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诗歌:仿写《大自然的语言》

小学三年级诗歌:仿写《大自然的语言》
小学三年级诗歌:仿写《大自然的语言》

仿写《大自然的语言》

本文是小学关于小学三年级诗歌的仿写《大自然的语言》,欢迎阅读。

别以为人才说话,

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

睁开眼就能看见。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天上钩钩云,

明天准下雨。

你看那树上的蜘蛛,

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蜘蛛忙着结网,

出门要带太阳伞。

金鱼在水中游泳,

不就像红色的颜料。

大自然在水面写着:

春天来到人间。

大自然的语言啊,

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

只有勤于思考的人才能发现。

小学一年级诗词

小学一年级必备古诗词 1、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4、悯农(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6、牧童(吕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7、江南(两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8、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9、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10、长干行—节选(唐·李白)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11、绝句(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2、遗爱寺(唐·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13、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4、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5、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6、鸟(唐·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17、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小学六年级古诗词测试卷

小学六年级古诗词测试题 一、填空题。 春景篇: 1、二月天,醉春烟。 2、一树高,万条垂下。 3、朝雨浥轻尘,青青柳色新。 4、日出江花,春来江水。 5、西塞山前飞,桃花流水肥。 6、随风夜,火独明。 7、人闲路,夜静空。 8、留连时时舞,自在恰恰啼。 9、两个鸣翠柳,一行上青天。 10、随风,润物。 11、泥融,沙暖。 12、留连时时舞,自在恰恰啼。 13、天街小雨,草色遥看。 14、清明时节,路上行人。 15、识得东风面,总是春。 16、篱落一径深,树头花落。 17、不是无情物,化作更护花。 18、今夜偏知,虫声新透。 19、鹅湖山下肥,豚栅鸡栖。 20、春江潮水,海上共潮生。 21、池上三四点,叶底一两声。 22、沾衣杏花雨,吹面杨柳风。 夏景篇: 1、翻墨未遮山,跳珠乱入船。 2、绿阴来时路,添得四五声。 3、昼出夜,村庄儿女。 4、梅子杏子肥,麦花菜花稀。 5、小荷才露,早有蜻蜓。 6、绿映红,酒旗风。 7、绿山原白川,声里雨如烟。 8、意欲捕,忽然立。 9、明月别枝,清风半夜。 里说丰年,听取一片。 10、黄梅时节,青草池塘。 11、雨里一两家,竹溪村路斜。 12、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 秋景篇: 1、月落乌啼,江枫渔火。 2、远上石径斜,白云有人家。 3、孤村落日,轻烟老树。

4、独出前门望,月明花如雪。 5、东篱下,见南山。 6、几行叶树,夕阳山。 7、清枫江上远,白帝城边古木。 冬景篇: 1、鸟飞绝,人踪灭。 2、忽如一夜来,千树万树开。 3、日暮苍山,天寒白屋。 4、零落成泥尘,只有如故。 5、横斜水清浅,浮动月黄昏。 边塞篇: 1、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 2、醉卧沙场,古来征战。 3、欲将轻骑,大雪弓刀。 4、明月关,长征人未还。 送别篇: 1、亲友如相问,一片在玉壶。 2、劝君更一杯酒,西出无故人。 3、桃花潭水深,不及送我情。 4、孤帆碧空尽,唯见长江流。 5、莫愁前路无,天下谁人。 6、又送去,满别情。 7、游子意,故人情。 8、接天莲叶碧,映日荷花红。 9、才始送春,又送君。若到江南春,千万和春。哲理篇: 1、欲穷目,更上楼。 2、不识真面目,身在此山中。 3、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春。 4、问渠那得清,为有活水来。 5、春色满园,一枝红杏。 6、山重水复无路,柳暗花明又。 7、沉舟侧畔,病树前头。 8、野火烧不尽,。 9、纸上得来,绝知此事要。 10、近水楼台,向阳花木。 儿童篇: 1、不解踪迹,一道开。 2、路人借问遥,怕得鱼惊不。 3、捕鸣蝉,忽然立。 4、儿童散学归来早,忙东风纸鸢。 5、儿童未解供,也傍桑阴种瓜。 6、归来黄昏后,蓑衣月明。 7、无雨都张伞,遮头是使风。

