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编制说明的内容要求

标准编制说明的内容要求
标准编制说明的内容要求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标准编制说明的内容要求

D.1 项目背景

D.1.1 任务来源

(1)项目列入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年度及下达计划的文件号。

(2)标准制修订项目的承担单位、参加单位的全称。

D.1.2 工作过程

任务下达后标准编制组所开展的相关调查、研究工作(简要说明)。

D.2 标准制修订的必要性分析

D.2.1 被测对象(目标化合物)的环境危害

(1)目标化合物的基本理化性质。

(2)目标化合物的环境危害等。

D.2.2 相关环保标准和环保工作的需要

(1)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对目标化合物监测要求(污染物浓度限值、抗干扰能力等)。

(2)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涉及的目标化合物监测要求。

D.2.3 现行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

(适用于修订标准的情况。)

D.3 国内外相关分析方法研究

D.3.1 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分析方法研究

(1)说明国外相关污染物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情况。

(2)说明国外相关污染物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

(3)说明与本方法标准的关系。

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包括:

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2)美国环境保护局,EPA

3)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

4)日本标准化组织,JIS

5)欧盟

6)其他国家或地区

D.3.2 国内相关分析方法研究

(1)说明国内相关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情况。

(2)国内环境监测工作应用拟采用的分析测试技术方案前景分析,包括目前国内环境监测系统相关仪器设备的装备情况等。

(3)说明与本方法标准的关系等。

D.3.3 文献资料研究

(1)说明文献资料中对相关分析方法研究情况。

(2)说明与本方法标准的关系等。

D.4 标准制修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

D.4.1 标准制修订的基本原则

(1)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范围满足相关环保标准和环保工作的要求。

(2)方法准确可靠,满足各项方法特性指标的要求。

(3)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易于推广使用。

D.4.2 标准制修订的技术路线

(1)介绍标准拟采用的分析测试技术方案的理由,含各种技术方案的优劣和适用性比较(适用于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的情况)。

(2)绘制详细的技术路线图等。

D.5 方法研究报告

(若为修订标准时,应说明增删条款及增删内容原因。)

D.5.1 方法研究的目标

(1)说明方法标准适用的环境要素、被测目标化合物。

(2)说明确定目标化合物种类的依据和理由。

(3)说明方法标准拟达到的特性指标要求,包括:方法的检出限、测定范围、精密度(如相对标准偏差)、正确度(如加标回收率)等。测定多个目标化合物的应列表分别说明。

D.5.2 方法原理

(1)说明方法的基本原理。

(2)必要时,写出化学方程式,尽可能用离子反应式表示。如果反应不能一步完成,

应详尽地给出每一步的反应方程式。

D.5.3 试剂和材料

(1)分别说明采用某种试剂和材料的理由。

(2)分别说明试剂和材料的特殊要求,如制备方法、制备操作步骤等。

D.5.4 仪器和设备

(1)分别说明选用某种仪器和设备的理由。

(2)分别说明仪器和设备的特殊要求,如灵敏度、规格等。

(3)如需安装某种仪器,说明安装的步骤及需要的环境条件等。

D.5.5 样品

(1)说明实验室样品和试样的准备方法,包括采样的特殊要求、样品量、制备方法、贮存条件等。

(2)说明确定实验室样品和试样准备方法的理由,如为什么要有采样的特殊要求,为什么要采用特定的制备方法,为什么要采取一定的贮存措施等。(实验数据、权威的引用文献)。

(3)必要时,开展样品采集和保存的条件选择试验。

D.5.6 分析步骤

(1)说明确定分析步骤的主要过程,包括所进行的预测性试验,记录的每次试验的试验数据,及根据试验数据进行的分析和对试验方案进行的调整等过程。(操作条件的选择理由,实验数据,权威的引用文献)

(2)说明进行方法选择性试验的过程,包括各步骤试验数据、分析结论等。

(3)说明进行方法稳健性试验的过程,包括各步骤试验数据、分析结论等。

(4)说明最后确定的方法分析步骤及环境条件。

(5)说明方法检出限、测定范围的确定过程,包括记录的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公式等内容。

D.5.7 结果计算

说明结果计算的方法公式。

D.6 方法比对

D.6.1 方法比对方案

(1)选取的比对方法情况。

(2)说明开展方法比对的实际样品基本情况。

D.6.2 方法比对过程

(1)汇总统计方法比对试验数据。

(2)说明方法比对结论。

(3)对方法比对结论进行原因分析,对标准实施提出建议。

D.7 方法验证

D.7.1 方法验证方案

(1)参与方法验证的实验室、验证人员的基本情况。

(2)说明方法验证的方案。

D.7.2 方法验证过程

(1)说明方法验证的主要工作过程,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2)方法精密度、正确度统计分析结论,及评估结论(是否满足方法特性指标要求)。

(3)《方法验证报告》作为编制说明附件。

D.8 与开题报告的差异说明

说明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与开题报告中的计划之间的差异,并说明差异原因。

D.9 标准征求意见稿审查情况

(1)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审查工作的情况,审查会纪要。

(2)标准征求意见稿审查时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的协调处理情况。

D.10 标准实施建议

对标准实施提出建议和意见。

D.11 标准征求意见情况(送审稿增加内容)

