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重要考点练习卷: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前已顺利实现头两步目标;世纪之交党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也即将实现。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上述战略部署的哲学依据是

①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②事物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③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量变得以实现

④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要经历曲折的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A

2.中国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北宋王安石在《元日》中“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为人们耳熟能详。下列选项中,与其蕴含相同哲理的诗句是

A.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首·其一》

B.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金·元好问《论诗》

C.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唐·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D.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清·阮元《吴兴杂诗》

【答案】A

3.我国在确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提出在21世纪实现三个“零增长”:2030年实现人口规模“零增长”;2040年实现能源资源消耗速率的“零增长”;2050年实现生态环境退化速率的“零增长”。这一目标的确立,从哲学上看A.坚持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的观点

B.坚持了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和发展

D.否认了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

【答案】B

4.20年间,“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就像一棵幼苗,在风雨中茁壮成长,结出了累累硕果。我们要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恒心,推动“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更大成就。下列诗句与材料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①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②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③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A

5.从1982年到2017年,从金水河到国旗杆,2.5万多次升旗任务,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创下了高标准、零失误的奇迹。辉煌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是不间断的付出,是“一天一个两万五,两年一个新长征”的艰苦磨砺。这表明

①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必然导致质变

②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④意识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C

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面临难得机遇,具备坚实基础,拥有无比信心。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前进道路从来不会是一片坦途,必然会面对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习近平同志在庆祝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表明

①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②实现民族复兴的自信源于对事物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

③善于分析复杂事物的主要矛盾才能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矛盾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法宝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C

7.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大局息息相关。“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只在举手之劳间:换用节能灯、使用再生纸、尽量乘坐公交车……我们能否逃脱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灾难?答案由你我的行动决定!”这段话启示我们

①矛盾普通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②必须重视局部作用,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④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寓言故事、成语俗语、诗词中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据此回答问题。

8.郑板桥有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其中的哲学寓意是

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③旧事物不符合发展规律

④新事物的成长要靠人们的热情扶持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9.许多成语典故中蕴含着不同学派的哲学思考。下列能体现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是

①纸上谈兵②士别三日③庄周梦蝶④刻舟求剑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0.人们经常引用老话儿支持自己的观点。但有些老话儿之间似乎也有冲突,如“好马不吃回头草”与“浪子回头金不换”,“退一步海阔天空”与“狭路相逢勇者胜”等等。这些看似相互冲突的老话儿

①各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②其正确性无法被检验

③不应被机械地照搬套用④会导致人们无所适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8.C

9.D

10.B

11.“奔跑,两腿以最简单的方式交替前行,无数次地重复,但每一步都是新的迈进,最后能成就出一个看似难以企及的跨越。”“奔跑,让我知道自己正在努力,普通可以变得独特,平凡可以变得卓越。”从以上跑步爱好者的感受中,可以领悟到

A.人生价值的大小通常来自于个人体验

B.生命的意义在于社会对个体的肯定

C.人可以在量的积累中获得精神提升

D.人的意志不断推动社会发展

【答案】C

12.从对“物”的守护到对“人”的关注,观众从“看客”变为“学习者”,博物馆的公众教育功能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国内博物馆在藏品入库、研究课题设置、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人才队伍建设、免费开放财政补贴等方面,存在诸多难题。从辩证法角度预见,博物馆功能转变的发展过程是

A.道路平坦B.举步维艰C.曲折前进D.前途光明

【答案】C

13.创新驱动发展要依靠知识创新,而知识产权在保护、促进知识创新中起重要作用。用好知识产权这个重要杠杆,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这说明知识产权是创新驱动发展的

A.根据B.条件C.源泉D.结果

【答案】B

14.与普通微信群不一样,“日行一善”微信群有个特别的群规,群友发出的红包不能抢。所有微信红包里的钱,都被用来帮助贫困人群,日行一善,积小善成大善,弘扬社会正能量。材料表明

①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②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③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因时而变的

④量变引起质变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A

15.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因奋进,始得辉煌。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拿出“滴水穿石”的决心和信心,勇于面对和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既要敢于出招又要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这说明

①任何事物的最终发展都是通过一个个量变实现的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

④勇毅和奋进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16.建筑行业出现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它不像传统施工那样,将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运至施工现场进行浇筑,而是把墙板、阳台、楼梯等部件在工厂预先生产好,再运到工地简单地组合、安装,其质量和效率大为提高,还有利于节能降耗,但因技术和成本问题,目前在我国推广并不顺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新兴的装配式建筑具有传统建筑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②装配式建筑无法超越技术上更加成熟完善的传统建筑

③人们对装配式建筑的认识和接受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④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建筑技术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日不落”帝国时代,到美利坚时代,再到今天群雄逐鹿时代,成就前两者也造就后者的“全球化”,真的在与当今的世界渐行渐远吗?一股逆全球化的浪潮似乎汹涌而出,并且从受益与全球化最多的欧美大陆向全世界蔓延。

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英国脱欧,反恐与难民问题,贸易保护壁垒,右翼在一些西方国家纷纷登场……因此有人高呼“别了,全球化!”

100多年来,围绕全球化的争议一直起起伏伏,尤其伴随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技术进步带来就业相对减少,资本和劳动间收益差距的不断扩大,金融资本的全球化运作带来巨大风险;但其带给人类的福祉却也有目共睹,在过去几十年里,全球化促进了全球经济增长,前所未有地使不同国家产生利益交织,各个国家在这个相互联通的网络里形成了更大的相互依赖和更多的共同利益。当欧美重新思考甚至怀疑全球化的时候,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怎么办?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全球化”的认识。

【答案】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具有客观必然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对全球化的影响,应该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并且分清主流与支流,全球化带来生产力发展、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全球化”等问题,但利大于弊。逆全球化潮流正是没有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结果。

要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坚持发展的观点,面对前进过程中的曲折,要树立信心,勇敢面对。

中国应顺应大势,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趋利避害,更多发挥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

18.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公务员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商家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你看见需要帮助的人就热心搭把手……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每个人担负起一份道德责任,就会将社会的道德水准托起一分,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早日实现。

(2)结合材料二,运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诠释个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意义。

【答案】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这就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重视量的积累,只有每个人都积极践行社会主义道德,才能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创造条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积极促成质变,每个人都应该勇于承担道德责任,不断促进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争取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