分号。

例18: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只要有一个分句内用了逗号,分句间就可以用分号。

3、分条陈述时,每一条不管是词、短语还是句子,每条内部不管有没有逗号,之间都可用分号。

例19:农民对一个好的农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

例24:(略)分条陈述后有“等等”“其他……”之类表列举未尽的成分时,此类成分的语法作用也相当于列举一项,之前用分号,之后用句号。(四)冒号

1、一般有提示下文和总结上文两种作用。

例20:今天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

例21: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

2、冒号提示下文时不能用在非提示语后面。

例22: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体会到:依靠群众,坚持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不能在没有明显停顿的地方用冒号,而非提示语后面没有明显停顿。

3、冒号一般不能套用。

例23:事实证明:我们应该坚持我们的基本路线:一个“方针”、两个“基本点”。

4、冒号一般只管到一句话结束,不能管几个句子。

例24:农民对一个好的农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提行处理或加引号处理例外。5、如果提示的内容不是句子全部,而是部分的话,则不能用冒号。例25:本市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例26: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决心禁绝鸦片。写作中只引用别人的一部分话,引文前不用冒号,亦即冒号后一般是完全引用。

6、“某某说”等提示语在引文前用冒号,在引文中用逗号,在引文后用句号。

例27: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大桥就要通车了,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冲刺。”

例28:“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

做最后冲刺。”

例29:“大桥就要通车了,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冲刺。”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

(五)句号陈述句末尾和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用句号。

例1:(略)例2:(略)例30:请稍等一下。避免句号和逗号混淆导致一逗到底,见逗号

用法。/有时语气特别舒缓的反问句末尾也可用句号。

(六)叹号

1、感叹句、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及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后用叹号。

例31:我们的祖先多么伟大啊!

例32:祥林嫂,你放着吧!

例33: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2、两个以上叹词相连使用,一般只在最后用一个叹号。

例34:“啊,啊!”伊又吃了惊……也有两个叹词后都用的,如:“救命啊!救命啊!”一个声音在呼喊。

3、叹词句和感叹句连用,一般只在最后用一个叹号,叹词后用逗号。注意倒装

例35:啊,这赠品是多么丰饶啊!

(七)问号

1、疑问句和语气不太强烈的反问句末尾用问号。

例36:你见过金丝猴吗?

例37: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归纳

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归纳 一、常见的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常见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1、点号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内点号和句外点号。句内点号用在句内,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有顿号(、)、逗号(,)、分号(;)、冒号(:)4种;句末点号用在句末,表示句末的停顿,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 各种点号的停顿时间的长短排列如下:、﹤,﹤:;﹤。?! 2、标号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见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____) 二、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归纳 1、顿号(句子内部并列词语或短语的停顿) 1) 数字并列表省略时用顿号,表概数时不用顿号。 如:三年级二、三班的同学今天下午劳动两三节课。 (表省略)(表概数) 2)停顿较短的并列成分(如:锅碗瓢盆交响曲)或集合词语(如:工农兵中小学生公安干警)之间不用顿号。 3)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助词时不用顿号,改用逗号。 如:妈妈经常给我讲她纺线啊,织布啊,做军鞋啊。 4)并列的分句做句子的成分时,使用顿号;各自独立成句时则使用逗号。 如:难道说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就可以不顾工程的质量而随意改变设计方案吗?(作句子的成分) 今年春季,这个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各自独立成句) 5)如果大的并列成分里包含着小的并列成分时,那么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如:克隆羊、克隆牛的诞生,“神舟的五号的发射、回收,标示着我国科学发展的新水平。 小并列大并列小并列 2、逗号(略) 3、分号(复句内部并列分句的停顿) 1)复句内并列分句的停顿使用分号。 如: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反映正确就是客观的;反之,就是不科学的。(前后正反对照,构成并列,当使用分号)

常见的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介绍(11种标点)