(1)本标准征求意见情况及对主要意见的处理情况,并且说明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部内各有关业务司局、法规司内各处的回函情况、主要意见及处理情况。

(2)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征求意见情况汇总处理表》。

D.12 标准技术审查情况(报批稿增加内容)

(1)本标准技术审查(审议会)工作的情况,审议会纪要。

(2)标准技术审查时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的协调处理情况。

D.13 标准行政审查情况(发布稿增加内容)

(1)本标准征求相关业务司意见的情况,主要意见和协调处理情况。

(2)标准司务会审查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的协调处理情况。

D.14 参考文献

列出查阅的有关标准、文献、研究报告。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格式规范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格式规范 一、标准的编制说明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一)工作简况(必要项)(拟制成编制说明时,此标准编号“(一)”调整为“一、”,以下类推。此为一级标题,格式固定,不需另行更改。) 1.任务来源 ××××年××月××日,由××××××(起草单位)申请地方标准的立项,根据××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文号),批准《××××》地方标准的制定(修订)(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下同)。 2.起草单位、协作单位(没有就删除) 起草单位:(名称需与印章相同) 协作单位:(没有就不写) 3.主要起草人(以表格形式将内容明确) (二)制定(修订)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重要项、需充分说明)

(三)主要起草过程(必要项) 综合性叙述,不以时间过程记录。如资料收集、调研、试验论证、拟稿、征求意见、整理送审等内容。 (四)制定(修订)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必要项) (五)主要条款的说明 (重要项) (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 修订标准时,应增列新旧标准水平的对比。 主要试验(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必要项) 需说明征求多少家单位的意见,这些单位的类型为(生产、销售、使用、科研、行业主管、大专院校、检测机构等)(七)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说明采标程度,以及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选填项,无此项,删除。) (八)作为推荐性或强制性标准的建议及其理由(必填项) (推荐性标准不写理由,只提建议。) 例:建议《×××××》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实施。 (强制性标准要详细说明强制的内容及理由) (九)贯彻标准的措施建议(必要项) 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 (十)其他应说明的事项(选填项)

中国公路学会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中国公路学会团体标准编制说明《公路桥梁用耐候钢技术指南》 (征求意见稿) 《公路桥梁用耐候钢技术指南》编写组 二〇一八年八月

目录 工作概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任务来源.......................................................... 错误!未指定书签。编制单位.......................................................... 错误!未指定书签。标准编制的主要工作过程及计划...................................... 错误!未指定书签。本标准的制订原则和标准主要技术特点................................. 错误!未指定书签。标准的制定原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本标准的主要技术特点:............................................ 错误!未指定书签。标准中主要技术内容确定的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术语定义.......................................................... 错误!未指定书签。 订货内容......................................................... 错误!未指定书签。耐候钢板及型钢.................................................... 错误!未指定书签。耐候钢焊接材料.................................................... 错误!未指定书签。标准的宣贯工作..................................................... 错误!未指定书签。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模板】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目的 复合调味酱以水、黄豆酱、香辛料为主要原料,添加植物油、牛肉、香菇、大豆蛋白,脱水蔬菜,白砂糖、脱水蔬菜、食用盐、味精、圆葱、蒜、芝麻、辣椒粉、辣椒酱,添加食品添加剂辣椒红、苯甲酸钠、阿斯巴甜、黄原胶、柠檬酸、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酵母抽提物、5'-呈味核苷酸二钠、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食用香精,经处理、混合、加热、灌装工艺生产的复合调味酱;复合调味酱根据原料不同分为香菇牛肉酱、香辣酱、香熟酱、蘑菇酱、炸酱面专用酱,根据品种不同,生产时,选择性添加上述原料。 鉴于该产品目前尚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为保障食品安全,在生产过程中有法可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特制定本企业标准,作为指导企业生产、检验的依据。 二、简要过程(包括调研、试验、验证、起草过程等) 根据对市场需求的调研情况,参照同类产品的企业标准进行了试产和检测,验证了本产品能够按本标准进行生产。 本标准的起草过程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 1.2-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二部分《标准中规范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而制定编写,本标准是对标准Q/DBL 0001S-2018的修订,产品分类中增加了炸酱面专用酱,原料中用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代替了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增加了酵母抽提物。 本标准食品安全指标依据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制定,其中铅指标严于国家标准,酸价、过氧化值参照GB 2716-2005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制定;其他指标根据产品实测值制定。 三、与现行有效参照的标准比较及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说明