一年级朗读诗歌

1、诗歌:《春风》 春风吹,芽儿发,吹绿了柳树, 吹红了桃花, 吹来了蝴蝶,吹醒了青蛙。 吹得小雨轻轻下,我们一起去种花。 2、诗歌:《小雨点》 小雨点,沙沙沙,落到花园里, 花儿乐得张嘴巴。小雨点,沙沙沙,落到鱼池里, 鱼儿乐得摇尾巴。小雨点,沙沙沙,落到田野里, 苗儿乐的向上拔。 3、《春天花儿开》 春天花儿开,小草钻出来。柳条随风飘,向我弯弯腰。蜜蜂嗡嗡叫,忙着去赶工。小鱼尾巴摇,青蛙呱呱叫。春天多美好,大家笑哈哈 4、《春雨》 滴答,滴答, 下小雨啦, 柳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梨树说,下吧下吧, 我要开花。 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

6、春姑娘 花儿是眼睛,草儿是长发,树儿是身体,湖水是纱巾,这是你啊,春姑娘。眼睛给了光彩,长发给了欢乐,身体给了尊严,纱巾给了宁静,这是你啊, 春姑娘。 7、柳絮 春风吹过, 柳枝摇摆。 奶奶指着柳絮说: 那是春阿姨特别的请贴,邀请蜜蜂妹妹, 邀请燕子姐姐, 邀请布谷鸟哥哥, 一起欢聚在春天的田野 8、春天 晨光叫醒了风,风叫醒了树,树叫醒了鸟,鸟叫醒了云。 云变成了雨滴,雨滴落到大海上,海水变蓝了, 洗亮了升起的太阳

9、四季歌 春天是一棵小树, 小树吐出嫩绿的芽芽。 芽芽对太阳说:妈妈,妈妈我要放叶, 我要开花。 夏天是一朵小花, 小花对太阳说:妈妈,妈妈我要结果,我要长大。 秋天是一枚红果, 红果对太阳说:妈妈,妈妈,我要成熟,我要回家。 冬天是一片白雪, 白雪上绣着美丽的童话, 白雪公主对太阳说:妈妈,妈妈, 我要永远洁白,我要永远不化。 10、春 大地的头发绿油油 春姑娘有双热情的手, 却把冰弟弟、雪妹妹摸哭了。春姑娘连忙说声对不起, 又摸了摸大地的头,咦? 为什么光秃秃的? 不对!不对! 你看—— 草芽儿咧开嘴儿笑了,大地的头发绿油油!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古诗赏析全