常见的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介绍(11种标点) (一)顿号 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1:中国共产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党。 例2: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2、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例3: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七八个人/三四个月/三、四月份/三五之夜/年方二八/三八妇女节/诗的三、四联/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 3、集合词语不用顿号。 例4: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埋怨。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调查研究/教职员工/男女老少/父母/师生 4、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5: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所谓同时使用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5、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 例6: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6、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7: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7、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例2:(略) 例8: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国的开国元勋。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醉了。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8、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 例10: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 例11: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9、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 例12: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13: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共带一个宾语的并列谓语间用顿号。/并列补语不需要强调时,之间用顿号。标题中的并列一般用空格或连词表示而不用顿号。/复指造成的并列成分间一般用逗号。(二)逗号 1、不要在不该停顿时用逗号。 例14: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使句子支离破碎。 2、该用句号作结时不要用成逗号。 例15:中国领导人决心防止“非典”的再次爆发,卫生部长吴仪表示愿意改革中国的卫生保健体系,这给国际卫生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会使文章一逗到底。这是作文书写中的常见毛病。 3、逗号不要和顿号、分号、冒号混淆。 例2/6/7/8/9/10/11/12/13/16/17/18/22/26/28:(略)详见顿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前言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它的作用:a表停顿,b 表语气,c表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分两大类:点号和标号。点号又分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点号作用在于点断,表示说话的语气和停顿;标号作用在于标明,主要表示书面语言中某些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近几年高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着眼于应用而不考名称术语,着重考查考生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用法的知识技能。 一、点号 1、句号表一句话说完后的停顿。 (1)一般用在陈述句(意思完整、结构独立的句子)末尾; (2)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用句号,语气强烈的用感叹号; (3)如句中出现“什么、怎么”之类的疑问代词,句末有“呢”之类助词,但句意没有发问或要求回答的意思,不能视为问句,句末仍用问号; (4)用于独词句、非主谓句(无主句)后。运用句号常见错误:该用逗号而用句号;该用句号而用逗号或问号。 2、问号表一句问话末了后的停顿,用于表询问、责问、设问、反问、商量、猜测的句子。 (1)用于反问句和设问句句末; (2)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问号,句中各项用逗号,如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可在每选项后加问号; (3)表委婉语气的祈使句末也可用问号(用“好不好”“行不行”等表示); (4)有些句子虽有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但句子不表疑问语气,句末不应用问号; (5)主谓倒置的问句,一般应把问号放句末,句中用逗号;但也有句末用句号,句中用问号的。 3、感叹句用在感情强烈的句子末尾表停顿。 (1)感叹句和感情强烈的反问句、祈使句末要用感叹号; (2)感叹句如果成分倒置,感叹号应放在句末,句中用逗号; (3)语气强烈的独词句、非主谓句,可用叹号; (4)带有强烈感情的称谓语、应答词、象声词以及标语口号末尾也用叹号。运用叹号常见错误: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句末用叹号;在并非句末的地方用叹号;在貌似感叹,其目的在于记述行为而不在于表现情感的陈述句末用叹号。 4、顿号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词语之间。 (1)并列词语如有连词“和、与、

小学生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

小学生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一、标点符号歌: 句号(。)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二、用法简表

小学生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2) 三、标点符号的使用 一、句号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它。 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例如: 1.太阳暖烘烘的。(小学《语文》第四册《丑小鸭》) 2.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 4.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 例1非常简单,讲太阳给人们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用句号。例2是一个较长的句子,它用四个“有的”把几种池底石笋的形象连在一块,句末用句号标示。例3是个长句子,实际是并列的三句话,讲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因为三个句子作用相同、

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如何正确使用问号 问号是表示一个问句说完之后的停顿符号,多表示疑问语气。以下几点是考试中经常涉及到的: (一)问话中含有称呼的,不论称呼在前在后,问号一律用在句尾。 如:小刘,你到过上海吗?你到过上海吗,小刘? (二)叹词“啊”“咦”等单用带有疑问语气时,也是疑问句,后面要用问号。 如:咦?我的钢笔怎么不见了?啊?怎么会是他? (三)表示选择的问句,问号一般只用一个,放在全句的末尾,各项之间用逗号。 如:明天的旅行,你是去呢,还是不去? (四)该不该用问号,要从整个句子来看,看看是否真的发问,有没有疑问语气,含有“谁”“什么”“怎么”等疑问词的句子,有的全句是疑问句,有的全句并不是疑问句,要分辨清楚。 如:1他是谁?2我不知道他是谁。3谁都不知道他是谁。 1句是疑问句,该用问号,而2、3两句虽然有疑问词,但单独可以作疑问句的“他是谁?”在这两句话中只是作为宾语出现,或者说在这两句话中已不再是独立的句子,只是一个句子成分而已,所以整个句子并不是疑问句,所以不能用问号。再如: 1是你去,还是他去? 2是你去,还是他去,我还没拿定主意。 1句是疑问句,当用问号无疑,但2句中“是你去,还是他去”作了整个句子的主语,句子的独立性已经取消,整个句子并不是疑问语气,故不能再用问号,而要用逗号。 (五)局部引用的语言单位,其所引用的内容一般不用标点,但如果是问号则可保留。 如:我一进门,就看见一条“今天你浪费时间了吗?”的标语。 (六)有些表示婉商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以用问号。如:请你进来一下好吗? 如何正确使用感叹号 使用感叹号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两个叹词连用,一般是后一个叹词用感叹号。 如: 啊,啊!又回到故乡了。 (二)感情强烈的祈使句,也可用感叹号。 如:祥林嫂,你放着吧!但这种情况下,应该注意感叹号的位臵,如:骑自行车的,站