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技术标准和格式规范

关于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技术标准和格式规范的几个问题 佛山市中院研究室吴文志 2004-06-17 从去年开始,我院开始了为期两年的规范化建设。迄今,包括全院综合性和各部门的规范,我们共已经制定了数十项规范。前段时间,院里成立了专题小组对规范化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从整体上而言,我院所制定的规范质量是较好的,特别是内容上都是较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不少的规范中都存在着一些技术粗糙、用语不科学、格式不规范的情况。这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的规范化建设任务重、时间紧迫,因此很多规范的制定过程较为仓促而没有经过较严格仔细的审查;但在另一方面也与我们各部门具体从事规范制定工作的人员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因而对于一些基本的技术标准和格式规范不太了解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院规范化建设办公室决定在今天以讲座形式,安排大家共同就规范性文件的技术标准和格式规范方面的问题进行学习和探讨。在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方面,本人其实也是资历不深、经验不多的,但既然受领导指派主讲这一讲座,也只能尽力而为,将自己从去年以来从事规范制定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以及参考了关于规范性文件制定方面的一些书籍文献的学习心得,拿出来跟大家交流,如果有什么不当的地方,请多多包涵。 今天,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规范性文件的结构单位及其应用、规范性文件的结构及其组成部分、规范性文件的语言文字。 一、规范性文件的结构单位及其应用 作为规范性文件的结构单位,主要包括了:卷、编、章、节、条、款、项、目,这是为大家所熟知的。其中,卷、编、章、节是标题结构单位,条、款、项、目是条文结构单位。从另一角度而言,卷、编、章、条是独立的结构单位,它们不以其他结构单位(主要指上位的结构单位)的存在为前提,节、款、项、目则是附属的结构单位,它们必须以其他结构单位(指上位的结构单位)的存在为前提。 一般而言,卷作为最高层次的结构单位,只适用于一些巨型的、结构层次繁复的法典性规范文件,如外国的民法典、综合性法典等,在我国尚无以卷为单位的规范性文件,因此在此从略。 至于仅次于卷的编,在我国立法实践中也仅仅在刑法、刑诉法、民诉法等较为大型、条文众多的法典中才适用,对于我们规范化建设而言,所制定的各

管理制度编制格式规范

管理制度编制格式规范-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管理制度编制格式规范 1 制度名称制度名称由“文件适用范围”+“文件使用事项”+“文件种类”构成。例如:“公司车辆管理制度”由适用范围“公司”、适用事项“车辆”和文件种类“管理制度”组成。 2 制度正文 2.1 制度正文由“总则”+“分则”+“附则”构成。 2.2 总则:简要说明制订制度的目的、要求、依据、适用范围、有关概念及名词解释等。例如:公司车辆管理制度目的:规范公司车辆管理依据:略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车辆的管理相关概念:必要时说明 2.3 分则:按章写,每章用标题标出该章的内容。例如:公司车辆管理制度由“车辆购置”、“车辆调配”、“车辆驾驶”、“车辆保管”等构成。 3 附则说明该制度与其它制度之间的关系。如该制度与其它制度发生矛盾怎么处理、该制度有无实施细则等。如果没有则不写。 说明该制度的制订权、修订权、解释权、实施细则的制订归属。 说明该制度的生效日期、有效期。 说明该制度及实施细则的批准权、执行中的监督管理等事项。 4 关于制度条款标号根据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要求和实行计算机管理的需要,标号方法统一为:1;1.1;1.1.1;…… 5 关于“制度”与“规定(或办法)”的使用 5.1 一般情况下,若比较系统且较长时间使用的,可定为“制度”,否则定为“规定”。 5.2 根据习惯用法来确定。例如:“养老金管理制度”比“养老金管理规定”更为普遍。 6 “细则”的制订规范参照制度编写规范进行 7 具体内容编排如下: 7.1 题目: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题目与一级标题之间用五号字间距空一行 7.2 一级标题:小三号、黑体; 7.3 二、三级标题:四号、仿宋_GB2312、加粗;若二级标题后有三级或者四级标题,则二级标题全部加粗;若二级标题后仅有段落文字,只需将阿拉伯数字加粗;三级标题后若需四级标题详细说明,则三级标题全部加粗;若三级标题后仅有段落文字,只需将阿拉伯数字加粗;四级标题无需加粗,若四级标题后还需增加内容,则用“a)、b)、 c)”字样编写;后续内容可直接首行缩进2个字符无限编写。 7.4 正文内容:四号、仿宋GB2312、行距1.5倍、首行缩进2个字符、段落前的阿拉伯数字与正文内容统一空2个字符; 7.5 页眉、页脚:五号、仿宋;页眉左侧为公司标识,右侧为文档名称;页脚由页码“-*-”的字样居中,若文档为保密性文件,需在右下方加“此文件属公司内部资料未经许可不得外传”的字样; 7.6 若文档中包含表格,则标题为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表格内容为五号、仿宋GB_2312、居中。 2

