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3

财政学3
财政学3

一、判断题(2分×10题=20)

1、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边际税率水平,而替代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平均税率高低。(X )

2、转移性支出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X )

3、投资性支出一定属于积累性支出,而积累性支出不一定属于投资性支出。(X )

4、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中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时间不足一年的,仍然可以领取失业保证金。(√)

5、预算外收入的形式都是收费。(√ )

6、为保证公开性、透明性,政府采购需完全采用招标性采购。(X )

7、从长期的动态来看,增加结构性赤字虽然暂时扩大了现赤字,但增加结构性赤字可以促进产出的恢复并进一步增长,从而税收也随着增长,最终不仅可能消除结构性赤字,而且有可能最终消除周期性赤字。(X )

8、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两个基本原则是属人原则和属地原则。(√ )

9、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力而发生的寻租行为。(√ )

10、一般说来,为建设周期较长的公共投资项目筹资,应发行中长期公债。

(√ )

二、名词解释(10分×3=30)

1、社会保障:指国家和社会在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一般来说,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2、公共投资:一般被界定为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形成的固定资本,由于有政府不能在微观层次上直接介入企业活动领域的特定认识,这些政府投资往往被限定在特定的公共服务领域中,因此这些资本被称为公共投资,也被称为政府投资。公共投资是政府调节经济的主要工具之一。

3、转移性支出: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收益者的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型

再分配活动。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越大。

三、简答题(10分×3=30)

1、税率的形式。

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法定比例,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体现着征税的深度。税率可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三大类。

(一)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是指不论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只规定一个百分比的税率。它是一种应用最广、最常见的税率,一般适用于流转税。

比例税率包括统一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和幅度比例税率。统一比例税率,是指一个税种只规定一个税率,所有纳税人都按照相同的比例缴纳税款。差别比例税率,是指一个税种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征税比例,不同的纳税人或不同的应税项目适用不同的比例征税。差别比例税率又具体分为行业差别比例税率、产品差别比例税率和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幅度比例税率,是指具有一定弹性的比例税率,国家规定出比例税率的上限和下限,各地区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规定的幅度内确定一个具体适用的比例税率。

(二)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也称固定税额,是按征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应纳税额,而不是规定征收比例。一般适用于从量计征的从量税。

定额税率在具体运用上有地区差别税额、幅度税额和分类分级税额。地区差别税额,即为了照顾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生产力水平和盈利水平的差别,对不同地区规定征收不同的税额。幅度税额,即国家只规定一个税额幅度,由各地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规定的幅度内,确定一个执行税额。分类分级税额,即把征税对象划分为若干个类别和等级,对各类、各级分别规定不同的税额。

(三)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是按同一征税对象的数额或相对量的大小,将其划分成若干等级,并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率越低。累进税率一般适用于所得税。按照累进依据和累进方式的不同,累进税率又可分为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全率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等。

累进税率常用的是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是指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照与之相应等级的税率计税,一定征税对象的数额只适用一个等级的税率。超额累进税率是指征税对象的不同级距部分,分别按照各级距的适用税率计税,各级税额之和为应纳税额。

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相比较,具有不同优缺点。一是在名义税率相同的情况下,全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高、税负重;超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低、税负轻。二是在所得额级距的临界点附近,全额累进会出现税负增加超过所得额增加的不合理现象;超额累进则不存在这个问题。三是在计算上,全额累进计算简便,超额累进计算复杂。

2、税负转嫁的形式。

纳税人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负担的途径和方法很多,可以归纳为六种形式:税负前转、税负后

转、税负消转、税负辗转、税负叠转和税收资本化。

(一)税负前转

税负前转亦称顺转或向前转嫁,它是指企业将所纳税款通过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方法,转嫁给购买者或者最终消费者承担,这是最为典型、最具普遍意义的税负转嫁形式。例如,在生产环节课征的税款,生产企业就可以通过提高商品出厂价格而把税负转嫁给批发商,批发商再以类似的方式转给零售商,零售商最后将税负转嫁给终极的消费者。这样,消费者必须付出包括诸环节全部或部分税款在内的价格才能购进所需的商品。可见名义上的纳税人是各环节的商品或劳务的提供者,但真正的负税人却是消费者。

尽管税负前转是税负转嫁的基本形式,但是并非意味着所有税负都可以通过这一方式转移出去。从各国的情况来看,能够进行税负前转的,主要是那些难以查定税源的商品,即那些征税时无法确定其最终负担者是谁的税种,如对香烟征收的消费税,香烟的消费者实际上是消费税的负担者,但由于预先并不能确定每包香烟的消费者(或购买者)是谁,因而只能以香烟为标准,并以其制造者和销售者为纳税人,由制造者和销售者将税款转移给消费者或购买者。类似香烟消费税的还有其他消费税、货物税、关税、营业税等税种,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随着课税商品的转移,将税负加在价格之上,与商品同时转移落到消费者身上。

一般来说,前转既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多次完成或通过多次才能完成,通过多次才能完成的前转称为复前转。如,对甲课税,甲转嫁给乙,乙又转嫁给丙,丙又转嫁给丁,丁为税负的归宿者,转嫁过程经历三个环节,这就是复前转。(中华会计网校)

(二)税负后转

(三)税负消转

(四)税负辗转

(五)税负叠转

(六)税收资本化

3、我国目前的社会优抚包括哪些内容?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这几项社会保障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1、社会保险:就是社保,含五个险种;

2、社会救助:是由政府对生活在社会低层的人给予救助,雪中送炭,使人能活下去。社会救助的项目有:灾民救助、城市贫民救助、农村五保户救助、城乡特殊对象救助、流浪者收容等;

3、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实现社会保障的最高纲领和目标。它的目的是增进群众福利,改善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它把社会保障推上最高阶段;社会福利基金的重要来源是国家和社会群体。

4、社会优抚安置是社会保障的特殊构成部分,属于特殊阶层的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保障的特殊纲领。社会优抚安置目的是优待和抚恤;社会优抚的对象是军人及其家属;社会优抚的基本特征是对军人及其家属的优待;社会优抚的基金来源是国家财政拨款。