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及技巧

一、考纲要求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考试大纲》对本能力点的要求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是一种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的表达应用能力。 二、高考盘点 根据2010年、2011年部分省市高考试卷命题情况看,本考点需要掌握常用的12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重点掌握问号、冒号、分号、引号、括号、书名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写;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三、难点解析 (一)难点一 ---- 问号的运用的三个难点: 1、在一个句子中用了疑问代词但全句是陈述语气的,句末不用问号。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不能用问号,要用逗号;但选择问句句群(3个以上)的每一问都要用问号。 3、问话中含有称呼语的,无论称呼语是在前还是在后,问号用在句末;成分前后倒置形式的问句,问号不能跟着倒置到句中,仍然用在全句末尾。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①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文明?如何防止精神污染? ②先生到底是称赞我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

敢画?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 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解析]①这是一个陈述句,带疑问词“什么”、“如何”的部分是“使他们懂得”的宾语。因此,前三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改为句号。 ②第一个问号正确,是有疑而问,想寻求回答。“是……还是……”构成两选的选择问句,“勇气可嘉”与“什么都敢画”是一个意思,即属同一问,因此,第二、第三个问号改为逗号,第四个问号正确。“或者……只是……”构成两选的选择问句,因此第五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正确。③引号内是一个句子,只不过采用了倒置形式,而作为句末点号的问号应用在句末;因此,问号改为逗号,引号前的句号改为问号。 (二)难点二 --引号的运用与引文末点号位置的确定:1、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除此外,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 例:④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 [解析]去掉引号,并把最后一个逗号改为分号(强调层次)。因为句中的“海尔—波普”不是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也不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加引不当,属于滥用。 2、非直接引用不用引号:

(完整版)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目标: 1、依据课程标准,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4、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用。 5、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 6、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7、形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 2、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3、形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教学难点: 1、掌握标点符号正确使用的方法。 2、形成标点符号正确使用的能力。 教学设想: 1、适当介绍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把握规律,了解方法。 2、注重学生练习,注重讲析、强化。 3、引导学生整理、积累、记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注重方法的指导、能力的培养。 5、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一位媒婆为一位秀才作媒,写了一张纸条告诉秀才女方的长相,秀才看了非常高兴,以为自己可以娶一个漂亮老婆,请你依秀才的想法加上标点符号: 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 可是结婚那天,一翻开头纱,秀才吓了一跳,新娘头发稀疏、一脸大麻子、两只大脚还长短不齐,秀才生气的找媒婆理论,媒婆却说:“我早就告诉你了!”请依媒婆的意思加标点: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 可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显得多么重要。 二、考点解读 标点符号虽然不是安徽高考的知识点,但是在作文评分标准中有“标点正确”的要求,同时,正确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也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 标点符号简称标点,分为两大类,一是点号,一是标号。点号有七种: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间隔号、连接号、着重号、专名号。点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和语气的,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的一套符号,在汉语表达中,它对表情达意起着一种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分清句子结构、辨明不同语气,正确地理解词语的性质和文章的意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对阅读和写作都很重要,是语言运用的