企业标准模板编写说明

“企业标准模板”编写说明 为了方便企业更好地制定企业标准,根据GB/T1.1、GB/T1.2的要求编制了“企业标准模板”。企业可以按照此模板的格式编制企业标准。在模板使用中,企业可根据自己的产品特点选择相应的技术要求,但不能改变章节名称、顺序、字体和字号。以下为“企业标准模板”的具体使用说明。 1、封面左上角三位“XXX”为标准文献分类号,由一位大写字母和两位数字组成,如“A56”。 2、文本正文全部用5号宋体,大标题及一级标题用黑体,从前言开始到正文结束每页右上角用5号黑体写出标准号,涉及到表格的,表格题目用5号黑体位于表格上方居中,表格内容用小5宋体,表格宽度与版面同宽,如下表。 3、第一章“范围”中,本标准适用于…应完整交代本标准能“干什么用”,阐明标准的适用性,或适用的领域、界限。 4、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所涉及的标准必须是最新标准,标准号与名称一致(不写标准的年代号),可以通过网站进行查询。另外,凡是第二章中引用的标准,后面的正文里必须要涉及,后面引用到的标准必须要列入第二章,一一对应。排序规则如下: a.“标准”在前,“法规”在后。 b.国家标准在前,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在后 c.国内标准在前,国际标准在后 d.行标按A → Z顺序排列。 e.所有标准按“标准编号”由小→大排列。 5、第四章“要求”中要注意: a. 标准中的所有特性,可以直接用文字写出来,也可用引用方式引用其他标准中的相关内容。可量化的特性应给出极限值或可选值。 b. 产品标准是针对最终产品而言,提“要求”时不涉及其他中间生产环节的要求。 c. 执行“可检验性原则”,即提出的每一项要求一定要提及相应的试验方法。方法可直接用文字写出来,也可以引用现成的方法标准。 d. 指标应不低于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相关规定。 e.食品类标准必须写出原辅料要求、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保质期、净含量等内容,检验规则参照“QS”《审查细则》的相关规定制定。 f.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其他类产品,必须制定出安全要求。 6、第五章“试验方法”是对第四章“要求”中特性及各种数值进行验证手段的描述,应符合一一对应的原则,有一项“要求”就应有一项对应的试验方法;且应尽量使用国家、行业中现有的试验方法标准。如果企业自己编写试验方法,需要符合下列要求: a.测定特性值时需要有测定程序,给出详细的操作步骤; b.检查是否符合要求需要有数据,给出结果的计算方法; c.测试结果要有保证,给出方法的精密度数据; d.试验方法如涉及安全,给出警示内容。 7、第六章“检验规则”中,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出检验类别,例如:出厂检验(常规检验、交收检验、交付检验),型式检验(属于全项检验) 。每种检验类别中必须包含检验项目、组批抽样规则、检验的条件(什么时候做、什么情况下做)、判定规则。复检规则中包含:项目、条件、次数、结果判定,指什么项目可以复检,什么项目不可以复检,所谓“不可以复检”是指该“项目”对于该产品是致命的,一旦出现,对该产品而言是不可修复的项目。

标准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说明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04)标准编制说明 《电力建设施工及质量验收评价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 编制说明 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6年第一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组织有关单位编制行业标准《电力建设施工及质量验收评价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规程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部分。 2、工作简要过程: 1)xx年10月13-14日《规程》编写启动会,会议确定了《规程》编写的组长单位、副组长单位和参编单位,确定《规程》编写大纲主要内容和编写单

位起草分工,编制计划时间安排 2)xx年11月21日会议组织对《规程》的编制大纲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中电联标准化中心火电处杜红纲处长参加了本标准编制大纲的讨论审查。会议进一步明确《规程》编写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在大纲讨论同时提出各章节编制时需注意事项,要求各单位在修改各自章节之前,要进行一定程度收资和调研。 3)《规程》编写、收资、讨论阶段:进行一定程度收资和调研,组织第三次至第七次专题会对各章节修改、新增内容进行详细讨论。 4)2016年11月28日——2016年12月2日《规程》征求意见稿统 稿审查会,本次会议对本《规程》、《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1部分土建工程和第9部分水工结构工程三项规范征求意见稿统稿审查会,三项标准编制全体与会人员对三个规范通用性和协调性进行了共同讨论,并提出了各标准修改要求。

4)2016年3月9日——2016年3月10日《规程》征求意见初稿定稿会5)2016年4月30日——2016年7月25日《规程》征求意见 6)2016年8月1日——2016年8月3日《规程》送审稿初稿审查会7)2016年8月29日——2016年8月30日《规程》标准强制性条文审查会 8)2016年9月17日——2016年9月19日《规程》审查会 3、主要参编单位: 主编单位: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 浙江省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 参编单位:天津电力建设公司 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国电德胜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西省电力建设四公司 西北电力建设第四工程公司 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楼海英、倪斌、叶柏