八·古诗词鉴赏 *诗歌赏析答题基本方略: 1. 把握标题,翻译内容,明确类别、中心。 2. 捕捉意象,形成画面,初步理解形象特点。 3. 审读题干,明确要求。 (一)手法: (1)修辞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 (2)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 (3)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 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内容方面 设题方向: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画面、景物、思想、情怀) 答题过程:描摹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把握景物特点(有景、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依景辨情,把握思想感情(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 (三)综合设问 1.就某个词、某个句子进行鉴赏;某个词的作用或为什么用这个词;某个句子好在哪里。 答题方向: 内容——这个词或者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或者所抒发的情感、阐述的道理); 表达效果——往往是景物描写对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 如果运用了特定的表现技巧,如比兴、拟人化、衬托等,要写出所用的方法。即:用了什么方法,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 2.诗眼(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或字); 诗骨(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帅作用的句子) 逐句分析每句诗的内容,分析其怎样围绕“诗眼”、“诗骨”展开。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拓展练习(pdf,含解析)新人教版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5大自然的语言 基础闯关全练 拓展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萌.发(míng)物候.(hòu)记载.(zǎi)翩.然(piān) B.融.化(róng)耕.地(gēng)荣枯.(gū)延迟.(chí) C.悬殊.(shū)海棠.(táng)刺槐.(huái)孕.育(yùn) D.适宜.(yì)榆.树(yú)次第.(dì)土壤.(rǎng) 2.选出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A.苏醒炎热植物哀草连天 B.暗示侯鸟昆虫花香鸟语 C.湿度观测播种草长鹰飞 D.损失短促苹果相差无几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家院子里的桃花次第 ..开放,给小院带来了春天的消息。 B.春天,小燕子从南方翩然 ..归来,忙着寻找它们的旧居。 C.没有春天的播种,没有夏天的孕育 ..,哪里会有秋天的收获? D.他萌发 ..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一定要在这个山村办一所学校,让所有孩子都能实现上学的愿望。 能力提升全练 拓展训练 1.把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连贯的话。(只排列序号) ①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②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④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⑤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恰当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2)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3)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3.品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 ..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1)选文按照顺序进行描写性说明。 (2)加点词“苏醒”用得巧妙,请赏析其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下面诗句表现了哪种物候现象。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年模拟全练 拓展训练 (2019广东江门二中三月月考,12—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竺可桢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小学一年级诗歌汇总

cháng gēxíng hàn yuè fǔ 1、《长歌行》汉乐府 qīng qīng yuán zhōng kuí 青青园中葵, zhāo lù dài rìxī 朝露待日晞。 yáng chūn bù dé zé 阳春布德泽, wàn wù shēng guāng huī 万物生光辉。 cháng kǒng qiū jié zhì 常恐秋节至, kūn huáng huā yè shuāi 焜黄华叶衰。 bǎi chuān dōng dào hǎi 百川东到海, hé shífù xīguī 何时复西归? shào zhuàng bù nǔlì 少壮不努力, 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老大徒伤悲。 【译文】: 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注释】: 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葵:古代的一种蔬菜。 晞:晒干。 阳春:就是春天,是阳光和露水充足的时候。 布:散布,洒满。 德泽:恩泽。 秋节:秋季。 节,时节,节令。 焜黄:枯黄。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 百川:无数条江河。川,河流。 徒:徒然,白白地。

【译文】: 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阴山下,天空仿佛圆顶帐篷,广阔无边,笼罩着四面的原野。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小学三年级励志诗歌朗诵稿

小学三年级励志诗歌朗诵稿 山心好 心肠好 动物朋友 最爱就是山 瀑布旁来约会 没有人会想缺席 蓝天白云 美丽非凡 绿色森林是帅气西装 白云送上一条羊毛围巾 蓝天织一顶神奇帽子 大红太阳温暖照耀 山开心的笑开怀 大自然的聚会 人人都陶醉不想离开 只想说 谢谢山 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褐色的眼睛之中, 我有着一双宝石般的黑色眼睛。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在无数白色的皮肤和黑色的皮肤之中,我有着大地般黄色的皮肤,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黄土高原是我挺起的胸脯, 黄河流水是我沸腾的热血; 长城是我扬起的手臂, 泰山是我站立的脚跟。 我是中国人 我的祖先最早走出森林, 我的祖先最早开始耕耘。 我是指南针、印刷术的后裔, 我是圆周率、地动仪的子孙。 在我的民族中, 不光有史册上万古不朽的 孔夫子,司马迁,李自成,孙中山,还有那文学史上万古不朽的 花木兰,林黛玉,孙悟空,鲁智深。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 不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 大声发表着中国的议论,

也响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 大声高喊着“中国得分”。 当掌声把五星红旗托上蓝天,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我那长城一样的巨大手臂, 不光把采油机钻杆钻进 预言打不出石油的地心, 也把通信卫星送上祖先们 梦里也没有到过的白云。 当五大洋倾听东方声音的时候,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我是莫高窟壁画的传人, 让翩翩欲飞的壁画与我们同住。我就是飞天, 飞天就是我们。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喜欢春天的花朵, 从冬天孕育, 在春天诞生, 释放出淡淡的幽香。 我喜欢夏天的雨水,