中文常用标点符号大全及用法详解

中文常用标点符号大全及用法详解 名 称 符号用法说明举例 句号。 表示一句话完了 之后的停顿。 网上城市是由全国3000余座城市构 建的城市主题论坛社区。 逗号, 表示一句话中间 的停顿。 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都是互 相支持的。 顿号、 表示句中并列的 词或词组之间的停 顿。 能源是发展农业、工业、国防、科学 技术和提高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 分号; 表示一句话中并 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不批判唯心论,就不能发展唯物论; 不批判形而上学,就不能发展唯物辩证法。 冒号:用以提示下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正确的认 识来源于社会实践。 问 号 ?用在问句之后。是谁创造了人类?是我们劳动群众。 感情号①! 1.表示强烈的感 情。2.表示感叹句末 尾的停顿。 战无不胜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万岁! 引号② “”‘’╗╚ ┐└ 1.表示引用的部 分。 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 说:“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 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 义国家而奋斗。” 2.表示特定的称 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 部分。 他们当中许多人是身体好、学习好、 工作好的“三好”学生。 3.表示讽刺或否 定的意思。 这伙政治骗子恬不知耻地自封为“理 论家”。 括号③() 表示文中注释的 部分。 这篇小说环境描写十分出色,它的描 写(无论是野外,或是室内)处处与故事 的发展扣得很紧。 省略号④…… 表示文中省略的 部分。 这个县办工厂现在可以生产车床、电 机、变压器、水泵、电线……上百种产品。 破折号⑤—— 1.表示底下是解 释、说明的部分,有 括号的作用。 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 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 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 2.表示意思的递 进。 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 3.表示意思的转 折。 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而且是他的 ——现在不见了! 连接号⑥— 1.表示时间、地 点、数目等的起止。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北 京—上海”直达快车 2.表示相关的人亚洲—太平洋地区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10年重庆卷)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对于袁野小朋友来说,人工鸟巢本身就像巨大的问号在吸引着她:小鸟会住进去吗?都有什么样的 鸟,有多少鸟会住进去,住起来舒服吗? B、趁着在家无聊,我这个捣蛋鬼又有新点子咯!别以为我又要恶作剧,这次啊,我准备亲身下厨露一 手——做一道家常小菜——炒土豆丝。 C、室外环境污染,包括建筑物外墙(最典型的是玻璃幕墙)的反射光、夜间过亮的城市灯光(如广告 牌、霓虹灯、景观灯的光)产生的光污染。 D、“小美人鱼”是上海世博会丹麦馆的核心展品。“她很小,”哥本哈根旅游中心的彼得·勒默尔·汉 斯说,“但她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渴望却令人惊叹。” 2.(10年湖北卷)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 ...规定的一项是() A.当我来到小桥中间,对岸的槐树后面一声呐喊:“抓住他!”随即蹿出几条黑影,向我冲来,桥开始晃起来,我的心也晃起来,“铁驴”(载重自行车)也晃起来。 B.他常常在夜里吹着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白天所有的压抑似乎都在这笛声里风吹云散了。 C.不过今日的“粉丝”不比往年,索签的要求高得多了:不但要你签书、签笔记本、签便条、签书包、签学生证,还要题上他的名字、他女友的名字。 D.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鱼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 而瘦老人只以泥塑般的安静来回答。 3.(10年山东卷)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国庆节将至,一座“天安门模型”摆在广场上。“天安门”前花团锦簇,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行人纷纷驻足观看,争相与“天安门”合影留念。 B.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个人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处理得好,生活才能愉快。 C.朱熹49岁那年,上书建议朝廷重修了白鹿洞书院,并亲自制订学规,提出:“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 D 艺术节期间,这个县将举办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活动、科技下乡活动、内容独特的文物、风情、美 术、摄影展览,以及大规模的经贸活动。 4.(09年湖北卷)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我想养只鸽子,让它生鸽蛋给小孩儿玩。可是目前严重的问题是,有没有壁虎,假定有了,会不会偷鸽蛋? B.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音乐之声》、《王子复仇记》等等,为什么令人百看不厌? 这首先还是归功于本子做得精彩。 C.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政治的清明和文化的复兴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D.红丝带——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标识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关心,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5.(09年山东卷)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提出阅读者应走的四步,即:向前一步、往旁一步、随便走几步、在网络与书籍之间跨步。 B.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初确认。 C.“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 D.德国联邦司法部长表示:“连接德国和中国的不仅是经济合作,政治、文化方面我们在不断靠近。‘德中法制对话’活动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 6.(08天津)在下文的横线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常见标点符号校对用法