江苏省企业标准编制说明范本

(XXXXXXXX有限公司)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食品性能特点、企业标准起草过程等有关情况 我公司生产的XXXXXX,由于目前尚无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为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维护消费者和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特制订了本标准,作为生产加工,产品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评价的依据。 我公司生产的XXXXXX,以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为主要原料,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进行调配、杀菌、包装而成。XXXXXX营养丰富,口感酸甜适口,适合每日饮用。 为向江苏省卫生厅进行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与备案,我公司内部成立了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起草小组。主要过程包括收集相关法律法规和同类产品的国标、行标、地标,对现有的生产工艺进行分析,及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制订依据的讨论,并通过查阅大量的食品安全相关国家标准而制定;同时邀请部分江苏省食品安全标准审评专家进行审查,并根据专家修改意见进行修改。我公司食品安全企业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X负责企业标准的指导协调和制订工作。 二、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原则和与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关系及贯彻执行情况 我公司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制定是以现行有效的GBXXXXX《XXXXXXXXXX标准》为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本产品的特点,围绕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等要求进行制定,使本标准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通用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格式上符合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我公司食品安全企业标准中所采用的试验方法均采用现行国家标准,技术要求与相应国家标准相匹配。 在制定我公司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过程中,根据我公司的产品特色,参照GBXXXXX 《XXXXXXXXXX标准》的技术指标为基础制定。 原料要求与GBXXXXX《XXXXXXXXXX标准》要求一致,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均采用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及相关规定。 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与GBXXXXX《XXXXXXXXXX标准》要求持平,理化指标要求中根据我公司产品特点增加了XXXX。其中XXX项的要求严于该标准。

企业标准编写规则.doc

杭州X X装饰有限公司 Q/HXXG 00.01-2013 企业标准编写规则(试行) 版次第一版批准人 有效期限6个月审核部门负责人 会签 起草部门人事行政部起草人 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杭州XX装饰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编写规则(试行) 1 目的 为推进企业标准化工作,提升企业精细化水平和制度创新水平,规范企业管理标准编制规则、编号、结构、格式、要求,依据标准化工作要求,特制定本规则。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杭州XX装饰有限公司企业管理标准的编写及审核。 3 引用标准 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原则 GB/T 1.2 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 GB/T 13016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GB/T 13017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GB/T 15497-2003 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 GB/T 15498-2003 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构成和要求 4 术语解释 4.1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项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按其性质分为技术、管理、工作三大标准。 4.2 企业标准:在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事项而制定的标准。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4.3 企业标准化:是以制定、修订标准,贯彻执行标准,达到统一为主要内容的全部活动过程。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规范性活动。 4.4 技术标准:对标准化领域内的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是从事生产、建设、商品流通的共同技术依据,是对生产对象、生产条件、生产方法等所做的规定,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标准等等。其形式可以是标准,也可以是规程、规范、定额和作业指导书、说明书等; 4.5 技术标准体系:企业范围内技术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科学的有机整体,他是企业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准起草编制说明范文

XXX标准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标准根据XXX文件“关于XXX通知”,由XXX牵头组织编制XXX 标准,由XXX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广泛邀请全国省、市计量技术机构、XX公司、XX生产企业等计量技术机构、企业参与编制工作,计划项目完成时间是20XX年X月。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2、标准编制过程 起草工作阶段:根据任务要求,XXX公司于20XX年X月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起草小组,组织标准编制组织工作。标准编制工作起草小组在20XX年X月份积极组织筹备和征集标准起草单位。经过近两个月的征集、评审和筛选,并最终由XXX确定了标准起草工作组的成员单位,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 标准起草工作组制定了标准编制工作计划、编写大纲,明确任务分工及各阶段进度时间。同时,标准起草工作组成员认真学习了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20000.2—2009《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结合标准制定工作程序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标准起草工作组经过技术调研、咨询,收集、消化有关资料,并

结合XXX的研制技术、生产经验和应用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以XX 的生产及应用为主要参考依据,于20XX年X月编写完成了国家标准《XXX》的草案稿。20XX年X月X日~X月X日,起草工作组首次会议成功召开,会议讨论了当前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以及国内XXX 的生产使用现状,确定了标准起草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标准起草工作组按照首次会议纪要内容,对草案稿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分析、理解和总结,迅速开展标准的征求意见稿的编制以及试验项目的实施工作,于20XX年X月编写完成了国家标准《XXX》的征求意见稿初稿。 20XX年X月X日~X月X日,起草工作组标准意见稿研讨会议成功召开,与会专家对《XXX》标准意见稿的内容条款及技术指标进行了逐条研讨,对标准制定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共识,确定了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内容。 会后标准起草工作组按照首次会议纪要内容,对草案稿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分析、理解和总结,迅速开展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初稿的编制以及试验项目的实施工作,于20XX年X月编写完成了标准《XXX》的征求意见稿初稿。20XX年X月X日~X月X日,起草工作组标准意见稿初稿研讨会议成功召开,与会专家对《XXX》标准意见稿初稿的内容条款及技术指标进行了逐条研讨,对标准制定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共识,确定了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内容,完成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阶段:20XX年X月,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了广泛征求意见:

标准编制说明的编写内容和要求

《遗体收殓运输消毒卫生技术规范》 行业标准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本标准编写组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