四、论述题(20分×1=20)

1、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1.导向功能

财政政策的直接作用对象是财政分配和管理活动,而这种分配和管理关系到人们的物质利益,从而左右着人们的经济行为,财政政策的导向功能主要是对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有引导作用。它的导向功能主要表现在:①配合国民经济总体政策和各部门、各行业政策,提出明确的调节目标。如,在某一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稳定经济发展,为实现这一总目标,财政政策就要确定抑制通货膨胀的目标。②财政政策不仅规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同时还通过利益机制,告诉人们怎样做更好。如,政府为了增加社会投资规模,就要刺激私人投资欲望。当这一政策出台后,投资者可能就要利用这一政策。这时,财政政策可提供较多的方式以便投资者选择,如加速折旧、免税期、投资税收抵免、补助等。

财政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有两种:直接导向与间接导向。直接导向是财政政策对其调节对象直接发生作用。例如,加速折旧的税收政策;可以大大提高私人的设备投资欲望,加速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间接导向是财政政策对非直接调节对象的影响。例如,对某些行业施以高税政策,不但会抑制这一行业的生产发展,同时还有两项间接影响:一是影响其他企业和新投资的投资选择;二是影响消费者对这一行业的产品的消费数量。

2.协调功能

财政政策的协调功能主要表现在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失衡状态的制约、调节能力,它可以协调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阶层之间等的利益关系。财政政策的协调功能,首先是由财政的本质属性决定的。财政本身就具有调节职能,它是在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通过财政的一收一支,改变社会集团和成员在国民收入中占有的份额来调整社会分配关系。例如,转移支出政策是为了协调个人之间的收入水平,以达到公平收入目的;又如合理负担政策旨在公平税负,使纳税人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经济竞争。其次是财政政策体系中,支出政策、税收政策、预算政策、补助政策等等,从各个方面协调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只要实现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优化配置,就能发挥政策的整体效应。

财政政策协调功能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多维性。财政政策所要调节的对象以及实现的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例如,为协调个人收入,以免走向两极分化,就需要通过财政投资政策,增加社会就业机会;通过税收政策,降低高收入者的边际收入水平;通过转移支出政策,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因此,特定的财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调节对象的选择和调节目标之间的兼容性。

(2)动态性。财政政策在协调过程中,可以依据国民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国家总体经济政策的要求,不断改变调节对象、调节措施和调节力度,最终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3)适度性。财政政策在协调各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时,应掌握利益需求的最佳满足界限和国家财政的最大承受能力,做到“取之”有度,“予之”有节,使国家或政府以尽量少的财政投入和调节对象的利益损失,取得尽量大的影响效果。

3.控制功能

财政政策的控制功能是指国家或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和宏观经济运行的制约与促进,实现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例如,对个人所得税征收超额累进税,是为了防止收入分配上的两极分化。

财政政策的控制功能主要是由政策的规范性决定的。无论财政政策是什么类型的,都含有某种控制的因素在内。它们总是通过这种或那种手段,旨在让人们做某些事情、不做某些事情,或继续从事他们本来不愿从事的活动。

4.稳定功能

财政政策的稳定功能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调整总支出水平,使货币支出水平恒等于

产出水平,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例如,在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时,政府通过增加支出使其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而在通货膨胀时,政府通过将总支出减少到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的水平,抑制经济过热。

财政政策稳定功能的主要特征是反周期性和补偿性。①反周期性。经济发展总是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过程,经济波动由此产生。当经济繁荣时,生产兴旺,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在繁荣和衰退的变化过程中,财政政策稳定功能的反周期性在自动地发挥作用。在繁荣时期,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税收收入自动增加,而转移支出自动下降,相对减少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减轻通货膨胀压力;在衰退时期,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下降,税收收人自动减少,而转移支出自动增加,相对提高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有效需求。②补偿性。按照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家的观点,整个国民经济由私人经济部门和公共经济部门所构成,以私人经济活动为主。根据总供给对于总需求的原则,一定的国民收入水平来自一定数额的有效需求(总支出)。当私人部门支出不足,以至于降低国民收入水平时,政府通过财政政策措施,或增加公共支出,或减少税收收入,以维持总需求不变。如果私人部门支出过多,有产生通货膨胀的危险,政府的财政政策是:一方面减少公共支出,延缓公共投资;另一方面尚需增加税收,以吸收社会的剩余购买力。

吉大19春学期《财政学》在线作业一1答案

吉大18春学期《财政学》在线作业一-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社会保障体系中,()不与财政发生直接关系 A.社会保险 B.个人储蓄保障 C.社会救济 D.社会福利 正确答案:B 2.财权,财力基本上集中于中央,地方机动财力财权很少,是一种()体制 A.统收统支 B.划分收支,分级管理 C.分级包干 D.财政收支包干 正确答案:A 3.以下哪一项不是紧缩的货币政策() A.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国债 B.提高再贴现率 C.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D.降低利率 正确答案:D 4.在安排预算时,应支持的科学顺序:() A.先发展,后维持 B.先维持,后发展 C.兼顾维持和发展 D.视具体情况而定 正确答案:B 5.财政对企业的亏损补贴,应针对() A.政策性亏损 B.经营性亏损 C.两者都支持 D.两者都不支持 正确答案:A 6.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应该退出的领域是()

A.基础产业 B.基础设施 C.高新技术重大项目 D.一般加工工业 正确答案:D 7.国家征税凭借的是() A.国家的政治权力 B.社会习惯势力 C.财政管理上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 D.拥有资本 正确答案:A 8.()不属于财政政策工具 A.税收 B.公债 C.利率 D.政府投资 正确答案:C 9.以下哪种不是我国中央银行的主要货币政策手段( ) A.再贴现率 B.公开市场业务 C.存款准备金 D.利率 正确答案:D 10.公债同其他财政收入最大区别() A.固定性 B.灵活性 C.有偿性 D.强制性 正确答案:C 二、多选题(共5 道试题,共20 分) 1.下列属于政府非税收入的是() A.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B.政府性基金收入 C.国有资产收益收入

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A、B

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A、B

————————————————————————————————作者:————————————————————————————————日期:

公共财政学_在线作业_A最终成绩:100.0 一单项选择题 1. 公共收入按照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 (5.0 分) 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 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收入 国内收入和国外收入 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知识点: 用户解答: 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2.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是() (5.0分) 税收收入 共有资产收入 公债收入 使用费 知识点: ?用户解答:税收收入 3. 社会保障的强制性特征主要体现在( ) (5.0分) 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

社会抚恤 知识点: 用户解答: 社会保险 4.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采用的是() (5.0 分) 比例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 定额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 ?知识点: 用户解答: 比例税率 5.高税率不等于高税收,低税率不等于低税收的原理,是在下述的原理中说明的: () (5.0分) 哈罗多――多马模型 理性预期理论 永久性收入理论 拉弗税收曲线原理 知识点: ?用户解答:拉弗税收曲线原理 6.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主要实行:( ) (5.0 分) 积极性公共财政政策

消极性公共财政政策 “中性”公共财政政策 紧缩性公共财政政策 知识点: 用户解答:积极性公共财政政策 7.当商品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税负()(5.0 分) 不转嫁 易向后转嫁 由纳税人自己负担 易向前转嫁 知识点: ?用户解答:易向前转嫁 8. 文、教、科、卫支出具有( ) (5.0 分) 生产性 非生产性 购买性 转移性 ?知识点: 用户解答:非生产性 9. 税负转嫁的程度取决于() (5.0分)

《公共财政学》作业及答案

《公共财政学》在线练习一 一、判断题 1、发展一定是增长,但增长不一定是发展。(√) 2、公平是效率的前提条件。(×) 3、国债还本付息支出是一项经常性支出。(×) 4、亚当.斯密关于税收方面提出的四项原则的核心是公平。(√) 5、从各国的一般发展趋势来看,社会消费性支出的相对规模总的是呈现一种扩 张的趋势。(×) 6、我国预算内投资在转轨时期比重下降,这与GDP分配格局的变化趋势正好相 反。(×) 7、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边际税率水平,而替代效应的 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平均税率高低。(×) 8、商品和劳务的最后售价不同,其所承担的增值税额也就不相同。(×) 9、市场经济下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10、公共卫生领域是具有外部效应的纯公共物品。(√) 二、名词解释 1、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支出本身不直接形成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而仅仅是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单方面的货币或实物的授予。它包括社会保障支出、公共财政补贴支出、国债利息支出、国际组织捐赠支出和对外援助支出等。 2、纳税期限:是国家税收制度对纳税义务人规定的缴纳税款期限。税制构成要素之一。 3、公共收费:广义的公共收费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收费,包括管理性收费和财政收费。现代意义的公共收费是指政府向公民提供特定服务或实施特定管理所收取的规费,以及政府对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而直接向使用者或收益者收取的使用费。 三、简答题 1、请简述税收的含义。

答: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向社会成员强制、无偿地征收而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它是各国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最基本的形式。税收属于分配范畴,它的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分配的依据是国家的政治权力,税收分配的对象是社会剩余产品。税收的形式特征是指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2、请简述我国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答:财政补贴的性质:(1)是财政支出中转移支付的一种,国家把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无偿转移给补贴领受者;(2)由政府单方面、无偿的资金支付;(3)不需相应取得商品和劳务。 财政补贴的分类:在我国政府的财政统计中,财政主要有物价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其它分类:(1)从补贴同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关系来看,可以区分出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和消费环节补贴;(2)从政府是否明确地安排支出来分,补贴可有明补与暗补之别;(3)从补贴资金的接受主体来做区分,补贴可有企业补贴和居民补贴两类;(4)从补贴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来看,可以分为对生产的补贴和对消费的补贴;(5)从补贴是否与具体的购买活动相联系来分析,又有实物补贴与现金补贴。 3、请简述公共投资的含义。 答:公共投资指政府为购置满足公共需求所必须的资产花费的财政支出。即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投入资金转化为实物资产的行为和过程。 四、论述题 1、请论述影响内债规模的因素。 答:影响内债规模的因素主要有:应债能力、偿债能力、使用效益。 (1)应债能力:社会中应债机构和个人的资金水平是制约国债规模的重要因素。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应债客体,是指承购国债的资金来源,可以用一国国内生产总值或者国民收入来表示。国民收入越多,应债能力越强,这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二是应债主体,指承购国债的企业、机构和居民,一般地,发达国家收入水平较高,收入中生产和生活必需品的投入相对比较低,承购国债的能力相对较高;发展中国家则相反。 (2)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最终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3)使用效益:国债的使用效益是国债规模的决定性因素,适度的国债规模不仅要从有关指标的相对数和绝对数来看,还要从国债最终的使用效益来考察。

财政学

名词解释 1帕累托效率:指的是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差的结果。 2生产效率: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的约束下,使产出最大的不同资源组合。 3产品组合效率: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的要求和愿望的产品组合。 4交换效率: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不同的产品被最合理地为各个人所利用。 5公共选择: 6投票悖论:在这一情形中,没有一种提案能赢得多数票,这意味着简单多数票规则将无法得出明确的结果,即投票均衡不存在 7单峰偏好:假如投票人从自己最偏好的结果向任何方向偏离之后,其效用总会下降,则称其具有单峰偏好。 8公共产品:指的是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的产品。 9外部性:指经济主体的行为以市场价格以外的方式影响了他人福利的情形。 10公共地的悲剧:指公共资源经常被过度开发和使用的现象。 简答题 1.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出现失灵的原因有哪些?P51 市场失灵指市场经济存在着的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或不足。 原因:①市场势力:主要指垄断、自然垄断等 ②市场残缺:主要是因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导致的市场不存在问题 ③市场功能不足:主要包括分配不公平;经济波动;优值品或劣值品等。 结合模型分析垄断产生的效益损失。(自己结合图形分析)P41 2. 3.与个人决策相比较,财政决策机制呈现出什么特点?P56 公共决策的两大问题: ①偏好显示问题:集体成员对公共产品有何评价? ②偏好加总问题:不同的观点如何权衡,形成最后的决定? 偏好显示问题:经济市场的私人偏好由私人愿意购买的产品价格来表示。 公共决策只能用投票方式表达公共偏好 偏好加总问题:加总方法:①习俗②独裁③投票: 4.解释财政支出增长的理论有哪些?特别掌握偶然事件论? 财政支出增长的理论:①政府活动扩张论②偶然事件论③非均衡增长论④经济发展阶段论⑤公共选择增长论 偶然事件论也称时间型态理论、梯度渐进增长理论。阶梯渐进增长论,也称内外因素论。英国经济学家皮库克与维斯曼提出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并认为,外在因素是说明公共支出增长超过GDP 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正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收入水平MPC=MSC 无谓损失D=AR=MSB MR Q*Q m O P m =MSB P*MSC 产量价格 E B A