小学生六年级必背古诗70首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1.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骆宾王《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李峤《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7.《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0.《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1.《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2.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3.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4.《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完整版)语文初二上人教新资料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拓展资料(5篇)

语文初二上人教新资料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拓展资料(5篇) 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马上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今后临。 夏至、冬至:古称“日北至”和“日南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差不多到了。 春分、秋分:“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增多。 惊蛰:开始打雷,气温上升,通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 清明: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谷雨: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 小满:麦类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芒种: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 小暑、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年最热的季节。 处署:“处”是止的意思,表示夏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 白露:气温降低,出现露水。 寒露:天冷,露水特别凉。 霜降:开始下霜。 小雪、大雪: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 小寒、大寒: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物候与物候学 物候,要紧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例如,植物的冬芽萌动、抽叶、开花、结实、落叶;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交配、繁育、换毛、迁徙等均与节候有紧密关系。非生物现象,如始霜、始雪、结冻、解冻等,也属物候现象。 物候学,也称“生物气候学”。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和季节变化关系的科学。 农谚中的物候 在古代就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例如: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我国现代物候学进展的推动者 竺可桢〔1890~1974〕,是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特别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成就基本上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 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组织起统一的、严格的物候观测网,是现代物候学进展的重要标志。早在1931年的《论新月令》一文里,竺可桢在总结了我国古代物候方面的成就后,就倡议应用新方法开展物候观测。在他的推动下,从1934年起,前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便选定了21种植物、9种动物、几种水文气象现象和差不多全部农作物,托付各地的农事试验场进行观测,这是我国最早的有组织的物候观测。现在保留有1934—1940年的7年记录,由于抗战期间许多地方停测,其中仅有1934—1936年的记录比较完整。比较正规和连续的观测是从解放后开始的。1953年开始冬小麦的物候观测工作,继而又进行了棉花、水稻的物候观测。1957年起把农作物物候的观测工作推向了全国。1961年,在竺可桢的指导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持建立了全国物候观测网,制定了物候观测方法〔草案〕,确定国内共同物候观测种类:木本植物33种、草本植物2种、动物11种。惋惜1966—1971年中,多数单位中断了观测,直至1972年才得以恢复。近年,国家气象局所属的各农业气象试验站也开始了物候观测。观测资料已陆续出版,第一期年报的命名和内容,基本上竺可桢亲自审定过的。 他还带头撰写物候专著,普及物候知识。1963年出版、1973年增订重印的《物候学》一书,是竺可桢多年研究物候的结晶。他结合我国的实际,系统地介绍了物候学的差不多原理,我国古代的物候知识,世界各国物候学的进展,物候学的差不多定律,利用物候预告农时的方法等。1973年重印本中增加的“一年中生物物候推移的原动力”一章中他应用唯物辩证法,阐释了物候变化的内外因素及其联系;由于物候变化缘故的复杂性,他提出应从生理学、遗传学等方面探究其奥秘。他还认为,物候工作是群众性的工作,盼望能在农村广泛开展起来。全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知识性。他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大量引用了古物候资料和采纳了物候学分析方法。日本气候学家吉野正敏评介该文时,说:“在气候学的历史中,竺可桢起了巨大的作用……通过半个世纪到今天,他所发表的论文,仍然走在学术界的前面。”竺可桢在一生中,勇攀高峰,不仅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也为我国物候学增添了光彩。他的功绩和孜孜不倦的精神是永久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的。 谈谈说明文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中国石拱桥》属于前者,它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牢固”的特征。《大自然的语言》属于后者,文章科学地说明了物候学知识。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晰,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