《遗体收殓运输消毒卫生技术规范》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为落实民政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关于加快推进民政标准化工作的意见》(民发〔2015〕238号),根据《民政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2017年度民政标准立项的通知》(民办函〔2017〕56号)要求,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吉林省师道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提出了承担《遗体收殓运输消毒卫生技术规范》立项建议稿的编制工作。 根据《关于印发<2017年民政部标准立项计划>的通知》(民人科字〔2017〕2号),经专家会议评审并报部领导同意,民政行业标准《遗体收殓运输消毒卫生技术规范》予以立项。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现已编制完成《遗体收敛运输消毒卫生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二、行业标准编制原则及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原则及主要内容 (一)目的意义 在我国每年死亡900多万人口中,有许多是死于各类感染性疾病。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受结核菌感染者约有5.5亿人,现有肺结核病人约450万人,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150万,每年至少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此外,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截至2016年9月,我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65.4万例。这些感染者将在未来十年中陆续死亡,并由殡葬行业处理遗体。数量众多的遗体是大量致病菌的栖息地,是殡仪场所的重要污染源。 国外有大量研究表明,殡仪职工尤其是防腐整容工在日常的殡仪服务中不可避免的暴露于多种微生物污染原的感染风险中。目前报导的对殡仪职工有潜在危害的病原体有:结核分枝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以及嗜肺军团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等。据报道,遗体所释放的生物性污染源已经对殡仪职工造成很大的伤害。根据Morgan 等对美国2000多名殡仪人员

2011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范本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编写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是企业标准备案时的必备资料,对于了解标准制定的背景、依据,保证标准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做好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工作,统一《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的编写要求,特编写此作业指导书。 2 内容要求 2.1标准制定的背景和必要性 2.1.1所申请企业标准的产品是否已存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如已存在相关的可参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应写明参考哪个标准,该企标与所参考的国标、行标不同点及理由; 2.1.2如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可参照,可参考以下例子的表述方法。 例:标准制定的背景和必要性 除雪是我国北方每年冬天都面临的艰巨任务。尤其是公路建设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兴起,传统的人工除雪已远远不能适应需要。积雪不能及时除掉,给交通带来极大的困难。目前为提高除雪效率,只能喷洒大量的盐。盐有腐蚀性,对路面、环境和车辆危害是不小的。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公司开发了新型环保除雪剂--冰雪融。该产品是专利产品,具有腐蚀性低、无环境污染、融雪能力强、成本低等特点。为保证该产品的生产质量,特制定本标准。(仅供参考,应按实际情况编写) 2.2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执行情况 2.2.1如依据某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而制定的,应写出参照哪个标准,该企标的哪些内容严于或等同于国家、行业标准。 例:本企业标准参照GBXXX《XXX》,其中XXX指标严于该国标,其他指标与该国标持平。 2.2.2如没有相对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应写明相关领域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对该产品的限量指标的要求。 例:本公司制定的“三合一奶茶(固体饮料)”企业标准现暂无相应国家或行业的质量标准,在制定中以GB 7101-2003《固体饮料卫生标准》蛋白型的技术指标为基础,其中XX项的要求严于该卫生标准。 2.3确定主要技术指标、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的目的和依据 2.3.1标准中各项指标要求,应一一列举出其制定的依据,特别是直接参照执行某标准条款内容,在引用标准中看不到具体标准号的要特别指出。 2.3.2对检验规则中的出厂检验项目与型式试验项目的确定依据应着重说明,其他作简要说明。 例: (一)制定本标准技术要求的目的

标准编制说明规范

《标准编制说明》主要包括 《标准编制说明》主要包括以下十方面内容: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国家标准时,应增列新旧国家标准水平的对比;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七)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 (八)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工业重质氧化镁化工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文件“发改办工业[2004]195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下达2004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在2004年~2005年内完成HG/T 2679—1995《工业重质氧化镁》化工行业标准的修订工作。该标准由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负责起草,上海松江县金星化工厂参加起草,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归口。 二产品概况 1 产品性质 分子式:MgO 分子量:40.30 重质氧化镁性质:白色或米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和乙醇,在空气中能逐渐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生成碳酸镁复盐。在热水中能部分水化生成氢氧化镁。重质氧化镁与氯化镁溶液拌和,易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固态复合调味料》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企业名称:沈阳市绿善食品配料有限公司 标准名称:固态复合调味料 标准编号:Q/SLS 0001S-2017 固态复合调味料由沈阳市绿善食品配料有限公司生产。本企业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六条:“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的规定,按照《辽宁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有关规定制定的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一、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本公司是进行固态复合调味料加工的企业,根据消费者对食品原料安全健康的要求,本公司适应市场需要研制开发了以下产品: 固态复合调味料:以花椒、八角、草果、桂皮、小茴香等香辛料为主要原料,以麦芽糊精为辅料,经配料、过滤分选、粉碎、筛分、包装等工艺加工制成的香辛料含量85%以上的非即食固态复合调味料。 固态复合调味料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生产,经部分消费者食用,普遍反映口感风味好。经查询检索,目前尚未见有本产品适用的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为保障公众身体健康,确保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特制定本企业标准作为生产指导的依据,并作为监测检验本企业固态复合调味料产品安全性的规范性文件。 二、工作过程 我公司在制定标准过程中,进行了详实的调研,反复试验、验证后,确定产品生产工艺,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引用标准,起草制定本标准。 (一)调研 1、配料:花椒、八角、草果、桂皮、小茴香、麦芽糊精 2、工艺: 以花椒、八角、草果、桂皮、小茴香等香辛料为主要原料,以麦芽糊精为辅料,经配料、过滤分选、粉碎、筛分、包装等工艺加工制成的香辛料含量85%以上的非即食固态复合调味