公共财政学2017年秋作业

公共财政学2017年秋作业

公共财政学2017年秋作业 单选题: 1、通货膨胀会使债务的实际价值产生变动,影响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实际收入。一般来讲,通货膨胀会使债权人的实际收入( A )。 A. 减少 B. 无法判断 C. 增加 D. 不变 2、在发行公债时,其利率的高低一般不受( D )的影响。 A. 金融市场利率水平 B. 国家的信用状况 C. 社会资金的供给量 D. 发行的时间 3、政府征税要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国民经济的有效运行,提高税务行政和管理效率,这是税收的( C )。 A. 受益原则 B. 公平原则 C. 效率原则 D. 支付能力原则 4、各种公共收入形式中,被认为是最佳形式的是( D )。 A. 公债 B. 捐赠 C. 使用费 D. 税收 5、当债务化清偿使政府背上沉重的利息负担时,政府一般喜爱用( C )办法摆脱困境。 A. 税收化清偿 B. 信贷化清偿 C. 货币化清偿 D. 债务化清偿 6、在税收局部均衡分析过程中,课税商品或生产要素的( D )是决定税收能否转嫁及转嫁多少的关键。 A. 税率 B. 供给弹性 C. 需求弹性 D. 供求

弹性 7、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平衡,这是税收的( C )。 A. 受益原则 B. 支付能力原则 C. 公平原则 D. 效率原则 8、内债和外债的区分标准是( C )。 A. 认购者的国籍 B. 认购的币种 C. 发行的地域 D. 发行的方式 9、对税率形式的选择,若就效率而言,( A )是较优的选择。 A. 比例税率 B. 累进税率 C. 累退税率 D. A 和B都对 10、政府课税后,会使消费者可支配收入下降,从而降低了商品的购买力,从而居于较低的消费水平,这是税收对消费者的( B )。 A. 替代效应 B. 收入效应 C. 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的结果 D. 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的结果 11、公债利率的高低不受下列哪一项影响( D )。 A. 金融市场利率水平 B. 国家的信用状况 C. 社会资金的供给量 D. 发行的时间 12、政府课税后,会使生产者可支配的生产要素减少,从而降低了商品的生产能力,从而居于较低的生产水平,这是税收对生产者的( D )。

财政学总结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财政学对象和财政职能 1、财政:从经济学意义来理解,财政是一个经济学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i 主题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2、财政学的对象:财政收支及其治理。 3、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1)财政运行是财政收支的矛盾统一;(2)财政 运行是财政规律与财政政策的矛盾统一;(3)财政运行是公共性与阶级性的矛盾统一。 4、财政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2)收入分配职能;(3)经济稳定与发展 职能;(4)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职能。 5、政府参与资源配置的原因:(1)私人不愿意提供公共产品;(2)私人不 愿意清楚外部性;(3)规模报酬递增所导致的垄断。 6、财政配置资源的机制和手段:(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 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指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3)合理安排财政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4)创新财政资源配置方式,大幅度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大力提倡采取PPP方式,带动民间资本的发展,同时对每项生产性投资的确定和考核都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进效益。 7、经济公平:要素收入与要素投入相对称。 8、社会公平:是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 内,平等不等于公平,甚至是对社会公平的背离。 9、经济稳定: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10、充分就业:是指可就业人口的就业率达到了由该国当时社会经济状况所 能承受的最大比率。 11、物价稳定:是指物价上涨幅度维持在不至于影响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范 围内。

财政学第一次作业

《财政学》第一次作业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财政分配2、专卖收入3、特权收入 二、填空 1、国家财政是一个()范畴,同时又是一个()范畴。 2、原始社会末期,在整个社会产品的分配中,分化独立出一种由国家直接参与的社会产品的分配,这就是()。 3、()的发展,()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成为财政产生的()的条件,()和()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条件,财政是因()的产生而产生的。 4、()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机器。 5.封建社会,国家税收主要以()为主,()始终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方式。 6、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政府便利用()的形式取得收入。 7、新民主主义财政的根本任务是通过()活动来筹集,供应资金或物质资料,以保证革命战争和其他革命任务的需要。 8、奴隶制国家财政收支基本上采取()和()的形式。 三、单选 1、捐税是在()时期产生的。A、奴隶制B、封建制C、原始初期D、资本主义 2、预算最早产生于()。A、法国B、美国C、英国D、中国 3、平准,就是设置一个官方机构来()。A、评估商品B、平抑物价C、买入商品D、卖出商品 4、首次提出“财政赤字”的经济学家是()。 A、亚当.斯密 B、李嘉图 C、萨缪尔森 D、凯恩斯 5、新中国第一个概算编制于()。A、1949年10月B、1949年11月C、1949年12月D、1950年1月 四、多选 1、奴隶制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包括()。 A、王室土地收入 B、贡物收入 C、捐税收入 D、学赋收入 E、掠夺收入 2、人民政府于1950年6月开始对财经工作进行调整,其中对工商业的调整包括()环节。 A、调整产销关系 B、调整供需关系 C、调整劳资关系 D、调整公私关系 3、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收入包括()。 A、专卖收入 B、税收 C、国有企业收入 D、官产收入 E、债务收入 4、在资本主义国家采取()隐蔽手段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A、税收 B、通货膨胀政策 C、发行国债 D、赤字财政政策 五、简要回答1、封建制国家财政特点。2、简述奴隶制国家财政支出内容。3、简述新民主主义财政特点。 六、论述1、论述财政是怎样产生的。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 2、财政 3、公共产品 4、资源配置 5、社会公共需要 二、填空 1、国内生产总值从实物形态考察,它是一定时期全社会各种()、()和服务的总和。 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但主要是()。 3、财政职能是()的本质反映。 三、判断正误并改错 1、财政分配主体是国有企业。 2、财政职能可以概括为: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 3、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不可分割性和非盈利性。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是政府。 四、简答题 1、简述财政的一般特征。2、简述公共产品的特征。 3、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包含了哪些含义。 4、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 五、论述1、从财政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与发挥的作用上看财政的职能有哪些主要内容。 第三章一、名词解释 1、财政支出 2、成本-效益分析法 3、购买性支出 4、政府采购 5、转移性支出 二、填空1、()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2、()经常居于财政支出的首位。 3、财政支出按收益范围分类,可分为()和()。 4、衡量和考察财政支出的指标通常是以财政支出的()来表示。 5、()是采购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三、单选1、财政支出在世界各国都呈现出()的趋势。A、上升B、降低C、平衡D、下滑 2、()支出是我国社会后备基金的主要来源。 A、基本建设支出 B、支援农业支出 C、国家物资储备支出 D、国防支出 3、效益分析中,对于那些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支出项目,采用()。