小学三年级描写春天的诗歌

小学三年级描写春天的诗歌《春天的脚印》 看,小松鼠岀来了! 快乐地又蹦又跳。 看,小燕子飞回来了! 叽叽地叫着春天的歌; 人们身上的衣服, 越开越薄; 小动物身上的绒毛, 越来越少。 听,沙沙的春雨声, 滋润着河边的小草; 听,温和的春风, 把所有的小动物都唤醒! 走到田野里, 到处都是金灿灿的油菜花; 走到城市里, 到处都是青翠的香樟树。 闻,路边的小花, 它们个个都散发着清香;

闻,温暖的空气, 蕴藏着太阳的香气息…… 看,小河解冻了! 快活的流淌着; 看,天气变暖了, 我们高兴地跳着! 小学三年级描写春天的诗歌篇二 春天的歌谣在油菜地里生长 风转一圈,它就长高了一寸 雨转一圈,它又长高了一寸 你转一圈,整个春天都长成了,金黄的模样是谁,在空气中放入了迷香 我听见薄如蝉翼的翅膀,在飞 我淡定的表情,是春天最梦幻的色彩 于阡陌上,摇曳,心情的和煦 阳光,一缕一缕,从天外赶来 多情的小河,拨动,叮叮当当的韵律 云儿的小手,一片一片 将霞光的寄语,挂在月亮的窗户上 莫要坏了好心情,在这春光烂漫的时刻 我的眼睛里,只有春天,只有一如既往的信赖

时光,是位浪漫的诗人 会让一首古韵,踩着悠扬的韵脚,山清,水秀小学三年级描写春天的诗歌篇三 猛一抬头 阳光,惊诧了我的眼 透过枝干的缝隙 我看到了 抽芽的新绿,芬芳的桃李 还有那萌动的生灵 梁下雏燕的一声鸣啼 惊醒,沉睡的大地 风儿雨儿,缱绻缠绵 油菜花,刹那迷了眼 老农们,绽开褶皱的脸 迎着风儿欢笑 春姑娘,衣炔飘飘 随风儿到处撒播 人世间,欢歌笑语 一派生机勃勃 春天,萌动的 不但仅是新绿和花香

还有颗驿动的诗心 在为春天歌唱 小学三年级描写春天的诗歌篇四《踏进春天的门槛》 最后一场雪 与窗外的树巅 遥望无期 枝丫低垂叹息着 喷出的雾气 滴成春天的向往 一枚悄然拱出 冻土的嫩芽 轻叩着大地的门扉 那只逍遥漫步的麻雀 吱地一声 消匿于冰裂的树干后 享受爱情 郊外轻盈的风筝 驾驶季节的小船 一路抒情地 抵达春天的领地

最新小学六年级语文的全部古诗词

小学六年级语文的全部古诗词 1.《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2.《赠花卿》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3.《题临安邸》南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4.《朝天子·咏喇叭》明代王磐 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5.《示儿》南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7.《春雪》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8.《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9.《已亥杂诗》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0.《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如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1.《望岳?岱宗夫如何》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乡村四月》南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3.《白莲》唐陆龟蒙 素葩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情欲堕时. 14.《蝉》唐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5.《淮村兵后》南宋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16.《垓下歌》秦末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17.《于易水送人》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8.《早寒江上有怀》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9.《墨梅》元代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20.《归园田居》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初中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拓展阅读及答案解析.