各类标准制定流程

1、标准的概念: 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2、标准的分级 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 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 - 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在公布国家标准之后,该项行业标准即行废止。 - 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在公布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之后,该项地方标准即行废止。 3、标准制定的路线 技术委员会负责,协商一致制定;公认机构批准。 –制定标准的部门应当组织由专家组成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标准的草拟,参加标准草案的审查工作。 –技术委员会(TC)是在一定专业领域内,从事国家标准的起草和技术审查等标准化工作的非法人技术组织。 –TC委员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可来自企业、科研机构、检测机构、高等院校、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消费者等。 –TC组织起草标准的形式:1)主要起草单位;2)工作组 4、标准编写与制修订程序 预研——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批准——出版——复审——废止 (一)预阶段:在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制定项目建议。

预研阶段的前期:标准化科研。 预研阶段为TC评估项目提案(PWI)的过程。 –PWI,应附标准建议稿或标准大纲。标准建议稿应给出主要章条及各章条所规定的主要技术内容;标准大纲应给出标准名称和基本结构,涵盖技术要素、列出涉及章条的标题。

TC应作出下列决定之一:–终止。PWI不能满足要求。 –继续。PWI符合要求,由TC根据PWI形成项目建议书(NP),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立项建议。 预研阶段的文件 –输入:PWI –输出:NP (二)立项阶段:对项目建议进行必要的、可行性分析和充分论证。 立项阶段为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对TC提交的NP进行审批的过程。 - 立项阶段自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登记NP时开始。主要工作是对项目建议进行审查、征求意见与批准。 - 立项阶段的周期一般不超过5个月。

工程量清单编制说明模板格式

第五章 工程量清单 工程量清单 1.工程量清单说明 1.1本工程量清单是根据招标文件中包括的、有合同约束力的图纸以及有关工程量清单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合同条款中约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编制。约定计量规则中没有的子目,其工程量按照有合同约束力的图纸所标示尺寸的理论净量计算。计量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1.2本工程量清单应与招标文件中的投标人须知、通用合同条款、专用合同条款、技术规范及图纸等一起阅读和理解。 1.3本工程量清单中所列工程数量是估算的或设计的预计数量,仅作为投标报价的共同基础,不能作为最终结算与支付的依据。实际支付应按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由承包人按技术规范规定的计量方法,以监理人认可的尺寸、断面计量,按本工程量清单的单价和总额价计算支付金额;或者,根据具体情况,按合同条款第15.4款的规定,由监理人确定的单价或总额价计算支付额, 1.4工程量清单各章是按第七章“技术规范”的相应章次编号的,因此,工程量清单中各章的工程子目的范围与计量等应与“技术规范”相应章节的范围、计量与支付条款结合起来理解或解释。 1.5对作业和材料的—般说明或规定,未重复写入工程量清单内,在给工程量清单各子目标价前,应参阅第七章“技术规范”的有关内容。 1.6工程量清单中所列工程量的变动,丝毫不会降低或影响合同条款的效力,也不免除承包人按规定的标准进行施工和修复缺陷的责任。 1.7图纸中所列的工程数量表及数量汇总表仅是提供资料,不是工程量清单的外延。当图纸与工程量清单所列数量不一致时,以工程量清单所列数量作为报价的依据。 2.投标报价说明 2.1工程量清单中的每一子目须填入单价或价格,且只允许有一个报价。 2.2除非合同另有规定,工程量清单中有标价的单价和总额价均已包括了为实施和完成合同工程所需的劳务、材料、机械、质检(自检)、安装、缺陷修复、管理、保险、税费、利润等费用,以及合同明示或暗示的所有责任、义务和一般风险。 2.3工程量清单中投标人没有填入单价或价格的子目,其费用视为己分摊在工程量清单中其他相关子目的单价或价格之中。承包人必须按监理人指令完成工程量清单中未填入单价或价格的子目,但不能得到结算与支付。 2.4符合合同条款规定的全部费用应认为已被计入有标价的工程量清单所列各子目之中,未列子目不予计量的工作,其费用应视为已分摊在本合同工程的有关子目的单价或总额价之中。