北大网络学院17秋财政学作业答案

02582010-财政学 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 任意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指的是(A )。(教材第二章,课件第二讲) A. 帕累托最优 B. 消费效率 C. 生产效率 D. 交易效率 2. 下列关于功利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D)。(教材第二章,课件第二讲) A. 追求的是个人效用总和的最大化 B. 社会福利仅取决于最差的个人的福利状况 C. 社会福利仅取决于最好的个人的福利状况 D. 追求的是每个人的效用水平相等 3.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财政的三大职能(A)。(教材第三章,课件第二讲) A. 自由竞争 B. 资源配置 C. 收入分配 D. 稳定经济 4. 一项集体行动计划须在得到所有参与者中半数或超过半数以上比例认可(即同意或者不反对)的情况下,才能达成协议的一种集体决策规则,指的是(B )。(教材第四章,课件第三讲) A. 一致同意规则 B. 多数投票规则 C. 加权投票规则 D. 否决投票规则 5. 下列哪一项属于公共性投资支出(A )。(教材第六章,课件第五讲) A. 行政管理支出 B. 科教文卫支出 C. 国防支出

D. 经济建设支出 6. 下列关于财政补贴的说法,错误的是(D )。(教材第七章,课件第五讲) A. 财政补贴是政府的一种转移性支出,在理论分析中有时被看成是一种负的税收 B. 财政补贴理论上有两种标准:希克斯标准和斯拉茨基标准 C. 明补既有收入效应,又有替代效应 D. 暗补可以通过对食品等特定商品的补贴,帮助政府实现对贫困人口的救助 7. 下列关于公共项目评价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是(D )。(教材第八章,课件第五讲) A. 内含报酬率标准有助于对项目本身做出判断 B. 益本率标准有利于规模相同项目之间的比较 C. 内含报酬率标准和益本率标准是净现值标准的有益补充 D. 在两个项目比较中,内含报酬率标准和净现值标准一定会得出相同的结论 8. 皮考克和韦斯曼研究了1890-1955年英国的公共支出的历史数据后,得出如下结论:英国公共支出的增长是“阶梯式的”、“非连续的”,公共支出水平在正常年份表现出随税收收入增长而逐渐上升的趋势,当社会经历战争、危机或自然灾害等突变时,公共支出会急剧上升,但突变期结束后,公共支出水平虽然会有所下降,但不会低于原有水平,其理论称为(B )。(教材第九章,课件第五讲) A. 瓦格纳法则 B.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C. 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D. 非均衡增长理论 9. 税收的三大特征不包括(D)。(教材第十章,课件第六讲) A. 固定性 B. 强制性 C. 无偿性 D. 自愿性 1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构成税制的三大基本要素(D)。(教材第十章,课件第六讲) A. 纳税人 B. 征税对象 C. 税率 D. 纳税环节

财政学-名词解释

财政学名词解释 分享 首次分享者:☆劈雳king★已被分享26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1、公共物品 是指由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的、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和服务。这种物品有两大特征:第一,非排他性;第二,非竞争性。前者是指无法排除他人从公共物品获得利益,后者是指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 2、“成本—效益”分析 是指针对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实现建设目标的方案,详列各种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出最优的政府投资项目。成本-效益分析实质上包含了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政府确定备选项目和备选方案;第二个过程是政府选择方案和项目的过程。 3、转移性支出 是指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的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4、财政补贴 : 是政府转移性支出的一种形式。即通过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一种政府无偿支出,在我国政府的财政统计中财政补贴主要包括物价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 5、财政贴息 是政府提供的一种较为隐蔽的补贴形式,即政府代企业支付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其实质是向企业成本价格提供补贴。 6、税收支出 是指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它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依据作用的不同,税收支出可分为照顾性税收支出和刺激性税收支出两大类。 7、纳税扣除 是指准许企业把一些合乎规定的特殊支出以一定的比率或全部从应税所得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即在计算课税所得时,从毛所得额中扣除一定数额或以一定比例扣除,以减少纳税人的应课税所得额。在累进税制下,纳税人的所得额越高,扣除的实际价值通常越多。 8、税收抵免 是指允许纳税人从其某种合乎奖励规定的支出中,以一定比率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在西方国家,税收抵免的主要有两种:即投资抵免,又称投资津贴和国外税收抵免。根据应纳税额中扣除的数额是否允许超过应纳税额,税收抵免划分为“有剩余的抵免”,即扣除数额不超过应纳税额和“没有剩余的抵免”,即没有抵尽的抵免额返还给纳税人两类。 9、预算外资金 【