十六种标点使用误区 标点符号使用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平时没有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使用时随意性强,规范性差;二是不明确标点的基本用法,不能正确判断正误;三是重复训练次数不够,典型错误没有扎根脑中。 标点误用主要有以下十六种情况: 1. 非疑问句用问号 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如果孤立来看前半句是疑问句,但是与后半句一起考虑,前面就不是一个单句,而是主谓词组做主语,与后面的谓语部分“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合起来组成一个陈述句,应改为逗号。 2. 倒装句中问号前置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这是一个倒装句,“同志们”是全句的主语。凡是倒装问句,问号应置于句末,才能准确地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3. 分句之间用顿号 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这里实际上有三个分句,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即“奋发”之后),应用逗号而不是顿号。“欢快、昂扬、奋发”,是并列短语。凡是并列短语,最后一个成分后面不能用顿号。 4. 并列短语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并列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淮剧”“黄梅戏”之后应改用逗号。 5. 连词前面用顿号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或”是连词。在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或”“和”“及”“与”)前面,均不能用顿号。可根据句子的不同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6. 概数之间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三四”是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数量。既然是概数,便不能加顿号。 7. 集合词语误用顿号 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8. 句中没有逗号直接用分号 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虽然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一般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9. 句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 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山东微山县第一中学语文组黄尊芳韩晶 曾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但借口恐怕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理解为“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欣然签字。哪知吃第一顿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好了…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吗?”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可见标点符号在语义表达中的重要性。 高中常考的10种标点符号(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问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括号、引号、书名号、破折号以及省略号。下面将其出现的典型问题及判断方法介绍如下:一、问号 1问号使用 (1)注意选择问、倒装问,全句末尾才用问(选择倒装问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选择问)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倒装问) ⑵反问追问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三种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3)最后注意无疑问,句子末尾不用问。(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疑问词仅仅作为这个陈述句的某个成分,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例:a.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2问号复习口诀总结: ⑴选择倒装问,句末问。 ⑵连续问,每句问。 ⑶无疑问,不用问。 二、顿号 1顿号使用 ⑴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为区分层次,大的并列结构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a.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⑵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例: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⑶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例: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二年级语文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

标点符号使用方法 ● 标点符号歌: 句号(。)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 ],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写作常用标点符号使用方法 ●基本定义 句子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句子前后或中间的停顿,在口头语言中表现出来就是时间间隔,在书面语言中就用标点符号来表示。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句子分以下几种: 陈述句: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祈使句: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 感叹句: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 复句、分句:意思上有密切联系的小句子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大句子。 这样的大句子叫复句,复句中的每个小句子叫分句。 构成句子的语言单位是词语,即词和短语(词组)。词,即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叫词组。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 ●标点符号用法说明举例

(一)句号。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请您稍等一下。 (二)问号?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他叫什么名字?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三)感叹号! 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停止射击! 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四)逗号,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五)顿号、 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六)分号; 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自治、市; (3)、自治分为乡、民族乡、镇。

标点符号使用方法汇总

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含口诀) 今天闺女问我分号该怎么用,大概说明了一下之后,上网搜了搜其用法,发现应该总结汇总一下标点符号的用法,在此过程中不仅对标点符号的魅力有了新的认知,对于和宝贝一起读小学、中学甚至重新高考更是深有体会。 标点符号用法与大家分享。看下面这个例子感受一下标点符号的魅力吧! 举例如下: 你喜欢我不喜欢 1、你喜欢我不喜欢? 2、你喜欢,我不喜欢。 3、你喜欢。我不喜欢? 4、你喜欢?我不喜欢? 5、你喜欢!我不喜欢? 6、你,喜欢我?不喜欢? 7、“你喜欢我不?”“喜欢!” 8、“你喜欢我?”“不喜欢!” 9、“你喜欢我?”“不喜欢?” 10、《你喜欢我不喜欢》 11、《你喜欢》,我不喜欢。 12、你喜欢《我不喜欢》。 一、句号 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句号表示一句话的结束,新一句话的开始,提示读者该句的表达意思已结束。 用不用句号,关键不是看语言的长短,而是要看语言有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能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有的虽然只是一个词,但却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个词就构成了一个句子。有的虽然由多个词构成,但并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按句子结构的要求,它只是句子的一个部件(又叫成分),那就不能算一个句子。例如: 1.大的小的、方的圆的、在阳光下闪着灿烂光辉的五彩池