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1 引言 1.1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以下简称报告、论文)的撰写和编辑的格式,便利信息系统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 1.2 本标准适用于报告、论文的编写格式,包括形式构成和题录著录,及其撰写、编辑、印刷、出版等。 本标准所指报告、论文可以是手稿,包括手抄本和打字本及其复制品;也可以是印刷本,包括发表在期刊或会议录上的论文及其预印本、抽印本和变异本;作为书中一部分或独立成书的专著;缩微复制品和其他形式。 1.3 本标准全部或部分适用于其他科技文件,如年报、便览、备忘录等,也适用于技术档案。 2 定义 2.1 科学技术报告 科学技术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是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 科学技术报告是为了呈送科学技术工作主管机构或科学基金会等组织或主持研究的人等。科学技术报告中一般应该提供系统的或按工作进程的充分信息,可以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和经验,以便有关人员和读者判断和评价,以及对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提出修正意见。 2.2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学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硕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沦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成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博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2.3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学术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 3 编写要求 报告、论文的中文稿必须用白色稿纸单面缮写或打字;外文稿必须用打字。可以用不褪色的复制本。 报告、论文宜用 A4(210 mm×297 mm)标准大小的白纸,应便于阅读、复制和拍摄缩微制品。报告、论文在书写、扫字或印刷时,要求纸的四周留足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复制和读者批注。每一面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应分别留边25 mm以上,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 mm以上。 4 编写格式 4.1 报告、论文章、条的编号参照国家标准GB1.1《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应包含的主要内容样本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附件1: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1.工作简况, 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2.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编制主要内容( 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的论据( 包括试验、统计数据) 、修订标准时, 应增列新旧标准水平的对比。 *3.主要试验( 验证) 的分析、综述报告, 技术经济论证, 预期的经济效果。 4.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 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5.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6.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7.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8.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 渡办法等内容) ; 9.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10.其它应予说明的事项。 注: 打”*”号部分是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中必须包括的内容, 其它内容企业根据标准的实际情况说明。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附件2: 云南省企业产品标准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

附件3-1: 企业产品标准审查单( 会议纪要)

附件3-2: 企业产品标准审查单( 会议纪要) 附件4:

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复审备案申请表 1) 生产者名称及地址应填写异地生产或被委托加工的企业名称和地址。 2) 该标准备案有效期为三年, 到期企业未办理相关手续, 将注销备案。附件5:

企业技术标准编写格式

重庆天原化工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编写格式 1、封面 2、前言 3、目录 4、各部门标准代号如下:技术标准为T;管理标准为M;工作标准为W。(如质控部技术 标准为Q/TYHGT005-01-2006;管理标准为Q/TYHGP005-01-2006;工作标准为Q/TYHGW005-01-2006。以标准多少按顺序继续编) 公司办001 党委002 工会003 团委004 人力资源部005 生产技术管理部006 质量控制管理部007 安全环保部008 财务部009 营销部010 物资供应部011 后勤保卫部012 烧碱分厂013 氯氢分厂014 氯甲烷分厂015 硅氯化物分厂016 公用工程分厂017 基建组018 综合组019 说明:企业标准体系建立的依据是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GB/T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工艺规程01 岗位操作法03 安全操作规程05 岗位责任制07

封面(A4)Q/TYHG 重庆天原化工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TYHGTXXX-XX-2006 标准名称 2006-XX-XX发布2006-XX-XX实施 重庆天原化工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为满足建立技术标准体系的要求,根据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要求,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技术标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本标准由XXX提出 本标准由XXXX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XXXX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 XXX XXX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XXXX负责解释

编制说明范本

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依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福建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FJYD-101-2005〉、《福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FJYD-201-2005〉及有关规定。 2.取费标准按《福建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2003版)计算(劳保费用暂按甲类),其中:利润率按闽建筑[2005]15号文,建筑企业管理费按闽建筑[2005]25号文,安全文明施工取费标准按闽建筑[2012]9号文的规定调整。 3.人工预算单价按照《福建省建设厅关于调整建设工程人工预算单价的通知》(闽建筑[2007]15号、闽建筑涵[2012]4号)调整。 4.材料价格执行龙岩市工程造价信息价2012年第3期《新罗区2012年3月份建设工程材料(综合)价格》, 新罗区未公布的材料参考新罗区同期价格。 5.机械费按2011年第四季度福建省施工机械台班单价取定。 6.设计文件:根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施工图纸。 二.编制说明: 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地面以上六层框架结构,檐口高度20.7米,建筑面积平方 米。 2.取费标准:按三类工程取费。 3.本工程税率按市区%计取。 4.土方暂按三类土计算,余土及外取土运距按3公里考虑。 5.垃圾外运按闽建筑[2007]4号文规定计取,运距暂按3km以内考虑。 6.混凝土按现场搅拌碎石砼考虑。 7.垂直运输暂按1部施工电梯考虑,使用天数暂按±以上定额工期计算,不计取赶工措施费。 8.施工图纸部分不明确或有矛盾的项目,暂按以下说明计算: (1).原有地坪标高暂按室内外标高差-0.2m考虑。 (2).外墙面砖95*95计算,缝宽10mm以内计价。 (3).店面地面只计算60厚C15砼垫层,素土垫层、面层未计。 (4).卫生间反口高按1.8m ,阳台反口高按0.5m 计。 (5).线条涂料按35元/m2计算。 (6).5 厚SBS防水卷材按4厚SBS套定额计价。 (7).○A/○1-○31轴沿街室外散水、台阶、地沟尺寸不详暂不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