福师11春学期《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一_二答案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不属于财政的基本职能的是()D. 公平及效率的均衡 2.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是为了取得()C. 经济及社会效益 3. 土地增值税实行()B. 超率累进税率 4. 公共产品及私人产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产品是兼备公共产品及私人产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A. 混合产品 5. 社会保障经费应该是()D. 由企业、国家、个人承担 6. 公债最初的功能是()A. 弥补财政赤字 7. 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经济建设支出的是()D.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8. 财政及经济的关系主要表现在()D. 财政政策及经济兴衰的关系以及财政对经济运行的调节 9. 财政对企业的亏损补贴,应针对()A. 政策性亏损 10. 我国增值税的基本税率()C. 17% 11. 下列属于补偿性支出的项目有()C.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 12.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中,最易引起通货膨胀的方式是()B. 向银行透支

13. 以下哪项不是公共物品的特点( ) D. 使用的无偿性 14. 如何正确理解财政平衡()B. 收大于支,略有结余 15. 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及财政发生直接关系B. 个人储蓄保障 16.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 市场 17. 属于财政收入中的专项收入的是()A. 教育费附加收入 18. 在资本主义社会,财政分配采取的形式是()C. 价值形式 19. 当总需求>总供给经济呈剧烈波动,应采用()B. 双紧 20. 国家征税凭借的是()A. 国家的政治权力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包括() A. 社会保险 B. 社会福利 C. 社会救济 D. 优抚安置 E. 社会互助 2. 我国财政收入形式包括() A. 税收收入 B. 国有资产收益 C. 债务收入E. 其他收入 3. 财政补贴主要包括()

财政学作业三

财政学作业三 (第12~14章) 一、不定项选择(请将每小题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各题对应的答案框内,共30分) 1、国债以筹措和发行的性质为标准分为(BD) A内债B强制国债C外债D自由国债 2、国债的功能具有(ABC) A 弥补财政赤字;B筹建建设资金;C调节经济;D平衡国际收支 3、国债的发行方式有(ABCD ) A公募法B包销法C公卖法D摊派法 4、我国现行的国家预算的编制形式属于(B) A单一预算B复式预算 C普通预算D专项预算 5、《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颁布的时间是(B) A1995年B1994年 C1993年D1990年 6、国债和私债的主要区别在于(A) A发行的依据和担保物不同B发行的利率不同C发行的方式不同D发行的机构不同7、将我国的复式预算可分为(B) A经常业务和临时业务B一般预算和特别预算 B 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D临时预算和资本预算 8、我国预算年度的起止时间为(A ) A、1月1日至12月31日 B、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 C、5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 D、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 9、我国国家预算编制方法是(C) A 单一预算B复式预算C增量预算D零基预算 10、预算最早产生于(C ) A法国B美国C英国D中国

11、首次提出“财政赤字”的经济学家是(D ) A亚当.斯密B李嘉图C马克思D凯恩斯 12、国家预算比(B)产生的晚 A税收B公债C财政补贴D企业财务 13、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主要有(C ) A 企业所得税B个人所得税C增值税D营业税 14、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国债利率的因素是(ABDE) A政府资信程度B社会资金的供求状况 C国债的发行方式D银行利率E市场利率 15、预算外资金的特点是(ABC ) A自主性B法定性C不确定性D能动性E刚性 三、判断正误(请在对应题号的答案框内打“√”或“×”,20分) 1、一般说来,国债利率应略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略低于企业债券利率。(√) 2、凡是发行国债,都能起到抑制需求的作用。(×) 3、国债产生与国家职能扩大有关。(√) 4、债务依存度就是国债与财政支出或国民收入的比例。(×) 5、发行短期债券主要用于平衡国库短期收支。(√) 6、公债发行不需要提供担保品。(√) 7、政府总是可以靠发行债券来筹建资金的。(×) 8、按一级财政设立一级预算,我国预算级次为5级。(√) 9、预算调整是预算执行的一项程序。(√) 10、预算外资金其性质是财政资金。(√) 11、在编制国家预算时,支大于收,称为财政赤字。(√) 12、政府预算在长期是平衡的,而在短期则不是的。(√) 13、政府的预算与经济政策相联系,所以预算不是独立的。(×) 14、预算周转金由本级政府管理。(×) 15、预算体制的核心是各级预算主体独立自主程度以及集权与分权问题。(√) 16、按收益范围区分公共需要的层次性,是符合效率原则的。(√) 17、预算管理体制是确定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分配关系的一项主要制度。(×)

财政学作业,标准答案

作业ID: 51686 1. 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惩抄袭! (第二章)在以下哪种市场条件下,资源配置会自动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A. A. 完全垄断 B. B. 寡头垄断 C. C. 完全竞争 D. D. 自然经济 正确答案:C 2.(第三章)以下四个选项分别为四个国家的基尼系数,请根据此系数判断出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是:

A. A. 0.1 B. B. 0.2 C. C. 0.5 D. D. 0.8 正确答案:D 3.(第三章)以下哪一项可最直接实现财政纠正收入分配不公职能: A. A. 消除不完全竞争 B. B. 维持物价稳定 C. C. 解决信息不对称 D. D. 转移支付 正确答案:D 4.(第四章)当参与集体决策人数较多,且各方利益冲突较大时,不宜采用: A. A. 一致同意规则 B. B. 多数投票规则

C. C. 加权投票规则 D. D. 否决投票规则 正确答案:D 5.(第五章)以下选项中哪一个不属于公共产品: A. A. 水利工程 B. B. 高铁 C. C. 国防 D. D. 义务教育 正确答案:B 6. (第六章)以下哪项支出不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是 A. A. 国防支出 B. B. 行政管理支出 C. C. 科教文卫支出

D. D. 农业支出 正确答案:D 7. (第七章)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A. 明补可以使消费者获得更高的效用 B. B. 和暗补相比,明补更有助于实现政府对某种商品进行补贴的目标 C. C. 暗补可以使消费者购买该商品的数量更多 D. D. 实物补贴是暗补的一种形式 E. 填空题. 填空题 正确答案:B 8. (第十章)税收的形式特性不包括: A. A. 强制性 B. B. 非直接无偿性 C. C. 自愿性