不是句子,就绝不能用句号。  完整的句子是不是就可以用句号呢?不一定,还要看这个句子的语气。句号适应于陈述语气、语调平缓的句子,语气很重的疑问句等就不能使用句号。如:2.这是你的面包?(疑问) 3.李黑,把枪放下!(语气强烈) 附句号歌: 一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平缓调不高。 读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 二、问号 问号和句号一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但用问号的句子必须有疑问的语气。问号在书写中占一个字的位置,紧跟前文书写,不可独立书写在一行的开头。 有疑而问的问句和无疑而问的反问句、设问句,都是疑问的语气。所以都用问号。 问句往往带有疑问词,像“什么”“甚”“啥”“怎样”“谁”等。 也有不含疑问词的问句。如: 1.他已经走了? 2.李明? 这两个例子,如果没有问号便是肯定的句子。这类句子在口语中经常出现,但在书面语中,只能靠问号来体现疑问语气。 不过,有疑问词,却不一定是疑问句。口语中,可以靠语气来判断,书面上就必须用标点符号把它表达准确。例如: 1.那只带头的鸟说:“咱们赶快飞到别处去吧!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 问号是表示问句之后的停顿的。是不是问句,用不用问号,这要看是否有疑问,要不要回答或解决,是不是疑问的语气。问句是有疑而问的,要求回答或解决的,语气是疑问的。反问句虽然不一定要求回答,但它有疑问的语气,是借发问的形式来加强语意的。设问句虽然不要求别人回答,但它是用疑问的形式提出来,自己作回答的。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一、标点符号的种类和用法 (一)点号 1. 句末点号。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 (1) 句号(。) 要点: ①句子无论长短,只要结构完整,意思独立的陈述句,句后都应用句号停顿。 ②对话中,“某某说”之类的词语在引语后时,用句号。如:“下课了。”张三说。 (2) 问号(?) 要点: ①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句末都用问号。 例如:在战争激烈的时候,我们不是曾经来回走在田野里寻觅野草来么?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②选择问句是一个句子,只在句未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一般超过两项)。 例如:她是从四叔家里出去就成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 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 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

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人们的对立面反对他们呢? ③有的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置,应注意把问号放在句未。例如:怎么啦,你? ④有的句子里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例如:我不知道他去车站接谁。我没什么,可不知道人家怎么想。 (3) 感叹号(!) 要点: ①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也用叹号。 例如:祥林嫂,你放着罢! 世界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 ②有的感叹句,主语和谓语倒置,应注意把感叹号放在句未。见上例。 2. 句中点号包括逗号、分号、顿号和冒号四种。 (1) 逗号(,) 要点: ①复句中,分句内部或分句之间,经常用逗号。 例如: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常用标点符号及其用法

常用标点符号及其用法 常用标点符号及其用法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因此,必须重视标点符号的使用。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为点号和标号。 一、点号 点号表示语言(句)中的停顿,一般用在句中或句末。 1、句号 表示一句语完了之后的停顿,一般用在表示陈述语气的句末。①我是湖北人。②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③你自己去吧。 2、逗号 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①泰山,古称岱宗。②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③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3、感叹号 用在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 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②我多么想去北京看一看呀!③停止射击!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例: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4、冒号 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引下文。 ①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②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③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注意:“某某说”在引语前,用冒号;在引语中或引语后,则不用冒号。如:⑴老师说:“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中学课本有不少李白的诗。” ⑵“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老师说,“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 ⑶“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老师说。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号。 例:a. 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 b. 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改正下列句子中用得不对的标点

1、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 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 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3、《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 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4、她独自一个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 上浙浙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也不知道自己脸上缓缓流淌着的是水还是泪。 5、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有的请她讲:“如何多才多艺”有的追问她:“怎样身兼数职”;还有的让她讲什么都行…… 6、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候都少不了需要通过书面向别人介绍:“我是怎样一个人? ”或“我有一个怎样的方案? ”这样的问题,因此现代人有更多的理由需要学好作文。 7、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 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8、“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9、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10、他常用“烧香找错庙门”、“蚊子叮泥菩萨,看错了对象”等四川俗语,幽默 诙谐地批评那些不重视侦察和调查,指挥莽撞,办事马虎的同志。 11、山海关! 这号称 “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12、景阳岗上的武松:要么把老虎打死,要么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 13、田华同志自我介绍说,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这种精神 值得赞扬。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有何感想? 14、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 义教育。 15、我国许多图书馆年经费仅一二万元,除去工资、办公费用、购书费可以想见还有 多少。 16、“太棒了!你的录取通知书到了。”妈妈兴奋地告诉我。 17、我多想再回到故 乡啊!看看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18、打陀螺讲求技巧,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 1. 标点符号歌: 句号(。)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 ],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2.写作常用标点符号使用方法 基本定义 句子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句子前后或中间的停顿,在口头语言中表现出来就是时间间隔,在书面语言中就用标点符号来表示。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句子分以下几种:陈述句: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祈使句: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 感叹句: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 复句、分句:意思上有密切联系的小句子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大句子。这样的大句子叫复句,复句中的每个小句子叫分句。 构成句子的语言单位是词语,即词和短语(词组)。词,即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叫词组。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 3.标点符号用法说明举例 (一)句号。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请您稍等一下。 (二)问号?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他叫什么名字?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三)感叹号! 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停止射击!