《大自然的语言》类文阅读 冰雪精灵——雾凇 ①如果说冰雪是冬天的信使,那么.雾凇一定是信使的精灵。 ②“寒江晓雾,正冰天、树树松花云叠。昨夜飞琼千万缕,谁剪条条晴雪?冰羽晶莹,霓装窃窕,欲舞高寒阙。烟波照影,翩翩恩与谁约?” ③从古至今、赞美雾松的诗词太多了,但好像千言万语都无法描述那种通透灵动的美。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天地间的造化,是可遇不可求的上天的赠予。 ④雾凇非冰非雪,是冬季低温环境中,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者是无数0℃以下的过冷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黏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冰品沉积物。 ⑤形成雾凇的气象条件非常苛刻,要求冬季寒冷漫长,而且空气中水汽充足。【甲】其次,雾凇的形成要求天晴少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乙】冬季,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夜间有云时,削弱了向外的长波辐射,使地面气温降低较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不会凝结。【丙】若是掀掉了这床被子,热量就更多地散发出去,使得地面温度降低,为水汽的凝结提供了必要条件。【丁】大风是雾凇形成过程中的天敌,它总能把形成过程中结构松收的冰品吹散,即使簇拥在一起的雾凇也会被吹得无影无踪,微风或静风条件为水汽凝结凝华成雾凇提供保障。 ⑥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冷雾滴碰到冷的地而物体后迅迷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或硬凇),它的结构较紧密;另一种是由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秋雾淞(或款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 ⑦由于雾松中雾滴与雾滴间空隙很多,不仅看起来轻盈洁白附着在树米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雅致,也具有很多内在的优秀品质。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极的吉林雾松时,都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肺腑,这是因为雾松蓬松的结构能够吸附大量空气中的污染颗粒,是空气的天然“净化器 ⑧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在有雾松时,负氧离子增多。据测,吉林松花江畔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每立方米可达上子至数千个,比没有雾凇时的负氧离数量多5倍以上。 ⑨此外,雾凇还是环境的天然“消音器”。雾凇由于具有浓厚、结构疏松,空隙度高的特点,对音波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纳大量音波。在形成雾凇的成排密集的树林里,感到幽静就是这个道理。 ⑩“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雾凇是大自然不可多得的馈赠,就像人

小学一年级诗歌

小学一年级诗歌 2018-11-14小鞋子有大用处。 别看我的鞋子嫌小了,但是小鞋子也有大用处呢!它可以是小鸟温馨的家,让小鸟不惧风雨。 作者:赵逸睿年级:一年级七色花如果我有了一朵可以实现梦想的七色花,我摘下红色的花瓣,希望那些遭遇灾难的地区,可以变得和平。 如果我有了一朵七色花,我摘下橙色的花瓣,希望农民伯伯的果园里硕果累累。 如果我有了一朵七色花,我摘下黄色的花瓣,我想飞往世界各地,去看不一样的风景,与不同的人交朋友。 如果我有了一朵七色花,我摘下绿色的花瓣,希望可以再长出一个地球,一个绿色的未被污染的地球。 如果我有了一朵七色花,我摘下青色的花瓣,让我拥有更多更丰富的知识,用知识去帮助更多的人。 如果我有了一朵七色花,我摘下蓝色的花瓣,希望沙漠里最干的地方,能有一片清澈的淡水湖。 最后一片紫色的花瓣,你能帮我想想,应该用来做什么呢?作者:赵逸睿年级:一年级大海妈妈大海是鱼儿们的母亲,不管是什么鱼儿,都在大海妈妈的怀抱里玩耍和睡觉。 大海妈妈开心的时候,会用哗哗哗的歌声,哄孩子们睡觉。

大海妈妈生气的时候,会呼啦啦吹起浪花,可能会不小心将小鱼儿吹到岸上。 大海啊大海,你还是永远开心吧!不然,鱼儿可都被你吓跑了呢!作者:杨馨妤年级:一年级小鞋子有大用处别看我的鞋子嫌小了,但是小鞋子也有大用处呢!它可以是小鸟温馨的家,让小鸟不惧风雨。 它可以成为一个种植花朵的小花园,我把种子撒在里面,不久,香气满溢……它也可以做我的秘密基地把我每天的小收获都记录下来,放进小鞋子里,等我长大了,再翻出来看看,一定特别有意思!作者:赵逸睿年级:一年级大海醒了呼——呼——是任性的海风妹妹生气了,惊醒了正熟睡的大海母亲,激起了千层浪花,翻滚着向岸上卷。 海风妹妹连忙收手,海浪才渐渐小下来。 金色的沙滩上,人们光着脚丫子,同卷起的浪花一起舞蹈,大海母亲开心得看着跳舞的人们,又渐渐沉睡……作者:崔瑞希年级:一年级捉太阳的网我做了一个捉太阳的网,为了能网住太阳,我跑得飞快,趁太阳在打盹儿的时候,我扑上天去!咦?网住的不是太阳,怎么是白云妹妹呢原来呀,调皮的太阳躲到白云妹妹后面了!白云妹妹软软的,像棉花一样舒服,我把白云妹妹当作会飞的床,在天上飘来飘去,看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作者:李烨磊年级:二年级