财政学学习心得体会

财政学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财政学的感受 学习财政学的感受 “财政”是人们用以对政府分配一类现象的概括,这句话我慎重的记在笔记本上。从一个简单的层面来说,财政是政府的收入活动和支出活动。扩展开说,它是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它是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它的收支活动筹集和提供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国家或政府的职能。事物基本上都有它的特征以便于我们区别它们,财政亦不例外,财政的基本特征有什么:首先是它的阶级性与公共性,其次是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最后是收入和支出的对称性。 开学至今,终于在财政学的逐渐学习中开始了解这门课程。从刚开始对财政学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半知半解,从毫不关心到开始逐渐关注财经中的政府活动及政策动向,财政学的学习带给我的不仅是对新知识的探索,更重要的是打开了我生活里从不曾关注的另一面,让我学会了如何作为一名公民去关注政府不同时期的不同财政政策,以及政策背后的成因和利益导向。我想,这些都是学习财政学之后所养成的一种意识,一种习惯。 财政学的学习是一个入门的过程。首先,我学会了一种

关注的意识和习惯,学会了从课堂到生活中去关注财政学。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增强,现正需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宏观体系,弥补市场的实效,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税收发生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对政府收支活动规律的学习变得更加重要。所以,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迫切需要去学习和去了解的意识,才会不仅仅把财政学当做是一门学科,而更多的是把财政学当做生活中一个感兴趣的方面去研究、去探索。其次,通过学习对财政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有了一个初步认识,对政府财政活动有了一个概括性的了解。从理论篇到支出篇的学习中,对政府收支活动的影响、结构及规模有了一个概览的认知,对政府财政活动的现状有了一个简单的分析。一方面通过理论篇的学习,对财政学学科体系和发展的追溯,能够在老师的讲解和课后的资料查询中对其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另一方面,通过对支出篇的学习,知道了公共产品理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等内容,也知道如何区分日常生活中政府的各种支出及作用。最后,通过学习还知道在财政经济学的发展中,李嘉图、穆勒、马歇尔及庇古等都留下了他们的印记,虽然目前以我的专业知识及经济学基础还不足以将整个的脉络理清,将不同的经济学家对财政经济学的不同见解学习,但是现在已经有了去了解去学习的

福师公共财政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完整版

福师公共财政学在线作 业一满分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政策过程的首要阶段是( )。 A. 政策咨询 B. 政策制定 C. 政策执行 D. 政策评估 满分:2 分 2. 如何正确理解财政平衡() A. 收支大体平衡,略有少量赤字 B. 收大于支,略有结余 C. 收支相抵,不多不少 D. 是绝对收支相等 满分:2 分 3. 在安排预算时,应支持的科学顺序:() A. 先发展,后维持 B. 先维持,后发展 C. 兼顾维持和发展 D. 视具体情况而定 满分:2 分 4. 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 A. 贝塔朗菲 B. 拉斯韦尔 C. 西蒙 D. 林德布洛姆 满分:2 分 5. 大卫?伊斯顿等人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 A. 系统理论模型 B. 渐进主义模型 C. 过程模型 D. 团体理论模型 满分:2 分 6. 财权,财力基本上集中于中央,地方机动财力财权很少,是一种()体制 A. 统收统支

B. 划分收支,分级管理 C. 分级包干 D. 财政收支包干 满分:2 分 7. 政策方案形成的中心环节是( )。 A. 政策问题 B. 政策议程 C. 政策规划 D. 政策方案抉择 满分:2 分 8. 下列不属于对流转额课税的是() A. 增值税 B. 营业税 C. 所得税 D. 消费税 满分:2 分 9. 我国消费税的纳税环节是() A. 零售环节 B. 批发环节 C. 消费环节 D. 生产环节 满分:2 分 10.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中,最易引起通货膨胀的方式是() A. 动用财政结余 B. 向银行透支 C. 增加税收 D. 发行国债 满分:2 分 11. 在政策系统中被称之为“智囊子系统”或“参谋子系统”的是( )。 A. 信息子系统 B. 咨询子系统 C. 决断子系统 D. 执行子系统 满分:2 分 12. 财政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财政学期末作业:期末试卷

财政学试卷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1012040112 钟锦榕新闻100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B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社会 B、公共权力组织 C、市场 D、企业 答案:第3页三、财政的概念和特征(一)财政的概念第二段第一句 2、( A )政府履行的基础职能是 A、政治管理 B、社会管理 C、经济管理 D、成员管理 答案:第54页二、政府行为与政府体系第一段第二句 3、( B )把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是按()分类 A、课税对象的性质 B、税负能否转嫁 C、价税关系 D、计税标准 答案:第127页(二)按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分类 4、( C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社会救济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险 D、社会公平 5、( A )较为典型的纯公共商品有 A、国防 B、高等教育 C、收费高速公路 D、医院 答案:第19页表1—2 6、( B )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目 D、税率 答案:第124页(二)课税对象第一段第三行 7、( C )允许将当期固定资产折旧从商品和劳务的销售额中予以扣除的增值税称为 A、生产型增值税 B、流通型增值税 C、收入型增值税 D、消费型增值税 答案:第153页(一)增值税的概念和类型第四段 8、( A )购买性支出主要体现的财政职能是 A、资源配置 B、收入分配 C、经济稳定 D、经济增长 答案:第71页(二)按经济性质分类第五段 9、( A )在财政收入中,凭借公共政治权利取得的收入是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 D、专项收入 答案:第113页(一)按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 10、( B )反映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是 A、税收曲线 B、洛仑兹曲线 C、收益曲线 D、拉弗曲线 答案:第62页第二段

财政学作业答案范文

《财政学》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 1d 2b 3a 4d 5c 6c 7a 8a 9c 10a 11b 12a 13a 14c 15d 16d 17a 二、多选题 18de 19abcd 20abcde 21abd 22abcde 23abcde 24abce 25abcd 26cde 三、判断题 1错 2对 3对 4错 5错 6错 7对 8错 9对 10错 11错 12 对 13对 14错 15对 16对 17错 18对 19错 20对 四、名词解释: 1、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主要利用价值手段强制地无偿地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国家与企业及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2、税收收入: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固定地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而形成的国家与企业及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3、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抬高商品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人或者供应人的一种经济现象。 4、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政府对跨国纳税人行使各自的征税权利而形成的征纳关系中,所发生的国家之间的分配关系。 5、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一定的方式,把来自市场体系的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转移给居民和其他受益者而形成的财政支出。 6、国家预算:从形式上看,它是按一定标准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分门别类地列入特定的表格之中,可以使人们清楚地了解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从实际经济生活来看,国家预算的编制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 7、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五、简答题(参考答案): 1、简述财政的收入分配置职能。 (1)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通过收入再分配来调节初次分配形成的收入分配差异,促进社会公正、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2)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而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经济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强调的是要素投入和要素收入相对称,它是在平等竞争的环境下由等价交换来实现的。社会公平是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 (3)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第一,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第二,规范工资制度。第三,加强税收调节。第四,通过转移性支出,改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2、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决定作用?