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与区别

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与区别 一、问号 1、选择问一般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分句中用逗号。 例:是你去,还是我去? 2、连续问要在每一个分句的后面都用问号。 例:(1)、谁在这里打我的埋伏?是爸爸?要不就是那位眼尖的女老师? (2)、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山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 3、有疑问词,没有疑问语气的句末不用问号。 例:为什么叫父子岩,就难懂了。 这个想法已经进一步变为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4、疑问句主谓语倒置,问号放在句末。 例: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二、分号与逗号 1、并列分句的停顿,若分句较单一、简短,中间用逗号,反之用分号。 例:(1)我生平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2)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却从来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没见过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象。 (3)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躲起来。 三、逗号与顿号 1、并列短语间用逗号,并列词语间用顿号 例:(1)树木姿态各异。如幢顶,如伞盖,如古寺宝塔。 (2)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 2、表约数的相邻整数之间不用顿号。 例:(1)我现在所能记得的最初对于母亲的印象,大约在两三岁的时候。 (2)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3、若所举的不是同一类,不能用顿号,只能用逗号。 例:(1)我握过各种各样的手——老手、嫩手,黑手、白手,粗手、细手,但都未留下很深的印象。 四、引号和引文末了的点号的搭配 1、若是完整的照录别人的话,末了的标点放在引号之内 例: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2、如果得部分引用或虽全部引用,但只把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则原文后面的点号删去,另在引号外应停顿的地方加上适当的点号。 例:(1)“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 (2)惟亭内一副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3)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 (4)这又是一个“盒子里还有盒子吗”一类的问题。 五、“说”字后面标点的变化 主要原则是:“说”在语言前,用冒号;“说”在语言中,用逗号;“说”在语言后,用句号。例:(1)孔乙己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2)“不多不多!”孔乙己说,“多乎哉?不多也。”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使用方法

小学常用标点符号及使用方法 逗号,用来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用一格,格的左下方。 例:我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到一起来了。 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它一般用在陈述句和不带明显的命令口气的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 1:姚明是一位闻名全球的蓝球运动员。 例 2:请拿给我一支笔。(祈使句) 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较小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悦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问号?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问号,点在格的中间。不论是疑句,还是设问、反问,当问句的意思表示完了,就用问号表示停顿。 例: ①你的性别是什么?(疑问) ②万里长城难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迹吗?(反问) ③是谁带我们走出旧社会?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设问) 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用感叹号。诸如喜爱、赞美、悲伤、怀念、请求、命令、愤怒、惊讶等。 请求:请让我再看一次吧! 喜爱:我的“小猫咪”是多么的可爱啊! 惊奇:什么,“这样”也行! 气愤:你竟然这么的不知天高地厚! 命令:他看了我一下,紧张的说:“别动!” 冒号:主要用于句子中表示提示、总结之后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冒号主要有以下用途: 1)冒号用于引述语之前,表示后面是所要说的话或引用别人的话。 2)冒号用于提示语或总结语之后,表示后面还有话说。 3)冒号还用于书信的称呼之后,其作用也是表示提示。 4)用在解释性的分句之前,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 5)用在总提与分述之间,使两者眉目清楚。 6)用在动词谓语和较长的宾语之间,便于阅读理解。 引号“”或‘’引号表示文中的引用部分,就形式而言,分为双引号[用“”表示]和单引号[‘’]两种。一般说,单独使用引号用双引号,而引用的话中还需要用引号时,外面用双引号,里面用单引号。 例:赵大叔拍了拍牛头说:“累不累,‘独角龙’?” 1)引用别人的话或者表示直接说出来的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