三年级诗歌朗诵稿

《我的理想》 要问我的理想 可真不知道该怎么讲 因为她就像一个小姑娘 一年就变一个样 上幼儿园时阿姨问我 长大要干什么 我说 要像爸爸那样 用电脑打出好多好多的文章上一年级时 老师问我 将来有什么理想 我说 要像妈妈那样 在纸上画出好多好多的楼房后来 我的理想又变了样 我要做一名老师 心想 做一名老师

就该像我的老师那样 从此我开始模仿她写字走路 当我把理想告诉老师 老师激动得满脸闪光 她说 你这个老师 将来准比我强 可我总是在担心 明天会不会又换个理想 当医生当老板还是当个远洋轮的船长不是我站在这山望着那山高 而是我们的祖国实在是太可爱了 每一个职业都让人向往 希望我长大后 能够像雷锋叔叔那样 做一枚小小的螺丝钉 ...

我想 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 带着一串花苞,牵着万缕阳光, 悠呀,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 伸进湿软的土地,汲取甜美的营养, 长呀,长——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 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看白云多柔软,瞧太阳多明亮, 望呀,望——蓝天是我的课堂。 我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变小草,绿得生辉,变小花,开得漂亮。成为柳絮和蒲公英,更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会飞呀,飞——飞到遥远的地方, 飞到美丽梦想的天堂……

手牵手,肩并肩 天上的雪花原本并不相识,但飘落时,聚在一起,于是融为一体。 地上的沙砾原本天各一方,但借流水的承载,汇在一起,于是固结成岩。 我们是那晶莹剔透的雪花,我们是那久经磨炼的沙砾, 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我们拥有共同的家——三年级。 虽然我们仍未摆脱稚嫩,但我们将手牵手,肩并肩,一起面对成长中的困难险阻。 时光在流逝,世界在变迁,始终不变的是我们前进的决心。 四十九朵雪花终将化为水滴,汇入汪洋,四十九颗沙砾终将历经磨练,耸立于世!

人教版小学一至六年级古诗整理

人教版小学一至六年级古诗整理 【小学一年级】 上册:《静夜思》李白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下册:《春晓》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见》袁枚,《小池》杨万里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学二年级】 上册:《赠刘景文》苏轼,《山行》杜牧,《回乡偶书》贺知章,《赠汪伦》李白 赠刘景文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下册:《草》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望庐山瀑布》李白,《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学三年级】 上册:《夜书所见》叶绍翁,《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王维,《望天门山》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夜书所见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北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下册:《咏柳》贺知章,《春日》朱熹,《乞巧》林杰,《嫦娥》李商隐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小学四年级】 上册:《题西林壁》苏轼,《游山西村》陆游,《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教学难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教学方法 1.朗读法。生动的说明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基于这一点,教师宜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事理。 2.讨论法、点拨法。 3.竞赛激励法。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时,宜用此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4.涵泳品味法。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尤须如此。 5.延伸拓展法。扩展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物候知识,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便于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筛选主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局部说明顺序,学习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五篇说明文,它们都属于事物说明文。这个单元我们开始学习说明文的另一种类型,即事理说明文。今天我们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设计(二) 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我们人类通过语言输出信息,获取信息,服务于学习、工作、生活,人类社会才得以生存和发展。同时,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能没有一个信息来源“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也有“语言”吗?它告诉我们人类什么?有什么意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 设计(三) 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 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就是物候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先生。(板书文题、作者)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多媒体显示一年四季从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风景。声屏显示课文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 多媒体显示: 3.学生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多媒体显示阅读要求如下: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分头筛选信息,然后用课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请最先完成的同学举手示意,教师为学生计时。历时最短的十位同学决出之后,教师按照先后次序要求学生展示阅读成果,最后选出历时最短,成果最好的同学,授予他“阅读小标兵”的称号。 学生明确:

小学一年级古诗词

精品文档 1、一去二三里 2、画 3、咏鹅 4、画鸡 唐骆宾明唐寅 一去二三里,远看山有色,鹅,鹅,鹅,头上红冠不用裁, 烟村四五家。近听水无声。曲项向天歌。满身雪白走将来。 亭台六七座,春去花还在,白毛浮绿水,平生不敢轻言语, 八九十只花。人来鸟不惊。红掌拨清波。一叫千门万户开。 5、静夜 6、悯农 唐李白唐李绅 床前明月光,锄禾日当午, 疑是地上霜。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粒粒皆辛苦。 一年级(下册) 、小池、所见、村居、春晓7 8 9 10杨万里清袁枚高鼎清孟浩然唐宋 草长莺飞二月天,春眠不觉晓,泉眼无声惜细流,牧童骑黄牛,树阴照水爱晴柔。歌声振林樾,拂堤杨柳醉春烟。处处闻啼鸟。 意欲捕鸣蝉,儿童散学归来早,夜来风雨声,小荷才露尖尖角, 忙趁东风放纸鸢。花落知多少?早有蜻蜓立上头。忽然闭口立。 二年级(上册) 赠汪伦、、、山行 12、赠刘景文11 13回乡偶书 14 杜牧唐苏轼宋唐贺知章李白唐荷尽已无晴雨盖,李白乘舟将欲行,少小离家老大回,远上寒山石径斜, 忽闻岸上踏歌声。白云生处有人家。菊残犹有傲霜枝。乡音无改鬓毛衰。 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年好景君须记。桃花潭水深千尺,儿童相见不相识, 正是橙黄橘绿时。不及汪伦送我情。笑问客从何处来。霜叶红于二月花。

. 精品文档 二年级(下册) 15、草 16、宿新市徐公店 17、望庐山瀑布 18、绝句 19、敕勒歌 唐白居易宋杨万里唐李白唐杜甫北朝民歌 离离原上草,篱落疏疏一径深,日照香炉生紫烟,两个黄鹂鸣翠柳,敕勒川,阴山下。 一岁一枯荣。树头花落未成阴。遥看瀑布挂前川。一行白鹭上青天。天似穹庐,野火烧不尽,儿童急走追黄蝶,飞流直下三千尺,窗晗西岭千秋雪,笼盖四野。春风吹又生。飞入菜花无处寻。疑是银河落九天。门泊东吴万里船。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小学三年级(上册) 20、夜书所见 2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2、望天门山 23、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叶绍翁唐王维唐李白宋苏轼萧萧梧叶送寒声,独在异乡为异客,天门中断楚江开水光潋滟晴方好,江上秋风送客情。每逢佳节倍思亲。碧水东流至此回山色空蒙雨亦奇。知有儿童挑促织,遥知兄弟登高处,两岸青山相对出, 欲把西湖比西子,夜深篱落一灯明。遍插茱萸少一人。孤帆一片日边来. 淡妆浓抹总相宜。 24、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三首—经典的小学三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

【三首】经典的小学三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 唐代: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译文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着大人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注释 蓬头:形容小孩可爱。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一种野草。苔:苔藓植物。映:遮映。 借问:向人打听。 鱼惊:鱼儿受到惊吓。应:回应,答应,理睬。 《小儿垂钓》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意趣盎然。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杜牧的《清明》一诗。 此诗分垂钓和问路两层,第一、二句重在写垂钓(形),第三、四句重在问路(传神)。 第一、二句,稚子,小孩也。“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学”是这首诗的诗眼。这个小孩子初学钓鱼,所以特别小心。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眼前。“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侧坐,而非稳坐,正与小儿初学此道的心境相吻合。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