财政学名词解释83404

财政学名词解释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另一方面,市场失灵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状况 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外部效应也可解释某个个经济主体的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不表现在他自身的成本和收益上,而是会给其他的经济主体带来好处或者坏处。 政府干预:主要手段有3个方面——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财政手段。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 公共需要:指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诸如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防治水旱灾害、环境保护、国防建设等等。 非排他性:非排他性是指只要某一社会存在公共产品,就不能排斥该社会任何人消费该种产品,从而任一消费者都可以免费消费公共产品。 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是指当增加一个人消费某产品时,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如法律、国防等;反之,则该产品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如服装等。 免费搭车:免费搭车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成为免费搭车者。 公共提供:公共提供”是指政府通过税收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弥补产品的生产成本,免费为公众提供产品的经济行为 私人提供:私人提供的只能是具有排它性的,通过价格调节,使得自己有盈利的可能,这是在理性的前提下的,因此可以提供私有物和准公共物品 公共生产:是指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公共定价:公共定价是指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财政支出的效率:财政支出的效率原则,是指财政支出应能够有助于资源的配置,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财政支出效益: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进行的财力分配与所取得的社会实际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基本内涵是政府资源分配的比例性和政府资源运用的有效性。 财政监督:财政机关对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执行财税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以及对涉及财政收支、会计资料和国有资本金管理等事项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称为财政监督。 经济建设费:经济建设费是中国财政预算支出的主要部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的生产建设性。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城市维护费、地质勘探费、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增拨企业流动资金、商业部门简易建设支出等。 社会文教费:在财政学中是指涉及社会和文教领域公共需要必须支出的费用,在我国一般称之为社会文教事业费,主要包括: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通讯、广播、图书、文物、体育、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方面的人员经费、业务经费、专项经费、培训经费等。 购买性支出:是指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或服务的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再

财政学作业四

财政学作业四 (第15~17章) 一、不定项选择(请将每小题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各题对应的答案框内,共30分) 1、西方经济学中,按照产生赤字的原因和经济背景,划分为(AB ) A结构性赤字B周期性赤字C硬赤字D软赤字 2、弥补财政赤字的最有效的方法是(B ) A银行透支B发行债券C增加税收D发行货币 3、财政政策的主体是(BC ) A国家B政策制定者C政策执行者D财政部 4、财政政策的目标主要有(ABCD) A物价相对稳定B收入的合理分配C经济适度增长D社会生活质量提高 5、财政平衡是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B ) A前提条件B内在因素C重要保证D关键措施 6、IS曲线比较陡峭,LM曲线比较平缓时,财政政策的效力(A) A较强B很强C较弱D很弱 7、衡量合理的外债负担和限度的指标有(ABC ) A负债率B偿债率C债务率D剩余产品率 8、财政政策工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ABCD ) A 税收B公债C公共支出D政府投资 9、关税是一种(A ) A间接税B直接税C所得税D国际税 10、财政政策的内容从构成来看不包括(A) A 政策原则B政策目标C政策主体D政策工具 11、我国关税可分为(ABCD ) A进口税B出口税C过境税D转口税 12、一般国际税收协定包括的内容为(ABC ) A免除双重征税B保证税收无差别待遇C消除和减少国际逃税D消除关税

13、税收管辖权的交叉方式有(ABC ) A居民税收管辖权与地域税收管辖权B公民税收管辖权与地域税收管辖权 C居民税收管辖权与公民税收管辖权D公民税收管辖权与公民税收管辖权 14、我国的外债种类与结构具有以下特征(ABCDE ) A 外债余额中长期债务比重高B多为国际商业性贷款 C外债风险指都在安全线内D外债种类多样化E短期债务比重逐步降低 15、减除国际重复税的措施有(ABCD ) A 扣除法B低税法C免税法D抵免法E税收饶让 二、判断正误(请在对应题号的答案框内打“√”或“×”,20分) 答题要求:填充对或者错符号即可。答题示例: 1、财政平衡不存在虚假平衡。(×) 2、决算赤字是指预算执行结果支大于收的现象。(√) 3、虚假平衡主要表现为“财政性挂帐”。(×) 4、在经济运行中,只存在总量失衡问题。(×) 5、平衡的政府预算是指采用预算盈余弥补预算赤字的政府预算。(×) 6、如果赤字通过公债来弥补,那么赤字就是新发行的债务总量。(√) 7、政府债务是政府负债的存量,预算赤字则是政府负债的流量。(√) 8、财政政策同其他任何政策一样,属于经济基础范畴。(×) 9、财政政策的时滞性是指指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出现的时间提前的现象。(×) 10、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可以发挥财政政策“内在稳定”的作用。(√) 11、扩张性财政政策是通过减少税收或增加支出来增加社会总需求,从而刺激经济的增长。(√) 12、我国关税的课税对象只包括贸易性商品。(×) 13、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 14、财政政策实施过程中必然发生的偏差叫做人为偏差。(×) 15、购买性支出乘数是正值,说明国民收入与税收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16、IS曲线比较平缓,LM曲线比较陡峭时,财政政策的效力就比较强。(×) 17、当今,大部数国家只实行一种税收管辖权。(×) 18、国际税收是由各国税收机构征收的一个独立的税种。(×) 19、税收饶让是税收抵免的延伸和扩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